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心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后的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后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05-23 02:15:27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后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后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后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后的心得体会1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的文学素养只有在作品中才能汲取营养,通过这次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的观摩会,我深深的感觉阅读在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因此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而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实践中,坚持以“读”为主线,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通过这次学习,在以后的主题阅读学习中要像更多的优秀教师学习,改进自己的主题阅读方法,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遵循以下环节:

  一、围绕主题、自主预习

  预习内容:

  1.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结合预习提示读课文,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可在空白处简要写出自己的体会,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自己的疑问。

  3.搜集跟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文本、图片、音像)以及跟课文主题、体裁相同,思想内容相近的文章。

  课前准备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必备的一个环节,在准备的过程中,师生可以互相交流沟通。通过沟通,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趋向科学合理。学生通过课前准备,加深体验和感悟,为学习做好知识和情感的准备。同时,预习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老师和同学,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更明确,会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深刻,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

  二、合作交流,探究文本

  1.交流预习,提炼疑难问题。

  (1)交流读文情况,主要是正音正读。(可指名读、接读、竞赛读等)

  (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巡视。

  通过巡视,参与学生讨论,了解学情,以学定教,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方案。

  2.带题自学,小组合作研读。

  (1)首先引导学生带着前面提炼出的问题,直奔课文重点,研读课文。

  (2)然后,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3)展开研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环节,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自学研讨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思考分析,边读边划边注。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自学研讨活动,并注意吸收反馈信息。

  这一小环节从表面上看往往是静的,看似一段空白,实则是充满了学生整个思维过程的一段宝贵时空。学生只有有了自读自悟后的独特感受,才能更好的参与合作小组的讨论,倾听和评价他人的发言,接纳别人的合理见解。

  ②小组交流,相互合作,丰富阅读认识,教师有针对性地参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研讨。

  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按自己的选择,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在交流过程中,穿插落实训练点,如:“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等。教师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

  语文最有灵性的部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最具情韵的部分是不断品味中获得渐悟。这样的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切实可操作的探究方法和过程提示,让他们围绕自己的最深感受进行深入研读,使学生能够自由且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而后再展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师生在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日积月累,丰厚语文素养。

  4.适度拓展,想像创新

  这是深化阅读并引导运用创新的环节。可进行续编故事、仿写片段、编演课本剧等活动。

  读写结合,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拓展阅读,精博结合。

  按照我们进行的主题教学课题实验的思想,以原教材中的精读课文为依托,确定教学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对教材进行重组、删减或补充,选编与单元教材同一题材的范文佳作,以及主题阅读丛书作为阅读教学延伸的辅助读物,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尽量多地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这部分内容可作为略读材料处理,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前面研读课文时运用的学习方法,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可以得到较系统的语言积累,丰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自主内化的目的。

  这样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势就在于学一课带一串,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得,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有价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四、课外延伸,加强实践。

  小小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个问题讨论的全面而深刻,重要的是把学生引发开去,适量为学生推荐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生发延伸开去的相关读物,让学生到更多鲜活的语文材料中去自主探究,深化感悟体验,进而将情感内化为行动的力量,学会关注现实生活。

  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读、体味和欣赏,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里自由驰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后的心得体会2

  11月末,我有幸参加了第15届“名师之路”小学语文“深度解读文本、关注语言实践”研讨会,聆听了专家名师们一节节精彩的示范课,让我如沐春风,享受着一场场视觉、听觉的盛宴……

  随着名师引领,第一节课便是虞大明老师的《在柏林》。这是一篇微型小说,小说刻画了一位因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而神志时常的妇人的形象,通过描述车厢里的人物与场景,含蓄却有力地控诉了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虞老师紧紧把握了这篇小说的艺术特点,采用屏幕式阅读,就是提前未将文本内容发给孩子们预习。在教学过程中他不断引导学生质疑,从课题到深入学习文本,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抽丝剥茧,循循善诱逐渐打开学生的思路,打破“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传统局面,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适应课改的新要求。深入解读文本之后,虞老师适时贴入,提供歌曲《Tell Me Why》和诗歌《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组织学生对比阅读,《在柏林》这篇小说到底独特在什么地方,经典在什么地方?学生在交流中自己总结出小说侧面描写的韵致。并结合文本情景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进行仿写,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引起人们的深度思考。相信这样的一节课,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回忆。

  聆听李卫东老师的课《狼牙山五壮士》和他对语文教学感悟,让我真正领悟了什么是语文课堂,怎样深入解读文本。回顾李老师课,他抓住“五个战士”到“五位壮士”这一变化,根据五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从整篇文章中去思考,“起承转合”抓住“转”引出文章的高潮部分打破传统教学逐字逐句逐段段理解文章。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李老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上。李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去重点分析人物动作描写,而是从整体出发了解作者描写人物的不同方法——分写、1加4描写、总写,懂得如何使文章生动具体。听了李老师的讲座之后,用一个词形容就是“震撼”,对于教材解析的如此透彻,教材背后的人文精神更是被挖掘出来。我自己仿佛变成了课堂中的小学生,在李老师一篇一篇课文的解析中,我重新认识了那既陌生又熟悉的课文,细微之后竟蕴含着这么多语文因素。

  武凤霞老师带给我们的绘本阅读《石头汤》,课堂轻松快乐,这节课更多的是时绘本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是细读文字,然后是结合图文去发现,去想象。再去探究故事的价值,也就是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最后学生去续写,去编写剧本┉到阅读兴趣的培养。相信上了这节课,孩子们的阅读会不仅仅停留在文字上。

  接着是诸向阳老师执教《冬阳.童年.骆驼队》,诸老师抓住课题和资料袋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并对文本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也是我第一次学到如何对文章的资料袋进行教学。后来重在指导学生对文章小标题的概括,通过比较阅读来感悟人物形象,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来感悟文章的感情基调。最后还不忘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诸老师的课启迪着我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诸老师的课在细微处,在学法指导中!我学到了要教会学生提取主要信息,诸老师的一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你不学会提取主要信息,你就会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之中”,使我醍醐灌顶般清醒;在教学中,很多学生不爱阅读或者阅读的品质不高,其实都因为不会提取主要信息所致,阅读变成了累赘;其实这也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在这个信息时代反而会迷失方向的原因。谢谢诸老师的'提点,作为青年教师,任重道远,必将不断努力!

  而赵志祥老师的《春江花月夜》,不紧不慢的语言节奏好似在月波中前行,他一步一步地带孩子们驶向文本的深处。就像他的声音,他的朗读,令人感觉回环宛转,绕梁不觉绝!这堂课有厚度,有深度,有广度!就如中国的太极一般,功力深厚!深厚的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蓬勃,沸腾……每一步,每一着,需要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丰富的文学理论,是前瞻的教育理念,是开阔的哲学视野……

  一节节课下来,让我深深的感悟到,教师真的要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刷新自己的认识,不断的学习体悟名师的思想与创意,不是模仿而是获得,不是崇拜而是追随!创意写作示范课不仅让我明白孩子的想象力有多可贵,更知道了不合理的想象为了孩子的一生,一切发明都是由不合理走向合理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后的心得体会3

  11月22日-23日,我和赵星等多名同事一起到桂林市体育馆参加了20xx年由广西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区小学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共呈现了10堂精彩各异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分别是:

  一、广西近年获全国奖的部分优秀教师的课:柳州王情的《水乡歌》、北海市谢敏的《古诗两首》、南宁市钟蕙的《花钟》、桂林市谢培的《黄鹤楼送别》、梧州市刘智杰的《普罗米修斯》、桂林市莫妮妮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南宁潘飞的《鱼游到了纸上》、南宁市霍斯茵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大会还特别邀请了刚刚结束的两位获得第九届全国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教师的课:重庆余晓娟的《雷雨》、淮安市刘广祥的《姥姥的剪纸》。本次大会还邀请了上海师范大学的吴忠豪教师给我们带来的讲座《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使我受益匪浅。

  我听了这10节课,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有如下体会:

  一、准确把握各学段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如莫妮妮设计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就是结合了课标对四年级学段的教学目标,选择了教学内容有:掌握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词句在课文中表情达意的效果及作用,感受樟树的形象及品质特点,初步体会宋庆龄高风亮节的崇高人格,渗透学习汉字的方法。为了达到有效教学,她合理分配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选择了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又取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感受樟树四季常青,香味永存的`特点,很好的体现了第一课时的特点也是保证课堂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又如谢培的《黄鹤楼送别》,该教师抓住了高年段阅读教学的令五文章到基本表达方法,结合该课“文包诗”的表达特点,在引导学生借助文章读懂古诗的同事,还引导学生去揣摩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作者根据古诗和相关历史资料,展开合理“想象”,描述古诗中的画面,增写一些与古诗相关又没有在古诗中直接写出来的内容,即解释了古诗的意思,又能帮助学生领会古诗的意境。

  二、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本次观摩课中重庆余晓娟的《雷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她设计的这个课有个鲜明的亮点,就是采用让学生摆图,先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后,在通过看图运用一个句式“——越——越——”引导学生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各种变化,由扶到放,巧妙的把整个过程串起来,不用老师过多的去讲解,只是利用文本、图,适时点拨,引发学生的大胆想象,就让学生感受到了雷雨这种自然现象的神奇多变,节省了很多的时间来进行写字教学。另一个亮点,就是把写字教学真正落实,而不是范写一二,就了事。她花了10几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观察有规律的字,找到左右结构的这一类字的共同的特点,再师生合作范写,自主书写,评价,写字教学抓得扎实有效。

  三、观摩课充分体现了以读为主的特点。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语文教学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如刘智杰的《普罗米修斯》,该教师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设计了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使学生每一次读书都有明确的要求和目的,做到有层次的读。初读采用自由读的形式,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读,就要求学生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还抓住了“普罗修斯是一个怎样的神”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产生自己的感受,或自由读,或齐读,奖课文读得精彩,读出了课文表达的感情,也读出了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后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心得体会12-01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03-11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12-11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12-14

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09-26

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心得体会01-02

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心得体会12-29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9篇12-11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9篇)12-11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8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