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音乐说课稿

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2-01-20 15:10:0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音乐说课稿模板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说课稿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音乐说课稿模板合集五篇

音乐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XXXXX》。本节课,我主要从说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说教材,

  《 XXX 》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 年级下册第 单元第 个框题。《 XXX 》是一首 XXX 民歌,音调纯朴简洁,旋律起伏委婉(或:节奏鲜明轻快),颇具特点,歌曲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热爱。本节课的学习在整个单元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对教材地位与作用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特制定了如下三维课程目标:

  首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XXX 》。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歌曲,学生能够运用各种音乐要素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

  通过以上对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习用柔和而具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根据 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是这样设置的:注意掌握歌曲的节奏,如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把握和处理教材具有重要作用,接下来我来说一下学情: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X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能力也有所增强,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然是同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仍习惯于模仿实际动作。因此,需加强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思维的能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一系列优美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还采用了节奏游戏法和学科整合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我主要采取以下: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编活动的形式来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索性。

  集体讨论法:对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下面我来具体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律动表演,导入音乐课堂---学习节奏,分散难点---学唱歌曲---创编活动---拓展延伸。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这五个环节:

  一、律动表演,导入音乐课堂(2-3分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营造愉快、欢乐的气氛,首先播放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范唱一句)和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 XXX 》(这是本节课要学唱的歌曲,范唱一句)的伴奏音乐,与学生一起自由律动。用歌曲律动引入新课,对比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情绪,从而加深对新歌《XXX》歌曲风格的整体把握和情感体验。

  二、学习节奏,分散难点 学生刚认识到.,便要他们正确的打出节奏,这对学生来说,更简单化,再从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些是难上加难。老师若能将.

  有趣的口白配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信学生将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将(八分音符)视为一拍,教学生口念1、2、3、4,加上手

  )学生熟悉之后,口继续念1、2、3、4,但此时+),如此渐减成.。让学生反复练.

  │打拍子。

  (只打一個及二個(+习。带学生对..

  .音符熟悉之后,再配上口白如│

  .

  │教师示范念一下,学生模仿。最后将此口白配上节奏音符。 练习,相信学生能轻而易举的学会.

  第二环节学唱歌曲(15--20分钟)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

  首先,借用多媒体,播放歌曲《XXX》先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在听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情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教师完整的范唱歌曲,指导学生听辨歌曲中附点节奏的位置。

  3、学生交流,初步熟悉歌曲。

  4、跟琴演唱2至3遍,要求速度不宜过快,学生用中速跟琴演唱,声音自然统一气息通畅,避免让学生用喊叫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保护嗓音。

  5、对歌曲进行两种不同风格的范唱(现场演唱一句),指导学生从力度、速度等方面分组讨论对歌曲的处理意见。

  6、通过师生接龙演唱游戏,在歌唱实践中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 创编活动

  根据本课的内容及情绪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编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创编一些与课本情绪一致的节奏、诗歌、故事、游戏、音乐表演等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每一位同学都应及时关心、鼓励。 第五个环节 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我融入了美术、自然、语文、戏曲等姊妹学科与艺术的知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下面我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去黑板上书写: 题目

  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主副板书相结合的形式,

  (指着第一个框)这一部分主要写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之所以放在这里是因为他的位置比较醒目。

  (指着第二个框)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本节课主要内容的注释说明,之所以放在这里是因为他有足够大的空间留给学生展示。

  (指着第三个框)这一部分是对本节课内容的补充说明。

  以往我们总是说学生需要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新课标颁布以后,教师扮演者引导学生寻找水源的角色,在整堂课中,根据这一观点,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音乐说课稿 篇2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音乐第三册第九课《颠倒歌》

  地位与作用:

  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在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与提高,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和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其音乐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充满合作精神的群体交往中,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尊重、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颠倒歌》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歌词将自然界的现象都颠倒过来,生动有趣。歌曲大多运用了八分音符,使歌曲显得欢快活泼,最后一句旋律的'下行,形象地表现了小朋友感到滑稽、哈哈大笑的模样。本课还安排了一首《颠倒谣》让学生有节奏地读一读、唱一唱,还有《找风筝》《到小猴家去》《青蛙合唱》等视唱练耳。

  教学内容:

  (1)“风筝”系列活动。

  (2)《颠倒谣》

  (3)歌曲《颠倒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有节奏地朗读《颠倒谣》,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正确的自然知识。

  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尤其是运用电教手段,激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敢于表现自我,并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往与协调。

  教学重点:

  进一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不断提升参与体验,指导学生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唱准、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能体会并表现歌中力度的变化。

  活动预案:

  (1)风筝激趣、主动参与

  (2)歌中渗趣、深化体验

  内化拓趣、表演创编

  (一)风筝激趣、主动参与

  (1)“猜风筝”通过猜谜,引出风筝,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剪风筝”学生用剪刀剪出风筝图片,引导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予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提供展示、表现的舞台。(风筝图片有两层,第一层正面使图象,反面是旋律;第二层是白纸,两层之间用透明胶粘贴起来)

  (3)“放风筝”学生在认识唱名的基础上、唱唱旋律、进行听辨练习,把与老师相同旋律的风筝放飞到“天空”。(课前将黑板布置成森林背景,有蓝天白云、花草树木,可爱的动物等)

  (二)歌中渗趣、深化体验

  (1)找一找:

  通过寻找身边的动物图片(《颠倒歌》中的动物及歌词)、歌谣卡片(《颠倒谣》里的词),把观察、思考、练习、探索的空间留给学生。

  (2)读一读:

  通过小组看和读,采用以点带面的形式,由个人——小组——集体,在展示过程中逐一把图片、卡片贴到黑板上,从中培养他们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让学生置身于“玩”中感知音乐的美。

  (3)说一说:

  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体会与想法,一起分享快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紧扣课题“事情全颠倒了”。→揭题:刚才大家朗读地是《颠倒谣》,而动物们在一起唱了一首《颠倒歌》。

  (4)听一听:

  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更有效地促使学生自主学唱歌曲,进一步地深化体验,从而十分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学唱歌曲。

  (5)唱一唱:

  采用听唱与跟唱相结合,让学生在听中学、在听中唱、在唱中唱,再用接口唱巩固歌曲,体会歌中强弱变化,最后,师生跟着录音富有表情地歌唱,层层深入,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浅入深。

  (三)内化拓趣、表演创编

  (1) 选一选:

  引导学生明白表演有多种形式:如乐器伴奏、律动表演、丰富表情、生动演唱等,学生分组商量后自己作出选择(可以进行重组)。

  (2) 动一动:

  根据小组的选择进行创编表演,在歌声中发展学生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教师要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或帮助者。

  (3) 改一改:

  引导学生说说正确的自然规律,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分组进行改歌词、改歌谣、并把正确的读读、唱唱,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能力、尊重他们的创作成果,师生边唱边演,尽情享受着创造的快乐,在载歌载舞中结束本课。

  总结:

  本课设计预案,猜、剪、看、唱、听、创、演等活动,有机地与感受音乐相结合,在各种音乐活动中,都伴随着音乐,将音乐融入其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自主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地让学会上自己去实践,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切身体验到音乐所包含的情绪、情感和情境,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会学、能学、善学、敢学,真正体现出艺术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音乐说课稿 篇3

  一、说大纲

  根据《大纲》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初一下册第四课的《内蒙草原》,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草原上》和《赛马》两首民歌。《草原上》是内蒙古典型的民歌。

  2、教学目标:

  1)了解内蒙古民歌的特点与风土人情的关系。

  2)能分辨出民族民歌的风格。

  3)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点。通过直观图象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四、说教法

  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歌分布广泛,知识面涉及较广,歌曲的风格各不相同。为了能帮助学生了解民歌特点的形式与所居住的地域和生活习惯,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民歌的风格。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视觉图象法: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对我们汉族的孩子来说不那么了解。为了使他们更直接地了解到内蒙古族人们的生活习惯,我运用电脑软件制作了一些他们吃、住、穿等 方面的风情画面,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 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2、对比欣赏法:在了解两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时,我运用画面表格形式将民族的人物作对比,将歌曲特点作对比,从而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民族风土人情、歌曲特点。

  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感性到理性、音乐律动等方法 。音乐家修海林认为“音乐审美必须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在这一课,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意境,从屏幕上看到内蒙古的风土人情关系,听到民歌不同的`风格特点。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欣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前提测评

  这环节中我运用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

  1)首先了解学生对我国56个民族,知道多少?有没有谁到过其中一民族旅游?

  2)然后我将会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本中一些民族的风情,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

  2、认定目标

  我将口述3个目标(略)

  3、导学达标

  在这一环节中,我用感性的到理性的教学法。

  1)采用听--想--观看--动的程序,首先让他们听《草原上》和《赛马》听歌曲的旋律片段,分辨风格相不相同?属哪个民族?想不想了解这两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2)然后我将运用视觉图象的教学法,把学生“带入”蒙古。(师一边介绍一边出示图片)出示中国版图知道位置,了解内蒙古人们的吃、穿、住、生活风俗习惯,这样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感觉,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具体化。接着让他们欣赏一首具有典型蒙古风格特点的歌曲《草原上》,《赛马》。(带着问题去听)

  3)在一段长时间内的视觉图象后,为了让学生能松驰下,我将运用音乐律动法,感受蒙古风格的舞蹈。做简单的(压手腕、骑马、跺肩)动作,来调节课堂气氛,之后让学生给歌曲小结。

  4)接着欣赏一段舞蹈,欣赏后让他们分组讨论。(它在中国版图的位置?对他们民族你了解有多少等等。)之后我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风土人情。

  6)最后运用表格形式对这两首乐曲的旋律、节奏等内容作对比。

  4、达标测评

  这环节我将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了三条练习,为检测学生对本节内容是否掌握达标。

  1)听辨两首歌曲各属哪一民族?

  2)分辨两个人物各属哪一民族?

  3)找出两首民歌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

音乐说课稿 篇4

  设计理念:《纲要》指出幼儿园音乐教育重视幼儿音乐能力及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的培养,而音乐游戏的方式更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音乐游戏《喜羊羊与灰太狼》我是根据传统的体育游戏《木头人》改编而成的。我发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儿都很喜欢玩《木头人》这个游戏,而且百玩不厌。

  于是我寻找一些合适的音乐融入到木头人这个游戏中,把它变成了一个适合中班幼儿的音乐游戏。为了使幼儿对这个音乐游戏更加感兴趣,我就把游戏的情境设为幼儿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情节。我让幼儿来扮演小羊和灰太狼进行音乐游戏。音乐游戏中音乐的选择至关重要。我挑选的音乐非常符合游戏的情景,幼儿一听到轻快、活泼的音乐,就想象到了小羊们在草原上快乐地玩耍,而听到低沉的音乐,幼儿第一反应就是灰太狼出现了。

  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诙谐和有趣。

  2、幼儿能听着音乐创编出各种动作。

  3、遵守音乐游戏的规则,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幼儿感受音乐,并用各种动作表现音乐。

  活动难点:遵守音乐游戏的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1、音乐。

  2、灰太狼图片一个。

  3、 场景布置:草丛。

  活动流程

  设计意图

  一、角色扮演,激发兴趣

  今天的天气真好啊!小羊们,我们一起去青青草原玩好吗?幼儿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发挥想象,创编动作

  1、青青草原到了,我们先坐下来,欣赏一段音乐吧!

  2、听了音乐你感觉怎么样?

  3、听到这么开心、愉快的音乐,你们想要干什么呢?

  4、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动起来吧!

  5、你的动作真棒!我们也来学一学。请个别幼儿示范,大家跟学。

  5、这么多好看、有趣、可爱的动作,我们一起做出来好吗?

  三、情节贯穿,讲解玩法

  1、听,谁来了?哎呀!灰太狼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呀?

  2、对了,大家不要着急,离开羊村的时候,慢羊羊村长给了我一瓶“变身水”,村长说了,只要喷上“变身水”,灰太狼来的时候,我们变成一样不会动的东西,那么他就找不到我们了。千万不能动哦!你一动,“变身水”就没有效果了,那么就会被灰太狼抓走的。等灰太狼走了以后,我们又可以快乐地动起来了。

  四、小羊与狼,快乐游戏

  1、请一位老师扮演灰太狼,进行游戏。

  2、第二次、第三次游戏的时候,请幼儿来扮灰太狼。

  五、游戏结束。

  小羊们!今天玩得开心吗?天快要黑了,我们一起回羊村吧!幼儿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让幼儿仔细倾听音乐,感受音乐。发挥想象,创编动作

  在情节中,使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与规则角色扮演,幼儿愉快地游戏。

音乐说课稿 篇5

  本课执教的内容是三年级新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春天的歌》。本单元的主题为“春天”,单元内容有:欣赏:《春之声圆舞曲》、《新春乐》;唱《春天的歌》、《顽皮的杜鹃》;知识点设定了:认识女高音、呼吸记号、顿音记号。那么,在本课中我选择性地安排了教学内容是:主要是学唱歌曲《春天的歌》、并初步认识呼吸记号、弱起节奏。整堂课的设计可以说是在区级音乐课题“技与趣关联的研究”的引领下,来设计安排的。

  一、“主题式”导入激发兴趣

  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教学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我认为在音乐课堂中,“激趣”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所以“激趣”应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服从于教学目标。所以在本课激趣导入环节,我围绕“找春天”这一主题,从视觉、听觉多种感官渠道进行;又从欣赏、绘画、肢体等不同的动觉切入口来激发学生兴趣,紧抓住春天的“美”,让学生得到愉悦享受,并且提升他们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

  二、融知识技能于审美活动之中,由显性变为隐性

  现在二期课改强调提出淡化知识技能,但不是说有意去回避歌中的知识点,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花工夫进行“知识点”教授方法的研究,教师的方法一定要贴近学生、合适恰当,学生就会学的有兴趣,掌握的也会很快,最高境界就是做到教师寓音乐中有意识地进行“知识技能”的教学,而学生是在无意间得到理解和记忆。

  说到这我就要谈谈本节课中重难点解决的问题了。我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设定两个歌曲的重难点,一个是弱起,还有一个是呼吸记号。今天这两个难点的解决我都试图把它融在音乐中,让学生在反复感受中去体会。比如弱起的解决:你用成人的乐理讲解去告诉他,那肯定是难懂的。在备课中我们反复推敲,认为只有让学生先聆听音乐,从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入手,找准强弱弱的感觉,再用直观的`歌曲中典型节奏型出示,让他自己去探究弱起节奏中强弱位置的细微变化,才能帮助他建立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再说说“呼吸记号”的解决。这个难点我们也是反复试教修改。从最初我是直接出示“呼吸加号”,作为学唱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稍带讲解后马上学唱,到今天呈现给大家的这样一个有坡度的教学过程:先从理性上认识“呼吸加号”,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唱去体会,再到教师引领——标示第一个呼吸记号让他去唱,去感受老师的用意,最后学生准确找到呼吸记号的位置,可以说是整个学习的氛围和学生的这种求知状态是大有改善的。最关键的就是它和音乐紧密结合,在感受中去领悟。

  还有一个技能的训练就是对学生歌唱技能提高的解决。作为一堂新授课,最终检验的就是学生会唱了吗?学生唱好了吗?前面铺设了这么多环节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歌曲,而学会后怎样唱好,这又是一个难点的解决。说实话我本人最不擅长的就是学生歌唱的训练,在试教学唱歌曲环节中,我在每一遍唱之前都生硬地提出要求:速度快一些、位置高一些、要注意连起来等等,结果每一遍都在原地踏步,没有长进,后来听试教的老师们就给我建议,应该牢牢抓住“春天的美”,用学生感兴趣的、充满童趣、充满美感的话语,比如:春姑娘加快了脚步,春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来告诉学生这一遍演唱速度要加快。等等,去激发他们的歌唱感觉,提升歌唱技能。

  三、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备课、试教、展示这样子一个学习的过程,给我最深的思考就是: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环节的实效性。这个问题分几点来讲:1、教师基本素养。教师要能随时关注学生课堂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就对教师本身的课堂驾御能力、音乐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教学内容安排密度上要合适。现在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或者说在设计一节课的时候设定了很多闪光点,不舍得取舍,就把教学过程安排的满满当当,这样一来,每个环节都只能走过场,做不透,就影响了教学的最终效果也就影响了实效性。3、又要回到“技与趣的关联”上来了,教师在教学中纯粹是为了兴趣而兴趣,还是在激趣时注意适时、适量和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提升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效果和作用。

【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音乐的说课稿12-17

音乐说课稿11-22

音乐说课稿03-11

春天音乐说课稿07-18

年级音乐说课稿11-29

大班音乐说课稿11-15

小学音乐说课稿03-16

音乐与影视说课稿07-06

小学音乐说课稿11-04

音乐说课稿13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