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2-01-10 19:59:3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汇总八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语文说课稿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汇总八篇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课内容

  《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讲课文。本组教材以“作家笔下的人”为专题,刻画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本课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细致刻画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片段二《临死前的严监生》刻画了爱财如命的守财奴的形象;片段三《“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向我们展示了王熙凤这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的人物形象。作家描写的每个片段都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2)能通过阅读感受到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同学交流、表达反馈的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依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四、说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为此,我采用以下三种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教学策略:

  2、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3、以读促悟策略: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六、说教学程序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的安排教学程序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根据课文内容我把本课分为三个课时来学习,现在我以第一课时“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为例来说教学程序。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第一个环节:观看影片《小兵张嘎》片段导入新课

  借助电视剧《小兵张嘎》,和学生畅谈小嘎子这一人物,建立起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点,缩短本文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气氛和高昂的兴趣中展开教学。

  第二个环节: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感受小嘎子的人物形象;并请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读文,使他们在读中学习表达。同时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在初读课文和学习完生字词后,指导学生说一说小嘎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小嘎子和胖墩儿是怎样摔跤的?这样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第三个环节: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根据学生交流句子的顺序朗读感悟重点,抓住人物的动作来体会人物的形象,让学生边读边感悟,边读边想象,体会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把文章中的摔跤片段概括成几句话,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动词如:(1)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qian架似的对起阵来。

  什么叫“虎势儿一站” “公鸡鹐架”?神态是怎么样的?是一双怎么样的眼睛?手和脚又是怎么放的?请学生做一下动作。并读出老虎的勇猛,把这种逼人的气势读出来,更加虎虎生威些,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并且默读课文,进行品读,感悟,进一步感受小嘎子的形象。这时,不仅引导学生抓住动作描写,还随机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心理描写,真正做到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同时,不忘感受胖墩儿的形象,从另一面看到嘎子的性格特点。而这些环节渗透着读书,让学生读中感悟,悟中读文。

  第四个环节: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本着“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走出文本”的理念,我布置了这样的小练笔

  小嘎子和胖墩第二次比赛摔跤引导学生通过刚才的学习,看到两个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少年形象。同学们也一定注意到了徐光耀爷爷把这两位人物写得如此鲜活,主要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来进行描写呢?(主要是动作描写,兼有语言和心理描写)

  那么第二次比赛,他们会比什么呢?小嘎子会想到使什么巧招儿呢?请大家抓住人物的动作和其他描写方式,展开想象,写一写嘎子和胖墩儿的第二次比赛片断。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体现文章脉落的载体 ,这个片段的板书我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22、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 和 胖墩儿比赛摔跤

  气势逼人 站 摔跤惯手

  机灵鬼透 转 憨厚沉稳

  钩 赢得胜利

  结束语:“云无定姿姿万态,教无定法法自在。”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是我们每位一线教师不断探索的目的所在!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时间控制3 分钟) 《小麻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编者把这篇课文安排在教材的开场是有其特殊的含义的,说明了这篇课文在教材中是十分重要性。

  《小麻雀》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只还不会飞的小麻雀不听劝告妈妈,试图飞出窝来却一不留神落到窝下,遭遇到了大花猫袭击,麻雀妈妈为救他,奋不顾身地用身体挡住大花猫,最后导致自己的尾巴被花猫咬掉的故事。本课文虽然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给人很深的启迪。 根据新课标的第三阶段(5-6 年级习作)的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读本课生字、词。

  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了解重点语句所隐含的情感色彩。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能够正确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并抓住重点句子,了解其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去把握文中的重点句,并理解其意蕴是本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阅读“学习链接”,或查找更多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有条件的可以找高尔基的.《童年》等作品来读一读。

  二、说教法和学法

  (时间控制1 分钟) 在教学方法上,我认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设计,贵在创新,贵在切合学生实际,叶老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结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本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习,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 2 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

  (时间控制5 分钟)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将采用启发式谈话导入:四年级是我们学过了一篇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让我们看到了动物中伟大的母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也是关于麻雀的课文《小麻雀》。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著名大作家高尔基的这篇童话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收获呢?随后揭开课题,并简要了解作者高尔基的概况后,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麻雀,麻雀妈妈又是个怎样的妈妈?同时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教师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鉴于此,在“研读赏析,体验情感”环节中,我首先设臵一个问题:从第一至第十三自然段小麻雀与麻雀妈妈的对话你了解到了什么?采用分角色的办法,抽选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来朗读第一至第十三自然段。此时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归纳出问题答案。

  接着,全班有感情的朗读 14-19 自然段想想小麻雀和妈妈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从中你看出了什么。紧接着,我将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让全体学生品读重点词句,重点理解课后练习第二题的句子,并适时加以引导和阐述,让学生能理解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因此再对课文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课后星号题中的那个问题。这个问题,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第五环节:安排作业,复习强化。为了复习、强化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再次 3 体验课文故事情节生动、细致,陪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我安排两道课后作业:

  作业1:请大家将本节课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到《优美词句》小笔记本上;

  作业2: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过不听父母劝告的情况,是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课后把它写出来。 这是我教学过程的安排,下面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说板书设计

  (时间控制1 分钟) 板书边写边讲:本节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母子对话:小麻雀充满好奇,充满疑问;妈妈则细心照看,再三告诫;第二个阶段是经历危险:小麻雀一不留神,掉到窝下;妈妈奋不顾身,保护孩子;第三个是内心感受:小麻雀既高兴又难过。

  最后总结出全文的思想感情是:不听劝告吃苦头;经受磨练长本领!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求全面而简洁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体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丰碑》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十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而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丰碑》的主人公是军需处长,可全文直接描写军需处长的地方不多,而是用了大量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将军的神态和动作,感情真挚浓烈,有力地衬托了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

  在认真分析了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丰碑》这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语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目标: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理解丰碑的含义。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初步领会文章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丰碑的含义。

  二、说教法

  1、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2、多媒体直观法:课堂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快、更准、更深地理解课文内容。

  3、自主、合作、探究法: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部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4、表演法:表演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方式,在课堂中运用表演法,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5、诵读感悟法:《丰碑》一课语言精练生动,思想性强,故事感人至深。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实现语感的积淀。

  三、说学法

  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的学习方法逐步学习课文,入情入境,自悟自得。

  四、说教学流程

  针对教材特点,我把这课的教学时间定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习课文的第1、2自然段。这里我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在这一课时里,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来达到教学目标。

  第一个教学环节 渲染气氛,读题导入

  1、利用多媒体出示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的行军画面,播放狂风呼啸的录音。教师激情导入: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2、教师先板书一个碑字,让学生组词理解字义。然后板书丰字,让学生,根据词义选择义项。这样,学生很容易弄懂课题的意思是:高大的石碑、高大的纪念碑这时,教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定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一座什么纪念碑,是纪念谁的?

  这样导入课文,会立即将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也为学生把握课文重点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教学环节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学生不难从课文的第13自然段找到答案:丰碑是指被大雪覆盖的、冻僵的军需处长。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提出问题: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学生思考后一定能提出:为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冻僵的军需处长是一座丰碑呢?教师表扬学生问题提得好,鼓励学生再读课文,自悟自得。

  2、学生再读课文,在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这个环节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还引导学生扣住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幼口、幼脑、幼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精神。

  第三个教学环节:感悟丰碑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三自然段,思考两个问题:

  ①文中除了讲军需处长,还讲了谁?

  ②哪些内容直接描写军需处长?哪些内容写将军?(这些环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学生默读自学课文第七自然段,教师提出自学要求:

  ①画出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神态、穿着的词。

  ②议一议: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完毕,各小组作小结,然后在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抓住重难点进行点拨指导。

  在体会军需处长穿着单薄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换词法理解贴的精妙。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冰天雪地、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等词语,利用电教手段辅助以、大雪纷飞、狂风呼啸的画面来感受天气的严寒。

  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联系比较中,在情境体验中充分感受到军需处长是因为穿得太少而被严寒活活冻死的。

  在体会军需处长动作、神态的时候,首先让学生理解镇定、安详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军需处长掌管着整个部队所需的给养、被服等,怎么会被活活冻死呢?他冻僵时为什么表现得那样镇定、安详?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军需处长是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为了革命,他视死如归。为了人民,他死得其所。

  在学生体会了军需处长的高尚品质后,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引读、指导朗读、加一个抒情句子颂读、自由读。比如:加抒情句子读:这位老战士是多么伟大,多么坚强啊!

  这一环节通过理解重点词语,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仅使学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高尚品质,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而且记住了好词好句,积累了语言。

  3、体会将军的动作、神态描写

  ①画一画: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了将军的神态?

  ②议一议:将军的神态描写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情?

  ③演一演:指名表演将军敬礼的动作,其他同学评价,体会将军的心情。

  ④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后,教师出示填空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探究结果。

  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在读、议、演、品将军神态变化的词句后明白:通过描写将军错怪军需处长后的愧疚之情以及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更显出军需处长形象的高大,品质的高贵。写将军实际上是作者从侧面刻画军需处长的形象,让学生体会到衬托手法的妙处。

  4、体会丰碑的含义

  多媒体出示第13自然段的课文内容,利用课件展示情境。

  ①指名读后引导学生理解晶莹的意思。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晶莹的?课文中指什么?

  ②学生讨论交流问题: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冻僵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③启发学生谈一谈:面对这座晶莹的丰碑,你想说点什么或者做点什么?

  ④指导感情朗读,齐读。

  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利用电教媒体展示了特定的情境,减缓了理解难点的坡度。学生在读议中体例到军城, 处长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像一座纪念碑一样永垂不朽,流芳百世。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第四个教学环节 首尾联系 深化主题

  面对行军途中将要面临的严峻考验,将军开始是什么样的心理?(担心)现在他还担心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指名读第14自然段,思考:战士们的脚步声为什么是沉重而坚定的?

  2、要求学生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

  引导学生联系军需处长的高尚品质来理解,然后指导学生用坚定的语气来朗读。

  3、配画播放《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歌曲。

  这个环节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教学,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学生明白了军需处长仅仅是千千万万个红军中的一个代表,他的精神就是红军队伍的精神。配画播放歌曲让学生再次入情入境,深刻感悟。

  第五个教学环节 拓展延伸

  根据下面的题目,自选一题,课后完成。

  1、搜集红军战士的英雄事迹,办一份手抄报。

  2、自读资料:有关殷雪梅舍身救人的英雄事迹的报道

  读了这则报道,你有什么感想?写一写。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链接了学生的课堂内外,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深化了学生的认识,培养了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4

  一、理论依据

  新课标中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S版六年级第六单元第25课,是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本单元内容是“校园生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由于家穷,在书店窃读的经过。作者在文中通过自语式的独白和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描绘心境,表达情感,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朗读的方法和阅读的形式,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情感积累,所以他们对这篇课文的内容不难理解,但本文所写事情毕竟发生在二三十年代,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少年,他们对文中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和作者复杂矛盾善变的窃读滋味却未必能深入理解。根据这些特点,我把本文的教学安排了一课时,并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窃读时快乐与惧怕夹杂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理解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

  4。受到作者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划出并且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窃读时心理、动作的语句,体会与理解作者窃读的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教学难点:

  学习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

  四、教法设计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齐读、赛读、小组读、男女学生赛读等方法让学生感悟作者平实、自然、柔美的风格及内心的情感。

  2、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小组的集体智慧,自主学习、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让小组内成员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学法指导

  教给学生学法是很重要的,本节课上课前给学生讲好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法:让学生勤动笔,心到、眼到、口到,积极读书,抓住文中描写的细节、重点。

  2、朗读法:指导学生各种形式的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初识课题

  由读书引出作者,在对作者简介时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进入课题,由“窃读”的意思进入文本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快速进入文本。

  (二)检查预习,疏通文理

  1、生字词认读。

  窃读记 贪婪 支撑 唾沫 饥肠辘辘

  2、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对课前预习的一个检查。

  (三)品味“窃读”,感受“滋味”。(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也在这个环节得到了落实与突破。)

  A。引导品味窃读的“滋味”。

  1、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直接道出作者窃读滋味的语句,也就是中心句。

  【出示】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让学生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并说说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找准关键词语,并会质疑的能力。

  2、让学生围绕中心句,带着疑问默读课文1——6自然段,给足时间,让学生圈点勾画,脑手结合,体会作者为什么快乐,为什么惧怕,并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空白处作简要批注。

  3、学生读、写,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

  4、交流体会窃读之“乐”。

  (1)引导学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找到书的快乐。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贪婪读的快乐。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下雨天可以有充足的理由呆在书店读书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圈画批注、自由读、引读、角色读、对比读、赛读、交流感受等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个性表达,感悟作者情感,通过品味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6、交流体会窃读时的另外一种滋味——惧怕。

  (1)作者怕什么?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文字,这是林海音《窃读记》原文中的一段话,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出示

  【 但在这次屈辱之后,我的小心灵却受了创伤,我的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犯发,而且产生了对大人的仇恨。】

  (3)是怎样的屈辱让这颗小小的心灵受到了创伤,甚至产生了对大人仇恨。你能猜到这段话背后隐藏的故事吗?

  【设计意图】在教材留白处补白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4)学生交流。

  (5)回归文本:经历了这次屈辱,作者放弃了窃读吗,她又是怎样窃读的?

  B。自读品味窃读的“滋味”。

  1、快乐和惧怕本是一对相矛盾的词,因为窃读却交融在了一起,自读课文的第7、8、9自然段,还能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像这样的虽矛盾而又交融在一起的感受。

  2、交流:

  腹中是 的,精神是 的;

  双腿是 的,心灵是 的。

  3、解析所填词,体会窃读时苦乐相伴,乐大于苦的滋味。

  4、小结:

  【设计意图】放手而不放任,让学生运用前面的学法自学本部分,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C。精读感受窃读的动力。

  1、是什么力量激励着作者这样如饥似渴地窃读呢?理解句子。

  【出示】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2、换词朗读:你们——我们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林海音小时候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如饥似渴地坚持窃读,后来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品读了这篇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大家有什么感受想说说吗?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个性表达,互为借鉴,让教师、教材、教学都为学生的成长进步服务。

  七、设计思路

  走进文本——走出文本——回归文本——跳出文本,文本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而不是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这样设计始终把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显著的位置。

  整体入手,感知“窃读”

  使用课例,品味“窃读”

  换词体会,感悟“窃读”

  读写结合,升华“窃读”

  八、学习效果评价

  在整堂课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合理使用课件,集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注重读与说的训练与指导,重视教材的取舍与延伸,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努力打造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课堂,始终关注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敢读到善读,从敢说到善说,从外在的积极表现到内在的学法习得及情感的熏陶都有可喜的变化。

  九、与以往教学设计作比较

  以往教学主要侧重于关注老师怎样教,忽视学生怎样学,因此,我讲的多,重在分析课文内容,把教材解剖的七零八落,重点的地方学生听不懂、记不住的话,就让他们死记呆背。学生参与的少,进行思维的学生更少。这种课堂往往是老师包讲,学生包听,老师声嘶力竭,学生死气沉沉,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老师越来越伤脑筋,学生越来越不动脑筋。应了一句俗话:勤快老娘养懒惰娃。结果是高耗低效。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安徽省合肥市和平小学的巩凡。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14课——《埃及的金字塔》。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的程序进行说课:

  一、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着重描写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方法,赞美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整篇课文条理清晰,语言平实,描写细致。

  学情分析:

  对处于小学高年级学段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较为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语言感悟能力。但由于孩子们没有去过埃及,所以对金字塔缺乏了解和具体形象的感知,对文中语言文字的描写很难在脑海中形象化,课堂容易显得沉闷、枯燥。因此,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文本的优化整合,从而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金字塔的特点,悟后朗读。

  教学难点:

  以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为突破,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根据以上的教学分析,我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悟后朗读。

  过程方法目标:

  1、利用信息技术与文本的整合,感受金字塔的特点。

  2、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为了有效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一下的教学环节。

  三、教学过程:

  1、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不让课堂显得沉闷,我在一上课就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仿佛是去埃及观光,从而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化抽象为直观,体悟之后朗读

  (1)数字具体化,体会特点

  感受金字塔的特点是本文的重点,课文在介绍时出现的只是一系列的数字。(出示原文数字点红)这些是抽象的,无画面的,孩子们只能浅层次的、机械的告诉我们金字塔高、大,但如何高、如何大、如何宏伟,还体会的不够深刻、具体。于是我抓住了几组数字,让它们和周围的事物作对比,将它们具体化。

  (出示楼房对比图)“146米、40层”的高度,和我们普通的住宅楼作对比,相当于几个叠加的高度呢?学生很快得出“6个还多,需要费力的`仰头才能看到顶。”有了这样真实的感受,自然体会到金字塔的高。

  (出示巨石文字)文中“平均每块重2.5吨,共有230万块”。这2.5吨有多重,230万块代表着什么,孩子们无法有具体真实的体会,(出示和大象的对比)通过巨石和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作比较,知道平均2块巨石就相当于一头成年大象的重量,这230万块相当于115万头成年大象的重量之和,这样一来,这一块块巨石就像加在孩子们的心中,情感自然流露:金字塔真宏伟啊!

  将数字还原成直接的生活体验,学生们仿佛站在金字塔脚下抬头仰望,仿佛亲自去抱抱巨大的石块,抽象的数字在脑海中形成了具体的画面,引领他们深入体味语言文字,课堂上学生们悟得好,读得好。(出示学生朗读片段)

  (2)动画再现,了解建造过程

  如此伟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这是突破难点的关键。(出示课文文字)文中介绍的是概括、抽象的,学生仅仅通过这段文字的描写是无法清楚了解建造的过程,于是我播放了一段动画(出示建造动画)。动画的演示解决了这个难题,学生直观了解了书本上的文字,也形象的理解了建造的过程,此时,我让学生们画出文中与动画演示相对应的文字,再读一读。读过之后,再将动画与文字相结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将直观与抽象融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了解了建造的过程和不容易就自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学生发言的片断)本课的难点也就轻松突破了。

  3、利用网络信息,创新作业设计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表现在直观演示上,还应运用在网络学习资源与文本材料的结合上。我将事先在网上查找到的有关埃及文明的专题网站展示给学生看,(出示网站和博客专版)由于埃及文明的神秘和课文篇幅的有限,学生们对埃及很感兴趣,但不能深入,看到了这些网站,他们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让他们回家查找资料,丰富课外知识,将自己的所得、所感发到我博客中的一个专版中,将文本知识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中,还改革了传统的作业设计。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学反思:

  1、信息技术运用,成为了学生有效学习的好帮手。

  通过欣赏直观、形象的录像视频、动画演示,实现了从纸面阅读到屏幕阅读,从纯文字阅读到全面立体式阅读的转变,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提高了教学效率。

  2、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对抽象文字的形象内化,再将这种内化转化成个性理解后的朗读,使学生始终保持着主动参与的意识,产生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和内化。

  3、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可以获取大量的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以上就是我对《埃及的金字塔》一课的说课内容,还望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窃读记》(板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作进行具体的阐述。

  说教材

  《窃读记》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同名作品,该组以我爱阅读为主题展开。

  本篇精读课文以窃读为线索。表达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这一中心思想,清丽平实、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作者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读书的乐趣,符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得到情感体验,同时在品读课文中,我们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小女孩窃读时的担忧、恐慌与痛苦,体验到惊喜、快乐与满足。这正是窃读的百般滋味。文章中充满着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能使学生受到感染,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体会到文中丰富的情感以及学习的快乐。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出发,依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训练项目,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现我窃读时的复杂心情;

  3.感悟作者对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联系生活实际懂得你们是吃饭长大的真正内涵,并热爱读书。

  4.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生动。

  2.圈划并有感情的朗出作者读窃读时的心理、动作描写的语句,体味窃读的滋味。

  难点:1.揣摩作者窃读时的复杂心理,感悟作者对书本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这一思想感情。

  2.在体会作者的热爱读书中,也受到感染、得到启发,感受书本的无穷魅力。

  说教法、学法

  为了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教材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的教法归纳如下:交流感受法,引导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关键词句分析法。学法归纳为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想象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为了更好地实行预设的学习目标,我和学生做如下准备:

  教师:分析教材准备教学资料,如课件

  学生:发动学生搜集整理名人读书时的故事或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并读一读

  说教学过程

  在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之后,我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课文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主旨,让学生在朗读、探讨、交流,感悟中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得到思想的启迪。

  一、感受交流法

  从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感受导入,将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巧妙的牵引出来,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明确了本科的学习目标。

  在一篇说课稿中,教学过程尤为重要,因而导入的设计也至关重要。富有情趣的导入,就像在师生之间架起的沟通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师生的心会更接近。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跟书本也更亲近,使学生更愿意去学习这篇课文。正如俗话所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就如写作文也提倡凤头、猪肚、豹尾,无不体现开头的重要性,体现万事开头难这一特点,于是设计感受交流导入法,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情境。

  二、紧扣题眼,突出重点

  圈划关键字窃字,进行具体的讲解。

  我们都知道,窃大都表现大都表现的都是贬义词,现实生活中大都为钱财、为自身利益而自私的窃取别人的'东西,你们听说过窃读吗?(板书:窃读记)那文中的窃读又是否是贬义词呢?让学生在默读过程中思考问题。

  三、探讨交流,精讲点拨

  带着对课题的疑问,让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思考,文中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句子,应让学生在找出句子的同时,在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其存在的真正内涵,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传神细腻。小组内交流讨论,综合讨论结果和疑问,在班内交流汇报,集体解决问题。新课程倡导,要尊重学生的需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而达成这些目标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环节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改变,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活他们的思维。

  再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有些词句理解的还不够透彻,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多媒体出示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的语句,适时进行点拨。

  四、整体把握,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受到启发。吃饭长大,是指身体对物质的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的人。教育学生从小就要热爱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引导生体会读书的重要作用,及阅读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五、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结合生对课堂练习的回答,作出小结。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布臵课外实践: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开展活动,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课堂学习的目的是引向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正是为了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要求。另外,这样设计还能够沟通课内外,利于把语文学习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说板书设计

  板书就是微型教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审美情趣,能简要地概括出文章的内容,做到了言简意赅,一目了然。

  快乐惧怕

  窃读

  这一板书设计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巧妙。从横向看,两个是完全相反的词语;纵向看,两个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因为这是窃读的滋味,点明了主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突破难点。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针对课文的特点和单元训练要求,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7

  一、 说教材

  《太阳》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太阳的常识:离地球有多远,它有多大,多热。说明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太阳的大小,太阳的热度;第二部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

  本课教学重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教学难点是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二、 说教法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借助艺术形象传授知识的,而是在观察某些事物的基础上,用准确、通俗的语言来说明事物和传授知识的。所以我是侧重一下几方面教的:

  1、 抓住说明文的构段特点进行教学。教师精讲第一段,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找出说明文在结构上注重一段一意,段首概括的规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自学相似段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抓住课文中语言,了解说明事物的方法。课文第一段为了讲清楚太阳的三大特点,运用了大量的数字来说明,给学生的感觉是一目了然。但是为什么要引用传说,就是为了增加文章的生动性,这样教学既使学生了解了学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再比如说,太阳很大,会发光,会发热。为什么又提到了地球和钢铁呢?这就运用了比较的说明方法,使抽象的数字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既教了课文,又学会了作者的写作方法。

  3、 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文同记叙文相比,语言比较枯燥,形象性不强。在教学过程中,我制作了课件,变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效果,是一举多得的方法。

  三、 说学法

  这篇课文没有过多的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大多数学生都能读懂,因此我设计让学生这样去学习:

  1、 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学生先自读课文几遍,有个别学生可先背诵课文。自学完以后,能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并加注在书上。按照分门别类的方法把全文分为两大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这样,学生就会从整体上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

  2、 加强朗读,在阅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讲述太阳的特点和我们的关系的。学生抓住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子了解这样意思,再进行归纳合并,总结每一段的写作方法,掌握说明事物怎样运用列举数字、做比较、打比方、比喻等多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给人的感觉是准确、简练、明晰、具体,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 利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太阳与雨、雪、风形成过程的'关系时,制作了课件。利用幻灯放影像。学生一看就明白了风、雨、雪形成的过程。知道太阳和气候的关系确实很密切,同时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留下了印象深刻。

  四、说教学程序

  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寻找了有关经验,进行了一番思考分析之后,制定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一是了解太阳的三大特点,二是使学生知道太阳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即能力目标。这样,教学目标明确了,上课时,就能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堂课的好坏,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教师在课堂45分钟内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能力怎样,学生能不能按时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所以,我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尽量使课堂每一分钟都能合理运用,该讲的就讲,不该讲的少讲,甚至不讲。在自己预先想好的导学提问的指导下,启发让学生思维,用板书直观地再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始终让学生手脑并用,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最后的达标测试题,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理解得怎么样,也就是教学目标达到了没有。通过让学生做这些题目,可以验证出教学效果是良好的。

  五、说板书设计

  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板书,使整节课乱中有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起到引领作用。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谈礼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是:“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把读的主权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读书。”根据这些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3、教学重、难点:

  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这一重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决定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质疑问难,展示探究,在读中体会感情,明白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从而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二、说学情。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几年的语文学习中,已习惯懂得按一定的预习方法预习课文。学生预习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学习本文的三个小故事要从以下三点入手:a、划出描写人物态度和语言的词句,能有感情地朗读;b、在表演中体会礼貌的好处;c、能讲出每个故事重点要说明的道理,并能联系实际,对比自己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采取谈话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提出问题,文明礼貌有什么好处?接着板书课题,走进文本。通过复述回顾,让学生明确本课作者的观点以及作者所举的三个事例:问路、踩裙、理发。

  (二)设问导读。

  在本课,我围绕三个故事设计了三个问题:读故事,学知识,明道理。

  引导学生抓住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去感悟人物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我认为既锻炼了小组之间成员的默契度,也增加了全班同学的凝聚力,也让他们在分角色朗读、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处。

  (三)展示交流。

  1、故事交流。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能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读文本,在交流展示的环节中,教师只需要予以指导、点拨。对于学生的表演,通过生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源于不断的积累。

  打开你的知识库,展示一下自己吧!请你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礼貌待人的事例,并写出有关礼貌的名言、俗语或成语。

  学生畅所欲言,在班上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课下搜集的小故事,联系生活实际,真正感受到礼貌待人的好处。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每天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因此,在这里,我让学生交流古今中外一些有关礼貌的名言、俗语和成语,让他们养成积累名言警句、俗语、成语的好习惯,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达标检测 拓展延伸。

  语文来源于生活,更要运用到生活中去。通过读写练习来锻炼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06-09

《语文》说课稿11-09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02-22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06-26

小学五年级语文《白杨》说课稿01-16

关于五年级语文说课稿11-09

语文五年级《梅花魂》说课稿09-21

五年级语文桂花雨说课稿11-24

五年级语文《钓鱼启示》说课稿03-09

关于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