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作文>体裁作文> 《家乡的春节》作文

《家乡的春节》作文

时间:2024-03-05 13:40:32 体裁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春节》作文3篇【优】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春节》作文3篇【优】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湖南。从全国各地回来过春节的家乡人,脸上挂满了笑容。小年时,农村通往县城的路上,人渐渐多了起来,他们是去采购年货了……。

  过了忙碌的小年,家家户户又开始准备果盘,炸鱼干、晾米线、米面和晾红薯干。做好这些后,大家又开始在扫除,男女老少都出动,挂灯笼,清房间,人们流着汗水的脸,挂着淡淡的微笑。

  除夕那天,才真正开启了新年的大门,人人换上多彩、漂亮的新衣,爱美的姑娘还从山上或树上采下一枝漂亮的花朵别在头上,陪弟弟妹妹在门前做游戏,他们清脆的欢笑声与酒肉味儿,还有新年喜庆快乐的气氛融在空气中,交织在了空气里。

  当夜幕悄然降临时,年夜饭才刚刚开始。湖南最有名的就是与辣椒有关的菜及米粉,年夜饭自然不缺这两。除了这两道菜,还有鱼肉、肉、汤及青菜。鱼是现炸的,端出来时闻到得香喷喷的,吃起来外焦内嫩,带着丝许辣味儿,味道鲜美可口。肉菜主要是红烧肉、清蒸肉、辣椒炒肉……,还有筒子骨熬的肉汤,嫩滑的螺丝肉、河蚌肉,红薯粉皮和粉条,红烧鸡、红烧鸭及红烧鱼,辣椒茄子、拍黄瓜、土豆丝等等,道道美味,让我和家人特别期待。青菜为刚从菜地里摘来的新鲜红菜芯和小白菜,特别爽口。还有一点火锅菜搭配,把牛肉丸、猪肉丸、鸟蛋、剥好的鸡蛋等一并加肉汤放进火锅里,加些盐,好香好香的。大小各异、丰富、颜色亮丽的各样菜品,足有十几盘。家人们的欢声笑语,酒肉的香味儿与春节那快乐的气氛交织在一起,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

  饭后整理好菜桌和屋子的卫生后,大家伙儿全从屋里出来了,家里的大人们一边烧着干柴烤火取暖,一边看着我们这些孩子玩,同时在欣赏晚上村里人放的烟花及附近村子里的烟花,我们大孩子和小孩子手上都拿着适合自己年龄的烟花点放,天地响,人们闹,亮彩亮彩的,成了一幅幅的动态美景,好热闹啊!尤其是上空此起彼伏的烟花美景,让我们很是留恋。很快,时间到了夜晚守岁的时间,到了零点,家家忙着放鞭炮开财门,震耳的声音,衬得村子里好吵闹,这是一种村民们最喜欢的吵闹,鞭炮越吵闹来年越好运!

  除夕后便是正月初一,湖南人的初一都到山上去先向祖先们拜年,烧香放鞭炮烧纸钱,一项都不能少。

  初二到十四是走亲戚拜年,是小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所有的亲戚家都要跑个遍,每到一家亲戚家都要吃饭,和亲戚家的孩子们玩、聊天,都会有红包,拿着一个个红包笑得合不拢嘴。晚上拜年的男人们围一桌打牌,女人们凑一起嗑瓜子聊天,小孩子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干果之类的。虽然人们活动各异,可看起来又是那么的融洽,令人快乐!

  接着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也是春节的最后一天,挂灯笼耍龙灯吃元宵,我和表弟表妹们在村里的田垦上、河边、池塘边及小山坡上到处疯玩,疯跑,好开心呀!

  然后时间又到正月十九,大人们上班,小孩学习,春节那令人留恋的味道,随着春节的结束,慢慢散去……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2

  转瞬,日历已翻阅到最后一页,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如约而至,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整座城市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甚至连空气也弥漫着欢乐的气息。

  人们个个喜气洋洋、精神饱满,脸上荡漾着快乐的笑容,逛街的人络绎不绝,各种各样的货物琳琅满目,堆积如山。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大人都会忙碌一整天,把家里里外外打扫得焕然一新。我一天天的数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啊!终于过年喽!年三十儿,也就是除夕那天,每个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吃,对于我们来说,是春节中最大的事情了。因此,家家都赶早做起了年夜饭。饭桌上,鸡、鸭、鱼、肉样样俱全,可别小看年夜饭,每一道菜都有它本身的寓意,大抵都是吉祥如意、合家平安。这样,不仅对明年有了更好的期许与祝福,同时又一饱了眼福及口福。一家子欢聚在大饭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吃过饭,长辈们还给了小孩子压岁钱,虽然我们小孩子嘴上说着不要,心里那份高兴劲儿简直没法形容。

  不一会儿,春晚就开始了,里面的节目精彩纷呈,有好看的歌舞、滑稽的小品、神秘的魔术……我们边看春晚,边聊着这一年里快乐的事情,说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津津有味。屋里洋溢着欢快的笑声,大家其乐融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除夕夜里怎能没有烟花来助兴呢?随着一阵阵清脆的爆竹声,我看见烟花“嗖”的像火箭一样冲上去,在空中“啪啪”炸开,释放出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的像荷花,有的像茉莉花,还有的像菊花,让我们目不暇接。精彩的花瓣在空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像点点繁星光彩夺目,又像仙女散花一样飘下来,争奇斗艳的烟花把天空打扮成了花的海洋,夜空被照得亮如白昼。随着热闹的烟花,我情不自禁地喝彩:“真好看,真好看!”今天的烟花尤其美,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除夕之后便是春节。从初一开始,人们打扮一新,扶老携幼,喜气洋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一句“恭喜发财”,将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全都包涵进去了。当然,最高兴的是小孩子啦!有新衣服穿,有零食吃,还可以收到很多大红包。大人们边说着“身体健康,学习进步”,边把红包递了过来。马上就能听到孩子甜甜地应了一声:“新年快乐!”

  年,很快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过去了,但挥之不去的是人们对过年的热爱。春节的快乐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伴随着新年的渐渐远去,我又憧憬着新的希望,期盼着新一年的到来。在此,我祝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人们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3

  大概要追溯至二十年前,我大约五岁,那时提起过年,我们差不多同龄的伙伴们高兴得就像一只顽皮的猫儿,在家中蹦蹦跳跳的,那股兴奋劲儿——简直像当上皇帝一般。

  像我们那时的孩子,因为过年会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饿,大一点的孩子更可以摆脱平日的“劳役”,因此会开心个不停。

  或许怪那时的日子太过清贫,平日里要吃得上一顿好的是极不容易——吃得上肉的人家很少,一般人家除非是有贵客来的时候,孩子们才勉强可以解一解馋;或就是在走亲戚,“吃酒”的时候。那时候,寨里要是谁家有红白喜事,帮忙的大人总是带着孩子,并且趁人不注意把一两片豆腐或其他什么吃的塞在自己孩子的嘴里。

  又或许是那时的生活过于枯燥,所以人们在玩的都比较简单,快乐也简单,但大家都很知足,生活平平常常的过,日子顺顺溜溜地流。那时过年,大人们总喜欢凑在一起玩纸牌,玩牌的方式简简单单:一副扑克变换着玩“上游”、“怪噜”、“三五反”之类,输了的就罚站或钻“板凳脚”。(我就是那时常跟在父亲身边问这问那的,现在还清晰记得那些玩牌的花样。)大家共娱共乐,输了牌却赢回快乐,大家都觉得自己是胜利者。

  父亲喜欢在大年初一、初二的白天和晚上翻起民间手抄或刻印的《柳荫记》、《八仙图》之类的书唱个不停,他周围就围着妈和其他年轻年老的妇女,动情处大家唏嘘喟叹,有的还流眼泪,听不明白的时候大家就议论纷纷。我们那一带像父亲年龄差不多的男女都会“唱书”,几年前回家过春节还听父亲给妈唱了几段,很是动听。

  对我而言,那时爸唱书的声音就是最好的音乐,所以对一些如“攒十字”、“莲花落”之类的唱腔至今还有印象。那时寨里有一台唯一的收音机,音乐从那个小东西里飘出——很悦耳,多是些“朝霞——啊——映在——阳城——湖上——”,偶尔也飘出“何日君再来”的感慨。但这种奢侈的声音我们很少听到,有时只是在较远处聆听。有收音机的那户人家很少放歌给我们听,一般要有客人来或过年的时候才能听到,更别说是亲自看看摸摸那“小家伙”了。我的记性一向很好,只要那家人放歌,我听一遍就能“哼唱”了。

  那年头,寨里没有通电,收音机只能用干电池,舍得买电池的人家很少——别说用收音机了,就是用手电筒的人家也很少,我们家那时点的`是煤油灯。用油灯灯芯也不敢做大,晚上睡得很早,一般晚饭后就洗脚熄灯就寝;有时熄灯后坐在火炉边听母亲讲“老熊婆”、“七姊妹”和其他的民间传奇或鬼故事。那时听鬼故事时尤其着迷,但一定用坐在爸和妈之间,不敢靠近门,生怕有个东西推门而入把我抓去。我哥不同,从小到大都不相信有鬼,晚上再怎么黑也敢出去解手——我那时最佩服他了!妹妹还在呀呀学语,只有哭的份,享受不到我听故事的高兴和怵悚。但不知怎的明明害怕,却用缠着妈一遍又一遍的讲,自己就一边听一边幻想一边害怕了。

  至于玩的呢,就简单得过分了。除了“抓瞎猫”、“躲猫儿”或学唱花灯外再无其他花样,但那时过年,我们就成天跳来跳去,唱来唱去,变换着玩熟悉的游戏,快乐无穷。有时被大一点的孩子欺负,哭一阵鼻子,又笑眯眯地跟着玩去。

  “过年”这一词在那时是什么概念?我只记得那种兴致了。以至以后长大在寨里老祖公那里听他“摆大传”,读那些《征东》、《征西》的几百部“大传书”都无法把儿时的记忆抹灭。

  但这些年,从我九八年起异地求学直到工作数年后的今天,我对过年的兴致淡得很,真有“过年如过关”般艰难的感觉,真正感受到一个成年人的悲哀了。

  要说这几年,要穿有穿,要吃有吃,要享受有享受,哪里不比儿时的条件强?家里不是早有了彩电、音响了吗?不是有三五好友常在一起把酒言欢吗?但总觉得少了些实在。

  过年真正的快乐是属于孩子们的。但我对他们的玩法有些不一样的感触。很多孩子在家看套碟,对武侠大戏里的动作津津乐道,大一点的孩子们聚在一块玩着纸牌输压岁钱,也有凑在屋子里看大人们“砌方城”玩通宵的。

  而我现在的娱乐也只是看看春节的电视节目和玩玩麻将了,偶尔对着麦克风唱几首歌。回家过年又有什么好玩的呢?不过是为了陪着双亲,一家人吃汤圆,一块看“春晚”,话话家常,如此的简简单单。只是给儿时给我唱书讲故事的父母一丝宽慰,让他们在年老的时候感受到全家团圆的满足——作为父母,或许他们每年的愿望不过如此。

【《家乡的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家乡春节作文08-21

(精选)家乡的的春节作文08-21

《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08-21

【精选】《家乡的春节》作文08-19

家乡春节作文【精选】08-18

【精选】家乡春节的作文08-14

家乡的春节作文08-16

[经典]家乡春节作文08-16

《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08-16

家乡的春节作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