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07-12 07:23:2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教案集锦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小班教案集锦六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平衡地走平衡木,提高平衡能力。

  2.能自己选择并勇于尝试走不同难度的平衡木,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合作游戏,体验互助、成功的乐趣。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重难点:

  能自己选择并勇于尝试走不同难度的平衡木。

  能较熟练、平衡地走平衡木,提高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1.高度和坡度不同的平衡木(做小桥)(s型平衡木、小椅子搭成桥);

  2.正方形或长方形积木、大雪碧瓶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动作。

  幼儿听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做动作:拍皮球、学游泳、打排球、打鼓、划船。(教师自编)

  二、教师出示3座高度、宽度和坡度不同的“小桥”(平衡木),幼儿自主尝试,探索“过桥”的方法。

  1、教师:快过冬了,小动物们要盖房子了,我们大家去帮他们一起盖房子吧!我们首先要克服一个困难,那就是过小桥。你们想一想,应该怎么过桥呢?桥的`高度、宽度和坡度都有不同,你可以自己选择一座桥来试试,也可以尝试从不同的桥上走过去。

  2、幼儿第一次尝试过桥。

  教师:你们是怎么样又快又稳的过小桥?(幼儿自由讲述)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步子小、脚踩稳,一步一步走过桥,还可以双手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5、练习活动:幼儿尝试走不同的高度、宽度和坡度的“小桥”。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游戏“帮小动物盖房子”。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玩法:幼儿分成若干组,每人手拿1~2块积木,依次走过小桥,绕过小树林(用雪碧瓶代替)至前面空地,用积木盖房子,然后跑回自己组,拍下一个幼儿的手,下一个幼儿继续出发盖房子,每组共同搭一个房子。(或可尝试一组幼儿鱼贯通过独木桥,然后合作搭出房子)

  2、幼儿游戏2次,教师鼓励幼儿每次过不同的桥。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做放松运动。

  活动反思:

  练习过这三座桥,孩子们都做的很好,我在桥的一端画上起始箭头,这样大家都排好队,从简单的桥到难度大一点的桥,我请孩子们每一座桥都要勇敢的试一试。但是在第三部分:“合作帮小动物盖房子”,孩子们做的不是很好,大家都聚在一起,先到的孩子搭了几块积木,后到的孩子就没有积木了,所以场面显得有点混乱,我应该在桥的起始端请孩子拿好积木,再带着积木过桥,最后答好积木回到队伍中,这样,人手一块积木,孩子的秩序就会好很多。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糖果宝宝捉迷藏(小班)

  活动目标:

  1、在猜猜试试的过程中,感知水是无色的、透明的。

  2、愿意验证自己的假设。

  活动准备:

  三种饮料(水、牛奶、阿华田)、糖果、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引起猜测

  师:糖果宝宝玩捉迷藏,它要躲到三种饮料里,躲到哪里会被发现?

  二、记录假想

  用符号记录

  统计记录表,贴在糖果红房子里

  三、实验验证

  要点:观察假想的.结果

  四、比较分享

  两张记录纸的结果

  总结:猜测不一定是正确的,只有实验以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五、演示揭密

  教师实验,留问题:为什么糖果躲到三种饮料中,只有在水里看得到?

  揭示:水是无色、透明的。

  延伸:在我们身边还有什么东西是透明的?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动背景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照哈哈镜,原因就是镜中人物的变形夸张,让人不由自主地嬉笑不已,幼儿对此更是喜爱有加。该活动所呈现的过程与结果就像幼儿自己在“照哈哈镜”一样。活动过程中“小人”的造型因为画在折纸的不同重叠部位而变形夸张,充满童趣。活动抓住大班幼儿喜欢画画的这一特点,逐步激发其探究兴趣,为他们的探索、创造提供条件,让幼儿自始自终感受探究的趣味。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折过的纸上表现人物造型的不同变化。

  2.感受作品的幽默,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框红色、绿色各6个;黄、红两种折好的长方形纸,每人1张,没有折过的绿色纸每人一张;记号笔每人一支;作品展板一块。

  2.经验准备:幼儿有照哈哈镜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1.观察理解,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造型。

  (1)幼儿表述自己擅长画什么。

  师:你最擅长画什么?

  幼:小兔子(哦,你最擅长的是动物)、汽车(交通工具是你最拿手的)、大树(哦,你植物画得不错,是吧)、妈 妈(哦,你妈 妈听了肯定很开心)……

  (2)幼儿理解并绘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师:今天汪老师也想请大家来画一幅画,请大家来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什么叫“顶天立地?”

  师小结:就是头顶天,脚踩地,所以要画得高,画得大,撑满整张纸

  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3)幼儿画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幼儿操作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教师巡回指导,提醒要“头顶天,脚踩地”。

  (评析:此环节虽然让幼儿绘画的是简单的单线小人,但挑战的是大班幼儿的观察习惯与观察技能,认真观察并善于倾听的幼儿能准确表现自己看到的图片。强调画“顶天立地”的小人,是下一环节在折纸上画“小人”做准备,为探究其趣味性埋下伏笔。)

  2.观察讨论,发现“小人”造型的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1)幼儿第二次在折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师:这张黄色的纸和刚才的那张有什么不一样?

  幼:被折过了。

  师:请小朋友在这张折过的,有折线的纸上同样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

  提醒:不受折线的影响画小人。

  (2)幼儿观察打开折纸后“小人”的变化。

  师:小人怎么啦?哪里断开了?

  幼1:手断开了。

  幼2:身体断开了。

  ……

  (3)幼儿思考并尝试连接断开处的方法。

  师:有没有办法把断开的'地方连起来?怎么连?

  幼儿上台尝试连线。

  师小结:在折痕断开的地方上下(左右)连起来,断开的地方都要连起来。

  (4)幼儿第三次在折纸上绘画。

  师:你想让小人的哪里变形?

  幼:头变形、脚变形……

  师:想想应该怎么画呢?

  师小结:把要变形的部位画在折线上,把断开的地方用线连起来。

  师:画一张与众不同的。

  (评析:此环节幼儿尝试在折线上画“小人”、连线,通过观察同伴作品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变”与“不变”的原因,发现“变”的不同,寻找变化的关键“秘密”。继而通过第三次绘画,让幼儿体验变化的乐趣,从无意转向了有意想象与创造。而这里的多媒体课件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幼儿展示、欣赏作品。

  (1)幼儿观察、讨论最有创意的作品

  师:你觉得哪张作品最有创意,变形以后像什么?

  (2)欣赏课件各种动植物、水果、交通工具的变形效果。

  (评析:此环节幼儿相互讨论有创意的作品将活动推向高潮。欣赏课件部分又一次激起了幼儿绘画的兴趣。)

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动背景及分析

  关爱别人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必不可少的话题,怎么将这份“爱”传递给4-5岁的幼儿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这值得我们教育者思考。此节活动《乖乖的礼物树》是在班级开展主题《快乐好伙伴》中的原创教学活动之一。在这个主题中,孩子们寻找着自己的好朋友,发现好朋友身上的优缺点。于是,教学活动《乖乖的礼物树》的呈现让孩子们在童趣的故事中寻找“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兔子?”“为什么乖乖会有这么多的好朋友?”的答案,进而迁移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初步了解和小朋友相处的好方法,知道平时要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这样朋友会越来越多。

  二、活动设计

  (一)活动名称:《乖乖的礼物树》(语言——讲述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画面的线索进行大胆的猜想和讲述;

  2、感受朋友多带来的快乐,知道应关心、帮助朋友;

  3、乐意参与讲述活动,尝试完整讲述自己的发现。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生日、收礼物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学课件《乖乖的礼物树》、电脑、多媒体设备。

  (四)活动过程:

  1、出示礼物树画面,迁移幼儿的经验,激发讲述的'兴趣。

  教师:今年你庆祝过生日了吗?有没有收到礼物?谁愿意说一说,你收到的是什么礼物,谁送的?(迁移幼儿经验进行讲述)有没有收到好朋友的礼物?是什么礼物?你收到礼物后,心里感觉怎么样啊?(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有一只小兔子名字叫乖乖,要过生日了,(出示礼物树画面),他收到了好多好多的礼物。这些礼物都是乖乖的好朋友送的。请看仔细,说清楚,乖乖收到了哪些礼物?(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大胆讲述,尝试完整说一说:小兔子收到了XX)这些礼物可能是哪些朋友送的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想:这可能是XX送给她的)

  教师:我们一看是谁送的,有XX,有XX,有XX,……,还有XX,小兔的朋友真多!到底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兔呢,有这么多的朋友呀!我们一看吧!

  (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小兔有很多朋友)

  2、逐页观察画面,鼓励幼儿大胆猜想,理解画面内容。

  (1)出示小兔遇到小猴的画面。

  教师:有一天,小兔乖乖看见了——(小猴)。请你看仔细,说清楚小猴怎么了?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

  教师:是啊,这些事会让人很伤心。你觉得小兔乖乖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教师:我们看看书上的小兔是怎么关心小猴的,小猴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大胆讲述)

  (2)出示小兔遇到熊奶奶的画面。

  教师:过了几天,小兔乖乖又遇到了谁?你觉得熊奶奶怎么了?如果你是小兔乖乖,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想与讲述)

  教师:一看小兔乖乖是怎么关心熊奶奶的,熊奶奶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大胆讲述)

  (3)出示小兔遇到小猪的画面。

  教师:又有一天,小兔乖乖遇到了——(小猪)。小猪心情怎么样?可能有什么开心的事呢?(幼儿猜想)

  教师:朋友遇到这么开心的事情,小兔乖乖会怎么做?(迁移幼儿经验)

  教师:小兔乖乖这时怎么做的呢,我们一看吧。(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尝试完整讲述)

  3、师幼共同。

  教师:你觉得乖乖是一只什么样的兔子呢?(幼儿大胆讲述)

  师幼共同:乖乖是一只喜欢帮助朋友的、善良的、好心的小兔。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只会关心朋友的小兔乖乖,请你将乖乖介绍给你其他的好朋友!

  三、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乖乖的礼物树》重点关注孩子的主动学习,让孩子们充分读图,发现画面上的秘密,在此基础上,自己发现小兔乖乖做了哪些事情,进而前后联系,得出为什么小兔乖乖会有这么多的好朋友。

  活动从孩子的经验出发,以孩子过生日的经验导入,让孩子有话可说。

  接下来,教师结合ppt进行逐页展示,目的是引导孩子们充分读图,展开自己的想象,充分感受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也是体现孩子的自主性,将孩子放在主体地位,教师退在孩子的后面,借助课件让孩子自己去说画面、聊情节,过程中有互动,有交流,这一个环节是教学的主体部分,也是孩子们大胆想象、大声交流的核心环节,只有通过画面了解了小兔乖乖干些什么,才为最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兔子”做经验支撑。

  最后,教师和孩子共同这只可爱的小兔子,而这些也来源于孩子,孩子们结合前面的故事说己的理由。

  整个活动真正交于幼儿,教师通过建构一个一个鹰架,让孩子有发现,有收获。此节活动形式较好的吸引着孩子们,活动内容也从孩子的经验、发展水平出发。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总能听到孩子们大声说己的发现,借助课件形式让孩子们更好的读图,同时也丰富了孩子们的阅读经验,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将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注重每一个孩子的大胆讲述,促进每一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意图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各种水果相继成熟,幼儿喜欢吃水果,帮果农运送水果更是他们喜欢干的事。通过开展小汽车运水果这一游戏活动,使孩子练习一个跟着一个在高15—20厘米的斜坡上走上走下,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意识。

  活动目标

  1、练习在高15—20厘米的斜坡上走上走下。

  2、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意识。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一块平整的场地、场地上用木板架起最高点离地15-20厘米的梯形斜坡、各种塑料水果若干(放在幼儿书包里,游戏时背在身上)、《郊游》光盘

  活动过程

  一、 热身运动

  幼儿听着《郊游》音乐在老师的带动下做热身运动。

  二、谈话导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各种水果相继成熟,果农伯伯正为运送水果的事发愁,你们能帮帮他吗?

  三、游戏过程

  1、幼儿扮小司机,成一路纵队面向斜坡站立。

  2、游戏开始,教师说:“今天我们的汽车要爬山坡运水果,现在先要检查车。”教师从排头开始摸一下每个幼儿的手心(表示检查车),被摸的幼儿发出“嘀嘀——”的声音。都检查完后,教师说:“开始爬坡!”幼儿模仿司机开汽车扶方向盘的动作,必须一个跟着一个在斜坡上走上走下,来回运送水果,嘴里发出:“嘀嘀——”的声音。

  3、男女生pk

  四、放松活动

  孩子们,你们替果农伯伯运送水果,他们很高兴,想邀请你们一起跳舞,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幼儿在老师的带动下活动活动四肢,做放松运动。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与小伙伴继续玩小汽车运水果的游戏。

  活动反思

  给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较好的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练习点数1————5,能正确地手口一致点读5以内的量。

  2、乐于参与操作活动,能边操作边讲述。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白板、操作纸、“圣诞”音乐、圣诞帽一个、幼儿礼物盒15个、大礼物1个、

  1———5种实物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以“圣诞老人送礼物”形式引发兴趣。

  师:圣诞节快到啦,圣诞老人给我们准备了一份大礼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教师与幼儿听音乐寻找礼物)

  1、教师神秘出示大礼物,带领幼儿点数1———5。

  师:猜猜是什么礼物呢?(1个玩具、2条围巾)

  2、请个别幼儿上来点数礼物。

  3、小结

  二、幼儿找礼物

  师:圣诞老人还给每个小朋友也准备了一份礼物,我们一起去找找,找到了先在座位上坐好。

  1、(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每人找一份礼物上位坐好。

  2、教师带领幼儿点数礼物1—3,(4和5)请幼儿自己手口一致点数。

  师:看看,圣诞老人给你的礼物盒子装是什么?请拿出(1个桔子、2颗红枣、)

  3、教师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大声数出来。

  4、我们把礼物收好,放在椅子旁边,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三、好玩的游乐场

  师:圣诞老人带你们去儿童乐园,看看儿童乐园有什么玩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大胆手口一致点数。

  (1架滑梯、2辆汽车、3架秋千、4架木马、5只Didi鼠)

  2、圣诞老人要送点点糖,一架滑梯一颗糖

  (教师重点交代棉签点印泥的用法,)

  四、听音乐,幼儿操作

  1、交待操作要求

  教师巡视幼儿操作。

  2、个别指导

  3、展示幼儿作品

  4、教师总结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想通过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教会幼儿感知5以内的'点数,进一步帮助幼儿对1—5数字的理解,同时也给孩子独立动手操作练习的机会。但这节课下来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课堂中没有灵活准确运用量词,自己对数学语言组织还有所欠缺,自己的语言有点零乱,啰嗦,也没有激情的教学语言,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改进的地方。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乐》03-15

小班教案03-24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教案 | 小班陶艺:苹果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