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甲烷》说课稿

《甲烷》说课稿

时间:2023-12-23 09:17:2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甲烷》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甲烷》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甲烷》说课稿

《甲烷》说课稿1

  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的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教科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的内容。教材主要内容为甲烷的结构(包括结构式、电子式),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甲烷的化学性质包括甲烷的氧化反应和甲烷的取代反应以及甲烷的受热分解。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可以为学习烃、烃的衍生物及接下来学习的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

  在初三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对有机化学以及有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且在高一化学中已经学过物质结构的知识,如共价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等基础知识,具备了学习本章的理论基础。甲烷的另一名称“瓦斯”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名词,因此,学生对此物质会有些经验基础。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写甲烷的结构式和电子式,能识别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的探究,解析其可能具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进而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内因、外因辨证关系”等哲学思想。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甲烷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取代反应的含义。

  【难点】

  理解甲烷分子结构决定了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五、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节课我将按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引出答案→归纳总结知识的模式组织教学,达到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带着学生一起回忆并介绍如下内容:我们曾经学习和了解了很多种的物质,如碱金属元素、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也曾了解和接触过另外一类物质,如甲烷、乙烯、乙炔、蔗糖、葡萄糖、酒精等等。前者我们称之为无机物,后者就是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即将学习和讨论的一类重要的物质——有机物。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工农业生产及能源、材料和科学技术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引出什么是有机物的问题。同学们经过自学、阅读、思考、讨论后回答出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含碳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由此我再讲出化学上把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叫做烃,并过渡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烃——甲烷。

  环节二:新课教学

  首先我会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天然气的课外趣味阅读,找学生进行阅读。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我会提问以下几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得到的`天然气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味道?学生基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可以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天然气的外观。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习课本中甲烷的物理性质,同时将理论化学与生活化学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学以致用,增加学习兴趣。

  接着,我会给出甲烷的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在四个顶点的正四面体(即4个C-H键的长度和强度相同,夹角相等)结构,组织同学们用橡皮泥和牙签制作出甲烷的分子模型,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甲烷分子结构的印象。然后顺势提问甲烷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由“结构决定性质”过渡到甲烷化学性质的探究。我会设计以下两个实验:

  甲烷的氧化反应实验:甲烷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甲烷性质稳定:不与强氧化剂、酸或碱反应,因此颜色并无变化,但是作为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甲烷作为天然气可以燃烧,具有可燃性,因此可以得出:甲烷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可以燃烧。我会提示根据元素守恒等规律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接下来是甲烷的取代反应,用饱和食盐水方法,课前收集20mL甲烷和80mL氯气。演示实验时放在光亮的地方,观察现象。可以观察到气体的颜色变浅,筒内液面上升,出现油滴。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甲烷与氯气发生了反应,新物质为油状物,反应条件是光照。此时我再讲出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共分四步完成,一氯甲烷为气体,二、三、四氯甲烷为液体,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称四氯化碳等内容。紧接着教师与同学们一起观看甲烷分子发生取代反应的视频,加深学生对甲烷取代反应的掌握,与此同时借助甲烷的分子结构式模型,从甲烷分子结构出发,手动拆解模型来解释甲烷取代反应发生的原因,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记忆深刻。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将通过多媒体呈现阶梯式的练习题,组织学生课堂练习,并采用生生互评、教师总结的方式进行解决,达到对知识巩固的效果。接着请同学试着回忆置换反应的定义,思考其反应特点,并说出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区别。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取代反应的定义。并用PPT展示两种不同反应的区别,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同时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拔高。

  环节四:小结作业

  依据板书,与学生一起复习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并留下课后练习。师生共同复习,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补充完善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甲烷》说课稿2

  课文的特点和地位: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学生们接触的第一种烷烃。对学生来讲能否学好这一节的内容将直接影响以后有机化学的学习。本节重视与初中化学的衔接,不仅重视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而且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科学态度,以及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在初中化学中的已学知识点。比如它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

  2、在巩固旧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甲烷的分子结构,着重介绍它的正四面体型结构。

  3、在学生初步了解甲烷的正四面体型结构基础上,联系它的结构和得失电子情况讲述它主要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受热反应)等。

  4、着重强调甲烷的取代反应

  5、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和由分子结构决定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甲烷的化学性质、甲烷的分子结构和正四面体结构、甲烷的取代反应以及反应的本质

  教法分析:讲演结合、自学引导、对比教学、学生互动。

  学生现状分析:大纲中只要求学生了解甲烷的结构式。但结构式只表示出了甲烷分子中各原子的结构方式,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学生将会产生甲烷分子是平面型分子的错误认识---而对分子的立体结构的认识有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有机分子结构的了解,并最终影响他们对有机物分子化学性质的了解和学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三维空间中对有机物分子有个真正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其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分析:

  1、由于学生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知识的局限性,因此教材在介绍甲烷分子的结构时,从甲烷分子的组成引入。首先通过学生对物质组成知识的回忆,再结合碳的核外电子排布和共价键的知识,逐步给出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然后再利用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介绍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使学生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学生互动):请学生总结甲烷的分子结构的特点。并能预示由甲烷的分子结构特点所决定的甲烷的化学性质。

  2、在学生了解甲烷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甲烷的化学性质上。分析其反应的机理和本质。

  1。以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能形成牢固的共价键为依据介绍甲烷的性质。

  2。分析甲烷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跟甲烷与酸性溶液的反应的对比,甲烷不能和酸发生反应,但是能在空气中燃烧。

  (学生互动):请学生总结对比的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正确的结论:甲烷在通常条件下是稳定,但是能和一些氧化剂发生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甲烷也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3。甲烷的取代反应是烷烃的特征反应,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学生了解甲烷立体结构的认识的基础上,利用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先使学生有一个甲烷分子中氢原子能被其他原子取代的模型,然后再通过给出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几步方程式,分析它的反映机理,再向学生说明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不仅一个能够被取代,而且全部可以被取代,

  (学生互动):请学生写出甲烷被氯取代的反应,从一取代到四取代。最后讲清取代反应的确切涵义。

  4。用对比法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和无机化学中置换反应的区别。

  (学生互动):请学生总结两个反应的区别。

  3、回顾这一节所学的新知识点,并强调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本节的思路。

  3、布置相关的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甲烷》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烃作为一切有机物的母体,而甲烷又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学生对甲烷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希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有机学习方法。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特点,结合高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了一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储量情况

  ②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甲烷的结构特点

  ③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

  ④通过对甲烷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实验、模型、图片、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②通过讲授、讨论、自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和比较,类比等科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②通过甲烷的结构和性质的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甲烷分子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二、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自主,相互合作,探究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和教法相呼应,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及时对比、和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

  采用板块教学,分为四个学习板块。即:板块一:甲烷的结构探究;板块二:甲烷的物理性质;板块三:甲烷的氧化反应;板块四:甲烷的取代反应。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用途”的认知关系。具体的教学流程:

  【引入】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顺利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上了天然气,请问天然气的成分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作为能源有哪些优点?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思考以上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回答

  【投影】“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分布图;“西气东输”工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开采和使用天然气造成的事故图片

  【过渡】天然气好比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作为一种很好的能源,另一方面在开采和使用的同时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剧,为了防止悲剧再次上演,为了更好地利用天然气,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了解甲烷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和学习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设计思路:通过自主学习获取天然气成分,存在及作为能源优点等相关信息;展示“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分布图;“西气东输”工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图片;开采和使用天然气造成的事故图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存在和储量境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对西气东输工程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出《甲烷》课题。

《甲烷》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教材作为高中有机化学的第一章,其地位和作用与初中绪言部分相当,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能否上好这一堂课,关系到学生今后对学习有机化学是否感兴趣,以及是否能很好地从无机化学学习转向有机化学学习的问题。对甲烷的教学,新课标中只要求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而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这在有机教学中尤为突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头脑中建立甲烷等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初步形成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用途;

  ②认识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③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②让学生体会由结构推性质和由性质推结构的过程与方法,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生已有知识顺利进行初、高中知识的自然衔接,消除学生对高中有机化学的不适应心理,并利用有机化学的入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积极的探索精神;

  ③渗透实事求是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教学重点

  (1)甲烷的结构特点;(2)甲烷的化学性质

  4.教学难点

  (1)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2)甲烷的取代反应

  二、说学情

  1、学生状况分析和对策

  从无机到有机知识的学习,从知识的学习模块上来讲好象是一种跳跃,但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甲烷的分子组成、部分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只是对甲烷的空间结构和部分化学性质不清楚。通过模型演示,自主搭建验证,实验探究等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学习兴趣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探究。

  2、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在无机物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深切地认识到“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能反映物质的结构”,这种思想自然而然地会迁移到有机物的学习上来,这是比较好的,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有机物中不仅要注意其组成,还要关注其空间结构。在必修1中学生已学过氧化还原反应,对简单氧化、还原问题已经能够进行分析,这对甲烷还原性的研究有较大帮助。

  三、说学法

  作为高中化学新课程有机内容的引入环节,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有机知识不仅是处于一个“静止”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分析、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甚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教堂”变成“学堂”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理想、身心健康、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对于本节我建议学生采用如下学法:

  1、密切联系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通过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审视与自我反思

  对于不同的事物,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自由讨论,相互审视和自我反思,既可以达到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增长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从学生的初三和高一已有化学知识的认知水平和结构、能力水平、思维品质作以详细的分析,以使本节课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目的

  四、说教法

  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如果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学习,那么任何教学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启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新的课堂教学强调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新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充分体现尊重、引导、帮助、赞赏、反思。因此,我主要采取了如下的教法:

  1、实验教学法

  本节内容通过甲烷的性质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在共识中享受精神的愉悦和成功的快乐,实现以观生趣,以趣激疑,以疑导思,以思求知,以知增能。

  2、活动教学法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中,活动教学已经逐步成为化学课堂的主旋律,其基本策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过程为主线索、以活动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基本形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和认知规律,充分挖掘教材中科学探究的内涵,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以便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五、说教学设计

  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活动一:

  温故知新

  [思考与交流]

  到目前为止,你对甲烷已经有了哪些认识?

  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畅所欲言,基本能说出甲烷的分子式、存在、部分物理性质和用途。

  活动二:

  探究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思考与交流]

  (1)甲烷(CH4)中C与4个H原子通过单键结合在一起,试写出其电子式和结构式,并猜想甲烷的空间结构,用牙签和橡皮泥将你猜想的空间模型制作出来。

  (2)若用另外一种原子(用X表示)来替换你所搭建模型中的H原子,请分析:①若用1个X来替换,有几种情况?②若用2个X来替换呢?

  (3)科学家发现用2个X来替换甲烷中的H原子时只有1种情况,那么你认为刚才大家制作的模型中哪一个更有道理?

  让学生猜想并动手实践,可以加深对甲烷空间结构的认识。在(1)中学生大致会制作出空间正四面体型、平面正方形、四棱锥型等形状,然后通过(2)和(3)的分析,最终发现只有正四面体型才能反映甲烷的真实结构,进而通过模型让学生认识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活动三:

  探究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思考与交流]

  (1)甲烷与氯化氢、氨气都是非金属的氢化物,请结合这些氢化物猜想甲烷可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你的猜想。

  (2)分析甲烷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猜想其可能具有什么性质,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你的猜想。

  通过(1)的分析,学生猜想甲烷可能与酸或碱反应,通过(2)的分析,不难猜想出甲烷具有还原性,可能强氧化剂反应,联想到常见的强氧化剂有氧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那么甲烷能不能和它们反应,此时再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发现甲烷不能与酸、碱、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进而说明甲烷的性质一般比较稳定。由“氯气也具有强氧化性,那甲烷能不能和氯气发生反应呢?”自然过渡到活动四。

  活动四:

  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观察实验,思考并交流]

  (1)实验探究:在倒置于饱和食盐水的量筒里通入20mL甲烷和80mL氯气,用强光照射,请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根据液面上升的现象推断反应产物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

  (3)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氢的氧化物,甲烷和氯气的反应跟甲烷与氧气的反应很相似,请你写出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反应方程式中用“→”表示物质的变化);

  (4)用不同于刚才的甲烷球棍模型中碳原子和氢原子颜色的橡皮泥,制作4个氯分子的球棍模型,用球棍模型来演示上述化学方程式;

  (5)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出甲烷中的氢原子逐一被氯原子所取代的过程。

  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养成善于透过实验现象看本质的习惯,更好地认识甲烷与氯气的反应,进而较好地理解并掌握取代反应。

  活动五:巩固提高

  (1)若1mol甲烷和足量的氯气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产物,则需要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下列事实能够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的是( )

  A.甲烷分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B.甲烷分子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C.甲烷分子的三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D.甲烷分子的四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说板书设计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一、存在、物理性质和用途

  二、空间结构

  三、主要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取代反应

《甲烷》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1、地位

  《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了解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并掌握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着重强调取代反应。

  (3)通过对物质立体构形的理解使学生逐渐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环境、能源等问题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难点:主要是学生有机物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具体体现在如何将甲烷和烷烃的结构特点、有机物的成键特点从实物模型转换为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模型,帮助学生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甲烷的结构和取代反应。

  二、学生分析

  关于甲烷,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学习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教材在介绍这些知识时,非常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另外,结构式只表示出了甲烷分子中各原子的结构方式,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学生将会产生甲烷分子是平面型分子的错误认识。而对分子的立体结构的认识有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有机分子结构的了解,并最终影响他们对有机物分子化学性质的了解和学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三维空间中对有机物分子有个真正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其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探索法

  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不仅注意观察,同时还启发了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新的概念和规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

  2、多媒体教学法

  由于甲烷分子的正四体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机理很抽象,对初学有机物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故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动画进行直观分析,辅以直观教具(模型、折纸)克服了理解上的抽象性,化解了难点。实验录像的播放有助于全体学生观看到实验现象。

  3、本节课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创设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设计

  1、引入

  通过一段生活录像引入,从日常实际生活出发,使学生初步了解有机物,复习通过燃烧产物来确定所含元素的实验,进入最简单的烃——甲烷的学习

  2、探索甲烷的结构

  [课堂探究练习1]已知甲烷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质量分数c%=75%,H%=25%。请同学们推出甲烷的化学式。

  [课堂探究练习2]画出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甲烷分子的结构,空间构型又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由于学生在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知识的局限性,因此在学习甲烷分子的结构时,首先在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教材,并要求学生做实践活动,即自己动手制作甲烷分子的结构模型,然后课堂上再拿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介绍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使学生在对比之中,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3、实验探究化学性质

  在学生解甲烷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甲烷的化学性质上。回应前面所讲的“结构决定性质”,接着引导学生通过结构理解甲烷的有关化学性质:

  (1)甲烷的可燃性决定了它有什么用途呢?有什么优点呢?写反应方程式,介绍爆炸极限问题,以甲烷作能源为例讲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渗透环保、能源问题。关心社会,并让学生思考矿井生产为了避免瓦斯爆炸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什么?介绍新农村沼气池情况。可以补充演示甲烷通入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2)甲烷的取代反应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机反应类型,对于实验的处理,由于教材上演示实验现象不利于后排学生观察,播放实验录

  像:(]取代反应实验:用排饱和食盐水法将甲烷和氯气依次收集在100ml的量筒中,其中甲烷20ml,氯气80ml,光照。)在实验的基础上,先使学生有一个甲烷分子中氢原子能被其他原子取代的印象,然后再通过给出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几步方程式,向学生说明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不仅一个能够被取代,而且全部可以被取代,进而讲清取代反应的确切涵义。结合球棍模型和电脑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取代反应的实质。通过电脑模拟,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生学习兴趣大,对取代反应的实质的理解也更深刻,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反复播放。明确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区别。

  (3)简介甲烷的热分解反应,结合性质总结甲烷的用途。

  4、练习巩固

  利用多媒体投影练习内容,让学生当堂练习,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及时进行点评。

《甲烷》说课稿6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甲烷,本内容共计一个学时,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下我对这个学时的教学设计,我将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位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教科书必修2的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节。教材的主要内容为甲烷的结构(包括结构式、电子式),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甲烷的化学性质又包括氧化反应、取代反应以及受热分解。将《甲烷》这一节放在这里,是考虑到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学过物质结构的知识,如共价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等基础知识,具备了学习本章的理论基础。烃又是一切有机物的母体,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而甲烷作为结构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又是学习烃的入门,所以让学生掌握好甲烷的知识,就是为学习烃、烃的衍生物及接下来学习有机部分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因为教材设置时有机化学与前面部分内容的联系不是非常紧密,对无机化学部分学的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这是学习化学的新的开始,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更多的'鼓励学生,无疑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学情分析

  在制定任何一个教学方案前,我们应该对学习的主体——学生有所了解。我们知道,学生在初三化学学习中已经对甲烷有了初步了解;本教材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学习也为学习甲烷的结构打下基础。我所要教的学生,他们思维开阔,动手能力较强,但他们也存在基础较弱,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等特点。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在甲烷分子结构以及甲烷取代反应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障碍。据此,我作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分析,我设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当然,在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之前,还应该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理解甲烷的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以下就是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

  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甲烷正四面体结构,以及其与稳定性的联系。

  2、能够写出甲烷燃烧、甲烷和氯气取代反应方程式,并正确记忆反应现象。

  3、学会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讨论、合作等方法建立有机物的认识关系,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2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深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内应,外因辩证关系”等哲学思想。

  2、 通过能源危机及甲烷燃料的了解,感受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结合学情分析和目标设定,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理解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它的化学性质以及取代反应的概念,而本节课的难点在于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以及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机理。

  五、教学方法

  (先不换页)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对整个课程的把握如下:引入主题,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引出答案→归纳总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带领、教导和解说的作用。(ppt下一页)因此在本节课中,我的任务是把学生引入甲烷这一主题,然后介绍甲烷的物理性质,再借助甲烷的结构模型、甲烷制取、氧化反应的演示实验以及甲烷取代反应的视频等形象生动的方法让他们理解和掌握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在模型构建及问题分析部分,可尝试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设定以甲烷的结构—性质—用途为教学主线,各环节加入学生参

  与元素,而教师则在其中起到穿针引线、归纳提升的作用。下面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走进课堂。

  1、甲烷的物理性质

  主题引入:以低碳经济作为切入点,引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日益受到大家重视的能源物质——甲烷。

  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得到的天然气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味道?

  分析问题: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天然气的外观,讲解甲烷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再从甲烷的分子式出发,讲解甲烷的密度和溶解性。

  解决问题:无色无嗅,密度比水小(0.717g/l),极难溶于水。

  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甲烷的物理性质。将理论化学与生活化学联系起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增加学习兴趣。

  2、甲烷的分子式与结构式

  提出问题:甲烷的化学表达式怎么写?

  引导思维:利用球棍模型将甲烷分子结构形象化,引导学生思考并写出甲烷的分子式与结构式。

  分析并解决问题:给出甲烷的分子式(ch4)与结构式、电子式的图片。根据图示,分析甲烷的分子式,结构式以及电子式。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在四个顶点的正四面体。

  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分子式与结构式。

  3、甲烷的化学性质

  主题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天然气可以燃烧,操作不当可致人中毒。在生活中,天然气具有易燃性,易爆性,是否说明它的化学性质活泼。

  引入问题:甲烷会与什么物质发生什么反应?

  分析问题:通过观看甲烷制取、氧化反应的演示实验和取代反应的视频,逐步引出甲烷的化学性质。借助甲烷分子的结构模型,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出发,动手拆解模型,加深学生对甲烷结构的理解,同时分析甲烷具有上述化学性质的原因。

  引出答案: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给出甲烷的化学性质;从甲烷的分子结构特性出发,向学生解说甲烷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热分解反应等具体性质。 作用:使用形象生动的模型、实验与视频,加深他们对甲烷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甲烷的性质,灵活记忆甲烷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式。

  4、归纳与总结

  依据板书,与学生一起复习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在这一节课,学习了: a.甲烷的分子式ch4、结构式与电子式甲烷分子结构示意图 甲烷分子球棍模型

  b.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气体,而且它无色无嗅,密度比水小,极难溶于水。

  c.甲烷的氧化反应:

  d.甲烷的取代反应:

  练习:课后习题。

  七、板书设计

  甲烷

  一、甲烷的结构

  分子式:ch4 电子式: 结构式: 分子结构示意图:

  二、甲烷的性质

  1. 物理性质:无色、无嗅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2. 化学性质

  a. 甲烷的氧化反应:ch4 + 2o2co2 + 2 h2o (放热反应)

  b. 甲烷的取代反应:

  c. 甲烷的加热分解:ch4 c + 2h2 点燃

  以上,我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程等方面说明了甲烷教学的内容、方法以及采用以上设计方案的原因。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次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甲烷》说课稿7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1课时的内容:甲烷的性质。本着学会、会学、乐学的原则,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先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高中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主要内容为甲烷的结构,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甲烷的化学性质包括甲烷的氧化反应和甲烷的取代反应。甲烷作为结构最简单的有机物又是学习烃的入门,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对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学习烃、烃的衍生物及接下来学习的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过渡】了解完教材再来谈谈我所面对的学生。

  二、说学情

  在初三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对有机化学以及有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在高一化学中已经学过物质结构的知识,如共价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等基础知识,具备了学习本章的理论基础。甲烷的其他名称“瓦斯”“天然气”等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能接触到的名词,因此,学生对此物质或多或少会有些经验基础,可以顺利进入本课学习。

  【过渡】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会写甲烷的结构式和电子式,能识别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2.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3.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的探究,解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

  4.深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的哲学思想;认识化学微观世界分子结构的'立体美。

  【过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甲烷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取代反应的含义。

  【难点】

  理解甲烷分子结构决定了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过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采用了:

  五、说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

  【过渡】下面我将着重说一说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带着学生一起回忆曾学过的碱金属、卤素、氧族、氮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等无机化合物;甲烷、乙烯、乙炔、蔗糖、葡萄糖、酒精等非无机化合物。指出前者称之为无机物,后者就是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即将学习和讨论的一类重要的物质——有机物。由此引出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学习。

  从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几种有机物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机物的元素组成,帮助学生明确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简单区别,从而引出本节新课。

《甲烷》说课稿8

  课文的特点和地位: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学生们接触的第一种烷烃。对学生来讲能否学好这一节的内容将直接影响以后有机化学的学习。本节重视与初中化学的衔接,不仅重视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而且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科学态度,以及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在初中化学中的已学知识点。比如它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

  2、在巩固旧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甲烷的分子结构,着重介绍它的正四面体型结构。

  3、在学生初步了解甲烷的正四面体型结构基础上,联系它的结构和得失电子情况讲述它主要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受热反应)等。

  4、着重强调甲烷的取代反应

  5、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和由分子结构决定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甲烷的化学性质、甲烷的分子结构和正四面体结构、甲烷的取代反应以及反应的本质。

  三、教法分析:

  演结合、自学引导、对比教学、学生互动。

  四、学生现状分析:

  大纲中只要求学生了解甲烷的结构式。但结构式只表示出了甲烷分子中各原子的结构方式,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学生将会产生甲烷分子是平面型分子的错误认识———而对分子的立体结构的认识有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有机分子结构的了解,并最终影响他们对有机物分子化学性质的了解和学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三维空间中对有机物分子有个真正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其化学性质。

  五、教学过程分析:

  1、由于学生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知识的局限性,因此教材在介绍甲烷分子的结构时,从甲烷分子的组成引入。首先通过学生对物质组成知识的回忆,再结合碳的核外电子排布和共价键的知识,逐步给出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然后再利用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介绍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使学生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学生互动):请学生总结甲烷的分子结构的特点。并能预示由甲烷的分子结构特点所决定的甲烷的化学性质。

  2、在学生了解甲烷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甲烷的化学性质上。分析其反应的机理和本质。

  (1)以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能形成牢固的共价键为依据介绍甲烷的性质。

  (2)分析甲烷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跟甲烷与酸性溶液的`反应的对比,甲烷不能和酸发生反应,但是能在空气中燃烧。

  (学生互动):请学生总结对比的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正确的结论:甲烷在通常条件下是稳定,但是能和一些氧化剂发生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甲烷也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3)甲烷的取代反应是烷烃的特征反应,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学生了解甲烷立体结构的认识的基础上,利用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先使学生有一个甲烷分子中氢原子能被其他原子取代的模型,然后再通过给出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几步方程式,分析它的反映机理,再向学生说明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不仅一个能够被取代,而且全部可以被取代,

  (学生互动):请学生写出甲烷被氯取代的反应,从一取代到四取代。最后讲清取代反应的确切涵义。

  (4)用对比法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和无机化学中置换反应的区别。

  (学生互动):请学生总结两个反应的区别。

  3、回顾这一节所学的新知识点,并强调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本节的思路。

  4、布置相关的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甲烷》说课稿9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本节课设计的教学活动力求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科学探究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以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最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充分的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学习的视角来考虑,设立学习任务和设计学习活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选择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烃作为一切有机物的母体,而甲烷又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学生对甲烷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

  2、教材的功能与价值

  提高公民的基本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有机物学习方法。学会用生活的眼光看化学,再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

  难点:建立甲烷的立体结构模型,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二、学情分析

  1、知能储备

  知道甲烷是一种化石燃料,能从组成上认识燃烧产物;不能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储备了物质结构和化学键知识,具备了学习甲烷的理论基础。

  2、学习方式

  喜欢从熟悉的事物入手学习新知,对图片、实物等感兴趣,喜欢自己动手。

  3、认知方式

  缺乏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和建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以甲烷的结构为例,认识有机物分子的立体结构,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模型制作、实验探究、观察、交流讨论等手段,结合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运用能力和形成有机化学的学习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能源危机及可燃冰开发情况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并与实验探究、多媒体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和谐的课堂。

  2、学习方法

  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充分的进行探究和讨论、交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特点。

  五、教学思路

  采用板块教学,分为四个学习板块。即:板块一:甲烷的物理性质;板块二:甲烷的结构探究;板块三:甲烷的氧化反应;板块四:甲烷的取代反应。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用途”的认知关系。其流程图如下:

  六、教学环节

  板块一:自主建构物理性质。通过展示“可燃冰”的图片,播放西气东输视频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再向学生讲述为了合理开发并利用这些新能源,就有必要研究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展示一瓶甲烷气体,请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内容,然后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能源危机、通过对可燃冰贮量和开发介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西气东输工程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出《甲烷》课题。同时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掌握物理性质学习的一般方法。

  板块二:甲烷的结构探究。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和结

  构简式的书写。老师评价后提出问题甲烷究竟有着怎样的结构,学生开始猜想。然后老师提供素材组织活动,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实践活动,然后再收集并展示大家的作品,进行相互交流。

  引导信息:

  1、甲烷分子中的4条c—H键完全等同。

  2、H与c之间的距离和每个夹角也完全相同。学生再重新思考自己作品的正误,根据科学信息进行交流和讨论后,主要认为甲烷存在正四边形或正四面体这两种结构。在学生产生疑惑时,老师再给出第三条信息:如果把甲烷中的两个氢原子换成两个氯原子后也只有一种结构,学生分小组再次动手进行实践活动,再结合科学信息得出甲烷是正四面体的立体结构。用电脑制作出正四面体的立体结构,以便学生直观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按照教材要求进行手工制做,在实践活动中再次建构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甲烷结构的研究,学会科学的质疑和能根据科学信息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象能力。通过对甲烷的模型观察,正确认识了甲烷的分子结构,为甲烷的性质学习打下了基础。

  板块三:甲烷的氧化反应。创设情境,展示甲烷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学生根据结构猜想其性质。分别将甲烷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加有石蕊试液的强碱溶液中。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交流和总结。得出结论:甲烷的性质在通常情况下稳定,但在点燃条件下就会燃烧。展示sTs素材让学生感知甲烷是一种清洁燃料。

  拓展知识:通过提供资料卡片和矿难图片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化学物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实验方法研究甲烷的性质,体验了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有机思想。sTs素材的呈现,提高了公民的基本素养,加深了学生对甲烷的认识。

  板块四:甲烷的取代反应

  在两支试管中都按比例收集好甲烷和氯气,一支用纸包好避光,另外一支用点燃的镁条照射进行对比试验。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①实验中得到哪些信息。②从所得信息中你能获得哪些启示。然后小组内交流和小组间汇报,得出结论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反应。

  组织学生,用球棍模型制作出其可能的产物。学生再次动手实践运用甲烷的结构探究其性质,展示同学们的作品,用电脑模拟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从化学键的角度了解取代反应的本质。完成方程式书写,老师再分析和评价,并介绍取代产物的用途。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思维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从物质的微粒观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过程,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白实验手段是检验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并从中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然后学生通过简洁工整,知识层次清晰的'板书设计,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完成课堂反馈(设计这两道试题的目的是从结构和性质两个角度检验“教”和“学”的效果,有助于下节课的教学实施。),再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联系到生活中去,并上网了解沼气的使用知识,然后给周围的农户推广,做一名节能减排的倡导者。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并指导生活。

  七、教学评价

  对于本节课的重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性质都是由老师提出了问题,然后学生的观点发生碰撞,然后师生一起分析提升,老师再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以促成学生认识的转变和产生情感的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贯穿了两条线索,即:生活线和知识线。从天然气的利用到甲烷的氧化反应体现其可做燃料,甲烷的取代产物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沼气的推广使用,西气东输工程等都体现了甲烷的社会价值。从物理性质开始了解甲烷,再从结构去了解化学性质,甲烷的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这些性质也体现了甲烷的用途,是一种很好的化工原料,体现了甲烷的学科价值。也帮助学生建立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用途的认识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了用生活的眼光看化学,用化学的知识走进生活。

《甲烷》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化学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学生简要而系统的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及大纲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A使学生了解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B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如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等。并从感性的实验现象加深对理性概念的理解。

  ▲能力目标 通过对物质立体构形的理解使学生逐渐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

  ▲思想目标 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教育。

  3.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甲烷的取代反应是烷烃的特征反应,使学生弄清取代反应的确切含义。甲烷的化学性质牢牢掌握,其他可触类旁通。

  难点:甲烷的分子结构。通常这一时期的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很差。甲烷的取代反应与无机化学中的置换反应相区别。

  二、教学方法

  以实验和日常生活实际为基础,导出有机物的基本性质。从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分析产物,比较说明置换与取代的本质。并且比较浅显的阐述其反应历程即链的引发、链的增长、链的终止。通过对甲烷分子模型的认识,初步让学生有个立体化学的概念。

  三、教学程序

  ▲ 引入新课,创设情境

  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课堂状态。导入语可以说:有机化学同学们在初中时就有所接触,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有机物,穿的衣服,吃的食物,用的煤气、石油等。向同学提出问题,请同学初步的讨论有机物的一些性质,

  ▲ 讲授新知识

  拿出甲烷的分子模型,并说明他是烷烃的最简单分子是日常生活中的沼气。请同学指出甲烷的空间模型是什么形状的,指出各个球各代表什么,有多少个键,而后进一步用实验现象导出甲烷的取代反应,分析其与置换的差别。

  ▲ 练习反馈

  练习是巩固新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同时可以发现学生理解方面的问题,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弥补。

  ▲ 小结

  小结是目的的是画龙点睛,回归主题,提炼主干,使学生对内容一目了然。

【《甲烷》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甲烷说课稿10-29

甲烷的性质说课稿一等奖11-14

甲烷的介绍课件03-23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荷花》说课稿02-16

船长说课稿02-15

袋鼠说课稿02-15

《元素》说课稿02-15

《蒲公英》说课稿02-15

《春天》说课稿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