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心得>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

时间:2023-02-26 10:48:00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15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教学学习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15篇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1

  20xx年12月参加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专题网络培训学习,聆听了专家、学者和领导的专题讲座,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使我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此次培训虽然时间很短,但通过几天的网络培训学习思想上得到了提升,知识水平得到了充实拓宽,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我对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更新了我的教学理念,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学院教学的要求;促使我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较大副度提升,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我掌握教育科研的前沿理论与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积极主持课题,发表成果,参与相关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下面将我的培训学习心得与培训后回到岗位后的实践相结全,总结以下几方面:

  一、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 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现代教学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而,高校教师应在传授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获取、掌握所需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强调结果本身;在适度掌握知识数量和精确程度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有所获,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只有确立了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在教学中加以贯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得到保证,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二、善于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好的课程准备还需要好的课堂发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提倡“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即要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以启发学生探索学习、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对比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讲授、自学、讨论会、实习等多种教学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向题的'能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沟通,注重教学效果

  教学的目的在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课余活动等方面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拓宽师生交往渠道,做到与学生及时沟通。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以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建立起友好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我们教学工作的开展。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学生可以从教学中受益,而教师也可以从中认识自身的不足,做到教学相长,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四、善于使用语言技巧。

  教师要讲好一门课,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平时在课堂上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以此来掌握学生的接受程度。此外,还可通过作业、答疑、小测验,甚至可以跟同学聊天等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疑惑,引入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及时调整讲课的进度,总结如何用最贴切的语言讲述问题。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清楚流畅、精练朴实、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讲课的语调要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对重点内容、应加重语气,力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语言平淡呆板,只能成为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教师讲课的语速要适中,要始终与学生的思维协调合拍。

  五、树立实施研究型教学理念,努力提升自身学术能力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只有通过对本专业及有关学科的科研活动,才能加深对本专业本学科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获得最新、最先进的科学知识,由此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而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善、学术水平的提高,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路开阔,也能站在新的高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更新,丰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灵活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强化教学学术观。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不仅能够密切跟踪所授学科的前沿,驾驭所授学科的内容,还要能积极研究探索教学规律,从教学实践中探究理论问题的相互联系,树立教学学术观,努力提升教学学术能力,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现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个人发展与学校规划共赢。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2

  教学设计体现教师的教学技能,又是沟通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中间环节。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看,“教学设计”就是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研读,探究文本的智慧路径。研究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变,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如何才能烹饪出浓汁浓味的语文课呢?

  一、抓住文本的“基础点”

  走进新课程、走进新课标、走进文本,教学设计也就抓住了语文的根——识字,读书,朗读,背诵,作文,简单地说也就是念好识、写、读、背、说、作、习这“七字经”。这七项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基本方面:基本的语文能力,基本的语文积累,基本的习惯素养。这就是语文的根,要牢牢抓住。常态下的教学设计要求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而不是形式上花样翻新,表面上热闹非凡的动嘴不动手的“君子课”。在教学设计时,要让学生体会文本本身的内涵,删去不必要的“花架子”。如一位老师在初教《学棋》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两种观念交锋)。生1:喜欢那个走神的学生,因为他有个性,不喜欢的课,他没有假装认真听讲。生2:那个学生做事不专心是对的吗?生1:假如那个老师讲课很有吸引力的话,他还会走神吗?假如他很喜欢下棋的话,他还会分心吗?……表面上看,这样的设计,是对文本的拓展,但拓展不能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在这节课上,学生会热热闹闹,但是实际上存在两个问题:一.学生究竟有没有弄明白课文,不得而知。有可能原本是比较明白的,作了这个辩论反而变得云里雾里的。二.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课上,其他任何形式和内容的东西都应该为语文服务的,不管使用何种手段都要深入思考一下:我设计的这个环节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能够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责任感?是否能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体验?若偏离了这些基本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实际上是丢掉西瓜去捡芝麻。再活跃的课堂也只是老师的“独角戏”,最终的结果是“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园”。语文课的根基是文本语言,是学生不断走进文本的过程,将文本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是最重要的。

  二、切入生活的“链接点”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生活是学习的大课堂,语文学习的动机、动力来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潜心研究“课标”和教材,把功夫花在发掘文本的语文因素上,力求发掘切入生活的“链接点”:文本中所有的`文字、符号、插图、注释、提示、课后习题,都具有召唤性,蕴涵着吸引读者去采撷、加工、拓展……阅读文本的关键是教师,教师不去潜心读书,精心设计,怎么引导学生去学习语文,在文本中探索、发现、汲取资源呢?又怎样实现《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的“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如我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时,设计了这样的片断训练: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

  ▲(投影出示)身上那么湿,为何还那么高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 这句话听起来挺深奥的,你真的读懂了吗?考考你:

  A.当我端起水,我会把水泼向老人,祝愿他(健康长寿)

  B.当我端起水,我会把水泼向姑娘,祝愿她( )

  C.当我端起水,我会把水泼向小伙,祝愿他 ( )

  读懂文末这蕴含深刻的一段话,是文章的重点、难点,如果要把这段文字植根于学生心中,只是简单的读一读,理解字面意思是完全不够的。文本中所表达的“道理”如何才能和生活相链接呢?上述的教学设计,把文本的解读至于广阔的背景之下,让学生进入文本,又跳出文本,让学生发现文本切入生活的“链接点”,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在语文的学习中体味生活的真谛。

  三、架设课文的“互动点”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在《课标》的召唤下,教师注重于设计体验性和探究性语文综合活动,让学生在体验语文、探究语文、感受语文时,架设课文的“互动点”,真正实现语文生活化,在充满情趣的百花齐放的学习背景中学习、积淀与创造。

  曾见一位教师在教完《印度洋上生死夜》和《给家乡孩子的信》两篇课文后设计了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评选感动我们的十大课文人物,以“感动中国”为蓝本,写下了一系列的颁奖辞:

  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他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英雄”的真正含义。有了他,更多的人才拥有灿烂的阳光;有了他,更多的人才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司马迁:风雨人生,祸福难料。为了父亲的遗愿,他忍辱负重十八年;为了自己的理想,他把一腔热血化作千古名篇《史记》。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铸就了他的辉煌。

  ……

  在经历了这样一段感人心扉的语文历程之后,学生和教师将收获生活中的感动,并把他们讲出来,写出来,告诉大家,让感动延续。这也正践行了《课程标准》阐明的“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了统一。这样的设计理念注重于教学内容的整合,突出言语表达实践,做到了目中有人,师生互学,多元发展。读着这些颁奖词,我们就好像又一次地和文本、和作者进行对话,拉近了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拓宽了视野,促使文与道的交汇与融合,收获万紫千红的春天。

  四、尊重个性的“差异点”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充满灵性的个体。有人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教学设计时基于“以生为本”的精神,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尊重个性的“差异点”,就能促成生成的精彩。如教学《月亮湾》时,我发现学生读“游来游去”的语调不同,一个读得的轻快,表现了小鱼的滑溜,“做游戏”时快乐,自由;另一个学生读得慢条斯理,应该怎样读?成为一个“差异点”,如何解决这个“点”的钥匙呢?“谁能帮他说说理由?”教师将球抛给了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使话题成为一个“争论点”:怎样读?有学生说因为小鱼在河底散步,看风景,所以游得悠哉悠哉,要读得慢…… 最后竟有学生从游得开心、悠哉中领悟到环境没有污染。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对文本的“二度开发”。对读书的理解,曾国藩曾如此描述:“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已,庶渐渐可入佳境。”学生在读文之中对月亮湾的美的体悟,带有明显的个性特色。学生学习语文,应该在运用中学,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倾听给了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平台。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的教师要真正地把心贴在孩子的身上,这‘帖’不只是爱,还是研究,还是为了发展。(叶澜语)”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时想到的不仅仅是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还要想到文本的语言会带给学生怎样的情怀,怎样发掘学生的言语禀赋,怎样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走进一个美好的境界,怎样让学生在言语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怎样让学生带着欣赏美的眼光发现语言的美,怎样让文本语言在学生的心中发酵,形成物我两忘的精神场……带着这些设计理念,教学设计是人本与文本的碰撞、交融,迸发出的灼人火花。

  五、倡导教学“本色点”

  郑板桥有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在经历了对学生的研究和发展、教师的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之后将语文简单化,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对“本色语文”的最佳的注释。“本色”是浓缩,是提要钩玄,是减去“非语文”的肿胀。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课堂。再教《学棋》,我就注重于教学过程,渗透学习方法,走进课文情景,获取真实感受:1.读课文第二节,将学生怎样“学棋”字、词圈出来。2.轻读课文,边读边抓住关键词展开想象: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学棋的?3.学生交流:两个学生学棋的情况。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叶老早就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在这一环节,教师着力于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走进语言,渗透学法指导,让静止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鲜活起来。教学设计的本色点是着眼于学生的言语发展,扎根于语言文字,使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走进文本,获取真实地感受。

  有诗云:“轻拢慢捻抹复挑”。在课程改革中,只要我们潜心研究,静心思考,精心设计,就一定能引导学生从“三味书屋”走入“百草园”,使语文课堂进入精彩纷呈、博大精深、魅力四射的佳境,分享那浓汁浓味的语文课!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3

  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不是照样选科,更应该主动学习,并在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践。而农村教师更加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教材“特殊”处理,挖掘学生的潜质,使他们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去年我到了偏远的农村中学支教。在那里,一个年级只有两个班级,学生一部分是本地的,一部分是“小候鸟”,随时都有可能“飞”走。更重要的是,学生本身具有的美术素质远远低于我的想象,并且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无法像城里的学生那样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因为很多村小都不具备专业的美术教师,课程的开设如同虚设。现状如此,原来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新的学生,如何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呢?经过一年的实践,对于农村美术教学的思考,我有以下几点探析:

  从生活出发,表现熟悉的事物

  大美相当于无术,我们不能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多少技能和技法,但必须让学生对于美术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使他们在原来的潜质上有所发展。

  兴趣从哪里来?怎样去培养?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创立了“生活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体系。其“生活即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即生活和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被包含在生活当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而且“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启蒙,进棺材才毕业”。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风俗和生活经验各有不同,但共鸣点相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拥有目前共同的学习和生活。我支教的地方是一个海边小镇的中学,距离学校100米就是码头。穿梭的轮船、朴实勤劳的渔民、编织而成的美丽鱼网、蔚蓝色的大海、白色的海鸟……这些都是学生眼中最平常不过的景物。而放学后到海滩上去捡自己喜欢的贝壳,也成了他们生活中最喜欢做的事情,这一切都可以成为以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

  感知的主观性是培养创造能力的起点。一些学生的家长出外打工,学生过着“留守生活”,往往觉得孤独,而家长的生活习惯与娱乐方式,也让他们感到无奈。那么,教师就得充分利用现成的资源,注重教学和实际相结合,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和物、人和事、学习和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学习《宣传画》这一课时,除了教材提供的主题外,我刻意引导学生: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特别关注且愿意表现的主题,或是让自己“纠结”的问题?有一个学生的画面传达出了内心的呐喊。他用俯视的角度画了一个学生在一张桌上做作业,桌角放了几本书,而更多的空间则被凌乱的麻将牌所占据。他很痛恨母亲打麻将影响了他的学习,而母亲却熟视无睹。这样的美术作业可以让学生压抑的心情得到发泄,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生活现状,便于教师与之沟通。可见,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出发所创作的宣传画,犹显真实。

  教材之外,实践出真知

  美术新课程标准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了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不同地区的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活动,有所创新。面对这些农村的中学生,我不能按部就班地跟着教材走,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补。

  初一的美术课上,我为学生增加儿童画或者线描。课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海边捡贝壳,或螺,或蛏子。相对来说,初一的学生生理年龄较小,儿童画比较好操作,易出效果,也容易让他们产生成就感。我希望学生把大海的气息带进教室,让他们在亲切的氛围中进行儿童画学习和创作。之后,我让学生举起自己的作业,教师在其中比较画面物体的位置安排,从中进行引导。在比较中让他们获得合理构图的信息,实践出真知,记忆便会深刻。

  抓住学生闪光点,给学生树立信心的同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画作品,比较自己的画面上缺少些什么,而缺少的弥补会让作品更加生动,教师可以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创作。

  在之前儿童画学习的基础上,还可以发掘出一些造型能力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对作品进行再创作。那就是结合乡土开发教材,再发掘自己的长处。我在学生写生海鲜的作业中,挑选了几幅优秀的作品,引导他们利用课余的时间用工笔白描的方式把写生的画面重新表现。如此一来,学生在完成作品的.同时,也对中国画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以及预想设计的行为和习惯,同时也让更多的同学明白:同一个题材的作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学会赞赏,挖掘长处与个性

  学生很敏感,因为是外来人口,家境的不富裕和对于本地环境的不熟悉,他们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学会赞赏,给予关爱。

  有一位学生的妈妈离家出走,爸爸聋哑,在许多老师眼里,他的成绩只能排在“差生”一列。在他觉得自己“不想读书”的时候,我特意带着他到旁边的田野走走。秋天的色彩丰富,我让他记住看到的景色和位置,归纳成几大色块后,把田野、房子、树木、芦苇和小河等画在小稿上,进行调整,然后采用了一种适合他操作的表现手法——纸浆画。这种形式几乎不要求学生有太多的造型能力,只要能够静下心来耐心画完便可。作画时,我与他聊聊家常,此时,他也会放下包袱,与我敞开心扉。他对于色彩的敏感程度让我感到吃惊,我也庆幸自己的坚持没有白费。

  学生作品的展出,在校园文化中尤为重要。对于学生的课堂作业,每一次我都会精心挑选进行保留,尽量做到不重复个人。虽然课堂作业的质量及不上兴趣小组的作业,但是它涉及的学生面广,是对学生学习美术的最好认可,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兴趣小组的作品追求大气,表现材料的多样性。我记得展出当天,学生都兴奋地寻找自己的作品,也认出了其他同学的“风格”,每个人都有可取之处。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4

  20xx年12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教学技能培训暨青年教师成长论坛活动。上午的教学技能培训实录让我受益匪浅,下午各位老师的精彩报告更是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吸引着我认真倾听。

  王朝霞老师精彩的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老师用自身的经历和丰富的经验感染了我,她在教育教学中的勤奋和认真让我知道名师不是天才,而是付出汗水后应得到的收获,她在班级管理中的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该怎样与孩子相处,怎么用“文化经营”的理念陶冶人。塑造人。让我感触颇深。

  作为年轻教师,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努力钻研,不断充实自我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要勤于学习,努力钻研,不断充实自己,创造自己。“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老师,我们要当好引导者,指路人,引领学生找到人生的目标,实现人生的梦想。因此,教师要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也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础。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会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当作一种乐趣,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教学工作中的挑战。我要充分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还要持之以恒,活到老学到老。更要加强课后反思,并且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我们每天这样反思了吗?反思后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解决了吗?我首先承认我虽然是这样想的,但并没有这样去坚持下来,我想如果能坚持下来的话我的成长一定要比今天更快一些。所以哪怕一周一次这样的.反思和总结也是极其必要的。

  二、努力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1、虚心请教,累积管理经验

  刚刚当班主任的时候,由于管理经验不够丰富,我对班级管理多少有些困惑和迷茫。所幸的是,我周围有许多带班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们,我便注意他们对各自班级的管理方法,并直接向他们请教,同事们毫无保留地指导和帮助,使我的班级管理工作很快步入正轨。班级管理方面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我会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努力找出适合自己班级管理的好方法。

  2、心存爱心去和学生交流

  身为班主任,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先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人。尤其是要多给予后进生一些温暖,用理解尊重信任对待他们。多培养这些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多参与班级活动。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状况,更注重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因为我相信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根独有的琴弦,倘若你能与他对准,他就会奏出最美妙的音乐。

  作为青年教师,我要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善于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教学技巧和班级管理的艺术,多读一些有利于自己教学水平提高和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有耕耘不一定会有收获,而努力用心的耕耘一定会硕果累累。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希望自己能通过一点一滴的付出和收获后,尽快地成长为一名合格进而优秀的教师。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5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 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

  2、创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 "学百家,树一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取去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3、差异性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4、艺术性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

  5、可操作性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6、考虑变化性

  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 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因为事实上,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这可以在整个教学进度中去调整。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6

  通过学习《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指导》一书后,使我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十分重要,它是师生互动、交流、探究的切入点,如何把握实施好提问的技巧,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就提问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课堂教学提问要结合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根据提问对象的认知水平和差异来设计问题,而有效的提问是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提问时一定要把握好提问的对象,虽然问题是指向全班学生,但要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信息,还是要让学生个体来回答,叫谁来回答?教师的反应不一,效果也不同,问题是成为课堂教学的纽带,不同水平的教师有不同的表现。

  一、来时没问题,走时也没问题

  这是我们课堂上最常见的现象,面无表情的学习,在教师的指挥下,打开课本,翻到指定的页码,在书上勾划重点,写上注解,朗读、背诵、练习、回答提问,操作实验,教学内容顺利完成,看似有条不紊,顺风顺水,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一切都是被动的`,没有激情,要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何种程度,一概不知,学生成了容器,等待教师用知识去充填。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本质吗?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教法?

  二、带着问题来,解决问题走

  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已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学不在是以学生对教学内容一无所知为起点,按照老师的预先设计按部就班地展开,而是针对学生想要解决的问题来进行,经过一番讲解或探讨后,老师课前问学生:“问题都弄明白了吗?还有问题吗?”在得到学生“弄明白了,没问题了”的回答后,教师才会放心地让学生下课。

  显然,比起“来时没问题,走时也没问题”的教学,这已经是一大进步,表明教师的关注点不再只是要讲的内容,眼里开始有了学生,能够把教学任务的完成与解决学生的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总之,课堂提问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经常变换方法,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时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学、愿学、会学,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有效性。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7

  通过8月底一个星期的培训,我感受颇深。在这些天里,有着充实,有着快乐,也有紧张忙碌之后的想家!尽管不适应、困惑、疲惫,但常常还是能感觉到紧张后的的充实和快乐!在这次培训中,我主动去思考、去领悟。心灵经历了忐忑、探索、喜悦。一路走来,专家、名师的讲座虽然我不能做到照单全收,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

  1、思想认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这些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慢慢感觉到对职业倦怠,我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的除了爱抱怨,还是抱怨。抄不完笔记,频繁的检查,刻薄的制度,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以及家长的难缠,学生的厌学,领导的不理解等等。都是那么沉重,沉重得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但通过了这几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的学生,怎样让我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2、加强专业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八天来,专题老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深受启发。我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就像心里亮起了一盏明灯,通过各个方面的学习,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3、教师要进行知识的更新

  “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对于这种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价值的。

  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应变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的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为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也就会高起来,他们的才智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和发展。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开阔了眼界。身为教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8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可在实际教学当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不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备课工作,有的教师在实际授课中的教学方式同教案设计不符合;有的教师虽有详细的教案,却不能根据具体状况做灵活处理,更有一些教师完全照抄别人的教学设计,因而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备课,具体来讲,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设计,不死板硬套

  教师的创新在哪里?备课设计,只有创新才能有活力。普拉斯说:“所谓创新,往往只是将早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备课前应当有“三见”:新见、远见和创见。人云亦云、不知变化、原封不动地照搬别人的,永远没有出息。某些教师十分崇拜名师教案,不是自己在独立钻研备课,而是在“复制”名师的课。但令他们苦恼的是往往事与愿违,“复制”的名师教案,用在课堂上效果却很差。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学习与培训需在反复活动中作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事实证明,教案不能复制出效果。教师备课不仅要考虑课前的预设,还要预见课堂的生成变化。

  二、细心品读语文教材,通过感悟文本进行备课

  语文教学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身,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想达到相应的大纲要求,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感悟相应的文本,因而教师备课的时候必须先细读语文教材,用心感悟相应文本。阅读教学是一种“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进行备课和教学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走近文本。语文教师必须要对相应的文本进行充分的体验和感悟。要想感动学生,就必须先感动自己,教师应同文本进行对话,认真聆听文本声音,充分调动起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和积累,让相应的文本感动自己。第二,走进文本。教师在对相应文本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理清楚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过程及方法,获得的体验要尽量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第三,走出文本。在教师对文本进行充分的感悟及体验的'同时,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现有状况等设计出可以让学生轻松感悟文本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教师只有通过品读语文教材,感悟相应文本,经历相应的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这种备课的历程,才能有效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准确的解读。

  三、突出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材资源。抓住教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感官,才能让他们想学、乐学,才能学有所长。其次是生活资源。紧扣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带进生活之中。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蔬菜市场、水果市场、路牌广告等皆可利用,比比谁识得多,谁识得快;教学写景作文时可先带学生到景点去参观,让他们用眼观察,用心体会,把自己印象深的写下来,这样学生写作就会言之有物,真情流露,克服了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内容空洞、瞎编乱造的毛病。

  四、严格执行备课流程,不断反思教学效果

  首先是写书案,“不动笔墨不读书”,大多数语文老师都要求小学生养成这种习惯。那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更应该这样。在读教材的过程中,要笔随嘴走,对于一些关键词语,精彩之处,以及文章的一些重点、难点,要及时地做上记号。并把自己对教材重难点内容的理解以及独特的教法等直接写在教材的空白处、株距行宽、页眉页脚,三言两语、点到为止。这样教师的课本可真成为“教本”了,重点内容清晰可见,上课时就可信手拈来,操作方便,不易遗忘或缺漏。这些精笔妙言是教师备课中对课文的个性化解读,反映的是隐性思考中最宝贵的灵感,喷涌的是教师的智慧的源泉。将其定义为“点画批注”也好,定义为“备课于书”也好,其实就是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其次是写教案,隐性思考的过程最后会生成文字性的教案。为了真正把老师从繁重的“抄备课”中解放出来,学校推行精案与简案相结合的备课方式,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进行有效备课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开展深入备课,写出一定数量的精案;其余可写简案。精案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方法引领、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从导课到板书详实有效,各环节清晰,方法得当),课中修正、教学反思等各环节,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修正,突出创新性与个性化。要求教师广泛阅读有关文献和教学参考书,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增删和更新,努力做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作业布置数量要适当、难易适度,有层次性、创新性;板书设计应简洁明确,合理有序。要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教案二次修正。最后是写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xx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总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任何一节课,就必须在上课前做好备课工作。相信只要教师用心做,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9

  冬阳煦暖,20xx年12月2至5日,在花城广州市隆重举办了“第二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新民小学、开发区第二、第四以及第八小学的5名老师在开发区教研室的林爱珠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观摩活动历时两天半,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几千名老师同仁在此共享这教学的盛宴。本次活动分两个会场同时进行。我们在暨南大学邵逸夫体育馆(第一会场)观摩了来自全国各省(市)选拔的16节精彩课例。大会安排十分紧凑,先是全国教育学会陈先云会长以及广东教育学会的李学明会长做开幕致辞。随后,来自各省份选拔出来的优秀教师为观摩者展示了不同年级的阅读课教学和表达课教学的优秀课堂。这些课堂教学形式灵活,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手段丰富,不仅给参加本次观摩活动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是让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满载而归。

  一、享受优课魅力

  这次的比赛课中,上课老师的课堂语言丰富生动、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多媒体灵动美观、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教学设计巧妙有效,无不给听课老师叹为观止;无论是阅读课,还是表达课(习作课、口语交际课等),老师们带给我们的都是一种视觉听觉感觉上的享受。

  广东东莞的欧义赐老师的口语交际课《敲门声响起》,老师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了真实交际情景——“有人来敲门”。三次的情境设计让学生边体验边练习口语交际,真实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学习面对不同环境和不同对象的交际技巧。由于这节课情境真实,学生的表演投入,发言充满童真童趣且有条有理,听课的老师们也跟着进行一次口语训练,享受着口语交际乐趣,整堂课笑声、掌声不断。四川省杨坤老师的阅读课《临死前的严监生》运用“猜读”的阅读技巧,制造强烈的阅读期待,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者,都产生了极高的阅读兴趣。广西的谭伟老师的习作课《记录生活》,通过创设“美食推介会”的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说美食的方法,先让学生自己介绍美食,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发现和肯定学生的识得。再适时地通过观看视频《麻婆豆腐》和解说词,指导学生自主发现,通过有条理抓特点的叙述,可以表达出对美食的喜爱,也令听课者也都品尝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目睹了十六位别具一格的老师,观摩了十六节精彩纷呈的课例,仿佛是品尝了一桌桌精神大餐,享受了一节节语文课堂盛宴!

  二、领悟先进理念

  这次大赛,无论是阅读课,还是表达课,其教学教育理念都让听课者耳目一新,对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引领意义。

  1.适合现代阅读的多样阅读方式。过去,信息交流缓慢、不够准确、有限;如今,交流变得快捷、相对准确、无限,但同时也将我们淹没在信息之中。浩如烟海的信息要求每一位成熟的读者每天进行理性选择、分析和理解。因此,那些帮助我们获取信息、更适于思考的阅读方式,如浏览、略读、跳读等,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并且让学生学习和实践。上海的邵苓苓老师上的阅读课《动物的休眠》在培养学生的这些阅读能力比较突出。如,请用“跳读”的方法找找课文写了哪些动物的休眠;默读时,要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2.适合现代阅读的阅读信息处理能力:捕捉、选择、判断、分类、归纳、总结等。在《动物的休眠》一课中,先提出问题:哪些内容与冬眠有关,请圈出相关关键词句。接着学生把关键词写在卡片上,再对关键词进行判断归类(时间、地点、怎么冬眠),最后用关键词连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浙江的王梁贤老师上《鲁滨孙漂流记》一课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梳理,利用多媒体现场形成思维导图。广西谭伟老师上的习作课《记录生活》也利用结构图的方法,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获得选材的思路。

  3.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各类研究表明,一个人语文素养最直接得益于广泛阅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强调阅读教学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辽宁的李松老师上的《奇异的琥珀》推荐课外阅读《黄河象》;湖北的王晶晶老师上《黄山奇松》运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加入了《索溪峪的“野”》《名人书痴》;浙江的王梁贤老师上《鲁滨孙漂流记》和四川省杨坤老师的阅读课《临死前的严监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引向读一本书等等。

  4.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从写作角度看,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中的对象意识,是指写作时心中存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北京的'程润老师上习作课《公益广告语设计》把“读者意识的确立”定位为这节课的侧重点,在目标的设置里,有两点提到了“读者意识”: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评价自己的作品;能站在读者的角度积极地欣赏、评价同学的作品。

  三、反思提升

  观摩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三天的观摩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在感叹名师们的高超教学艺术之时,也在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升自己:

  1.扎实提高语文基本功。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语文教师应该自己先练就一身过硬的语文基本功。综观十六位名师的课堂表现,老师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也潜意识受到熏陶学习。

  2.努力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把握年段教学目标,知道每一节课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在此基础上来创新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专家们的说法是要“关照儿童的经验世界”,十六位老师在课前与学生互动中,都努力创设情境,或唱歌、或聊天、或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打通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4.认真上好表达课。一直来,我们都比较重视阅读课的研究和探索,忽视了表达课(如口语交际课、习作课)的教学,有时甚至走马观花读一读相关提示就行了,所观摩的6节表达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原来表达课也需要精心设计,认真引导,学生收获才更大……

  本次教学观摩活动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更是一次次灵动的思维碰撞和珍贵的学习感悟。相信通过本次观摩活动,老师们在教育路上,定能更好地总结、学习教育教学新经验,实现心中的教育梦。此次教学观摩活动,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今后,我将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进取,博采众长,提升自己,完善自我,让自己在语文教育教学的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10

  以前文言文的教学比较困难,重点不突出,现在通过国培计划的学习终于明白了:在七年级应打好文言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文言文兴趣;在八年级,则需强化学生文言文思维能力,在夯实双基的前提下,开始鉴赏;到了九年级就需要学生能看出文言文文本后面所蕴含的.道理和文化了。初中三年,每段各有任务,如果没有教师这种教学的连续性,则学生的文言文认知水平始终会在原地打转转。

  文言文的教学应避免从有“言”无“文”的极端进入到了有“文”无“言”的另一个极端的弊病。

  文言断句可以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和细致理解的能力。这种教法使学生对一些文言规律会自主找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由于教学中不是死抠词句,嚼得过细,这就留下了较多的“空白”, 便于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悟。恰当的使用白文断句,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文言字、词、语、句以及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11

  3月12日我有幸与曹校长等教干前去我县有名的蔬菜种植大镇辛集中学学习,收获颇丰,同时也感到肩上的压力很大,很有一种危机感,一种被改革的潮流所淘汰的危机感。

  这次学习的`内容是学校管理与前勤教学方面的。我们受到孙校长的接见,随后听取了孙校长所做的学校管理方面的经验介绍,他先后从该校的考勤,教职工的思想动向,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大环境与小环境方面谈经验、谈心得、谈体会,听后感受很深。接着存波副校长介绍了前勤教学管理与教学常规等方面的经验介绍,给老师压担子(备课数量、集背内容、二次备课、作业同步的批阅等常规方面进行介绍)、规范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养成习惯的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介绍,获益很深。

  总的来说,我想通过这次的学习,希望自己不管在教学上,还是在年级管理上,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点一滴的借鉴,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面对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明天,不断的创新、超越自我。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12

  7月23日,在我校组织了“青蓝工程”教师学习“如何设计教学设计”一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主要是让青年教师了解如何设计教学设计以及它和教案的区别,通过学习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这个课程,我明白了这个课程主要是对课程的设计提出的要求。文章结尾的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教师要改变以往将知识点简单拼盘式的教学,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让学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让学生看清核心概念是很重要的。围绕核心概念,按照数学思想指引的方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将教学过程拉长,有目的、有方法、有实效地进行教学。”

  一、让学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应当尽量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动手,把从老师那吸取到的知识自己再体验加工最后变成自己的知识,而不是满堂灌。例如学生对比较难理解的概念长方体的特征,学生亲自摸一摸,量一量,就可以有深刻地体会,了解到长方体的具体特点。学生还可以结合在生活中应用到知识。这样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数学的目的了。

  二、要改变以往将知识点简单拼盘式的教学,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

  以往上课时一般都是注意到这节课目标没有考虑到以后在其他方面都能用得到,只认为只要暂时掌握这个单元的知识即可,谁知在以后的学习往往都有紧密的联系。例如因数倍数的知识点到了分数这方面的.就要用到了,由此可以看来许多知识点往往就是个基础,我们要把这个知识点打好了,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将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对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是非常的必要的,我们并不只是单单看现在的还要开未来的,要高瞻远瞩。

  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将教学过程拉长,有目的、有方法、有实效地进行教学。

  这个从实际出发的观点,非常的认同,每一班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点和相同点,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知识水平来进行设计,过高让学生二丈和尚摸不到头脑,过低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没有一个探索的动力。所以在备课时不但要备课本还要备学生,这样才能有效地收到教学效果。

  总之,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我们要高瞻远瞩,要注意学生的动手能力,能把数学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13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很多老师在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尝到了不少甜头,而今天我想说的是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一些心得体会。

  多媒体的优点很多,表现在教学上就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来辅助教学。比如,课堂的激趣导入、情境朗读、突破难点的动画模拟演示、风俗民情的再现、趣味练习设计、单元复习以及专题学习的知识梳理等等,好处不胜枚举。现就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激趣导入,效果事半功倍。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一篇文章如何导入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而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内容在空间上跨度很大,例如《离骚》这首诗歌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不管是内容还是写法都离我们相去甚远。如果按照常规教学,一支粉笔,一本书很难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老师上课辛苦,学生也一脸茫然。相反如果能借助多媒体视频辅助教学,让学生时空倒转置身体验于楚国忠臣报国无门的氛围当中,那么对理解这篇文章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通过视频画面再现当时的生活情景结合声情并茂的经典片段朗读来导入课文,就能立刻把屈原那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激情与苦闷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这忧国的哀伤氛围中,不用过多讲解,就能很好地把握了文章情感基调。从而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新《语文课标》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培养想象力是语文教师一项头疼的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在很多时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成了一句空喊的口号。如果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轻而易举的实现了这一教学目标。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老师在即将结束课文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了音频——“厨房交响曲”,鼓励学生细心倾听厨房发出的'这些声音,在倾听中想象母亲为自己忙碌早餐的情景。我们知道情感是想象力的动力,这样的设计恰好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因子,激发学生急于表达的欲望,进而创造性地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使学生想象的翅膀高飞远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三、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写作修改。

  作文几乎可以说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要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要提高语文写作水平,关键是要让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自主修改。叶圣陶向来反对写作教学中“学生只管写,老师只管改”的做法。他说:“教师给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而多媒体为学生共同修改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方法是每次写作由学生推选一篇最好的文章出来共同修改。把要修改的文章输入电脑文档,中间设置一条竖线把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文章隔开,修改前的文章显示在左边,修改后的文章显示在右边。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需要修改的语句语段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而电脑将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痕迹及时地以动态演示的方式显现出来,并且这些思维的痕迹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逐渐趋于完美,直至得出让学生一致满意的文章。这样利用多媒体辅助,动态演示作文修改,学生在共同修改中取长补短,互相提高,享受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给予的。

  四、利用多媒体,单元复习、专题学习轻松有效。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学好语文,离不开基础知识。而语文基础知识零星分散在每一篇文章中。在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时,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大多停留在只要能疏通文章内容就停止的阶段。要想深入理解,透彻掌握,还得在单元复习,专题学习中归纳运用。而在单元复习,专题学习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多媒体应成为首选的教学辅助工具。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本、数据、图象、动画、声音等素材提供给学生,既能大容量,高速度的存储和传递相关教学信息,又能比较系统地、完整地呈现语文基础知识。这样的学习学生学起来容易理解,轻松又有效。

  五、利用多媒体,将时政新闻和语文教育紧密结合。

  在课改的新形式下新课标极力倡导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与生活联系密切,抛开生活去谈语文教育不太可能。特别是关乎国家大事,人民生活的时政新闻与语文教育之间更应该找到两者的链接点。例如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里我们认识了言行一致的闻一多先生。可是那段时间学生在学习方面很消极,有畏难情绪。为了教育学生做个言行一致的乐观者,我特地播放了汶川地震中被困废墟75小时的22岁少女被解救的视频。当解救人员来救她时她笑着说:“我很高兴我还活着,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的。”生死关头的乐观深深感染了学生,接着我让学生就今后如何做个言行一致的乐观者谈了自己的看法。这样巧妙的利用时政新闻视频辅佐教学,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六、利用国家教育资源网,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

  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逐渐退出教学舞台,新课程理念的“自主,合作,探究”正逐渐地成为教学的主流。而国家教育资源网以其“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教学资源成为众多教师必备的教学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有教学需要的素材、资料、课件、还有专家上的公开课、有寓意深刻的漫画、有奇形怪状的文字、还有精妙绝伦的片断。在这样的教育资源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寻找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资源,从而最大化地实现我们的教学设想。例如在国家教育资源网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课件--《阿长与山海经》。该课件包含课文原文、作者简介、相关资料、相关作品、相关网址以及课文学习、课文练习、还配有声情并茂的原声朗读、疑难解答等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有选择地利用这课件来优化教学过程,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让自己尝到了甜头,不过语文教学应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它只有在语文教学之中找到契合点才会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在教学运用中应把握好度,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巧妙的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14

  我学习了下篇第一章讲授,第三节的内容是讲授的方式,我的学习心得如下:

  讲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传输特定的知识信息,综合地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类教学行为。讲授技能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技能,几乎没有哪一种教学活动可以离开它。方式有:

  一 简洁生动的`叙述

  叙述型讲授又称为讲述,主要是借助于描摹、叙述的表达方式来传输教学信息。它运用生动具体的或直白的语言,描绘现象和情景,列举数字与事例,叙述结构与过程,一般要求既清楚准确,要言不繁,又生动具体,耐人寻味。大致分以下几类。(1)概述式。(2)例证式。(3)譬喻式。(4)具象式。(5)进程式。

  二 清晰明确的解释

  教师用说明、解释的方法来提示概念或原理的含义,侧重于注解、诠释、剖析与说明,一般称之为讲解,它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要义式。(2)对译式。(3) 联系式。(4)比较式。(5)展开式。

  三 有理有据的论证

  采用一定的逻辑方法推理论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原理的讲授方式。按照论证的逻辑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若干形式。(1)分析综合式。(2)归纳演绎式。(3)类比式。(4)问题中心式。(5)原理中心式。

  四 动静结合的传输

  语言讲授与具体操作活动相结合,是这一类型的特点。(1)讲读式。(2)演示证明式。(3)动作中心式。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15

  9月12日我和高一年级魏学广副主任一起前往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跟岗学习五天,起早贪黑,从学生早上进班早读到中午学生午练到学生晚上放学回家,学习海安的一日常规,感受海安的精细化管理,并且不失时机地向高一创新班班主任王忠老师等请教交流,而在语文教学上我则是向高一语文备课组长龚松兵老师请教交流,还抓住机会,听取学习了许尧老师和王成老师的课,感受海中扎实教学风格,现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汇报如下:

  一、总体印象

  校园紧凑但很雅致,建筑老旧但很干净,教师资深但很敬业,学生安静但也不乏活力。

  二、语文教学

  每周6节课。早读6:30—7:20,每早都有教师到班,早读都是任务型阅读。

  学生的教辅用书是《志鸿优化——赢在课堂》和《三维设计》,还有部分学生购买《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穿插完成。每两周安排一次综合练习,学生用两个晚自习完成,教师用两节课评讲。这点和我们有不同,学生很早就接触高考真题了,而我校在高一时更侧重学生的阅读。

  作文训练重点为记叙文。基本序列——书写规范,文体规正,结构意识,借鉴优作,语言提升,努力让学生形成散文味、小说味、哲理味的文风。三周一个周期,一周写作、一周评讲、一周指导。每周学生写一篇周记,可以摘抄,可以写作,每周不少于600字,不写评语,打出等地,可推荐学生阅读。

  周六一次阅读课,一节课三个班,学校有三个阅览室,以杂志为主,学生自由阅读。并且用好必修读本,采取测验的方式篇篇过堂,此种方法甚好,读本是课本的必要补充,需要重视。据了解,到高三时,就更多是做好阅读的整合,开展专题阅读,比如服饰专题,饮食专题,戏曲专题,科技专题等,这一点也和我们学校不谋而合。

  上课内容也有不同,海中高一除了必修一到必修三之外,还穿插讲了《论孟选读》让学生背诵名句,到高一下学期,还教学《现代散文》,而把必修四放到了高二教学,这样的内容调整也有它的科学之处,可以借鉴。

  听了三节课,分别是高一16班许尧老师《作文审题》,高一9班龚松兵老师的《师说》,高二2班王成老师的《登高》,三位老师的课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但共同的感受就是实在有效,老师备课充分,不搞花架子,课堂略显沉闷但学生多有记录有积累有思考有收获,这也是我们该着力的地方,学生的收获多少应当是评价一节课优劣的最高标准。

  三、教学管理

  学校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安静有序,不论是课间还是就餐时间,都比较安静,这和老师的全程陪同有着莫大的关系,早读班班有老师,课间跑操每个班主任都高标准跟操,大课间不跑操就是放听力,学生安静有序。

  对学生的`时间管理上,可以说是近乎残酷,高三的中午就餐时间只有20分钟,11:20放学就餐,11:40就进班午练,高二高一各有25-30分钟的就餐时间,晚餐亦是如此,上课有效果作保障,作业有时间作保障,成绩的提升和时间的科学管理不无关系。

  对老师管理方面,则显得很宽松,日常教师考评压力较少,上完课可以自由出入,但大家都很敬业。而对重点老师则要跟踪听课,督促整改。每学期对老师通过成绩结合满意率进行考核,每学年有数量不等的教师流动情况,对重点老师校级领导进行跟踪听课,督促整改,效果明显。

  学校管理在学生方面,严格高效,对学生违纪绝不姑息,学生处顾主任介绍说,凡是违反纪律一律回家反省,这对学生的震慑力极大,所以在校园内根本看不到有损学生形象的行为存在,都是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通过这次外出学习,我深深感到:教学就是要关注细节,注重实效,育人则要恩威并重,持之以恒。虽然近五天的南通海安学习已经结束了,但是这次学习获得的那些宝贵的经验将成为我以后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财富,帮助我做好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01-16

教师教学设计学习心得12-03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02-26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02-15

教师的教学技能学习心得05-23

关于教师教学学习心得01-13

音乐教师教学学习心得03-26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 15篇01-16

教师教学学习心得 (15篇)01-16

小学教师教学学习心得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