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2-06-28 21:18:1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数学说课稿汇总九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数学说课稿汇总九篇

数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运用“凑十法”进行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进位加法,并且在本学期第三单元学会了运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在本节课中,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列竖式的方法计算进位加法,了解“满十进一”的计算规律,这对于他们以后学习笔算加法非常重要。因此对竖式的写法,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基于这些理念,本课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在竖式计算中,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2、探索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培养学生综合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会与他人积极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

  4、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运用“满十进一”的规律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表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的认知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已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作基础,对竖式有简单的了解,在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对计算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我采用了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方法手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也是我们在“激趣导学”课题研究中大力倡导的。因此本课我采用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运用大量的活动、讨论、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注重运用引导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究算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根据小学一年级儿童的特点以及本课的特点,把本节课学生的学法定格为:自主探究法、讨论学习法等。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开课之初,我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让学生过二关才能到图书馆去看看的情境,使得学生都想当勇敢的闯关者,激发了学生挑战知识的欲望,并为学习新知作好了铺垫,使课堂有了良好的开端。

  (2)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在这一部分内容中,首先我利用“图书馆”这一情境图进行新旧知识链接,可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这一原则。然后,在探讨算法中,我设置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自己独立思考算法,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感受探索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快乐。第二步是在组内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给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第三步让学生在全班交流,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我特别注重了列竖式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学会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有的学生甚至已经有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的知识储备,所以当学生提出可以列竖式计算时,我就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自己讲解计算方法,然后教师再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3)畅谈收获、总结学法。

  在小结中,不仅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而且还评价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这样做不仅归纳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了自信心,找准了自身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本节课紧紧围绕本次研究主题“激趣、导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也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说课稿 篇2

  我说课的题目是《概率的意义》,它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第一节的内容。下面我从将从背景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教法分析、评价分析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按照教学内容交叉编排、螺旋上升的方式,本章是在统计的基础上展开对概率的研究的,而本节又是从频率的角度来解释概率,其核心内容是介绍实验概率的意义,即当试验次数较大时,频率渐趋稳定的那个常数就叫概率。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学习理论概率的意义和用列举法求概率打下基础。因此,我认为概率的正确理解和它在实际中的应用是本次教学的重点。

  2、学情分析:

  1)、学生初学概率,面对概率意义的描述,他们会感到困惑:概率是什么,是否就是频率?因此辩证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关系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2)、由于本节课内容非常贴近生活,因此丰富的问题情境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但学生过去的生活经验会对这节课的学习带来障碍,因此正确理解每次试验结果的随机性与大量随机试验结果的规律性是教学中的又一大难点。

  二、目标分析

  根据背景分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知识技能:

  1)理解概率的含义并能通过大量重复试验确定概率。

  2)能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和解释现实生活中与概率相关的问题。

  过程方法:

  1)经历用试验的方法获得概率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动手能力。

  2)在由“试验形成概率的定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生活素材和数学史上著名例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2)结合随机试验的随机性和规律性,让学生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过程分析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教学中,我设置五个教学环节(见流程图)。

  活动1:复习巩固引入新知

  活动2:创设情境实验探究

  活动3:形成概念深化认识

  活动4:变式训练 拓展提高

  活动5:小结归纳课堂延伸

  下面我重点谈谈整个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引入新知

  多媒体展示图片和问题:下列事件中,哪些是随机事件,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通过生动的实物图片和生活情境,一方面突出复习随机事件的判断,另一方面,可引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如(遇上红灯、生个儿子、天气晴好)。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探究过程中来。

  2、创设情境 实验探究

  要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抛掷硬币的试验既典型又方便,但如果教师简单直叙说要抛掷硬币,难免让学生觉得被老师牵着走,兴趣不大。在这里,我借助于学生具有的课外知识——对世界杯的了解,让学生先看到世界杯的冠军奖杯,自然想到今年德国世界杯足球比赛,再给一幅图,让学生猜想到这是在由抛掷硬币决定哪个队先开球。然后,顺势提问:这种决定方法对比赛双方公平吗?为什么?

  这个问题,问到了学生的心坎上,直觉判断:公平。可是,为什么呢?学生暂时答不上来。怎么办?能否用试验来验证?学生颇感怀疑。

  无独有偶,历史上有几位著名的数学家都做过这样的试验,我们今天抛掷的结果会与他们一致吗?

  第一步:分组试验

  将全班分十组,要求每组掷一枚硬币60次,并把试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试验结果:

  提问①:各小组正面朝上的频率一样吗?是否为0.5?

  提问②:如果把全班十组结果进行累计,正面朝上的频率会有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1:引导学生认识到随机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通过提问2:引导学生发现在次数逐渐增大的情况下,频率数值渐趋稳定。

  第二步:比较试验

  试验者抛掷次数(n)正面向上的

  次数(频数m)频率()

  棣莫弗204810610.5181

  布丰404020480.5069

  费勒1000049790.4979

  皮尔逊1200060190.5016

  皮尔逊24000120120.5005

  这个表让学生既了解到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感受到他们为追求真理而不惜时间的精神(比如:皮尔逊投了24000次,可想而知需要大量时间),又惊喜的看到:几位数学家的试验结果跟我们今天的试验结果大致相同----大量试验次数下频率数值稳定于0.5。学生很有成就感,老师趁此鼓励:今天,你们就可以做出数学家做的事,那么明天,你们就是未来的数学家。

  第三步:模拟试验

  输入次数,电脑很快地抛掷硬币,得到正面朝上的频数和频率,并同时画出了频率随试验次数增大的曲线图。

  学生一方面惊叹于信息技术为数学研究带来的方便(像这样的抛掷硬币,省时省力、直观形象),另一方面认识到:尽管是随机试验,尽管每一次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朝上的频率曲线越来越平稳:即稳定于0.5。

  以上分三步实施的试验说明:“正面向上”的频率稳定于0.5,“反面向上”的频率也稳定于0.5。由两个频率稳定到的常数相等说明两者发生的可能性相等,从而验证了猜想,判断公平的直觉是对的。

  到这时,学生已经看到,大量重复试验下,任意抛掷硬币“正面朝上”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常数刻画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3、形成概念 深化认识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作P(A)=p。其中m是事件A发生的频数,n是试验次数。

  思考①:概率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呢?

  大部分学生能得出 0

  思考②:定义中的“频率”和“概率”有何区别?

  结合投币试验,同学知道各小组试验算出的频率不一定等于概率。区别就是:频率不一定等于概率,概率是频率趋于稳定的那个值。

  你会求吗?

  例:对某电视机厂生产的电视机进行抽样检测的数据如下:

  抽取台数501002003005001000

  优等品数4592192285478954

  频 率0.900.920.960.950.960.95

  1)计算表中优等品的频率(精确到0.01);

  2)该厂生产的电视机优等品的概率是多少(精确到0.01)?

  这个例题,是利用抽样检测这种大量重复试验,让学生先计算优等品的频率,然后观察频率稳定在哪个常数附近,从而选取这个常数作为优等品的概率。通过例题,使学生更具体地理解概率,巩固概率和频率的关系即频率不一定等于概率,比如频率有0.92、0.96,概率为0.95。突破难点1。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是确定概率的一种方法。

  4、变式训练 拓展提高

  听两段情境对话,分组讨论对错并说明理由:

  情境1):甲——我知道掷硬币时,“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

  乙——噢,那我连掷硬币10次,一定会有5次正面向上。

  2):甲——天气预报说明天降水概率为90%。

  乙——我知道了,明天肯定会下雨,要不然就是天气预报不准。

  对这两个情境,判断对与错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准确的用概率知识理解。学生讨论时,教师深入各组,及时点拨,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认识。

  设计意图:情境1强调概率是针对大量试验而言的,大量试验反映的规律并非在每次试验中一定存在。情境2突出概率从数量上刻画了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用这两个情境使学生正确理解大量随机试验结果的规律性和每次试验结果的随机性,突破难点2。

  5、小结归纳 课堂延伸

  小结归纳:

  1)学生分组讨论,谈本次课收获与疑问,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释疑。

  2)教师表扬课堂上中参与积极、表现精彩的小组和个人。

  3)教师引导学生再一次理解概率的意义,揭示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与区别。

  课堂上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而知识的触觉是多方位的。为巩固本课知识,多角度提升能力,我设置了课堂延伸:

  1)、P144 5,6题。

  ——进一步巩固由大量重复试验所得数据计算频率进而确定概率的方法。

  2)、上网搜索并阅读有关姚明参加NBA以来罚球数据的统计,并根据你搜索到的数据,指出姚明在NBA比赛中罚球命中的概率。

  ——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意识和处理信息能力,让学生再一次感悟概率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方法分析

  1、为了激活学生的课堂思维,体会随机现象特点,我采用情境激趣法,营造学习氛围。

  2、为了让学生把对随机事件的直觉思维过渡为理性认识,我采用实验探究法,并且分三步实施:分组试验、比较试验、模拟试验,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趋于稳定,从而更好的理解概率意义,突出重点。

  3、为了突破难点——理解好频率与概率、随机性与规律性的关系,我采用小组讨论法和启发点拨法。

  4、教学手段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引用情境对话、制作电脑模拟试验,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为数学学习带来的方便,突出表现数学内在美。

  五、评价分析

  1、教学内容上:我关注教材的变化,概率统计内容在新教材里地位得到加强,但也有一个逐步渗透学习的过程。

  熟悉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易误解的例子→加强概念理解

  著名数学史料→延续求知热情

  2、教学理念上: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重视学生的合作与讨论,随时发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及时享受成功的愉悦。同时,结合学生暴露出的思想或方法上的问题,给予适时点拨。

  3、教学预想: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使严谨的课堂更具弹性,我还做了其他准备,比如气象部门怎样计算得出降水概率,姚明参加NBA以来罚球数据的原始资料及分析等学生感兴趣的且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以便适时的给学生拓宽知识,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娱乐、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数学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题之后的内容,为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用分数乘法的知识作为铺垫让学生在观察中去发现,在探索中去找规律,从而切实理解倒数的含义,并能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倒数的意义,并能根据倒数的意义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

  2、使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认识“0为什么没有倒数”。

  四、教学方法

  基于教材内容比较单调,那么只有在教法上体现新、奇、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想学,要学。首先,我将在教学中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实际,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同时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其次,在教学中扮演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比如教材中只是简单的出示几个分数,观察它们的特点,然后就引出倒数的含义、特点,学习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其实这样的导入根本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点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味道。我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初步了解倒数的特点,然后自己再写出等于1的算式,看看自己能写出几种不同类型的式子,然后学生汇报、分类,要让学生自己说出等于1的乘法算式有特色,有怎样的特色。这样学生就对倒数的意义中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有了彻底的理解。“倒数”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倒数”的认识,有时还受同学启发,在互动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五、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人意识,我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始终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探讨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人意识。

  本节课我是按照四大部分进行教学的:

  1、课前谈话,渗透关系

  说说生活中、数学中的相互关系,比如8是4的倍数,4是8的因数等等,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两个数之间的有趣关系。这样就比较自然的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渗透“互为”这个倒数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从而为建构新知扫清语言理解障碍,并为学习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2、出示例题,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7

  观察这几个数,他们之间哪些数关系密切?

  这些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有的会说分子、分母颠倒了,有人会说乘积都等于1)

  你还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明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说明:3/8 和8/3 互为倒数,也就是说3/8的倒数是8/3,8/3的倒数是3/8。强调“互为”的意思

  说一说你写得算式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此处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举例说明倒数,积累感性材料。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乘积是1”,理解“互为”是指两数的依存关系。)

  3、激励求知,掌握方法

  提问:同学们,你们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吗?

  那老师来和大家说倒数,我说一个数,你们马上说出它的倒数,看谁说的快有对!

  分数、整数、小数、特殊数(0、1),当说到0时,交流一下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

  提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等吗?

  强调: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不能用=表示。

  (该环节是让学生寻找求倒数的方法,注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特别是0为什么没有倒数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后得出结论。这样设计,既突出本课的重点,又有利于突破难点;既有对探究倒数的求法,又使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既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又轻松、顺利地教学了1和0这两个特殊数的倒数。 这样学生在宽松的氛围里,勇于发言、敢于辩论。既分散了教学难点,又让学生享受到了思维的快乐!)

  4、巩固练习

  (1)练一练

  (2)练习十1、2、3、4题

  5、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先自己想一想,再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该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互动中互相启发,共同发展。“自主探究”意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创造条件,是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等合作交流引路搭桥,是让学生真正在探究学习中发展。)

数学说课稿 篇4

  教材分析:

  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辨认角。本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对角的认识,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并能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建立直角、锐角和钝角概念,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定基础。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过程和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通过与直角作比较来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

  难点是使学生会辨认生活中不同类型的角 。

  教具学具:

  课件、三角尺、活动角、小棒、练习纸等是本节课所需的教具和学具。

  教法学法:

  教法: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综合运用了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探索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方法。

  学法:在学法上,我特地采用了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和合作交流法。

  我采用的这些教法和学法,都是为了让学生品尝尝试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遵循目标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设计安排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3、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4、课堂总结 ,课后延伸。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开始,我就表扬学生们最近的学习表现很好,作为奖励这节课我将带领同学们去观光旅游,我说:我们现在就到游乐园好好玩一玩。紧接着,我就出示了一幅情景图片,请同学们一边参观一边思考老师的问题:找一找哪里有角?这些角都是由什么组成的?有直角吗?哪些角比直角大,哪些角比直角小?各是什么角呢? 由此我引出了课题《锐角和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这样的'导入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就这样,学生带着对角的初步感知走进了第二个环节。

  第二环节: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接着我继续旅程,带领学生参观上海杨浦大桥,我把情境图中的八个角提取下来,请同桌小朋友先仔细观察这些角,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分类,分好后说一说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然后全班交流,找出最合理的分类方法,充分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的验证作用,给角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归纳出:直角一类,比直角小的一类是锐角,比直角大的一类是钝角。通过找角、抽象角、分角、验证角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正确口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建立锐角、直角、钝角之间的表象。我在活动中对于勇敢提出自己见解的学生做出积极评价,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三个环节: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练习是巩固学生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数学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创造能力及合作意识,因此在巩固新知环节我设置了让学生判断角、变角、画角、折角、拼角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加深了学生对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接着我让学生一起去欣赏美丽的角世界,让学生能够辨认生活中的角,感受角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 ,课后延伸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和收获。课后让学生运用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角的现象,把它告诉你最喜欢的人听。

  板书设计:

  锐角和钝角

  锐角 直角 钝角

  比直角小 比直角大

  评析:总之,这节课以带领学生游玩观光为线索,通过四个环节来展开教学,设置了六个活动巩固新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了角,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数学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分析:

  《立体图形的拼组》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本课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立体图形之间以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教材例题是一个拼组活动,要求学生用立体图形的实物进行拼组,通过把一些大小相同的立体图形拼成一个更大的或其它的图形,如用2个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3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不同的形状等等,教材考虑了学生的可操作性和普遍性,学生容易操作,容易理解,注重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但要使学生的思维再上一个层次,在脑海里建立表象,抽象出直观的立体图形,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但有了Mp-lab教学软件操作,就化难为易了,它将抽象与形象相结合,例如:8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通过拆分,拼组,将抽象的图形形象化,使学生初步体会立体图形间的关系,真正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用Mp-lab教学软件进行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1)、 通过用Mp-lab教学软件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1)、通过用Mp-lab平台进行拼组,感知几何美和数学美。

  (2)、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体会探索学习的兴趣。

  3、教学重点

  由于一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抽象出直观的立体图形,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不容易。再加上一年级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所以,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通过在Mp-lab平台上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教学难点

  教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但难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思考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我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应用图形的拼组,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全面准确地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教师除了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外还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了:情境导入法;动手操作,互动合作法;奖星激励法。

  三、说教学程序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郭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学生:“想!”我便利用mp-lab出示一张活泼可爱的机器人图画,还显示了机器人的一句话:“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我吗?”生很快说出“机器人!” 接着机器人说话了“你们知道我是由哪些立体图形拼组成的吗?”学生很容易地说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这样的导入,目的是通过mp-lab展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感到非常新奇,一下子被吸引了,自然地进入到了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机器人是由哪些立体图形拼成的是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立体图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新课程的理念是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在本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我本着新课标提出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必须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基础”,大胆地调整教材,让学生充分运用mp-lab的软件进行操作,大胆尝试,始终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来拼组。

  这部分内容我分为五个活动进行:

  活动一:正方体的拼组

  (1)师:“请你用2个正方体在mp-lab的平台上拼一拼,看看能拼成什么图形呢?”学生独立操作,很快得出能横着拼、竖着拼都成一个长方体,还可以斜着拼,此时进行评价:你是个善于动脑的孩子,目的是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建立初步的、最简单的空间观念。

  (2)师:“再请你用3个正方体拼一拼,看看又能拼成什么图形呢?”在2个拼的方法上进行让学生独立拼组,学生还会说出能拐弯拼,由此可见,运用mp-lab的进行操作,学生的空间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师:“老师想用8个正方体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你能帮帮我吗?”先让学生2人一组讨论,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对不会的学生进行指导。

  接着反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拼的?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说方法。同时进行评价说对了的学生:你是个抽象思维很好的学生,你太棒了!

  这样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人人参与到操作中,在操作中感悟用相同大小的正方体可以拼组成其它的立体图形,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长方体的拼组

  师:“我们不仅要学会正方体的拼组,还要学会长方体的拼组,你能用4个长方体进行拼组吗?”学生独立拼组,反馈出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还可以拼成一个正方体。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知用相同大小的长方体不仅可以拼组成更大的长方体,还可以拼组成一个大的正方体,突出重点,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三:数一数、猜一猜

  1、mp-lab的平台出示用长方体拼组出来的图形,数一数,老师用了多少个长方体?

  2、mp-lab的平台出示用正方体拼组出来的图形,猜一猜,老师用了多少个正方体?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猜的?

  这一活动的设计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在获得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基础之上初步感知它们的位置关系及变化,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四:动手做一做

  用一张长方形纸,你能做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吗?动手试试看。由于mp-lab的平台不具备三维空间的功能,所以我就让学生动手操作。全班展示。

  意图在于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操作,使他们初步体会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五:小小设计师

  1、简单小结: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学会了什么?

  2、提出活动要求:小组合作,用正方体和长方体,利用今天学会的立体图形拼组的知识来当一名小小设计师。

  3、提问:你想设计出什么图形或模型?

  4、小组合作,动手设计。

  5、汇报设计的作品。

  这一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充分利用mp-lab的平台,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操作,去尝试,做他们想做的,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来经历多种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空间观念。

  (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由于练习六中的第三题一在第二个环节解决了,这里重点讲这一题, 这道题要用到长方体相对的面相等的特征,因为学生从图中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上面、右面、正面,另外三个面看不到,只能根据看到的面来推测。而这个特征,学生并没有学过,mp-lab软件具有左右、上下翻转的功能,所以我用进行mp-lab的平台进行教学,学生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的结果。

  设计意图:运用mp-lab软件具有左右、上下翻转的功能进行教学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面与体的关系。

  (四)、总结

  因为空间图形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力争把学生的视野拓宽到他们熟悉的生活空间中。在小结之后,我设计了“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拼摆出来的图形,想一想,说一说,你都看过了哪些?”这一步骤,还准备了几幅日常生活实例的情境图,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去,用数学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培养孩子们热爱数学、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反思

  在立体图形的拼组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充分运用mp-lab的平台进行动手操作、观察等手段,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在发展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这节课时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利用MP-Lab培养全体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因种种原因限制导致教具、学具满足不了需要,迫使我们采用分组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在小组学习中,往往只能由一个学生操作,其他同学在一旁观看。观看的学生失去了动手的机会,感到索然无味,直接影响到学习兴趣,利用MP-Lab教学上课时,每人一台电脑,学生自己点击鼠标,动手去操作,去思考,去探索,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悄然增浓,真正做到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利用MP-Lab教学比常规教学更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2、利用MP-Lab让每个孩子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能得到发展。在MP-Lab这个平台上,每个学生的操作都是富有个性的,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能力与需求得到不同的发展。

  3、利用MP-Lab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

  学生在利用MP-Lab操作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的形成,不仅要靠常规教学实现,而且要让学生有更多的独立动手操作机会,自己动手去画、移、拼、想,把视觉,听觉,触觉,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做就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

  上完这节课也给我留下了思考:如何利用MP-Lab平台进行平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演变呢。初次参与这一课题组,对于我来讲是个成长的过程,成长中有探索,探索的过程是有收获的,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中,MP-Lab平台的将会进一步提高我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说课:分数除法(一)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

  说教材:

  本课是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5页-26页的内容。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倒数的认识。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点是都把4/7平均分,第(1)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2)题是平均分成3份,第(1)题的算式是4/7 ÷2,被除数4/7的分子式能被除数整除的,而第(2)题的算式是4/7 ÷3,被除数4/7的.分子是不能被3整除的。无论哪一种方法,目的都是就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说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我认为这节课应该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2、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分数除法算理探究中,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说教法:

  整节课以探索为主线,考虑到学生有多处分一分、涂一涂的探究活动,而MP_lab的平均分的功能恰恰能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一个平台,使探究变得更为乐趣和高效,于是,在教法和学法设计时,我力求充分发挥MP_lab的优势。

  1、利用MP_lab创设情境图,设置疑问,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受到探究新知的必要性,以此激发学生思维。

  2、利用MP_lab录象功能展现学生的探究过程,也就是分一分、涂一涂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说学法

  1、以探索为主线。

  从问题的提出,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来。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2、操作法

  利用MP_lab(万用拼图板)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平台,学生自主在MP_lab将图形分一分、涂一涂,在反复操作和思考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3、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获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流程

  第一层次: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通过MP_lab创设情境裁剪包装纸,得出分数除以整数的算式4/7÷2,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第二层次:大胆猜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4/7÷2,这个算式的特殊性在于分子能够整除整数,学生容易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找到特殊的计算方法,因此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再利用MP_lab操作探究,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分子能被整数整除时,可直接去除;并举例操作验证这一算法。

  第三层次:激发矛盾,再次探究。

  让学生用探索到的方法来计算4/7÷3。此时学生发现分子除以整数除不尽,分子除以整数的方法不适用。知识矛盾的冲突引发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思考,并再次利用MP_lab操作探究,从特殊到一般,探索新的计算方法。

  具体环节设计如下:

  (一) 旧知复习,蕴伏铺垫

  复习时安排了三道练习,引发学生记忆的再现,为学生选择原有知识中的有效的信息做好铺垫。

  (1)一桶20千克的油,它的3/4是多少千克?(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出示一组数据,求各数的倒数分别是什么 。

  (二) 创设情境,理解意义

  我首先创设包装礼物的情境,并利用MP_LAB做出情境图,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想用这张漂亮的包装纸把送给妈妈的礼物包装起来,给她一个惊喜。可是这张纸太大了,把它的4/7再平均分成2份就够了,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么列示呢?

  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利用MP_LAB提供的正方形“白纸”充当包装纸,先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7,再想一想、涂出这个正方形的1/2。教师要求学生用MP_LAB的录象功能记录操作过程,在汇报反馈时,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即分、涂的过程。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清晰地展示中分享他人的思维方法。通过思考操作学生达成共识:4/7里有4个1/7,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1/7,是2/7。接着让学生列出算式4/7÷2=2/7,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同时理解了分数除法的意义。

  (三) 大胆猜想,举例验证

  学生通过操作,明白2/7是怎样得到的。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呢?让学生大胆猜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根据刚才的推理,很容易得出“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是否具有普遍性呢?教师让每位学生举例验证,再运用MP_LAB分一分,涂一涂证明结论。

  大胆地猜想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思考方法,但还要经过科学的验证。科学的验证可不仅仅是一两道题就能得出结论,数十名同学会举例出数十道不同类型的分数除法算式。而其中有些算式是分子除以整数除不尽的。

  (四) 激发矛盾,再次探究

  学生很快发现有些算式是无法用以上结论计算出来的,如4/7÷3,分子4除以2是除不尽的。矛盾的引发,说明“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这样的计算方法不具有普遍性。我引导学生再一次进行探究。为了便于全班统一交流,我选取学生举例中的一道典型算式进一步研究,如4/7÷3,此时,学生再次运用MP_LAB分一分、涂一涂,同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操作过程也用MP_LAB记录下来。当同学们经过充分的自主操作思考后,还让他们进行了小组交流。

  根据MP_LAB操作的结果,学生发现把4/7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这张纸的4/21。得到的算式是4/7÷3=4/21。此时我还引导学生发现:把4/7平均分成3份,这其中的一份实际上就是4/7的1/3,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来计算,算式是4/7×1/3=4/21。比较两个算式,学生很快发现发它们是相等的。由此,学生再一次得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0除外)。

  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解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即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以旧学新是我们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这一环节主要也是学生自己发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从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精彩而不在枯燥无味。

  一个新的计算结论必须反复验证。我再一次让学生举例不同的分数除法算式,并再次用MP_LAB操作验证。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与验证中,发现了第二种计算方法的普遍性,也深刻理解了分数除法的计算算理。

  以上教学程序的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对计算进行探究式教学,也是新理念的挑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操作、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情感,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机的整合。

  三、教学反思:

  我回忆这一节充满了学生思维智慧的数学课,感悟颇深。

  Mp_LAB是创设情境的一个很好的工具,课堂上,我用Mp_LAB创设出包装礼物的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理解了分数除法的意义。而这节课我认为最突出的地方在于充分给学生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而功能强大的Mp_LAB恰恰为学生提供了操作平台。如果是平常的教学,教师往往采取用折纸涂色的方法让学生探究,但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折法不统一,不便于统一研究;折的时候由于操作失误造成分得不够平均,把一张纸折成奇数份数,如平均分成7份,比较麻烦,较为费时。使用Mp_LAB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新版的Mp_LAB有平均分的功能,能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操作探究任务。这节课,我比较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使用Mp_LAB自主探究,去寻找解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经过反复探究后学生得出了分数除以整数、将分数通分以及乘以整数的倒数等各种算法,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充分表现。而且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经过操作思考后,都能把算法解释得非常清楚。我也被学生的情绪带动起来,学生更是被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所鼓舞着。我认为这样的思维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我再一次感受了Mp_LAB的强大功能对学生数学建构的帮助,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思维活动的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同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力争做到评价及时、准确。促使每个学生自主地发展,逐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全面提高素质。

数学说课稿 篇6

  上个星期,我们有幸聆听了x老师执教《表面积的变化》。这节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主要是研究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起来得到的形体与原来几个正方体(或长方体)表面积之和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其中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整个课堂教学体现了理念新、方法活、基础实等特点,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知识的获得与情感的体验同步进行,达到了有效上课的标准。教者精心设计了教学流程,教学过程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整个教学活动是开放的,但不是放开的。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整节课上x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亲切自然的教态,敏锐的思维,使整个课堂成了生生交流,师生互动的平台,充分展示了她个人独特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数学课堂教学的.神奇奥秘与无穷魅力。听了《表面积的变化》的这课,使我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我就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取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上,x老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让学生敢想、敢说,从而主动去获取知识。这节课从形式上吸引了学生,从学生的内心深处调动他们对学习的需求性,在正确处理活动与发展的关系,很好的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个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互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自主建构,实现自身的主动发展。而且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对数学产生兴趣,产生情感。

  2、活动与数学教学要求的关系。这节课的活动设计从发展学生思维,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是非常到位的。

  3、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在组织数学活动时,首先关注了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比较均等的参与机会。其次在活动设计上,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思维、创造的空间,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去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得到发展。

数学说课稿 篇7

  我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例1。“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衣服的搭配、路线、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彩票的中奖号码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基于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是: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

  说教法学法: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注重生活与数学的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未来的社会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

  在这些理念的指引下,本节课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把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把抽象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同时也注重动静结合,让学生经历:“猜想—独立思考—讨论—合作探究—验证”等一系列思维过程。

  说教学流程:

  活动一:用1、2两张数字卡片摆两位数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为下一环节做铺垫,让学生通过操作感受摆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12是把1摆在十位上,把2摆在个位上。

  活动二:用1、2、3三张数字卡片摆两位数

  这一环节我让同桌合作探究,一人负责摆数字卡片,一人负责做记录,要求学生思考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让学生经历:“猜想—独立思考—讨论—合作探究—验证”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从而提炼出学生中的有序思考,让学生自己说出有怎样的顺序,有序思考有什么好处等等。最后在有序思考的指引下修改自己的方案,力求做到人人有序。

  活动三:用6、3、9、7四位数写两位数

  这一环节难度再一次提升,并让学生化动为静,用有序思考的方式写一写两位数,要求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有顺序地写。然后把3改成0再做考虑。让学生明白考虑问题要全面,没有十位上是0的两位数。这里考虑用所学的乘法算式来计数,既为巩固旧知,又为学以致用。

  活动四:握手游戏

  这一环节,我先和一个学生握手,并用甲--乙表示我和刚才那个学生,中间用连线的方式数出我们握了一次手。随后,问题提升:假如有三个小朋友,每两人只握一次手,共握几次手?我先让学生猜想会有几次?然后请三个小朋友上台操作验证,并用数学符号代表三个小朋友,请一个小朋友用连线的方式数。最后提问:同样是3,为什么3个数字可以摆6个两位数,而三个人却只能握三次手?让小朋友通过感悟握手是两个人完成的行为,与位置无关,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活动五:搭配衣服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主连线搭配,然后请一生上台边连线边介绍,让学生用有序思考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六:买东西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在仔细读题的基础上,通过同桌讨论,有序地总结出四种不同的付钱方式,可以从5角考虑起,也可以从1角考虑起。

  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今天我们学了有顺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做起事来,就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反思:

  一、本节课我没有用到多媒体,倒并不是闲麻烦,我有自己的理由。其实平常在上课的时候,因为每节课准备时间没有今天的展示课那么充裕,我常常喜欢做小偷,下载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PPT,然后进行适当地整合和修改,就那么上课去了。而我今天所执教的数学广角,它本身就是一个万花筒,由一系列的活动建构成,好比是语文教学中的散文类型,但是形散神聚,它有一个“魂”,那就是有序思考。所以本堂课我的重中之重就是抓“魂”,我要尽可能摒弃所有容易干扰我和学生的一切因素。

  二、我在学生生成这一块,把握地还不够沉稳,课堂调控能力远远不够。当学生一再关注字体大小时,我心里似乎有一种说不出的郁闷!

  三、对这个数学广角中的有序,到底有序的思维方式有多少呢?这节课中我主要是抓住了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是否恰当?这是我所要继续思索的。

  四、当五个方案出来时,我特别欣喜,可是我光顾着高兴了,没有细心地把握好这块最可贵的素材,处理地过于粗糙,这是特别遗憾的地方。

  五、数握手次数时,“2+1+0=3(次)”这个式子出来的过于僵硬,对学生的难度过高。是否合适?该不该出?

  六、数学公开课不上不知道,一上却是意犹未尽。我想,公开课绝对是教师成长的捷径。以后,我一有机会就要上,这样才可能赶上常年在教数学的老师。

  本节课肯定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能够向在座这么多的老师学习,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希望在座的老师能多给我提一些宝贵的意见,帮助我成长,谢谢!

数学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学好。“认识几分之一”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的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化抽象为具体、寓枯燥于趣味,使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的基础。

  二、说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教育三者的统一以及数学知识掌握的要求,加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知识目标:知道分数的产生,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概括、自主探究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得到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认识几分之一。

  三、说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本课教学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法,穿插讲授、自学、练习等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课件演示、观察、估计、比较、归纳、巩固的程序,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发现、探索、应用的过程,使整个教学遵循了由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学生是初次接触分数,根据直观性原则,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围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练习内容,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通过电脑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感知力,充分认识几分之一。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和练习,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说学法。

  (1)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方法。先是实物演示分的过程,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学生通过对直观形象的认识后,很快明白了二分之一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自由折纸、涂色,交流结果,自己用分数表示出来,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本节课精心选择的合作学习的内容,都是对个体而言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合作成为了学生自发的要求。此外,合作前注意讲清楚合作的方法及要求,让学生人人都有事可做,使合作学习不至于流于形式。

  (3)有意识地设置由易到难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练习涵盖了涂一涂、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猜一猜多种不同的层次,引导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分数。

  四、说教学过程:

  考虑到学生年龄小的原因,设计本课时,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训练运用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在生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完成任务,掌握新知。

  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由于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开始学习分数时,掌握分数的意义是很困难的,利用实物演示,直观、清晰,提高了学习效率。

  2、在这堂课中,由于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发现分数的产生,了解分数的意义,这就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将枯燥的知识藏于生动有趣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领悟新知识,轻松地学习。

  3、充分考虑到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使学生乐意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兴趣。

  本节课教学设计三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 :

  运用电脑动画,以旧引新。一节新课,往往是从旧知识引入,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回答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动物,每只分得多少?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后,每一份的个数可以用整数表示。把1个苹果分成两份(实物演示),观察1个苹果切成2份后,重叠比较大小两份一样大。 这每一份生活中叫“半个”,“半个”蛋糕能用整数表示吗?由此引入新课。

  (二)指导探索 :

  (1)实际操作,促进内化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想认识的几分之一。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折法,这时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学生按老师设计的目的说出:因为把这几张纸都“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通过延伸总结,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

  (2)创设情景,鼓励学生主动探索

  教学“想想做做”第3题时,学生先自行估计是整张纸条的几分之一,再通过观察电脑动画,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随即提出问题,再在小组里交流认识,主动发现问题的答案。

  (3)合作学习,帮助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为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几分之一”时,让学生在小组里合作交流,轮流说一说怎样表示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三)反馈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为了使课内练习起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在组织练习活动时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练习的形式要有变化,使学生在练习中保持兴趣。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提高,让学生做题时都要动脑想一想。三是面向全体学生,练习要有“弹性”,保证全班每个同学都有较多的参与机会,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全课小结。

数学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认识平行四边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的特征以及认识了平行与相交,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同时,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认识梯形、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奠定基础。

  具体来说,本课包括两个例题、1道试一试、6题想想做做以及“你知道吗?”。

  例1呈现了三幅生活场景图,通过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所学过的知识找一找、说一说哪里有平行四边形使之充分地感知平行四边形。接着教材要求学生想办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相互交流,使学生在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或沿着直尺边画平行四边形这些具体操作及交流中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教材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的活动自主发现并总结平行四边形的边的特点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例2通过让学生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边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揭示底和高的含义。

  随后的“试一试”让学生量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以此体会底和高相互依存的关系。

  此外,“想想做做”安排了实践性很强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中巩固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最后,“你知道吗”介绍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应用,有利于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高,能正确画出或测量它的的高。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在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和学生学习地难易程度,我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作为教学重点。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作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与学法

  古人强调:“善诱者,善导。”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谈话法、讲解法、实验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不止要学会,而且要会学。所以,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认真听讲、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三、教学准备

  按小组准备小棒、钉子板、方格纸、直尺、三角尺、七巧板、吸管等,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基于对新课标和本课教材的理解,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因此,课一开始,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的三幅生活场景,并说:“同学们,请先欣赏几幅图片,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找到其中的平行四边形吗?”引导学生找出每幅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再要求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平行四边形,在学生充分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说:“同学们对平行四边形了解的真不少,今天我们将继续认识平行四边形。(板书: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掌握数学的结果,也要理解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我将这个环节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动手操作,感知特征。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想办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讨论。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参与活动中并进行必要的指导。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沿直尺边画四种做法,利用多媒体技术逐一隐藏小棒、钉子板、方格纸和直尺,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渗透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第二层次:猜想验证,总结特征。教师根据刚才抽象出来平行四边形图形,板演一个标准的平行四边形图形,并提问:“你能结合之前的操作过程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能会有两组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平行等猜想。接着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测量、比较等方式验证自己的猜想,共同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之后,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让学生利用这一基本特征判断平行四边形,其中说说第二个四边形为什么不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反例揭示平行四边形的外延,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三、四两个图形改变平行四边形的位置,通过变式图形揭示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

  <<<123>>>

  第三层次: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先通过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这个平行四边形中上下两条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你能量一量吗?请学生板演如何量出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之间的距离,并画出相应的线段。教师相机告诉学生,像这样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教师进行板书,并标出底和高) 随后教学“试一试”,指导学生在图中指一指需要测量的线段后再分别测量三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后就其中的一个平行四边形追问:“如果把另一条边看作底,你还会测量出它的高吗?你认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最多有几个不同的数值?”让学生巩固对底和高的认识同时体会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最后,出示“想想做做” 第五题让学生画出每个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指导画法,并提醒学生把高画成虚线并标上直角标记。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新课标强调,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因此,我通过“想想做做”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加以提高。

  第2题让学生探索用两块以及用四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拼法。在小组合作完成后全班汇报不同的拼法,进一步内化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第3题是动手操作题。先请学生与同桌合作完成,再汇报方法,最后教师课件演示改拼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

  第4题要求学生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剪成两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是怎么剪拼的,使学生知道把平行四边形沿一条高剪开,再把其中的一个图形沿合适的方向平移就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从而为以后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作孕伏。

  第6题可以请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再请小组派代表汇报成果。最后总结归纳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相同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在将饮料管做成的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角变,边没变,所以周长没变)。进而引出平行四边形有易变形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阅读“你知道吗?”,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来感知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有利于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四)全课小结

  课的末尾,提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引导他们归纳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培养概括与评价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撬开学生智慧的杠杆。本课采用的是纲要式的板书设计,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层次分明突出重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

【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用数学”数学说课稿03-09

数学活动说课稿07-09

《数学乐园》说课稿07-09

数学广角说课稿05-22

数学说课稿03-25

数学乐园说课稿05-26

数学说课稿11-05

初中数学的说课稿02-16

《数学广角》说课稿06-27

数学统计说课稿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