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高中音乐说课稿

高中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2-02-21 03:50:5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高中音乐说课稿范文汇总十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音乐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高中音乐说课稿范文汇总十篇

高中音乐说课稿 篇1

  一、说大纲

  我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是《非洲音乐》,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音乐教学中应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的独特魄力,更为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竖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

  二、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材和教参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参考资料较多,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因为学生对黑非洲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了解的比较少。要在一堂课内对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表现形式、演奏乐器等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设计了以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鼓乐风格、宗教色彩三大部分内容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课堂中选择了三首有代表性的曲目,并尽可能采用音像资料。内容的设计涉及了鉴赏、体验、表现、创作、探究等教学领域,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音乐。

  三、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并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了:听辨导入,欣赏与探讨,创编与表演,拓展与延伸四个部分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和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探究学习、师生交流,节奏模仿、鼓乐模拟、旋律模唱、音乐情境创编等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欣赏部分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音乐画面,营造音乐情境,使学生能通过更具体的音乐形象准确的感受和理解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内容的学习方法,采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避免枯燥的音乐知识的灌输和讲解。本课还合理地设计了许多学生律动活动,如简单的非洲节奏模仿,非洲鼓乐的模拟,非洲歌唱形式的模唱等,这些学生活动的设计不仅仅让学生在知性理解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体验了音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在本课的非洲音乐情境的创编与表演环节,把课堂的中心与重心再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非洲音乐。让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课堂最后设计了非洲音乐与世界音乐的拓展学习部分,学生通过欣赏、思考与讨论,理解每一种民族音乐都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音乐也是如此。从而使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五、说教学过程(略)

  六、说反思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音乐还是一门实践性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音乐课堂在注重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我们一直认为活泼、律动的音乐课是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特点,而高中音乐课堂应该是知性的,理性的。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热情与活跃,积极与投入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们高中音乐教师更应该在我们的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尽可能合理的设计学生的律动及创编活动,丰富我们的课堂氛围,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单一和枯燥。

  

高中音乐说课稿 篇2

  一、 教材分析

  本课《优美与壮美》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音乐的美》的第一课,本单元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使学生从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和喜剧美六个基本范畴中体验音乐的美。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欣赏无伴奏合唱歌曲《牧歌》、钢琴独奏曲《夜曲》以及《国际歌》,这几首乐曲的选择突出了音乐作品中优美与壮美的不同感觉,对于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 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了很好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且在中学阶段掌握了音乐技能的学习,但他们还缺少音乐理论知识的深化,对音乐的美还初步局限于流行歌曲的“好听”和“不好听”,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来理解优美与壮美的内涵,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是本课的主旨。

  三、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的目标

  感受理解《牧歌》、《国际歌》美的不同

  2、 能力目标:

  正确区别优美与壮美这两种不同审美范畴的音乐作品,初步具有对音乐

  的比较、归纳、总结能力

  3、 情感目标:拓宽学生的视野,增进他们音乐文化的兴致

  四、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本课内容实际及对学生发展的需要,确定本节课重难点如下: 重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音乐的优美和壮美的风格特征,理解他们的内涵。 难点:能够准确的辨析感受出音乐作品所属的音乐美范畴

  五、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法:根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应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注重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主要运用引导、练习、对比法。

  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将采用合作讨论练习等学法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也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

  六、 教学过程

  1、 情景导入

  播放学生比较熟悉的《天鹅》和《红军不怕远征难》片段,让学生谈谈这两首音乐带给他们怎样的感受,老师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行总结,引出书中音乐美的概念及介绍,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乐曲片段入手,拉近了学生与本节课的距离,更好体会到音乐美的不同。

  2、 新课讲授

  1) 多媒体播放一段草原风景画,提问:这组画面带给你怎样的视觉感受,如果让你为这组画面配上音乐,你会选择怎样的音乐作品,这样的设计是运用了美术的视觉感,音乐从视觉上获得的情感体验要比听觉上获得的情感体验更快、更直接,从而为后面的教学作一个很好的铺垫,启发学生从音乐的语言要素方面思考,随后让大家闭上眼睛欣赏无伴奏合唱蒙古民歌《牧歌》,欣赏过后,让学生说说《牧歌》带给自己的感受, 接下来提问学生了解肖邦吗,有同学知道夜曲这种题材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夜曲题材,引出肖邦的夜曲,聆听《夜曲》片段,请学生说说感受,继而引导学生从音乐元素方面进行分析作品的风格特点,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随后教师从旋律、速度、 力度、节奏、结构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总结优美的特点引导总结。

  2) 教师结合历史知识介绍《国际歌》创作背景,并在多媒体上展示巴黎公社照片,使学生从创作背景体会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这样的设计是通过历史事件的引入更能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随后聆听《国际歌》,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风格,随后老师从旋律、速度、力度、节奏、结构等方面引导学生总结壮美的特点,总结后学生随多媒体再次欣赏《国际歌》并跟唱,体会作品情感。音乐的美是通过声音来抒发情感的,通过聆听学唱和音乐语言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壮美的音乐特点,初步感受与优美的异同。

  3) 总结本课,通过音乐要素对优美和壮美进行比较

  七、 布置作业

  1、 课后欣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片段

  2、 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主旋律,并要求能唱出《彩云追月》主旋律。

  八、 板书设计

  板书要求做到突出重点、安排得当,乐曲欣赏和图片展示大部分都出现在多媒体上。

  1、 牧歌

  优美的特点:温柔、平和、纯净、细腻、诗情画意

  2、 国际歌

  壮美的特点:刚劲、果敢、勇猛、粗狂、铿锵有力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高中音乐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戏曲的语言、曲式特点以及角色行当、情境设计和创作来体会和感受淮剧的艺术特点,进而喜欢这种古老的戏曲形式,愿意继续了解相关音乐和文化。

  2、能力目标:探索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网络使学生能独立获得所需的音乐知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充实教学内容,易于学生更方便更积极地学习知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与时代接轨,使淮剧成为学生可以学习的一部分。)

  3、 知识目标:通过层层深入和具体模仿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淮剧这一古老的地方戏曲。

  [教学重点]

  如何科学的欣赏和学习地方戏曲

  [教学难点]

  1、淮剧所使用的地方方言的学习和了解。

  2、根据特定的情境设计完成表演创作。

  [教学准备]

  投影幕、投影机、电脑各一台,收集关于上课所需的视频以及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由老师依次播放三段不同戏曲的精彩片段(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淮剧《牙痕记》),每播放完一段视频就向学生提出同样的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剧种吗?”,由此引出淮剧。

  二、教学主体

  (一)、收集关于淮剧的基本资料

  请两位同学来讲解或介绍,在课下收集有关淮剧的基本资料。(由学生亲自演示,老师做补充)。

  (二)

  、播放教学视频

  1、老师向同学播放一段京剧片段视频。

  2、播放一段淮剧片段视频。

  3、通过欣赏著名淮剧片段,并进行对比,让同学们对淮剧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欣赏完这些片段之后,让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淮剧和以往我们所熟知的京剧有何不同,最大的不同点在哪?(由此导出语言的不同)

  (三)、语言学习

  1、再次观看播放过的淮剧片段视频,并提醒同学们注意表演者的`吐字特点和发声方法。

  2、播放完视频之后,让同学们进行自由讨论淮剧中所使用的地方方言的特点以及吐字方法。

  3、学习淮剧所使用的地方方言,首先先简要介绍淮剧所使用的地方方言的特点以及吐字方法(比如:我家住在健康路),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

  (四)、情境设置和即兴表演

  1、老师先简要介绍特定的情境设置(淮剧中的著名片段中的情境,包括人物及性格特点以及剧情发展)。

  2、让同学们通过特定的情境设置,用现代的表演方式来演绎。

  3、接着再播放同一情境下的淮剧中的演员表演方式,通过这一环节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体会和认识淮剧的表演艺术方式。

  (五)

  、知识拓展

  1、简单介绍淮剧的曲式、配乐和声调特点。

  2、简要介绍淮剧的四大行当以及经典剧目和著名的淮剧表演艺术家。

  (六)、教师寄语

  师:通过今天对京剧的体验和感受,我想同学们已经对淮剧这一古老的地方戏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充分领略到了淮剧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我想请同学们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要记住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还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等待着我们去继承和发扬,最后,让我们在淮剧的经典片段的欣赏中结束本次的课程。(播放经典淮剧片段)

  课后学习:同学们如果想欣赏到更多有关淮剧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和书籍来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这一古老的地方戏曲。

高中音乐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标要求,在第二单元领略了我国东西南北中多彩民歌的腔调情韵后,就进入了我国丰富的民间器乐单元。所以在第三单元中,教材安排了鼓吹乐和丝竹乐两部分内容,在《丝竹相和》这节中,教材以我国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两个民间器乐乐种: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为切入口,选择了各自的代表性曲目《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为主要教学素材。教材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对代表性的民间器乐种类有所了解,并对这些乐种的音乐特点和文化特征有所体验与感悟。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理解世界多元文化打下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 具体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艺术魅力(放慢加花和支声复调),体会其和谐、谦让的社会文化内涵。 二是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体验其音色特点。 三是能听辨、区分有代表性的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3、教学重难点 一是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的学习体悟,对江南丝竹:小 细 轻 雅特点的把握。二是对《娱乐升平》和《平湖秋月》感受高胡丰富的表现力和不同的情绪基调。

  二、说学情说学法

  对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高中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接触过,对演奏乐器、基本情绪、风格有一定的了解。由于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根据高中课标的新要求,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具体实际,在教学内容、要求和方式上体现出有别于小学、初中的新发展。

  所以学法以体验比较、参与感悟为主。在本课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以 “体验”和“比较”为主。“体验”:身体性参与(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脑思考)。“比较”:音色、情绪、风格等方面的比较,以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深刻的印象。

  三、说教法

  考虑到本课教材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和学情,我选用的教法以引导体感悟式为主,适当的环节采用研究点拨探讨教法。

  四、说教学程序

  考虑到学生全部生活在西北地区,对江南丝竹不很熟悉,我将听音乐感受体验定为本课教学的主要途径,同时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自具特点,充分调动学生欣赏音乐,以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容易参与的丝竹乐器音色的感受、体验为主要切入点,在对两个乐种的欣赏比较中,进一步丰富对丝竹乐的.感受和理解,保证必要的理解和感悟。,突出“丝竹相和”这一主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乐器间的呼应与合作,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领略作品中所蕴含着的和谐、谦让的人文内涵。

  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我将本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入,第二部分丝竹乐器听辨,第三部分丝竹乐曲赏析,第四部分丝竹风格辨别。

  具体步骤是:

  (一)课前音乐《江南好》,配合风情图片导入

  (意图:营造氛围,作好进入音乐课堂的心理准备。)

  (二)丝竹乐器听辨

  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纯听觉辨别竹笛、二胡、扬琴、高胡这几种乐器,让学生体会不同地区的丝竹乐风格各具特色。把握其中主要乐器的音色是分辨不同地区丝竹乐的基础。

  (三)丝竹乐曲赏析

  1、欣赏《中花六板》片段,老师点拨引导:这段乐曲中主要有哪些乐器?点出曲名,简介江南丝竹。 结合作品分析江南丝竹艺术特色。

  观察曲谱,找每小节第一拍、第三拍的第一个音的特点。

  对比演唱骨干音旋律和二胡声部旋律。发现旋律特色。

  再听音乐片段感受。引导分析感悟江南丝竹艺术特色的人文内涵。再次听全曲概括江南丝竹“小 细 轻雅”的特点

  2、拓展欣赏江南丝竹《欢乐歌》主题(乐队演奏视频)

  3、广东音乐《娱乐升平》(教学步骤同丝竹乐曲)

  4、对比聆听《娱乐升平》和《平湖秋月》感受高胡丰富的表现力和不同的情绪基调。

  (四) 丝竹风格区分

  听辨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三首作品片段:《旱天雷》《丝竹调》《彩云追月》

  五、说教学反思

  1、师生互动的充分性和从容性可能不够。

  2、对“和”—作品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引导方式还可再改进。

  3、学生参与方式还可进一步丰富,参与的机会可进一步增加。

高中音乐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本课题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十六单元第二十九节。所教的内容为冼星海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二、说教学目标:

  以音乐课程标准的定位为依据,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 聆听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感受,体验其丰富的音乐情绪,进而认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通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大合唱,并知道大合唱中常用的演唱 形式都有哪些?对《黄河大合唱》中各乐章进行分析。

  三、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时间关系在课堂中重点听三个乐章,《黄河船夫曲》《河边对口曲》《保卫黄河》引导学生欣赏分析《黄河大合唱》情感发展。及演唱形式。

  四、说学法

  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集体演唱小组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思考、来提高认识,获得知识。

  五、说教法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采用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1、创设情景教学法能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对比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作品和掌握知识。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视、听结合起来,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

  六、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

  先让学生视听一小段音乐,然后问题式引入新课。

  (二)出示课题:

  《黄河大合唱》(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的设计推动课堂进入主题)

  1、让学生交谈自己所了解的作曲家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和代表作品等。

  2、教师小节之后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作品创作故事》来详细了解作品产生过程。

  3 教师提出问题,这部作品共分几个乐章?大家最想听第几乐章?

  (三) 新课讲授

  1 视听《欣赏《河边对口曲》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从分析作品的演唱形式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绪与情节的发展。)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河边对口曲》。大家边欣赏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a/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b/歌曲的情节是如何发展的?

  生:欣赏作品后回答:

  a/演唱形式是对唱。b/歌曲情节是从两个老百姓相遇,然后相互问答倾诉,最后一同走上抗日的道路。

  师:我们再来听下歌曲的最后一个部分(播放歌曲)。在这个部分里,只有两个背井离乡老百姓的对唱吗?

  生:没有,还有合唱。

  师:那为什么又要用到合唱呢?作者想借合唱这种演唱形式来表现什么?

  生:表现遭受敌人逼迫而逃亡的不仅仅只有这两个老百姓,中国还有千千万万这样苦难的人民。大家一同上前线抗日杀敌救国。

  师 :找出两位学生来表演。

  2、欣赏《黄河船夫曲》

  (设计意图 想通过层层设问来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歌曲的体裁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歌曲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并通过模唱把握歌曲的精神内涵。 在音乐中找出答案)

  1、师:在欣赏这首歌曲之前,我请大家边欣赏边思考这几个问题:

  a/歌曲的体裁是什么?b/速度与力度的变化使你联想到什么?

  生:欣赏后回答

  a/歌曲体裁是劳动号子。b/速度由快变慢再变快,力度由强变弱再变强,联想到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师:大家说的很对!那船夫们不惧怕惊涛骇浪,勇敢顽强地一起与之搏斗,这表现出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生:表现出船夫们团结一致、无所畏惧、永不放弃的精神。

  师:对!这种团结协作、勇往直前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2、师:这首歌曲的体裁是劳动号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船夫们劳动的场景。

  生:按照老师指挥模仿劳动号子,体验劳动号子便于整齐用力的作用。(模唱片段。)

  3 欣赏《保卫黄河》

  (设计意图从分析演唱形式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情节与演唱的关联关系,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演唱形式与情感传达的结合有一定的认知。)

  师:很好!现在我们就来聆听《保卫黄河》!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播放歌曲的第一部分)。

  生:欣赏并跟唱。

  师:这首歌曲大家在初中的时候都学唱过这首歌,刚才大家也唱的很不错。现在我们来听歌曲的第二部分,大家看看这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播放歌曲的第二部分)。

  生:演唱形式是轮唱。

  师:为什么在第一段大合唱之后又要用轮唱这种形式呢?我们现在也来轮唱一下,各位同学看老师的.手势每个小组进入。

  生:进行轮唱训练。

  师:好,刚才我们进行了轮唱练习。大家体会到轮唱这种演唱形式有什么特殊的表现意义?

  生:一轮接一轮的,就像波浪一样一层一层涌来。

  师:很好!那在这首《保卫黄河》里,作者用到了轮唱这种形式就是要表现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抗日,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抗日决心和斗争精神,把敌人淹没在抗日洪流中。

  (四)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选择"拓展与探究"第四题的第2题)

  1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可让学生扩宽视野,对比出同一首作品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风格)

  师:现在大家对声乐轮唱曲《保卫黄河》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来欣赏下由著名钢琴家朗朗和管弦乐队合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大家来对比下钢琴演奏的《保卫黄河》与声乐曲《保卫黄河》,说说看你们喜欢哪个版本?这一乐章出现几次主题,分别有什么不同?

  生:欣赏后发言。

  2、"大合唱"的概念

  师:《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欣赏到这里,现在我们一起以这部作品为例来归纳下什么是大合唱。

  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归纳。(多乐章的声乐套曲;演唱形式包括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用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乐队伴奏)

  (五)总结

  师:播放背景音乐《怒吼吧,黄河》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欣赏到这里,下节课将继续欣赏大合唱其他乐章并与钢琴协奏曲进行对比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高中音乐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首先我想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百鸟朝凤》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音乐全一册艺术与欣赏第三单元第二十三课,这是一节欣赏课,通过赏析作品,体味民族音乐的艺术美丽,了解唢呐这一民族乐器的特征和风格,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并培养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等。

  学生在学唱音乐作品的同时扩充了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继续了解与探究音乐。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知识,感受音乐要素塑造的音乐形象并能够自由表达所思所想。

  二、说学情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他们不再满足于音乐的好听与否,渴望更深一层的了解音乐的内涵,这时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反复聆听、直观演示以及音乐实践,找到切入口,着重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开阔音乐视野,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同时,这时期的学生正值变声期,教师要讲通过授歌唱知识,提醒学生注意嗓音的保护。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1、通过学习《百鸟朝凤》,培养保护自然、喜爱自然的感情,以及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喜爱。

  2、通过聆听、讨论、小组合作探究、模仿表演等形式,体会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意境。

  3、能够清晰分辨出音乐中唢呐模仿的不同种类的鸟的叫声;能够清晰分辨出各乐段的主题旋律。了解唢呐的乐器风格和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赏析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听辩和区分各乐段的主题旋律。难点是了解民族乐器唢呐,体会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1、教法:自主探究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

  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视听结合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感知乐曲——探究乐曲——巩固提升——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我将采用音频导入和师生提问的方式,播放各种鸟类叫声的音频并引导学生想像鸟类的形象,并讨论音乐中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来进行艺术创作的乐器,顺势引入今天的课题。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感知乐曲环节

  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播放一遍乐曲《百鸟朝凤》,并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分别是怎样的,通过初听学生能够分析出歌曲的情绪是欢快跳跃的,速度是散板、自由的。随后我会为学生们简介作品《百鸟朝凤》的相关知识和唢呐的乐器背景知识,辅助学生熟悉乐曲。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请同学们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要弘扬民族音乐、强调音乐实践,这在我们的探究学习中也需要有着重体现。

  这一环节,我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精心诱导,变枯燥为生动,学生通过“整体感受—分段赏析—完整体验”的步骤学习,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各段主题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唢呐的炫技型演奏技法等知识要点。其中,对于各乐段的主题风格和表现形式,通过聆听学生就比较容易能够总结出,因此只需要带领同学们进行简单的讨论和概括即可。但对于第二乐段中唢呐的炫技演奏技法,是这节课的分析要点,在这里我会选择启发问答、讲授法、互动讨论法的方法来进行引导。随后我还会请同学们模仿第二乐段中不同鸟类的叫声,来感受唢呐的声音特点和风格。最后再通过完整聆听,带领同学们对作品形成一个完整的感知过程,并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这首歌曲所传达的精神主旨是什么?通过一步一步的教学推进,学生能够发现这首歌曲表达了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并从所感所悟中培养对于民族音乐、民族器乐的热爱。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学唱歌曲。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升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的把握和体会,我会请同学们聆听钢琴版本的《百鸟朝凤》,并自由讨论一下,两种演奏风格有什么样的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学们又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通过不同版本作品的聆听和对比,巩固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同时提高音乐欣赏、表现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探讨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引入对于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关注。同时,将自己对于《百鸟朝凤》的所思所想总结成小短文,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请同学们在欢乐的乐曲中结束本节课的课程。

  七、说板书设计

高中音乐说课稿 篇7

  一、说课程标准,即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主要讲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等。

  二、说教材,即介绍课本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音乐的欣赏》的第一节《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一课的导言和钢琴曲《少女的祈祷》以及交响乐《第一交响曲》,还有的就是要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因为内容比较多,我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由于学生普遍对理论知识兴趣不浓,我在分析基本要素的时候会结合音乐作品来分析。这两节课我都会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贯彻思考,体验,表现的原则,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音乐。

  三、说教法,即讲解主要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特点,应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而愉快的情感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感受音乐。

  四、说学法,即讲解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我会尽量的结合作品,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讲授。两节课我会充分做好跟学生的互动,在第一课时的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五、说重难点,即讲解该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在音乐作品中体会音乐要素的形式以及作用,难点是能对比聆听出在不同的饿音乐作品中音乐要素所发挥的作用。

  六、说教学过程,即讲解教学过程和具体教学步骤。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几首音乐作品来说明音乐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讲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课中我主要采用对比聆听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

  1) 导入:谈话导入: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是引起学生的思考,在这有环节中我用的是谈话法。

  2) 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这一部分总共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

  通过集体读导言来开始这一部分,下面请语言课代表来解释:"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最后教师做总结,这里应用了课堂提问法。接下来请全班同学来朗诵散文,并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听懂音乐的人,这里也应用了课堂提问法。整个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激发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提高学习鉴赏音乐的能力。学完导言之后便是初步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首先请学生来朗读所要学的知识,并先提问学生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并从学生的饿回答中总结出知识,最后把节奏,速度,力度这三个最常见的音乐要素作重点讲解。这部分应用的是课堂提问法。这部分的饿设计意图是为今后学习鉴赏打好基础。

  3) 鉴赏《少女的祈祷》。

  这一环节也分为两个部分,先完整聆听,再对比聆听。第一部分由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开始,问题是在这首音乐作品中有哪些音乐要素在发生作用,这里应用的是谈话法,接下来就是完整聆听。这一部分应用的都是谈话法,下面的提问:独奏乐器是什么?由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着重讲琵琶协奏曲是什么等等。接下来的提问分别是从音乐中你联想到什么场景和音乐要素各发挥了什么作用,又学生回答后教师做总结。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指导学生参与鉴赏实践活动。第二部分是对比聆听这首曲子。教师分别打出两个不同主题的饿节奏,并请学生配上不同音高的乐音,并让学生体验哪位同学的配音最美。然后对比听,唱两个主题音乐。最后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部分,介绍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播放《第一交响曲》第一主题,请学生在音乐的配合下跳舞。这部分应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练习法,设计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4) 拓展。再次完整聆听《第一交响曲》,完成拓展与探究第一,二,五题。完整播放音乐后,学生思考后提问回答,教师做补充。这部分主要应用的是谈话法,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做题,认识到自己的饿进步,从而提高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

  七、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一堂课,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提问法与练习法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对音乐鉴赏产生兴趣。

高中音乐说课稿 篇8

  一、 说目标

  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高中阶段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规范自己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对学生现状和教材的分析我设立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感受体验不同国家合唱作品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合唱的类型和编制。

  能力目标:在学习合唱知识的同时,继续学习和巩固歌唱的基本要素,能尽量达到用正确的歌唱方法演唱重唱或二声部音乐作品的一个声部,并与其他声部融合。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演唱合唱作品,培养学生感受人声的丰富表现力与美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二、 说教材

  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歌唱模块中的第四单元世界之光中的一节,本单元在整册书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在巩固和学习其他单元的时候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单元的内容要点是:(1)本单元要选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唱作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各自不同的风格;(2)对比欣赏混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童声合唱的不同,归纳总结各自的合唱编制;(3)“实践”一直是整个歌唱模块的重心,本单元要实践的是歌唱艺术中的“重唱”,也可采用二声部合唱训练;(4)本单元还涉及到了歌唱的基本要素歌唱的声区和音色的统一,这一知识专业性很强,我们只作常识介绍,同时继续深化前三单元的歌唱基本要素。根据本单元的内容要点,我将本单元分三课时完成,第一课完成前三个内容要点,第二课完成第四个内容要点,第三课排练一首歌曲《含苞欲放的花》,今天我要上的是第一课世界之光——合唱艺术,根据我设立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关键设立如下:

  重点:合唱的种类和编制

  难点:独立完成重唱或二声部合唱的一个声部

  关键:熟练掌握歌唱的'基本要素

  三、 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

  1、比较法:在导入环节里,让学生通过听辩比较四首来自不同国家的合唱歌曲,完成一道连线题,并感受体验各自的风格。

  2、探究法:在合唱的种类和编制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让学生通过看书和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知识的探究,并结合比较法,归纳总结合唱的种类和编制,并亲身参与混声合唱的编制。

  3、讲授法:讲授法虽然是比较传统的授课方法,但是对于歌唱的要素和歌曲的排练过程中有很多专业知识,这些必须通过讲授传达正确的教育信息,让学生作出相应的反应,并结合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学法模仿来完成歌曲学唱这一环节。

  理论依据: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的要求:

  1、体验。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要启发学生在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积极体验中,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爱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2、比较。通过比较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势、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

  3、探究。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与创造活动,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合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以音乐为媒介,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四、 说过程

  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新课堂、新学法,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1、听辨导入2、欣赏与探讨3音乐实践4、才艺展示

  高中音乐世界之光——合唱艺术说课稿,标签:高中音乐说课稿,音乐说课稿,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

  教学

  播放音乐学生步入课堂

  师生问候

  同学们好

  老师好

  营造音乐学习氛围

  二、导入

  播放四首合唱作品的录音或视频片断完成连线题

  请同学们用审美的耳朵仔细聆听,思考四首合唱作品都来自哪些国家?(连线)

  学生讨论后回答:美国、法国等

  吸引学生注意并产生兴趣。

  展示标题:“世界之光”——合唱艺术。

  在感受体验来自不同国家合唱作品的同时,走进我们今天的课题第四单元“世界之光”继续我们合唱艺术的学习。

  观看幻灯展示的课题“世界之光”——合唱艺术

  三、新授

  (一)

  合唱的种

  类和编制

  探究

  合唱的种类

  混声合唱

  同声合唱:童声合唱

  女声合唱

  男声合唱

  请同学们继续讨论刚才的四首合唱作品的不同之处?

  归纳总结讨论的结果:童声合唱

  女声合唱

  男声合唱

  混声合唱

  通过比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合唱的编制:声部是合唱中的基本组织单位;

  第一女高音、第二女高音

  第一女低音、第二女低音

  第一男高音、第二男高音

  第一男低音、第二男低音

  又可分为一声部、二声部;或者一声部、二声部、三声部(同声合唱多用)。

  ①同学们想想看,在合唱的种类里,我们这个班级组成的合唱团应当是什么类型?

  ②下面我们以混声合唱为例参照书上42页一起了解一下合唱的编制。

  ③我们通过幻灯片了解一下各种合唱类型的队列,同时我想请四位同学用肢体语言面向我(指挥)按相应的位置站好。

  学生回答:混声合唱

  高中音乐世界之光——合唱艺术说课稿,标签:高中音乐说课稿,音乐说课稿,

  同学们打开书的42页

  在了解队列的同时,掌握混声合唱的英文缩写S女高音、A女低音、T男高音、B男低音

  (二)

  练习

  音乐实践

  ①歌唱前的基础练习

  两次呼吸练习(慢吸和急吸)。

  发声练习。

  ②二声部作品《深深的海洋》

  今天我们就用混声合唱演唱一首二声部作品《深深的海洋》,在演唱之前我们做基础的发声练习。

  学唱歌曲《深深的海洋》。

  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要求,做好学习过的歌唱的基本要素来指导发声和歌曲的演唱。

  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由浅入深,在学会两声部歌曲的同时能与他人配合完成重唱。

  (三)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展示学习后的成果。

  我们分声部分别找八名同学来演唱这首歌曲。

  上升高度,我们找两名女同学为我们演绎女声二重唱。

  根据老师的要求,选出代表参加表演。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合唱的类型和编制,并学习了二声部歌曲《深深的海洋》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歌唱,不仅能独唱,还要会与他人合作进行重唱和合唱,我想你们一定会从中找到乐趣,用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学习和生活,下课。

  五、作业

  回去学唱歌曲《含苞欲放的花》。

  课后拓展。

高中音乐说课稿 篇9

  我说课的题目是欣赏小提琴独奏《思乡曲》。本课是《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全一册)96年版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音乐中第二节器乐曲中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高中音乐课本》中,马思聪的《思乡曲》是中国近现代音乐的优秀代表。引导学生对这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教育家的了解,有助于欣赏他的作品。从而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从内容、风格上进行官能、情感、理智的欣赏。该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作为中学生很有必要去欣赏它,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思乡曲》,学习了解其演奏乐器——小提琴:曲作者马思聪;作品的曲式与风格——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2)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思乡曲》,使学生从情感上愿意聆听,并有进一步学习和了解马思聪其他作品的情绪,培养学生的思乡情和爱国情。

  3)德育目标:通过音乐作品的学习,使学生在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能正确地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

  确立依据:

  (1)以大纲为纲,以教材为本,以教参为指导。

  (2)注意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发展学生智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3)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音乐,落实德育教育。

  3、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A、重点:通过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及音乐情感上的变化。

  B、难点:在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审美评价。

  确立依据:《十面埋伏》是一首琵琶独奏曲,通过一把琵琶把战争的整个过程描述的非常形象。从列营、吹打到得胜回营每一情节都极具写实性。音乐艺术主要是通过聆听来获得感官上的欣赏,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变化。此曲为标题性音乐,易于被学生理解和参与。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们在初中阶段已有所了解,但对这首作品的风格和创作背景不一定把握的很好。所以,课前以给学生布置下作业,阅读课本,查阅资料。根据以往课堂情况分析,有85%的学生能付诸行动,但这其中只能有30%的学生对这首作品作到较全面的了解,而50%的学生可能只零散的查找一些轶闻趣事,而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一无所知。基于以上情况我确定了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更好 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教材的加工重组及补充拓展:

  A。重点难点的调整:

  重点方面除教材原有的内容以外,又增加了一点学生更深层次了解曲作者爱国之情、思乡之切

  的可贵的.思想品质,这也正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育培养的青年学生所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正符合我校德育实验四情之一的爱国情教育。

  B。补充、拓展教材:

  《思乡曲》的创作素材取材于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甚至乐曲的第一大部分直接采用《城墙上跑马》的旋律作主题。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首歌作为提高学生视唱能力的一个手段,即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又拓展了知识。

  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和校园网查找作曲家的相关资料,在教师引导下采用记者答辩会的形式来介绍曲作者的生平,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和拓展。

  三、说教学目标:

  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们在初中阶段已有所了解,但对这首作品的风格和创作背景不一定把握的很好。所以,课前以给学生布置下作业,阅读课本,查阅资料。根据以往课堂情况分析,有85%的学生能付诸行动,但这其中只能有30%的学生对这首作品作到较全面的了解,而50%的学生可能只零散的查找一些轶闻趣事,而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一无所知。基于以上情况我确定了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所使用的教学模式是参与__体验的教学模式。程序是:情感唤起阶段,以爱美为特征,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情感深入阶段,以鉴赏美为特征,培养学生高尚健美的审美理想和趣味。情感外化阶段,以创造美为特征,将内在审美情感体验客观化、对象化、形式化。

  理论分析:以学生主动参与直接体验音乐活动为主要形式。活动的过程是情感、认知和行为协调的过程,是学生身心协调成长、发展各种能力、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的过程。

  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音乐欣赏法;

  (2)演示法;

  (3)练习法。

  教学流程;

  (1)导入:教师拿一把小提琴。设置的问题是谁愿意上来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持琴、演奏? (激发兴趣,唤起参与愿望)

  (2)放一段音乐。问题是听了这段音乐有何感受?

  (3)同一旋律,音区不同,力度不同,听后会有何 感受?学生反馈。

  (4)教师运用力度对比演唱此旋律会产生什么样 的联想。师声互动。

  (5)点出课题《思乡曲》以上部分给学生提供多种参与情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体验愿望的机会。

  (6)简介作品:

  1)乐曲以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为基本素材 ,具有浓郁的民间音乐风格。

  2)此曲采用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写成。在写作手法上运用了我国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变奏手法。可谓中西结合、洋为中用的成功尝试。

  (7)学习小提琴。由学生结合实际介绍小提琴的定弦及音色特点。教师归纳补充。

  (8)学唱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知识拓展,通过练习评价总结等活动,深化情感体验,知识技能迁移。

  (9)介绍曲作者;先由一位学生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向学生介绍,然后采用答记者问的形式来介绍马思聪,教师补充。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0)完整欣赏《思乡曲》通过聆听,分析作品曲式。要求学生用手势(食指)表示第一变奏,用两个手指表示第二变奏, 用三个手指表示第三变奏,学生专着的听,并做出相应的反映,最终通过对比学生明确乐曲的曲式。

  五、说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手段将采用课件和录像。现代教学媒体不受时间、 空间、 宏观 、微观的限制,视听结合,形象直观,如实地传输、保存和再现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发挥高水平教师的作用,使音乐教育社会化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高中音乐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六单元第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中的第一课,也就是整本书的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萧.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多声重唱-鸟儿在歌唱和风笛演奏-优雅,还有的就是排萧演奏-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还包括音乐知识欧洲音乐.因为学生普遍对音乐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所以我在讲音乐知识的同时会尽量结合作品,让学生轻松的接受.这节课我会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贯彻思考,体验,探究,实践的原则,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特点,应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而愉快的情感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感受音乐.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轻松的学习,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在讲授音乐知识时,我会尽量的结合作品和影响资料,做到让学生轻松的接受,努力让理论知识变得不会那么枯燥.这节课的导入我用铁达尼号的主题歌的音乐来导入,着重让学生听有风笛演奏部分的音乐,并提问学生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由此来引出今天本课的饿主题-欧洲音乐.这种导入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让学生能从熟悉的音乐中感到亲近与轻松,并能从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一些音乐知识.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1,欣赏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欧洲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2,初步知道欧洲民间音乐的饿概况,了解风笛.排萧的音乐特点.本课的重点是;从音乐中了解到欧洲民间音乐的特点,并让学生结合作品了解欧洲民间音乐的特点.难点是:能从不同的声音中分辨出风笛与排萧的不同之处,并说出主奏乐器.

  五,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主要包括三首欧洲民间乐曲,我在整节课中会应用讲授法,体验法,谈话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1)导入:我用铁达尼号的音乐来导入,特别让学生来注意前奏的音乐是用那种乐器主奏,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出今天的主题-欧洲音乐.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能从熟悉的饿音乐入手,引起学生对本课的亲近与兴趣.在这里我主要应用欣赏法与谈话法.

  2)我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写在本课开头的李斯特的`名言,并指出今天的教学任务:欣赏几首欧洲民间音乐,并了解民间音乐的饿美妙与特点.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能从李斯特的名言中更加加深学生对民间音乐的饿印象,使学生了解到民间音乐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是极具特色的,从而升华了今天的饿主题.在这里我应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

  3)完整播放<鸟儿在歌唱>,并请几位学生来说说这首曲子的特点.他与美声唱法有什么不同?回答完毕,请班级上学过美声的饿同学来演唱,让同学们能现场对比聆听两种唱法的不同.完了之后,教师指出这是一种欧洲唱法-欧亚唱法,并结合作品来解释什么是欧亚唱法.在这里我应用的饿是谈话法与参与实践法,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能让学生近距离的饿体会两种唱法的不同,并能通过请学生演唱,加深学生对本课的印象.

  4)完整播放<优雅>并提问:这首曲子用了那种乐器啊?学生回答;风笛.下面多媒体显示风笛的形状,教师简要讲解有关风笛的知识.完了之后,多媒体再弹出一个画面,是中国的竹笛.通过对竹笛的饿介绍让学生能分辨竹笛与风笛形状上的饿区别.最后教师指出不管是风笛还是竹笛他们都是民间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主奏乐器.这里主要应用讲授法,通过对比介绍,让学生能事先体会到民间音乐的美妙.

  5)小插花,播放两段音乐,请学生来分辨主奏乐器.(一段是中国的饿竹笛,一段是风笛).教师鼓励学生回答准确,这时侯教师拿出两个乐器,对,就是竹笛与风笛,教师师范演奏,并请学生来学.当燃教师辉控制住场面,不会让学生太闹腾.在这里我应用了实践法,这样能让学生从亲自参与演奏中体会到民族乐器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6)完整播放<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饿舞蹈>,教师顺着音乐跳几个罗马尼亚民间舞蹈.完了之后,提问,主要由那种乐器演奏并出示排萧图示,简要介绍排萧并请学生来说明与风笛的区别.完了之后,再播放一遍音乐,请学生来体会这首曲子的饿情绪如何,并请音乐科代表来回答听后的感受.完了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并指出;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对与音乐的饿听后感受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他没有固定的回答,并鼓励学生今后多积极发言.再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应用谈话法,设计意图是通过对乐曲的欣赏,来教育学生今后音乐课上该如何表现.

  7)最后请几位学生来读一读上了这节课之后对后面的音乐知识最有感触的一段,如果找不到,可以自己来讲欧洲音乐的特点,完了之后教师做补充.这里我主要应用的是谈话法,

  总结:本节课秉承着体验,参与,思考的饿原则,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与教师的互动,让学生能了解到民间音乐的饿乐趣并升华了主题.

【高中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音乐说课稿04-27

高中音乐说课稿:非洲歌舞音乐03-31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04-07

精选高中音乐说课稿四篇02-09

高中音乐说课稿15篇12-16

高中音乐说课稿(15篇)12-16

【精选】高中音乐说课稿四篇01-10

精选高中音乐说课稿三篇01-20

【推荐】高中音乐说课稿三篇01-23

高中音乐说课稿集锦7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