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端午节教案小学

端午节教案小学

时间:2023-06-01 18:56:51 教案 我要投稿

端午节教案小学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教案小学,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节教案小学

端午节教案小学1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读“粽、檐、辅、措、诬、颂”6个生字,会写“佩、戴、措、施、疏、颂、驾、尸、俗”9个生字,掌握“佩戴、爱戴、措施、诬陷、尸体、习俗”等词语。

  2.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学习复述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知道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难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并复述端午节的由来。

  课前准备:

  1.生字词投影片。

  2.课文中屈原插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你们都知道哪些?

  2.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看看端午节背后有什么样感人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自读。

  三、集体反馈,掌握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展示课件第二屏)

  佩戴措施传颂尸体习俗疏远

  诬陷爱戴粽子屋檐辅佐驾着

  2.教师根据学生认读的情况,进行强调。

  字音:“措、颂、俗”是平舌音,“尸、疏”是翘舌音。

  字形:“施”的右半边不要写成“也”。“疏”的左半边最后一笔是提,右半边第四笔的点不要漏掉。

  3.齐读词语。

  4.理解词语的意思。

  爱戴:衷心敬爱与拥护,多用于对长辈。

  诬陷:诬告陷害。

  谗言:陷害人的坏话。

  5.指名反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忧国忧民、愤然跳江的屈原,人们纷纷把食物投入江中,保护屈原的尸体不受水族侵害。后来,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往水中投粽子,一直流传到现在。)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意。

  2.组内交流。

  3.代表反馈。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端午节的日期和习俗。

  第二段(第3—6自然段):具体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第三段(第7自然段):至今人们仍保留在端午节那天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4.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课文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文章把人们纪念屈原的活动记录得十分详细。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课文,感受屈原那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五、板书设计

  30 端午节的由来

  吃粽子 赛龙舟

  (纪念屈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题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都讲了什么?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二、学习第一、三部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展示课件第三屏)

  (1)农历()月()日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有()、()、()、()等。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国的()。端午节已有()年的历史。

  2.学生自由读后和同桌讨论。

  3.指名答。

  4.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怀念?

  指名读本段,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笔画出介绍屈原的有关语句。

  指名答。(著名的诗人、有名望的官员、忠诚爱国、很有才干……)

  2.就是这样一个爱国、有才干、深受百姓爱戴的人,却却受到了朝廷中有些权贵的诬陷和楚王的疏远,这又是为什么呢?谁能在文中快速找出来。

  指名答。(因为他们对屈原提出的改革措施非常不满,这些措施触犯了他们的利益。)

  3.权贵们是怎样对待屈原的?

  指名答。(他们想方设法诬陷屈原,无中生有地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什么叫“想方设法”“无中生有”?

  想方设法:开动脑筋,思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无中生有: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

  5.昏庸的楚王听信了谗言,把屈原流放到南方,即使如此,屈原依然热爱祖国,写下了许多广为传颂的诗歌。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屈原诗歌,读一读。

  (1)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我擦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民的生活充满了艰辛。)

  (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即使是身死,壮士们的灵魂也还在继续战斗着,那魂魄依然可以在鬼魅的世界中称雄。)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为什么要跳江?

  默读本段,找出原因。

  指名读。(楚国灭亡,屈原万分悲愤)

  什么叫“万分悲愤”?(悲伤愤怒到了极点。)

  2.出示文中插图,问:屈原在江边伫立,万分悲愤,他的心中在想些什么?

  指名答。(国家的灭亡,百姓的苦难、自己报国无门)

  3.指导感情朗读本段。

  4.从屈原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指名答。(热爱祖国、不畏权贵、坚持正义、不怕艰难险阻、不怕迫害、不屈不挠斗争------)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屈原投江后,当时的百姓是怎么做的?后来,人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2.小组交流后派代表答。

  3.比较句子。(展示课件第四屏)

  指名答。(“像潮水一样”说明百姓都十分爱戴屈原,来救他的人很多。)(“想啊,想啊”“终于”说明大家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才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4.驾小船、投粽子这些活动,流传到今天,逐渐演变成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习俗,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深深怀念。

  展示搜集到的屈原诗歌并进行交流,通过诗歌中流露出的忧国忧民情怀,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屈原的爱国精神。

  文中的插图表现的是屈原大义凛然地站在江边的情景。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屈原在楚国灭亡后万分悲愤的心情,为理解屈原的投江做了铺垫。

  比较句子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如何把句子写得生动、感人。

  复述课文,既加深了学生

  四、复述课文

  1.看板书,在学习小组内复述。

  2.指名复述。

  五、拓展延伸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是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凝结,是维系着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巨大精神力量。我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在这些节日里有什么风俗?

  指名答。

  六、课堂小结

  作为华夏子孙的一员,让我们缅怀先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民族精神延续和继承下去!

  七、板书设计

  30 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 忠诚 爱国 不畏权贵 关爱百姓

  百姓 十分爱戴 万分悲痛 深深怀念

  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端午节教案小学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3、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屋檐、佩带、措施、诬陷、传颂"等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2、教学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手段、方法:朗读、讨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导入

  同学们读到题目你想了解什么?(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字词。

  (1)重点指导:"爱戴"

  (2)文中指谁受到"爱戴",结合句子说说屈原为什么受到爱戴?

  (3)"悲愤"近义词是什么?

  3、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讲了谁的什么事?

  三、深入学习,理解感悟

  过渡: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端午节的由来?

  1、轻声读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书中的语句概括。(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

  2、默读3-6自然段,划出体现屈原忠诚爱国的句子读一读,把感受批注在书的边上。

  3、指名读,"在他的辅佐下……"一句。

  (1)为什么强调"十分"这个词语?(突出人民对他的爱戴)

  (2)播放屈原的一段影片,看了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伟大……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爱国……)

  (3)读出你对他的'赞扬。

  4、对比词语读,体会屈原的爱国。

  (1)出示课件:

  屈原万分悲愤,就在……

  (悲痛悲伤)

  (2)想想为什么填写悲愤?

  (为黎民的苦难而悲,为祖国的灭亡而悲,为自己报国无门而悲)

  5、引入资料读,体会屈原的爱国

  投影:屈原《离骚》中的两首,从中感受到什么?

  6、对比句子读,感受人们对屈原的爱戴。

  读读哪句话好,为什么?

  四、通读全文,自己解疑

  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五、作业

  1、抄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导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1、回顾全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填写题词。

  (1)题词:

  端午节的习俗有( )( )( )( )。

  端午节是为纪念:(1)屈原为楚国( )。

  (2)屈原为百姓( )。

  (3)屈原( )屈原投江后,百姓们( )、( )、( )现在的端午节( )。

  3、自由的依据题词的顺序,试着复述课文内容。

  4、全班交流。

  三、资料扩展

  你还知道中国哪些传统节日的由来,讲给大家听。

  四、布置作业

  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小报。

  30 端午节的由来

  传统节日--屈原

  忧国忧民--投江自尽

端午节教案小学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

  课文首先介绍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插艾叶等,然后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的诗人屈原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课文的第3、4自然段讲屈原遭陷害被流放到南方。秦国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屈原万分悲愤,就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了。这部分内容集中表现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辅佐楚王实行的一系列改革使国家渐渐强盛起来,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深受百姓爱戴。但他却遭到权贵的诬陷,被楚王流放到南方。但他仍然热爱祖国,关注人民的疾苦,写了很多爱国诗歌。楚国被秦国侵占后,屈原万分悲愤,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

  课文第5、6自然段讲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十分悲痛,想出各种办法祭奠他。得知屈原投江后,老百姓先是“放声大哭”“他们像潮水一样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说明百姓十分爱戴屈原,来救他的人很多。接着讲人们没有捞到他的尸体时,又把“大米、鸡蛋”等食物投到江里祭奠他,祈祷江里的水族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有人还把雄黄酒倒进水里想药昏蛟龙,使它无法张口。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屈原的爱戴之情。然后讲有人梦见“屈原的容颜十分消瘦”,大家想出了往江中投粽子的办法,让屈原能够吃到。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祭奠屈原都往水中投粽子,这一天也逐渐成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

  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讲人们祭奠屈原的活动,逐渐演变为今天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习俗。

  课文有些内容为学生所熟悉,如端午节的一些习俗。有的内容学生不太清楚,如端午节的由来及其意义。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他们的探究心理。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学习复述课文。

  3.认识“粽、檐、辅、措、诬、颂”6个生字,会写“佩、戴、措、施、疏、颂、驾、尸、俗”9个字,掌握“佩带、爱戴、措施、诬陷、传颂、尸体、习俗”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或访问家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及屈原这个历史人物。

  2.要求认识的6个生字,可以让学生在自读课文时,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然后同桌或小组同学间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并互相检查是否会认这些字。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纠正读音、识记字形。

  要求会写的9个字中,“戴”“驾”2个字字形较复杂,要重点进行指导。

  3.学生初读课文后,让他们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使学生对端午节的由来和爱国诗人屈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4.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到屈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在他的辅佐下,楚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家渐渐强盛起来,人民的生活也得到改善”,所以百姓对他十分爱戴。即使他被流放,也“依然热爱自己的祖国,关注人民的疾苦”,还写了很多爱国诗歌。当秦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时,他十分悲愤,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正因为屈原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所以在他投江自尽后,人们十分悲痛,想方设法祭奠他、怀念他。

  5.屈原投江后,百姓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学生交流讨论时,要抓住课文第5、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来理解,并适时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老百姓对屈原的爱戴和怀念。如“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像潮水一样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这一句,“像潮水一样”说明百姓都十分爱戴屈原,来救他的人很多。又如有人梦见屈原很消瘦,以为是水中的蛟龙鱼虾吃了人们投下的食物,“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一句,是说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想找出一个办法让屈原能吃到食物。“想啊,想啊”“终于”说明大家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才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6.学生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之后,再让他们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先可以在小组里说一说、评一评,然后再在全班交流。还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后把端午节的由来说给家长、好伙伴听。

  7.建议本课教学3课时。

  教学资料

  1.词语解释

  辅佐:协助。

  爱戴:衷心敬爱与拥护,多用于对长辈。

  诬陷:诬告陷害。

  无中生有: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

  谗言:陷害人的坏话。

  流放:将罪犯驱逐到边远的地方去生活或劳动的刑罚。

  汨罗江:发源于江西,流入洞庭湖。

  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祈祷:宗教仪式之一。以赞美、禀告、感谢、恳求等方式,向天、地、神等祷告,求福消灾。课文中的“祈祷”包含有“恳求”的意思。

  2.介绍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3.课外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四年级下册)中的《文成公主进藏》和《猎人海力布》。

端午节教案小学4

  教学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节日。

  2、初步了解一些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及相关活动,初步感受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提前了解学生对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及相关活动认知状况。

  (2)收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故事、活动等相关资料和情境图片。

  (3)认真阅读、了解有关屈原的故事,思考和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屈原的故事,敬佩屈原的爱国精神。

  2、学生准备

  (1)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或特色活动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项端午节的特色活动或者品尝一下粽子。

  (3)准备制作工艺小粽子的原材料和简单工具。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民族文化,感受民俗民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端午节的故事

  1、夏天天气炎热,但植物茂盛、瓜果飘香、蛙唱蝉鸣。在这美丽的季节里,还有一个传统节日呢。你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2、你知道哪些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吗?请你和同学们说一说吧。

  3、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讲故事。

  A出示屈原图像介绍屈原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战国时楚国政治家,我国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写下了许多诗,遗留下来的`只有二十多篇,其中《离骚》、《天问》、《九章》、《九歌》最为著名……

  B出示有关屈原故事的连环画。

  C讲故事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二、端午节的活动

  1你还了解端午节里的特色活动吗?赶快介绍给大家吧。

  A播放赛龙舟的情景,若有学生了解有关内容可让学生自己介绍。

  西湖的龙舟分为两种.其一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小孩装扮各种历史、神仙人物,下层载有鼓吹手,敲锣打鼓,两傍坐著划船的水手,这种龙舟较具表演色彩.竞赛用的龙舟则绕著大龙舟周围打转,待大龙舟上抛下物件,小龙舟上的水手便下水争抢.其中以钱、鸭两物最难抢得,因为钱币入水即沈,鸭子则会四处游窜躲避.

  B挂蒲草和艾叶。

  民间古来有门前悬艾、菖蒲之俗.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两者皆可入中药.艾叶可制灸条,是传统中医针灸疗法中必不可缺的用品.燃点艾条可灸治多种病症.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杀虫防治病虫害的农药.端午期间,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疫病增多.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故而节日一早便将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其实,真正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作用的,还是两草的香气.中国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C做香包

  D挂彩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E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棕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简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棕叶包米代替竹筒。

  F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G写符念咒

  中国古代将五月视为“恶月”,所以端午驱“鬼”在民间非常盛行。驱“鬼”的方法有许多,常见的一种,是在节前五月初一晚上插桃树枝。当时,人们认为桃木能辟邪,所以日落之前折些桃树枝,插在门前、窗上,以达驱邪的作用。另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

  H挂钟馗像 在陕西南部与四川交界的一些地方,端午这天,流传挂钟馗像的习俗。挂钟馗像,主要是为了消灾避难。

  I迎鬼船 江西南部的部分地方,流传着迎鬼船的习俗。因为这一带水浅,不能进行龙舟赛,故在五月初五这天,用纸扎成旱船,带着去登高、游街,谓之“迎鬼船”。

  J滚鸡蛋 在东北,端午节这天清晨,长者要将熟透了的鸡蛋,在小孩肚皮上来回不断滚动,尔后去壳让小孩吃下,据说这样可以免肚子痛。冠军,雅琪队和沙冈美林队分别获得男女标准龙舟赛冠军。

  2如今社会进步了,我们可以怎样继承这些传统文化呢?

  A还向江河里投食物吗?为什么?

  B你愿意参加龙舟赛吗?

  三、作业回家学包粽子,下节课将自己的作品带来。

端午节教案小学5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大师作品及古琴乐曲,了解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与不屈的性格。

  2、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时无穷的。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教具准备:

  1.有关屈原的故事或图片资料。

  2.龙舟的图片资料。

  3.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学具准备:

  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复备学生活动复备

  1、织纪律,检查学具。

  2、听一听:

  师:讲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读一读:

  朗诵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深屈原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同时也加深对端午节的深刻理解。

  4、提出作业要求:

  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5、老师示范制作一个大龙船的部件折法。

  6、放背景音乐,学生制作大龙船部件,老师巡回指导。

  7、集体完成大龙船拼接。

  8、教师小结:展示学生完成的大龙船作品。

  1、静息。

  2、听一听:

  讲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读一读:

  朗诵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学生认真听老师布置作业要求。

  5、跟老师学习折大龙船部件。

  6、学生制作大龙船部件。

  7、集体完成大龙船拼接。

  8、展示作品。

端午节教案小学6

  活动目的:

  1、让学生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各种传说。

  2、通过活动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习惯。

  3、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活动准备:

  粽子(学生自备)、橡皮绳

  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活动过程:

  (一)活动序幕

  女:今天真高兴,爸爸妈妈来到学校和我们一起活动。

  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爸爸妈妈!(鼓掌)

  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男: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

  女: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男:先别夸我。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吃粽子吗?

  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让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说什么节吃粽子?

  (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

  男: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女: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龙日”、“夏节”、“五月节”、“诗人节”“女儿节”、“小儿节”等等。

  男: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下面就请大家听听故事大王赵员卉讲讲端午节的故事。

  1、《屈原与端午节》

  男:谢谢给我们讲的精彩故事!(鼓掌)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不过我还听说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孝女曹娥舍身救父》,请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大家欢迎!(鼓掌)

  2、《孝女曹娥舍身救父》

  女:讲的故事真感人,谢谢!(鼓掌)我也知道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就请李宗远来说一说。

  3、《秋瑾舍身为革命》

  男:看来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还真不少呢!

  (三)端午习俗

  1、悬艾叶、菖蒲

  女: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同的习俗。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

  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男:你刚才说的菖蒲、艾草是什么东西?

  女:别着急,我马上给你介绍一下这两样东西。

  大家欢迎!(鼓掌)

  男:原来菖蒲、艾草还有这样的功能啊。过端午的时候,我一定要让妈妈买一些挂在家门口。

  2、端午诗会

  女: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几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端午节的诗篇。

  男:那就请上来念给大家听一听(鼓掌)

  (1)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2)竞渡歌(唐)张建封

  (3)七律.端午老舍

  3、赛龙舟

  女: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

  男:这还用说,就是赛龙舟嘛。

  女:为什么比赛的船要刻成龙的形状呢?

  (播放《赛龙夺锦》)

  女:说了半天,我都有些心痒了,真想亲身经历一下。

  男:别急,今天就让你过把瘾。下面我们玩个游戏叫“赛龙舟”。

  (游戏:赛龙舟))

  4、品棕乐

  女: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男: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女: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可见我国的粽子南北风味有别。

  男: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女:说了这么多,我肚子里的馋虫都快爬出来了。

  男:别急,别急。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所以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品尝美味的粽子吧。

  女:等等,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来了。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分享粽子)

  男、女:(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到此结束,感谢爸爸妈妈参与我们的活动!(鼓掌)恭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教案小学7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向屈原学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

  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2.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三、活动二:端午话习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多媒体课件:粽子)

  3.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由来自xx学生介绍。)

  4.主持人小结。

  四、活动三:端午赛诗会

  1.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

  2.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

  (1)《端午》唐文秀(2)《五月五日》梅尧臣(3)《端午节的怀念》。

  3.主持人小结: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五、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主持人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六、教师总结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在五年级阶段最后一段时间里努力学习。

端午节教案小学8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来源、习俗以及关于端午诗词歌谣有更全面的了解。

  2、能力目标:

  通过搜集、分析、整理资料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觉、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 交流的乐趣,通过课题研究,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板书课题)有谁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那你们都想了解端午节什么知识呢?

  二、小组汇报

  1、师导语:上节课,老师要求同学们按设计 好的活动方案去收集整理一些有关端午节的资料,老师将根据你们收集情况为你们小组加分,下面就请各小组为我们介绍吧!哪一组先来?

  第一组

  生:我们组收集了端午节的`来历,我们组把它归纳以下三种:

  (生1.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尽殉国.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生2.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生3.迎涛神伍子胥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尸首于五月初五这一天扔到钱塘江中,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师评价:这个小组同学以讲故事形式展现他们收集来的关于端午由来的传说,真叫我们大饱耳福。

  师问:你们是去哪里收集这些材料呢?

  师:老师相信这次的查找中你们一定对端午节的由来,有更深的了解。做得不错给加一分。(板书:由来)

  师:关于端午节的来历,除了刚才这一组同学说的纪念屈原、伍子胥和孝女曹娥,老师还知道另一种传说。

  龙的节日 (课件展示)

  2、师导语:同学们,传说异彩纷呈,那么古往今来的人们又是怎样欢度这一节日的呢?下面请整理端午节的习俗的小组为我们介绍。

  第二组

  生:我们组收集的是端午节的习俗,我们把它做成了手抄报。

  师:能为我们讲解一下你们收集的习俗吗?

  (两张展示,一个学生进行介绍)

  师:能说说你们都是哪里收集这些材料的?

  师总结 :看了小组同学精心准备的手抄报,真是大开眼界,他们不仅收集材料并用巧手展现给我们。做得很好给加一分。(板书:习俗)

  3、师:还有其它习俗吗?

  第三组

  生1:我们小组也研究了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那天,人们还给小孩佩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扣成索,玲珑可爱。据说是为了驱毒避邪。

  生2:除了佩香囊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有的小孩子不敢喝酒,父母就会以雄黄酒在他们额上画一个「王」字,以使百毒不侵。

  师:能告诉大家你们怎么找到这些材料的吗?

  (很多同学会说去网上查找的,这里教育一下善用网络,不要沉迷于网络)

  老师把这些习俗总结 一下:赛龙舟,佩香囊,悬艾叶菖蒲,挂钟馗像,饮用雄黄酒,吃粽子。

  3 师导语:说到吃粽子,我们知道这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有哪组收集这方面资料的吗?  第五组

  生:我们组为了了解粽子,我们特地去商场转了转,了解了粽子的价格和种类,除了肉粽还有黑米粽,八宝粽, 五谷粽,碱粽,我们还在网上找到了粽子的做法。(视频)

  师:老师似乎已经闻到粽子的香味了,你们做得很好,亲自去尝试,知道粽子的配料,种类,就连价钱都查到,太了不起了,给你们组加一分。

  5 师导语:端午节的习俗如些丰富,难怪就连历代的文人都喜欢在端午节留下自己的诗词佳句,收集端午诗词歌谣的同学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第六组

  生1:我带来一首诗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生2:我也带来一首诗

  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生3:我带大家带来的是闽南童谣《扒龙船》

  五月节,扒龙船,大人孩子哗哗滚。

  海面一排四只。

端午节教案小学9

  一、选题背景

  群龙飞渡,百舸争流,万粽飘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再次向我们走来,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端午并不是非常了解,对端午习俗中的文化现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问题提了一大堆,多数学生提到端午节立刻想起了那美味的粽子,所以适时组织这次“粽情飘香话端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思路

  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过合作调查、采访、参与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安排

  整个活动从20xx年4月开始到5月结束,历时6周。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一周)

  2、活动实施阶段(两周)

  3、活动阶段小结(两周)

  4、成果展示阶段(一周)

  四、活动目标

  (一)活动总目标:

  端午节快要到了,开展关于“端午”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关端午的各种小知识,可以拓展知识面。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在端午的欢乐气氛中,亦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孩子们形成乐观合群的心理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具体目标:

  1、认知目标:

  (1)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由来、美食、习俗、庆祝活动、以及端午节的诗词、歌谣等有更全面的了解。

  (2)通过活动,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步骤有进一步的了解。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采访、汇报交流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学习交流能力、相互欣赏的意识的生成以及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的提高。

  3、情感目标:

  (1)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课题研究,增强学生对家乡、对人民以及渊源历史的端午文化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文化传统知识的探究心理,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五、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1周)

  (一)活动目标:

  选定主题,生成子课题,设计并完善方案,为实施研究作好设想。

  (二)活动过程

  1、产生主题,展开讨论

  听听端午歌谣、欣赏端午漫画视频、说说过端午的情景,引起了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大家纷纷讲述以往过端午的情景,生成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粽情飘香话端午”。

  学生展开激烈地讨论,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如:端午节具体指哪一天?有多长的历史了?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有没有端午的传说故事?人们过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等。

  2、归纳指导,将相关或相近的问题归在一起,生成子课题

  ① 端午节具体指哪一天?它是怎么来的?有多长的历史了?为什么要过端午节?有没有相关的`传说故事……

  ② 端午节食品的种类、所食东西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食品的制作材料、端午节食品的制作过程、端午节的食品是否受人欢迎……

  ③ 自己亲身体验一下,学习包粽子和制作香囊。

  ④ 古时候人们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现在过端午又有哪些习俗?保留了哪些,为什么会这样?……端午节的习俗引申出:挂菖蒲艾草、挂钟馗像、吃粽子、端午避“五毒”、划龙舟等。

  ⑤ 历朝历代有哪些跟端午节有关的诗词、歌谣;谁写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生成子课题,并引导学生根据研究的内容分别取出好听的名称:

  子课题一:端午由来大探秘

  子课题二:端午美食大荟萃

  子课题三:端午才艺大比拼

  子课题四:端午活动大搜索

  子课题五:端午诗词大传唱

  3、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①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89人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兼顾同组异质。

  ② 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子课题的活动方案。(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重点指导选题要近而小,既贴近生活,切入口小,易于实践。)

  4、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

  a、各小组组长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

  b、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c、教师指导评价

  d、小组修改、完善,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5、教师强调实践活动要注意的问题及事项。

  ① 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安全;

  ② 准备好一些必要的设备;

  ③ 调查、采访或拍摄时要注意提前预约时间,使用文明礼貌语言,同时需提前设计好采访提纲;

  ④ 各小组需依据制定的计划,团结合作,共创佳果。

  附1:小课题研究方案兼结题报告,方案设计只填写前半部分

  略

  第二阶段 活动实施阶段

  一、活动时间:课外2周

  二、活动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参与相关

  的实践活动、采访调查有关人员、或亲身体验实践。

  三、活动过程:

  1、实践过程的指导

  上网查找资料、去图书馆翻阅图书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学生基本掌握,教师只需提出一些活动要求。本次实践活动的指导重点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访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明确采访的目的,按照预定的方案采访有关人员,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a确定采访内容,设计好采访问题;

  b确定采访记录形式;

  c提前与被采访的人预约时间;

  d小组内分工合作,有需要地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参加。

  2、学生实践活动具体情况:

  ⑴ 5月6日 学生到办公室采访学校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卞老师:

  采访的主要提纲:(端午节由来大探秘组)

  ① 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听说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怎么和屈原有关系呢?除了屈原说之外还有其他的传说吗?

  ② 端午节有重五节,端阳节之称,还有其他的别称吗?

  ⑵5月6日 学生到办公室上网搜查关于端午节的传说、相关视频及端午节的别称 (陈宇交其他学生怎样上网查找资料)

  ⑶ 5月7日 一组学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校部分学生关于端午节的知识,然后去学校图书馆翻阅图书,查找关于端午节的美食,了解粽子的品种、形状等。

  ⑷ 5月10日 在学生家采访学生戴超群的奶奶

  采访的主要提纲:(端午节活动大搜索组)

  ① 奶奶,您知道端午节的习俗吗?您小时候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啊?

  ② 奶奶,您说的这些习俗,现在怎么不见呢?大家也只是在端午节的时候

  会吃粽子而已 ,以前的习俗难道人们忘记了不成?

  ⑸ 5月11日 一组学生来到学生的邻居家,学习包粽子,认识苇叶,了解包粽子的方法与步骤,亲手学包粽子。

  ⑹5月13日 一组学生先去图书馆查找端午节的诗词童谣,后回到教室内举行童谣赛,并制作端午节的手抄报。

  ⑺ 5月14日 学生邀请美术老师在教师内指导学做香囊,了解香囊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材料,亲手制作并在小组内展览。

  第三阶段 阶段小结

  一、活动时间:2周

  二、活动目标:整理并完善资料,做好成果展示前的准备工作。

  三、活动过程:

  1、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删选,形成结论。

  2、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

  3、进一步完善好子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

  4、各小组讨论汇报展示的内容和形式。

  5、做好展示汇报时的人员分工,并认真做好汇报展示的准备工作。

  第四阶段 成果汇报阶段

  一、活动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协调精神,以及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等。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时间:

  一课时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明确标准

  同学们,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我们共同进行了《粽情飘香话端午》的研究性学习,今天是我们展示汇报的日子了。

  下面我宣布:《粽情飘香话端午》实践活动展示会现在开始!有请主持人!

  (二)小组汇报 展示成果

  各组选出一名组长,组织汇报

  第一小组:端午由来大探秘

  1、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汇报:端午节的别称

  端午节的传说

  走近屈原

  2、学生评价

  第二小组:端午美食大荟萃

  1、学生汇报:说明调查结果 了解五黄餐

  了解粽子的发展变化及其形态、品种、营养

  粽子赞

  2、学生评价

  第三小组:端午才艺大比拼

  1、学生汇报:认识苇叶 打苇叶

  包粽子 品粽子

  交流活动日记

  送祝福

  2、学生评价

  第四小组:端午诗词大传唱

  1、学生汇报:诗词朗诵

  童谣传唱

  手抄报欣赏

  2、学生评价

  第五小组:端午活动大搜索

  1、学生汇报:采访了解端午习俗

  认识艾叶和菖蒲

  赛龙舟

  2、学生评价

  (三)收获感言 点评小结

  1、同学们在今天的展示汇报课接近尾声的时候,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收获吗?

  2、师总结谈话:

  同学们,看到你们出色的表现,老师真为你们而感到自豪!因为我们参与了,体验了,从而提高了,成长了。在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所以,这节课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端午文化已经带领我们迈入了中国节日文化的大门,里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等着我们继续去探究,让我们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得更为出色吧!

  (四)作业设置 课外延伸

  继续进行其他传统节日的研究。

  (五)板书设计

  粽情飘香话端午

  四 活动评价

  1、综合评议活动的实施情况,评选各类先进个人。反思活动的得与失,提出改进意见。

  2、评价的主体:学生、教师、家长

  完成评价表

端午节教案小学10

  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大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xxx屈原xxx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文化(重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难点);

  4、认读字宝宝:xxx龙舟、艾叶、粽子xxx。

  活动准备:

  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

  2、图片: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活动过程:

  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

  一、开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游戏——《手指歌》

  二、基础部分

  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呢?(粽子),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豆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一种粽子?

  (2)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教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

  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安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1)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3、拓展延伸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图片,了解其用途。

  (幼儿讨论)师: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图片,说出来给幼儿展示相应的实物。(虚实结合,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五索象征五条龙,民间传说能降服鬼怪。

  向幼儿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含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种传说:古代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xxx端午节xxx。xxx吃粽子xxx本义是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xxx赛龙舟xxx相传是为了捞救屈原;香包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制作,里面装有芳香的药物,寓意是祛毒长命。

  三、学习儿歌

  1、欣赏儿歌

  2、跟读儿歌

  3、朗读儿歌(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4、认读字宝宝xxx龙舟、艾叶、粽子xxx四、游戏部分——萝卜蹲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字宝宝做出蹲下的动作五、活动结束(播放背景音乐,游戏退场)师:端午节的习俗还有许许多多,你们喜欢过端午节吗?假设今天就是端午节了,让我们也来庆祝一下吧。你们想按哪种习俗过端午节?

  师: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带领幼儿玩赛龙舟游戏走出活动室(通过游戏增进对端午节习俗的认识)

  六、活动效果与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

  首先,幼儿的参与很积极认真,通过谈话xxx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xxx、欣赏故事、玩游戏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端午节教案小学11

  一、活动目的:

  1、通过端午节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来历、传说故事和习俗活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

  2、通过活动体会端午节全民健身、防疫袪病、驱邪避毒、倡导健康的节日主题内涵,促使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树立健身心的意识,促进快乐成长。

  二、活动主题:

  “粽香悠悠话端午”

  三、活动时间:

  6月3日—9日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引出端午

  1、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6月2日早上进行)

  2、校园广播,播放歌曲《赛龙舟》让学生欣赏。(6月3日午会课进行)

  活动二:感知端午

  1、充分利用好我们的.校本拓展型教材《节日漫游》中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带领学生去认识和了解端午节。(6月2日下午第二节)

  2、三~五年级以假日小队的形式,让队员利用周末走访自己周围的村民,探究端午习俗并完成探究小报。(6月7~6月9日)三~五年级各班请于6月13日前推荐1份小报上交德育室。

  3、一~二年级各班组织一次主题为“知端午民俗”的十分钟队会。(6月5日午会课)

  4、三~五年级开展一次端午节赛诗会活动,让队员了解屈原的故事,感受屈原的民族气节,培养他们爱国进取的精神。(6月5日午会课)

  活动三:品味端午

  1、向自己的奶奶、妈妈学包粽子、品粽子,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学生与家长的自主活动)

  2、与自己的好朋友、友谊班的小朋友分享自己包的粽子,增进朋友间的感情。(学生间的自主活动)

  四、活动要求:

  1、在整个活动期间,每班至少上传相关活动消息一条,字数不少于100字。

  2、各班可以在《学校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小型的班级活动。

【端午节教案小学】相关文章:

小学端午节的班会教案(精选5篇)05-27

《端午节》教案02-05

端午节的教案02-18

端午节教案06-09

小学端午节主题活动教案(通用12篇)06-08

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9篇)05-18

【推荐】端午节教案02-18

关于端午节的教案02-18

【热】端午节教案02-18

端午节主题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