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音乐说课稿

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2-06-15 08:00:2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音乐说课稿1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音乐说课稿13篇

  音乐说课稿 篇1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以湘教版小学音乐第九册第六课《山乡的彩云》一课为内容为大家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根据湘教版小学音乐第九册第六课的内容——《山乡的彩云》,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山乡的彩云》是一首民歌调式的歌曲,这是一首乡土气息浓郁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众人和声“嗦罗罗罗喂”的反复,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气氛,歌词以“彩云”这一形象的比喻,描绘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五彩缤纷的丰收景象和喜气洋洋的幸福生活,热情地讴歌了党的富民政策。

  2、教学目标:新课程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我的教学目的是(1)能用明亮跳跃有控制的声音演唱歌曲。(2)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和表现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科是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重点是用明亮,跳跃而有控制的声音演唱歌曲,把握节奏,表现出歌曲喜气洋洋的生活情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规定或自创的象声词,表现画面的情境。认识倚音,学会它的唱谱法。准备的教具就是钢琴和多媒体。

  二、说教学方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再获得知识。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牐牨究沃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分组合作、质疑探究来突破难点解决问题。

  四、说教法

  (1) 审美体验价值:

  (2) 音乐中加强群体意识:

  (3) 变难为易的教学手段:

  五、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音乐问好

  2、节奏游戏,兴趣引路:在教唱《山乡的彩云》一课时,在一开始先用游戏抓住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其中,将这节课的重点提出来用玩游戏的方式来消化它,让它变成一个轻松的可以一笔带过的东西。这首歌包含有较多的四十六的节奏型,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的地方。我让他们运用象声词的模仿,例如我说:“剪刀剪起来咔嚓”同学们就回答:“剪刀剪起来咔嚓嚓嚓咔嚓嚓嚓”。然后运用闹钟、鞭炮、火车等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配合节奏,并让他们根据声音做动作,最后还分别给这些节奏编上曲。而所有的这些只是为了《山乡的彩云》这首歌曲的教唱和歌曲中四十六的节奏的把握做铺垫。通过以上的节奏练习,解决了曲谱教学中的难点,为新课的教学扫除了障碍。这种教学中创造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可以调动学生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和条件。并且让学生明白生活本身就是音乐的源泉,音乐来源于生活,他们自己也可以创造音乐的元素。

  3、视听结合,导入新课:我根据歌词内容绘制图画,让学生观察图上的“云”,从而形象而直观地理解,这里的“云”,指的就是农民喜获丰收后堆起来的谷垛。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能增强学生对音乐的亲近感,又可加深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生活中有很多美的东西,我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描绘山乡的景象,用精炼的语言刁勒出一幅美丽的山乡彩图,这个简单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留给他们充分的`时间,人人参与想象、表达。随后在课件上展示曲谱中提到的颜色,出示曲谱中提到的农民心目中各种颜色所代表的东西,导入新课题。

  4、熟悉旋律,合作学唱:通过老师范唱和教唱,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让他们分组唱和分男女生唱。

  5、艺术处理,情感演绎:通过启发提问:这首歌表达了农民伯伯怎样的心情,我们又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来唱呢?“嗦罗罗罗喂”我们应该唱得怎样?音高像云一样是往高处走的那我们音应该越唱越高还是越唱越低?歌曲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力度呢?这样,通过启发性的体问,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到了歌曲中活泼亲切的情绪。注意气息控制,能根据谱中的力度记号MP,MF,﹤,﹥渐强渐弱等表现力度变化。“嗦罗罗罗喂”应轻声,像一人唱众人和的感觉。演唱的过程中注意情感的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最后按处理将歌曲完整的带有情感的演唱一次

  6、小结下课,布置作业:让本课在歌声中结束。

  本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课堂带来了活力,注入了生机,弥补了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给了学生以直观的美感享受。初走上教学岗位,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音乐说课稿 篇2

  学段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和即兴创造活动。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用欢快的心情,饱满的.热情演唱歌曲《乃哟乃》,并在音乐活动中进一步了解1、3、5三个音以及它们神奇的作用。

  2. 技能目标:通过“听、唱、动、奏”等音乐活动体验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创作旋律的兴趣,并能积极尝试和探索音乐奥秘的愿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 “听、唱、动、奏” 活动中体验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在音乐活动中进一步了解1、3、5及其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创作旋律的兴趣。

  难点解决:

  师:请同学们找出这首歌的节奏、旋律上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说出这首歌由哪几个音组成?(学生分组进行谈论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正是这些神奇的音符1、3、5,让我们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找到乐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就容易唱了。(学生跟琴演唱歌谱)

  (设计意图:新课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我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师生间的共同探讨,运用比较法、发现法,让学生自己寻找相同点与不同点,通过学生自身的诉说,启发了思维,加深了对音乐形象的理解,积极引导学生把对音乐的内心感受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快乐学习的实践中去,在“唱唱、听听、议议”等活动中感受理解音乐。)

  音乐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小螺号》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第八册第四课《水上的歌》中的歌曲。它是本课的重点教唱歌曲。第四课共需三课时进行,下面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它紧紧围绕《小螺号》。《小螺号》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通过轻快有趣的歌词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美好心情。歌曲为2/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

  二、说学情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时期的学生性格活波好动,热情开朗,通过前几年音乐课的学习呢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简单的学习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简谱试唱,对音乐的情感也有初步的理解。不过这一时期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将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来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三、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歌曲演唱、处理与创新中,自然渗透“爱”的教育,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亲人等“爱”的美好情感;提高同学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演唱、自主创编等活动同学们能够学会理解这首歌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习并掌握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小螺号》,让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四、说教学重难点

  1、完整正确地演唱歌曲。

  2、能运用装饰音完整地唱好歌曲。

  3、注意后十六分切分音符的演唱。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渔夫帽、海螺等。

  六、说教法

  根据新课改理念,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根据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是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展开想象,大胆创新。我采用了感受铺垫法、启发引导法、比较法、发现法、激趣法、讨论法等各种灵活多变的方法,让学生能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互动、共同发展。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制作一套课件,不用粉笔板书。歌曲曲谱、乐谱知识中的符号、歌曲动画等全部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让学生感到形象、美观、直观、生动。

  七、说学法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将在老师各种灵活方法引导下通过感受欣赏自然而迅速的学会歌曲唱法;通过探究、讨论、发现去主动学习;通过合作、想象去创新发展歌曲,并得到爱的情感教育。

  八、说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

  1、故事导入:在新课开始之前我会通过语言为同学们创设一个故事情景,通过故事的引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同时我的故事和接下来的歌曲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同学们歌曲的学唱进行铺垫。

  当时的课堂情境是这样的:同学们:早上好,今天在新课开始之前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生活在大海边的小朋友,是渔民的儿子。每天早晨阿爸迎着朝阳,出海打鱼,到了傍晚,阿爸伴着夕阳,满载而归。一家人的生活幸福又快乐!对于涛涛来说,最大的快乐是每天晚学后,来到大海边,欣赏着美丽的海边风景,深情地吹起小螺号,螺号声声换船归。同学们想听听小朋友的螺号声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首好听的歌曲《小螺号》。

  二、新课教学

  1、歌曲欣赏:根据音乐新课改的理念要引导学生完整而充分地多次聆听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感受欣赏中不自觉的就能学会歌曲。新课教学重感受默化,轻专业技能。所以我设计了三次欣赏动画歌曲,每次欣赏之前提出设问;如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的“景色”是怎样描绘的?3、出示歌谱。边看边听,然后回答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完善以上的问题。

  2、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寻找、发现上滑音出现了几次,并通过老师运用和不运用演唱的比较,让学生总结出运用上滑音更能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唱歌曲第二部分。在学唱中引导学生寻找新的记号波音,并通过比较演唱让学生更能感受到波音更能让歌曲表现出大海的辽阔、海滩的无际、美好的心情。

  (3)老师伴奏,学生初步完整演唱歌曲。

  三、演唱歌曲。

  (1)根据学生素质和表现,即兴利用齐唱、对唱、领唱等等形式,进行各种歌曲演唱处理、表现。

  (2)启发学生唱好上滑音和波音,并运用正确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渔家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3)引导全体学生到前面来自由发挥进行动作表演,教师给与激励。

  四、巩固拓展

  1、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有很多声音,如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各种动物的叫声、火车、汽车等物体发出的声音等。请各小组堂论、创作的新歌词,并划分小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编歌词,展现创新能力。

  2、分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同学们自主学习能力。丰富教学内容。

  3、师生各扮角色发唱不同的乐句,进行创新演唱歌曲。

  4、创编表演亲情故事。招一名同学扮演阿爸,一名同学扮演孩子,阿爸带上渔帽,孩子拿上螺号,老师弹琴学生拿着螺号唱歌,阿爸听到号声满载而归,和孩子唱着歌一同回去。。。 通过音乐剧的表演更加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同学们对歌曲情感的理解。让我的课堂丰富多彩。

  五、小结作业

  音乐剧结束之后我会向同学们说明今天所学习的歌曲情感,鼓励他们回到家里把这首歌唱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过程,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音乐说课稿 篇4

  这是引领我踏入教师行列的一篇说课稿,由本人撰稿,经数位专家老师的精心指点后的精华之作,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小学1—12册音乐教材中的表演曲目均可套用此说课稿,只需将里面的教学重难点稍加改动即可。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 * 号。小学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根据我对小学音乐的理解,现在我来说一下人音版第7册第4课《快乐的课间》中的表演曲目《哦,十分钟》。

  《哦,十分钟》是一首2/4拍的歌曲,情绪欢快活泼,旋律清新流畅,节奏简练明快,描绘了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各种情景,抒发了学生自由欢乐的心情。

  根据我对教材和音乐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用自信的歌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通过演唱歌曲,感受自由欢乐的情绪。

  3、能为歌曲进行简单的打击乐伴奏和舞蹈创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学生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自由欢快的情绪,掌握2/4拍。 难点为:掌握×××后十六音符和0××带休止的切分节奏。

  为了实现本课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我采用“参与——体验、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努力创设轻松欢快的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2、音乐教学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本课的两个难节奏的解决中,我努力体现了这一规律。

  3、本课的编创等实践活动中,我努力做到唱中有创,动唱结合;听中有创,边听边动。

  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一共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在音乐声中律动进教室。

  我将采用《哦,十分钟》的伴奏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律动,学生可以按节奏做各种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欢快自由的情绪。

  我这样设计的理念是:

  1、音乐课堂应该有一个美的开始,在这个环节中,师生共同听音乐律动,能有效的将师生融合在一起,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

  2、律动为歌曲后面的编舞部分做了一定的铺垫。

  3、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是学习、体会音乐的最基本途径。当学生进教室时我用的音乐就是我今天要学的歌曲《哦,十分钟》的伴奏音乐,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我是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做好铺垫,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聆听

  第二个环节,学唱歌曲《哦,十分钟》

  这个环节我将运用听唱法、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自信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其中我将以示范和对比来解决歌曲中和“××带休止的切分节奏”这两个难点,感受歌曲自由欢快的情绪,掌握2/4拍”的重点。我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1、借用多媒体,我将用幻灯片播放学生在课间活动的各种场景,视听结合,聆听歌曲范唱。在观赏和聆听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内容、速度,确定基本曲调和节拍。

  2、学习2/4拍。我会问学生:一个小节里有几拍?通过讨论,我会告诉学生2/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并作出(示范)。

  3、按照歌曲节奏边划2/4拍图势边读歌词。由于这首歌曲节奏简单,歌词优“0××带休止的切分节奏”。

  ×0 ,通过让学生听、比较和多次练习,掌握突破此难点。第二个难点我将指导学生划2/4拍指 来突破这个带休止的切分节奏(示范)。

  4、以师生接龙的形式跟钢琴简单的学唱歌谱。由于在读歌词时已解决了教学重难点,这样对曲调的演唱,学生能很快的掌握,在唱的过程中,我会做适当的示范,如(示范),并用手势提示。在学生唱的过程中,我会视情况及时指导。

  5、学唱歌词。这个环节,我会注意对学生的情绪的引导,表达出歌曲的欢快活泼轻松自由的感情。此时我会问学生:你们在课间都会玩什么游戏啊?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能体会到歌曲的情绪,达到“用自信的歌声演唱歌曲,感受轻松自由欢乐的情绪”的教学目标。

  我这样设计缘于:

  1、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引导和动力。我在教学设计中借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手段,创设轻松欢快自由的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歌曲的意境,从而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快乐的课间生活的主题。

  2、学生从看、听、念、唱等活动中,感受到歌曲轻松愉快自由的情绪,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这一理念。

  第三个环节,创编活动,学生为歌曲进行即兴的打击乐伴奏和舞蹈创编。

  这一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加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我会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和打击乐器,如三角铁、铃鼓等,为歌曲作伴奏。同时我会适当提示几个舞蹈动作,如(示范 ),让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情绪等要素去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通过3—5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分组表演,最后抽出几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来台前随着音乐表演,此时台下的学生可以和着音乐演唱。同时我会考虑到有些学生的舞蹈能力薄弱,可能不太愿意积极的做舞蹈表演,我会安排这些孩子演唱歌曲,用歌声为其他学生的表演做伴奏。

  这体现了新课标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同时,新课标指出“教学应体现学科综合”的理念,我将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

  此环节中我会指出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进一步强调2/4符和0××带休止的切分节奏,突破重难点。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去课外寻找和学习跟本课的内容相关,或节奏相同的歌曲和音乐知识。

  教科书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课堂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音乐教学的功能绝不仅仅只体现在一堂课上,我鼓励孩子们去寻找和学习课外资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上所述只是我对本课的一种预设,很多环节可能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在实际教学中可能还有各种问题产生,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引导和调整。

  音乐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而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首要前提,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标。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并且富于想象,他们喜欢唱歌,而且对音乐已有初步的概念及欣赏能力,能逼真形象地扮演其中的角色。他们能用夸张但适宜的语气、语调、动作、表情等去表现角色,能有兴趣地听赏乐曲,能感知不同的节奏;并学会用点头、拍手、跺脚等动作来表示,能用语言和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与音乐相应的节奏。在音乐活动中,能做些简单的律动如兔跳、鸭走、大象走等,也能参与跺脚、拍手、捻指等简单节奏型的重复动作。

  《拔萝卜》是一首旋律上口易唱,行动活泼,富有动感,反复吟唱,非常适合幼儿的口味。这首歌的音乐材料十分节省,全曲只有六小节,旋律、节奏完全重复。虽然全部用重复的手法展开但是又不感到单调、乏味。歌曲容易上口,唱几遍就能背了。它对孩子特别有吸引力,重复的段落中包含各种形象,这样的歌曲很容易激起孩子参与的热情,引起幼儿不自觉的动作。

  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乐意通过想象和模仿歌曲中的各种角色。

  二、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从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本次教学活动目标从认知、技能、情感三方面制定:

  1、学习歌曲表演《拔萝卜》,并在乐曲句首重音处开始,合拍地做拔萝卜的动作。

  2、想象和模仿歌曲中各个角色的行走动作。

  3、能积极参与歌唱表演活动,体验歌唱表演的快乐。

  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内容,掌握歌曲中的角色,能进行歌曲表演。活动的难点是:通过想象能模仿歌曲中各个角色的行走动作。

  三、说准备

  1、与《拔萝卜》内容相关的课件。

  课件中鲜艳的颜色、丰富的动画内容吸引幼儿的眼球,能把幼儿的兴趣自主地吸引过来,主动集中注意力。

  2、歌曲中各角色的头饰及萝卜的头饰。

  头饰的运用是让幼儿积极参与歌唱表演活动,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表演欲望。

  四、说教法和学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除了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

  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情境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用合适的方式把幼儿完全带入到情境之中,让幼儿在具体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 此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还采用了表演法、游戏教学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让幼儿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会歌表演《拔萝卜》,体验歌表演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唱一唱、做一做、、演一演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表演歌曲。

  五、说过程

  (一)导入活动:欣赏课件,听故事《拔萝卜》。

  播放课件,结合课件画面讲述故事《拔萝卜》。我会将歌词根据节奏说出来编入到故事中。如:拔|萝卜、拔|萝卜,哎|哟哟,哎|哟哟,哎|哟哎|哟,拔不动。欣赏完故事,教师可提问:

  (1)萝卜拔出来了吗?

  (2)谁来帮忙拔萝卜了?

  (3)谁第一个来拔萝卜?他拔不动的时候请谁来帮忙的?

  (4)谁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来拔萝卜?

  (5)谁最后一个来帮忙拔萝卜?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看课件、听故事,幼儿知道了故事情节,对角色的先后出场顺序也有初步的了解。幼儿从一个简短的故事中理解了内容,对歌曲节奏也有初步的认识,为接下去的环节打下了很好的伏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唱歌曲。

  1、出示课件中老伯伯在拔萝卜的画面。教师提问:第一个先来拔萝卜的是谁啊?(通过提问再次明确第一个出场的角色。)

  2、教师范唱第一段。

  师:老伯伯可开心啦,他还哼着歌儿呢!

  教师完整示范,边唱边做拔萝卜的动作。

  师:老公公是怎么拔萝卜的?

  让幼儿初步学一学拔萝卜的动作,教师边唱下面的几段歌词边带领幼儿拔萝卜。让幼儿感知在重音处做拔萝卜的动作。

  3、分角色演唱。

  将幼儿分成五个组,每组分别扮演一种角色,轮到哪一个角色就请哪一组的小朋友站起来演唱,边唱边做拔萝卜的动作。

  在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重点,通过听唱、跟唱、分唱三大方式,幼儿基本会唱本歌曲,并能正确知道角色的出场顺序。幼儿对一种表现方式的兴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幼儿用不同唱的形式来学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变化的方式很受幼儿欢迎。同时,幼儿对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已经有一定的感知,进行分小组进行角色演唱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积极参与的兴趣,更好地巩固歌曲旋律。

  (三)想象并模仿歌曲中各角色的行走动作

  1、分段练习表演

  师:老公是什么样子的?他说话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幼儿自由模仿、学习老公公走路的样子及说话的语调,这时可请个别表演能力强的幼儿演示一下。最后带领幼儿总结:老公公要弯着腰,手背到后面,说话的语速慢,语调低。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老公公去拔萝卜。

  带领幼儿扮演老公公进行表演歌曲。让幼儿初步体验歌表演的乐趣,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按着角色的顺序,带领幼儿学演每个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

  (1)学演老婆婆的动作、语言、表情。(走路的动作、语速慢、语调低)

  (2)学演小弟弟的动作、语言、表情。(蹦蹦跳跳走路,语调高)

  (3)学演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的动作、语言、表情。(动作、叫声)

  2、整体表演,巩固各角色的动作。

  在分析每一个角色的形象特征之后,带领幼儿完整的表演一遍,加深对角色形象的巩固。

  本环节是活动的难点,在此我并没有直接将角色特征灌输给幼儿,而是让他们自由模仿,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因为这些形象都是幼儿熟悉的,易于模仿的。先按出场顺序带领幼儿做一做、学一学每一个角色,除了再次让他们巩固角色先后的顺序,更是帮助幼儿准确的掌握每个角色的特征,再进行完整表演是对角色特征更好地把握,能把每一个角色通过动作更形象地表现出来。

  (四)分角色表演

  1、集体中分角色表演

  教师为表演者分配角色,戴上头饰。并提出表演要求:

  (1)各角色要大声应答“哎,来啦!”并在应答中,模仿该角色的走路动作,站在前一角色的后面。

  (2)努力做到从第一个强拍开始做拔萝卜动作。

  2、自由结对分角色表演

  请幼儿自由组合,5人一组,互相商量分配角色,进行表演,表演要求同上。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幼儿的自我表现力和自主性。先进行集体中分角色表演,让幼儿明确表演要求,再进行自由结对表演,照顾到了每一位幼儿,让他们都能参与到歌表演的活动中,解决了只有个别幼儿参与表演的状况。两种不同的表演类型,大大提高幼儿的兴趣,充分激发了每一位幼儿的表演欲望,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尊重了每一位幼儿的选择。

  (五)结束

  师: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他们一起用力把大萝卜拔出来了。看!集体的力量多伟大。那他们会用大萝卜去干什么呢?

  师:如果你有这么大一个萝卜你会用它干什么呢?

  通过简单的提问,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说一说萝卜的用处。

  (六)活动延伸

  1、将头饰投放到表演区,供幼儿区域活动时进行表演。

  2、开展区域活动“萝卜变变变”,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把大萝卜变成自己想变的东西。

  音乐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狂欢节。这首歌曲由金波作词,刘庄作曲,很有生气。以小鸟为主题,抒发了青少年热爱大自然,向往与小鸟一样自由、快乐的心情。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选材都与动物有关,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音乐来感受动物的活泼可爱,启发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为建立绿色的地球而努力。让学生明白,动物和人类同顶一片蓝天,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大家一起用生命的色彩,共同装扮这美好的世界。

  3、教学目标: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初中生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通过学唱《小鸟,小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唱x惯,感受歌曲中的八分音符,休止符对于表现歌曲情绪所起的作用。

  ②技能目标:能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演唱好二部合唱,做到声部合协统一,撑握好弱起和六度大跳。

  ③情感目标:通过感受歌曲中活泼可爱的小鸟形象,启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让学生明白,动物和人类同顶一片蓝天,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

  4、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感受歌曲中的八分音符,休止符对于表现歌曲情绪所起的作用。能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演唱好二部合唱,做到声部合协统一,撑握好弱起和六度大跳。

  二、说学法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x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学生是学x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去学x,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唱、跳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通过创编活动,让学生体会愉悦学x带来的快乐。

  三、说教法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x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海陆空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①听赏法:教学中播放歌曲《小鸟,小鸟》通过对歌曲的聆听、联想、想象等,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觉愉悦的学x,促使其形成对音乐学x的浓厚兴趣与求知欲望。

  ②讨论法: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中心问题,各抒己见,使每个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③合作探究法:在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播放电影《苗苗》片段,问同学们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最喜欢什么动物。学生回答,老师接着说:“对,是小鸟,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小鸟,小鸟》首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遍,并回答老师的一个问题。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情感?”

  2、新课教学:

  ①同学们回管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由老师补充:这首歌曲描写了小鸟在蓝天阳光下自由自在的飞翔,抒发了作者对小鸟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人们渴望自由的心情。

  ②歌曲为F大调,二段体结构

  ③八六拍,表现了欢快活泼的情绪

  ④弱起小节要注意把握

  ⑤带着以上感情复听《小鸟,小鸟》让学生轻声跟唱

  ⑥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填词唱

  ⑦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合唱部分分开练x,再合唱

  ⑧最后完整地演唱歌曲,要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3、歌曲表演:

  ①分小组研讨分排创编任务角色

  ②教师引导他们进行创编活动,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

  ③编配伴奏展示

  ④评价(自评、互评、师评)通过评价,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参与程度。积极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表现,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⑤教师小结。

  音乐说课稿 篇7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2、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能把握好各乐句的音准,完整演绎歌曲并能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3、在聆听过程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能够把握好两句音准,唱好两句"啦啦啦啦啦",能掌握休止符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

  导入

  播放《动物说话》A、你们听到了哪些小动物在跟我们打招呼?(鸡、鸭)

  B、谁能来模仿它们的叫声?

  C、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模仿其他哪些小动物的叫声?(汪汪、喵喵、咩咩、呱呱)

  小朋友的生活经验真丰富,()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游戏"我变你也变"游戏的玩法是要根据我的声音力度来回答,我来问,你来答

  (小鸡说话叽叽叽、小鸭说话嘎嘎嘎、小猫说话喵喵喵、青蛙说话呱呱呱、小羊说话咩咩咩、小狗说话汪汪汪)

  新授

  初听(播放歌曲)A、老师这儿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你听谁在叫?

  B、好的让我们大家一起用好听的声音学着叫吧!(课件2)

  教师教学一遍 ——师生合作一遍,边叫边用手打击节奏××(小猫喵喵、小鸡叽叽、小鸭嘎嘎、小猪嘟嘟)

  C、学生学完叫声,教师随后加唱"啦啦----",教师用手势划节奏线(课件3)

  (听到小朋友优美的叫声,我都忍不住唱起来了)

  D、师生合作

  学生叫动物的声音,教师唱"啦----"

  你们想不想跟着琴声学老师唱一唱

  E、教师弹琴,学生跟唱前半部分

  F、师生合作唱 ----男女生合作

  2、复听(录音机)

  A、小朋友唱的真好,现在让我们完整的听一遍录音,仔细听听它们的叫声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B、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上的歌词(课件4、5)

  C、一句一句解决念清楚,解决附点问题,逐句念完整,

  学生跟念——师前生后合作念——师后生前合作念

  D、逐句跟琴唱后半部分(课件6)

  E、解决难点

  你最喜欢哪个叫声后的故事?你能来唱唱吗?

  3、再听一遍录音 ,听听那部分唱了2遍(课件7)

  (出示反复记号让学生认识,讲讲作用)

  4、请小朋友完整的跟琴唱(课件8)

  5、跟录音唱(让我们跟录音里的小朋友赛一赛看谁唱的更动听)

  6、师生合作唱——男女生合作唱

  三、创编活动(课件3)

  A、下面我们来模仿一下歌曲的前半部分来创编歌曲,请小朋友们四人一组,每人编一种小动物的叫声,啦啦啦一起唱,等一下请小组来表演

  B、小组表演

  四、小结(课件9)

  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堂带来了那么多的小动物叫声,它们的叫声是在向我们人类传递信息说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瞧!它们在向我们问好呢-----

  音乐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欣赏歌曲《妈妈之歌》是我国民歌,她通过母子两人的对话,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志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歌曲的歌词朴实无华,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旋律婉转起伏,宽广绵长,充分表现了母子之间真挚的情谊。演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曲调寓意深刻,它通过一个平日生活的侧面,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和孝顺之心。这两部作品的主题相同,是对孩子们进行“爱”的教育的好材料。

  二、教学目标

  综合教材内容及其他教学要素,我认为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聆听歌曲《妈妈之爱》,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特点。感受音乐中母子之间真挚的情谊。

  2、能基本学会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从中体会到孩子对妈妈的深情和孝顺之心。

  3、通过系列实践活动,教会学生懂得母爱之伟大,自己应该懂得回报和付出。

  其中教学重点、难点设定为: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特点。感受音乐作品内涵,懂得母爱的伟大。

  三、教学理念及教法、学法的选择

  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加强音乐实践与创造。同时还强调了课堂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鉴于以上理念,我决定采用参与——体验、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过程追求动静结合、张驰有度,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再有,本课的编创等实践活动穿插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唱中有创,动唱结合;听中有创,边听边动,自始自终都鼓励学生的创新与实践。

  那么到底要怎样使我的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呢?我决定这样安排教学过程:

  四、教学流程及相关考虑:

  一)组织教学

  师生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声中,边唱歌曲边走进教室。师生问好之后,老师直接揭示本课的主题“爱”!

  [音乐课堂应该有一个美的开始,在这个环节中,师生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进教室,就是为了能一个与本课教学主题相披衬的氛围。使孩子一进入教室就能感受到“爱”的幸福!]

  二)主题讨论,欣赏《妈妈之爱》

  1、老师组织学生围绕着“爱”,说说身边爱自己的人!鼓励学生用具体的事例来说一说。

  2、老师引出《妈妈之歌》,随机运用课件介绍族民族的风土人情及特色音乐。

  3、出示歌词,诵读歌词,组织学生讨论歌曲所反映的内容是什么?学会区分哪段是妈妈唱的?哪段是孩子唱的。

  4、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的美感以及音乐中母子之情的`深厚。

  5、再听歌曲,感受女声、童声的音色的基本特征。

  6、再次复听,请学生跟着轻轻哼唱,深深体验母子的深情。

  [让孩子有所感悟,不是单靠学生一味地听音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发自内心的感受,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较长时间的“说说爱自己的人”。有了亲身的体验,感受歌曲的内涵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另外,我还运用课件,向孩子们展现了民族的风土人情,更有效拓展了学生文化的视野!]

  三)初学《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师生谈话,引导孩子去思考妈妈的爱。回忆学过的摇篮曲,唱一唱,再次感受“母爱之伟大”。

  2、从“报恩”引出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学习歌词内容,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3、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深情地诵读歌词。

  4、初听歌曲:请孩子们积极展开想象,说一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5、再听范唱,请学生边做推摇篮动作边轻声哼唱。

  [这一个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所以只是处理成“初学”状态。通过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深情地诵读歌词,听音乐想象音乐的意境,边动作边哼唱等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多方位、多感官地感受到“爱”的内涵,逐步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想象力。]

  四)主题延伸

  1、老师引导学生去想想,自己是不是也该为妈妈做点什么?

  2、以“我为妈妈做什么”自由选择

  A为妈妈唱一首歌

  B为妈妈背一首诗

  C对妈妈说一句话

  D为妈妈做一件事

  E其它

  [在这个环节中,我特意设计了“我为妈妈做什么”的自由选择习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现个性的舞台,还能使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拓展了学生思维。另外,这一环节的设计,也能促使学生去关注自己身边的“爱”,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本课的主题“爱”]

  五)组织下课

  师生互道再见。在《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的歌声中,离开教室。

  (音乐教学的功能决不仅仅体现在一堂课上,让孩子们在充满着爱的旋律声中离开教室,就是希望能使学生把课堂上所感悟到的,带到教室外,带进自己的生活,使音乐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当然,以上所述只是我对本课的一种设想,若是要投入到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去,我想还应该考虑孩子们的学情,学习的习惯、爱好等方面的因素。但不管怎样,我认为,一堂音乐课只要能成为了孩子们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就是我们教师应该追求的境界!

  音乐说课稿 篇9

  一、 教材分析:

  科目:音乐科

  内容:花城出版社 二年级上册 第六课 教学设计

  设计者:天河区龙洞小学 唐逸

  主题:要做好孩子

  题目:《小朋友,爱祖国》

  教材特点:按照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思考特点,贴近学生的思维模式,通过借喻的形式,将小朋友喜欢而熟悉的小动物人性化,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容易将学生带入学习歌曲的状态,让他们在学习歌曲的同时,能通过动物的情感体现来同化孩子的心灵,从而产生共鸣,让孩子们切实地受到感悟,明白要像那些熟悉的小动物一样热爱自己所生长的地方,丛中培养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恰到好处的将音乐与思想素质培养相结合,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校学生的情况相对其他地方的学生较为不同,主要差别在于学生环

  境的差异,这里的学生会对他们所熟悉的事物会更感兴趣,歌曲中所提到

  的小蜜蜂、小鸟儿、小花都是他们生活中常见的,而且他们对动画尤为感

  兴趣,因此将歌词中的小动物人性化,通过找配对的游戏形式,让学生通过音乐找到答案,结合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动画,能在充分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又能更容易地提起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更有效地组织课堂,保证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

  课题

  《要做好孩子》

  教学内容

  教唱《小朋友,爱祖国》

  课程目标

  1.通过听与教,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丛中感受歌曲意境,培养有感情地演唱《小朋友,爱祖国》。

  2.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表演,让学生切身感受祖国的.美好,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如何去做好“爱祖国、爱科学、诚实有礼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1.学好《小朋友爱祖国》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该曲,并丛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

  3. 培养学生自信心,用心去做个爱祖国、爱科学、诚实有礼的好孩子。

  授课方式

  启发式,对比式,参与式

  教学难点

  1.节奏的掌握及运用,音高要唱准。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力和鉴赏力,感受中国现代社会的美好,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具

  录音机,钢琴,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 唱着《娃哈哈》,边唱边跳的进入课室。

  师生问好。

  二. 导入。

  1.学生一进课室就看到鲜明的题目《要做好孩子》,以此开门见山地切入本课的教学重点,顺接让学生谈谈怎样做才算一个好孩子?(爱祖国、爱学习、诚实有礼的好孩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思维,以学生思考为主,将学生引入今天要学习的主题内容。

  2.通过学生一系列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题目——爱祖国。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让学生回答后,老师再说:你们又知道老师喜欢什么小动物吗?然后拿出歌词中出现的三种小动物,再引申这些小动物都居住在什么地方?知道老师为什么喜欢他们吗?(因为他们都珍惜和热爱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这些问题也让学生回答。那么我们生长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应该怎么做?(热爱自己的祖国), 所以这些小动物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下面我们就通过音乐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爱

  教学过程

  三、 教唱:互动的方式进行课堂组织。

  1.先欣赏两次《小朋友爱祖国》,接着让学生翻到书本P34。

  2.老师弹一句让学生跟着唱一句,分句跟琴模唱。

  3.老师范唱,学生跟唱。请学生出来表演,唱得好的进行贴纸表扬。

  4.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对歌,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再交换。

  5,合着歌曲的节奏,边拍手边完整地唱,并进行舞蹈动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

  四、学生自主发挥音乐联想。

  1. 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教几个舞蹈动作,后请学生出来表演,将学生分两组,对歌曲进行动作表演,一组学生分别充当歌曲中的三种小动物,另一组学生唱歌曲中的和声,并将两组角色相应对换,增加学生的学生兴趣和课堂气氛。

  2. 通过多轮的歌曲熟练,让孩子们自我发挥,启发他们引用身边所见的小动物或植物等事物按照歌曲的特点进行歌词创编,将合适的歌词用在歌曲中,然后进行表演,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思考潜能,培养求异思维。

  五、在一片《小朋友爱祖国》的歌声中,总结本课内容。先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学了什么,老师最后再做总结。

  教学总结

  唱一首爱祖国的歌,歌中充满着对祖国的崇敬与热爱,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21世纪的新生代更应该通过音乐来感受生活,珍惜幸福,通过对该曲的学习,认真的思考作为一名学生应怎样去爱祖国,报效祖国就是爱祖国的最佳体现,而要报效祖国就必须从现在起,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以后才有能力去为祖国作贡献。

  从今天起,以一个诚实有礼,热爱学习,爱祖国,爱科学的好孩子为准则,时刻要求自己,提醒自己,不断的完善自我,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音乐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歌曲《夏天的雷雨》是中班音乐领域的内容,《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这个活动就来源于生活,为幼儿所熟悉。其歌词生动、形象,采用了问答形式描述夏天雷雨的特征.歌词中的拟声词“一闪闪”、“轰隆隆”、“哗啦啦”可以让幼儿体验到雷雨在音乐中的震撼。我认为选择这一活动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二、说学情

  中班的幼儿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愿意参加歌唱、律动、舞蹈、表演等活动。歌曲《夏天的雷雨》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歌词浅显易懂,音区和难度都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中,我采用多感官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参与歌唱活动。同时,在情感方面中班幼儿的表现欲可能还不足,活动中我更多地让他们尝试并喜欢上在集体面前自信的再现,这点我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符合《指南》中所要求的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这一要求。

  三、说活动目标

  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根据《纲要》艺术领域总目标,结合《指南》中指引的方向以及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确立本次目标为:

  (1)理解歌词内容,学会演唱歌曲。

  (2)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接唱歌曲,体验合作演唱的兴趣。

  (3)了解雷雨的自然现象,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在: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活动的难点在: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接唱歌曲,体验合作演唱的乐趣。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寓教育于音乐活动和游戏活动之中。为此,我作了如下准备:

  四、说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让幼儿在课前熟悉雷雨天气的特征。

  物质准备:场地布置(将教室的一角布置成户外的草地一样的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教师制作的ppt课件。

  五、说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活动开始时,我创设一个游戏情境,(我是这样和孩子说的:小朋友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听音乐模仿小动物!)。随着音乐的变化当出现闪电打雷的声音时。我将会和孩子一起做惊吓害怕的`表情和动作。(这时我会和孩子说:宝贝,别怕跟着老师找个安全的地方。)安定好幼儿情绪后。谈话交流。(我会这么问孩子:“刚刚听到了什么声音”?“我们什么时候会听到这些声音呢”“又打雷又闪电,夏天的雷雨快来了”。)这些有效的提问和引导,使幼儿自然而然的进入夏季雷雨的情景中。通过情境游戏和音乐的变化结合,以对话形式有效地进行引导。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铺垫。

  (二)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教唱歌曲

  (1)第一环节是歌词教学,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视听法、语言指导法。我以问答形式让幼儿对歌词有个初步的印象。通过提问“天空中,轰隆隆,什么光发亮”?引导幼儿答出“一闪闪、一闪闪,闪电光发亮”……同时以PPT的形式将答案及时地展现在孩子面前,通过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和PPT的有效结合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学习句式。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以视听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帮助他们轻松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为下一环节活动重点的突出做好准备,同时为难点的突破打下基础,孩子们通过体验、多感官参与,对活动的感觉和内容的印象则更为深刻。

  (2)第二环节,教唱歌

  在这一环节我采用示范法,我利用自己声音柔美的特点自弹自唱,让幼儿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使幼儿更直接的了解整首歌曲的内容。

  避免孩子一味地单纯、枯燥地跟唱、学唱。紧接着我采用了游戏法、互动法进行教学,突出孩子学习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引导作用。(我是这么和孩子说的:“一个人唱真没意思,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老师来问幼儿答)。第一遍的演唱只是让幼儿初次的尝试,让幼儿对这种演唱形式感兴趣。紧接着我会将这种一问一答的对唱方式交代给孩子们。幼儿自己来决定,和谁对唱,怎样唱。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很高。通过多种游戏演唱方式提升活动质量,同时突破重难点。

  (三)表演歌曲

  请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男生组唱提问部分,女生组唱回答部分,然后互换角色继续表演歌曲。通过这一环节,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歌曲进行巩固和表演,本节活动的目标就轻松的完成了。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次活动当中,我会让幼儿将今天所学歌曲回家唱给父母听,告知父母,夏天雷雨天要小心,注意安全。

  音乐说课稿 篇11

  一、说教材

  竖笛是中学生必须学会的一种中华民族乐器。根据初中音乐教材内容可知,在义务教育阶段,竖笛教学还仅仅是一个基础阶段。本节课的竖笛教学选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属竖笛入门前的教学。根据学生实际基础,我选学的是六孔竖笛教学(与教材中的八孔竖笛教学稍有区别)。根据竖笛教学的特点,围绕课程标准对竖笛教学感受与鉴赏、表现、演奏、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开展聆听、模仿、练习、创造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这些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掌握了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而且也体验到小小竖笛所表现出来的音乐的独特魅力,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对于本单元的竖笛教学共安排了2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六孔竖笛的音阶指法和练习,第二课时为基本乐曲练习及竖笛的基本技法练习,我选择第二课时作为本次说课内容。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竖笛音阶、基本练习曲的练习,气息流畅,音量饱满。

  2、多声部竖笛训练,音准、和谐。

  3、欣赏并吹奏乐曲《小夜曲》和《八月桂花遍地开》

  过程与方法:仔细聆听竖笛演奏曲目(教师示范曲),认真模仿,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六孔竖笛的指法,体会吹奏的呼吸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聆听、演奏,体会竖笛这一小小乐器给自己带来的愉悦感受。

  2、体会合作的力量,启发学生要有团结向上,珍惜友情,热爱生活。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通过对六孔竖笛音阶和基本乐曲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六孔竖笛的演奏指法及演奏技巧。

  难点:

  演奏竖笛时,气息的控制及体验。

  四、说教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音乐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与把握所传递的音乐知识的尺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连贯知识。可运用讲授法介绍竖笛的音色特点、指法、演奏技巧等等,使学生能了解这些理论知识,为后面的演奏起到了指导和铺垫作用,许多难点就会迎刃而解。

  2、示范演奏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奏,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正确的演奏姿势、指法及演奏技巧。

  3、练习法

  练习法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巩固新学知识的方法,它能使学生在不断地、反复地练习当中,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熟能生巧。

  4、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对不同的演奏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听觉享受加以比较,它能使学生准确辨听出哪种演奏方法和技巧更能将音乐表现得更完美。

  五、说学法

  1、情境法

  “情境法”教学,这是音乐教师经常运用到的'方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舒适、富有乐趣的情境之中,这样既陶冶了情操,,也不知不觉的被音乐感染,身心愉悦。

  2、体验法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声音的艺术,蔡元培先生说过:“我们在听了一支美妙的乐曲之后,常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温柔,生活多么甜蜜,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有一种伟大的使命”。体验法就是教师培养学生有敏锐的音乐听觉并巧妙地引导他们参与到音乐中去的教学方法。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体会到竖笛演奏带来的音乐美,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六、教学准备

  1、音乐

  2、若干六孔竖笛。

  3、教学课件

  4、打击乐器

  七、教学过程

  1、以播放竖笛曲目或是教师演奏导入

  2、复习六孔竖笛的指法(出示指法画面)

  A、音阶练习

  B、基本练习曲

  3、教师演奏《大海故乡》

  A、让学生体会与练习曲的区别,指出演奏的技巧在乐曲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演奏时的气息控制最为重要。

  B、让学生上前感受(和老师近距离接触)并说出来。

  4、基本练习曲(练气息)

  《小星星》的多种节奏性的练习

  A、学生试奏

  B、教师指导演奏方法

  5、学生活动

  6、学生感悟。

  7、师生共同演奏《小夜曲》和《八月桂花遍地开》

  (先欣赏后演奏)

  8、课堂延伸

  自编练习曲进行练习,并说明练习方法。

  9、课堂总结。

  八、课堂评价

  竖笛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在教学中,竖笛教学应多注重学生运用正确的演奏方法及技巧进行不同层次的曲目练习,循序渐进,最后达到能让学生单独演奏,能让学生展现自我,创造自我,超越自我。

  音乐说课稿 篇12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的第二课亚细亚民间风情。亚洲分布着四十八个国家,拥有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同时又是人种类型(种族)最多的洲,全洲囊括了世界三大人种。世界四大古国文明,除北非尼罗河文明外,其余三大文明都发祥于亚洲,它们是两河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文明和黄河文明。这片土地培育创造的灿烂音乐文化,不仅对本地区。而且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上这一单元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以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为主,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尽量结合特色乐器、文化历史、舞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和多种参与形式,贯彻思考,体验,探究,实践的原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以点代面激发学生对亚洲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

  1、一些亚洲相关的人文、历史、地理、艺术常识回顾;

  2、鉴赏曲目:《樱花》(日本民歌)、《拉网小调》(日本民歌)、《星星索》(印度尼西亚民歌)、《欢迎》(印度萨朗吉演奏)。

  3、与鉴赏曲目相关的`国家或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的讨论交流。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项:

  1、能认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的民间音乐作品,能说出自己的感受、体验,并积极参与讨论,探讨这三个国家的音乐风格特征。

  2、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以简洁的语言总结音乐与民族的关系。

  3、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一些亚洲相关的人文、历史、地理、艺术常识与鉴赏曲目的结合点。

  2、《星星索》歌曲的师生互动演唱。

  三、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主要包括五首亚洲民间乐曲,我在整节课中会应用讲授法,体验法,谈话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导入:我用亚洲地图来导入,让同学们谈谈亚洲的地理位置及其相互间的地理关系。并谈谈你在亚洲音乐方面的了解。并且引出老师今天上课的内容是亚洲的具有代表性国家的音乐的讲解,在这里我主要应用欣赏法与谈话法。

  (1)首先我播放歌曲《樱花》和《拉网小调》。让学生谈感受及从音乐的基本要素中旋律的角度分析日本音乐的特点。其中《樱花》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点。其调式别具一格,音阶排列为3 4 6 7 1 3,是日本民间音乐中的“都节调式”,曲调的进行很有特点。它用朴素的语言、简单的曲调和从容不迫的节奏表现了日本人民成群结队、携亲邀友争赏樱花的喜悦心情。《拉网小调》是日本北海道渔民在捕捞鲱鱼时演唱的一种劳动号子。这首歌的曲调是在无半音的五声调式(5 6 1 2 3 5)的基础上构筑而成,民族风格颇为浓郁,属于典型的日本“八木节”音乐样式。在这里我主要应用欣赏法、对比法与谈话法。

  (2)接着播放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让学生感受其音乐特点,并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的伴唱旋律,随老师一起哼唱。老师重点教唱歌曲的第二部分,然后师生一起演唱这首歌曲。演唱形式为老师唱一、三段的主旋律的时候,学生伴唱星星索。第二段师生齐唱。让同学们也来体验一下印度尼西亚人划船时的喜悦心情和体会一下在船上的摇曳感。在这里我主要应用欣赏法、讲授法与体验法。

  (3)浏览欣赏印度民间乐曲《欢迎》,感受萨朗吉的音色,思考和什么乐器的音色相同,又有何区别。欣赏电影《阿育王》中的音乐片段,感受印度音乐的特点。

  (4)在进行简单的课堂小结后,让学生课后对今天所鉴赏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民间音乐作一个归纳整理,并自己搜集一些中亚、西亚的民间音乐资料,自主探究中亚和西亚的音乐特点。这是本课的一个拓展。

  音乐说课稿 篇13

  说目标

  1、让幼儿学习用问答句的形式演唱歌曲《金色太阳》;

  2、引导幼儿用肢体节奏感应歌曲;

  3、通过活动,认知方位并尝试创编歌曲;

  4、幼儿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难点

  目 标 1

  重点

  目 标 2、3

  说准备

  (录音带 各色太阳图片 呼啦圈 黑板画)其中各色太阳图片和呼啦圈是这一活动准备中的关键和亮点,因为凭我们的感官,只看见太阳外表的颜色—红色,出示各种颜色的`太阳图片,可以帮助幼儿创编歌曲,突破重点:创编歌曲。同时用呼啦圈扮太阳,也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地方。

  说过程

  1、游戏

  通过游戏“找一找”,导入活动,让幼儿很快的投入到学习兴趣中来、并为后面的活动作好铺垫;

  2、进入主题活动时

  ①、利用教具(各色太阳)和播放录音,给幼儿直观的感觉,同时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

  ②、通过学习用身体某些部位感应歌曲节奏,这样可以边听音乐边完整地用肢体节奏演奏歌曲,达到目标2;

  ③、在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分发给幼儿图片颜色、方位,通过教师问幼儿答、分组幼儿互问互答的形式,尝试创编歌曲;

  ④、利用呼啦圈扮太阳,进行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歌曲,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营造快乐的气氛。

  设计意图

  在日常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一般就注重让孩子们学唱歌曲,而忽视了孩子们创编歌曲的能力和想象力;仅限于用嘴唱、用耳听,很少把动作、舞蹈和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还有为了让孩子们上课时保持安静,老师经常会采取拍手的方式,让孩子们也跟着拍。但孩子们拍节奏仅限于用手,对于尝试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拍节奏,却很少。在这次音乐活动《金色太阳》教学中,我尝试用我学习到的粗浅的奥尔夫音乐教学原理,结合《纲要》中提到的:“选材的内容既要符合孩子的现有水平,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让孩子们学习用身体的部位学拍节奏,用肢体语言打招呼,即兴创作等,通过游戏的方式,从而创设快乐的活动,营造快乐的气氛,引导幼儿快乐大胆地表现。综合以上因素,我就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金色太阳》。

【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音乐说课稿03-11

音乐说课稿11-22

音乐的说课稿12-17

小学音乐说课稿03-16

音乐与影视说课稿07-06

年级音乐说课稿11-29

大班音乐说课稿11-15

春天音乐说课稿07-18

小学音乐说课稿11-04

音乐说课稿10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