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01 13:15:3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1

  今天是一周一次的校本研究时间,今天轮到我上公开课,我准备的是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这一节课。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情景带领学生认识除号、被除数、除数、商;通过分一分,摆一摆列除法算式,并且理解除法的意义。

  上课流程:首先,我带领学生通过手势复习乘法口诀、快速算表内乘法以及平均分。然后进入新内容学习。通过两个例题,让学生认识了除号、被除数、除数、商,并且会读除法算式以及通过一些习题列除法算式。在列算式的过程中渗透除法算式的意义,反复练习,让学生全部掌握。

  课后,数学教研组的老师都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老师们认为本节课的.优点是:

  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教具准备的简单多样,很好的帮助到课堂学习。

  3、师生互动充分,很好的发挥了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1、每个训练环节训练的不够充分。

  2、学生对于除法的意义理解不够透彻,训练有点少。

  3、时间把握的不够准确,提前10分钟讲完。同事们的建议使我受益匪浅,感觉二年级数学虽然知识简单,但教起来却不简单,需要提前预设好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还有怎么把简单的内容深入浅出得让学生学会理解到位,这都需要老师充分备课,精准把握教材重点内容,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这也是教研的意义所在吧!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2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数学教学中设计动手操作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比如通过学生分春游食品来理解“平均分”,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现给大家。

  本节课的设计是由任意分引出平均分,由一般现象引出特殊现象。选两位同学分给他们练习本,其中一人给1个,另一人给3个。请下面的同学发表看法,有的学生说不公平,我追问:怎么才能做到公平?一位学生跑上去从3个练习本的学生手中拿出1个给另一位同学,自然而然引出了平均分。这说明学生对平均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因此我下一步的设计是通过分食品重点理解平均分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再通过大量的判断练习来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得出平均分的概念。

  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操作同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出如何平均分,发现多种方法。学生通过把15个桔子平均分成5份,找到了几种分法,并选择出最好的方法。突出了除法的本质属性:把一个数分成相等的若干份就是平均分,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

  在建立平均分的表象的基础上,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初步认识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3

  二年级上的教材中设计到了学生要学习的两种新的运算,一种是乘法,还有一种是除法。在乘法的教学中,重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那除法是否只是乘法的一种相反运算呢?除法在学生的理解中已经达到了怎么样的水平。

  学生学习除法的直接基础是乘法含义及刚刚学习的平均分的含义,重点让学生学会联系平均分含义并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列出除法算式。我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段。

  (1)每几个一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除法表示;

  (2)把一些物体按指定分成几份的要求进行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用除法表示;

  (3)教学除法的相关名称。

  一、关键词平均分

  除法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所以教学除法时,我是紧密联系了生活,以生活中乘缆车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将6个人,每两个位一组来分一分,分到了3组。通过分的过程,让学生找到除法的来源。原来把一些物体的数量,每几个为一份,这样过程可以写成除法。这是平均分的一种方式。

  在平均分中还有将一些物体,平均分为几份的方式,教材中利用了教师分发铅笔的情形,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操作,也体验了平均分的过程,这样平均分的.过程也可以写成除法的。

  在学生学习完后,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除法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学生说几分主要的感觉:除法和乘法相反,计算起来想乘法口诀;除法是分的。教师追问:是随便分吗?学生回答:是平均分。

  二、过程和结果与算式的统一

  除法是平均分过程和结果的表示方式,但是这个过程和结果与除法算式的统一,也比较令人头疼,有的学生在看图写算式时,会把过程与结果弄反。分析其原因,主要还是在这几个学生的脑海里没有分的过程,只有分的结果。所以,课上我分几步出示填空。让学生根据题意操作,进行平均分,分好后请他说说是怎样分的?按照怎样的要求在进行平均分,分得的结果是什么?

  在进一步讨论除法算式中,我们着重讨论了被除数表示的是什么?(一些总的数量),除数表示的是什么?(平均分的标准),商呢?(平均分的结果)

  在接下来的几个课时的教学中,主要通过了根据同一副场景图写出相关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体会乘法、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4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是一节概念的建立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课前的导入部分,我采取讲故事的形式:“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小兔和小猴子是邻居,他们和睦相处,生活的很愉快。今天兔妈妈家收白菜,兔妈妈可高兴了,咱们也到兔妈妈家去看看好吗?”这样为学生创设了故事情境,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使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开始新知识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教科书中的例题,为了让学生能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我以导入部分的故事为主线,把故事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在学生帮助“兔妈妈”和“猴子两兄弟”解决问题的时候,让学生以自己的学具代替白菜和桃子进行平均分,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分法,充分使学生眼、手、口、脑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自然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下课的时候仍意犹未尽。这时,我给孩子们出了一道发散思维的习题:“16根小棒平均分,可以分成几份?每份是几?”课余时间,孩子们有的用小棒摆,有的把纸条撕开来代替小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太高了!看到这样的情景欣慰之余,使我想到,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学有价值的知识,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宗旨。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5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同学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同学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设计教学设计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同学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布置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布置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同学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同学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笼统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笼统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同学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6

  本节课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除法的起始课,也是学生学习表内除法的的基础,同时又是后面学习的平均分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效果不错。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

  通过有趣的动画故事,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发现数学信息,为后面提出数学问题做好铺垫。在学生提问题时,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可以是加法的、可以是减法的、也可以是除法的,从现在开始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

  二、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除法

  新课标指出: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让学生利用10支铅笔代替10个竹笋,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充分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在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清晰的表达自己的分法。

  三、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操作与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再通过有效的利用已经得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或者动手画一画等方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抽象概括出平均分的意义。

  四、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效挖掘教材资源。

  学生对平均分意义理解比较到位,我分萝卜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拓展:全部汇报完成后,我及时追问:如果给你12根小棒,你还能每几根一份的平均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在学生的发言补充中,更加完善了12根小棒平均分的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能力。

  五、不足之处:

  1、在学生操作时,总感觉组织课堂有些累。

  2、由于学生两极分化厉害,有些孩子通过操作才刚刚理解平均分的意思,可是有些孩子不但理解平均的意义,还会用乘法口诀很快说出商。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7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比如通过学生分苹果来理解平均分,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概念,这样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知识充满内在活力,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现给大家。

  《认识除法》是在学生对是在学生对是在学生对平均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从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出发实际问题的基础。让学生了解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和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教学时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用圆片分一分)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等分的活动,建立平均分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明确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动的数学概括,体会到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伊始,通过创设生活中坐缆车的情境,以自主学习菜单来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注意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引出平均分的活动,再把平均分的活动抽象为除法,建立数学模型,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相结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8

  这节课学习的“认识除法”这部分内容的直接基础是乘法的含义以及刚刚学习的平均分的含义,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联系平均分的含义并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列出除法算式。在建立表象的基础上,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初步认识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

  在今天的课上,我让学生准备了小棒,但并不要求一定要用小棒操作,因为大部分的学生通过前几天的学习,平均分已经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认识除法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主要基础。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的`知识,我首先出示情境图:6个小朋友坐缆车,每辆车坐2人,要坐( )辆。让学生观察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让学生思考:怎样知道要坐几辆车呢?学生用六根小棒代表6个小朋友,两根放入一辆缆车,放了3辆正好放完,这样很形象,学生也很容易理解,能清楚的看出来了要坐3辆车。这时,教师引导: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要坐几辆车。我们也可以用除法计算。从而自然引出本课课题:认识除法。接着通过两道例题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已知物体总数,每几个一份,

  求可以分成几份或已知物体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在动手分一分,画一画,最后在列式算一算,这样做我觉得更能让学生从动手中感悟平均分丰富的表象,并从动手操作中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平均分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明确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动的数学概括,只有让学生体会和了解了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才有利于学生最终去理解除法的含义。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9

  除法竖式该按怎样的顺序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在除法竖式教学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对于直接利用口诀的除法,竖式不仅显得复杂,而且竖式的作用也很难让学生理解,学生学习除法竖式存在哪些困惑呢?

  怎样让学生自然地记住除法竖式的顺序,并把余数写下来呢?其实,除法竖式形成现在简洁的书写格式,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改进逐步完善的过程。我觉得采用拿来主义,遗弃了宝贵的完善过程,直接将智慧的结果——“除法竖式”作为一种“书写格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显然是不利的。

  算理讲解,也许对于教师和优等生是可行的,但还有更多的学生只能是不懂装懂。即使那些优等生,明算理之后,诸多疑问还是无法消除,而除法竖式的价值在有余数除法中容易凸显,为此我大胆将二下简单的有余数除法渗透到本节课中,课堂上我创设了一个情景,学生学习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我先拿了6个磁铁,让学生在黑板上平均分成2份,接着要求学生用语言把分磁铁的动作表示出来,

  学生说得很好:把老师手里的6个磁铁平均分成了2份。

  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学生说6除以2等于3。写出的竖式是形如加法的竖式,这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对于没有余数的表内除法,竖式写成此种形式学生没有觉得不妥。

  接着出示7个磁铁,要求学生平均分成2份,

  分后追问:刚才分掉几个磁铁,现在手里还有几个磁铁?怎样用算式表示?

  学生答:分掉几个磁铁,用2*3=6表示,现在手里还有1个磁铁,用7-6=1表示。

  谁能试着用竖式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写的竖式仍然形如加法竖式,但余数1不知写在什么地方合适了。

  针对学生的困惑我加以小结:除法竖式非常神奇,能将分东西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接着边分磁铁边板书除法竖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时我及时介绍竖式中像“厂”的符号表示除号,被除数和除数和商的位置。接下来我又问:下面的6是哪里来的?1又表示什么?

  (由于学生受了分磁铁这一情景的影响,很自然地想到了6就是分掉的6个磁铁,是2×3的.积,1是原来的7个磁铁减掉分掉的6个磁铁,最后剩一个磁铁,也就是1)

  引导比较两种竖式,学生体会到了除法竖式有别于其他运算竖式的价值,正确解释6除以2等于3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学生能够通过情景理解到这一层。我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我觉得直观地利用有余数的平均分更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对教材进行调整后,学生对本知识的学习比我预想的要好。

  通过这节课告诉我们:

  1、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有预见性,对于学生不容易接受的难点要事先设计好更可行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学定教,要对课题的进行认真思考,发现学生欠缺的知识点在哪里,知道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这是学习能力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10

  《认识除法》是二年级上册课本中学生学习了平均分以后学习的知识,这节课的重难点之一是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除法运算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模型,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从与之联系紧密的数学知识入手,遵循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一个吸纳新知的一个过程,利用动手操作后的结果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充分认识除法的意义。

  首先,引发学生平均分的`需要,让学生自主寻求答案。我一个追问:“每辆车坐2人是什么意思?”给了学生一个思考方向上的提示,这对中等往下的学生更有所帮助,他们可以借助学具去分一分。对于中等往上的学生他们也可以直接在大脑里想分的过程或者联系乘法的意义来寻找答案,平均分和几个几相加本质上就有相通的地方。

  其次,暴露学生的思维,在争辩中完善知识结构。出示例题后,我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可以请身边的圆片帮忙,也可以在大脑里思考,这两种方法都能够找到答案,后者比前者的思维层次要高一些。在组织汇报交流时我沟通了这两种方法相通的地方,“在这道题中是几个几相加是6人呢?”学生出现了意见的分歧,一方认为是3个2相加,一方认为是2个3相加,我让学生举手表决了一下,发现几乎是半对半,随后我说“有理走遍天下”,要说出自己的理由,此时有些学生根据平均分的意义来解释,有些学生知道想乘法来找到答案,但意义解释不清,我引导这部分学生去观察平均分好的圆片,最终是心服口服了,为除法的意义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在说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算式中的3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整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经历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加强理解。

  其实,学生从平均分的角度用圆片去分一分去解释难度不算大,而对于是“几个几人是6?”这是一个从直观形象到完全抽象的一个中间的初步抽象过程,这是突破难点的重要纽带,需要暴露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地去明晰、完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这一教学反思,来自!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11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设计理念: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亦是关键所在。在备课时抓住这一关键,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教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材因篇幅的限制,提供给学生感知的背景材料极其有限,且信息都处于“静止、储存”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感知和抽象概括。因此,在研究教材、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发掘教材潜在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经教学法的加工,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课一开始,通过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重视操作,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次让学生进行操作。把平均分物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材料。教学一开始,就是学生的操作:把12个竹笋分给4只小熊该怎样分?在这里,未做任何提示,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水平去分,再要根据分的结果写出算式,并学习算式表式的含义。接下来让学生再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及含义。 3.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高与发展每个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实际水平基础上主动、充分地发展、提高。在设计活动时,人人动手分学具;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多种分法的共同性——每份分得同样多。无论是一个一个地分,还是用除法计算,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并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师生能共同体验成功以及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材分析:

  在这课之前,通过分东西,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还不知道

  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从本节开始,学生要认识除法。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这个认识过程就是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分竹笋”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前几节课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等分的含义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用除法表示等分过程,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本课在等分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法和学法: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本节课中,在教法和学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师着重为学生创设情境,并适时点拨,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学生重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方法、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动手分竹笋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吗?对,是大熊猫。今天熊猫盼盼邀请了几位小伙伴来家里做客,妈妈为她们准备了12个竹笋。

  课件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师:如果盼盼想把这些竹笋平均分给大家,应该怎样分,你愿意帮助盼盼招待小伙伴吗?

  二、动手操作,明确含义

  1、动手操作,激活经验

  师:用你们手中的学具代替竹笋,动手分一分。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2、直观展示,形成表象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说说你分的是什么,怎么分的,结果怎样? 课件呈现结果图。

  3、语言表述,明确含义

  师:结合操作过程,你能说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吗?

  生: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利用手动的生活情境,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通过直观图,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统一表象,温故知新,结合图对平均分竹笋的活动进行语言表述,为

  学生建立除法概念做好准备。】

  三、自主尝试,突出含义

  1、自主尝试,算式表征

  师:你能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大胆尝试,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案例。

  2、展示交流,突出含义

  师:将你在吗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12:3 3 3 312〈4---3 12-3-3-3-3=0 3+3+3+3=12 12÷4=3

  观察同学们创造的算式,虽然形式不同,但表示同样的含义,都是“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进行算式的表征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在不断的交流比较中,突出算式表达的含义。】

  四、建立概念,学习除法

  1、激发需求,认识除法

  师:刚才大家写的算式各式各样,像这样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统一用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师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渗透文化,深化含义

  课件出示: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天横线把两个小圆点分开,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3、写出算式,体会关系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可以写成 板书:12÷4=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谁来说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这个算式表示的含义是什么?(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除法的建构过程,感受学习除法的价值。通过明确

  算式中的数与平均分的对应关系,强化对除法含义的理解。通过相关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增强学习除法的兴趣。】

  4、及时巩固,灵活运用

  出示课件:(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师归纳小结:数学中平均分的问题就有用除法来解决,上面的这3个算式中12我们称为总数,平均分成的4、3、2份是份数,每盘放的个数叫每份数。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P13页“做一做”, 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条。”

  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写出算式。

  你能说出15÷5=3表示的含义吗?

  你能再说一件事,也可以用15÷5=3表示吗?

  2、课件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

  提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平均分成2份)谁会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4.完成教科书练习三的第3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5、说一说:你能说出生活中平均分的事例,列出除法算式吗?

  6、出示课件:考考你

  □+□+□+□=8 □=?12=○+○+○ ○=?

  四、总结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12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比如通过学生分小棒来理解“平均分”,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概念,这样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知识充满内在活力,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现给大家。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实物卡片),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有较多的不足:

  1、对练习题的正确处理。因此在教学例题后,如果觉得是学生难以把握住的要拿出来先讲,而不是在学生出现问题了再拿出来讲,这样时间就浪费了。

  2、要充分让学生说。不会说要领着说,再放开让学生自己说,让学生在说的时候理会计算的过程。并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的激情是带动学生热情的关键。将教师的激情、活力与教材的情感因素相结合,以情动情,让学生饱含着热情去学习。而我这一点做的是远远不够的。

  4、对生成的课程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如像在课中一学生对16除以4等于4读成16除号4等于4,没能够抓住这个时机说明除法算式的读法。本人的随机应变能力不够,有待加强。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13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紧紧抓住了低年级小学生好奇这一心理特征,将教学图示利用课件展示给了学生,突出了把平均分的概念教学置入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的编写意图。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实物图形来引导学生想象,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通过让学生分东西,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有部分学生对除法的含义理解不到位,没有让学生说出每一个数在算式中所表示的含义?

  2、练习题的设计较单一,应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练习题应有梯度。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14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互相交流分的方法,看课件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平均分”的印象,这样学生才会对平均分有较深的感知,然后抓住最佳教学时机,从生活中分实物的问题中及时抽象出除法,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15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看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平均分”与除法的关系,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这部分内容的的教学任务很重,和乘法、平均分都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我在教学中把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自学来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个桃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中,每盘放2个。通过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3)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课后,带给我的反思是很多的,其中最主要是: 请相信学生能行!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认识除法”教学反思04-16

《认识除法》教学反思02-23

《认识除法》教学反思04-02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3-03

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03-06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2-26

《初步认识除法》教学反思04-16

《认识除法》教学反思(15篇)03-13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15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