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案

时间:2023-05-12 18:21:07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可能性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可能性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可能性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可能性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如何判断游戏的公平性和可能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摸球游戏。(注:不透明容器,一个是黄球多,一个是球同样多)二个学生来各摸10次。估计袋中黄球多还是白球多(师:你是怎样想的?)

  二、实践感悟

  1、透明容器(一黄、一白)摸球比赛: 规则:男生摸白球,女生摸黄球,摸得多的取胜。 师:你想如何放球?(生:男:白球多一些;女生:白球多一些) [预测:学生有争议,并学生说明反对理由。板书:数量不一样――不公平] 师:哪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呢?(生:球要同样多。板书:数量相等―――公平。)

  2、开始比赛:(站在男生一方的举手,站在女生一方的举手。认为打平的举手)

  (1)比赛并记录

  [预测:有可能男生胜,有可能女生胜。问败的一方,我们的游戏规则是公平的,为什么会败给对方呢?生:一次不能定输赢,再来。]

  (2)修改游戏规则。再比 师:问输的王一方:你们服输吗? [预测:服;不服。还要摸] 师:问男生和女生,再比你们一定能赢吗?板书:一定 (生:不一定,一定,可能)

  (3)板书课题《可能性》 师:同学们,你对事物的`可能性是如何理解的?

  (4)、小结:虽然两种球的数量相等。也不能说他摸到的数量就一定相等。可以用一个数学语言《可能性》相等。这个游戏是公平的。

  3、是啊:足球比赛,球先给哪个呢?我们的裁判怎样做的呢?你认为公平吗?关于抛硬币。世界上5位数学试验结果。(课件)

  三、互动生成 设计摸球游戏。(摸一次)

  A:

  1、一定能摸到黄球。

  2、可能摸到黄球。(你为什么要这样放)

  3、不可能摸到黄球。

  B:

  1、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都要说出想法)

  2、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

  3、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相等。

  四、例2变式练习

  (一)4张红桃牌:(设计成判断题(任意摸一张)并说出理由。)

  1、我一定能摸到红桃A。( )

  2、不可能摸到红桃A。( )

  3、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大。( )

  4、摸到红桃扑克牌的可能性大。( )

  5、摸到的一定是红桃扑克牌。( )

  (二)红桃4换成黑桃4(再判断,怎样说才正确)课件

  (三)两张梅花6,一张梅花8和10.(任意摸一张)

  1、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说一句话。

  2、可能性相等、可能性大、可能性小说一句话。

  (四)讨论你认为可能性相等和一定相等有什么区别。

  五、总结

  我们学习可能性的三种说法:板书:可能性相等、可能性大、可能性小。

可能性教案 篇2

  在听完“可能性”、“认识更大的数”、“观察物体”这三节课,特别是最后这节“观察物体”之后,我有些话想跟大家说一说。刚才的这节课引发了我的回忆,因为两年前,我也上过这样一节课:观察物体。我的那节课设计得没有刚才这节课这么饱满,这么丰富。当时,学生也是分成四人小组坐在桌子周围,中间放着一些物体让学生画,听课的人也很多。下了课以后,听课的老师对这一节课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或者说是冲突,有一位说了这样两句话:你这节课是数学课还是美术课?你的课乱糟糟的,像什么?

  把当时的情形与今天的课作一个比较,我的感触很深。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过去,我们常常把数学描述成为计算加证明,好像公式、计算、法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是非常饱满丰富的,像“观察物体”就是很好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课例,但是,有人认为它不是数学。我们这套新教材有很多课,像观察物体、设计图形等,与美术有很密切的联系,但这些课是教学生们用数学的眼光重新去看待世界,与纯粹的美术要求,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世界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数学就是要让学生有这样一个丰富的数学学习经历,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完整。数学可以给学生丰富多彩的知识,不像过去,只是单一的计算加证明。《标准》对原来的数学知识删减了很多,也增加了很多内容来扩大学生的视野,给他们更多接受数学,尤其是现代数学的机会。我欣喜地看到,今天的这节“观察物体”课,学生离开了座位,在课堂上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而传统的课堂上,学生是规规矩矩坐在座位上的,老师是绝对的权威,老师可以背着手到处巡视,但是学生是不可以动的,甚至有的学校还要求学生上课时小手背在后面。这应该引发我们的思考,在课堂中,我们究竟应该关注学生什么?哪些是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应当把它淡化?《标准》颁布之后,随着大家的讨论、交流,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观念上的变革,尤其体现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上。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学生一个幸福的学习数学的环境。这也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今天这三节课,由于三位老师的辛勤劳动,使我们觉得有所感悟。这些课都是研究课,不是评优课。既然是研究课,有一个片断也好,有一个话题也好,或者积极的地方也好,不足的地方也好,只要我们因此有所感悟,就说明我们老师的劳动是非常有价值的,非常有创造性的。应该看到,现在学生的发展不应该再沿用我们那时的模式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例题,学生模仿、练习,这是过去的一个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但是在信息时代,再沿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所以,《标准》中非常强调通过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观念。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加具有主动性、创造性、探索性,更加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识。过去我们将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作为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今天我们更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一种社会化的发展,这也是当今社会更加关注的一个方面。

  我们要处理好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这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依托的关系如何处理呢?不同的.教育观念带来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我们首先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教师是什么?新大纲写得非常清楚:教师是合作者、鼓励者、指导者等等,定位很多,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在实际操作中却非常困难。这三节课都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这种角色转变。正是由于这种转变,我们的课堂开始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这说明他们喜欢上数学课了。首先喜欢上课,才能喜欢学数学。这三节课都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体现了我们一再强调的现实性,这个现实不是我们成人眼中的现实,而是学生眼中的现实,这个现实既有与我们成人相同的,也有学生所处的特定年龄阶段的,如童话故事、游戏等等。在“可能性”这节课中,学生做了很多游戏;“观察物体”中,让学生用手势表示自己看到了茶壶的哪个方位。这些游戏都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学生会觉得学习数学并不是高深莫测的,有时就像玩耍似的。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不要老是谈课堂教学,应该把课堂教学规范为一个词,叫课堂生活。如果我们用课堂生活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的话,传递给学生的东西就会更贴近他们的现实心理。

  这三节课,老师都注意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探索空间。在传统的教学中,万以内数的认识讲完以后,再讲多位数的读写,老师就会觉得没有什么讲头,学生跟着老师学,跟着老师读就行了。从“认识更大的数”这节课可以看出,郭老师在设计上很动了一番脑筋,让学生去读数,去分级;在感受大数时她也创设了很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如,想一想,你是怎么读的?怎么能读得更快?“可能性”、“观察物体”两节课在这方面做得也很好:你去想一想,他是站在哪个方位上看到的?再想一想,如果要求一个黄球也摸不到,应该怎么设计?在低年级时就给学生这么多主动探索的空间,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可能性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媒体能够列出简单的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通过模拟实验,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投飞镖游戏:

  计算机模拟两个飞镖盘:

  先让同桌进行比赛,各投五次(计算机发镖)

  学生发现游戏不公平,说出理由。

  2.验证:计算机同时投掷20镖。(告知学生,同样的个数,同样的投掷发现)

  小结展示:两个镖盘都有可能被投到黑色和白色 区域,但是后面一个被投中的可能性更大。

  3.师: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不确定事件中可能性的大小问题。

  二.探究:

  1.实验:出示一个透明的箱子,展示出里面的内容,再遮蔽,学生通过鼠标去摸取一个棋子,用电子表格记录,再放回去,重复20次。

  2.汇总结果:从主机上展示所有同学的记录情况

  (1)摸出的棋子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摸出红旗子,二是摸出兰棋子。

  (2)而且发现总是摸出的红旗子的次数比兰棋子多。

  3.组织讨论,思考:

  为什么不会摸出其他颜色的棋子?

  为什么摸出的红旗子的次数比兰棋子多。

  3.反馈小结和展示:因为盒子里只有两种颜色的`棋子,所以摸出棋子的可能性也只有两种;在每个棋子的大小样式都一样的情况下,每个棋子被摸出的可能性都一样大,但是红旗子的数量比兰棋子要多,所以摸出红旗子的可能性和兰棋子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红旗子数量多,摸出红旗子的可能性就大。

  演示系统再提出:再摸一次,猜猜看,摸出那种棋子的可能性大?

  4.转盘辩析:

  出示两种转盘,请学生预测指针停的可能性有几种?哪一种可能性大。

  5.情景辩析:

  小明家离车站100米左右,平时走路5分钟就可走到。今天他要出门,车子9:30到,他在9:20分准备出门?他能赶上这辆车吗?

  (1)预测可能性有几种?(赶上和没赶上两种)

  (2)哪一种的可能性大?

  三.练习:

  1.在原盘中涂上蓝色和红色两种颜色。

  要求:(1)指针停在红色的可能性大。

  (3)指针停在蓝色的可能性大。

  2.设置模拟情景:我是小小督察员。

  一个商场门口,有一个转盘抽奖活动,根据转盘来判断,商场是否有欺诈消费者的嫌疑,抽奖是否公平。

  四.小结:

  数学 - 可能性的大小

可能性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第三册青岛版第93—95页,分类统计。

  教学目标:

  1.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感受分类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统计的统计的意义,进一步提升初步的统计观念。

  3.经历分类统计的过程,发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1、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能用分类统计的方法来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大海吗?(喜欢)你们去过大海吗?(去过,没去过)。说说你们在大海上都看到了什么?(蓝色的大海,海鸥,等等)老师知道有一群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到海里去游泳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好吗?闭上眼睛,现在我们已经坐上火车了,嘟嘟,睁开眼睛吧,我们到了,(出示图片)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使学生很自然的引入课题,“闭上眼睛”使学生有一种神秘感,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此环节学生们畅所欲言的谈自己在大海上看到的情景,满怀激情的去求知)

  评析:从学生感兴趣的大海入手,通过轻松愉快的谈话,一下子拉进了师生的距离。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是活泼好动,想象力是丰富的,教师创设:闭上眼睛,坐上火车,同时加上教师模仿“嘟嘟”的火车声,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正因为教师创设的情景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睁开眼睛看到大海图片时,才会表现出惊讶、激动的样子,使学生很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课中。

  二、自主探究

  1、引导看图提问题;师: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一群人在海里游泳,海;师:那你们能根据刚才观察到的信息提出问题吗?;

  生1: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2:一共有多少只船?;

  生3:沙滩上有多少人?;

  生4:有多少个女孩在游泳?等等,;

  师:大家是不是还有好多问题要问啊,那你们知道观海;

  1、引导看图提问题。

  师: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一群人在海里游泳,海面上有一些船,还有一把伞,还有坐在沙滩上观海的人,远处有小岛,岛上还有宝塔,等等。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师:那你们能根据刚才观察到的信息提出问题吗?

  生1: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2:一共有多少只船?

  生3:沙滩上有多少人?

  生4:有多少个女孩在游泳?等等,

  师:大家是不是还有好多问题要问啊,那你们知道观海的人提出了什么样得问题吗?

  (出示课件;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刚才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和观海人体的一样,有的包含在这两个问题里,这节课我们先来帮这位观海人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好吗?

  (师板书问题: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设计意图:在观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问题意识。此环节学生几乎都想把观察到的说出来,并且提出了好多有价值的问题,从而看的出学生们思维是十分活跃的`,有很强的问题意识)

  评析:“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教师恰当地对学生进行了表扬评价,鼓励了学生,同时为下面学生继续观察画面提供了努力方向,只有仔细观察画面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注意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的多。此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了问题意识。同时此环节的设计有的放矢、收放自如,既避免了学生不提问题、直接进行新课的死板,又避免了学生提出很多问题,不知从何入手。

  2、解决问题,对分类统计的研究。

  片段一:师:看第一个问题,老师读题,咱们先来看看正在游泳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啊?

  学生1:有男的,女的。

  师:哦,你这是按性别来分类的,是吗?

  学生2:有大人小孩;师:哦,你是按年龄来分类的,是吗?

  学生3:有戴游泳圈的,又不戴游泳圈的

  师:哦,你是按有没有游泳圈来分类的。

  学生4:有戴游泳帽的,不戴游泳帽的

  师:哦,他是按什么分类的?学生齐答是按有没有游泳帽来分类的。

  学生5:还有穿衣服的和不穿衣服的。

  师:噢,你们同意吗?(学生的意见不一致)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细致,其实他们都穿这衣服了,只不过他们穿的衣服有的潜在水里我们看不到。

  老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分得也很仔细。

  片段二:师:那大家想想咱们把这些游泳的人分类,对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用啊?有。好,咱们就试一试!(出示统计表)知道这表的名称吗?(生答:统计表)恩,对,咱们来一起看一看:类别谁知道是什么意思?(是分类情况)大家同意吗?那类别这一栏填什么呀?谁知道?(填分得什么)

  师:比如说填什么?(生答男女)。如果是按大人小孩呢?(分别填大人,小孩)同意吗?同意。那人数是指什么?(就是各类的人数),合计是什么意思啊?(把它们加起来的数)同意吗?同意。

  师:大家能根据刚才你们的分类填好这张统计表吗?好,请你们的组长把表一表二拿出来两个人共选一张来填,如果你们两个都不想用这两种分类方法,你们就选表三,用你们的分类方法来统计。两个人一个数的一个填得,看看哪组填的又快又好,老师就把他们的统计表展示出来。如果看不清屏幕上的图的话,可以借助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照片,也在你们的桌子上,如果你有困难请举手,老师随时帮助你。好,开始填吧!(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填统计表)

  评析:通过观察统计表激起学生们以往学过的知识,感受知识的系统性。此环节能看的出部分学生对以前的知识掌握良好,部分同学借助集体的力量对知识进行了复习,学生感受到了分类统计的多样性,又通过两人合作填统计表无形当中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还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创新的机会。

  3、反馈展示。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已经填完了,填完的请用眼睛告诉我,好,谁来展示一下你填的统计表?讲一讲你是怎么填的?师:其他的同学是不是也想展示你们的统计表啊?(是!)那好,看准了,和他的不一样的请拿过来,不过要有秩序噢!(学生纷纷展示,对于填得很好的奖励小粘贴)

  观察这些统计表,从每种统计表中可以读到什么信息?

  生1:男生10人,女生11人,合计21人,

  生2:我在表二中能知道大人多少人,小孩多少人,等等

  师:是不是通过这统计表咱们就很容易掌握游泳人的情况啊?(是)老师把不同分类的统计表放在一起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生:相同的是合计一样,不同的是分类不一样。

  师:你这是个重大的发现,老师要把它记下来。板书其中的发现:分类不一样,合计相同。

  评析:此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说出所读到的信息,有利于学生理解分类统计的必要性,从而体会了分类统计的意义」

  4、总结分类统计的方法。

  师:这种统计的方法就叫分类统计。(板书:分类统计)师说:刚才咱们是根据什么填的这表啊?根据分类啊,那我们叫它分类统计好不好?那我们在分类统计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要数仔细,合计要算对。

  5、解决第二个问题。

  师:解决第二个问题可不可以用你们刚才的分类统计法来解决呢?(可以)那好,来,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漂亮的船只可以怎样分类呢?你们可以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来一起份一份。待会看那组分的种类多。

  6、反馈展示。

  (1)看哪组坐的好就先让那组来说一说!

  生1:分为大船,中船,小船;

  生2:分为粉色的,红色的,还有蓝色的;

  生3:分为汽艇,客船,油轮

  师:大家观察得非常细。有关解决第二个问题的统计表也躺在信封里,还是请组长安静又快速的拿出表二来,两个人填一张表,和刚才一样一个数,一个填;

  (2)谁想来展示一下你的统计表?先说一说你是安什;

  生1:我是按颜色分类的,黄色的有五只,蓝颜色的有;

  师:大家同意吗?有和她不一样的分类统计的吗?

  评析:此环节学生在有分类统计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来;

  三、应用拓展

  1、师:今天咱们帮观海人用分类统计的方法解决了,;

  2、师:今天是老师第一次和大家上课,我想了解一下;等,然后再算出合计来,

  只要有一个数,一个填。看谁填得又快又对。(学生自主填统计表)

  (2)谁想来展示一下你的统计表?先说一说你是安什么分类的,然后再说说你是怎样填的?

  生1:我是按颜色分类的,黄色的有五只,蓝颜色的有三只,粉红色的有两只,合计是十只。

  师:大家同意吗?有和她不一样的分类统计的吗?(学生纷纷展示)

  评析:此环节学生在有分类统计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来填统计表,再次经历了统计的过程,感受了分类统计的多样性。学生们能够积极自主的填统计表,合作意识也有所提高。

  1、师:今天咱们帮观海人用分类统计的方法解决了,我想他肯定会很高兴,你们呢?(高兴)出示课件练习1,看这些花漂亮吧,就像你们高兴的脸蛋一样。你们认识这些花吗?(月季,太阳菊,)都是什么颜色的?(红的,黄的)你们能用今天学过的分类统计的方法来统计统计吗?(想)好,请大家打开课本第94页,看到了吗?开始填吧!我要把最大的贴粘画奖给田的又对又快地同学!(展示,评价)

  2、师:今天是老师第一次和大家上课,我想了解一下咱们班的人数情况,你们可不可以用今天学过的分类统计的方法让我了解一下啊?分男女,分扎辫子的不扎辫子的,分年龄,分高矮,分胖瘦,等等,然后再算出合计来,(只要有理就给与肯定。实际验证一下,采用比较明显的。)

  评析:在学生掌握了分类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让学生来运用知识进行实践,进一步体会分类统计的意义,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啊?(学到了分类统计的方法)那是不是这种方法只用在咱们校园里呢?(不是)那老师给大家布置一小任务,放学回家把今天学到统计方法教给你的家长,并且讨论一下在什么地方还可以用到分类统计的方法,回来了告诉大家,好吗?

可能性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此外,对可能性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今后学习概率知识的基础。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教学难点一是在分类统计时找到不同的分类标准,二是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或提出建议。

  2、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爱思考、爱动脑的习惯。

  3、通过现实情境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4、通过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对分类标准和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同学们看这里美不美?你观察到了什么?

  河边有鸭,还有鹅!有大的、有小的';有花的、黑的,还有白的!

  河里还有好多人游泳呢!有男的、有女的;有大人、有小孩,好多人呀!

  游泳的有多少人呢?大约有30多个呢!

  二、教学统计

  师:到底有多少人呢?怎样才能知道呢?

  (1)一个一个地数,数数就知道了。

  (2)一个个地数不容易数清楚,咱们统计一下吧!

  师:好!那怎样进行统计呢?

  1、我们可以先分类再数一数进行统计。

  2、我先数男的,再数女的。

  3、按戴泳帽和不戴泳帽的进行统计。

  师:那大家就开始行动吧!

  学生自己动手活动。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统计。

  三、自主练习

  1、分类统计。

  仔细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怎样分类?(按种类或是颜色)

  2、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除了按颜色进行分类还可以怎样分类?(形状)

  3、统计本班学生的情况。

  思考:我们的同学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年龄、性别)

  四、总结

  作业:回家统计你们书橱的种类。

  板书设计:

  统计

  (按种类或是颜色) (年龄、性别)

可能性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可能性》

  教材简析:

  在小学阶段,苏教版教材对“可能性”知识的教学共安排了四次(见下表)。本节课是苏教版教材第一次安排有关“可能性”内容。 二年级 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三年级 用“经常”、“偶尔”、“差不多”描述一些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四年级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六年级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本节课将可能性和摸球等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可能性,借助活动的素材用语言描述可能性。“一定”和“不可能”是用来对确定事件发生结果的预测,“可能”则是对不确定事件发生结果的预测。但无论是确定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都存在事件发生的随机性,这是教学中的难点,难在无法用语言描述,难在无法在一节课中用事实证明,难在学习对象是二年级孩子——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很弱。对随机思想渗透的时机和程度是教学设计时的重要和难点问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摸球,经历事件发生的过程,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2. 会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摸球事件发生的结果。

  3. 能根据摸球的结果设计事件,并进行解释。

  4. 能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抛硬币、转盘和掷骰子事件的结果。

  5. 尝试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已经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数学与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不确定事件,感受随机性。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定位起点

  出示故事——“乌鸦喝水”的三幅图,请学生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分别说一说这三幅图上的故事。

  【设计意图:“乌鸦喝水”是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本中的一篇文章,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借助这个故事,让孩子们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进行描述,可以充分了解他们对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这三个词的理解,定位孩子们对可能性知识的已有认知水平。】

  二、理解“一定”“可能”和“不可能”

  (一)理解“一定”

  1. 小组操作活动 在小组内开展摸球的活动(活动材料见图1),每人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 怎样?指导学生学会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描述:“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红球。”

  2. 独立思考 将如图1的两个袋子里的球倒入一个布袋(见图2),请学生独立思考:任 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

  3. 对比提升

  (1)比较图1和图2两个袋子里的球,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任意摸一个球,都一定是红球。”通过讨论,学生能总结出:两个袋子里都是红球,所以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

  (2)教师追问:如果要往这个袋子里再放入一些球,任意摸一个还是红球,可以怎么放呢? 学生通过思考,提升对“一定”的认识:只要袋子里都是红球,没有其它颜色的球,不管多少个,任意摸一个就一定是红球。

  (二)理解“可能”

  1. 借助实物思考讨论

  (1)教师将红球和黄球混入一个袋中(见图3),提问:如果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为什么用“可能”呢? 教师从图3的袋中拿走一个黄球(见图4),追问:现在呢? 教师再从图4的袋中拿走一个黄球(见图5),追问:现在呢?

  (2)思考:为什么从这三个袋里任意摸一个球,都可能是红球?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袋中有3个红球,有3个黄球,任意摸一个就有可能摸到红球。

  2. 摸球,想象推理。 请一生从图5的袋中任意摸一个球,摸3次。

  摸球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

  (1)三次摸球的结果,可能会出现黄球,可能会出现红球。学生从摸球的结果中验证了刚才的预测结果。

  (2)三次摸球的`结果,都三次出现红球。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比较袋中的红球占大多数。如果出现此种情况,立即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再摸一次,结果会怎样?

  【设计意图:此处是渗透事件随机性的最好时机。通过实际的摸球并不能立即验证猜测,有时会出现摸球多次仍没有摸到红球,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通过让学生想象、推理,完成对随机性的感受。】

  3. 回顾思考。

  观察三袋子里球(见图3、4、5),为什么从这三个袋里任意摸一个球,都可能摸到红球? 学生得到结论:只要袋中有红球,有黄球,任意摸一个就有可能摸到红球。

  4. 思考提升。

  提问:如果从这个袋子再拿走一个球,任意摸一个还可能是红球,你准备拿什么球?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只要袋子里有红球,不管有几个,还有黄球,就有可能摸到红球。

  (三)理解“不可能”

  1.教师出示一个空袋子(见图6)。

  (1)根据要求“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红球”,往袋里装球,可以怎么装?教师提供一些红球和黄球,请学生示范装球。学生会装出如同图7的方法。

  (2)追问:还有不同的装法吗?并在小组里交流。

  2.思考:只要怎么装,就不可能摸出红球?学生得出结论:只要袋中没有红球,就不可能摸到红球。

  (四)回顾与小结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从这三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见(图2、3、7)第一个袋子一定摸到红球,第二个袋子可能摸到红球,第三个袋子不可能摸到红球。在数学上,就把小朋友们刚才用这三个词说的几句话,叫做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教师板书课题:可能性。

  2. 教师提问:你能看着这三个袋子,说一说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吗? 生:从第一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图2),不可能摸到黄球。 从第二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图3),可能摸到黄球。

  从第三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图7),一定能摸到黄球。

  三、巩固练习设计

  (一)装球活动练习

  在小组内开展装球的活动,分层次巩固对不可能、可能和一定的理解,练习用这些词语描述摸球事件结果的可能性。 活动材料(见下图):三种不同颜色的球若干个,三个透明塑料袋。 任务一:每小组装3袋球,装完后要用“一定”来说一说,你准备怎么装? 生汇报后,师提问:观察这些袋子里的球,有什么发现?

  生1:每袋中的球颜色一样。

  生2:每袋中球的个数不同。

  生3:不管有多少个,每个袋中只有一种颜色的球,任意摸一个,一定就是这个颜色。

  任务二:每小组装3袋球,装完后要用“可能”在小组里说一说。 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生1:袋中有绿球和紫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绿球,也可能是紫球。

  生2:袋子有绿球、蓝球和紫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绿球,可能是蓝球,也可能是紫球。

  生3:只要袋中的有不同的颜色的球,每种颜色都有摸到的可能。

  任务三:如果就看着每人现在手里的这袋球,会用“不可能”来说一说吗?在小组里交流,并说说你的发现。

  生:袋子里没有那种颜色的球,任意摸一个,就不可能摸到。

  (二)拓展练习

  摸球游戏中蕴含着“可能性”,其它的游戏中也蕴含了“可能性”。

  1. 抛硬币。 师:任意抛一次硬币,结果会怎样?

  2. 转盘。 师:任意转一次转盘,结果会怎样?

  3. 掷骰子。

  师:任意掷一次骰子呢? 追问:如果任意掷一次,一定是3,骰子上的数字可以怎么改?

  【设计意图:抛硬币、转盘和掷骰子是苏教版教材第一学段概率与统计领域常用的活动素材类型,也是学生十分熟悉的游戏。只有当学生有了充分的活动经验支撑时,才能更好地将今天所学习的可能性的知识提升、升华,内化为个体的经验,为后继的学习铺垫。】

  四、全课总结。

  设问:回顾今天的学习,你对“可能性”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1结合具体的摸球活动解释“一定”“可能”和“不可能”。 生2能适当抽象出“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的含义。

  五、拓展练习。

  用可能性的知识我们还可以用来描述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 出示1+花<5 设问:“花”的后面藏着几呢,用今天学习的可能性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生1:方框里的数一定小于4。

  生2:方框里的数不可能大于4。

  【设计意图:可能性是逻辑十分严密的概率领域的知识,用数学的知识进行解释,符合其“严密性”的特征,不会让学生产生歧义。选择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则更加易于学生理解,能更好地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进行解释。】

  师作全课总结:只要小朋友们留心观察,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数学。

可能性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材P107—109

  教学目的:

  4、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5、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6、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他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每小组一个封口不透明袋子,内装红、黄小球几个。(学生不知数量、颜色)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记录次数

  黄

  红

  活动汇报、小结

  (2)袋子里的红球多还是黄球多?为什么这样猜?

  小组内说一说

  总数量有10个球,你估计有几个红,几个黄?

  (3)开袋子验证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之间的关系。

  2、练习

  P107“做一做”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P1096

  学生说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

  猜测实验后结果会有什么特点

  实践、记录、统计

  [4]说说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什么?

  [5]由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存在的差异,也可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再掷几次,让学生根据试验的结果初步感受到硬币是均匀的,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P1097

  学生讨论完成

  教学反思:

【可能性教案】相关文章:

可能性教案06-21

《可能性》教案01-31

《可能性》教案03-18

数学可能性教案04-09

《统计与可能性》教案04-06

可能性教案六篇03-26

精选可能性教案6篇03-27

可能性教案九篇03-25

可能性教案三篇03-25

【精选】可能性教案4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