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幼儿> 怎么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怎么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时间:2022-12-14 15:00:37 蔼媚 幼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怎么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合作意识是指个体对共同行动及其行为规则的认知与情感,是合作行为产生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怎么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怎么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怎么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一个人从出生以后,就开始了学习过程。这种学习过程将持续整个一生。对处于心理快速发展中的幼儿来说,学习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智能方面的学习,另一类就是社会能力方面的学习。智能学习主要解决人与自然、与物理世界打交道方面的问题,社会学习则主要解决与周围人打交道方面的问题。智能学习和社会学习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在很多时候同时发生,但二者不一定同步发展。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学前期的学习应该以社会学习为主,人格与社会性发展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因此,当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幼儿教育思想,都特别强调幼儿的社会学习,认为幼儿在这一阶段与成人和伙伴的交往经验,将为他们未来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打基础。 社会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儿童了解别人希望他做什么,不希望他做什么,他应该怎样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他应该遵守哪些社会规则,在各种情况下他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他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的爸爸、妈妈、老师和小伙伴,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所做的事情,他怎样与别人一起做事情,什么时候他应该帮助别人,什么时候他可以求助于别人,他应该怎样评价别人和自己,等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社会领域提出如下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纲要》把幼儿与自身的关系(自信、主动、自觉、坚持等)、幼儿与他人的关系(乐群、互助、合作、分享、同情)放在首位。这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做什么、怎样做?

  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幼儿,胆怯、沉默、安静、不和群,自己孤单的坐着,不与其他幼儿玩。而在家里确是另一个样子:活泼可爱、能言善辩。是什么让他有如此大的转变?原因就是不会与人交往。还有这样的幼儿刚开始与其他小朋友游戏时还玩的好好的,可是一会儿就传来告状的声音。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幼儿不会交往、合作的原因。

  什么是合作?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语言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对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饿目标,这就是合作。从严格意义上讲,两个或几个幼儿在一起并不一定意味着合作,这在游戏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有可能相互模仿对方或互借玩具,然后各玩各的,这是平行游戏或协作游戏而不是合作游戏。虽然,有的老师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意义,但是,对幼儿指导不够。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

  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

  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呢?

  1. 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教师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如,在布置活动室时,一教师负责粘贴墙饰,另一教师帮着递作品;清扫卫生时,有的拖地,有的擦桌子,这在无形中都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榜样。相反,教师间的某些不合作行为也会对幼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另外,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有合作行为的幼儿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幼儿向谈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合作游戏时,幼儿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幼儿的合作行为。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也不失为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2 . 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拼图、搭积木、作画、看图书、跳皮筋、玩娃娃家等。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比如,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作画,在这当中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活动区的自由交往是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发展的基础。在活动区自由、宽松、理解、合作的人际环境中,他们可以在同一活动区与同一组小朋友进行交往,也可以在不同的活动区与不同的小朋友交往。有时是幼儿与老师的交往,交往的方式是自由变化的。在游戏中,特别是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间必须共同协商、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体育活动中的小组竞赛,日常活动中的共搬玩具筐、共抬桌子、互系扣子、互叠被子,互相梳头等,都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作为教师,既不要放过每一次让幼儿合作的机会,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为幼儿查创造、提供合作的机会。

  3 . 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比如,搭积木或玩商店游戏前,应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们协助,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懂得合作的方法策略,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4 . 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积极效果

  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做成,增进友谊。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协商,或询问,或建议,或共享,或给以帮助,或求助时,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尤其是比较这次合作的成功与上次不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更能使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

  5.及时对幼儿鼓励、引导

  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商量着、合作着搭,真好!”“你们俩配合得真好!”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而对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如:“你要跟他商量着玩呢。”“你们都想当船长,没人当水手,玩不成了,怎么办?”“一本书,如果是三个人一起看,会怎么样?”“你跟他说,咱俩一起搭,试试。”“你可以去帮他一起搭。”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会逐步而有效地得到培养。

  培养孩子是长期坚持的事,长此以往,再不断的,长期的,重复性的坚持中,幼儿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同伴交往技能以及良好的合作意识。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

  合作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的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合作既是一种个性倾向,又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

  一、重视榜样的作用,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

  树立榜样要注意真实性,防止虚假;注意正确性,避免太多争议;注意层次性,不要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特点,提出适切的学习要求;注意可仿性,树立的道德榜样是经过努力可以学习的,如果离幼儿实际太远,反而使幼儿产生反感心理。更为重要的是道德榜样的适切性,如针对幼儿园孩子的问题行为,可在同龄人中寻找注意力比较集中、不偏食挑食、动静调适得当、不过分依恋、善于与同伴交往、乐于做好人好事的孩子作为榜样,鼓励不及者学习。

  生活是德育最好的土壤,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很多德育的契机,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及时发现,善于捕捉。都说独身子女娇惯,缺点多多,但仔细观察,我们总能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而这闪光点,尝尝是教师进行“现场德育”的有效时机。

  教师自身也可以起到榜样作用。如:一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另一教师主动帮着摆放,分发材料。这在无形中都在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

  二、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拼图、搭积木、作画、看图书、玩娃娃家等。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

  例如通过秋游、节日、体育活动等大活动开展幼儿德育教育,大活动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为孩子提供了锻炼意志品德、培养良好的机会,更是让孩子展示良好平行的最自然、最真实的时机。在一个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带孩子出去散步,突然,王芷宣小朋友不小心摔倒在地,许谊欣看见了,就连忙跑上前去,双手扶起了王芷宣,并轻轻的为她拍去粘在身上的灰尘。孩子的行动朴实又真挚。

  又如:

  (1)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作画,在这当中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造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2)在游戏中,特别是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相互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

  作为教师,既不能放过每一次让幼儿合作的机会,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创造合作的机会。

  三、交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例如:搭积木或玩商店游戏前,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时,要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请求帮助。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学会合作的方法策略,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四、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积极效果

  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能增进友谊,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起友好配合的玩耍,或协商、或共享时,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

  五、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与技巧

  有一次,班上两名幼儿在一张纸上画画,其中一个孩子不满意另一个孩子所用的颜色,一下子就把纸撕破了。对于合作而言,需要排斥这种任性和胡作非为。教师要积极的加以引导,教导孩子克服任性行为。

  教师应在孩子生活、学习、游戏等场合随机的教导孩子克服过分任性的缺点,让孩子明白,因为任性,自己就会失去小伙伴,就没人和自己玩了。教育孩子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要指导孩子在合作时专注与当前的活动,放弃与合作目的不一致的想法和举动。

  另外合作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语言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表达修养,可以推动合作的展开。包括:用自然温和的态度文明的说话,不粗命令、也不撒娇、不以哭闹威胁同伴。这既是合作的自然要求,也是有效沟通感情信息所必须的。孩子是恋群、乐群的,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除了上述以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不能任意限制孩子的活动,重要的是让孩子在群体的交往中健康成长。

  幼儿德育,是幼儿园、家庭乃至社会的一个系统工程,幼儿德育不能是一种口号,而是应渗透在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融合在幼儿活动的每一处环境里。只有在孩子面前着力展现更多真善美的世界,孩子才会真正的学会去追求真善美的生活。

【怎么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相关文章:

怎么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12-27

怎么培养幼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01-31

怎么培养幼儿良好睡眠习惯03-07

小班幼儿生活卫生习惯怎么培养02-14

家长该怎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04-07

怎么在结构游戏中提高幼儿创造能力11-02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方法09-23

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策略心得11-08

大班幼儿规则意识教学心得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