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紫藤萝瀑布教案

紫藤萝瀑布教案

时间:2023-04-07 12:31:1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紫藤萝瀑布教案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紫藤萝瀑布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紫藤萝瀑布教案4篇

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能归纳紫藤萝的形象美,通过品读语言说出其内在美。

  2.能抓住句子的特征,写出赏析性的文字。

  3.能理解关键句的含义,并说出对生活的感悟。

  学习过程:

  导入:

  同学们,曾经,有一位作家,在一个暮春时节,行走在僻静的小径上,不经意间发现了一树盛开的藤萝时,这时,她“不由地停住了脚步”,这一处不起眼的藤萝,掀起了她内心深处巨大的波澜,让她感受到,一种力量在撼人心魄,涤荡灵魂。沉思过后,“不觉加快了脚步”,这一树藤萝,为何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共同感受她的心路历程。

  一、听读生情

  【过渡】倾听朗诵,勾画出描写紫藤萝的句子,说说作者对紫藤萝花是怎样的情感。

  (听读、交流。)

  【参考】喜爱、赞美;感叹、惋惜对比

  二、精读形美

  【过渡】用喜爱、赞美的情感朗读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的句子,并结合句子说说紫藤萝美在哪里。

  (朗读、批注、交流)

  【参考】色彩、香味、形状

  三、品读神美

  1。【过渡】形如瀑布的紫藤萝,让作者欲摘不能,只能伫立凝望,不禁陷入沉思,回忆起十多年前的藤萝,那么,十多年前的.藤萝是什么样的呢?谁发现了?

  (朗读、交流、归纳)

  2。由此可见,作者不由停住了脚步,是不是仅仅因为紫藤萝的外形美呢?

  (补充背景材料)

  请大家放声朗读7、8、9三段,先画出有关句子,然后说说紫藤萝的内在美。

  (自读、交流)

  3。紫藤萝兴衰的历史,内外并蓄的美,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请齐读第10段。说说“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的理解。

  (齐读、交流)

  【参考】不是个人和家庭不幸命运的哀叹,而是上升到对整个人类生命的思考,对人类生命的传承,都应该顽强、勇敢面对。

  四、赏读语言美

  【过渡】要想表现出紫藤萝的外形美和内在美,就必须运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本文语言或修辞贴切,或用词生动,或含义隽永,传神的表现出了紫藤萝的美和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请选择一两处画出来,并在旁边做批注。

  (自读、批注、交流)

  品味语言的方法指导:找佳句、抓特点、析效果、表感情

  五、再读创造美

  作者仅仅是告诫人们要以平和、宁静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不觉加快了脚步。”(齐读)

  是呀,从紫藤萝兴衰的历史中,作者顿悟了,于是,她带着紫藤萝的震撼,带着紫藤萝给予的力量,不觉加快了脚步。她一边加快了脚步,一边对身后的紫藤萝说……她可能说什么呢?

  请同学们说一两句。

  六、总结

  的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何况是人呢?让我们用微笑面对生活,因为,微笑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却是整个世界。

  板书:

  色彩

  外形形状

  香味动词

  喜爱勃勃生机比喻

  停赞美美内在活力四射快

  敬佩不屈不挠拟人(努力生活

  创造人生)

  启迪—感悟生命

  情感升华主旨深化

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②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③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④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深化对人生的思索。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相关资料

  教学内容

  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对生命的感慨,文章从紫藤萝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盛开的藤萝花像辉煌的淡紫色的瀑布,错落有致,阳光下的跳跃闪烁,给人一种“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藤萝不与群芳争胜,它们静静开在春花已谢的时节,踏春的人无意流连,蜂蝶亦不来光顾。然而,它们仍然盛开着,显示着它们的生命力。虽然是静静的,但紧靠团结的繁盛给人以生命顽强不息的思考。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精心导入

  (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许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a.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b.配乐范读,学生在听读中思考。

  问题组:

  a、本文学习什么内容?

  b.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c、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教师领读,帮助学生感知、理解。

  研读与赏析

  ①教师导学

  好文章总有一些精彩片段,研读好这些片段,是对文章内涵的具体把握,也是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探究。

  ②自主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问题组:

  a.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内容。

  b、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c、赏析语段中精美语句的用法,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树盛开藤萝花的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景象,抒发自己由焦急、悲愤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来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教师指导朗读)。

  ③学法指导

  投影出示朗读方法:重音、节奏及停顿,注重内化和感情。佳词妙句细品味,内容中心都理清。

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苏州园林可写的内容很多,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有艺术性的说明,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

  二、学情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对苏州园林很不熟悉,没有感性认识,很难掌握苏州园林的特征,很难真正体会到苏州园林的美。再加上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兴趣较低,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借助多媒体和课本图片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来感知苏州园林的'美,引导学生体会苏州园林美在哪里,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或平实或生动地说明事物。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字词,作者,明确逻辑顺序含义,用法

  (2)运用多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3)学习本文说明景点的方法和思路,联系生活进行写作迁移训练。

  学会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讲授和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园林艺术的画面美,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1、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州园林画意美的感知、迁移写作训练。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激趣、任务驱动和演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2.学法

  本课的学法主要有迁移融合、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讲授和讨论

  八、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赏园林美

  看一分钟苏州园林配乐短片。今天我们学习苏州园林,听叶圣陶先生说说怎么样欣赏它,叶先生怎么去写的?

  (二) 字词检测

  (三)作者和写作背景

  (四)走进文本,读园林美

  1、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对苏州园林有什么情感?从哪些字词看出?

  (齐读1段),

  2、作者抓住什么苏州园林什么特征去写?(齐读2段)

  3、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园林设计者怎么做的?

  (五)合作探究。

  1, 默读3--6段,划出每段说明对象,和第二段有什么关系?

  2, 思考讨论3、4段。

  第3段

  A抓住了亭台轩榭的什么特点来介绍的?

  B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结合说明对象,说说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第4段

  A可以划分成哪三层?

  B假山和池沼各有什么特点?

  C苏州园林有假山的话,一定有池沼吗?你从哪句话得出结论?

  3、齐读第5段,院内花草树木什么特点?划下给你画面感的词语,合理想象画面。

  4、花墙和廊子把园内景致完全隔开了吗?为什么隔而未隔,界而未界?

  5小结:四个讲究突出了画面美

  6“完美”是什么意思?7--9段从哪些细节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画面美?

  7 四个讲究,三个细节能换过来吗?

  8总结全文逻辑顺序,为什么不用说明建筑物常用的逻辑顺序?

  (六)总结

  1 你领会了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 学习了阅读说明文哪些知识?

  A明确说明对象

  B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C逻辑顺序包含了由大到小,有主到次,有整体到局部……常用于说明事物的联系。

  D说明方法分析:怎么样说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E说明语言在准确的基础上,可以生动形象。

  (七)作业:

  1阅读课后《学习阅读说明文》

  2用逻辑顺序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说明文,你想说明什么事物的联系呢?自拟题目

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掌握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教学难点: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精心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校紫藤架上的紫藤萝花正开得旺,请你说说你对它的印象。

  (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紫藤萝瀑布 宗璞

  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掌握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以上内容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学生朗读目标内容。

  二、学习导航

  a、作者简介(多媒体大屏幕出示作者的画像):

  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b、了解紫藤(多媒体大屏幕出示藤萝花的画面):

  “紫藤”简介:亦称“朱藤”、“藤萝”,豆科,高大木质藤本。奇数羽状复叶,成熟后无毛。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含芳香油;茎皮纤维可织物;果实、根入药医用。

  c、学习疑难字词:

  注音练习:

  迸溅(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

  词语解释

  ⑴迸溅;⑵繁密;⑶稀落;⑷伶仃;⑸酒酿;⑹挑逗;⑺忍俊不禁;⑻仙露琼浆;⑼盘虬卧龙。

  学生查字典,教师正音,学生认读两遍。

  d、诵读欣赏(学生听多媒体课文朗读)。

  三、朗读比赛;选择喜爱的一节,看谁读得好!

  朗读指导;

  1)长句的停顿要得当;

  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

  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4)注意句子的重读;

  5)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四、整体感知

  小组讨论:

  ①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②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答案即使不太统一,可以由教师鼓励并说明在下面的研读中继续赏析。)

  五、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讨文章的语言魅力,进行合作式探究学习,从中找出好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性赏析。

  思考;

  ①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

  ② 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③ 找出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的语句,分析其好处?

【紫藤萝瀑布教案】相关文章:

紫藤萝瀑布教案09-13

优秀紫藤萝瀑布教案09-13

紫藤萝瀑布教案3篇02-17

紫藤萝瀑布教案5篇02-20

紫藤萝瀑布教案四篇02-09

紫藤萝瀑布教案13篇03-12

紫藤萝瀑布教案(精选7篇)04-18

精选紫藤萝瀑布教案3篇08-18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12-12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