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音乐说课稿

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2-01-26 08:29:3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音乐说课稿合集十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说课稿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音乐说课稿合集十篇

音乐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粉刷匠》是人教版小音第九课。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巧巧手。《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通过由五个唱名(do、re、mi、fa、sol)组成的短小严整的一段体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粉刷匠劳动时喜悦心情以及忘我劳动的精神。根据本教材的编写意图,我想在教学中一方面要体现"劳动最光荣"这一人文主题思想,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感受外国歌曲中劳动类歌曲的情趣。通过唱歌、表演和即兴创编,体验外国民族音乐风格,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根据新课标思想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认知目标:理解歌曲《粉刷匠》的内容,能准确、有表情地演唱《粉刷匠》这首歌。

  2、能力目标:在共唱共演中交流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能够按照图形谱,准确地朗读歌词,能够听音模唱旋律,并了解其组成音。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领悟"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树立"爱劳动"的意识。

  二、说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一是要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二是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教学中,我采用演示和讨论等教法,以视觉带动听觉。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创编,同时用活泼有趣的体态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学生律动《我有小手》。师生问好。

  2、游戏导入、师生律动。

  (1)猜谜语。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猜猜看:“两棵树、十个叉、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是什么?

  (2)猜猜看。师把和劳动有关的具体事情:如扫地、洗衣服、拖地等写在纸条上,通过摸纸条学生的动作表演,让大家一起猜一猜他在做什么。然后发散到生活中,让学生们说说小手还会做什么?

  (3)即兴律动《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师:扫地、写字、刷牙……都离不开我们的手。让咱们跟音乐,一起来展示我们这双万能的小手吧!

  3、合作学习、培养能力。

  这一环节从听录音范唱《粉刷匠》入手。教师介绍一位叫"彼得"的小朋友,设置问题:"他的小手在干什么?",引出粉刷房屋的人叫——-粉刷匠,师板书课题:今天学习的歌曲为《粉刷匠》。从虚拟的"彼得"引入课题,拉近学生和歌之间的距离,有种亲切感。在"交友"中导入新课。

  (1)图形谱

  a、探讨声音

  b、跟着老师的手势做声音节奏练习

  c、跟着教师的画笔做声音节奏练习

  d、学生再次根据节奏,用“刷”练习节奏。

  e、师逐句带读歌词。

  (2)师唱谱,生唱词。

  (3)生独立演唱

  (4)教师唱谱,生找歌曲组成音

  (5)生听音唱谱

  (6)跟琴独立演唱曲谱

  (7)学生跟伴奏独立演唱(录音)

  本环节中,教师在学生读出节奏的基础上,加上歌词。通过由浅入深、趣味演示的方法,解决了练习歌曲节奏和读歌词的枯燥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4、活动"巧巧手折一折"。

  5、歌曲的处理。

  有感情的歌声,永远是音乐教学工作者追求的最美境界。为此,在歌曲处理中,我采用了谈话法,启发学生们结合自己的感受思考:

  a、如果你是那位粉刷匠,你看到自己鼻子上有油漆,你心情怎样?

  b、看到粉刷好的房屋,你的心情怎么样?从而完成对歌曲的创编,即在每个乐句的最后加入衬词。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劳动时的辛劳与快乐,并能通过多种演唱形式抒发自己愉快的心情,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创造意识。

  6、拓展延伸,渗透情感教育。

  通过谈话,让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过的劳动歌曲,并齐唱这些歌曲,从而明白"生活中处处都需要劳动"、"劳动创造了生活"、"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音乐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雪绒花》,它是人音版13册第6单

  元《荧屏乐声》中的四首歌曲当中唯一一首学唱的歌曲,歌曲为C大调,两段体结构,采用3/4拍和中等速度,曲调优美恬静、朴实感人,《雪绒花》是美国著名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具有浓郁的奥地利民歌风格,歌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寄托了主人公对亲人、国家深深的热爱和祝福之情。

  二、说目标

  通过对《音乐课程标准》的学习,我懂得了音乐以审美体验为

  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结合七年级学生审美、表现、想象和创造能力逐渐增强的特点,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聆听体验《雪绒花》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深切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能力目标:学唱《雪绒花》,能以优美、深情、自信的歌声演唱中文版和英文版《雪绒花》。(学习二声部合唱,声部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声音和谐统一)

  3、知识目标: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准确演唱歌曲中出现的八分休止符

  三 、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进分析,了解教学目标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唱《雪绒花》,能以优美、深情、自信的歌声演唱中文版和英文版《雪绒花》。

  难点:八分休止符的准确演唱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音乐带来的无穷魅力,我采用了情景创设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1、情景创设法:是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电影片断,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们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启发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发展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开展音乐活动,来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进学生的群体意识,锻炼学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学法很重要,我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让学生看、听、唱、说、合作等方式,(主要是让学生看电影片段、听歌曲旋律、唱谱子、回答问题、小组合作),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表现、探究、合作,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层层深入,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教学准备:

  另外为了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和钢琴

  五、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一说教学过程的设计,为了让学生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这节课我设计了新课导入、聆听、学唱、音乐演唱会、拓展活动五个环节

  1.新课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之前我运用多媒体播放电影《音乐之声》当中的插曲《Do-Re-Mi》片段,考虑到这首歌曲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熟悉,学生会很自然的进入到歌曲中,听完后引导学生说一说《Do-Re-Mi》的来历,从而引出美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之声》,启发学生讲一讲电影当中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Do-Re-Mi》、《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都是这部电影当中的插曲,刚刚我们已经欣赏了《Do-Re-Mi》,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另一首《雪绒花》,通过课件出示主题《雪绒花》,接着出示作品的简介,介绍歌曲的词曲作者,及电影的获奖情况,以提升《雪绒花》这首歌曲和《音乐之声》这部电影在学生心中的认识和地位,以便更好的来学习歌曲。

  2、聆听:为了体现音乐的审美体验价值,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蕴含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我设计了聆听《雪绒花》这个环节,第一遍聆听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第二遍聆听引导学生感受3拍子的旋律起伏及强弱规律,并教会学生3拍子的指挥技巧,第三遍聆听引导学生感知歌曲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学生充分的聆听,积极的表述自己的体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接下来学唱歌曲奠定良好的基础。

  3、学唱:为了在学唱的过程中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演唱时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唱歌中享受到快乐,我把重难点的解决和歌曲情感的处理都融入到学唱歌曲这个环节中。

  (1)首先让学生跟钢琴伴奏哼唱《雪绒花》的旋律,引导学生在哼唱旋律时感受旋律的变化并分出A、B两段,接着A段通过唱谱子、小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同时找出相同旋律的乐句唱一唱并感受A段旋律比较平稳、起伏小的特点,然后通过模唱,师生接龙等方法唱谱子填歌词,使学生掌握A段旋律。

  (2)接着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受B段旋律起伏较大的特点,并找出歌曲节奏发生的变化,出现了八分休止符,通过引导学生打节奏、唱谱子来解决这节课准确的演唱八分休止符这个难点,然后还是通过模唱,师生接龙等方法唱谱子填歌词,使学生掌握B段旋律。

  (3)在进行歌曲情感处理时,通过让学生闭眼睛听歌曲的伴奏感知歌曲的旋律起伏、力度、节奏等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感知歌曲的情感发生的变化,启发学生用音乐的语言把感受到的描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深情的、自信的演唱歌曲,演唱前指导学生唱歌时正确的方法,口腔打开、嘴巴张开、科学用嗓、均匀的运用气息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师生通过共同体验、探究、合作、表现,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能力及表现音乐的能力。

  4、音乐演唱会:为了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增进学生的团队意识,我举办了音乐演唱会,让学生在演唱《雪绒花》的基础上分组进行创作表演,学生通过齐唱、重唱、领唱、尝试唱英文版等形式自行指挥完整的表现歌曲,使整节课达到一个高潮,在创作和表现的过程中不仅增进了对音乐的兴趣,还锻炼了自己的合作与协调能力,表演结束后各组进行相互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5、拓展活动:在音乐演唱会的过程中学生对用英文演唱《雪绒花》很感兴趣,因此我增加了拓展活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尝试用英语演唱《雪绒花》,先让学生通过聆听英文版《雪绒花》,感知英文发音和中文发音的不同,然后介绍英文发音的特点,并教读学生不认识的英文单词,如:Edelweiss、 Blossom、bloom、Bless等,然后师生共同用英语深情的自信的演唱《雪绒花》,最后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雪绒花》尽情的享受了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与魅力。

  (为了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我增加了拓展活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学习二声部合唱,通过唱谱子的方式学生掌握二声部旋律,分成两个声部练习,相互配合,达到声音统一,然后完整的合唱歌曲,学生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感受、体验、合作享受到和谐美妙的音乐从而获得成就感,使学生更加喜欢音乐)

  最后作为一个小奖励,和学生一起欣赏电影《音乐之声》当中的另一首诙谐幽默的插曲《孤独的牧羊人》结束新课。

音乐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了解世界三大男高音最钟爱情或喜欢歌唱的男高音必唱的歌曲,通过不同的演唱方式来表现歌曲的优美,欣赏并学习此歌曲。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歌唱地,演绎并把握好不同情景的情感表现部分。

  教学重点:此乐曲为两段体歌曲,理解并掌握乐曲中三连音、自由延长。

  教学过程:

  一.歌曲中所出现的特殊节奏

  1.掌握三连音

  由我们国家的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出现的三连音引出,这样一来学生就容易掌握三连音的演奏或演唱方法了。但在此歌曲中所出现的三连音有所区别,在时值上有所变化。这首乐曲是十六分音符的,一般是八分音符,在时值上有所变化,时间上就短一些。

  2.前倚音

  此歌曲有五处有前倚音,但在演唱时就要注意它的表现形式和意义,注意相互之间的关系,乐节之间的表现应有所区别,在力度和速度上进行对比。

  3.自由延长记号

  此歌曲中有四处出现了自由延长记号,第一段与第二段相互之间应该有所比较,使歌曲充满活力和希望,在演唱和演奏时内心充满信心同时要看到希望,要用这样的心境去表演才能使听众

  产生共鸣使人们内心世界有震撼性。

  4.反复部分

  在第8

  小节处反复后第一段,第二次反复进入第二段,注意歌曲的力度记号的作用和意义,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理解,要很好地把握它需要不断地来演唱,就如我们读书一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唱歌也是这样一来一个道理。

  二.歌曲的传奇故事

  《我的太阳》(Oolemio)是一首创作于1898年的那不勒斯(那波里)歌曲,这首歌曲(G·卡普罗词,E·卡普阿曲,尚家骧译配)流传之广,不仅是知名男高音如恩里科·克鲁索、卢加诺·帕瓦罗蒂、安德烈·波伽利等的保留曲目,也被诸如布莱恩·亚当斯等流行摇滚艺人演绎,同时是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帕瓦罗蒂的代表作。作词者为Giovanni

  Capu

  o,作曲者为Edua

  do

  di

  Capua,尽管该首歌词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但多数时候还使用那波里方言演唱。

  "O

  sole

  mio"的字面翻译即是“我的太阳”,这首歌曲的版权不属于公共财产。20xx年杜林法庭裁定Alf

  edo

  Mazzucchi(1878-1972)为该歌曲的合法第三创作人(之前仅被认为是曲谱录谱人),故根据伯尔尼(伯恩)公约,它将受版权保护直至20xx年(最后一位作者逝世后仍有70年的保护期)。

  像《我的太阳》这样在全世界广为流行的民歌真是少有,意大利著名歌唱家斯泰方诺、帕瓦罗蒂和卡鲁索演唱过这首歌后,它在20世纪后期成为世界上最风行的民歌。尽管如此,对于《我的太阳》中的“太阳”的所指,人们仍观点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卡普阿写的一首情歌,他心目中的爱人就是他的太阳。但也有人持“我的太阳”指的是爱人的笑容这一观点。情人美丽多情的笑容被卡普阿喻为“太阳”,表示忠贞不渝的爱情。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此歌表示两兄弟之间的感情,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两兄弟相依为命,哥哥为了使弟弟得到好的照顾,生活得幸福,就代替弟弟出外受苦挣钱。当哥哥离开家门就要上路时,弟弟为他送行,就以这首歌来表达自己对哥哥的感激。哥哥被他比做自己心目中的太阳。还有的传说更加离奇,说是两兄弟同时钟情于一位多情漂亮的姑娘,两兄弟并没有为夺得美人心而打得头破血流,甚至没有互相吃醋,而是哥哥先做了让步,出门远行,把心目中的太阳——他所钟情的人留给了弟弟;弟弟含泪为哥哥送行,把这首歌献给了哥哥,尊敬的兄长和心爱的情人被他比做心目中的太阳。任何有关创作《我的太阳》的文字解释也未被卡普阿留下,因此我们对“太阳”究竟所指为何不得而知。

  不少人总以为这是一首那不勒斯民歌,其实它是一首道地的创作歌曲。它的曲作者是19世纪意大利的卡普阿,歌词是卡普罗受莎士比亚的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诗句的启发,创作出这首借赞美太阳来表达真挚爱情的`歌词。因它的曲调富于浓郁的那坡里民歌风味,因此在广泛流传时被误认为是“民歌”。这首歌最初是在一次意大利“那不勒斯民歌节”上演出获得成功后传开的,后来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震撼人心,被誉为意大利“代国歌”!

  (1936年柏林奥运会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尚未发生。国际奥委会仍在进行下届奥运会的准备工作。运动会期间,国际奥委会讨论了第12届奥运会会址问题。当时提出申请的有日本东京、芬兰赫尔辛基、意大利罗马、西班牙巴塞罗那、匈牙利布达佩斯、埃及亚历山大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里约热内卢、爱尔兰都柏林、加拿大多伦多、瑞士洛桑、希腊雅典,随后伦敦、蒙特利尔也提出了申请,总共达14个城市。经过几轮投票,东京、赫尔辛基两市获得预选权。最后表决时,东京以37票获胜,赫尔辛基得了26票。国际奥委会于开罗举行会议,中国奥委会代表抗议日本侵略中国,破坏世界和平,违林匹克精神。并要求剥夺日本东京、札幌两市夏季与冬季奥运会主办权。第12届奥运会原定1940年9月21日-10月6日举行。)1940年,战争的硝烟尚未消散,但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体育运动场上空已缓缓升起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的会旗。各国运动员在雄壮的乐曲声中先后踏步进入运动场。按照国际惯例,凡参加运动会的国家应事先向大会提供自己的国歌乐谱,也许因忙于应付其他国际事务的缘故,也许是历史对意大利法西斯政府的一次惩罚,墨索里尼政府驻芬兰使馆竟然忘了向运动会提供意大利“新国歌”,即法西斯政府的所谓“国歌”。而运动会主管此事的有关人员可能出于对墨索里尼政府厌恶的原因,也懒得去索取意大利运动员入场时用的“新国歌”乐谱。于是,一桩富于戏剧性的历史事件,终于在运动场上发生了。

  当运动场上的工作人员手持意大利国名缩写的木牌,引导意大利运动员走过大会主席台时,乐队指挥急出一身冷汗:原来在他的指挥谱架上根本没有意大利“新国歌”的乐谱。怎么办呢?总不能让意大利运动员在无声中通过主席台吧!于是,这位乐队指挥急中生智,陡然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于是,他关照乐队队员,一起齐奏这首具有意大利民族风格的乐曲,以取代迟迟未来“报到”的意大利法西斯独裁政府的“新国歌”。

  三.欣赏学习《我的太阳》

  在莎士比亚《罗米欧与朱丽叶》中有这样两行诗:“是什么光从那边窗户透出来?那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卡普鲁的歌词就用了这样的立意,把爱人的笑容比为“我的太阳”,又以赞美太阳来表达真挚的爱情。卡普鲁所谱歌曲的前半部分以富于歌唱性的中音区曲调,赞美着灿烂的阳光和蓝色的晴空,令人精神爽朗。后半部分以高音区的奔放热情,倾诉着对心爱的人的爱慕感情,其中在“阿,太阳,我的太阳”一句出现的和声大调的降六级音,更使音乐的色彩一新,深情感人。

  四.小结

  此歌曲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予以考虑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象不同对歌曲的理解也不一样,关键在于引导和诠释歌曲的意义所在。

音乐说课稿 篇4

  第一乐段中速优美的

  第二乐段快速欢快的

  第三乐段中速优美的

  三:拓展——认识笛子。

  设计意图:在上一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用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感受中国民族乐器笛子的音色,笛子的发展。

  1、导入:为什么贺绿汀要选择笛子作为模仿的乐器?

  2、介绍笛子的发展过程。

  A、出示:ppt

  B、欣赏乐曲《林中鸟》,让学生体会笛子模仿的鸟叫的旋律。

  C、欣赏影片笛子独奏,感受笛子多变的.演奏技巧。

  3、小结:笛子是我们国家最早的民族乐器,希望他继续的发扬光大。

  四、情感拓展——听朗朗演奏的《牧童短笛》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多种演奏情绪的《牧童短笛》,体会乐曲所传达的爱国情怀。

  1、导入:让我们一起欣赏由朗朗演奏的《牧童短笛》

  2、播放媒体。

  3、小结:我们的童年幸福快乐,希望同学们把握好这幸福美好的童年,多学本领,为祖国多作贡献。

音乐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非洲,学习非洲手鼓》。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初二学生对于非洲音乐的了解,教学目标应该定在什么位置?如何根据学生的发展和要求,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并进行合理有序的整合,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个音乐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教学内容

  在接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走进非洲》 这篇教材时,里面有一个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那就是非洲人民非常重视,也非常喜爱的乐器——非洲手鼓,我决定和我的学生一起去了解和学习这古老而神奇的乐器。

  教学目标

  本堂课我主要围绕以下三个目标来进行教学:

  第一个目标:让学生认识非洲,了解非洲手鼓的来历,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文化;

  第二个目标:学习非洲手鼓正确的演奏姿势,初步学会手鼓的演奏方法以及几种常见的基本节奏,体会非洲手鼓的魅力(重点和难点) ;

  第三个目标:通过对非洲手鼓的探索和学习,让学生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劳动的联系,体验非洲独具特性的音乐文化,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讲解示范法,综合训练法、直观欣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从认识手鼓、学习手鼓到能够演奏手鼓。

  教学过程

  首先,我用情境导入的方法播放一段视频,带领学生“来到”非洲大陆。从人文入手,先让学生了解非洲,通过课件的形式将非洲的图片、视频、非洲音乐和老师的解说结合起来一起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多视角的了解非洲,同时也勾起学生对非洲音乐的向往。

  非洲的音乐按照地理位置之分,可分为南非和北非。北非音乐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几乎可以说是阿拉伯化了,南非的音乐更能体现非洲音乐的特色, 在非洲音乐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非洲手鼓了。师导入课题并板书——-非洲手鼓

  我先从手鼓的外形,来历给学生做一个简要的讲解,并结合课件展示几张非洲黑人击鼓的图片,让学生对非洲手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非洲人民独特的生活习性和劳动方式,为了激发学生对手鼓的兴趣,我设置了一个小问题:如果在茂密的树林里,(师敲击一段鼓)这样的鼓声代表着什么样的信息呢?请大家猜一猜。学生凭自己的想象回答问题,答案虽然会有多种,但这也是我要达到的一种效果,让学生大胆的拓展思维,并从中得知手鼓再很久以前它是用来驱赶猛兽和传递信息的。

  手鼓不仅种类丰富,可为舞蹈和其它乐器伴奏,还可以作为语言、信号来表达感情、传递信息、叙述故事。因此,被称为会“说话的鼓”。出示课件,科特迪瓦的`《鼓的语言》。让学生根据书本上的提示来欣赏,这个环节是让学生了解手鼓具有哪些功能。

  学习手鼓是本节课的重点。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手鼓的过程中感觉通俗易懂呢?我从节奏开始深入,因为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和根本,非洲手鼓的演奏更是离不开节奏,只有在掌握节奏的前提下,才能学好手鼓。(老师演奏一段手鼓)学生欣赏一遍后,请出几名学生说出中间印象最深的节奏型。根据学生说的节奏型,我将它稍做加工后板书出来,我们这堂课练习的主要节奏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就产生了。先让学生用击手掌的方式模仿出几种节奏,然后让学生用鼓或者是自制的打击乐器将这些节奏表现出来。

  学生用手鼓演奏这些节奏有两个重点需要把握。首先,要掌握正确地姿势,打鼓时两个手腕不要上下抖动,一般情况下两个手腕是不能高于手面的,更不能跷起来。正确地姿势是以肘关节为轴带动手臂、带动手来击打鼓面;其次,拍子的强弱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拍子的强弱其实也是一种力度的体现。在节奏里,试着让学生改变一下强拍的位置,他们听到的节奏将又是另外一种风格了。在反复练习节奏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方法正确,演奏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音乐表现的质量。

  学生熟练节奏后,就要让他们区分左手和右手的练习了,在前面练习的节奏下面注明左右手的记号,左手由L表示,右手用R表示。学生根据标示进行练习,左右手的灵活运用是学习手鼓的重中之重,通过这个练习既锻炼学生的协调性,也使左右手更加灵活的击打手鼓。

  非洲手鼓随着鼓手敲击的部位不一样,它的音色也会不一样。一般有低音,中音和高音之分,(这三个基本音的打法我选择用视频给学生进行教学)。为了让它听起来更具有对比性,我创造出一种可以让学生很清楚区分手和音色的记谱方法展示在课件上,学生学起来不仅方便简捷,也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当学生能完整地击打出节奏时,一条简单的手鼓节奏就形了。

  非洲手鼓的节奏有快有慢,节奏越快就越能体现出非洲音乐的特色,在学生练习这几条节奏的同时,我让他们的速度由慢而快,循序渐进。节奏熟练了,打手鼓的感觉也就出来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错误,如手型,手击打鼓面的力度、位置,离开鼓面的时间等等。除了下位个别指导外,还要着重提出来给他们讲解、分析。

  掌握手鼓的演奏技能,是为了更好的表现音乐。我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按要求练习一条手鼓节奏,然后在统一拍子的情况下,几个小组进行合奏,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合奏的手鼓队了。

  除了让学生掌握好课堂里的新知识外,创编也是音乐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根据学过的节奏型让学生自由组合,创编成另外的节奏练习,再演奏出来。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音乐潜力。

  手鼓学会了,就让他们自我表现一下吧!有三种途径供学生选择:

  首先是独奏形式,学生将自己创编的节奏展现出来;

  其次是听一段音乐,根据音乐情绪,速度的变化,为之进行手鼓伴奏。

  最后放一段伴有舞蹈的非洲手鼓视频,让学生在欢快、热闹的气氛下,敲打着手鼓,融入到非洲文化的氛围中。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又提高了手鼓的演奏技能。)

  非洲手鼓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发展的很好,展现了巨大的潜力,有很多成熟的非洲手鼓团体和学习班,他们定期交流和演奏,无论男女老幼都其乐融融。今天我们也一起感受了非洲手鼓的魅力,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它!

  教学反思

  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以学生为本,真正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提倡和追求一种轻松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教学方式上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为学生提供多种参与情境,循序渐进,逐层深入,激发学生不断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在欣赏、想象、模仿、交流、表演的过程中理解音乐文化,获得知识。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对于我自身来说,也提高了学科功底和专业水平,真正是受益匪浅。

  谢谢各位专家评委!

音乐说课稿 篇6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按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体验音乐教学实践活动。

  (二)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本课的教学就是遵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使教学设计和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激活学生先前的生活经验。无论是唱歌还是表演、创造等活动,都力图体现出让学生深感兴趣、易于接受、愿意参与、敢于创造和表现的教育理念,以达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歌曲《小雨沙沙》是九年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下雨了》中的一首歌曲。

  教材特点:《小雨沙沙》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歌曲,歌词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渗透了种子离不开雨露的科学知识,富有寓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本课还可以充分利用其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操的教育。这是一首2/4拍的活泼的歌曲,共有四个乐句。第一、二句以变化重复的手法用xx x| xx x节奏生动地描述了下小雨“沙沙”声。第三、四乐句采用紧缩的手法表现了种子要发芽、生长的迫切心情,整首歌如同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图画,使人精神奋发。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一年级学生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基础,本学期开学的前五个星期一直在做唱谱的训练、欣赏的训练和口风琴的.训练。他们学东西快而且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为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机会。

  (三)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以启发式教学法,主要过程是:教师启发学生在体验小雨和种子这两种不同角色的心理以及表现。通过表演、合作展示自己对角色的理解。

  (四)技术准备

  1.使用绘声绘影软件

  2.PPT幻灯片

  3.彩色的亮穗以及制作的头饰。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其对策

  歌词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渗透了种子离不开雨露的科学知识,富有寓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学生很可能对于种子的生长发育没有见过,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能够想象出,种子在合适的温度、湿度下生长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种子的生长是离不开阳光和雨露的滋润的,同时教育小朋友,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长、老师的辛勤培育。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演唱歌曲《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里小雨和种子的形象,懂得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同时能联想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人的培养。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通过扮演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内心想法。

  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

  举例:(以春天里最活跃的是小动物为话题,启发学生联想春天里植物也是活跃的谈话活动,使学生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并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

  (一)组织教学(阶段目标: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

  师:春天来了,小动物们多高兴呀,让我们向在坐的朋友们也了解一下歌曲《谁在叫》中描写的小动物吧。(身体坐端正,看谁的演唱最大方)--播放歌曲伴奏录音。

  生:进行歌曲表演唱。

  师:你们感觉周围的伙伴表现怎么样呀?

  生:汇报。

  师:我们跟着老师的伴奏来演唱,好吗?

  生:跟着伴奏,六人一组进行演唱。

  师:如果你认为自己唱的还不充分,哪我们下面要学的新歌中还有机会。

  (二)学习新歌(阶段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经验准确学习歌词和歌谱)

  1.初听作品,了解歌曲

  师:春天来了,大自然中的动物那么快活,你知道植物有什么变化吗?

  生:回答。

  师:老师今天带来的这首歌曲《小雨沙沙》会告诉大家。(出示歌篇并播放歌曲录音)

  生:聆听歌曲。

  师:听了歌曲,你知道什么了?

  生:回答问题。

  师:自然界中的变化在春天最明显,动物、植物已经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天,到春天它们渐渐苏醒了,大自然的力量真是不可估量啊。

  2.发散思维 鼓励发言

  师:歌曲里有谁?它们谁先出场的?给你什么感觉?我们再听一遍。(第二次播放歌曲录音)

  生:聆听后回答问题小雨和种子。

  师:他们一个有声音,一个有动作,谁说说声音是什么?动作是什么样的?谁会学学它们?

  生:发挥

  3.学唱作品 先唱歌词

  师:看来大家对歌曲了解的很深了,那么能跟着唱的有谁呢?(播放歌曲录音、强调眼睛看屏幕―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生:跟着录音唱。

  师:纠正问题,要求背唱歌曲(伴奏唱)

  生:以组为单位背唱歌曲。

  4.自主学习 大胆尝试

  师:第二段歌词,能不能自己独立唱一唱呢?

  生:独立学习并汇报

  师:帮助解决问题。

  生:理请歌词。

  5.完整演唱 感情充沛

  师:给各组时间进行练习。

  生:完整演唱歌曲。

  6.学习歌谱 手势辅助

  师:带着学生用柯达依手势进行唱歌谱练习。

  生:全员参与。

  (三)歌曲表演(阶段目标:分角色合作表演歌曲)

  1.提供设计 模仿创编

  师:小雨用什么动作?种子的动作是什么?两个之间怎样配合呢?

  生:模仿并设计。

  师:如果大家有跟老师不同的设计也可以。

  生:进行设计。

  2.提供舞台 伴奏服务

  师:我现在把舞台让给大家,我来为大家伴奏,好吗?

  生:到台前,带头饰表演。

  (四)教学检测(阶段目标:检查学生学习状况)

  1.检查歌词

  师:鼓励表演好的同学

  2.检查歌谱

  师:鼓励用手势进行演唱的同学。

  (五)口风琴教学(阶段目标:用口风琴吹奏歌曲片段)

  师:指导学生吹奏歌曲片段。

  1=D

  5 3 | 5 3 | 11 1 | 11 1 | 5 3 | 5 3 | 22 2 |22 2 |

  (六)拓展内容(阶段目标:聆听作品《春雨蒙蒙地下》)

  师:今天我们还要请大家欣赏一首描写春雨的歌曲《春雨蒙蒙地下》,你听听春雨发出了什么声音?(播放歌曲录音)

  生:聆听作品

  师生:简短讨论。小结下课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

  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自评安排在完成分类依据的选择和分类结果的确定之后。

  (二)评价量规

  评分表1

  评价等次 评 价 的 内 容评价方式

  优 秀能独立演唱歌曲《小雨沙沙》。 自 评

  良 好与伙伴一起演唱歌曲《小雨沙沙》。 小组内评

  合 格能看着歌词演唱歌曲《小雨沙沙》。自 评

  评分表2

  评价等次 评 价 的 内 容评价方式

  优 秀能独立演唱歌曲《小雨沙沙》的歌谱。 自 评

  良 好与伙伴一起演唱歌曲《小雨沙沙》的歌谱。 师生互评

  合 格能看着歌词演唱歌曲《小雨沙沙》的部分歌谱。自 评

  七、教学设计的特点

  本课的教学设计重在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这是与以往教学中的不同之处,以往教学中,教师过教案现象严重,学生到底学的开心不开心、清楚不清楚、明白不明白,不去照顾。现在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组织者和学习者,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是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人。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首先要关注到学生的兴趣,关注到我的设计是否适合我的学生,如果不适合,就是课堂上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引领的。例如,这课教学中,教师在学歌之前设计了师生合作学习的环节,模仿种子破土而出的过程。有的学生表演时就干巴巴的从蹲着的姿势站起来,没有展示出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经过教师指导后,其他同学在表现时,就会去表现发芽的种子了。另一个环节是表现小雨和种子一起合作愉快的情景。当教师请了一些男生到台前展示时,可能是由于有20多位瑞典教师在看课,他们就没有把小雨和种子欢畅的感受展现出来,教师在课堂上遇到这样的情况,更不用着急了,只要教师停下来进行指导,就好了。俗话说,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只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始终站在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立场上进行教学,再加上积极的评价,就是给了学生的最大的发展的权利。把学生发展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是我们音乐教师应当充分做到的。

  当然,做教学就有遗憾之处,这节课的遗憾之处,就是对于教学时间的掌握,由于有20多位瑞典教师看课,因此,吹奏口风琴只进行了一点点。说明,教师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进行改进教学环节的设计,使时间安排上更合理。

  《小雨沙沙》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上海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的一首学唱歌曲《小雨沙沙》。

  2、教材分析:《小雨沙沙》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歌曲,歌词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渗透了种子离不开雨露的科学知识,富有寓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本课还可以充分利用其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操的教育。

  这是一首2/4拍的活泼的歌曲,共有四个乐句。第一、二句以变化重复的手法用xx x xx x节奏生动地描述了下小雨“沙沙”声。第三、四乐句采用紧缩的手法表现了种子要发芽、生长的迫切心情,整首歌如同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图画,使人精神奋发。

  3、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因此,根据音乐新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我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1)弹琴帮学生唱准d m s的音高,掌握二分、四分、八分音符时值。

  (2)让学生在美妙、活泼的旋律中,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美。

  (3)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懂得种子的生长离不开科学的道理,启发学生学会细心观察事物。

  (4)通过综合活动启发学生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即兴创造能力。

音乐说课稿 篇7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音乐中的故事》第一课时《歌唱二小放牛郎》。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一、领悟课标,把握重点——说教材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以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叙事歌曲,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的旋律,像阵阵清风传送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放牛娃王二小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把日本侵略军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使我们的老乡和干部得到了安全,敌人受到了惩罚,而我们的小英雄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种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体单乐段结构,以一个精心锤炼,富于概括力的曲调配以多段歌词,曲调优美动听,又略带悲凉的色彩,感情容量较大,充分寄托着人们对抗日小英雄的哀思。

  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激发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丰富情感体验。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通过欣赏歌曲,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

  2、能看着歌词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以情带声,用较连贯的气息和自然而委婉的声音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感受、欣赏并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相应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连贯演唱歌曲。

  二、彰显主体,自悟探究——说学法

  音乐新课标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学法的指导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练习、自信表演等学习方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精选教法,激趣乐学——说教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协助学习活动的助手作用,让学生在创作的活动中学习”。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利用了激趣诱导,引导感受,体验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观看——聆听——演唱”等一系列活动中,促进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养成共同参与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

  四、参与活动,丰富体验——说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感情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上课伊始,我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静静地听了一段后,我问学生可曾听过这首歌,许多学生摇头,但表示好听,我把音量调小,用低沉的声音向学生介绍歌词大意,并揭题: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比我们大三、四岁的哥哥,他就是王二小,在徐缓的音乐声中,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王二小肖像图片并播放电影《王二小》片断,向学生介绍王二小的英雄故事,由此来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的议论,从而引入本课内容,力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感受音乐,学唱歌曲

  新课标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引导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逐步拥有音乐的耳朵,是我们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歌词和音调两个方面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深入聆听,体会情感

  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组织朗读歌词,展开简短讨论,概述歌曲所表达的故事,说说最让自己感动的段落或句子,启发学生体会情感。

  3、琴声引导,学唱歌曲

  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键盘,让学生随琴声轻声分句唱词,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及指导,最后随着琴声完整地初唱全曲。

  (三)加强体验,演唱处理

  由于本课歌曲段落较多,当学生们都能完整地演唱后,我采用多种形式的练唱,如领唱与齐唱的结合,老师唱与学生齐唱的结合,学生分组接唱等,这样既使学生的嗓音在不至于疲劳的情况下,增强演唱的熟练性,又逐步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在练习过程中,我始终把握歌曲塑造的特定情景,将呼吸、吐字、咬字及力度变化等表现手段有机渗透于演唱的指导中去。

  五、拓展延伸,说写碑文

  这一环节教学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学生熟悉了本课歌曲后,多媒体出示王二小放哨图片和王二小纪念碑,我对学生说:王二小就这样一边放牛、一边放哨,勇敢、机智地把敌人带进了我军的包围圈,结果被敌人杀害了,后来,人们在他牺牲的地方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如果让你在这碑上写几个字,你打算写什么呢?

  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情动辞发,各抒己见,言语中充满了对英雄的敬慕。

  六、多元评价激励唤醒——说评价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元评价:有表情的鼓励评价,如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眼神;也有肢体语言鼓励评价,风趣地竖起大拇指或轻拍一下学生的肩膀;还有对学生个别差异灵活评价,针对学生个别特长、强项评价,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树立学习的信心。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材内容的分析,设计及安排,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老师给予指正。

音乐说课稿 篇8

  活动目标:

  1、 通过创编这一集体舞,培养与提高幼儿的创造性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2、 引导幼儿学习通过队形的穿、绕及舞蹈动作来表现花篮的手工编织过程。

  3、 进一步培养幼儿对舞蹈 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编花蓝》及入场的乐曲磁带、录音机

  2、五颜六色的'绢花一束

  3、每人一个利用方便面碗等各种废旧材料做成的花蓝编织的半成品

  4、 模具(演示队形)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韵律活动《郊游》入场

  2、 发声练习《欢乐颂》 练习跳音与连音

  第一遍用“啦”和“呜”来唱,第二遍分组,一组唱词,一组唱衬词

  3、 复习歌曲《夏天》

  (二) 基本部分

  1、 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呢?你们瞧:―――出示花束,“我们编个花蓝把它装起来吧”引起幼儿编花蓝的愿望。

  2、 播放《编花蓝》的歌曲,幼儿手工操 作-编织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花蓝,感受编织的方法。

  3、 请幼儿自由结伴,用自己的身体编织一个大花蓝(分组进行)

  4、 创编舞蹈《编花蓝》

  (1) 出示玩具花蓝,请幼儿观察“支架”与“枝条”部分,启发幼儿在创编时将人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做支架,一部分人做枝条,注意支架是固定的,应该站成什么队形,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枝条很长,怎样做可以表现枝条在支架间来回穿动?

  (2) 将幼儿分为三组,鼓励他们共同商量,分配角色,创编动作,先边唱边编,教师巡回参与,再统一放音乐,三组一起来一次。

  (3) 请出其中的一组来将自己的创编成果进行展示

  音乐结束时,教师启发枝条和枝架应互相缠绕在一起,摆出最后的造型。

  (4) 创编丰富支架的动作:

  a、 放音乐、鼓励幼儿自由编、跳。

  b、 请一些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其他孩子在后面的舞蹈中可学习借鉴他们的动作)

  c、 男女互换,女孩子做“枝条”教师启发“枝条在来回穿动时,除了用小碎步表现以外,还可以用什么舞步来表现?”鼓励女孩子换一种舞步。

  活动结束

  (1) 节奏儿歌《我真的很不错》

  (2) “我们一起到更远的地方去玩一玩吧”-随《效游》的音乐出活动室。

音乐说课稿 篇9

  教材分析:

  [作品分析]:陕北民歌《蓝花花》以甜美流畅、开阔悠扬的信天游曲调咏唱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蓝花花。全曲采用了叙事的手法,分节歌的形式,口语化的歌词,舒缓的节奏较为成功地塑造了蓝花花勇于冲破封建礼教,大胆追求婚姻自由的叛逆形象。根据这首民歌改编的钢琴独奏曲,采用主题变奏的发展手法,有层次地集中刻画蓝花花的美丽与坚强。学习本内容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远程教育资源给我们提供了教案示例、媒体资源。课前,观看媒体资源,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预测学生的学习难点。按照新课程标准我从情感、知识、能力三个维度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歌曲和钢琴曲《蓝花花》,演唱歌曲主旋律,感受北方地区信天游陕北民歌独特风格和韵味,体验钢琴独奏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2、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蓝花花”的故事和作曲家是如何利用原始的民间音乐素材改编成高水平的艺术作品的。

  3、能力目标

  通过聆听和演唱,培养学生用陕北方言演唱和背记《蓝花花》主旋律的能力,并能够理解钢琴独奏《蓝花花》运用 “变奏曲”这一创作手法的相关音乐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陕北方言演唱歌曲主旋律和能听辨钢琴变奏曲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学情: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能力,培养其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其群体意识,锻炼其合作与协调的能力。

  教法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已成为当今现代音乐教师的标志。因此我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来进行教学。尽量充分、合理利用远教资源充实课堂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实现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教学方法不断求新、求奇,让学生在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情绪及风格。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我采用情景式感悟法为主,师生互动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整体感知来进行学习。

  教学程序:

  蓝花花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好!我是曹老师,今天很高兴我们一起来上音乐欣赏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二、欣赏体验,学唱《蓝花花》主旋律

  1、导入。(对比欣赏)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视屏,首先,请欣赏视屏1,请你说出听到歌曲的曲名,属于什么地方?

  生:江苏民歌《茉莉花》。

  师:《茉莉花》是我们江苏的民歌,大家都很熟悉.接下来请欣赏视屏2,你能听出这首歌的歌名吗?它又是属于哪个地区的呢?

  生:第二首有可能回答不出。

  师:没关系,这个“阿宝”是熟悉的吧,他是什么地域性的歌星啊 (北方还是南方啊)?

  生:(回答)北方。

  师:“阿宝”是山西人,是一个西北汉子,你看他头上扎着白羊肚子手巾.这种装扮在文学、影视作品里就是陕北农民的典型形象,第二首是陕北民歌《蓝花花》。那么,关于《蓝花花》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师:(介绍)歌曲叙说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少女“蓝花花”,被迫嫁给老地主“猴老子”,她勇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叛逆,追求幸福的传奇故事。

  2、复听歌曲,熟悉旋律。

  师:那么,这个主题用音乐的方式是怎样来表现的呢?下面,让我们听一下《蓝花花》的主旋律,你觉得它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呢?你仔细听它每一句的旋律线条是上行,还是下行的?

  师:这段旋律分为四句,第一句……(教师分句配手势用LA哼旋律,让学生听旋律线并分析旋律是上行的还是下行的?)。

  师:旋律下行比较多,陕北民歌还有一种哭腔在里边,哭腔一般是下行的,第一句旋律线是上行的,有一个音感觉拖得老长的;这些都是跟它的地域性有关的,陕北地区全都是坡啊,岭啊,所以,唱的歌全是直抒胸臆这种东西。

  师:听起来是怎样一种感觉呢?

  生:噢,是比较宽广、悠扬地。

  师:下面,我们来哼这个主旋律。

  师:(演唱指导)声音在哼鸣“h”的高位置,教师弹琴示范一下用“h”哼唱第一句,学生模仿。

  第一遍:指导学生用衬词“h”高位置轻声慢速哼唱,教师右手弹主旋律。

  第二遍:指导学生用衬词“la”面带微笑哼唱,教师右手弹主旋律。

  师:请大家一起来看大屏幕上的歌词,注意,括号里的“(儿啊)”是衬词,在民歌中经常出现,请不要念。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把歌词轻轻地念一下。 生:念词。

  第三遍:跟着钢琴,学生用普通话唱。

  3、解决难点:用陕北方言演唱主旋律。

  师:我们再听听原版女声独唱,你觉得你唱的跟它有什么区别?

  生:(回答)是用方言唱的。

  师:对,这就是用陕北方言演唱的,个别字的发音,咬字吐字与普通话是不一样的,让我们用陕北话来念一念下面的歌词。

  练习:老师示范,学生模仿。

  师:我们能不能尝试着用陕北方言来唱一唱呢?

  第四遍:跟着钢琴,用陕北方言演唱(唱两遍,第二遍纠正)。

  师:闭上眼睛,能不能跟着钢琴背唱。

  第五遍:跟着钢琴背唱。

  师:同学们唱得真不错!通过演唱,你觉得陕北民歌曲调是怎样的一种风格呢?

  生:(回答)开阔地、高亢地、悠扬地等。

  师:(总结)陕北民歌曲调具有高亢明亮、开阔悠扬的风格特点。《蓝花花》就是流行于陕北地区的“信天游” 曲调,“信天游” 是最富有特色、最能代表陕北民歌风韵的一种曲调,《蓝花花》就是“信天游”的名段,当地人都能哼上几句。“信天游”同时也是西北地区最受老百姓喜爱的一种民歌曲调。“信天游”代表了西北部民歌的特点,比较粗狂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集中展示北方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北方人的热情、豪情。

  三、欣赏钢琴独奏《蓝花花》

  师:歌曲《蓝花花》赞扬“蓝花花”这位妇女勇于冲破封建礼教,大胆追求婚姻自主的一种高大形象。六十余年来一直被全国各地文艺工作者推崇,编撰成各种版本的歌曲、大小歌剧、舞剧、电影等。那么,人们在器乐曲中又是怎样来表现的呢,现在请听一首钢琴曲,你能听出《蓝花花》主旋律出现几次吗?听出一次写1、听出两次写2……

  1、完整初听。

  生:(回答)可以说1次、2次、3次……。

  师: 到底是几次呢?没关系,让我们一次次来听,边听边完成下面这张表格。

  2、分段欣赏。

  (1)、听主题。

  师:能听出主旋律吗?

  生:能听出来的。

  师:这一段就是主题,速度、力度、情绪是什么呢?

  生:是慢慢地、p—pp、蓝色。

  (2)、听变奏1。

  (教师弹奏:变奏1)

  师:你闭着眼睛听,能听出主旋律吗?

  生:好像像又好像不像。

  师:这就是“变奏”,是第一次变奏,即变奏1。

  师:我们来找主干音。

  (教师弹奏:变奏1右手旋律)

  师:主干音是的,所不同的是织体变了,是在主干音上发展变化的,旋律从中音区走到了高音区。第二段的速度、力度、情绪是什么呢?

  生:是稍快地、p—p、深蓝。

  (3)、听变奏2。

  (教师弹奏:变奏2)

  师:这段变奏,能听出主旋律吗?

  生:不能,主旋律变了。

  师:这就是变奏2。它主要变奏的是什么呢?

  (教师弹奏:分别弹奏变奏2左、右手主旋律,生哼唱)

  师:主旋律先出现在左手,又回到右手。它的伴奏织体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弹奏:变奏2八度、和旋)

  生:觉得不是单个一条旋律,感觉很丰富,有厚度了。

  师:钢琴是八度,和弦是一个一个弹出来的。速度、力度、情绪是什么呢?

  生:是快后渐慢、f-ff—渐弱、粉红。

  (4)、听变奏3。

  师:这段变奏,能听出主旋律吗?

  生:不能,完全变了。

  师:这就是变奏3。

  师:速度、力度、情绪是什么呢?

  生:是很快地、ff-sf、大红。

  (5)、听变奏4

  师:这段变奏,能听出主旋律吗?

  生:前面像,后面不像。

  师:这是变奏4,速度、力度、情绪是什么呢?

  生:是渐快渐慢、p-f-sf-p-pp、紫红。

  3、完整复听。

  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主旋律变奏了四次,体裁是钢琴变奏曲。让我们再完整地感受全曲,思考一下,什么是“变奏曲”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生:(回答)。

  师:老师也总结了一下,什么是“变奏曲”呢?请看大屏幕(生朗读“变奏曲”概念)

  三、拓展。

  1、欣赏艺术歌曲《蓝花花》

  师:接下来,老师给你们听一个艺术歌曲版本的《蓝花花》,听听它又是怎样来演绎的呢?

  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你觉得跟我们唱的那里不同?

  生:(回答)有两段歌词。

  2、欣赏MTV《蓝花花》。

  师:接下来,老师给你们听一个通俗版本的《蓝花花》,让我们跟着一起唱,再一次回顾一下主旋律。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四十分钟,我们不仅感受了陕北民歌的魅力,还欣赏了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蓝花花》,其实关于陕北的音乐还很多很多,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通过网上搜集、资料查找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在抒情愉悦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音乐说课稿 篇10

  一、 说教材

  今天我所说课的题目是《这个世界的音乐》。它是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二册第三单元(说明文单元)的第四篇。从单元的安排上来讲,前面已经有了三篇文章对如何抓住学好说明文的关键问题作了铺垫,所以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上就更需要体现出较强的目标训练意识,突出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和素质。 《这个世界的音乐》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不仅带着我的学生们再一次走进了神秘的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而且还为他们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大自然奥秘。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参要求,结合本文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 领会“这个世界的.音乐”的含义,懂得自然界一些生物的“音乐”表现形式。

  2、 掌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品味作品形象而生动的语言。

  3、 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勇气和信心及热爱自然、热爱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这个世界的音乐”的含义。

  教学难点: 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作品主题,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二、 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学生教授新知识时,自然要考虑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教学计划,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这个世界的音乐》这篇课文时新教材的新课文,同时它也被确定为“自读”课文,再加上学生刚刚进入高一,他们大都不喜欢读说明文,感觉枯燥无味,这就有可能使他们读不下去课文,或者虽然读下去但也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针对学生的一系列心理状态,我思考:怎样在40分钟时间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吸引到课文本身上来,完成对这篇科普说明文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一个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教学切入点是确保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三、 说教学方法

  (一) 从学情出发,首先把握两个原则:

  1、 注意高视点、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实到实处,再深入实施其他教学方式和手段。

  2、 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

  其次采取以下具体方法:

  第一、 充分预习课文。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内容包括: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标出段落、划分层次),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认知能力。

  第二、 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课时。

  第三、 分解重难点,以确保学生做到一课一得。

  (二)、从课文本身出发,需注意:

  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教师如何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问题”。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带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主要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讨论”和“辩论”等形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方式及手段

  本文通过学生自由诵读理解课文,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但由于说明文中某些内容较为抽象,所以我上课时利用录音机录制了一部分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亲身品味、体验。同时还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将几个需要讨论和理解的问题显示了出来,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它们去思考。

  五、 说教学程序(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指导学习:课前自学和课堂讨论相结合。(设计依据:课前预习是学习每一篇课文前的要求,且本文是自读课文,自学是必须的;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和辩论可以推动学生思考,感受文章内容,发挥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中国古典音乐《梁祝》,再听几段来自大自然的音乐。

  明确:除了人类的音乐外,自然界的生物也有音乐。我们应该懂得尊重任何形式生命。

  (二)、分析课文

  提问:

  1、“这个世界的音乐”究竟指的是怎样的一种音乐?

  (思考——讨论——发言)

  2、这种声音是否具有某种具体的意义?

  (在原文中找答案)

  3、 作者的观点,人类作为地球生物,创作音乐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思考——发言)

  (三)“课堂小小辩论赛”

  作者把音乐创作视为人类的生物性本能,也就是把动物与人类看作有某种质的类同,这是否抹杀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学生先讨论,再发表自方观点)

  (四)、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

  (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事例加以证明 )

  (五) 品味语言:生动幽默

  (兼文学性和趣味性)

  (六) 介绍“人生健康小诀窍”

  1、 听好的音乐可以使人

  身心舒畅。

  2、 聆听古典音乐最有益于人的健康。

【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音乐的说课稿12-17

音乐说课稿11-22

音乐说课稿03-11

春天音乐说课稿07-18

年级音乐说课稿11-29

大班音乐说课稿11-15

小学音乐说课稿03-16

音乐与影视说课稿07-06

小学音乐说课稿11-04

音乐说课稿13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