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15 12:07:1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5篇)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

  1、每个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法可能千差万别,他们对教材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的这种不同理解,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在新知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先画线段图,后尝试解答,再合作研讨。教师在巡视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两种解法:(1)120÷4×3(2)120×3/4。于是我请两位同学上台板演,并要求他们讲讲自己解题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种解法的联系。同学们在合作探讨中清楚地认识了两种求法实际上都是求120克的`3/4是多少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拓宽了其他学生的思路。

  2、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资源,是学习的动力。课始,师生就以仲秋节吃月饼这一话题的亲切谈话,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既为新知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做好情感上的准备。例题的选择、练习的设计都和月饼紧密相关,学生在这生动而充满时代气息的情境中,经历了知识的探索交流、延伸拓展的过程,新颖的内容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也体现了课堂教学整体结构的美。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2

  分数乘法应用题涉及到了单位“1”的判断,而单位“1”的正确判断与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答息息相关。学生在接触到两种结构分数应用题,很容易把单位“1”搞混淆,出错也是经常的事,在突破这个难点的问题上,我采用的方法是统一两种结构的分数应用题,教会学生找单位“1”,利用画线图和列数量关系的手段去解决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面具体谈谈是如何突破难点,有效的将两种结构的分数应用题统一起来的。

  首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种结构往往比较简单,从学生的练习来看,学生掌握比较好,班上有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但少部分同学面对应用题这种形式,具有胆怯心理,所以我从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入手,在新课的复习引入的环节让全班学生完成相应的文字题,学生容易入境,然后放开手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对应用题的探究,并让完成较好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全班共同交流,共同得出单位“1”,以及分数所表示的是“倍数关系”,并且结合线段图的方式,引导这个分数所对应的量,通过比、画、找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这种类型的应用题和分数乘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一样,另配合相应的练习,帮助学困生较好地掌握该类型。

  其次,在解决“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这种结构问题时,我选择的方法是通过判断句子“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中多或少了谁的几分之几?这个句子从语文的角度来看,其实它是一个省略句,省略的正是多或少了“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里所指的“一个数”其实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一个数”,如果在这样一个短句中出些两个“一个数”就会重复啰嗦,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很容易找到单位“1”,从而这种结构和第一种结构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再通过画线段及列数量关系的方法,分析对应量及所求量的关系,学生比较轻松的掌握此种类型,从反馈的结果来看,学生在判断单位“1”不容易混淆,这种讲解的方法的效果比较好。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3

  《分数乘法(三)》的重点是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难点是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分数乘整数意义的扩展,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整数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后,教材先以古代名题引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接着开展“折一折”的活动,借助图形语言,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初步探索分数乘分数的算法和算理。教学本节课后,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中让学生真正主动地投入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既兼顾知识本身的特点,有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的已有水平,寻找合适的切入口,让学生感受到眼前问题的挑战性和可探索性,让学生经历折纸操作等过程,使学生发现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由于在这个过程中讨论的素材都来源于学生,他们讨论自己的学习材料,热情高涨,兴趣浓厚,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发现。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自经历学习过程: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究算法——举例验证——交流评价——归纳法则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这里关注了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感悟、去经历、去体验、去创造,同时也关注了学生解题策略的自主选择,关注了合作意识的培养。

  3.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引导学生经过不断地思考去获得规律的过程中,着眼点不能只在规律的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种“发现”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本课时从教学的整体设计上是由特殊去引发学生的猜想,再来举例验证,然后归纳概括,力图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思想。这其间渗透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另外要注意避免过于繁琐的计算,不过适量的练习还是必要的,通过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4

  本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学得扎实,灵活,有成就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和实践能力,我认为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较为成功:首先,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我认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应该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去追求并努力实现。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思维,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见解,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发表意见,帮助补充他人不完整的叙述。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其次,精心设计了课前铺垫,突破难点。根据三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空间想象力有限,对于长方形公式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我在课前设计了找长方形物体的题目,让学生在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长方形的特征(两条长相等、两条宽相等),在掌握了这种特征后,当学生遇到计算长方形周长时,就有一部分聪明的学生会用(长+宽)×2,通过联系对比,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长方形周长的公式。这节课在各个教学环节和练习的设计上也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给照片加边框,给菜地围篱笆等,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明白学长方形周长的用处,并能把所学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5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回顾本单元的教学,我认为“探索”是一个关键词——“结合具体的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及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活动,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背景采用不同的策略才能达到活动的目的。例如在本单元的分数乘法(一)中,由于学生有比较坚实的.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所以对于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探索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

  而在分数乘法(三)中,由于学生刚刚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并且用图形表征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因此采用“扶一扶,放一放”的策略。具体的讲就是:通过简单的具体事例进行集体引导,再通过具体的探索要求帮助学生尝试着探索比较复杂的实例。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6

  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这一课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首先我不仅注重了情境的导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开启课时,我注重从孩子的身边挖掘素材,引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加以复习巩固,紧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这些运算定律曾经运用到什么知识中,引导到小数乘法的简算中,为后面的新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达到了“以旧导新,以旧带新”的效果。

  同上我还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与猜想,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在新授课时,我设计的两个环节,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第一,在复习完后,我让学生自己说说,你现在最想研究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孩子们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比如有的孩子谈到想研究一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于是我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大胆的猜想。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极了,甚至大大超出了我事先的预料;

  第二,在探究确认上述问题后,我又让学生大胆的质疑,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呢?真的`能简便吗?孩子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起,他们又乐此不疲的投入到了简算的探究中去。整堂课下来,孩子们始终处在“质疑——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而且也让我懂得的教是为学服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7

  由“搅乱”引起的反思。

  今天象往常一样,在学生理解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之后,我想继续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去探究发现一个数乘分数计算法则的时候。一些同学嚷嚷开了“老师我会!”“老师我知道!”,“是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理由是……”……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老师刚刚开了一个头,一些学生就会把后面的知识讲出来,结果一下子把老师事先设计的思路被学生给“搅乱”了。曾经我有过这样的烦恼和无奈:心理总是责备学生的“插嘴”,觉得这样以来使大多数学生缺少了自主探究克服困难的成功体验,也使我的教学没了层次,讲课缺乏激情。

  对此,我也冷静的思考过,分析其原因:一方面,自己已经习惯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毫无准备的学生,居高临下地将学生的思维牵进预设的圈内,而一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开了,教师就很难面对自己无法预测的学生众多的想法,缺乏教学的机智。更重要的.方面,是教学理念上的差距。其实当他们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告诉其他同学与老师的时候,他们是在享受学习给自己带来的骄傲。并且都是以极大的热情,把自己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尽其所能告诉老师与同学。这既是对自身学习进行再思考的过程,也是给其他同学以激励的过程。那么我们教师还有什么理由责备学生、压抑学生呢?

  现在的学生头脑灵活,有思想,现有的知识起点也是比较高的,这样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老教师应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真正把自己主导下的课堂学习建设成为可供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整合学习资源,形成学习能力的促进平台。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8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单元中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类实际问题比基本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稍复杂,题目所求的数量不是已知的分率所对应的数量,而是与这个分率有关的另一个数量,所以它是基本的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找出解题的数量关系式。

  下面就谈谈我就本课教学之后的一些想法:

  (一)精心设计复习题

  从观察线段图入手,让学生说说从图上可以知道些什么,再让他们通过比较,选出有用的条件自己编题、解答。在这一过程中,训练了学生观察和分析线段图的能力,同时,通过选择有用的条件进行编题,不仅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强化,也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获得一种满足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分析自己的算式,说出题目中的单位“1”和算式所运用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也为后面学习例1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注意语言表述形式的转换,帮助学生理解关键句和数量关系

  “学校花坛里有84棵花,其中1/6是月季花,月季花有多少棵?”这一类问题由于可以直接利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来进行列式,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形如“一种毛衣,原价56元,现在的价钱降低了2/7。降低了多少元?”这样的问题,就其表述形式而言与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本课的练习中我加强了语言的转换练习,让学生用“谁是谁的几分之几”的句式来表述“皮球的个数比足球多2/5、实际用水量比计划节约1/9、实际产量增加2/7、梨树的棵数比桃树少1/4”这一些句子,学生在表述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到了各个分数的意义,对于单位“1”的理解愈加到位,对分率与分率的对应量理解到位。从课的实施来看,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三)注意操作,通过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感悟数量关系

  有关分数实际问题的.解答,我觉得理解已知条件中分数的意义(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关键句),在此基础上写出数量关系式应该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所在。怎样突出这一关键点,我想安排一节补充课时,让学生根据关键句画图,通过物的操作活动透彻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写出多个数量关系我认为很有必要。这也是整个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解答的奠基工程,应该在我们的教学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并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反复练习,我想这对于后续的教学大有裨益。

  (四)让学生的思维在相互的交流与教师的提问中得到训练

  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先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例题与复习题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接着再自己尝试解答。学生解答的时候,感觉做起来很得心应手,三下两下就做好了,而且有些学生用75+75×4/5做,也有一些用75×(1+4/5)做。此时,我先让同桌间相互交流想法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每一步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仔细观察一下学生,发现他们都很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桌,有些同桌做的方法一样,俩人都争着要先讲;有些用的方法不一样,俩人就一起在研究、比较。在初步的交流后,再进行全班反馈。

  由于刚才练习过,学生说起来还算流畅,如分析75×表示的是什么?后面为什么还要用75+75×4/5,运用的是哪个数量关系?第二种解法中1+4/5又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先求1+4/5,最后为什么要用乘法来算时,学生基本能答到点上。这一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解答应用题,不仅要会解答,更要会分析。

  当然,虽然在教学中考虑得比较全面,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1、形式比较单一

  课上除了老师问学生答之外,小组合作形式也比较单一:学生相互交流说想法、同桌讨论等,几次一来,老师和学生都感觉单调无味。因此,在平时,除了采取同桌合作、小组合作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采取学生与教师合作或学生与电脑合作等,让学生在丰富的合作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之前,应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此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才有意义,才会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表出自己的观点

  2、与生活的联系太少

  在教学中,教师应多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特别是本节课,学习的是“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也就是要求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给学生的感觉只是在一味地做题目,而不是在运用课上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此时,如果出示和学生生活学习相联系的题目,如:我们班有54人,其中男生占了,女生有多少人?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有所提高。总之,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地生活实际入手,抽象得出数学知识,再回到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不论在教学活动的哪个环节,都注意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正切切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9

  探究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包括“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两部分,其中后者是重中之重。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时,巧妙运用“认知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主发现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相通之处;“归纳计算法则”时,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充分经历“尝试解答——初步得出结论——验证结论——归纳法则”的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总之,给学生发现的机会,他们能自己做的我们不告诉他们。如

  1、他们会发现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用乘法比较简便,能发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他们能自己计算分数乘整数的`式题。

  3、他们会自己概括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这些方面我们都要给学生机会。

  数学课中练习设计具有很强的策略性,好的练习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本节课的练习设计采用“题组”的形式,就是立足于尊重学生的差异,变“步伐一致”为“优者制胜”。计算速度快的同学可以有时间看书质疑,从而提高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另外,在开放练习中,通过学生补充的条件和自编的应用题,可以把前后知识融会贯通,找到学习新知的生长点。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0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是在教学简单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的。回顾本节教学,我感到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充分重视学生说的训练。在以前应用题的教学中,对说的训练重视的不够,表现为学生只会做题不会说,这个片断,我不仅关心学生是否会解答问题,更关注解决问题是采用了什么方法,以及方法是怎样想出来的。引导学生把思考过程有条理的说出来,为了深化学生的思维,避免死记硬背、机械是模仿,解题后要求说出算式的'依据,要说中及时得到反馈,进行矫正、补充,这种说的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协调发展。

  二是很好地解决了大部分学生会,怎么教的问题。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本节内容并不难,为此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他们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死记数量关系,找出谁是单位1,谁是分率,知道要求是分率对应的题用乘法计算等,学生只会用一种方法,长此以往,对灵活解题是不利的,在这个片断中,问题开放,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说中学到知识,增长本领。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1

  回顾本节教学,我感到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重视了学生的兴趣,在整节课中我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既为新知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做好情感上的准备。例题的选择、练习的设计都和生活实际相关,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也体现了课堂教学整体结构的美。

  2、本节课的教学中特别强调了线段图的作用,线段图的教学从三年级就开始了,但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学生没有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的意识和习惯,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体会到线段图的作用,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本节课这么强调线段图就是想让学生明白线段图能让你更清楚地找到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能帮你找到与众不同的解法,能让你更准确地把握住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等等,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明白其作用,才能有用的`意识,从而形成用的习惯。

  不足之处:

  1.本节课,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说不同的思考方法、思考过程,对于哪些学困生来说是不是有必要,因为他们只能听懂其中的某一些解法,在别人“说”的时候,他们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成了“观众”和“听众”,如何更好地面向每一位学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2.反馈形式比较单调,缺乏激励性的语言和形式,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采取多种形式如让学生间搞个小竞赛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2

  《分数与整数相乘》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教学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11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设计意图:由生活中的问题情景引发计算需求,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迁移、类推、自主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根据这一思路我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一情境导入,理解意义、二自主探究,明白算理、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四课堂总结,延伸课外。本节课,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以下三点:

  1、重视创设情境,理解意义。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本课我创设了同学为迎接国庆节做绸花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求三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和乘法列式。这样处理,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把整数乘法的意义推广到分数中来,即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又可以启发学生用加法算出3/ 10×3的结果。

  2、重视直观教学,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学习数学导入新课时,我主要采用,引导学生涂色表示3个3/10米,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求3个3/10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再借助所列的加法算式初步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并为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知识结构上的铺垫。

  3、尝试计算。自主探究新知,理解算理。借助同分母分数加法,自主探索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由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转化成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因此,例1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4、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多样性,激励性,生活性。在本环节学生的.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提升,特别是两个常见的改错题引发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计算方法,已达到算法的自主优化。

  存在不足:

  1、涂色表示3个3/10米处,由于学生速度慢费时较多;在学生探究3/10×3的算理时的引导还不够简约有效,使本课有前松后紧之弊。

  2、对学生约分的格式和规范方面的要求不够,不利于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真的是件憾事,细细反思起来,总有需要改进的东西。今后,我一定要注意这些小细节,争取把课上得更好。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3

  一、为什么分子相成、分母相乘。

  应该说,让学生结合图形理解为什么分母相乘是直观的,从课堂的1/5来看,学生现有5份中的1份,现在1/5的1/2就是把这一份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 份,那么要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相当于是把每一份都分成2份,5×2就是10,5×4就是20。那么为什么是分子相乘呢?在自己再次修改之后进行教学的时候,发现2/5×2/3为什么分子是2×2,其实第一个2表示是有2竖,第二个2表示是有2行,2×2就是2/5×2/3涂出的部分。

  二、如何从分数乘整数到分数乘分数。

  分数乘整数有几个数的几分之几和几个几分之几相加两种意义,到底哪一种意义可以迁移到分数成分当中来呢?1/5的.1/2,感觉好像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那么是否可以从这里入手,那么时候可以从3的1/2迁移到1/5的1/2呢?感觉不是非常的好,不利于分数图形的理解。那么情景图中的1/5×3理解成3个1/5,那么1/5×1/2就可以理解成1/2个1/5。比较之后,最终我选择了1/5的3倍来理解,1/5的1/2。进行迁移。

  三、给学生一个自主的机会。

  练一练在第2小题完成之后,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乘数吗?在教学中,两个班,一个班一带而过,一个班花大力气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先思考,再从这道题目当中找出有哪几道题是小于的,那几道题目不是的?再让学生观察为什么有的是,有的不是?不是的原因是什么?观察发现当乘大于1的数的时候,就是大于另一个乘数了。这时候引导学生以前有没有这样的结论,小数当中也是如此,让学生把新知建构到旧知当中。

  比较两次不同的教学过程,关于时间与效率两者之间的矛盾,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处理,的确是一个值得去探究的问题。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4

  《分数乘法》这一单元教学后的总体感受是:再简单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也还是难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静心读题,按要求完成题目。就算是简单的计算,学生的错误也很多,不是题目抄错就是把分数加法算成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计算在通分。所以我觉得可以采用如下做法:

  (1)每节课的内容不易过多,不能贪多,贪多嚼不烂,学生不易一下全掌握。要分的稍微细致一些,以便学生理解掌握,也有利于知识的扩展与深化;

  (2)分数乘法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本册中重点,所有数与代数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展开的。在教学中要重点对待,要求学生能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3)对于教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4)通过对比训练区分带单位的分数和不带单位的分数计算。如比30千克多3/4是多少和比30千克多3/4千克是多少。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5

  在备课时一直被如何处理分数乘法意义困惑。后来想一想,如果从数学应用的角度来看,学生只要能从具体的问题中判断两个数据之间存在相乘的关系就可以了,而这个相乘的关系在本单元有了新的拓展,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想明白了这一点,回头看看过去的教学,在这方面好像就真的把问题复杂化了。

  本单元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乘法意义的拓展及简单的应用,二是分数乘法法则的掌握。从教材整体编排上看,这两个重点是交织在一起的:

  分数乘法(一)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使整数乘法意义迁移到分数乘法,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的计算分数乘整数,正确熟练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数乘法(二)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使乘法的意义得到拓展,认识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并能正确地应用之解决实际的.问题。

  分数乘法(三)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意义,并探索和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分数乘法(一)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先放手让学生解决教材上提供的具体问题,在讲评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通过沟通不同解决方法之间的联系(图解、加法解、乘法解),将整数乘法迁移到分数乘整数,二是运用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解释计算的地过程,使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初步感知挖掘数学概念本身方法的重要性。“涂一涂、算一算”的重点放在“涂”上,使学生巩固意义,同时通过以形论数理解计算的道理。试一试的重点则在分数乘整数计算法则的总结。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概括起来: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为起点,以分数乘整数的法则为归宿。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01-12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范文04-23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02-12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08-24

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04-01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02-09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5篇02-15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精选15篇)04-08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精】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