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五年级说课稿

五年级说课稿

时间:2023-01-11 19:41:5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记得有这样一位父亲:他以落花生做比,教育子女要脚踏实地,不求虚荣。要像落花生一样,做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就是《落花生》。

  我的说课设计由以下六部分组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分析教材内容

  《落花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落花生》这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恰当巧妙地详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学生情况:

  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教师要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新课标要求,以及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亩、尝、吩、咐、茅、榨、榴”7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抓住重点、精读领悟、读悟结合,让学生掌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2.体会课文详略恰当地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以及新课标对中年级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要求,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角色美读法

  3.多媒体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那么,如何将以上的各种教学思路,恰如其分的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呢?在这里,我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来完成我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非常好吃的食物,大家想想,会是什么呢?“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同学们,瞧,就是它----花生,它呀,还有一个名子,就是“落花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落花生》。{板书}

  (二)整体阅读,理清思路

  首先,教师出示生字串,让学生自己读,在读中找出不明白的词语重点指导。然后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让学生一起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并理解,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这样的过程。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来理清课文的思路,为下面精读课文做好准备。

  (三)抓住重点,精读领悟

  下面,由教师进行配乐范读,让学生思考:落花生和石榴、苹果、桃子有哪些不同?(教师进行配乐范读)

  教师范读后,引导学生抓住“矮矮的”和“高高的”,“埋在地里”和“挂在枝头”等词做对比,明确火红的石榴、红彤彤的苹果、纷纷的桃子是露在外面的,色彩动人,引人注目。而花生没有漂亮的'外表,华贵的气质,但是,它内涵而不外漏,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正如作者感悟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是作者的心声,其实也是同学们的感悟,这样,学生就和文本以及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然后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父亲说的话对不对?为什么呢?你还有什话么要说?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见解。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会说:我要做一个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的人;有的同学也会说:社会也需要像苹果、桃子那样既张扬个性又对社会有更多贡献的人。对于多元化的解读我会及时肯定,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接着,师生小节:是啊!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鲜花是美的,苹果是美的,可那长在地下的花生也是美的。只要我们做个有益于他人的人,我们就都是美的。让老师和你们共同努力,我们都做一个美丽的人!

  最后,让学生通过做练习题来加深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

  1.花生都有哪些好处?

  2.我们要学习花生的哪些品格?

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设计,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掌握分数的意义,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

  2、使学生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表示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和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是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思维规律,五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理解单位“1”存在困难,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四、说教学设想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用这些学具将他们通过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表示出分数,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还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基于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活动探究法和集体讨论法进行教学。

  五、说学法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用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分析归纳等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各项活动的安排中,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复习引入

  由学生说分数,分子、分母及写这个分数引出新知识,使学生能够知道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以动手操作、归纳总结活动为主,选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我还注重了题目的引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拓展、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巩固练习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四道习题,通过多样化的习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4、5题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目的就是展现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直观的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伟大的先人,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历史人物,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的精神,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介绍孔子。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源于学生生活,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我以目标为本,从教材所提供的丰富的素材中选择合适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历史名人及他们的思想事迹已经有一些了解,在语文学科中也接触过孔子这个人物,出自于《论语》中的名言也会背诵几句,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和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认识得并不深刻,

  所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对孔子等历史名人有更深、更系统的了解,从而受到他们事迹的感动,产生学习他们精神想法。三、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基于以上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孔子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一些他们的思想与事迹。

  (2)方法与过程: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故事及图片的展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习他们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孔子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一些他们的思想与事迹。

  难点: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的精神。

  四、说教学方法:

  (一)说教法: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预设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游刃有余从容施教。

  所以我设计了:交流谈话、直观感知、探究思考等教学方法,并且使用了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交流和了解的愿望,调动学生用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活动。

  (二)说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目标,注意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的学法有:举例子、讲故事、小组交流、自主探究等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五、教学准备:

  教师:“孔子画像”、“文庙”、“孔子一生简介”课件

  学生:1、调查孔子的知名度

  2、搜集孔子等名人的资料,搜集他们的图片、故事、思想主张等,了解我国古代名人的思想与事迹

  3、搜集《论语》的经典名言

  六、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做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状态,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

  (一)、情境导入,感受名人

  师: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历史人物,说说你知道哪些历史名人。把他们的名字写到黑板上。

  给这些名人分一下类

  (设计意图):这样的开头设计,抓住学生感情,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交流汇报感受学习

  师:这些名人的的思想、主张、故事会让我们受到很多教育,大家畅谈一下吧!

  (学生整理自己搜集的资料、图片、故事等,挑选重点介绍)

  学生交流汇报

  听了这些伟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设计意图):这样让学生对这些名人有一些了解,进而去学习他们的精神。

  (三)、交流汇报,了解孔子

  师:如果要问,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谁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影响最大、最久远,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孔子。

  那么,你知道孔子吗?先说说自己调查到的情况,在你的周围,有多少人知道孔子?

  指名回答。

  师:两千多年来,孔子一直被推崇为“至圣先师”,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由于他的世界影响力,他也被尊为世界文化名人。

  世界各地很多地方都建筑有纪念孔子的建筑。

  让学生观看世界各地有关孔子的建筑,引起学生敬佩的感情。

  师:那么,为什么孔子会被尊为“至圣先师”,为什么这么多人知道孔子,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纪念孔子呢?大家想了解吗?

  那么,我们来学习一下吧!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先让学生读一读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交流一下,注意要挑选重点来交流。

  然后,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给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组了解的孔子情况。

  要求:声音洪亮、回答流利、表达清楚简洁。

  学生交流汇报,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设计意图):这会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让学生从思想上感受中国名人的伟大,进而产生学习他们的欲望。

  然后师让学生观看自己搜集的资料,让学生系统、深入了解孔子。

  (四)、拓展空间,学习孔子

  说说自己知道哪些孔子的言论,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师:孔子的一些言论,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对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还有很大的意义。

  (五)、学习反馈,品味感悟

  让学生谈谈自己学习孔子之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既是对本节课的一个反馈,也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六)、概括总结,课后升华: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本课,课后布置学生看《论语》每天一篇。

  做到坚持,学习才会有成效。

  总结:师: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伟人以自己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努力学习、认真生活,帮助他人、关心社会,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学习这些伟人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扬光大,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所建树吧!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通过课件展示:

  伟大的先人

  至圣先师孔子《论语》

  这样的板书,既直观形象,又突出重点。

  以上是我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多种活动机会,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参与、探究、体验、感悟,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为目的,而设计的《伟大的先人》一课。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4

  生1:我来。老师们好,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大批人间珍宝——枸杞。它色泽呈红色,颗粒饱满,可以泡茶饮用,可以泡酒饮用,里边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是自己享用的好饮品,也是馈赠亲朋的首选礼物。

  生2:我想问问大人和小孩都适宜吗?

  生1:是的,老少皆宜。

  生3:哦,那我可以看看产品吗?

  生1:当然可以。我们公司有相关的传单,你可以详细读一读。

  生3:那我看看了解一下吧!

  生1:好的,如果你有需要可以联系我们,电话:6375025

  师:这位推销员怎么样?

  生1:我认为这位推销员对产品不是很了解。我给他提个建议,在充分了解产品后,再给大家介绍。

  师:准备不够充分。那大家评选一下,谁是我们今天最佳推销员呢?

  (学生讨论,选出优秀推销员)

  师:那今天的优秀推销同就是他了,大家同意吧!

  生:(齐声)同意。

  师:大家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1: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要清楚地介绍事物,要从事物的`特点、颜色、外形、功能、作用、使用时注意什么、味道等方面来介绍。

  生2:介绍事物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一些修辞。

  生3:我还知道了推销员应该怎样来做,应该注意什么。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真大,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谢谢大家的合作!

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再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剪、拼的实际操作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这一环节关键是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转化问题的理解,通过“剪、拼”找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及面积始终不变的特点,归纳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说教法、学法

  我打算主要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实践操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我培养学生初步感知和运用转化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等行为来解决新问题,

  五、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以唤取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这对好朋友发生了争论了,它们都说是自己的面积要大,你们认为谁的面积要大呢?你是怎么知道谁的面积大呢?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猜想,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再通过合作交流,能想出各种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三)动手实践,探究发现

  1、数方格,引出猜想。

  设计意图: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并填写表格,从表格中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这时启发学生猜想,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呢?刚才我们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一个平行四边形很大很大的时候,我们也采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这就引发学生思考,是否有其他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2,剪拼法,验证猜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想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学生观察这两个图形并比较,进而讨论:拼出的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拼成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联系?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考,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引导学生得出推导过程: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后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用字母表示S=ah。接着我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整个操作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例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8m,高是5m,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写完整整个解题过程。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应用与掌握程度

  (四)分层训练。

  第一层:基本练习

  第二层: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对于新知需要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和内化。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让学生自己动手作高,并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计算面积,这个过程也体现了“重实践”教学理念。

  (五)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充分提高归纳和总结能力。

  五: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

  S = a×h= ah

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1、教学背景:五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的初期阶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学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较为安逸的物质生活,不但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甚至感动“欲求不满”,总是不断地希望用外在事物让自己快乐与兴奋。总是希望别人都能满足自己的意愿,而忽视了自己对生活的积极投入,忽视了对真实生活、普通生活中快乐的感受和体验。而这种偏差必然带来行动上的偏颇,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诸多问题。因而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价值有个清醒、客观的认识,从而增强自己的心理调节。本节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第一课“生活中的快乐”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并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可见,这课时是本单元学习的起点和支撑点,学生只有真正地感悟到快乐的真谛,他们才有可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才有可能学会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快乐与烦恼,才会让挫折与失败成为他们人生的财富与进步的阶梯。这样,才有可能让本单元的主题——“成长的快乐与烦恼”得以凸显和突破。因此本课题无论是在第一个单元还是在全册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及当代学生及本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2、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并懂得珍惜生活。

  3、能领悟到“快乐他人也快乐了自己”的快乐真谛。

  教学重点:懂得快乐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快乐是最珍贵、最持久的。

  教具准备:快乐树、快乐调查表、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

  (1)本课堂主要采用小组合作、集体探究的自主学习形式。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2、学法引导:

  (1)“情感体验法”;

  (2)小组合作法。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流程图:

  课前互动—体验快乐 导入新课—寻找快乐 凸显重点—创造快乐 突破难点—感悟快乐 走向生活

  2、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这个课前互动,主要是让孩子们说一句话“今天,我(心情怎样?),因为 。”如: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我可以站在这儿,跟同学们渡过愉快的四十分钟!以这样的两三句样句,让孩子们对自己今天的心情做个“定位”,为这节课的成效检验打下基础。

  【活动一】:体验快乐,感受快乐生活。

  活动要求: “快乐”地欣赏《喜洋洋和灰太狼》的主题曲。听听这首歌的旋律,再想想以往那些妙趣横生的画面,你感受到“谁”是快乐的呢?它的快乐又是什么呢?

  (活动说明:快乐是因人而异的,各地各人的快乐感受都不一样,为此通过这部举国上下都喜闻乐见的卡通片,来唤醒孩子们内心的快乐情愫。)

  (互动说明: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对一些“快乐价值”进行导向,让孩子们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对小羊们和大灰狼们的快乐有一个更概念性的认识。)

  小结:它们太快乐了!因为快乐,所以它们健康;因为快乐,所以它们自信、聪明;因为快乐……快乐的好处太多了!所以,生活中,我们需要快乐!(板书:生活中的。提醒学生“活字怎么写?”)(通过这样的板书,让孩子们很形象地感受到:生活就要“活得”这样“快乐”!)

  【活动二】:寻找快乐,珍惜现有生活。

  活动要求:在小组内交流课前完成的“快乐调查表”。

  (活动说明:本堂课的“快乐大寻找”,主要是通过“快乐调查表”来完成,分“自己”“家人”“其他人”三类人调查完成,从最熟悉的自己到身边的家人再到熟悉或不熟悉的他人进行,使得孩子对不同类别人的快乐有一个较为广泛的认识。这里主要是用“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完成“快乐是什么”的初步认识。)

  (互动说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个人快乐时,教师要引导孩子领悟到各种各样的快乐,如:“君子之乐”“成功之乐”“集体之乐”……)

  小结:通过刚才的“快乐大寻找”活动,我们发现,快乐在哪儿呢?

  过渡:对,快乐在生活中!其实,快乐其实很简单!我们都享受过!它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它就在你的身边,我的身边,大家的身边!它就像一朵朵快乐的“浪花”跳跃在我们生活的浪潮中!(板画:五线谱和跳跃的音符)

  (活动说明:至此,孩子们对“快乐是什么”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本课的教学重点也就完成了。但针对“学生总是希望用外在事物让自己快乐,总是希望别人都能满足自己的意愿,而忽视了自己对生活的积极投入”的教学背景,授者决定采用对比式的.“情感体验法”——即出现一组组战争或自然灾害的苦难画面,再辅以忧伤的旋律,再给予简要的文字说明,创设一个对比式的情景,让学生静心思考,引起一丝丝的震撼……)

  而后,让孩子们带着“珍惜生活”的这份感慨,进入下一个环节——“快乐大拼搏”的学习。

  【活动三】:创造快乐,延续幸福生活。

  活动要求:小组讨论“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让自己、让家人、让他人获得更多的快乐?”

  (活动说明:这个活动,还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还是结合前面“快乐调查表”中的三类人——自己、家人和他人来进行针对性的探讨。)

  (互动说明:因为有前面“快乐大寻找”的基础,所以学生很快就能抓住问题的关键,都懂得说“要努力,争取更大进步,让自己、家人和老师更快乐”或“要多帮助人,让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等。那么为了让教材中的难点得以实实在在的突破,教师在学生自由发表完意见后,要及时地给予相应的资料补充,来说明“汗水换来的快乐”和“帮助他人的快乐”是最持久、最令人兴奋的快乐。

  (活动说明:在这样的引导下,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得到了突破——学生懂得了“汗水换来的快乐”和“帮助他人的快乐”是最持久、最令人兴奋的快乐。但本人认为,本活动的落脚点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应该给“创造出来的快乐一个更为宽容的概念”,那就是不管你创造了怎样的快乐,只要你努力了,那么这份快乐就能像水滴一样,激起一圈圈快乐的涟漪……为此,我又采用“情境体验法”——公益广告,让学生去体会这一份份看似微不足道,却足以点燃人类的“向善本性”的快乐……)

  小结: “快乐在你的心中,在我的心中,在大家的心中”!!(粘贴板画)。

  【活动四】:感悟快乐,展望未来生活。

  活动要求:制作“快乐树”。

  1、请同学们在各自的“心语卡”上记录下各自的快乐感受;2、这种感受可以是一张笑脸,一双迷人的眼睛,也可以是一幅幅快乐的绘画小作品,也可以是一句关于快乐感受的小句子,如“快乐就像妈妈的怀抱,让人温暖”等(可以是名言,也可以是自己想的)。

  (活动说明:制作“快乐树”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时常想起今天的这份“快乐”,记住这份“快乐的涟漪”)

  (互动说明:教师在学生静心感悟并完成“快乐卡”后,可以请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分享,再在全班范围内以诵读或展示的方式进行交流,并且将自己的作品及时地悬挂在“快乐树”上。)

  结束语:亲爱的同学们,短短的40分钟就要快乐地溜走了。我想,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论是你,还是我,咱们都要带着这份快乐的心情去寻找、去创造出属于我们的“如歌”般的幸福生活。同时,也希望这棵珍贵的“快乐树”能快乐地伴随同学们度过每一天!

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7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蔚蓝色的地球》。我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以和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的。下面我分别从这五个方面爱进行一下说课:

  一、教材分析:

  《蔚蓝色的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第一课。本课题旨在让同学明白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人们是怎样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并感受人类的科学探索精神,对之发生敬重精神的同时,激发同学认识和探究地球奥妙的兴趣和愿望。

  关于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和探索,基本上分为两个层面:

  (1)首先,围绕地球是什么,教材从地球的形状、大小、我们人类眼中的.地球等方面让同学明白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人们是怎样来认识地球的。

  (2)关于人类对地球的探索,教材通过从古到今,从人们早期的想象和人们的直觉到人类曾经漂洋过海的亲身实践,再到人类在太空上的科学探索,让同学感受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是漫长的。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常识,感受人们在认识地球中所经历的漫长求索。

  2、知道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3、激发同学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大小等常识和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教学难点:感受人们在认识地球中所经历的漫长求索,激发同学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四、教法和学法。

  1、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2、积极倡议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同学通过自主学习、讨论等方法,培养同学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充沛开展探究活动,精心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同学进行探究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分了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好的开头,是一节课胜利的标志。在开始上课时,我设计了猜谜语活动,先让同学互猜谜语,然后我课件出示谜语,在同学猜出谜底是地球时,我相机导入新课。通过师生互猜谜语,激发了同学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第一局部“从太空看地球”

  我从同学都照过像这一现象入手,让同学进行设想:假如我们给地球照相,应该怎么照。在同学自由畅谈给地球照相的方法后,我请同学展示收集的地球照片。然后我又课件出示了同学还没有搜集到的地球照片,让同学来领略地的美丽与神奇。再组织同学根据欣赏的照片进行讨论交流:地球上的蓝色、黄色和白色各是什么,让同学对地球有更充沛的认识。最后,让同学阅读教材内容和观看从太空看地球的视频录象,让同学了解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看地球全貌的人以和古希腊人对地球的丈量,从而让同学了解地球基本情况:即地球的形状是圆的以和地球的大小。

  (三)学习第二局部:“人类对地球的探索”

  在导入后,我让同学阅读教材94页的内容,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讨论,从古到今,人类是怎样对地球进行探索的。在同学回答后,让同学自由阅读教材95页了望台的内容,并组织同学互相交流自身收集的有关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资料。交流结束后,让同学上台展示自身和课本内容不一样的资料,再组织同学看航行路线图和麦哲伦一起做一次寰球旅行,让同学了解人类在探索地球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同时感受人类的科学探索精神,对之发生敬重的精神,以此来激发同学认识和探究地球奥妙的兴趣和愿望。

  (四)设计了活动 “知识抢答”,通过同学的抢答,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更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五)结束课题。

  最后,我向同学介绍了三本书籍,并课件出示了三本书籍的作者和内容简介情况,引导同学通过阅读科学书籍,来进一步激发同学认识和探究地球奥妙的兴趣和愿望。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8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下面,我着重从说课标,说教材、说教学建议,说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敬请指教。

  一、说课标

  本册教材以人文主题为显现,突出美术学习的艺术价值。本单元设计了“邮票寄深情” “ 书票藏情趣” “跳动的火花”三个课题,以学科知识技能为隐现,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在课程设计中,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突出趣味性,游戏性,并注重过程与参与。

  二、说教材

  天地日月,方寸乾坤。邮票、火花、书签,在这些方寸之间,蕴含着无尽精彩。在这里有历史、阳光、雨露、美感…还有我们对生活的激情与热爱。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方寸之间》,本单元通过“邮票寄深情”“书票藏情趣” “跳动的火花”三个课题,学生将学习剪纸,版画等艺术形式,通过欣赏学习剪纸、邮票以及有关的音乐作品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发现和感受剪纸、邮票、书签的美感,探究其制作的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设计、表演、创作等多种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跳动在方寸之间,让学生学会在方寸之间言志,在方寸之间抒情.

  1、教学内容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本单元属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我们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我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认识领域:积极、主动收集、欣赏各种邮票,感受其中的历史与文化气息及其美的表现形式与方法.

  操作领域:学习剪纸的表现方法,运用剪纸表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尝试制作邮票图案.

  情感领域:通过学习表现,唤起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生活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当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因此,面对小学生开设民间剪纸课程,通过鉴赏和手工制作的环节,可以提升学生热爱民族文化和动手设计制作的热情。

  2.教法和学法

  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如何实现这一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本单元重在挖掘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情境激励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美的过程,去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中想办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可以进入状态。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开设学习情境,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例如用音乐、动画等方式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比较、思考以及表达、表现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艺术感受力和想象力。

  2、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课标》中也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教学”。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来配合教学,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将剪纸中运用的元素符号进行归纳并展示给学生看,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受,在各教学环节中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加到动脑的活动中来。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合理的处理鉴赏部分和手工制作的关系,挖掘美术课堂的文化内容。面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适当的加入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弥补了单纯手工课的不足。所以,在这个单元手工课的导入部分加入对背景文化的讲授,用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进入到文化情境中来。

  学法指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叶圣陶先生的这一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教师的重要任务“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新《纲要》已指出在艺术领域,应关注的是学生情绪情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再根据学生的需要给予适时适当的技能指导。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教育就是引导、导出,因此教学过程就是“引”的过程,而非灌输。因此,对于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我的做法是:

  1、引导合作探究: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掌握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运用课件出示了剪纸的做法步骤,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两个问题

  1)、四折花边是怎样剪出来的?

  2)、如果用分解图表现的话,你觉得应该怎样表示呢?

  等学生讨论结束以后由每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上来汇报。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由于学生是自己经过 “观察—思考—讨论”这样的过程找到的答案,所以对这一知识会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理解。这样即让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又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建议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儿童进入美术学习的起点。把生活中的事物引进课堂,是美术新课标中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的要求,使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在生活中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同时,感受生活的美.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谈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畅游邮票天地

  1. 学生收集各种邮票、火花,书签,欣赏和探讨有关邮票、火花、书签、藏书票内涵,感受方寸之间所记录的历史足迹及多彩的风情,了解邮票及火花、书签的收藏价值,体验收藏的乐趣。

  2. 听配乐朗诵诗歌《乡愁》,感受乡愁与邮票中的情感联系。

  活动二:剪纸邮票

  1. 着重欣赏邮票中的剪纸形式,分析比较其运用的方法,了解民间剪纸艺术。

  2. 学习运用阴刻,阳刻、阴阳结合刻的制作方法,尝试制作图案。

  3. 启发学生交流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感受,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4. 分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启发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收集邮票、书签上面的剪纸作品,在小组中展览或课堂中展示。

  四、学生参与多种评价方式:

  在本课的评价过程中,我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简评为辅的方式进行评价活动。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与想法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提建议最后由教师进行简短的评价。这样把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分析概括能力得到锻炼、欣赏水平得到提高、自信心得到培养,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9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六单元第2课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的(语 文课堂网 )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理念、教学程序以及教学给我的启示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一文主要写了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从对“人与鸟”的关系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方面作深入思考。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分别是《诚实与信任》、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和《九色鹿》。这三篇课文都是围绕“诚实守信”这一主题而展开的。《诚实与信任》、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写的是人与人、人与鸟之间的诚实与信任,《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它虽写的是一个背信弃义的故事,但民间故事传达出的是人们渴望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诚实守信的美好理想和希望。四年级正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期,学懂这三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改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用“居然、不由自主”写一段话。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体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读中体会鸟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感受到“相互信赖,和谐相处”的美好。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四、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越学越聪明。怎样才能学得聪明起来呢?我认为就是要引导学生读出“言外之意”、悟出“言中之情”,透过语言文字看到背后的意思。教师应着力训练,遵循“示范——尝试”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指导学生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观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注意动词运用要准确、传神,发挥想像和联想,仿写时,可加入作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做到神形兼备,妙趣横生。

  五、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遵循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在(语 文课堂网 )第二课时教学,我将围绕书后练习第4题,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这一话题展开教学。因此,我设计了四个板块来进行本课教学。分别是:第一板块:整体感知;第二板块:读中感悟;第三板块:自读自悟;第四板块:仿写段落。

  板块一:整体感知

  课文四、五、六三个自然段,主要写珍珠鸟和我的关系,从渐渐亲近到亲密最后到亲昵的过程。学生自由朗读,悟出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精读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部分。在本节课我将重点指导、分析课文第4自然段,因此,我设计了教学的第二板块:读中感悟。

  板块二:读中感悟

  1、 听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评价。读书要品味,要能从语言文 字里读出味道来,这叫“言外之意、言中之情”。

  2、 教师出示第四自然段:

  ① 比如文中的这个“只”字,你能从中读出点什么意思来?

  (“只”是仅仅的意思,说明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很小,它很害怕人,很胆小。)

  再看这个“竟然”?

  (“竟然”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意思,说明珍珠鸟胆子大了,不大怕我了。)

  “索性”(干脆,说明珍珠鸟胆子越来越大,对我完全放心了,不再害怕我了。)

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10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中主题三“我们的国粹”中的一个分主题“引人入胜的京剧”。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我国的文化遗产为主线,从伟大的先人、我国的国宝和我们的国粹这三个内容层面,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继承与发展,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表达的内涵,使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得以弘扬和传承。在习惯于大众文化的高速传播的今天,作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又走到了哪里?为此我选择以我们的国粹京剧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艺术知识融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在活动中体验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当前小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认知甚浅,对京剧没有什么兴趣,要使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就需要教师使用各种手段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本节课前先让学生查找搜集资料,以学生为自我展示为主,感受京剧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再用大量的图片、影片、声音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选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小组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2、通过学习、小组交流汇报京剧的交流活动,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

  能力目标:

  1、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说说国粹、欣赏京剧、了解京剧知识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领略中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难点:1.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2.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五、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京剧相关资料信息。

  2、教师收集一些经典的京剧视频片段和京剧人物图片。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

  1、欣赏导入,说说国粹

  2、感受京剧,了解京剧

  3、认识脸谱,学唱京剧

  4、活动总结,升华主题

  (一)欣赏导入,说说国粹

  1、播放“星光大道”选手李玉刚表演的京剧选段《贵妃醉酒》。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京剧素材,营造了浓郁的京剧气氛,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2、他表演的是中国的哪种传统艺术?(京剧)

  设计意图:引出本节课的话题,经典曲目,男旦扮相,唱、作、舞等京剧效果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我们的国粹——京剧,感受它的精彩。(板书)

  4、了解什么是“国粹”(国之精髓),京剧为什么被称为是我们的国粹。看书中的小资料和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寻找答案。

  (1)二百多年的历史,可谓是历史悠久。(板书:历史悠久)

  (2)京剧虽然不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但它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大的剧种。京剧的剧目很多,有上千出戏,有些已经失传了,现在演出的有三四百出呢。(板书:最大剧种)

  (3)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这说明京剧已经名扬世界了。(板书:名扬世界)

  设计意图: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京剧各方面的资料。学生的热情很高,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初步了解了关于京剧的一些知识以及被称为国粹的原因,让学生对“国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既增长了知识,又刺激了好奇心,为后面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感受京剧,了解京剧

  A、感受京剧

  1、课件展示人们在社区唱京剧、讲京剧中的故事和在家通过电视看京剧的几个画面,说说你生活周围的戏迷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京剧。

  2.提问:你们还在哪里看过京剧表演?看过外国人演京剧吗?

  设计意图:这里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回到生活中观察人们和京剧的.关系,与今天的学习形成联系,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欣赏京剧,表演京

  剧等文化现象,让学生明白京剧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审美表达,也让学生感受京剧在国际上的影响地位。

  B、了解京剧

  对儿童来讲,京剧是比较陌生的,如果直接从唱腔入手,孩子们不容易听懂,效果自然不会很好,为了能帮助学生在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国粹,我在课前收集了一些有关京剧的片段,让学生来欣赏,给学生视听结合,通过图象和声音来直接触动学生的感官,为对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打好基础。所以在了解京剧这一环节我又设计如下:

  1、欣赏《雁荡山》、《三岔口》两个京剧片段,并让学生模仿剧中人的动作,以此体验京剧舞蹈的优美,激发学习热情。

  2、小组合作,交流汇报:你们认为京剧与我们平时看的影视剧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代表发言,其他人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互动,加深对京剧的了解,把教学目标具体化,突出重点,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倾听、发言的能力。

  4、播放多媒体图片,了解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5、京剧的来历。

  (清朝的时候,四大徽班进京给乾隆皇帝祝寿,后来就形成了京剧。)

  6、京剧伴奏的乐器有京胡、月琴、唢呐等,其中最重要的乐器是──京胡。

  京剧的乐队分为文场三大件与武场三大件。

  文场三大件:京胡、月琴、弦子。

  武场三大件:单皮鼓、大锣、小锣

  设计意图:刺激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京剧包含的知识很多,为学生理解京剧提供了知识基础。

  (三)认识脸谱,学唱京剧

  1、播放京剧歌曲《说唱脸谱》,让学生听一听歌中提到了哪几个历史人物。

  2、将人物的名字与脸谱连线,欣赏各个脸谱。

  3、猜一猜,这些脸谱分别表现什么样的人?

  红色赤胆忠心 、黑色耿直刚烈、白色奸诈自负、蓝绿黄勇猛暴躁。

  4、欣赏包公脸谱——运用了我们中国画写意的绘画技法;孙悟空脸谱——运用了我们中国画工笔的绘画技法。展现了我们中国的民族特色。(板书:民族特色)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媒体,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课件中选取的都是张飞、关羽、曹操、等大家所熟悉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脸谱,让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认识到脸谱色彩与人物的关系。老师再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提炼,并补充展示相关的文字说明。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去认识脸谱,对其内涵有了深刻了解。

  5、学唱《说唱脸谱》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京剧并不是很难听懂,所以把更能贴进学生生活的《说唱脸谱》拿来,调动其积极性和演唱欲望,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模仿所听的音乐,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为了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课前也深入的研究了这首歌,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听了你们极具京腔京韵的演唱,老师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唱上几句。(唱)”俯下身来与学生一同学习,教师的演唱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学唱京剧的兴趣和自信。

  (四)活动总结,升华主题

  1、如今,京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为了中国的国粹,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了。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我们一起感悟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我们国粹——京剧的魅力。今后让我们多听、多看、多了解京剧,做一个喜欢京剧的中国人。

  3、最后,让我们将赞美送给我们的国粹——京剧。(出示文字)

  设计意图:“没有终点,只有永远。”走近京剧,这节课仅仅是一个起点,学生带着学习的兴趣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学、多唱、多演,甚至是酷爱京剧才是此次教学的最终目的。

  板书设计:

  我们的国粹——京剧

  最大剧种历史悠久

  名扬世界民族特色

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11

  一、先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这篇回忆录,以倒叙的手法给孩子们勾画出了一位远在异乡的老华侨也就是“我”的外祖父与梅花之间的那份深情。梅花身上秉承的坚强、气节正是老华侨的化身,也是老华侨眷念故土的寄托。整篇文章以梅花喻人,以梅花魂喻国人之气节。透过“我”的记忆,追溯了我、外祖父关于梅花发生的五件事,虽然在叙述上有详有略,但无论是外祖父赠梅,望梅、还是护梅,其实都是在揭示梅花身上蕴涵的魂魄,影响“我”要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文中细致的描写了外祖父爱梅花的每个动作、神情,让孩子们能在阅读中从细微处体会出这位老人爱梅花,在梅花身上寄托了这分爱祖国的情谊。

  文章结构严谨,做到了前后呼应,首位相连。开头由梅花想到已故的外祖父,结尾是看到梅花图而想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这样不仅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而且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使我们不难发觉藏在梅花下的那一位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2、教学目标:

  ⑴ 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了解课前后照应,首相连的特点。

  ⑵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

  念祖国的情感。

  ⑶ 情感目标:了解梅花的品格,做一个有梅花品性的人。

  接下来看教学重难点。

  3、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感情。

  4、教学难点:体会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做一个有梅花品性的人。

  二、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针对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本单元的文本特点,我选择了以下教法。

  图文结合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中人物神情,勾画对应文本,来体会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对故土的眷念。

  联想理解法:为使学生旁征博引,学以致用,联系学生课外阅读的如王安石的《梅花》诗等名作,举例说说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高洁气节的人,帮助学生体味梅花傲雪的精神,产生赞扬并学习这种品格的动机和愿望。也使学生明白外祖父爱梅花即是爱祖国这一思想感情。

  读中品,品中悟:朗读是与文本对话的工具,教师利用深情并茂地朗读,用饱满的真挚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同时激发学生朗读的愿望。在反复诵读品味重点句子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用情感驱动学习,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把人家的秉性变成自己的,从而产生与主人公相同的思索和共鸣。

  2、学生学法有:

  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互相倾听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避免了教师教学的单一性,同时还不断丰富了文本的情感内容。

  圈点勾画,谈体会:文本中的重点词句是帮助学生体验情感的载体,所以学生的体会都是在教师引导下从圈点勾画的地方中产生的。

  三、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安排教学。初读课文,理清思路,品梅花秉性,悟爱国深情,成民族气节,题文结合,写法呈现,课堂小结,课外拓展。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语言导入:梅花向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赞颂的对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优美的诗句可谓字字含情,句句铿锵。文中我的外祖父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围绕梅花作者回忆了哪几件往事呢?(师板书:护图,送图,赠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创设是为帮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的主线,同时又有助于把握课文重点,为进入精读铺垫。)

  (二)、重点说品梅花秉性,悟爱国深情,成民族气节,我把这一重点分成三不来完成

  第一步:品花,悟魂。

  文章既然以“梅花”为题,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带领学生品梅花,为悟情铺路。课前学生收集了相关的写梅花的名句,对梅花有了自己初步的感知,课堂上给他们展示自己积累的机会,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提炼梅花的特质。随后,我又引导学生寻找勾画文中描写梅花的词句,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紧扣关键词,从“冷艳、幽芳”,从4个愈和3个最中更深层次的体会梅花的魂既是梅花的精神,也就是坚强耐磨的气节。在这一步的“品”中,我意在让学生爱花,赞花,懂花。

  第二步:品爷孙事,悟华侨情。

  因为有了整体感知环节的铺垫,学生已经明了课文发生在爷孙俩身上的五件事,这一步的“品”就是要学生从这五件事情中人物的语言,神情、动作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活动,从而实现悟情的目的。

  教学中,我将引领学生体会事件中主人公老华侨的不同情感变化。将五件事归为“落泪、生气、郑重其事”三种情绪表现,同时把“品落泪”作为重点。

  读全文,找找外祖父几次落泪,分别在什么情况下流泪?几次落泪给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根据生的交流侍机板书三次落泪。第一次叫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的诗句时情不自禁流泪。此刻外祖父想到了些什么?由此帮助体会外祖父时刻牵挂祖国,心系祖国的内心世界,同时在教师深情的朗读感染下指导学生读出外祖父的伤感、忧郁之情。第二次,当我告诉外祖父回国的消息时,他呜呜大声哭了起来。从开始看见外祖父哭,我傻傻地笑,而现在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让学生补充省略号的内容。联想此时的我会想些什么?第三处在送别时赠送我手帕时泪眼朦胧,这里对外祖父的外貌作了特写,让学生读描写外貌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生会想到外祖父老了,已无法达成回国的愿望了,但他的心会随我一同回去,回到他魂牵梦绕的祖国。)

  这一环节,紧紧扣住了外祖父三次落泪的情景,让学生透过人物身份和不寻常的举动感悟到海外游子的爱国心。作者在描写这几次落泪时也伴随了自己不同的理解。学生感悟时也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另外每次展开的学习活动也不同。第一处是读中悟,第二处是想象悟,第三处是谈体会。活动实现了由积累到表达感悟的过程。

  对于文中其余两件事情的品读和感悟,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通过勾画重点词句去独立领悟,同时提示学生可以把两件事做一个对比,从差异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学生能从“训斥、玷污、大发雷霆”等举措和用词中感受到外祖父的生气,对比先前的慈爱,不难领会出对“梅花”图的珍惜,更能感受到老人对花的爱惜之情。后来,老人郑重地将心爱的珍藏赠与我时,孩子们回忆先前的严厉,再读老人对花的赞赏,那么自然清晰地理解了花与老人之间的情在何处。

  第三步,花魂寓人,品民族气节。

  文本的精髓,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文本的语言、内容、情感成为学生自己的特征,“让学生主动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人”这是我本堂教学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道理好懂,品质难求,所以这一步“品”一定要是学生自主的“品”,主动的“品”,教师只能无痕的引。

  所以,在学生从外祖父爱花的身上悟出了他爱国的情节时,老师用板书中的“花 —— 国”做引子,让学生结合品花品情的过程去寻找为什么梅花能成为国的象征?在讨论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学生会再次读祖父赠梅的那番话,会和文中的“我”一起寻找具有和梅花一样特质的中国人,领会梅花身上的秉性其实就是蕴藏在中华民族身上坚强的民族气节,梅花的品质正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这样整篇文本的理解又成功浓缩到了文题上。

  这一环节以文本为起点,又从文本中拓展,学生在每一次寻找有梅花魂的中国人的过程中,在每一次被这些人物的感动和欣赏中,把梅花的秉性也渐渐根植在自己的内心里。

  (三)、在给大家简要说说题文结合,写法呈现。

  从题中的花入手,到悟出花魂一样的民族气节,学生对于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已经心中有数,教师再次将二者结合,通读全文,让学生寻找文本的写作特点,引出“首尾呼应”,再次深化“主题”,明确花魂贯穿全文,承载着老华侨深切的爱国情感,承载着千千万万中国人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

  (四)、在教学的结语部分,我给学生一个畅想的空间,给他们一次做英雄的机会,希望他们和我一起爱花、爱国、根植梅花的魂

  (五)、在课外拓展的空间里,我不希望学生的感悟随着文本教学的结束而消失,所以让他们去寻找自己最崇拜的英雄,寻找隐含在这些人物身上的民族气节,学做这样的人。

  四、最后说我的板书:

  在板书设计中,所有的内容都在于揭示梅花魂之所在,不论是花还是爱国的老人,他们的身上都蕴藏着属于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也是我和学生们要去体验和追寻的目标。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梅花魂

  花 坚强不屈 国爱

  吟诗(流泪)

  护图(生气)

  伤怀(流泪)

  送图(郑重)

  赠绢 (流泪)

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12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语言的艺术”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杨氏之子》,我将从以下方面阐述对这节课的思考。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

  《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课文行文简洁,不足百字,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文章内容特点、学生情况和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

  3)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

  4)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5)抓住重点词,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和聪明机智。

  教学重难点: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学生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让学生参考课后注释读懂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把没写出来的内容补充出来,应做为难点来突破。

  三、说教法: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读,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文言文导入——讲究激励性;初读寻疑——提倡自主性;再读释疑——倡导探究性;细读解析——主张创造性;美读品味——提倡鉴赏性;熟读成诵——主张积累性。意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四、说学法: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是朗读。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细读—美读—熟读—诵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寻疑—释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诵—读写的过程,体现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讲课文之前,我先以上一单元日积月累里的古文诗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提问,我说前半句,学生回答后半句,再让学习展示这样的语言自己还积累了哪些,“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等等,一下子点燃了同学们的上课热情,孩子们说了很多我预设之外的文言文诗句,这样我很自然的过渡:像刚才大家说的这些语言都是出自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完整的文言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从题目入手让学生们理解“杨氏之子”。我是这样做的:问学生“贵姓”,教孩子们用“免贵姓什么”来回答,再追问大家:“那他是?”同学们便饶有兴趣的回答“李氏之子”或者“何氏之女”了。引导学生很好的理解并且运用了这个知识,学习效果很好。

  起初,我设计的先让孩子们自由读,然后指名读,再针对问题来重点指导。王恩瑞王主任看了我的设计,提出来,这是学生们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有必要教师先泛读、随之领读,再让孩子们练读。我马上调整了我的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在课堂上指出“读”就是学好文言文的诀窍。

  (三)根据注释,疏通全文。

  本课只有五句话。学习第一句话,同学们翻译起来很简单,“梁国姓杨的`人家有个孩子,九岁了,非常聪明。”我问“哪个字意为非常”,孩子们轻易说出“甚”,我举例子,那么咱们班的小磊很可爱,可以说成?淼淼读书声音很动听,可是说?星辰长得非常非常帅,可以说?这样,“甚可爱,甚动听,甚帅”孩子们理解的很好,也会用了,而且课堂气氛很欢乐。随之着重理解通假字“惠”,同智慧的“慧”,这里其实不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通假字,我们在此处复习了《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亡赖”的“亡”,和日积月累中“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曼”,既回顾了旧知,又加深了对通假字的认识。

  第二句重点理解“诣”字,诣多指拜访尊敬的人或长辈,可见这杨氏非同一般,是孔君平尊敬的一个人,而且杨、孔两家交往甚密,不然怎会“乃呼几出?”这个小孩怎么会知道来人姓孔?既然如此,就不能理解为孔君平是以杨梅取笑杨氏子,而是开个玩笑,“考考”他,是不是“甚聪惠”。

  第三句当孩子们翻译出是“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时,我提问:“文中并没有写出是谁为谁端出水果啊”“为设果”中并没有指明,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然提出是根据上一句话得知的,这时点拨学生: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十分精练,表达的时候跟我们现代文可不一样,像这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叫承前省略。(指导学生注在文中)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一些补充。这种方法我们现在也经常在用,叫(板书:联系上下文)。

  第四句和第五句我们要重点品读,尤其要体会语言的巧妙。孔君平以姓氏做文章和杨氏子开玩笑,小家伙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机智地作以回答,我利用板书,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了两人对话的弦外之音。同时,又着重体会了“未闻”和“夫子”两个词语的使用,反应出杨氏子不但机智,还很礼貌,真不简单啊!我设计了两组读,分别由我来说上句:“此是君家果”学生分别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再译成现代文来说一遍,很明显地体会出加上“未闻”,语气是多么的委婉。再说“夫子”,怎样的人可以称得上‘夫子’?

  师:如果来的人不是孔君平,而是张君平、李君平,还能称夫子么?(不一定)如果来的是阿姨呢?(不能,因为阿姨是女的。夫子一般指男的。)老师可以称为——夫子吗?

  师:如果来的是一个小男孩呢?(不行,因为夫子指的是大人。)

  师:是的,夫子一般指年龄比较大的男士。

  师:如果来的是一个没有文化、目不识丁的老农,我们可以称他为夫子么?(不行)

  师:一般有文化、有涵养的成年男子,可以称为夫子。比如孔子我们就称为──(生齐:孔夫子)孟子──(生:孟夫子),我借当时正好校长和几位老师在场,顺势提问,比如你们的苗校长,可以称为——苗夫子,张校长可以成为---张夫子。何老师呢?张老师呢?学生马上反应说“不行,夫子是指男的!”可见,称孔君平为“夫子”是多么的得体啊。

  这么巧妙的回答,杨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长时间吧?(理解:应声答曰:不假思索,几乎想都没想。)

  小结: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了!齐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补全板书:甚聪慧

  此处,我做了一个这样的设计,拓展孩子们的思路,非常有意思。

  我问如果来访的客人姓黄,你觉得他会怎样回答?

  生:未闻黄瓜是夫子家菜。……未闻黄莺是夫子家鸟。……

  又问如果来访的君平不姓孔,也不姓黄,而是其它的姓,你会说一句吗?孩子们反应很快,不逊于杨氏之子啊!这是我补拍的片段,不过再现了课堂真实的场景。

  (四)指导背诵。(机动)

  (五)阅读链接、好书推荐

  回顾方法:推荐阅读《世说新语》。你会发现学习文言文很有意思。

  六、说板书:

  这样的板书设计,内容精当简约,点明“读”的重要。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感受到课文是从“孔、杨”两姓上做文章,引发出欢乐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孩聪惠,表现在反应快,会听、会说,突出了文章重点。副板书当中学习方法的归纳更是简明、实用。

  总之,整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读中解,读中品,最后熟读成诵,既使学生读懂了课文,又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13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真分数和假分数》

  一、说教材:

  《真分数和假分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P69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真分数和假分数既是分数意义的延生,又是对原来分数理解的一次补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的理解分数概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于分数的数感,也为下节课学习带分数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分数的经验基础,但那时主要是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角度来学习的,认识的分数都是真分数,而现在,引入了假分数,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但又因真分数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而假分数表示什么?在单位“1”不够取得情况下怎么理解?在生活中假分数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学生并不明白。因此构建对假分数意义的理解是个关键,同时也是难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感受”和“体验”概念的建立,结论的探索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三、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并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透彻理解概念,互动学习,人人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3)情感与态度: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从知识与能力角度分析,本节课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学生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是重点。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角度分析,重点是学生体会分类思想的应用;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并掌握它们的特征。通过分类认识真分数是分子比分母的分数,而假分数就是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定位在结合图形理解假分数的意义和在数轴上表示数。因为在这个教学内容之前学生认识的都是真分数,可以说真分数已经在孩子心中根深蒂固,要想让孩子认识假分数,就要打破原有的认识结构,所以比较难。另外在数轴上表示数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向是难点,将真分数和假分数标在数轴上是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虽然已渗透了一些,但是接触的都是真分数,在数轴上表示假分数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比较困难。

  五、说设计理念

  (一)、自主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

  考虑到学生对分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本节课在教学思路上突出学生学的过程,力求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概括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动手实践,以学生活动为主线

  本节课通过学生观察分数、动手对分数进行分类、合作交流等活动,熟悉理解了新知,是学生能够直观、清楚的认识、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

  六、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分类、比较、交流等活动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思维水平,提高抽象、概括等能力,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七、说教学流程

  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闯关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目的是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第一关:幸运问答

  在这个环节里我设置了两个题,第一题主要是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一方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第二题让学生说出分母是4的分数,主要是为学习假分数奠定基础。

  第二关:幸运探究

  1、教学例1

  这个环节的内容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所以比较简单,但是也为后面教学例2做了一个铺垫。

  2、教学例2

  出示第一个图:

  (1)说一说怎么表示?

  (2)为什么这样表示?

  出示第二幅图:

  这幅图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很富有挑战性,针对这样的问题,我采取了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的方式。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会出现用表示的,这是在备课时预设到的情况。然后我接着问,还有不同的意见吗?从而引出,然后让学生想一想,究竟用哪个分数表示恰当。根据分数的意义从而得出是正确的。然后让学生再说一说为什么用表示,从而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出示第三幅图:

  (1)说一说怎么表示?

  (2)为什么这样表示?

  根据上面的图再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用类推的方式不难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环节教学使学生对原有知识的一个补充与提升,使学生对分数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3、指导分类,揭示概念

  (1)观察比较这些分数中分子与分母的大小你们能给它们分类吗?

  小组讨论分类方法

  (2)汇报分类结果,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引出真分数和假分数

  (4)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

  (5)看书理解概念。

  (6)举例说明真分数和假分数

  (7)问:看书过程中有没有新的发现?

  引出: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

  讨论:为什么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等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通过看书,进一步了解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最后通过举例说明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三关:幸运考场

  这一个环节主要达到两个教学目的,一方面是检测学生是否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另外一个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数,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让学生同座位交流,然后汇报,找到分数所对应的点,并说明理由。在这个环节中不仅真正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更能清楚的显示出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性,有助于对分数特性的理解。

  第四关:幸运判官

  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对真分数和假分数是意义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关:幸运冲刺

  通过这组练习题,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拓展与延伸。

  课后反思:

  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设计“真分数和假分数”这节课时我力图把研究带入学习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反思本节课教学: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闯关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学习,思维会更活跃,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这正是本节课要刻意追求的境界.我的启发引导,学生的自我表现,怎样想就怎样说,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释疑,让学生以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大家思考,或帮助同学解决一个难题为荣,来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本节课上学生提出是不是真分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假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学生思维批判性、创造性的体现。所谓思维的批判性,就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辨别是非,评价优劣的一种思维品质。批判性的思维是一种事实求是,周到、缜密的思维。在教学中利用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引导孩子分析辨认;或者适当的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断,启发孩子辨别真假;或是故意给出某些问题的错误解答,组织讨论,让孩子找出错误之所在和原因都可以使孩子思维批判性得到发展。思维批判性的发展会促使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都得到提高。这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可以使学生在中学数学“分类讨论”题中如鱼得水。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我们必须努力使自己的课堂充满着人性的展示和发展,充满着感情的交融与碰撞,课堂应是我们共同的精神成长的乐园。

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珍珠鸟》是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的首课,这个单元以“人与动物”的关系为内容,专题编选课文。五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都各自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与动物”的关系,阅读这五篇课文,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

  《珍珠鸟》一文主要通过由于我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的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从对“人与鸟”的关系的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存方面作深入思考。

  二、说学生

  1从德育的角度讲,现代学生并不缺少“被人爱”,相反的,恰是因为拥有太多的“被人爱”,反而使他们缺少了一种“爱别人”的胸怀,根据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最美好的教育应该是把孩子们对善的向往提升起来,把人的良知焕发出来,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健全的人格,懂得爱和自由, 乐于创造,热爱自然,学会生活和怀有理解人生的渴望。因此,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责无旁贷的,也是力所能及的。

  2从语文角度讲,初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还只停留在以情节判断作品好坏这一浅层面上。因此,帮助学生品味文学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更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三、说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结合课标对初一学生的要求,我将学习目标确定为:

  知识和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十个词。

  摘抄生动、优美、深刻的语句。欣赏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能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欣赏,养成品味语言的习惯,从而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

  设置理由:

  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培养有爱心的下一代”、课标要求和课文特点。

  (三)过程和方法目标:

  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四、说学习重点:

  品味文章语言,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设置理由:

  1课后练习一、二。

  2本文语言优美,内容充满爱意,是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爱的颂歌。

  五、说学习难点:

  领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内涵。

  设置理由:

  1课后练习三。

  2以七年级的学生的能力层次,对课文的理解很可能只会停留在本文是写“人与鸟的关系上”。但本文绝非如此,而是小中见大,即不仅是人与动物需要信赖,而且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也是如此。

  六、说教法

  提问法、点拨法、师生互动法。 设置理由:教师是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

  七、说学法

  1、朗读法、圈点批注法、提问法、讨论法。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3、学习抓住关键词去揣摩、品味。

  设置理由:课堂是学堂,学生是学堂的主人。

  八、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并简介作者(5分钟)

  由“人与鸟”的关系导入,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自己与鸟儿之间的难忘的故事。

  设置理由:

  为了调动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将阅读课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二)检查预习(6分钟)

  1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可以是字词方面的,可以是内容方面的,可以是结构方面的。

  2学生提出问题后,由其他学生解答,有难度的教师适时点拨、启发,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这样可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3出示幻灯片一(易读错、写错的字词,冯骥才的简介。)

  设置理由:

  促进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带着问题进课堂的习惯。

  (三)整体感知(10分钟)

  1朗读课文

  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放开声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调。

  2出示幻灯片,默读课文,圈点批注

  幻灯片的内容是:

  根据问题快速阅读课文:(a)归纳我为珍珠鸟做了哪些事?(我的举动)(b)珍珠鸟对我有什么反应?(c)我从和珍珠鸟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

  3前后桌交流——合作探究

  4引导学生小结并出示幻灯片三

  改善鸟居环境信赖胆小

  按时添食加水}我——————鸟{渐渐胆大

  按捺住好奇心爱亲近我

  不轻易打扰。信赖我

  设置理由:

  1促进学生筛选课文中的.有关信息。

  2三个问题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逐渐明白人与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种彼此信赖的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这三个问题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感情基调有个初步的把握。

  (四)阅读、赏析、研讨(14分钟)

  整体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学习任务,内容需要形式来表达。因此,还要在阅读过程中分析、欣赏、研讨作者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精彩之处。让学生大胆地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在课文中加批注,与作者对话,表达自己对语句的鉴赏评析。欣赏并学习课文的优秀的表达技巧,如: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拟人化手法的运用,融情于动作、融情于景、融情于场面的写法等。

  1跳读,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用括号括起来。

  2朗读自己括起来的句子和段落(可以摇头晃脑,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准语气。),并体会哪些地方最顺口,哪些地方最动情。

  3在旁边批注喜欢的理由(可以就一个词的妙处,可以就修辞手法的作用,……

  4前后桌交流赏析研讨

  5请同学赏析(小组代表)

  6教师小结:

  可围绕“如何批注”、“如何赏析”、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文的收获。

  设置理由:

  1批注的过程实际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过程。

  2自主合作探究是学语文的好方式。

  3此环节,学生可能有新问题产生,鼓励他们带出课堂去探究。

  (五)拓展延伸出示幻灯片四(5分钟)

  联系现实,展望未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历,谈论对学习了本文之后的感悟。

  1人和动物有没有不和谐的因素呢?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2怎样做一个让同学信赖的人?

  设置理由:

  1这个设计让学生在联系生活中感悟“人与动物”的关系。

  2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六)教师小结(5分钟)

  今天,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与鸟相亲的画卷,这是用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其实,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你、我、他(她)都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正如韦唯的歌曲“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在欣赏歌声中结束这一课吧!(在播放歌曲时出示幻灯片五,也就是作业布置)

  (七)作业布置出示幻灯片五

  1摘抄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和描写雏鸟憨态可爱的句子。

  2学习本文拟人化的手法,写片段作文,以某一动物为对象,字数300字。

  3课外阅读老舍的《小麻雀》。

人教版五年级说课稿15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电脑美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说课要求,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电脑美术》》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教材的要求是Windows画图板中各种工具的综合使用;运用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工具,创作出轴对称的图形,并添加背景;用Windows画图板绘制对称图案,感受电脑绘画便捷、有趣的特点,探索电脑美术学习的多样表现形式。

  本课是一节集欣赏性、操作性、创造性、乐趣性于一体的美术课。根据教材要求,本课用一个课时教学。

  二、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改的精神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Windows画图板中各种工具的综合使用。

  2、过程、方法目标:运用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工具,创作出轴对称的图形,并添加背景。

  3、情感目标:用Windows画图板绘制对称图案,感受电脑绘画便捷、有趣的特点,探索电脑美术学习的多样表现形式。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年级阶段,认知能力相对较强,在前面学期里已经学习了多节电脑绘画课,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设置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的教学

  重点是:学习用Windows画图板制作形式多样的对称图案。

  难点是:多样工具表现多种样式的图案。

  五、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依据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和“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理念,我将运用直观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在学法指导上采用欣赏法、对比法、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六、教具学具准备:

  为了使本课的电脑绘画课得以实施,我准备了以下:

  教具:有关轴对称的图片资料、实物、影像及其相关电脑美术作品

  学具:电脑

  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从以下六个环节来实施教学。

  (一)、观察比较、导入新课

  首先多媒体展示民间剪纸作品和轴对称电脑绘画作品,让学生对两者进行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同学们不难得出,两者都是对称图案,都运用了复制手法。剪纸是手工工艺,比较慢,而电脑绘画则比较快捷。让学生回顾五年级美术教材上册中学过的电脑绘画课,已经对形状工具、橡皮工具、直线工具、填色工具、反色处理工具有了比较熟练的运用,本课将要学习复制、粘贴的工具。从而引出本课课题《电脑美术》(板书课题)

  (本环节通过欣赏比较,让学生对复制手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学生原有电脑工具使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新工具的使用。引出课题。用时4分钟)

  (二)、教师示范、明确用法

  我会先给学生们示范教材中蝴蝶的画法(板书步骤)

  1、用铅笔工具勾草图

  2、用多边形工具画半个蝴蝶

  3、复制、粘贴

  4、水平翻转

  5、移动对齐

  6、复制多个蝴蝶,运用选定工具变小,注意各个蝴蝶的大小及摆放位置

  7、设计一个简单的背景

  接着拿出一条生活中的裙子,让他们观察裙子上的重复的图案,然后多媒体展示我用电脑绘制的裙子上的图案,引导学生创作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各种画面。

  (本环节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确电脑绘画中对称图案的绘制方法。并且让学生明白电脑绘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用时约6分钟)

  (三)、赏析作品,完成创作

  欣赏教材上的螃蟹图案作品,让同学们讨论这件作品是如何完成的,经过分析,得出本幅作品不仅运用了复制粘贴工具,还运用了翻转和旋转,及拉伸和扭曲工具。

  让学生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电脑绘制。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赏析作品,对绘画工具有了更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我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并及时的给予帮助和指导。用时约25分钟)

  (四)、欣赏评述,教师小结

  在评价环节中,我让同学们相互参观同学作品,选出最喜欢的几幅作品,说说出为什么喜欢。并从中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搭配奖、最佳工艺奖。然后,让作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经验,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主动参与者,也能让学生对这堂美术课留下深刻印象,更加喜欢美术课。最后教师做小结性讲评,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并肯定他们的作品,鼓励他们生活中也要多动手,勤动脑,享受生活的乐趣。

  (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开展学生互评和自评,促进他们的交流学习,用时8分钟)

  五、课后拓展:

  运用拉伸扭曲工具,进行变形,使画面更加丰富。

【五年级说课稿】相关文章:

五年级《鲸》说课稿01-10

五年级美术说课稿12-11

五年级《白杨》说课稿07-14

五年级《鲸》说课稿06-28

五年级英语说课稿06-25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04-26

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03-24

五年级圆的认识说课稿02-17

小学五年级音乐说课稿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