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牧童》说课稿

《牧童》说课稿

时间:2022-12-09 12:56:5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牧童》说课稿集合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牧童》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牧童》说课稿集合15篇

《牧童》说课稿1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并伴随手势准确歌唱《牧童谣》。

  2、能依据《牧童谣》创编歌词,并体会牧童放牧的乐趣。

  教学重点:歌曲《牧童谣》的学唱。

  教学难点:伴随柯达伊手势,唱准音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看一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看看他是谁,他在干什么吧?(一位放牧的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竹笛。)

  2、听一听:

  师:你们想和他做朋友吗?(出示课件“小牧童”骑着牛在草地上。)你们看,他在朝你们问好呢。(师播放笛子吹奏的练声曲)

  55556—┃55553—┃35653635┃33332—‖

  二、进入新课:

  1、吹口哨模仿笛声:

  师:小牧童在草地上吹奏笛子,远处来了一群小朋友。她们很喜欢小牧童吹的笛声。可是没有笛子,但是也在模仿小牧童吹的笛声,你们想听听她们怎么模仿的吗?(师播放口哨吹出的练声曲)师引导学生也用嘴巴吹口哨模仿笛声(要把口腔打开,眼睛发光、鼻子兴奋,嘴巴集中气息,面带微笑。)

  2、生用“LU”音随琴模唱:

  师:小朋友们吹得很认真,你们的口哨声和牧童的笛声一样好听,请你们跟着钢琴用“LU”音唱一唱这些好听的旋律吧。

  3、师生随琴对唱旋律:(生唱第一、二句,师唱第三、四句。)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动画和听牧童吹笛子,以及模仿笛声,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快乐,同时也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起到了在情境中练声的效果。使枯燥的.练声变得活泼生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由于旋律的前两句简单,后两句较难,采用师生对唱的方式巧妙解决了教学难点。)。

  4、老师范唱:

  师指导生找到歌曲的“衬词”,“一问一答”的特点。

  师:你知道“那斯那斯嗨”是什么意思吗?(展示幻灯片:放牧时的吆喝声)老师带着学生跟琴学唱。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这位牧童小朋友学习了湖北民歌《牧童谣》。小牧童是非常乖的小朋友,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习小牧童,做个懂事的好孩子,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牧童》说课稿2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话故事。文中的两个人物,一个是尊贵的国王,一个是身份低下但又极具智慧的小牧童。国王为了证实有关牧童“别人无论问什么问题,他都能给出一个聪明的回答,因而远近闻名”的传言,故意出了三个常人难以回答的问题刁难小牧童。聪明的牧童依靠自己的智慧,出色地回答了国王的问题,使国王从开始的半信半疑到后来被牧童的机智过人所折服。

  二、说“学情”。

  学生对益智类的童话故事是很感兴趣的,但要让他们在了解故事内容后,说说牧童的回答聪明在哪里,作出简单的评价,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学时需要老师及时引导学生,针对国王提出的问题的难度,体会牧童回答的巧妙之处。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编排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教学目标(具体教学目标见教学设计)。

  四、说教法。

  根据教材特点,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教学此课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自读自悟法:通过静心地自由读文,自学生字,圈划有关句子,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从而提高他们自能读书的能力。

  (二)朗读感悟法:“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在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一次次有目的地读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牧童回答的巧妙。

  (三)游戏法:在“你问我答”的游戏中,激发学生探索知识、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质疑解疑的好品质。

  五、说学法。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的对话中理解课文语言,并在此过程中,提高他们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六、说实施。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孩子们喜欢看有趣的故事,也喜欢讲故事,因此,导入此课时,我请小朋友来讲讲聪明人的故事,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落落大方地将自己看书所得的知识与同学一起分享。由此引出本课的第一小节,大致了解牧童,揭示课题“聪明的牧童”。在学习第一节时,我还设计了给“远近闻名”换词的环节,让学生在回顾以前所学知识的同时,积累一些词语。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学生带入课文的学习。以有趣的动画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他们初步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感性认识。随后,让学生畅谈自己对本课的初步认识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边听边记,边听边思的好习惯。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后,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并提出要求:

  1、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滴恒秒尼亚磨肩。

  3、用“——”和“~~”分别划出国王和牧童说的话。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静心阅读的好习惯,我则在一旁作为一个学习伙伴、一个参与者在学中进行指导、辅导。学生反馈交流时,根据字的不同特点,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识字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四)品读课文,感悟智慧。

  国王与牧童之间的对话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也是学习难点。教学这一部分时,围绕“牧童的回答聪明在哪里?”这一问题,我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交流体会,明白其中的“巧妙”所在。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要对牧童的回答作出简单的评价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学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国王提问的难度和牧童针对国王的问题,给出巧妙的解答这两方面去体会牧童的聪明。在学生各抒己见的时候,我及时加以补充、说明,帮助他们了解牧童是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或以“无解之答应无解之问”的方法来巧妙应对的。随后,我又让小朋友开动脑筋,说说自己有什么巧妙的回答,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灵活性。

  (五)课外延伸。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要多动脑,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求异的思维品质。”是本课的情感目标,因此,在结束课文的学习后,我设计了游戏“你问我答”,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认真地思考问题,努力地寻找答案,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另外,我还向小朋友推荐了《聪明的阿凡提》、《小孩智答老和尚》两个有趣的故事,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提高阅读兴趣。

《牧童》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 篇生动的儿童故画, 讲述了唐代时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 戴嵩虚心接受的 故事。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画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以信戴嵩敢于面对错误,虚 心谨慎,勇于接受批评的优秀品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角色鲜明。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 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进行对比,在读、议、演、评中充分感受人物的品质在。

  二、学情分析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但是文中涉及的内容,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可 布置学生收集戴嵩的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认识到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差距悬殊, 从而为学文 做好铺垫。 另外还应抓住情节上的曲折变化, 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引导学生入境悟情, 加深对内容和人物品质的深刻体验,从而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和启迪。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中画家面对错误,谦虚谨慎,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 优秀品质.同时积累课文中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插图展开想像,让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难点:结合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五、教学方法:

  1、说教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全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了本 课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教师和学生谈话,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教学法:课堂中逐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课文。 3、点拔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2、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教 学中我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 强调一些学习习 惯的养成,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具体学法如下: 1、勾画学习法:勤动笔,积极读书。 2、观察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展开想像。 3、探讨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4、表演学习法:学生通过角色的表演,理解课文人物的优秀品质。

  六、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和课文插图。 课外收集大画家戴嵩的和生平介绍、绘画作品等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们喜欢画什么呢? 2、大家喜欢的东西各不相同,有一位画家特别爱画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欣赏他的 两幅画吧。出示《三牛图》和《归牧图》。 3、看了这两幅画你想说些什么呢? 4、这位技艺高超的画家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画家戴嵩。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关于他画 牛的故事。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画家写的大,牧童写的小,学生齐读。

  (二)比较发现、导入新课 1、你有什么发现?你能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吗? 2、本领如此高超的大画家和一个小小的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三) 激发兴趣,朗读感悟 1、请小朋友轻轻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 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戴嵩是唐朝一位著名的画家。 生:我知道了牧童是放牛的孩子,所以他知道戴嵩画的斗牛图画错了。 生:我知道戴嵩不仅是一个著名的画家,还是个虚心的画家。 3、大家知道戴嵩不仅是一个著名的画家,还是个虚心的`画家。你从课文哪里知道呢? 请你再默读课文,用笔划出来。 4、学生默读课文。 5、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人还争着花大 价钱购买。” A、找到了这句话的小朋友请举手,请大家自己读一读,找一找,你从哪个字词中感受 到他的高超本领。 B、如果你是一位欣赏的观众,看见戴嵩的画挂出来了,你会怎么招呼别人也来欣赏? 如果你是唐朝的有钱人,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C、可见,戴嵩的画技是非常高超的,他的画也很受欢迎。你们能用朗读来表现人们对 戴嵩画的喜爱吗?(个别读,评价,分组赛读) D、是呀,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你能不能也用上“一、、、、、就”说 一个句子。 E、小朋友的句子说得这么好,真了不起,我们再读这句话相信会读的更好了。 F、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 我从第二自然段中的“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知道戴 嵩画画得很快。 1、读一读,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理解沉思片刻) 2、请我们班的小画家也来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3、看画:哪个地方是用浓墨涂抹来画的,哪个地方是用轻笔细描来画的。 4、指导朗读:画的方法不一样,我们读的也要不一样,谁来读读。个别读,齐读)

《牧童》说课稿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自然、明快的歌声表现牧童放牧时的愉快心情。

  2、培养学生爱劳动、乐观向上的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准确的情感演唱《牧童谣》这首歌曲。

  2、学生能够掌握2、3、5、6相对应的`柯达伊手势。

  教学过程:

  一、初听歌曲:

  师:大家知道这位小牧童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吗?老师告诉大家,他的家乡在湖北。(展示多媒体幻灯片:蓝天白云下,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草地旁边有一个池塘,池塘边一群群的牛羊吃着草儿,一个个的小牧童坐在大树下,吹着竹笛。)

  湖北地处江汉平原,每到春夏就会看到草地上、池塘边那一群群的牛羊吃着草儿在悠闲的散步,只见他们的小主人,一个个的小牧童坐在大树下,吹着竹笛,唱着歌曲。这里有个小牧童吹奏一首自己的歌曲,叫《牧童谣》。这首湖北童谣,你们想听一听吗?(播放歌曲《牧童谣》)

  师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的二分音符6-,3-,2-,复习6的柯达伊手势,学习“re”“mi”两个音和对应的柯达伊手势,并伴随手势唱准“sol、la”“re”“mi”。

  二、巩固旋律:

  1、老师弹奏旋律,学生轻声跟唱,唱到6-,3-,2-,时,做相应的柯达伊手势。

  第一、二句的前两拍用高兴、轻快的声音演唱,唱第三拍的二分音符时声音上扬,重点指导第三句,演唱第三句要有起伏感,第四句用渐弱的力度演唱。

  2、老师弹奏旋律,学生边用“LU”音按原速模唱边律动。

  师示范动作(遇二八节奏,每前半拍强拍拍手,弱拍拍腿,左右交替进行。二分音符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朝两边展开。)

  3、学生跟着老师学唱歌曲,重复三遍后,老师弹钢琴伴奏,全体学生边唱边律动。第一三段:男同学唱;第二四段:女同学唱;第五段:全体齐唱。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很好,课下记得复习,对湖北童谣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搜集资料,我们下一节课再一起分享!

《牧童》说课稿5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牧童》,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简单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牧童》是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节唱歌课作品为C大调,2/4拍,情绪活跃地,旋律轻快活泼,描绘了牧童放牧的故事与场景,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切分节奏地以及二声部合唱知识,感受作品表达对生活地热爱之情,从而获得良好地音乐体验,提升二声部演唱技能。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四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学习作品《牧童》,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对美好生活以及童年时光的热爱之情,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2、通过对歌曲《牧童》的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探究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合唱的艺术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认识切分节奏以及变化音,了解合唱的形式,掌握合唱的方法,并能够用亲切、真挚的情绪完整有感情演唱歌曲,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能够用自然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是能够掌握切分节奏以及变化音的演唱,能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进行二声部合唱。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聆听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部分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初步感知、学唱歌曲、巩固提高、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视频的方式进行导入,为学生播放斯洛伐克民歌《八只小鹅》,并提出问题:这首歌曲是那个国家的民歌学生自由回答,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感知音乐是课堂展开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新课的第一环节,我会先完整播放歌曲,并提出问题: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其次,我会再次为学生播放歌曲,并提出问题:歌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学生自由回答,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歌曲描绘了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场景。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捕捉音乐最表面的一层音乐信息,充分发挥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第三环节是学唱歌曲环节

  细致、精准对于作品的分析及学习,是学生了解作品特点的主要途径,为了引导学生了解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的了解作品,在这一环节,我会先以教师弹琴,学生视唱乐谱的方式展开。首先,我会带领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发声练习,以a为母音,以旋律123454321为音阶,学生经过多次练习后基本可以达到唱歌的状态,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作准备。其次,我会弹琴,学生视唱高声部旋律,学生在视唱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切分节奏的难点,我会利用生活中的切分节奏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例如高高的、红红的等词语。然后,我会带领学生进行低声部的旋律视唱,学生可能会遇到变化音这一难点,我会采用模唱34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难点,学生经过多次反复练习之后,能够解决这些难点,为更好的演唱歌曲作准备。接着,我会选一名小指挥,进行二声部视唱练习,最后,我会以教师播放伴奏录音,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并提醒学生注意两个声部的和谐统一。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新知,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高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会为学生分发奥尔夫乐器,并组织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组,展开5分钟的伴奏创编,活动过程中,我会展开巡视指导,活动结束后,请小组进行展示,并进行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这样做能够丰富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为了更好的结束课堂,并在课下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会布置一个的开放性的作业,请学生课下搜集,还有那些与《牧童》有关的作品。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下,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牧童》说课稿6

  一、说教材

  《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篇《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本单元以“童真童趣”为主题,本首诗主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表现出牧童心灵的自由自在,无牵无挂,自然放松。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充满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牧童、蓑衣、铺”等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古诗。

  3、通过看注释、圈点批注、想画面等方法,理解诗意,并会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意。

  4、通过古诗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与快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为了能顺利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是:通读古诗,再通过看注释、圈点批注、想画面等方法,理解诗意。

  难点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与快乐,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基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看图想画面等方法读懂古诗大意,但是,他们对古诗背后蕴含诗人的情感还不能深刻体会,此时,教师就应适时点拨引导。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经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突出重点,攻破难点,解决疑点,再结合本课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例如:初读古诗时,我让学生充分的.把古诗读几遍,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再读古诗,通过个别读、齐读、对读等方法读出层次美,读出情感。其次我还运用了圈点批注法、点拨引导法,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去解决问题。

  学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可是学生获得知识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首先引导学生学会圈点批注,运用圈点批注法阅读文章。可以在圈点中积累词语,在批注中感知语言,感知作家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这样课堂就会有了语文味。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就如拥有了学习语文的一把钥匙。例如:在初读古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边读边用斜线画出古诗的节奏,用圆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力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教会学生合作交流,学生在初读古诗的基础上,边读边勾画出重点词句,并在旁边处写上自己的感受,就疑难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以求明确,解决疑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总结规律。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敢于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我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环节我借助多媒体回忆童年生活的情景,从而引入古代儿童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多种感官,引发学生的思考,自然而然的会把学生带入文本。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新课标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本环节我让学生充分的把古诗读几遍,学会圈点勾画,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组内互相学习,重点理解“蓑衣、铺”字,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借助一些图片帮学生理解词语,指导学生读通古诗,读出节奏。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3、研读古诗,深入思考

  阅读教学正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鼓励学生,不仅要读通古诗,还要想象画面读懂诗意,结合学法指导,重点采用朗读,圈点批注、合作交流等方法,指导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理。主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1)、出示自学任务。

  (2)、学生自己对照任务自读自悟,期间自己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

  (3)、小组的同学一起交流自己想法,我作为引导者,适时抓住学生交流的精彩词句、语段谈体会,谈作者用词的好处。

  例如:抓住“铺”想象画面,品读“弄”感受情趣,想象“卧”感悟形象。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去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我还鼓励全班同学敢于大胆对个别同学的发言做出合理的评价,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品读中积累语文,在合作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4、拓展延伸,读懂诗人

  (1)、学习古诗,不仅要读出诗中画,还要读出诗中人,也就是诗人的思想体现,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本环节我引入诗人的背景资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体会诗人对自由、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后我还出示了几首古代儿童诗,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学生通过读,突出单元主题。

  (2)、一节好课的结束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所以我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的儿童诗去读一读(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阅读量。又达到了课内外知识相连接目的)

  四、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课堂的浓缩,本节课我主要抓住学生对牧童的评价语言和作者情感表达的概括进行板书,这样结构清楚,层析分明,力求达到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五、说反思:

  以上就是我预设的一堂课,本节课我主要是打破了古诗教学中逐词逐句的串讲串问,通过想象画面,抓关键词,品精妙处,进一步想突出语文味,不过课堂是生成的过程,课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跟预设有偏差的问题,但我会努力根据课堂生成的机智去随时调整、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牧童》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苏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牧童之歌》一课。

  2、分析教学对象及教材的地位、作用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上有了进一步提高,歌曲的认知领域有了近一步的拓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用广阔的视野,趣味性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参与于学习体验中获取知识,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3、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新疆民歌,它生动逼真地表现了牧童放牧时的喜悦之情,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人物形象,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前两个乐句节奏平稳,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第三和第四乐句一气呵成,第三句中使用了较多的附点节奏,生动地描绘出小主人公骑马奔驰的形象,而第四乐句则以较舒缓的节奏唱出了牧童愉快的心情,概括了全曲。

  4、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用饱满活泼的情绪、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童之歌》,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学习,了解牧童放牧生活,体会牧童草原放牧时的欢快、愉悦心情。技能目标:会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增强对于牧童生活的向往。

  5、教学重、难点、关键点通过以上的教材分析及目标确定,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

  1、学习歌曲《牧童之歌》

  2、体会牧童放牧时欢快愉悦的心情并能用歌声来表达。教学难点是:《牧童之歌》中连续附点的演唱

  二、说教法:

  情感体验是一切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又因为音乐教学具有情感性的特征。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由“情”手入,创设体验牧童一天的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独立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参观法,谈话法,音乐欣赏法,游戏法等教法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本课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的参与和体验课堂,在兴趣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四、说教学过程: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钢琴版欣赏导入,发现牧童

  2、创设情境,走进牧童

  3、节奏难点训练,模仿牧童

  4、学唱歌曲,体验牧童

  5、歌曲处理和表现,融入牧童

  6、拓展延伸,梦忆牧童

  7、(一)钢琴版欣赏导入,发现牧童首先,我选用了一段学生弹奏的钢琴曲《欢乐的牧童》的视频片段导入,让学生在欣赏中熟悉旋律,并且通过谈话的方式提问,你们了解这首钢琴曲吗?表现了什么?让学生在奇思妙想中了解本节课的一个主线—牧童。

  (二)创设情境,走进牧童的`生活在同学们初探了牧童这个话题后,通过播放《牧童之歌》伴奏+循环播放新疆天山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走进美丽的雪山、河流、草地、来到放牧牛羊的牧童生活中,把学生带进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走进了牧童的生活。

  (三)节奏训练,突破难点,模仿牧童这一环节是为本节课的难点附点节奏的掌握做铺垫,首先我给同学们设了一问:你听草原上传来而来什么声音?你能模仿出来吗?让学生从刚刚播放中寻找到马蹄的声音,让学生用手来制造声音来表现节奏:XX X。X XX X接下去让学生按照这样的节奏来朗读:骑上骏马扬起鞭,赶上牛羊下河滩,从而让学生领会附点节奏,为后面歌曲的难点学唱做好铺垫。

  (四)学唱歌曲,体验牧童这一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通过歌曲的学唱体验牧童的放牧的快乐感受,首先我创设草原上放牧开心唱歌的情境让同学们聆听牧童的歌声,体验歌曲的活泼情绪,接下去让学生伴随着音乐用手来模仿马蹄声为歌曲伴奏。为了让同学们更准确的唱好这首歌曲,我采用了聆听听钢琴旋律,跟琴用LU来轻声哼唱,跟琴唱歌谱,跟琴假声演唱,填词演唱,歌曲情绪处理等方式,在学唱的过程中让学生轻快活泼,像马蹄声一样有弹性的演唱,并且注意歌曲中的附点音符。让学生通过演唱的方式体验牧童的生活。

  (五)歌曲处理和表现,融入牧童在前一环节中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对于歌曲有了一定的熟练程度,此环节让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这里得到一次呈现,我用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让学生一边用手为歌曲伴奏,一边演唱,第二个环节我将学生分成两组用卡农演唱的方式表现学生身灵其境来到了辽阔的草原上和牧童在追逐嬉戏的欢乐情景。又一次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六)拓展延伸,梦忆牧童同学们在牧童的世界里已经开心的度过了一天,此时此刻夜幕降临,在这一拓展环节我将通过改编这首歌曲的速度,力度,歌词连贯的演唱来表现牧童回家休息进入梦乡的情境。让学生在安然入梦中结束今天的课堂。对于这节课的构思,我以走进牧童,体验参与牧童一天的生活为主线对本堂课进行设计,让学生在快乐体验中学习,快乐体验中成长。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构思,肯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谢谢!

《牧童》说课稿8

  我上课的内容是《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画家和牧童》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叙述了一位牧童勇于给著名的画家戴嵩指出画中的错误,而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课文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从善如流和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本理念。

  本篇课文,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之中,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没有空洞的说教。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给学生讲述空泛的道理,要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质品质,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我把“有感情朗读,并在读中体会和实践”作为本课重点,并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和能力:会认13个生字,会写相同结构和偏旁的“挤、拱、批、抹”四个字。2、情感和价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体会戴嵩这位大画家的高超画技。3、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夸赞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学生体现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教师应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多的空间和机会。在教学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和理解,如:自我展示法,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到课文中去体会,这一环节中鼓励和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加入到学习的行列中来,与同学进行交流;体会品质环节,我运用师评、学生互评的评读方式营造一个想读爱读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由略读到细读、从感悟到实践”这样几步递进的学习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学习本课。

  下面我把自己的设计意图简要的讲一下:

  (一)出示板书,设疑引入。

  在上课伊始,我说老师请来了两位朋友,一起走进我们的课堂,接着我把课题写在黑板上。“画家”写得稍大,“牧童”写得小一些,接着请学生猜一猜我为什么要这样写课题,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答案并不唯一,可以从年龄、地位、本领上说。这样的设计既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又使学生接下来学习课文时兴趣盎然。

  我觉得能为后面让学生体会戴嵩的谦虚美德和牧童的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美德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感受和体验,我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也可以默读,还可以和同桌一起读。在学习生字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方法来学习。如学习拱手一词时,我让学生以实际的“拱手”动作来表演,这样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

  “拱手”一词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在下节课中找出表现人物“虚心”的词,对理解词句含义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接着我一填空的形式请小朋友们说说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交流故事大意。这样做为学生创设交流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励学习的积极性。

  (三)朗读感悟,品位语言

  对课文的学习,我进行了处理,打破常规的按顺序教学,先学习课文的三、四自然段。让学生初步感悟戴嵩的著名画得好。我先出示《斗牛图》,请学生说一说你看到画之后的反应,是呀,看到画的人跟我们一样,都觉得戴嵩画得真好。你听到了哪些人的夸赞呢?自然而然的进行了过渡。在这一环节中,我抓住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作为训练重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不同的'人物去表现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及语言,让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1"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

  2"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这几句话是戴嵩画画后,不同的人的表现,我们怎样来读.通过学生对不同人物话语的反复朗读来体会画家的著名。引导学生语言实践语文实践活动的方式很多,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实践活动还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第二是丰富学生的语言。课文中有三个近义词,在让学生朗读相关的段落后,我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这三段话中的共同点,然后找出“夸赞、赞扬、称赞”,再让学生说说还有没有这样的词,学生会找到:“赞美、赞叹、夸奖”等词,使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丰富性。.第三、创造意识.《课标》指出:“应创造性地利用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课文第二段中,留有空白处,我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读一读,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周围人是在讨戴嵩的欢心。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风格。在引导学生读好商人和教书先生称赞话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想象实践,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像力就没有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在语文教学中,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想一想,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在教学中,我利用课文的空白之处让学生进行想像。:如果你是围观中的一个,你还会怎么夸赞?这样,孩子们对于戴嵩的画技就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另外,为了引导更好地夸赞戴嵩的画,我适时地提供3个成语,绝妙之作、上乘之作、活灵活现,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又帮助学生积累了一些好词。在引学第二段,再次感悟戴嵩的著名画得快中,我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说话,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成为学习的主体。重点对“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进行了处理。这两个词对一个二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采用动作教学法,请学生做动作,自然而然,学生就理解了这两个词的意思。在引学第一段,加深对戴嵩著名的感悟受中,首先我抓住了重点词训练学生的语言,课文中有一个关联词“一……就……”我抓住这关联词,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用“看画的人一……就……”,“有钱的人一……就……”来进行语言训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意思。然后又让学生用“一……就……”进行说话训练,培养了学生说话的能力。

  (四)指导书写,加强基本功训练

  写字是语文课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在阅读教学中也不能忽视对书写的训练。由于写字是耗时费力的事,加上低段学生往往稳不住情绪,不太容易写好字。我把这一课的生字稍加整合,把都是提手旁的字组合在一起,以表扬学生为切入点,说小朋友们说得好,读得好,相信你们写字一定也很不错。让学生细心观察要写的生字,主动去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研究笔画的书写笔法,让学生在练好字的同时,去感受和认识汉字的魅力。

  整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一个特点:从一开始的初读课文,小组内交流体会;到中间部分的合作探究,激趣朗读,再到重点部分的表演创造,评价朗读;围绕“朗读感悟”这个重点,注重师生间的交流、生生间的交流、学生和文本间的交流,充分体现了小班化中特别注重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和互动性的教育理念。

《牧童》说课稿9

  教学内容

  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联想乐曲的情景,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牧童》。

  提问:歌曲的曲名?大家一起来唱一唱。

  二.初听乐曲《牧童短笛》。

  提问:乐曲可以分成几段?几段的速度有什么不同?

  三.分段欣赏:仔细体会各乐段的情绪,并机异地一段的主旋律。

  1.第一乐段:乐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你联想到了什么?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出示第一段的'主旋律,并在教室的伴奏下哼唱主旋律。

  2.第二乐段:乐曲的速度发生什么变化?情绪是怎样的?你联想到什么?请你用线条表现音乐旋律的特点。

  (快速、旋律跳跃、节奏欢快、情绪热烈)

  3.第三乐段:听一听,这一段与前面的那一段相似?有什么不同?

  (与第一段相似,音多了,节奏密集)

  四.完成书上的练习。

  五.完整欣赏: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部作品的感受?

  六.引导学生运用诗歌、绘画、律动等方式表现作品。

  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各组优势,选择一项进行活动。

《牧童》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谦虚接受批评的事。课文以一个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的讲述,深深吸引学生去朗读、品味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从而真切地感受到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受到生活的启迪,感悟做人的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于是我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学会用“一……就……”,“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说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

  下面,我就粗略地说一说我的设计思路:

  一、识字教学:趣有法,法有趣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这句话道出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仍然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要求会认的'生字融入富有挑战性、情趣性的活动中,让学生与生字一次一次相遇相知,成为熟悉的朋友。对于有规律可循的生字,如“拱、抹、价”等形声字,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最简单的形声字构字方法,体会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从而使学生获得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如“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时,利用看图理解,通过对比读词理解字义。

  二、课文学习:读中品,品中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读”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在教学本课时,我抓住“读”这条主线,采用自由读、默读、个别读、指导读、评价读、创设情景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感受戴嵩的著名。课文中说“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这里的“一……就……”就值得品味,去掉这两个字念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自然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会在仔细比较、反复吟诵中有所感悟,又让学生用“一……就……”进行说话训练,培养了学生说话的能力。还有“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这句,先突破两个重点词“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先让学生观看画,是很直观和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在理解了这两个词之后,再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体会画家画得快,学生头脑中的画面应该会更鲜活。学生只有深刻地体会了课文,才会深刻地朗读课文。与此同时,我抓住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作为训练重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不同的人物去表现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及语言,使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如将学生带入"纷纷夸赞"的情境,分角色朗读,使学生一遍又一遍地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

  本人教低段时间比较少,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各位老师们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牧童》说课稿11

  说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牧童之歌,让同学体会歌曲的自在、欢乐情绪。

  2、能有感情的轻松、自然的演唱歌曲。

  说教学重点: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充沛发挥同学的想象力和发明力

  说教学难点:

  同学根据音乐旋律创设有关情景

  说教学准备:

  钢琴、图片(牧童、小羊、白云、鲜花、绿草……)

  说教学过程:

  一、 同学听音乐做自身喜欢的动作进教室

  音乐采用《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二、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小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主旋律)

  ——配乐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牧笛的小孩儿赶着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鲜嫩的青草,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精精有味地吃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牧笛吹起来,听,的笛声传来了……)

  三、 指名同学回答

  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答:……

  四、 请同学贴出画面

  1.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2.点题:师——猜猜看,小羊儿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贴出牧童、出示课题

  五、 儿歌——(在主旋律音乐声中完成)

  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由想起了一首儿歌,你听……(配乐儿歌声起)

  2、听录音范读儿歌

  3、教师听录音伴奏按节奏范读

  4、变换形式读儿歌

  师:你们自身读一读吧——自由读、同学发现问题、同学解决问题

  按节奏齐读、分男女生读、

  师:谁来想个方法使儿歌读得更好听呢 ——同学设计伴奏型、

  5、师:同桌的同学做打花巴掌的游戏

  按节奏读一读儿歌

  六、 歌曲

  1、听琴哼唱旋律

  师: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小牧童又高兴的唱起了歌儿

  听音乐范唱

  2、同学设计不同的单音哼唱旋律

  师:小牧童说呀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先想一个单音来哼一哼这段音乐——同学设计

  3、听琴学唱

  师:你觉得有什么唱不好的地方吗?

  引导同学发现问题、指名同学解决问题或听范唱后再解决

  4、同学齐唱

  师:你认为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第三段?当小羊儿吃的饱饱的回家去时,它们的声音会离我们越来越——(生:远),那我们唱的声音就要越来越——(生:弱或小)

  5、听教师范唱

  师:这么优美的歌曲,老师也忍不住想唱一唱了

  6、接龙唱

  师:你们来当小牧童吧,老师来跟你们开火车唱

  7、加入衬词——咩……

  师:小羊儿听见你们这么动听的歌声,它们也想加入你们的演唱呢,谁能把小羊儿的声音配进来

  8、除了放牧小羊儿外,小牧童还放牧什么呢?

  同学设计创作并演唱(放牧小牛儿)

  七、 扮演

  “真够热闹呀,谁能想想主意,设计一些形式,让我们的歌声更动听”?:一组:体态律动;二组:打击乐;三组:分角色扮演 四组:小羊叫声

  分组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并参与到同学的活动中

  八、 拓展

  1、歌曲出处、简介

  师:小牧童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我们今天学的《牧童》是哪里的民歌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介绍江苏:地处我国的华东地区,那里土壤肥沃,被称为鱼米之乡

  3、其他民族的放牧情况

  师:你还知道其他地方或民族的有关放牧等情况吗?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人主要吃奶制食品、牛肉和面食,他们热情好客,待人老实,特别尊重长辈。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独有的乐器马头琴相当知名。

  4、模仿马的动作

  结束:时间不早了,让我们在《牧童》的笛声中赶着自身的小羊、小牛儿回家——出教室结束本课

《牧童》说课稿12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传说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唐朝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戴嵩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课文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从善如流和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本理念。小小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直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二、教学目标

  我将本课分成了两课时,在第一课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会认13个生字,会写相同结构和偏旁的"挤、拱、批、抹"四个字。

  2、情感和价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体会戴嵩这位大画家的高超画技。

  3、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夸赞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理念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二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四、教学流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观察实践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首要的任务。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帮助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要使学生感受到戴嵩的画技是非常高超的,必须要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而戴嵩这位唐代的著名画家学生们基本上没有什么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出示戴嵩的画作,配以优美的语调讲解他的名作《三牛图》和《归牧图》,并配以悠扬的古筝乐曲,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被屏幕上的图给吸引住了,大家听得仔细,看得细心,看后,让学生说说:"看了这两幅图,你想说些什么?"孩子们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戴嵩画技的高超。然后我利用板书的.差异让学生进行观察,板书课题时,我在黑板上写了"画家和牧童"这几个字,其中"画家"一词写得很大,"牧童"一词写得很小,请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当学生发现了,我就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老师要这样写?"。学生不由自主地引发想像,说出:"画家年纪比较大,牧童的年纪比较小。""画家本领大,很有名气,牧童只是一个放牛的孩子。"等等。这样做,我觉得能为后面让学生体会戴嵩的谦虚美德和牧童的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美德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引导学生想像实践

  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像力就没有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在语文教学中,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想一想,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在教学中,我利用课文的空白之处让学生进行想像。在第一自然段中写道:"有钱的人争着花大价钱购买。"理解了写出戴嵩画技高超的字词后,我马上追问:"如果你是当时的有钱人,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在引发学生想像说话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了戴嵩的高超画技。另外,在这篇课文中,大家看了戴嵩画的画后纷纷称赞,但是文中只写了商人和教书先生称赞的话,至于其他人怎么称赞,课文中没有写。我就抓住这个空白,在又一次让学生欣赏戴嵩的《斗牛图》后,让学生进行想像看了这幅画后,你想说什么?学生插上了想像的翅膀,有的说:"画得真好,我愿意用身上所有的银子来换这一幅画。"有的说:"戴嵩的画技真是无与伦比!"有的说:"画得真是栩栩如生啊!"这样。孩子们对于戴嵩的画技就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引导学生语言实践

  语文实践活动的方式很多,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实践活动还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首先我抓住了重点词训练学生的语言,课文中有一个关联词"一就"我抓住这关联词,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用"看画的人一就","有钱的人一就"来进行语言训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意思。然后又让学生用"一就"进行说话训练,培养了学生说话的能力。第二是丰富学生的语言。课文中有三个近义词,在让学生朗读相关的段落后,我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这三段话中的共同点,然后把这三个词:"夸赞、赞扬、称赞"用了红色点明,再让学生说说还有没有这样的词,学生又找到了:"赞美、赞叹、夸奖"等词,使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丰富性。

  (四)引导学生综合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在新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建构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是用画一画、找一找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画一画表现在学习"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时,我请一个学生上台来画画。在这个学生用毛笔绘画的过程中,大家理解了词语的意思,画后让学生找找:"哪个部分是用浓墨涂抹的方法画的?哪个部分是用轻笔细描的方法画的,学生都能轻易地找出,并且在后面的朗读中予以体现,说明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找一找体现在让学生去搜集一些画家的资料,在谈话时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画家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增加了许多知识。

  语文教学是最富个性和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悦的心灵享受。如何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堂课中,我在教研组各位老师的帮助下,几经修改教案,通过这次活动,有了不小的收获,但同时,在上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大胆地进行批判,以便创生出更多的真知灼见,引发更深刻的思考。

《牧童》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生动的儿童故画,讲述了唐代时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故事。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画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以信戴嵩敢于面对错误,虚心谨慎,勇于接受批评的优秀品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角色鲜明。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进行对比,在读,议,演,评中充分感受人物的品质在。

  二,学情分析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但是文中涉及的内容,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可布置学生收集戴嵩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差距悬殊,从而为学文做好铺垫。另外还应抓住情节上的曲折变化,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加深对内容和人物品质的深刻体验,从而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和启迪。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中画家面对错误,谦虚谨慎,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优秀品质。同时积累课文中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插图展开想像,让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难点:结合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五,教学方法:

  1,说教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全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教师和学生谈话,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教学法:课堂中逐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课文。

  3,点拔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2,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具体学法如下:

  1,勾画学习法:勤动笔,积极读书。

  2,观察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展开想像。

  3, 探讨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4,表演学习法:学生通过角色的表演,理解课文人物的优秀品质。

  六,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和课文插图。

  课外收集大画家戴嵩的和生平介绍,绘画作品等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你们喜欢画什么呢

  2,大家喜欢的东西各不相同,有一位画家特别爱画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欣赏他的两幅画吧。出示《三牛图》和《归牧图》。

  3,看了这两幅画你想说些什么呢

  4,这位技艺高超的画家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画家戴嵩。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关于他画牛的故事。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画家写的大,牧童写的小,学生齐读。

  二,比较发现,导入新课

  1,你有什么发现 你能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吗

  2,本领如此高超的大画家和一个小小的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三,激发兴趣,朗读感悟

  1,请小朋友轻轻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

  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戴嵩是唐朝一位著名的画家。

  生:我知道了牧童是放牛的孩子,所以他知道戴嵩画的斗牛图画错了。

  生:我知道戴嵩不仅是一个著名的画家,还是个虚心的画家。

  3,大家知道戴嵩不仅是一个著名的画家,还是个虚心的画家。你从课文哪里知道呢 请你再默读课文,用笔划出来。

  4,学生默读课文。

  5,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A,找到了这句话的小朋友请举手,请大家自己读一读,找一找,你从哪个字词中感受到他的高超本领。

  B,如果你是一位欣赏的观众,看见戴嵩的画挂出来了,你会怎么招呼别人也来欣赏 如果你是唐朝的有钱人,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C,可见,戴嵩的画技是非常高超的,他的画也很受欢迎。你们能用朗读来表现人们对戴嵩画的喜爱吗 (个别读,评价,分组赛读)

  D,是呀,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你能不能也用上一,,,,,就说一个句子。

  E,小朋友的句子说得这么好,真了不起,我们再读这句话相信会读的更好了。

  F,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

  我从第二自然段中的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知道戴嵩画画得很快。

  1,读一读,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理解沉思片刻)

  2,请我们班的小画家也来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3,看画:哪个地方是用浓墨涂抹来画的,哪个地方是用轻笔细描来画的。

  4,指导朗读:画的`方法不一样,我们读的也要不一样,谁来读读。个别读,齐读)

  5,你能用上一会儿……一会儿……来说一句话吗

  6,戴嵩的画很快画成了,围观的人是怎么夸赞的 请大家读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7,出示句子,你想学着谁的样子夸一夸呢 自己试着读一读。(指生读――评价――齐读)

  8,分角色朗读并加上动作。

  9,围观的人只有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吗

  不是,还有很多人。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夸赞什么呢

  这么多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是课文说的纷纷夸赞。

  10,正在大家纷纷夸奖之时,你听到了什么了 看到了什么

  人们都夸奖戴嵩的画画的好,可是一个小小的牧童却大声地说:画错了画错了,这声音是多么的与从不同。真像一声炸雷,把人们惊呆了。围观的人听了小牧童话,有什么表情 请看图,他们又会对小牧童说些什么

  11,假如你是围观的人,你在想什么呢

  12,假如你是戴嵩呢 你又会在想什么

  13,真正的戴嵩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请同桌互相读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

  谁能读出和蔼的语气

  指名读。(学生脸带微笑,向前稍倾做问)男,女赛读。这说明戴嵩怎样 (说明戴嵩很虚心,很能接受别人的见意,哪怕是小小的牧童)

  14,牧童又是怎样解释的 指名读小牧童为什么敢指出 (因为他经常放牛,平时注意观察,对斗牛的情形记得清清楚楚)指导学生练读牧童的话,读出对话的语气,读出小牧童那种直率,勇敢的语气

  15,还从哪里知道戴嵩是个虚心的人。(戴嵩连连拱手道,一般什么情况下拱手,你能做做拱手的动作吗 )戴嵩为什么感到惭愧

  生:因为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他的画却被一个小孩看出来是错的,所以心里很不好受。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真好。看,惭愧两字都有什么旁

  (竖心旁)惭愧就是心里不好受。谁来读好戴嵩的话 (指名读,自由读。)

  16,小朋友喜欢这篇课文吗 (喜欢)你想怎样来把整篇课文读一遍呢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愿意读戴嵩的举手,,,,,,,,,

  四,拓展

  学习了课文你想对课文里的人物说什么呢

  四人小组讨论

  生:我想对牧童说,我真佩服你,敢向大画家提出意见,真了不起!我要想你学习!

  生:我想对牧童说,你观察生活真仔细。我还想对围观的人说,你们要向牧童学习,观察生活,不要不懂装懂。

  生:我想对戴嵩说,戴嵩你不愧是个著名的画家,能虚心地听取小牧童的意见,我相信你能画出更好的画的。

  师:除了课文里的人物,你还想对谁说

  生:我还想对所有的画家说,你们都要认真观察才能画出更好的画。

  生:我想对我们班的同学说,我们都应该向牧童学习,敢于指出不足。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他能虚心地听取牧童的意见,小牧童敢地向大画家提出意见,真大胆。

《牧童》说课稿14

  一、教材分析

  《聪明的牧童》一课是上海版教材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读课文,提出问题”,本文就是通过引导学生简单评价牧童的三个回答,体会牧童的聪明过人,来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问的品质的,从而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滴、恒、秒、尼、亚、磨、肩”。读准“恒”、“几乎”等字音;记住“牧”、“滴”、“磨”“肩”等字形;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滴、恒、秒、尼、亚、磨、肩”等生字;理解“究竟“、“永恒”等词的意思。

  2.创设质疑氛围,引导学生对给出的句子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问。

  3.熟读课文第2节,读好问答的语气,理解牧童的回答聪明在哪里。

  4.懂得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求异的思维品质。

  三、设计理念

  1.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故本课大部分生字以学生自学为主,对于重点字的音、形、义则进行着重指导,这样可继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识字兴趣。

  2.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是“读课文,提出问题”,故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针对课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体会文章内容,落实本课的情感目标。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牧童回答的聪明之处,并能作出简单的评价。

  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要多动脑,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求异的思维品质。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六、教学时数

  两课时(本设计为第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词语:水滴、永恒、牧童、远近闻名、自信、几乎、肩膀

  2.听记句子,质疑导入。

  (1)他究竟是个怎样的孩子?我这儿有句话,请你仔细听、用心记:别人无论问什么,牧童都能给出一个聪明的答案,因而远近闻名。(交流并出示句子)

  (2)(“无论……都……”泛红)牧童时时都会表现出他的聪明过人,指导读好句子。

  (说明:由听记训练引出课题,一方面是想借助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规范说话的习惯;另一方面是有意识地将“无论……都……”这一关联词的'用法通过“读”的方式予以渗透,虽不作为知识点进行强化、要求掌握,但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

  3.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

  (预设:学生会问:谁问牧童问题?别人问了牧童哪些问题?牧童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的?为什么说牧童的回答很聪明?……)

  (设计理念说明:二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尝试质疑,如果教师彻底放手让学生去问,学生一定会问得很散,往往会影响课堂教学时间。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要为学生创设置疑的氛围,提供质疑的抓手和范围,引导他们结合相关内容来提问。)

  4.读题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4课。(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国王与牧童的对话

  1.通过课前预习,我想:大家一定能自己解答,向牧童发问的

  人是谁?他就是至高无上的……(板书:国王),那么,他共向身份低下的牧童提了哪几个问题?牧童又是如何回答的?(板书:牧童、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小组自学课文。

  2.指名交流读文:一人读国王问的句子;一人读牧童答的句子。(出示:相关句子)随机正音:几乎、永恒(出示词卡)

  用换词法理解“究竟”即“到底”。

  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永恒”即“永久”(出示:词卡)

  3.同桌合作轮流读熟国王与牧童的对话。

  4.指名3组分角色读3次对话。

  (三)重点朗读,理解牧童回答的聪明

  1.牧童的回答聪明在哪里?(板书:聪明)师生合作读国王与牧童的对话。出示:国王问牧童(),牧童请国王下令();国王问牧童(),牧童请国王数清();国王问牧童(),牧童请国王数清等待()。

  2、交流

  3、选择三组对话中的一组再来读读,说说牧童的回答聪明在哪儿?

  4.引读填空:

  不难发现,其实谁都不知道……国王的每个问题都是……板书:无法回答,明知高高在上的国王在为难自己,身份低下的牧童却丝毫不急不躁,仍然……(板书:思维敏捷),充满自信地……(板书:沉着应对),在看似回答的同时,聪明地提出要给出答案所需的三个条件(板书:提出条件),他要国王……显然,这三个任务也是……(板书:无法完成)。牧童的聪明正是表现在……(板书:以无解之答应无解之问。)

  5.这回,再请你来做做这个聪明的牧童,读好他回答问题时的自信、沉着。(自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6.引读第1、3节。

  国王与牧童间共交锋了三个回合,上至天文,下至湖海。牧童每次都能针锋相对,一一作答,这正是应证了一句话……(出示:别人无论问什么,牧童都能给出一个聪明的答案,因而远近闻名。)这聪明的牧童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国王听了他的回答,会点点头,拍着他的肩膀说……)

  (四)拓展延伸、复习巩固

  1.在我们身边是否也有和牧童一样聪明的孩子呢?面对国王的提问,你会如何巧对?小组讨论、交流。

  2.练读词语:牧童、远近闻名、自信、密密麻麻、细小、几乎、永恒、肩膀

  3.指导书写

  (1)滴:右边和“商”区分,左窄右宽

  (2)亚: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积累课文中的词语。

《牧童》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画家和牧童》是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编选课文,诚信孝敬父母贯穿始终,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唐朝著名画家戴高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戴嵩身为著名画家,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文以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实事求是和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文理念,是一篇有益于发展学生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好课例。

  二、说学情

  本课教学的活动对象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表现欲强,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识字能力,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其中也有少数学生缺乏合作意识,不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合作学习中往往充当听众,这就需要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并及时加以引导,使之全面、有效地学习的全过程。

  三、说目标

  由于学生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确定了不同的阶段目标,新课标要求本年段的学生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依据低年级的阶段目标和学生特点,结合本课自身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从培养学生的这种综合能力出发,我把“在读中感悟、欣赏画家的牧童的优秀品质”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便是要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四、说策略

  新课标倡导积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生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因此教学中,我决定不给学生讲空泛的道理,而是选用“自主读书,合作学习,自己感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一读,想一起,评一评,演一演中充分感悟人物品质,培养学生的熟读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从思想上受到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说流程

  第一课时主要通过引领学生质疑课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自由读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引领学生再读课文圈画生字词,以同桌对读,接力朗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自主识字,读通课文,在识记生字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识字的方法,用“你指我认”“我说你找”等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巩固识字,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提高识字效率。最后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字的结构特点,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结合教师范写迁移方法自主写好其他字,从而达到第一课时要认识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学习目标。在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大意之后,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戴嵩是个什么样的人?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著名”“谦虚”。

  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说明戴嵩是个著名的人,哪些语句说明戴嵩是个谦虚的人?这一块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渗透了两个句式的训练,“一……就……”的句式练习说话。与此同时,我抓住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作为训练重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不同的人物去表现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及语言,是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有了第一课时的学习做阶梯,我确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戴嵩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一)、创新板书,设问导思。

  板书课题,将“画家”二字写得大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些,然后请学生说说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写课题,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发表想法。

  教师设疑,这样一位有名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导学生生疑思考。(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体会画家和牧童身上的优秀品质埋下伏笔。)

  (二)、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1、课标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要学会默读,因此,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戴嵩为什么向牧童道谢?训练学生默读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2、再读课文,想想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然后与组内的同学交流,遇到不同看法可以议一议。(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参与讨论,倾听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

  3、汇报交流学习体会。

  课标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为此,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我将从以下几方面重点作以点拨:

  (1)、在读人们称赞的话时,教师可适时范读,引导仿读,赛读,表演读,在这多种形式的读中,我将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的方法,互相鼓励,互相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然后结合插图引导想像,在场的其他人还可能怎样称赞?从而理解“纷纷称赞”。(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要学生动用感官,发挥想象,品析文字,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

  (2)、在学生汇报牧童挤进人群指错的.语句时,可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人们听了如同炸雷的声音后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画家,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假如你是牧童,你会指出画的错误吗?为什么?(课标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我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换位思考,从而体会画家的虚心,牧童的勇敢。)

  (3)、在戴嵩虚心接受指正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感情朗读,读中感悟戴嵩的虚心。

  4、对比感悟,体会品质。

  从年龄、地位、生活、品质进行对比。(这样设计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戴嵩和牧童虽然年龄、地位相差悬殊,但他们的品质却是同样优秀,借机追问:一大一小书写课题合适吗?)

  (三)、发展语言,升华情感。

  学了课文,联系自己,你想对谁说什么?(这一开放性问题,可再次拨动孩子们心灵的琴弦,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使情感得到升华,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四)、拓展延伸

  (1)课后“我知道”中的小朋友知道我国有好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交流课前资料。欣赏了徐悲鸿画的马,试着为他的画配上几句话。(这样设计意在引导学生自由写话,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张扬,增加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2)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课外收集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学习的故事,读后交流,

  六、说板书

  板书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因此,我先一大一小板书课题,意在突出大画家、小牧童,在体会二人品质后改写课题,意在深刻体会画家和牧童的品质同样优秀,整个板书既表达了文本的内涵,又简洁凝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牧童》说课稿】相关文章:

《牧童》说课稿12-17

《牧童》说课稿10-27

牧童说课稿06-16

牧童之歌说课稿11-04

聪明的牧童说课稿12-10

《牧童短笛》说课稿07-28

《牧童》说课稿15篇08-03

牧童说课稿15篇09-22

《牧童》说课稿(15篇)11-25

牧童说课稿14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