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心得> 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时间:2022-10-27 09:08:44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通用7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通用7篇)

  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1

  1、导:目标引导、学法指导(4分钟左右)为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将新授内容的各个知识点及对应的学习水平层次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一节课的“最近发展区”)。并根据教材的知识及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特征,为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导学研讨问题和学法指导,引导、激发学生进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生疑激思情境之中。

  “导”主要有三导:一是目标引导。教师在深钻教材、研究学情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是教师引导。教学目标出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该课时主要任务,明确学习要求。三是学习方法指导。告诉学生本学科及本课时主要学习方法。

  2、学:学生自学,自我感知(11分钟左右)

  学生依据前面导的环节中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看注释、看例题,做实验,做到基本理解教材内容。找出疑难问题,标记后作为下段合作探究内容。以学生个人自学或小组互助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在课前精心选择与创设与导学研讨问题相关联的素材(实物、实验、模型、图示、表格、文字材料等),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判断、推理分析、概括归纳等形式先自学感知,获得初步知识。学生自学时,老师到学生中巡视指导,关注每位学生,边巡查边进行“第二次备课”,为下面的环节“析”和“练”设计新的“问题”。

  “学”主要是三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按学习兴趣自愿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注意好、中、差学生的搭配,便于相互帮助。“学”的核心是根据学习目标,学生自学、同桌互学、组内帮学。力求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参与度,强调学习效果。80%的基础知识要通过“学”得以解决。在“学”这一环节,教师不是放任自流,不是无事可做,要巡回指导,掌握学情。

  3、析:师生评析,共同感悟(10分钟左右)

  教师组织剖析当堂学习的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知识网络。学生在自学感知后获得了初步知识,先在小组(一般为前后四人小组)内进行无序的发散性讨论,此时学生一般会知道某个知识“是什么”,然后是全班交流、讨论辨析,以小组为单位选发言人向全班作有序的汇报,引导学生论证说理,整理编排获得的知识,把零散的知识信息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使之形成条理网络结构清晰的理性知识,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树”。此时学生不仅知道了“是什么”,而且知道了“为什么”,从而获得较为全面的知识。

  “析”主要是两析:对学生学习情况,一是组内学生评析:逐人评析,逐题评析,对每种答题表现进行评析。二是教师评析:主要是讲共性的问题、知识缺陷、易犯错误、方法引导等。“悟”的核心是悟出规律,悟出方法,悟成习惯。4、练:学生练习,检测反馈(20分钟左右)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用课前准备好的训练题进行练习,以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教师设计的练习题要紧扣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通过练习暴露学生在自学环节中还未搞清的问题,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教师还要用事先已根据教学目标定好的检测题进行课堂即时形成性检测与评价,反馈当堂教学效果,了解当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达标的程度,并根据反馈的.信息采取对应的矫正措施,调控后续教学。对未达标的学生和未达到的知识点,及时采取对应的矫正方法进行补偿矫正,减少学习中的“负积累”和“负迁移”的效应。保证大面积学生达标,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知识运用于又一个新的情境中进行开拓创新,为学习新的内容作好铺垫。

  “练”主要有两项任务:在“导、学、析”的基础上,一是学生做练习题。要注重知识的覆盖面,注重能力的提升,注重变式训练。二是做课堂测试题。试题要抓重点、抓关键、抓热点,不强调面广,要强调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要独立完成、要书写工整。

  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2

  一、“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模式解析

  1、“导”:即导入、引导和指导。

  (1)导入,采用不同的方法导出本节学习内容。

  (2)引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在适当的时机加以引发诱导。

  (3)指导,运用原理、寻找规律、抓住难点教会学习方法,进行点拨指导。

  2、“学”: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实行自主独立学习。通过对知识进行初步的感知,形成感性认识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3、“析”。就是师生交流研究、生生互助合作的过程,是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质疑解惑的过程,是对已有知识的运用和对新知识的获取、生成、升华的过程。“ 析”是“导学析练”教学模式的核心。

  4、“练”。就是消化、巩固、检验的过程,是形成技能、技巧、实现知识迁移的过程,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实践创新的过程。

  二、实施“导学析练”的`基本方法

  1、导的过程中,要抓住四点:

  (1)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2)明确目的,揭示目标。

  (3)自主学习,出示指导。

  (4)答疑解惑,适时引导。

  2、学的过程中,要抓住三点:

  (1)课前预习:

  a 独立预习(也可下发预习提纲)

  b 小组合作预习。

  (2)课内学习: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

  (3)课外拓展:结合课内学习情况安排课外拓展内容。

  3、析的过程中,要抓住三点:

  (1)组内解疑:解决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2)组间解疑:解决小组学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

  (3)教师解疑: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理解不透彻或其它疑难,教师可进行质疑、启发、讲解,引导学生归纳出规律、方法、技巧。

  4、练的过程中,要抓住三点:

  (1)基础知识检测。全员考查基础知识,实现基础知识当堂清。

  (2)综合能力运用。巧设机关,步步为营,全方位多角度设计,进行学生的能力培养。

  (3)创新能力培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最佳的教育契机,设计创新内容,实现教育的培优工作。

  三、运用“导学析练”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充分理解“导学析练”是为贯彻课程标准、实现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的教学步骤。

  2、应该在总体参照 “导学析练”方法的前提下,敢于拓宽思路,大胆取舍,灵活运用,继续创新,一切服从于实际效果。

  3、“导学析练”教学模式在运用时,要灵活,不要生搬硬套,特别是要把握好“导”的尺度,“学”的深度,“析”的温度,“练”的广度。 4、在学的环节中,教师必须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5、在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导、学、析、练“教学模式在操作上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相互包含的。在“导”中也有“学”,也有“练”也有“析”;在“学”中也有“析”,也有引导、指导,也有“练”;在“议”中也有“学”,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有引导、指导,也有“练”;在“练”中也有“析”,也有引导、指导,也有“学”。可以说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内容的不同有选择的运用。

  6、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是“导、学、析、练”教学模式的核心。准确确定学习目标是“导、学、析、练”教学模式的关键。学习目标既是教师要掌握的、同时也是学生必须要明确的。是教学的方向、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没有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是盲目的教学活动,同时也会降低课堂教学效果。自学指导是运用“导、学、析、练”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没有学法指导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会费时费力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7、如果把“导、学、析、练”中的“导”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其操作过程为:

  ①检查预习情况,对作业进行讲评,并导入新课。

  ②引导学生明确本节学习目标——给出学习目标。

  ③指导学生如何学习、给出自学指导

  ④在课堂教学进行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要时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

  8、请不要忽视“导”的这一部分内涵:

  导趣(激发动机,引起兴趣)、导向(揭示目标,引导方向)、导疑(激起疑问,引发思维)、导法(指导方法,授以技能)、导馈(引导反馈,及时矫正)。

  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3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新课程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了出来,这是站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并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实际而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

  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全面发展,是广大教师的职责。若采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长期下去,学生失去了求知本能,完全被培养成了学习的机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意。顺应教改发展趋势,提出的“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模式,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宽度,十分切合新课程理念。“导、学、析、练”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地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在探索和实践“导、学、析、练” 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对比以往教学方法对“学”这一环节感触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学”的作用和意义

  “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减负增效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需要。“学”这一环节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课堂的积累和提高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自我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模式中的“学”这一环节是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感知、积累、形成的整合过程,在这些环节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其应有全新的认识,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的潜能,组织好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逐步积累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二、要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古人语:“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平台,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通过强化、模仿、了解自学的模式,知道自学的步骤,通过自身的想象、思考、知识的迁移,动手操作去感受学习新知,遇到不懂得问题可以小组合作,与人交流,表述自己想法和疑问,最后总结、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带着疑问在师生评析等环节中去解决。所以知识只是载体,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才是关键所在。老师不可能是永远的拐杖,只能是引路人。低年级学生在初期对这种学习方式可能不知所措,如果没有教师这根“拐杖”可能寸步难行,所以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通过循序渐进地强化,学生就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能。面对新的知识他们就知道如何去理解,如何去记忆,如何去思考,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怎样去解决,怎样评价自己的自学成果。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同化新知,构建新知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动和主动参与才可能是有效的;学生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信心才可能是成功的;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主要靠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课堂教者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关注学生人格的发展,更关注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我们应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三、自学内容切合实际,分层预习合理安排自主学习环节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无自学意识、无效自学、低效自学、不能掌握自学的思想和方法,费时费力,高效课堂从何谈起。因而教师在设计“导学案”自学环节时必须目标明确,坚决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方式和手段,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分层预习合理安排自学环节。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自主学习能力弱,自觉意识不强,加之教材各有千秋(空间图形抽象、单位进率难记、计算繁琐、解决问题复杂)所以预习提纲必须目标明确,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为基础。例如:教学元角分时可以根据学生平时买东西用钱的经验,加深学生对各个单位的认识,通过实物展示和游戏、实践等教学手段和方式深化认识,通过析、练环节巩固、拓展灵活应用所学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一个班的学生虽然年龄层次、智力发展水平相当,但在这些共性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特殊性,并根据这些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在自主学习环节设计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探寻适合不同学生学习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合理安排预习提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迁移,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自主学习的环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体的要求,如对优等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中等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深入实际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教研成果是百花齐放,教形式是百家争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坚持不懈地耕耘在教研教改广袤的沃土中,我们会探寻到最适合学生,最适合教学的教学模式,最终会达到高效课堂,减负增效的至高教学境界!

  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4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学案导学 六步教学模式”的体会。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优点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中,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根据学案,能清晰地掌握老师的教学思路,提高了课堂听课效率;每张导学案都备有适当的课堂练习,教师在习题讲解时注重了学法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先学后教、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预期目的。

  二、导学案的使用

  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

  1、课前必须按要求去自主学习,才能保证课上充分的互动。

  2、课上互学、高效利用: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 、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引导、点拨离不开导学案。

  3、学案检查、及时到位。课下必须依据教师点拨,课堂互动成果修订导学案,要在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教师在拿到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1)是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学案的最优化;(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教学案真正个性化。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导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习目标,根据导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完成学习目标中的要求。学生可边读边思考、边记录,也可翻阅工具书查资料等,像填空等基础性强的题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然后是小组交流、讨论、检查,进行合作性学习,而教师一定要巡视指导,要 参与到各组中去讨论、指导;对学生有争议的答案可倾听学生自己的解释,一定要熟记于心,在讲课时解决。这两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应该占去课堂教学一半多的时间。这个过程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明显的学习障碍、学习的薄弱环节等等,以使引导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最后教师就学生的问题及本堂课出现的问题精讲、点拨、解疑释惑,师生集体交流,学生归纳总结。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3、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学起于思”。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引导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4、强化一个“研”字。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三、学案导学的.关键是编制

  只有一个好的学案,既凝聚老师的智慧,充满老师的精心准备。同时又符合学生实际和高考考试要求。只有一个好的学案。以它为载体,把老师和学生都跳动起来,一节好课才会呈现。

  编制学案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备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是正确把握对学习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

  (2)知识问题化

  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最好是填空。使学生通过学案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3)问题层次化

  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定理,应用定理,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

  (4)情感----潜移默化

  导学案中在情景中,在知识讲解中,要自觉不自觉地反映一定的情感,让学生不自觉地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学案导学的作用主要在导

  突出一个“导”字、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要指导学法,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

  五、“学案导学”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由于学案的定稿经过了备课组教师的集体备课环节,所以有的教师就认为已经“集思广益”了,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即使不是使用自己负责编写的学案时也不再认真单独备课,而是满足于已有的现成的学案。但是各个班级不同,教育对象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如果完全以学案为唯一抓手,搞“一刀切”,把一张学案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加任何思考地去使用,怎么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无疑是课堂教学的一大隐患。

  2、学生适应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模式,他们不敢存在着突发奇想,用不着去发散思维,因为有老师们为自己准备好的标准答案,但学案导学提倡的是学生自学,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在使用学案导学时就要鼓励学生发言,当发现学生发言出错时,不必忙于纠正,而让他讲完,然后请别的学生继续发言,最后引导学生来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要鼓励后进生参加讨论,把一些易答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重新鼓起学习的信心。

  总之,学案导学的优点很多,但对教师的要求也响应的提高,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发扬学案中的优点,弥补不足,既要使学生畅所欲言,又不能浪费时间,偏离主体,做到活而不乱、难易适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5

  6月份的昌乐二中之行给处于教学瓶颈期的我带来了一股巨大的视觉和思想的冲击力,让我找到了突破的方向。但在这种冲击力下,也有些困惑:教学本教无定法,倘若各学科都背装进这模子里,学科特性、教师个性、学生个性该如何体现?那课堂教学不成了装在套子里的教学吗?一边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一边琢磨着这些疑惑。有幸参加了本月攀枝花东区“学导练”教学模式培训,感觉这些困惑逐渐被消灭。

  如,通过聆听教研室干大红主任的《东区“学导练”模式的内涵、特点、影响》的专题讲座,我明白了课堂教学需要模式化,“一个学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是学校成熟的标志,一个教师有成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技能成熟的标志”。同时对于其讲座中提到的“东区‘学导练’教学模式”力求解决的问题,也深有同感:教师讲得太多;学生被动听课,练得太少;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不够;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有待提高。

  其实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有着这样的思虑,但就是没有毅力、魄力去完全改变,只是试着局部尝试采取一些措施去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性,转变教师主体角色等;而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合课堂上的练习的确兼顾得比较少。因此,课堂效果往往不及教学预设的效果。面临一周五课时的语文教学时间,我也对教学方式作出调整,想办法改进;但总觉有所欠缺。东区“学导练”教学模式本着“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调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减轻学生负担”为目的,让我看到了希望。再有,曾经以为固定的教学模式会使教学过程僵化,但这次培训使我明白这“学导练”的教学模式并不影响教学的灵活性。譬如,“学”、“导”、“练”既可以是相对独立三个教学板块,也可以把这“学”、“导”、“练”贯穿在三个板块的实施过程中。这个理念的确立,彻底打消了我对教学模式的排斥,而明白了教学模式并不等于模式化教学。

  具体的“学导练”教学模式观摩课,也让我坚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落实“学导练”模式的信心。熊甫军老师一堂“学导练”作文教学课,在“学”、“导”、“练”三环节中都落实了“学”、“导”、“练”的三个步骤,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有“大“获”!反思自己的语文课教学,其实也常常有这样的措施,但没有提炼,没有模式化。这也再次提醒我一定要边教学,边反思,边总结,边提炼。这样,才会有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起决定作用”。因此,要切实落实“学导练”教学模式,铸造高效课堂,必须从改变我们教师的思想观念着手。这次培训,确实转变了我教学理念,曾经认为教学不能有模式,而现在认为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促进有效教学。通过这次培训,我也更坚信了要做一个真正的负责的老师,不能够紧靠时间的付出、精力的付出,还更需要智慧的付出,让学生不再成为被动学习者。我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导练”模式,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才是与时俱进的合格“师者”!这何乐而不为呢?!

  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6

  本学期我校倡导 “ 学、展、点、练”四步教学模式,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实践,“学展点练”四步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前提下,以学生学习为主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重在学生自学、课堂展示、教师点拨和有效训练。因此我们打算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学:

  “学”即“自主学习目标自学”。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当堂非常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的要求下,在学案导学的帮助下,通过自我调控的自主学习活动。该环节内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任务,是一个独立思考、快速思维、或者强化识记的过程;

  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教师课前需要认真通研教材,彻底把握教材、把握学生,注重搜集多种资料,在尊重学生实际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分层导学案。学案要提前下发,学生根据学案,自主解读文本,初步学习,完成基础知识、基础题目,从总体上对文本有初步把握,完成基础性目标,从而为课堂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展:

  “展”即“展示交流 分享共赢” 课堂交流就是让学生大胆“说话”,主体参与、合作探究,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同时通过展示交流可以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思维,并相互启发、相互沟通,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达到在分享中实现共赢的目的。

  课堂上教师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展示交流,形式要多种多样,教师注重适时、恰当、中肯的评价,学生之间要善于倾听他人的发言,最终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另外对于学生自主学习中有疑惑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在班内形成“兵教兵”的'浓厚学习氛围。过程中,教师要汇总交流展示中的问题,把握课堂教学的关节点、关键点、易错点、疑惑点,为下一步点拨做好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展示只是教学一环,而不是全部;问题是展示的载体,巧妙设计问题;展示是互助合作探究后对疑难问题的解读。

  (三)点:

  “点”即“精讲点拨 点评升华”

  精讲的精,不只包含着数量,更包含着质量。所谓精讲,主要应该体现为教师抓住知识的关节点、关键点、易错点、疑惑点等讲出知识的精华,讲得精彩。把握住了“这四点”就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全面开花,到处点火,则徒劳而无益。精讲是点燃智慧的火花,课堂上的精讲要恰到好处,该点拨则点拨,该引导则引导,该省略则省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教师精讲点拨中,注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要善于做好课堂笔记,将重点知识加以记录,将老师的讲解与点拨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好笔记,将知识当堂消化吸收。

  (四)练:

  “练”即“有效训练 知识落实”

  堂内训练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根据学习的重难点以及疑惑点,选择有代表性、梯度性、量力性、发散性的题目,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训练题组,并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班级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有效训练、当堂检测中巩固自己的所学,找到知识的遗漏点,在矫正、总结中提升素质,实现“堂堂清”。

  训练题的设计要做到:训练题设计要有层次,体现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②训练题设计要三维教学目标。③设计要突出重点,注意疑点。④题目要有代表性和拓展性。

  取得成效

  学校各教研组均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出能突显各自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将“高效”、“自主合作”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去。全校有统一的学案模式,各学科在此基础上完善学案的编写,切实做到了课堂的高效率!

  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7

  导:(3分钟以内)

  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直接通过诗词、歌曲、故事、图示、影片、演示、材料、热门话题、旧知等引入。导语要求精,有概括性;设疑,有启发性;巧妙,有趣味性。开堂上课,重在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

  学:(7分钟以内)

  1、师指导自学的要求和方法:即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一般可安排一次自学,有时可视情况分几次学。每一次自学前都要交代清楚从哪里学到哪里。围绕思考题独立看书找答案,用铅笔在书上作记号、朗读、背诵等。有不懂的地方打上“?”号,请教老师和同学,通过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2、明确学习目标(见课前印发的导学案):生依据学习导学案查找答案。找好后,可小声朗读。或者做教师出示的提纲(教学案)上面的练习。练习要依“标”(课标)扣“本”(教材),体现基础性。

  3、师掌握学生自学情况:深入到学生中去,做过细地调查,了解的重点是中等生、学困生,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把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抓到手,并整理归类,个别问题随时个别解决,典型问题在后面的“析”中再重点讲评。教师要认真督察,对不善于自学、自觉性不高的不能放任自流。

  4、朗读背诵:顺序: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读背的内容:应是基础知识、重点知识。

  析:(10分钟以内)

  1、析的目的:明了正确答案,加深对知识的巩固、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枝能。

  2、析的主体:可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3、析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不教、学生已会的不教、不教也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

  4、析的方式:让已找出答案的学生回答(即是倾向性问题),如学生说对了,教师给以肯定;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更正。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师(生)要指明答案的具体位置(在哪页,哪行)。生用钢笔做记号。

  练:(25分钟以内)

  一、朗读背诵:

  1、顺序: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读背的内容:应是基础知识、重点知识。

  二、口头检测

  1、自我检测。通过试图回忆法,检查出哪些地方记住了。哪些地方没记住,哪些地方记得不准。对于已记住的,就不必多花力气;没有记住或记得不准的,需多读几遍,理解记忆。

  2、相互检测。生生、师生口头检测背诵情况。

  三、笔头检测

  1、默写

  (1)目的:夯实基础,巩固所学,保证知识的牢固、准确,克服眼高手高、似是而非的.现象。

  (2)内容:本课直观、基础性的重要问题答案。

  (3)更正形式:学生自阅、互阅、师阅有机结合(三种形式不必在一堂课中同时呈现)。

  (4)查漏补缺(视情况而定)。

  2、练习

  (1)目的: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2)题目要求:应具备四性:一是代表性,教师要作精心准备,挑选典型试题,量不宜多,学生能举一反三。二是针对性,依据课标,紧扣课本,突出重点,夯实基础。三是层次性,由易到难,使好、中、差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四是新颖性,有别于开始口头背诵的题目,但多数答案应源于教材,少数开放性的问题可略高于教材,让学生的当堂所学知识能够得以迁移、巩固,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更正形式:学生自阅、互阅、师阅有机结合(三种形式不必在一堂课中同时呈现)。

  (4)查漏补缺(视情况而定)。

  复习课

  一、导:温故知新。检测上节内容,揭示本节教学目标:(3分钟以内)

  1、主要形式是口头检测,内容是上节课的重要问题,或与本节内容有联系的其他问题。

  2、点明本节课所要学习的范围。即哪几课书。复习课一般一课时2课书。

  3、板书课题、问题(有导学案可省略)。

  二、学:(20分钟以内)

  1、生:朗读背诵:

  (1)顺序:学生根据以前的笔记,朗读、背诵。少数不清楚的答案,可做记号。单独请教同桌、老师。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读背的内容:应是基础知识、重点知识。

  2、师:巡回检测学生笔记及背诵情况等,个别辅导。

  三、析:(一般5分钟左右)(视情况而定是否省略)

  析的内容主要是不明白的问题。若学生答案已明确,笔记清楚,可省略。

  四、练:(17分钟以内)

  一)、口头检测

  1、自我检测。通过试图回忆法,检查出哪些地方记住了。哪些地方没记住,哪些地方记得不准。对于已记住的,就不必多花力气;没有记住或记得不准的,需多读几遍,理解记忆。

  2、相互检测。生生、师生口头检测背诵情况。

  二)、笔头检测

  1、默写

  (1)目的:夯实基础,巩固所学,保证知识的牢固、准确,克服眼高手高、似是而非的现象。

  (2)内容:本课直观、基础性的重要问题答案。

  (3)更正形式:学生自阅、互阅、师阅有机结合(三种形式不必在一堂课中同时呈现)。

  (4)查漏补缺(视情况而定)。

  2、练习

  (1)目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题目要求:应具备四性:一是代表性,教师要作精心准备,挑选典型试题,量不宜多,学生能举一反三。二是针对性,依据课标,紧扣课本,突出重点,夯实基础。三是层次性,由易到难,使好、中、差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四是新颖性,有别于开始口头背诵的题目,但多数答案应源于教材,少数开放性的问题可略高于教材,让学生的当堂所学知识能够得以迁移、巩固。

  (3)更正形式:学生自阅、互阅、师阅有机结合(三种形式不必在一堂课中同时呈现)。

  (4)查漏补缺(视情况而定)。

【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10-27

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精选6篇)10-27

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10-27

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05-26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01-11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12-02

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精选15篇)03-02

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15篇)02-16

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15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