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草原上说课稿

草原上说课稿

时间:2022-07-05 09:36:1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草原上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草原上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原上说课稿

草原上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我所上的是湘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课《草原上》,本课以“草原上”为主题,介绍了我国内蒙古地区的民歌及其独具特色的筷子舞,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感受蒙古族的音乐与舞蹈艺术风格,从而弘扬民族音乐。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能认真聆听《牧歌》,感受草原的宽广与美丽,并用语言或其他方式进行交流表现。

  2.认识附点八分音符,能在《小马跑来了》的活动中采用各种身势动作,正确地进行节奏表现。

  3.学会演唱《可爱的羊群》,尝试用不同的速度使这首歌曲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并随乐曲表演筷子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从听《牧歌》、唱《可爱的羊群》、跳筷子舞这三个内容中直接感受草原的美丽景象,难点是认识附点八分音符。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学时我针对学生好奇、好动、思维活跃的唱歌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听、想、唱、跳等活动,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及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重点采用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设计本课过程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听赏《牧歌》

  1、让学生闭眼睛听一听这段音乐,想象一下到哪里了?

  2、引导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美不美?(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翠绿的草地)

  3、引出歌曲《牧歌》(牧民用歌声描绘美丽的草原)

  4、简介无伴奏合唱:无其他乐器用纯粹的人声来表现的音乐。

  5、再次听赏,并尝试哼唱旋律。

  (二)节奏活动《小马跑来了》

  出示挂图:小白马、小黑马、小红马的节奏。

  1、听一听——谁是小冠军(附点八分音符的形象感受)

  同学们通过听马蹄声预测一下小白马、小黑马、小红马中谁是冠军?

  2、看一看——认识新朋友(附点八分音符)

  我们来看看节奏谱,为什么小黑马和小红马比小白马跑的快呢?

  原来是有一位朋友帮了它们的忙——附点八分音符,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3、拍一拍,唱一唱——跟着冠军跑一跑(练附点八分音符)

  引导学生拍、读三条节奏,并提出问题:你还能用其他的身势动作来模仿马蹄声吗?老师觉得弹舌的声音最接近马蹄声,我们就用弹舌的方法来表现吧!(示范第二、三条节奏)

  4、练一练——三匹小马接力赛(三条节奏的混合练)

  (1)分三组进行三条节奏接力赛

  (2)三匹小马一起跑,进行三条节奏混合练。(同学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身势动作来表现如:念拍、击拍、弹舌等)

  (三)歌曲《可爱的羊群》

  1、初听歌曲

  2、教唱歌曲

  引导学生用较慢速度击拍学唱

  3、跟琴练唱

  学生自己跟琴练唱

  4、感受用不同的速度表现《可爱的羊群》

  同学们听老师弹并选择:

  歌曲速度:快速慢速。

  歌曲情绪:优美的欢快的、活泼的

  5、学跳筷子舞

  和蒙古小朋友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1)学动作

  (2)结合音乐练

  (3)分组进行表演

  (4)集体配合歌伴舞表演。

草原上说课稿2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歌曲 《草原上》是4/4拍、羽调式歌曲。所在单元“草原”,是本册书中唯一一个起到弘扬民族音乐的单元。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结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是近期内最适合引导学生进行试唱教学的内容。它可以让学生们再学习中综合运用以往学习的乐理知识及音高概念,在发展学生读谱能力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过渡作用。

  2、学生分析:

  新课标中指出:三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是从低段向高段过渡的时期。可以进行简单的视唱训练,但在表现音乐方面却萌生一丝羞涩。

  二、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唱好这首歌,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知识目标:在视唱教学中巩固学生对音高、基础乐理的综合 运用。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读谱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筷子舞的一些基本动作,并能跟随音乐进行体验。

  教学难点:视唱教学中对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正确演唱及七度大跳处的音准把握。

  四、学法指导:

  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讲解法、示范法、谈话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充满自信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交流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

  而学生则通过听、演、唱、说、舞等一系列的参与音乐的活动,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激活了表现欲、创造欲,使其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歌表演蒙古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 谈话法,引导学生说出对草原的印象及对蒙古族的了解。(可以适当的借助图片进行引导)

  3、 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加深对蒙古族生活风俗的认知,从而引入新课。(用《草原上》伴奏曲为背景音乐)

  说明:以热烈欢快的歌表演开始这节课,有两个好处。一是快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二是直接揭示本节课的主题——草原。借助多媒体使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情况下,了解蒙古民族,为帮助他们理解蒙古族音乐,更好地学习歌曲做好铺垫。同时用歌曲《草原上》伴奏音乐为背景音乐,可以使学生可以反复熟悉音乐,解决之后视唱教学中音准这一难点。

  (二)歌曲教学

  1、放录音,学生初步聆听歌曲,感受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提示:歌曲的情绪怎样?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对草原的什么情感?

  3、出示歌词进行节奏念白,提示:做到高位置、轻声。为正确演唱歌曲做准备。

  4、出示歌曲旋律,指导学生进行旋律视唱,突破难点。

  5、用“lu”模唱。

  6、学生自由填词演唱。这里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

  7、学生汇报自学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说明: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一步,教学难点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都将在这一环节突破与落实。歌曲的学习初次采用视唱法,不管时值还是音准的把握,对学生来讲都是一个挑战。教学中用聆听、视唱、模唱等方法引导学生反复熟悉歌曲旋律,突破教学难点,并在其熟练哼唱旋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完成填词教学。由于教师已经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读谱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的过程。

  (三)体验音乐

  1、歌表演

  ①观看视频蒙古舞蹈《筷子舞》。

  ②教师示范基本动作,学生模仿。

  ③跟随音乐自由舞蹈。

  2、打击乐器伴奏

  ①出示打击乐器手串铃、双响筒、响板、三角铁让学生自由选用,并选择恰当的节奏进行演奏。

  ②分组自行练习。

  ③合作演出。

  说明: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完成最初设定的情感目标,我选择两种方法来和学生一起体验音乐。教师的示范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小组间的合作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同时奔放的舞蹈,与动听的乐器还会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四)音乐拓展

  ①欣赏著名的蒙古族器乐曲《赛马》、《牧歌》

  ②欣赏耳熟能详的蒙族歌曲《吉祥三宝》、《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

  说明:一个、两个的音乐作品并不能让孩子们完全的认识、领悟蒙族音乐的丰富魅力及内涵。教师将利用一切课利用的课堂有效时间,趁热打铁,让他们从多角度体验音乐音响形

  式中的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五)板书设计:

  风光好

  草原上

  光景好

  六、教学预设: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

  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以歌曲《草原上》为载体,融合了摄影、舞蹈、文学、网络等多种学科知识,改变了传统的封闭,狭隘的音乐教学格局,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潜质和学生的主体精神。

  通过综合化的音乐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热情必定会空前高涨。虽然在学习方法上有新的尝试,但教师已经在创设情景、完整聆听、视唱等环节为学生多次铺垫,为他们在学习中减少阻碍,相信孩子们会顺利完成歌曲的自主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充分体验了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歌、舞、奏中深深地体会蒙古族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与魅力,为民族音乐自豪,为祖国自豪!

草原上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第五册第二单元《草原》中的《草原上》一课,课标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新的课标还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以全新的感觉来面对课堂、学生和教材,同时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这也是我本次说课的理论依据。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讲讲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草原上》是一首4/4拍子的歌曲,所在单元“草原”,是本册书中唯一一个起到弘扬民族音乐的单元。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语言十分简练,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我对本课的理解,我将制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能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草原上》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为歌曲伴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风土人情。

  结合三年级孩子接受能力强,爱唱却唱得不够准确、动听的音乐能力;爱表现却自律能力较低的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认为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唱、舞、创等音乐实践,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而教学难点则是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正确演唱。

  二、说教法(本课的教法我是这样制定的)

  在歌曲教学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审美活动中,让学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依据课程标准和三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示范法”、“听唱法”、“合作学习法”等方法,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音乐、接受音乐、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三、说学法

  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听”、“说”、“看”、“唱”、“演”、“动”等多种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发挥想象和创新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桥梁作用,学生在主动感知、体验音乐的过程中互相交流,达到情感升华。

  四、下面我就说说本课设计的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认知规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几个环节,(出示流程图)接下来,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课堂,我将具体向大家说明本课的教学设计。

  走进大草原

  聆听着熟悉的旋律《草原就是我的家》,做蒙古族骑马的动作进教室,(演示)师生共同律动,待音乐声结束后,师生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这一环节的安排,就是帮助学生感受内蒙古民族的音乐风格,学生通过听、律动等形式。一定对蒙古族音乐风格有点感触,为整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其次,也营造出了浓郁的音乐课氛围。于是进入我的第二环节。

  (二)感受大草原

  1、首先我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刚才做的骑马动作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动作。(学生交流,预设回答蒙古族)

  2、然后出示课件:介绍蒙古族的各种服饰以及草原、蒙古包:蒙古族是我们56个少数民族之一,他们长年在草原上生活,喜欢穿美丽的色彩鲜艳的长袍,漂亮的马靴。他们的房子不是用砖瓦盖成的,而是用木制的圆形的墙壁上面加一个伞型的顶组合成的,称之为蒙古包。这里我打算将草原上作为背景音乐,这样可以使学生反复熟悉音乐,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3、接着介绍蒙古族舞蹈,鼓励学生照着课件上的舞蹈动作,学一学、动一动,做骑马,甩马鞭、鸿雁飞的耸肩动作)

  【这一环节的安排,我的目的是借助课件,通过欣赏、交流、学习舞蹈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到许多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激起对民族歌舞的兴趣,又能使孩子们积极展开想象,引发创作的灵感。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达到了课堂上音乐与相关的文化相互融合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本课的情感目标。】

  (三)歌唱大草原

  1、我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认识了蒙古族,感受了蒙古歌舞的特点,辽阔的草原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草原上小牧民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他们勤劳、勇敢、放牧、欢歌,接下来老师为大家唱一首草原的歌,让我们一起到大草原看看(播放多媒体图片),师范唱歌曲出示课题。这里采用视听结合的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为后面的的歌曲教学及上好本节课做好了铺垫。

  2、然后提问:歌曲的情绪怎样?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对草原的什么情感?讨论回答之后,我将继续根据大纲要求,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我安排了聆听录音范唱感受节拍,接着生随琴模唱、随录音演唱、歌曲接龙等几个小环节学唱歌曲,在此环节中,我让学生多次聆听并在轻声跟唱歌曲的教学方法下进行,因为歌曲比较简短,所以,这样下来,他们对本首歌曲很快就掌握了。(在这一环节中,采用了模唱法及听唱法等不同的`学唱方法。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在学唱—会唱—有感情地演唱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歌曲的情绪,陶冶音乐情操,深刻体会蒙古族的风情,实现了本课的知识目标。)

  (四)体验创新,激发热情

  1、首先运用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让学生自己创编出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然后进行录音,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体验,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感到新奇及感到的自己的能干,使学生对上音乐课提高了兴趣,并让学生作自我评价,从中得到提高。采用自编表演动作形式进行歌表演,再由学生进行评价,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是对学生合作能力的一种培养。

  2、为了拓展课堂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顺利完成歌曲教学任务后,我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我对学生说:“蒙古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今天他们还要在美丽的大草原举行一年一次隆重的那达慕大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媒体出示骑马、射箭、摔跤等画面)

  3、在孩子们带着好奇的心情下,我问:你们想参加吗?那就得多了解蒙古族,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蒙古族的骑马舞吧,欣赏完我又问:“你最喜欢骑马舞中的哪一个动作?你能模仿一下吗?”

  4、在音乐中学生表演动作,这时我出示筷子,学生会觉得很好奇,我向学生说明:筷子是生活用具,但在蒙古族人手中它是可以用来跳舞的道具。随后我表演筷子舞,表演完一次之后,引导学生随着草原上的音乐来跳,进一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通过自我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五)课后延伸,资源共享(进入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让学生欣赏著名的蒙古族器乐曲《赛马》、《牧歌》;欣赏耳熟能详的蒙古族歌曲《吉祥三宝》、《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

  【因为一个、两个的音乐作品并不能让孩子们完全的认识、领悟蒙古族音乐的丰富魅力及内涵。我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趁热打铁,让他们从多角度体验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这样富有弹性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音乐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是融合律动、歌曲、表演、创编为一体的较为全面的综合课。以学生发展为前提,以“主体、创新”为主题,以“草原”为主线贯穿整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走进大草原、感受大草原、歌唱大草原、体验创新,激发热情、课后延伸,资源共享几个环节的教学,圆满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落实了教学目标。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所思所想,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走进大草原

  感受大草原

  歌唱大草原

  体验创新,激发热情

【草原上说课稿】相关文章:

《草原上》说课稿11-03

《草原上》说课稿12-27

在草原上教案01-26

《草原》说课稿03-11

草原说课稿11-13

草原说课稿11-27

《草原》说课稿11-22

《草原上》音乐教案01-30

教案《草原上的鹰》04-26

《草原上》教学反思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