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04-17 08:41:47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教案范文集锦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中班教案范文集锦8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题目

  滚动的车轮

  二、活动目标

  通过幼儿动手操作活动,感知只有圆形物体制作的车轮滚动起来才比较顺畅,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三、适用对象

  4~5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方形盒、易拉罐、六角瓶、大胶球、车子底盘、硬纸板制成的各种形状的车轮(方形、六边形、圆形)、竹竿。

  五、活动内容及过程

  幼儿探究活动一

  探究的问题:哪种物体滚动得顺畅、稳定?

  试一试。

  分别把方形盒、易拉罐、六角瓶、大胶球放在同一个斜面上。让这几种物品同时向一个方向滚动,会出现什么现象?

  说一说。

  (1)大胶球滚得最快,易拉罐滚得最稳。

  (2)六角瓶、易拉罐、大胶球都会滚。

  (3)易拉罐滚得又快又稳。

  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哪种形状的车轮移动起来更顺畅?

  试一试。

  让幼儿为小车安装上车轮,进行滚动实验。分别安装上不同形状的车轮。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圆形车轮移动得顺畅。

  (2)方形的车轮移动不起来。

  (3)六边形车轮移动得不稳定。

  记一记:我的实验结果。

  拓展思路:不同的车轮

  1.探究的问题:车轴如何安装?

  2.为模型车安装车轮。

  六、背景资料

  任何物体移动时都会产生摩擦力,它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物体形状、移动方式、表面光滑度等因素有关。如果没有摩擦力,那么物体一旦移动后就永远不停止了。物体沿另一物表面滑动所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它的运动方向相反。对于同样两个物体来说,接触面上所产生的滑动摩擦力要比静摩擦力小一些。

  七、参考资料

  《科学劳作力学基础篇》科学才艺教室

  《大发明――汽车篇》未来出版社

  活动点评

  该活动的探究问题是什么形状的物体滚动起来更顺畅。活动中紧紧围绕这个探究问题展开探究。探究的第一层次:幼儿选择各种形状的物体,在地面上同时沿一个方向滚动,得到的结果都能滚,易拉罐滚得又快又稳。第二个探究问题是在幼儿感知圆形物体滚动快的基础上,给小车安装车轮,探究的结果圆形车轮滚得快。

  从题目的选择上贴近幼儿生活,从目标的确定上具体恰当,从活动过程看基本合理。建议在探究问题二的思路上可作改动:第一个探究问题已由幼儿探究出接触地面的圆柱体的物体滚动最快。第二个探究问题可探究怎样给小车选择合适的轮子,使小车跑得快。教师可准备高度不同的圆柱体,中间可用筷子穿入,作为小车的车轮,再安上车身。这样安排的探究思路是完整的。最后,可把幼儿安装好的小车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比赛。以游戏的形式完成探究活动。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拼图的过程中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

  2、乐意操作,大胆尝试,感受拼图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若干,三角形范例板、每组一筐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三角形拼图操作板每人一块。每组一份固体胶或者浆糊。

  2、《幼儿画册》(第3册第47页及硬卡纸)

  知识准备:

  幼儿对于三角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三角形进行拼图,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

  难点: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想不想来看看?

  2、出示一张房子的范例板。

  师:这是什么?是有什么组成的?老师这里有许多三角形,谁愿意来试试看的?

  二、感知三角形与其他的拼合关系。

  师:观察这两幅画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原来两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4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长方形。所以拼图时三角形代替了正方形和长方形。

  三、学习按范例板拼图形。

  1、出示一张三角形的范例板。

  师:这是什么?是由什么拼成的呢?有几个三角形拼成的呢?数数看。

  2、出示另外范例板,请幼儿按范例板拼出图形。

  师:这还有一张图片,小朋友来看一看,这是什么?一共用了几个三角形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3、师:这里还有几张图片,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看是有几个三角形组成的。

  四、游戏“三角拼图”。

  师: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范例板,看一看它们是什么?它们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请你们选一个喜欢的范例板用三角形把它拼出来吧!

  五、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三角形拼图,老师这边还有很多的材料,小朋友们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去拼拼自己喜欢的图片哦。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可乐、橙汁是孩子们平常很爱喝的饮料,而喝完后的饮料瓶大家往往是随手一扔。如何利用这些废旧物品呢?我们设计了“好玩的瓶子”这一体育活动,引导幼儿自己玩瓶――合作玩瓶――集体玩瓶,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锻炼体能,发展创造性思维,增强合作意识,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玩饮料瓶,发展跳跃能力、臂力以及肌体的协调能力。

  2.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情绪。

  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4.发展创造性思维。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家长一起收集好各种饮料瓶子。

  2.幼儿每人一只饮料瓶,内装大半瓶水。

  3.录音机、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准备动作

  幼儿听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

  准备活动不仅让幼儿进行了走、跑、跳等预备练习,而且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自由玩瓶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幼儿自由玩瓶的兴趣。在玩瓶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玩了哪些花样,抓住关键的几个动作,让幼儿集体练习,特别是对立定跳远的动作要加以规范的指导。

  让幼儿自由玩瓶,使幼儿成为了活动的.主体,能更好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老师深入观察,了解幼儿动作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教育。

  三、小组玩瓶

  1.师:现在请小朋友找自己的小伙伴,五个小朋友为一组,把你们手中的瓶子摆一摆,想一想能怎样玩?

  2.幼儿组合玩瓶,教师巡回观察各小组的玩法,并参与游戏,对与众不同的玩法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更好地发展其创造性思维。教师参与游戏能使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得到及时的交流,并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四、集体玩瓶

  师:这么多瓶子放在一起可以怎么玩呢?

  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让幼儿说说大家把瓶子放在一起像什么,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设计评析】

  把人们在生活当中要丢弃的饮料瓶当成一种体育器械来进行活动,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创造意识。在活动中,幼儿独立或自由结伴进行练习,充分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为其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中班教案 篇4

  一、引出故事:

  在清清的小河里,住着快乐的水娃娃,可是他现在一点也不开心,为什么呢?

  1、让幼儿自由讨论为什么水娃娃不开心了?

  2、教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污染源图片)

  3、小结:原来是人们把生活中没有经过处理的垃圾、脏水或者是有害物质直接倒入河里,使得水娃娃变得又脏又臭,生病了,所以它才不开心。

  分析:幼儿的心理特点要求我们的教育手段必须形象具体,越形象,越具体,教育效果越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符合这一要求。我先用flash动画——哭泣的水娃娃,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讨论。然后给孩子们看环境遭受污染的情况:漂满垃圾的小河、小河里漂起的鱼的尸体、黑乎乎的河水……看了这些,幼儿产生了厌恶被污染的环境的心理体验,我趁机培养幼儿同情、保护水娃娃的情感倾向。

  二、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有表情地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并提问?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讲了什么?

  2、生病前和生病后的水娃娃有什么不一样?

  3、生病前后,水娃娃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4、.为什么水娃娃会生病?

  教师引导幼儿联系自身生活经验, 明白污染的水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干净水对环境的'意义。

  分析:通过让边幼儿观看生动、形象的flash,边听老师讲述故事,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美好的环境给人带来的洁净舒适之感和恶劣的环境给人带来的灾难。而提问的环节让孩子们用语言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三、组织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治好水娃娃的病?

  1、幼儿分组自由讨论。

  2、教师总结:工厂按规定先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再排出来,我们要一水多用,洗衣或洗菜水或拖地或冲厕所,以减少污水排放,不将油腻的剩菜倒入下水道,洗餐具时,尽量少用洗剂,可用热面汤,不要向河里扔垃圾,让妈妈少用化妆品、染发液等造成水污染的物品,大家都来保护水源,都来关心和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从自己做起,水娃娃的病就会慢慢的好起来,我们的环境也会变的更美好。

  分析:通过讨论,可以使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一些已知经验,借鉴彼此的见解;同时在这种合作与沟通的过程中,他们更能学会如何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与互助,从而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但需注意的是,这时教师并不是在一边观望,而是应随时把握各组的讨论动向。

  需指出的是,作为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氛围,教师本人要耐心地聆听孩子的想法,而不管有时孩子的想法是多么的“荒谬”。最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点评,能帮助孩子们整理思路,共同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意图:

  当拿到《蜈蚣叔叔的袜子》这个数学绘本时,我就被它的故事内容、画面所吸引,因为这个故事幽默风趣,又有很多数学元素在里面,比如排序、单双数、一对一对数、比多比少、规律等等,特别是给小蜈蚣穿袜子时,让幼儿尝试自己排序涂色,整个操作,趣味性强,又让幼儿对有规律的排序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

  2.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

  3.乐意进行操作活动,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活动重点:

  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活动难点:

  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课件《蜈蚣叔叔的袜子》,背景音乐。

  2.黑板上一张大蜈蚣操作图,三色袜子若干

  3.每人一张小蜈蚣的操作图,红、黄、蓝三色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我发现今天小朋友们小脚上的鞋子特别漂亮,让我们漂亮的小脚来活动一下。

  口令游戏:动动脚,滑一滑。碰一碰,小脚并并拢。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课件:幼儿大胆表达

  1、小朋友,我们都有几只小脚啊?(两只)可是有一位朋友它长了许多的脚,猜猜看,他是谁?(蜈蚣)

  2、蜈蚣叔叔是出了名的帅哥,平时蜈蚣叔叔都把自己打扮的帅帅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位出了名的帅哥。

  (二)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初步感受规律排序

  1、你们觉得这位蜈蚣叔叔有啥不一样的地方?你们见过穿了袜子的蜈蚣吗?它都穿了什么颜色的袜子?(引导幼儿说出排序规律)

  2、他是这样有规律的穿袜子的,这样穿看上去非常的干净、整洁。简直帅气极了。

  (三)阅读理解,了解排序

  1、嘟嘟是蜈蚣叔叔的邻居,他好多天没见到蜈蚣叔叔了,蜈蚣叔叔怎么呢?你从哪里看出它生病了?

  2、妈妈准备了些礼物让嘟嘟去看望蜈蚣叔叔,嘟嘟正准备离开,蜈蚣叔叔说“嘟嘟,待会儿还有许多的朋友要来看望我,我必须要穿戴整齐,要把所有的脚上都穿上袜子,这样对我的朋友才有礼貌,可是我现在生病了,一点力气也没有,你愿意帮帮我吗?”

  3、嘟嘟来到院子里,他惊呆了,嘟嘟为什么惊呆了?(幼儿自由回答)

  4、蜈蚣叔叔都有什么颜色的袜子?他是怎样晒它的袜子的?(相同颜色的袜子晾在一起)

  (四)观察思考,幼儿尝试动手操作两色袜子的多种排序方法

  1、蜈蚣叔叔说“我穿袜子的方式很特别,我会按照我的心情来穿袜子,现在我生病了,一点力气也没有,现在我只想穿两种颜色的袜子”(出示红、蓝色的袜子)

  2、两种颜色的袜子怎么穿呢?(幼儿自由讨论,指派一名幼儿上黑板操作)

  3、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他是怎样穿的?(引导幼儿说出颜色的规律排序)

  4、幼儿集体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5、展示幼儿作品,说说蜈蚣穿袜子的规律。

  (五)经验迁移,尝试操作三色袜子的多种排序方法

  1、你们猜猜蜈蚣叔叔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

  2、得到你们的帮助,它高兴多了,现在他想穿三种颜色的袜子(出示红、黄、蓝三色袜子)

  3、三种颜色的袜子可以怎么穿呢?和你身边的朋友说一说。

  4、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5、展示幼儿作品,教师小结

  你们觉得蜈蚣叔叔喜欢哪种穿法了?蜈蚣叔叔喜欢有规律的穿袜子。

  三、结束部分

  放音乐离场。

  你们帮助蜈蚣叔叔穿好了袜子,为了感谢你们,它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它的宴会,我们出发吧。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

  2、感知数字8的数量守恒。

  3、运用已学过的群数法进行快速计数。

  活动准备

  1、画有7只小鸟的图卡一张。

  2、画有8只大象和8只老鼠的图卡一张。

  3、画有8只小兔排成一横排的图卡和8只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各一张。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复习群数法。

  1、教师出示画有7只小鸟在天空飞翔的图卡,5秒钟后将图卡翻转过来,呈现图卡的空白背面,

  请幼儿说一说,这张图卡上有几只小鸟。

  2、教师将图卡翻转回来,请幼儿一一点数,最后确定小鸟的正确数量。

  3、教师介绍两种方法的名称:

  第一种,老师用很快的速度呈现图卡,你们估计小鸟数量的方法叫目测法;

  第二种,请你们一个一个来数的方法叫点数法。

  4、幼儿想一想,比较一下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5、教师小结:目测法的速度很快,但是不准确;点数法比较准确,但是比目测法的速度要慢一点。

  6、想一想,有没有熟的比较快又比较准确地方法。

  教师和幼儿一起运用群数家接数的方法点数小鸟的数量。

  二、排除物体大小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1、出示簇拥在一起的8个吹起来的气球和8个干瘪的气球,

  请幼儿分别点数两堆气球的数量,比较两堆气球的多少。

  2、小结:吹起来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多,没有吹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少。

  实际上两堆气球一样多,都是8个。

  三、排除物体排列位置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1、教师出示画有8只白兔排成一排得图卡和画有8只小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

  请幼儿目测两种兔子的数量,猜猜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2、教师小结。

  四、打开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1、幼儿先运用目测的方法,猜猜哪朵花上的蜜蜂多,哪朵花上的蜜蜂少。

  2、在蜜蜂数量一样多的几个花朵下面的方框里打勾。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在听听讲讲的做做中体验母亲怀孕的辛苦,激发爱妈妈、疼妈妈的情感。

  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皮球、故事录音、情景表演。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肚子里的家》

  三、活动过程

  1、情景表演

  看老师的表演。提问:故事里的小朋友在说什么?老师的`肚子怎么会一天比一天大的?

  2、听录音,再次欣赏故事

  (1)、老师的肚子为什么会变大?

  (2)她肚子里有什么?

  (3)、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做过什么事?爸爸、妈妈会对你说些什么?

  3、幼儿体验

  把皮球放在幼儿肚子里,扮演怀孕的妈妈,体验辛苦。

  教学反思:

  本活动是属于性教育,这也是父母最觉得尴尬的问题,说的浅显,可能会误导孩子,说得直白,孩子不一定能了解。生活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没有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没有以儿童生活实例为载体,儿童是无法产生情感体验的,那么所有的道德概念对儿童来讲就将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将儿童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活动与儿童生活建立联系,才能唤起主体积极主动参与体验的欲望,才能促进主体主动参与体验活动,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体验成长是快乐的,发现是惊喜的,学习是幸福的。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扇子有多样性。

  2、让幼儿大胆发挥想像,设计不同的扇子。

  3、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及创作能力。

  活动准备:

  美工区:各种扇子图片、硬纸板、卡纸、一次性筷子,浆糊等

  表演区:各种各样的扇子、一些扇子舞的音乐

  角色区:扇子大卖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夏天来了我们要怎样使自己更凉快吗?(风扇,扇子)

  师;对了,我们感觉热了就可以用扇子扇风。。

  师;那你们知道扇子是什么样的吗?(知道)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把用废旧材料制作扇子!那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带来的扇子吧!(教师幼儿一起观察用废旧材料做的各种扇子,讨论幼儿各种扇子的特点)

  二、介绍活动内容。

  1、今天,老师就请你们来制作扇子吧!来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区角吧!

  2、介绍区角。

  美工区:各种扇子图片、硬纸板、卡纸、一次性筷子,浆糊等

  表演区:各种各样的扇子、一些扇子舞的音乐

  角色区:扇子大卖场

  三、提出区域要求。

  1、活动前,先想好自己想要进入的区域。

  2、活动时,不随意走动,材料不乱丢乱放。

  3、活动结束时,把材料收好放回原处,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好。

  师:我们在区域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做什么事不要太急,细心一点,可以和身边的好朋友一起讨论,但是不要大声喧哗。

  四、幼儿操作,教师适时指导。

  师: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请好朋友帮忙或者跟老师说,但是我们要先学会自己思考,不要一遇到问题就请求帮助,不动脑筋。

  五、评价本课,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中班教案02-11

中班的教案04-06

《找路》中班教案02-13

《梳子》中班教案02-13

中班《月亮》教案02-15

《冰箱》中班教案02-01

《光斑》中班教案02-02

秋天中班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