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韵律教案

大班韵律教案

时间:2023-04-02 16:01:0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韵律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韵律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韵律教案

大班韵律教案1

  设计意图:

  舞蹈是我园的教学特色之一。通过小班、中班两年的舞蹈学习,幼儿积累了一定的舞蹈基础,具备一定的舞蹈模仿能力,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也已增强,能与同伴合作进行表演。结合本次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我以幼儿日常生活动作为切入点,利用形象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轻松地探索动作,创编动作,提高幼儿的参与性、想像力、创造力和主动探索能力。

  活动目标:

  1、借助乐曲让幼儿表现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重点)

  2、在游戏化的情境中掌握洗脸、刷牙、拖地等动作要领。(难点)

  3、养成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洗刷刷”这首乐曲,有一定舞蹈经验。

  2、材料准备: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情境表演,激发表演情绪。

  1、随着音乐“动物协奏曲”幼儿愉快的进入活动室。(要求幼儿做各种动物走路的动作)

  2、情境表演:欢欢小朋友早上起床,妈 妈帮她穿衣服、洗脸、刷牙、喂她吃早餐,然后还要妈 妈抱她上幼儿园。

  3、看完表演后教师让幼儿讨论自己起床后和欢欢是一样的吗?讨论完后幼儿逐个发表意见,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借助表演,形象模拟动作。

  1、请刚刚在发表意见中和欢欢相反的小朋友来表演一遍。(幼儿创编各种洗脸、刷牙的动作,并互相学习与模仿。)

  2、学习洗脸、刷牙、拖地等动作。

  3、完整欣赏。

  1)小朋友表演的很好,老师也来表演一下我起床后都干了些什么?放音乐,教师完整的表演一遍舞蹈。

  2)幼儿学习舞蹈,分组练习。

  4、幼儿完整表演舞蹈“洗刷刷”。

  三、集体舞蹈,体验合作快乐。

  1、幼儿学会动作后,分角色练习舞蹈。

  2、合作表演。

  1)全班小朋友围成双圆圈,面对面进行表演。

  2)变换舞伴,再次表演。

  四、复习舞蹈,自然结束活动。

  1、小朋友表演的真棒,回家后和爸爸、妈 妈一起表演,以后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

  2、幼儿随着音乐“动物协奏曲”愉快的跳出活动室。

大班韵律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和风格,体验舞蹈带来的快乐。

  2、能注意控制挥彩带的幅度,和舞蹈时的空间方位

  3、尝试创编出不同方位的挥彩带的动作。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合音乐的节奏表演。

  难点:注重舞蹈的时候不让自己的彩带于其他同伴的彩带纠缠在一起。

  三、活动准备:

  彩带若干、音乐大中国、大中国舞蹈视频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热烈、奔放的风格特点。

  ——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做什么事情?

  (二)欣赏《大中国》舞蹈,体验舞蹈的快乐、活泼的情绪。

  ——舞蹈里面有什么动作?

  ——仔细听,歌曲里面有几个羞答答?老师做了什么动作?

  (三)多次范唱,尝试表现羞答答的姿态。

  ——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羞答答?可不可以和歌曲一起表演一下。

  ——除了羞答答,你还喜欢歌曲中哪些歌词?

  (四)通过游戏“找朋友”学唱歌曲,尝试创编不同神态表演羞答答。

  1、幼儿在教师的提问下初步熟悉歌词,理解歌词。

  (教师边唱边走,当唱到第三句时寻找新的朋友。说“找一个朋友藏在我的眼睛里,看看找到谁啦?”)

  ——刚才我找朋友时做了什么动作?唱到哪一句的时候停下来找朋友的?

  (2)再次寻找朋友。

  ——找到朋友以后做了些什么动作?

  (3)请一名幼儿当“领袖"找朋友,其他幼儿演唱并发现问题。

  ——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

  (4)多名幼儿出发寻找朋友2~3次,表演时应富有表情。

  ——用眼睛找到一个朋友。如果你们都找了同一个人做朋友该怎么办?

  4、检验幼儿学唱歌曲,并尝试合作表演。

  (1)邀请幼儿演唱歌曲,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会唱这首歌了么?有哪一句还不会唱?

  (2)全体幼儿参与找朋友的游戏。

大班韵律教案3

  活动目标

  能跟着音乐节奏尝试模仿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体验泡茶、喝茶的快乐,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图谱、泡好的茶。

  重点难点

  能跟着节奏模仿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在圆圈上交换舞伴做动作。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这是什么地方?虞山上茶园里的茶叶成熟了,我们一起去采茶吧!

  2、看,这些都是我们采来的虞山绿茶,想不想泡一杯尝尝?泡茶的时候要用什么呀?

  二、分段学习舞蹈动作

  1、找朋友:茶壶和茶杯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一见面就高兴地跳起舞来。

  (1)教师邀请客人老师示范舞蹈。

  (2)刚才你们看到小茶壶和茶杯是怎么跳舞的`?师生共同回忆并学习动作。

  (3)、幼儿随音乐两两相对当茶壶和茶杯做动作,提醒幼儿要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踏步拍手。

  2、了解小茶壶和茶杯外形特征

  (1)刚才你们谁是茶壶谁是茶杯啊?他们长的一样吗?小茶壶是什么样的,小茶杯是什么样的?

  (2)幼儿自由表述。

  (3)提问:你们能不能把自己变成小茶壶和小茶杯呢?怎么变呢?

  (4)幼儿自由探索,相互交流模仿动作。

  (5)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教师分别随音乐示范表现小茶壶和茶杯。

  (6)教师小结:茶壶:壶把→壶盖→壶嘴 茶杯:伸右手→伸左手→单腿跪下

  (7)幼儿尝试模仿。

  3、探索倒茶和接茶动作

  (1)教师:小茶壶要给小茶杯倒茶了,我们来看一看下茶壶是怎么倒茶的。教师随音乐示范倒茶和接茶的动作。

  (2)幼儿两两合作模仿

  (3)提醒幼儿注意小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4)幼儿再次听音乐模仿

  三、完整表现音乐

  1、请幼儿自由结伴,听音乐完整表现动作。

  2、交换角色表演。

  四、加大难度,在圆上交换朋友做动作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茶壶在内圈,茶杯在外圈。提问:现在小茶杯喝到茶了,可是他还想喝其他茶壶里各种味道的茶,怎么办呢?

  2、在圆上教师示范,幼儿尝试交换舞伴的动作。小茶壶听到我说“走”的时候,你们就前走一步,换一个朋友。

  3、幼儿在圆上随音乐完整表现动作。

  4、交换角色做动作。

  五、结束部分

  刚才我们一起泡了很多虞山绿茶,现在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

大班韵律教案4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做“走路,定住创编不同造型动作(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音乐素质,孩子是可以创编不同的造型动作)”,玩韵律游戏“寻找蜘蛛精”。

  2、迁移已有的动作经验,尝试根据自己的动作线索,创编“蜘蛛精”动作玩领袖游戏。

  3、体验合作游戏中,“定住创编不同造型”和“寻找蜘蛛精”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剪辑好的音乐、眼罩、蜘蛛精的标记

  2、椅子排成圆形

  活动过程:

  一、教师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西天取经的路上,蜘蛛精挡住了师徒四人的去路,她们开心的围起了圈,跳起了舞,她们走一走,定住摆一个造型,孙悟空决定要用他的火眼金睛找出“蜘蛛精”,可是狡猾的蜘蛛小妖们全都变成了“蜘蛛精”大样子,而且和“蜘蛛大王”做一模一样的转动的动作,最后,孙悟空有没有找出“蜘蛛精”呢?

  2、教师:有一段音乐说的就是这个故事,现在请你们仔细的看一看,我都做了什么动作,我都说了什么话?

  二、教师演示完整的音乐游戏,幼儿初步感受音乐旋律,仔细观察教师动作。

  1、教师:我都做了什么动作?(幼儿回答)。

  2、请小朋友一起做一做。

  3、教师:你们听到我说了什么话?(原课中,老师将这个问题放到了教师演示的第二遍,根据我的课程目标和本班孩子的特征,我将这个问题放到了第一遍演示之前,增加了难度,不仅看仔细观察,还要仔细聆听)(幼儿回答)。

  三、教师再演示完整的音乐游戏,请小朋友仔细看刚刚没有看清的动作,仔细听刚刚没有听清的话

  1、教师:我再做一次,这次请小朋友仔细看刚刚没有看清的动作,仔细听刚刚没有听清的话。

  四、邀请幼儿一起试一试

  1、教师:你们想不想一起试一试?

  五、尝试完整随乐游戏

  1、教师:现在,老师和你们都是蜘蛛小妖,我们一起去逗逗孙悟空吧,请小朋友轻轻地起立(离座位)

  2、教师:我们挡住了师徒四人的去路,逗一逗孙悟空,心情应该怎么样?

  3、教师:这一次看哪个蜘蛛小妖跳舞跳得最好,我们轻轻地起立,面向圈上向右转。

  4、教师小结。

  六、推进游戏情景,引出“蜘蛛精”,玩“领袖模仿”的游戏

  1、教师:现在我来当“蜘蛛精”,你们都是蜘蛛小妖,你们都要和我做一模一样的转动的动作,都要保护我,不能让孙悟空发现我。

  2、教师扮演“蜘蛛精”,幼儿扮演“蜘蛛小妖”完整随乐游戏。

  3、教师:“蜘蛛精”都做了什么转动动作?我做了几组转动动作?

  七、幼儿创编“蜘蛛精”的造型和舞蹈动作

  1、教师:如果你是“蜘蛛精”,你会摆什么造型?

  2、请幼儿创编(根据本班孩子年龄特征和音乐素质,可以创编造型的动作)

  3、随A段音乐摆造型。

  3、教师:如果你是“蜘蛛精”,你会做什么转动动作。

  4、随B段音乐做转动动作。

  八、幼儿完整随乐游戏,做自己的创编动作

  1、教师随意将“蜘蛛精”标记贴在板凳后面,谁坐到这个板凳谁就是“蜘蛛精”。

  2、教师强调“蜘蛛精”的`任务。

  九、推进游戏情景,引出“孙悟空”

  1、请“孙悟空”上场。

  2、幼儿与孙悟空完整随乐游戏,并且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孙悟空是在什么时候摘下的眼罩。(原课中老师是在配班老师第二次做游戏的时候才问的这个问题,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征,我在配班老师第一次游戏之前就将问题抛给了孩子)教师动作退出。

  3、请配班老师说一说快速寻找“蜘蛛精”的方法。

  十、幼儿扮演“孙悟空”,师幼共同讨论游戏的规则及玩法,教师退出。

  1、如“孙悟空”找到了“蜘蛛精”,请“孙悟空”谈谈他的方法。

  2、如“孙悟空”没有找到“蜘蛛精”,请“蜘蛛精”和“蜘蛛小妖”谈一谈如何保护“蜘蛛精”的(加入了讨论的环节,让孩子自己去交流在游戏中发现了什么规则和技巧)。

  十一、在共同讨论游戏规则的基础上,幼儿随乐游戏2-3次

  十二、教师总结

  动作建议及玩法建议:

  A段:六个8拍(一个八拍叉腰行进走,一个八拍定住摆拖掌造型,重复三遍)。

  间奏:两个8拍(拍手)。

  B段:八个8拍(分上、下、左、右、等四个不同方向位绕手腕)。

  尾声:两个8拍(随乐边耸肩边念“蜘蛛大王是谁呀?蜘蛛大王是谁呀?”,分别依次伸出左右手后念“快快找到它”。

  蜘蛛精和蜘蛛小妖们:圈上边行进走边摆托掌造型,在间奏处边拍手边寻找离自己最近的座位坐下,坐到贴有“蜘蛛精”标记的幼儿便是“蜘蛛精”。蜘蛛小妖们模仿“蜘蛛精”的动作,做不同方位绕手腕的动作,并随尾奏念“蜘蛛大王是谁呀?蜘蛛大王是谁呀?快快找到它”。

  孙悟空:A段处戴眼罩坐在圆心,B段开头时摘下眼罩并去寻找“蜘蛛精”,如找到,就说“吃俺老孙一棒”做棒打妖怪状,妖怪求饶;如没找到,蜘蛛精站起身说“哼哼哼哼,我在这儿呢”悟空做丧气捂脸状。

大班韵律教案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对音乐(优美柔和、活泼轻快)的理解和感受,学习水草和小鱼的舞蹈动作。

  2、在与同伴共同表现的过程中,体验韵律活动的愉悦,乐意参加韵律活动。

  【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及背景道具(可做演示的幕布架一个、长的幕布一大块)、各种袜子数双。乐曲。椅子背的布套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初赏乐曲、感知情节,引导创造、学习动作

  1、欣赏水草表演,感受、表现水草优美、柔和的动作。(3分钟)

  出示背景图。操作教具。

  提问:刚才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这段乐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你们想想看怎样的动作来表现水草?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动作来表现水草?

  我们一起来学学水草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让水草变的更漂亮一点。(全体幼儿一个手套上绿袜24再次表演。)(播放水草音乐)

  2、欣赏小鱼表演,感受、表现小鱼活泼、轻快的动作。(3分钟)

  问:你们猜在海底里,谁会跟水草一起玩呢?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小鱼音乐)

  问:你为什么觉得是小鱼呢?你觉得小鱼是怎么游的?

  这段乐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跟我们刚才听得音乐有什么不同?

  3、欣赏小鱼和水草玩的情景,学习自我合作表现。(4分钟)

  (播放小鱼音乐)

  师:现在我们一个手做水草,一个手做小鱼,听着音乐,一起来玩一玩。

  二、再赏乐曲,拓展想象,分步提升、小组合作。

  1、两两合作表现水草或小鱼。(播放水草和小鱼乐曲)(3分钟)

  师:现在我们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水草,另一个小朋友做小鱼,请把一个小手藏起来。

  2、小组合作表现水草或小鱼。(播放水草和小鱼乐曲)(4分钟)

  要求:现在请大家分组坐成三个圆圈。我们要两个手变成水草或是小鱼,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交换一下袜子。

  三、激励创造、完整表现,深入要求、集体演绎。

  除了用手表现外,还可以用灵活的身体来表现水草和小鱼.

  1、学习创编用身体动作表现水草。(播放水草乐曲)(4分钟)

  问:现在我们一起来想一想用身体怎样表现水草呢?

  可不可以两个人合在一起表现水草呢?

  2、学习创编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鱼。(播放小鱼乐曲)(4分钟)

  问:用身体做小鱼的动作应该怎样表现?小鱼应该怎么游动?

  小鱼轻快灵活的跟水草有什么不一样?

  3、分角色用身体动作表现水草和小鱼。(4分)

  (播放水草鲨鱼小鱼音乐)

  师:听!这是谁来了?等鲨鱼游走了,小鱼又出来玩了。

  四、激发拓展、经验迁移,引领再创、体验愉悦。(2分钟)

  1、迁移替换水草柔美动作。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优美的音乐编出许多水草扭动的动作,请你们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用上象水草这样优美的动作呢?

  2、启发替换角色表现乐曲。

  师:如果我们现在要来表现柳树和小鸟呢?能不能把我们今天学的这些动作编进去,回去后请大家再编一编。

大班韵律教案6

  设计意图:

  这是一节大班音乐“扭秧歌”活动,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我反复钻研教材,多次倾听这首音乐,寻找突破口。然后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相关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幼儿感受扭秧歌热闹、喜悦的舞蹈特征,知道扭秧歌是传统的民间活动,并学习秧歌的`基本脚步十字步。

  活动目标:

  1.感受旋律的欢快,初步学会秧歌舞的基本动作。

  2.掌握“秧歌十字步”动作,并能相互合作随音乐完整表演舞蹈。

  活动准备:

  1.《扭秧歌》舞蹈视频、音乐。

  2.跳舞毯、PPT、脚环、每人两条彩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舞蹈,感受乐曲旋律、节奏和情感。

  导语: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姐姐为我们表演舞蹈,我们一起拍手助兴好吗。

  设问:小姐姐是怎么跳舞的啊?表情怎么样啊?

  小结:她跳的是传统的民间舞蹈扭秧歌,一般在喜庆的日子表演的,跳起来很欢快。

  二、采集动作,学习“秧歌十字步”。

  1.提问:刚刚小姐姐跳了哪些动作呢?

  小结:小朋友真厉害,这么难得步伐都找到了,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秧歌十字步。

  2.出示跳舞毯,讲解步伐要求。

  师:虽然这个舞步有点难,可是不要着急,老师带来了魔法毯帮助我们,看一看,你从这张毯子上发现了什么?

  小结:原来绿色代表我们的左脚,红色代表我们右脚,数字是舞步的顺序,老师也迫不及待地想来试一试了。还有谁想上来试试?

  三、观看多媒体,尝试舞步练习。

  师:瞧!(播放PPT)让我们一起跟着走一走呢。

  师:小朋友跳的真棒,加上手呢。

  1.听音乐完整跟老师练习一遍。

  师:跳的真不错,跟着音乐跳一跳呢。

  2.手拿彩带,微笑舞蹈。

  师:我们一起挥起彩带扭秧歌。

  3.相互合作,表演舞蹈

  4.讨论:你们觉得哪里可以合作表演的?

  请小朋友们相互合作表演舞蹈。

  小结:小朋友们跳得真好,让我们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大班韵律教案7

  活动目标:

  1、随音乐基本合拍做剁馅、擀饺皮、包饺子的动作,学习从小圆到大圆的队形。

  2、创编饺子在锅里沸腾的动作,表现欢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饺子沸腾的视频、地面的圆圈贴图。

  2、经验准备:熟悉包饺子的过程,知道饺子沸腾时的样子。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以音乐形式导入播放儿歌《包饺子》,听之前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听一听儿歌里唱了什么?老师随音乐做动作。

  (引导幼儿说出包饺子的过程:剁馅——擀皮——包饺子——煮饺子)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包饺子的舞蹈。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剁馅和擀饺皮部分(a段)

  (1)引导幼儿做出做馅的动作:单手切——炒馅——双手切——炒馅师:小朋友们想一想,饺子馅是怎么做出来的?

  (2)教师引导幼儿做出擀饺皮的基本动作:单手擀饺皮(左手作拳头状表示面团,右手表示拿擀棒)。(包饺子,包饺子,擀擀擀)有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做馅,第三个乐句擀饺皮,第四个乐句双手自然摊开弯腰向后退(小面团变成大饺皮)。

  3、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包饺子部分(b段)

  (1)幼儿先创编包饺子的动作(师:小朋友想一想包饺子该怎么包?)

  (2)教师示范动作:先一只手摊开表示面皮,另一只手"抓饺子馅",然后两只手包饺子。(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

  (3)师幼跟着音乐共同学习。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饺子在锅里沸腾的部分:

  (1)教师出示饺子沸腾的视频,幼儿观察饺子在锅里"跳舞"。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看看饺子是怎们跳舞的?

  (2)幼儿创编饺子饺子跳舞的动作师:小朋友们,刚才的视频里面饺子是怎么跳舞的啊?我们一起来学学饺子跳舞的动作吧。

  (3)师幼共同归纳总结,创编舞蹈动作。

  师:刚才小朋友们的表演都很棒!饺子自转的动作是这样的,四处游动是这样的,向上跳的动作是这样的。

  (运用已有经验并结合图片创编出"自转"、"四处游动"、"向上跳"等动作。)

  (4)师:饺子是放进锅就会沸腾的吗?(引导幼儿说出饺子在锅里是先沉在锅底,再慢慢浮上来,最后才"跳舞"。)

  (5)教师和幼儿一起听音乐(a段)学习小饺子跳舞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将饺子跳舞的样子表演出来。

  5、将动作连起来,完整练习。

  师:现在我们把刚才学过的动作都连起来完整地表演一遍。

  6、圆圈队形上跳舞:

  (1)幼儿面向圆心手牵手围成一个圈,向中间靠拢

  (2)调整到适当位置做做馅的动作,擀面时面向圆上做动作,逆时针走动。

  (3)后退时双手摊开弯腰小碎步向后退。

  (4)饺子煮时的动作是沉在锅底(蹲在地上),慢慢浮上来(幼儿慢慢起来),饺子沸腾(自转,向上跳,四处游动)。

  7、自然结束活动:在饺子沸腾后老师扮演厨师,捞出熟的饺子。

  师:(音乐a段快结束时)饺子熟了,吃饺子喽—

  反思:

  1、由于喜洋洋这首音乐节奏比较快,幼儿很难把握节奏,可以没有用到音乐时当做背景音乐,不干扰教师讲解情况下帮助幼儿熟悉音乐。

  2、我的.情绪表达不够,包饺子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配上喜洋洋的音乐,应该是很欢快的,需要适当加上一些辅助的语言(如"我要给谁包饺子啊,我该怎么报啊?""饺子皮要捏紧,别破皮罗!"等等。)

  3、在饺子沸腾环节,开煤气—关煤气在幼儿熟悉后可以改成开煤气—煤气关小—煤气开大—关煤气,让活动更有趣。

  4、饺子煮好后,幼儿有的说粘锅了,有的黏在一起了,我应该抓住时机解决这一问题,在饺子沸腾中充当铲子,铲一铲粘锅的饺子,把粘一起的饺子分开,闻一闻饺子的香气,"这只饺子真香啊!"等。

大班韵律教案8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杀鸡宰鸭》。

  2、能根据歌词创编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吃鸡(鸭)等动作。

  3、体验生活中热情招待客人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1、熟悉歌词。

  2、教师事先让幼儿观察捉鸡(鸭)、杀鸡(鸭)的过程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3、鼓励幼儿在爸爸妈妈杀鸡(鸭)时做他们的小帮手。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用挂历纸制作厨师帽。

  5、炖鸡汤和红烧鸭的实物,歌曲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厨师,导入活动

  1、我是个厨师,今天我给大家做了两道好吃的菜,你们想知道是什么菜吗?让我来唱给你们听。

  2、教师范唱一遍歌曲,在歌曲的.结尾出出示两道菜(炖鸡汤和红烧鸭)

  二、幼儿学唱歌曲

  1、厨师做的是什么菜?(炖鸡汤、红烧鸭)要做出这两道香喷喷的菜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拔毛)

  2、幼儿与教师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说歌词。

  3、幼儿学唱歌曲

  (1)放慢速度,让幼儿试着在音乐的伴奏下填词歌唱。

  (2)请幼儿用清晰快乐的歌声表现接待客人时的愉快情感。

  三、幼儿创编歌表演动作

  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拔鸡(鸭)毛、吃鸡(鸭)的先后过程。

  “在做这道菜地之前,我们先要学会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等准备工作,你看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歌词?为什么?你喜欢这句歌词配上哪个动作?

  3、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双手按|× ×× × ××|的节奏轮流做 拔毛的动作。请一些创编的较好的幼儿做示范表演。

  4、启发幼儿为第12小节创编各种表示高兴的动作。(高兴得跳起来、跳起了舞5、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共同讨论逐句创编1--12小节的歌表演动作。

  四、幼儿完整歌表演

  1、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

  2、幼儿戴上自制的厨师帽完整的表演一遍,要求幼儿按乐句做动作。

  3、请幼儿找一个伙伴合着音乐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动作,对一些创编的较好的幼儿给予肯定。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童谣,歌曲旋律比较简短有情趣,经过修改后的歌词更具情节性简单易学,节奏感也很强,歌词生动的展现了小朋友热情的招待小客人的情景,歌曲中充满了小朋友快乐、活泼的情感。幼儿对这次活动很感兴趣,气氛活跃,他们自始至终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在创编活动中我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与主体性,鼓励他们大胆的表现自己的动作,并选出一些较好的动作进行示范表演,最后,让他们学会选择合适的动作进行表演。当戴上厨师帽进行表演时,个个都成了快乐的小厨师。

大班韵律教案9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风格,尝试用身体动作随乐表现A段豆豆欢快跳跃的状态,B段豆豆连续翻滚的状态。

  2、根据游戏的`情境线索,迁移生活经验相互学习并探索动作表达的多样性及有序性,尝试随乐完整游戏。

  3、在游戏过程中,体验根据音乐信号扮演“豆豆”创造性律动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1、塑料圈人手一个;

  2、完整音乐、A段音乐、B段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调动原有经验,唤起有关豆豆的经验。

  师:你见过豆豆吗?

  调皮的豆豆会干什么呢?(会动,会怎么动?)

  二、筛选豆豆的两个动作(跳、滚),听辨A段B段音乐性质,尝试匹配。

  三、熟悉A段音乐,探索豆豆跳的动作并尝试有序表达。

  1、探索手扮演豆豆,在身体各部位随乐跳。师:可以怎么跳?可以在身体哪些地方跳?

  2、探索手扮演豆豆,在身体各部位有序地随乐跳。师:一会儿在这跳,一会儿在那跳,记不住怎么办?

  3、师给A段动作结构,幼儿观察并调动已有经验解释动作意义。

  (跳、跳、跳、跳 摇----呀 哈哈哈)

  4、熟悉A段,理解意义后的完整随乐表达。

  四、熟悉B段音乐,探索豆豆滚的动作。

  1、倾听B段音乐,探索豆豆滚的动作。师:豆豆喜欢跳。还喜欢滚呢?可以怎么滚?

  2、探索身体其他部位扮演豆豆随乐转动的动作。

  师:音乐有四句,我们可不可以选身体的四个地方表现豆豆转动。

  五、完整随乐表现。

  1、创设情境,散点在大圈内游戏。

  2、创设情境,拓展B段游戏玩法,散点在小圈内游戏。

大班韵律教案10

  在《茉莉花》这个韵律活动中,我都是以“情”取胜,舒展的音乐,轻轻的语调,柔柔的氛围。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很多老师就说:怎么选择这么单一的音乐?应该要 ab结构的才好嘛,这样才能有**、有激情。这固然是一种惯例,不过,我想的是,如何运用这个家喻户晓的《茉莉花》音乐,来营造、宣扬我县的茉莉花特质,茉莉花是清新淡雅的小花,清纯洁白,也不张扬,从不与百花争艳,却家喻户晓,人见人爱。于是,我还是坚持要了一直是轻轻柔柔的音乐,在这个韵律活动中,没有大起大落,没有紧张和刺激,可并没有抑制孩子的创造力,相反,孩子们能够在这段音乐中体验了快乐,舒展了自己的整个身心,我和孩子也深深陶醉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开放,又是层层递进,真正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

  首先,在第一环节里,我以美感染孩子。在活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让孩子一边听如诗如诉的抒情音乐一边观察茉莉花的颜色、形态,看一看,数一数有几朵花蕾,为下步活动做准备。在第二次听音乐时配以简单的独白和优美的动作,既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完善的创造性形体律动示范,简单而富于表现力,同时也为幼儿的想象和表现,提供了一个充满美和激情的背景。

  其次,我在第二环节里,让幼儿尽情的表现。这是一个非常优美细腻的体验和表现活动,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对孩子的表现经常说的话就是:哦,你是这样做的,还有吗?你是这么做的,还有不一样的动作吗?问了好多次,孩子做的还是一样的动作,这也是我语言贫乏,缺乏教育机智的缘故。在思考如何关注教育细节时,我改变了提问的策略,如:我们都去过花地,花是各种各样形态的,我们的手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做出不同的动作,怎么做呢?麦麦说:“我去过花地,茉莉花有的开得高有的开得低,所以我们的手可以有时摆高一些有时摆低一些。”美美说:“有轻风的时候,有的花不动,大风的时候,有的花摇摆得很厉害”。杰杰说:“茉莉花有些是花蕾!有些是张开的。所以我们的手可以做合起来、张开来的动作,这样茉莉花就很美了。”“除了手可以变化外,还有什么身体的部位可以变化呢?”因为有了手的经验,所以孩子很自然的把自己身体的部位都说出来了,如:头、腰、屁股、脚。“如果手和脚结合起来可以有多少种变化?”孩子们就开始比划起来。 “双手在前,脚像金鸡独立的样子”,“双手像蝴蝶,双脚跪在地上的”,“手向上的时候脚可以向前伸”,“手向上的时候,脚可以后点地”,“手向右的时候,脚可以左侧点”,“脚可以抬起来”,“脚抬起来时可以一只手在前面,一只手在旁边”。看着孩子们富有创造力的动作,我接着增加了韵律的难度:让幼儿尝试用柔美、舒展的动作随音乐自由发挥,鼓励幼儿两两结伴合作做动作,从单一到组合,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自己发挥时是让自己的手、脚在不同的位置上变化,要两个孩子一起合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和孩子一边倾听优美的音乐,一边用轻柔的语调解说:有一对相亲相爱的茉莉花,他们在风中起舞;相依相偎的茉莉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婷婷玉立;哇,在这片花地上的茉莉花,真是千姿百态,有高有低、有前有后、有左有右,他们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呼朋换伴、有的欲说还休、有的千娇百媚,一阵阵的清香扑鼻而来。我通过运用一些优美的形容词来解说,给孩子营造了一种氛围,一种意境,孩子的动作就天衣无缝的自然而然融入游戏当中了。组织该活动下来,我感觉不仅具有很高的 审美教育价值,情感教育价值,而且有着很高的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价值。在这个环节里,最出彩的是美美小朋友,她人长得比较高大,样子不是那么的可爱,乐感也稍微弱些,其他小朋友平时不怎么喜欢和她一起玩耍,刚刚开始活动时,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己就不是一朵人见人爱的茉莉骅的缘故,她还哭鼻子,在两个两个一起游戏时她甚至躲到黑板后面,不愿融入活动中,我看见了,轻轻的走过去,蹲下来对她说:“我和你一起做两朵相亲相爱的茉莉花”。不容她迟疑,我马上的把她抱在怀里,然后手拉手的走到活动场地中,很快的,美美就被活动的氛围吸引了,欢快的舞动她的身体,她的手脚,和我一起,一会儿做相亲相爱的姐妹花,一会儿在我身边飘啊飘,一阵一阵的清香就这样沁入心肺,在此刻,我觉得她就是一个人间精灵,一个茉莉仙子。看到她的表现,我马上问现场的老师:老师们,你们闻到了茉莉花的清香了吗?看得如痴如醉的老师们此刻才记起,原来他们看的是一个活动,老师们和美美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了快乐,美美更能干的是把快乐也传递给了别人,你看,她正很主动的和别人一起玩两两合作的游戏呢。在这个环节里,我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表达能力,表达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有效的表达往往可以获得更好的理解、同情、响应或支持,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心理素质和技能。美美在这个环节中,无障碍地自由表达,令我感动,这不仅仅教育工作者的必要能力,同时也是一个人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我又尝试让3-4个孩子一起配合做出各种茉莉花的动作。孩子们依然玩得兴致勃勃。

  最后,我以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送花香,自然结束,作为整个活动的结束。很多人单看这话,想的就是和现场的老师互动一下。我考虑的是茉莉花张大导演都把它唱到奥运会去了,我也要让我的孩子把茉莉花香送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不管是高楼大厦,还是乡村小屋,不管是富丽堂皇的会展中心,还是绿油油的草地,甚至是臭臭的厕所,让每个地方都洋溢着茉莉花的清香,而且越久弥香……

  所以说,创造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规律、线索可循的,在这里,有些孩子已有一定的经验,我就不断引导他们重组经验和改建经验,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有效地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他们的已有经验。在他们探索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导孩子通过身体部位的方位变化以及身体部位的不同组合创编茉莉花的造型,不仅让孩子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会了这一创造技能,也为孩子们今后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通过这个活动,我更加明白了生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让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

大班韵律教案11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学习按节奏做出马步、弓步、掌、拳等武术动作。

  2.能根据图示大胆探究武术动作,尝试创编象形拳,会用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3.体验方阵舞的整齐壮观,感受成功与自信。

  活动重点: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学习按节奏做出马步、弓步、掌、拳等武术动作。

  活动难点:能根据图示大胆探究武术动作,尝试创编象形拳,会用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活动准备:

  1.课前学习活动设计:请幼儿在生活中了解一些常见的武术动作,了解李连杰、成龙、李小龙等中国的功夫明星,观看武术表演的视频,听一些可用于武术表演的歌曲,如屠洪刚的《中国功夫》、成龙的《醉拳》、周杰伦的《双节棍》等,感受音乐的特点并大胆表达,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教学课件:包括武术表演视频、动作图示、图片。音乐、场地准备、大鼓。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激发幼儿用武术动作表

  现音乐的特点。

  1.出示成龙图片,引出歌曲《男儿当自强》,感受音乐的特点。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我们会有种什么样的感觉?

  提问:这是什么声音?鼓声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鼓声让音乐更加的雄壮有力。

  这首歌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男儿当自强》,什么叫自强?

  2.引发幼儿用武术动作表现音乐的愿望,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表现。

  你想用什么动作来把歌曲的有力、有气势表现出来?站起来,找个空地方,用你会的动作表现。

  小结:咱们中国武术很厉害,动作很有力,用武术动作表现这首歌曲是最合适的。

  3.从幼儿的动作中,梳理主要动作,如掌、拳、马步、弓步。

  谁能把你的武术动作展示给大家看?用跟小师傅学习,以及教师示范的方法,梳理出掌、拳、马步、弓步等武术基本动作。

  小结:刚才,你们做的武术动作看起来很强壮。中国武术在很久以前就有了,它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武术动作除了跟师傅学,还可以自学。

  二、根据图示,幼儿自主探究武术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1.出示图示,观察寻找规律,重点分析结束亮相的动作。

  出示武林秘籍一,提问:有几个小孩?你看出有什么规律?二、四一样,第一、三幅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先往哪个方向?先左后右。

  接着往下看武林秘籍二和三,好多图,没关系,都有规律。看出来了吗?

  最后一幅,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亮相,两个连贯的.动作,站起来,试试。

  2.幼儿自主探究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一会儿要举行武林大会了,谁能把武林秘籍的动作都学会,就可以参加舞林大会。小师傅是怎么做的?请你按照顺序把每个动作都试一试。(幼儿四散站)

  找三个小师傅带大家做。

  谁来做做武林秘籍一?你们当裁判,看他做的对不对?不对就纠错。

  对了就大家一起跟着师傅学。

  谁来试试中级的武林秘籍二?谁来挑战高级的武林秘籍三?亮相,有气势。重点练习马步、隔挡以及结束亮相的动作。

  3.听音乐完整做。

  刚才做了动作,没配上音乐,到底哪个节拍换动作呢?在音乐的伴随下,全体幼儿跟屏幕上的小师傅一起完整做一遍。注意在小师傅出来的时候,换动作。你们通过自学,就把动作学会了。

  4.出示小拳头,这幅图多了什么?增加小拳头,哪个动作的时候出小拳头?几下?试试。

  这次加上小拳头的动作,完整练一遍,我和你们一起。

  如果武林秘籍二隔挡的动作再有力量就更好了。重点练习隔挡。

  5.为了让动作更有气势,进攻和隔挡的时候,可以发出什么声音?这次在进攻和隔挡的时候加上声音,更有力量。

  三、启发幼儿创编动作,练出神功。

  1.出示图片,观察了解象形拳。

  刚才我们用拳、用掌做的这些武术动作叫拳术。我们中国人很有智慧,他们还模仿动物的本领和外形研究出了象形拳。看,这是什么拳?猜猜看像哪种动物。

  2.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象形拳。

  除了这些,你还会模仿哪种动物做出象形拳?我们看这幅图,问号,可以做什么拳呢?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象形拳。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集体彩排。

  四、感受方阵舞的整齐壮观,体验成功与自信。动作都会了,用什么队形能让我们的武术表演更有气势?请看一段武林大会的视频,看看他们的队形是什么样的?

  幼儿表演方阵舞,提醒幼儿,最后要变出象形拳。大鼓来助威。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你自己怎么样?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练中国武术呢?有什么有用处?

  五、知道武术是我们的国宝,愿意继续学习武术,引发做中国人的自豪。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中国的武术表演,为什么要表演我们中国武术?让全世界人都知道我们中国力量,学习我们中国武术。武术是我们的国宝。

  除了今天我们的拳术,还有好多种武术。刀术、棍术、枪术。你们回去慢慢学,成为中国功夫的高手,把我们中国武术传下去。

  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武术动作的拓展方面,还可以让孩子根据图示自主探究难度更大的武术动作,如:华山秘籍、少林秘籍、武当秘籍。

  队形方面也可以进行变化,如:可以变成圆形,以及方阵舞两队之间的交叉、互动等。也可以进行两队之间,一组进攻、一组防守的游戏,激发幼儿武术表演的兴趣,愿意在生活中学习武术,强身健体,努力向上。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反思:

  《男儿当自强》是一首旋律和歌词都极具气势的歌曲,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动力。这首歌曲配以刚劲有力的武术动作进行表演,更会给我们带来力度与气势的震撼,激励我们自强不息,感受成功与自信。在武术表演中培养孩子努力向上的良好意志品质,体验方阵舞的整齐壮观,进而感受中国力量,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我在不断尝试中组织了此活动。

  一、借用动物形象,创造表现象形拳。

  蒙台梭利说过:“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的。他们好玩好动、喜欢模仿。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的特点。所以是动作思维在前,然后是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在组织本次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大胆地表达表现,我对教材进行了创新,结合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请他们观察了解象形拳,并为幼儿提供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启发他们模仿动物的外形和本领,做出各种象形拳,激发了创造的火花,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二、巧用活动的图示,帮助幼儿掌握按照节奏变换动作。

  我制作了可以“飞入的小师傅”课件,在音乐的伴随下,通过提

  问:“哪个节拍换动作呢?”提醒幼儿集中注意力,观察小师傅的出现,

  播放“飞入的小师傅”课件,在潜移默化中,巧妙地帮助幼儿掌握按音乐的节奏变换动作。

  三、递进叠加原则,让幼儿获得挑战的成功。

  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我在活动设计的时候,由易到难,帮助幼儿

  层层叠加,完成武术表演。从最初的看图示找规律,自主探究动作;到跟着小师傅学习动作;再到出示小拳头进攻;再到进攻和防守时候的喊声助威;最后变出象形拳练出绝招。《纲要》指出:“使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幼儿时期逐步形成了创造表现的意识,所以要给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请幼儿在观看少林武术表演中感受到方阵舞的整齐壮观,最后与同伴摆出方阵,一起合作,用刚劲有力的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感受成功与自信。幼儿一步步,由易到难,递进叠加,逐渐掌握完整的武术表演,完成教学重难点,获得了挑战成功的快乐。

  此外,在活动设计中创造性的设计趣味游戏方面、观察幼儿表现能力方面、师幼互动等方面我还需要在实践中锻炼,争取不断提高教育的智慧,使孩子们受益。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相长”,教师教的过程,也是自己提高的过程。我要走进孩子们的童心世界,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孩子会教给我教育成功的奥秘。做教育的有心人,不断学习,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把幸福带给孩子们。谢谢!

大班韵律教案12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轻盈、跳动及优美、舒展的情绪。2、探索手指随乐在身体各部位跳动的可能性,以及自己与同伴运用身体某一部位相互牵引移动的可能性。3、体验参与音乐表达、创造想象及人际互动的喜悦。

  活动准备:

  1、 音乐磁带:安东尼.德沃夏克《幽默曲》;

  2、 教师能熟练地清唱乐谱;

  3、 人手一个画板、一张画纸、一支画笔;

  4、 场景布置:球、图画……

  活动过程:

  1、初步体验与感知音乐的情绪、结构。

  1)师幼生共同倾听音乐,萌发自己关于音乐的第一印象。

  2)幼儿尝试表达。

  3)教师从多方面,尝试借助一定情境,采用多种方式随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幼儿再次欣赏,进一步感知音乐的'性质、结构。

  2、初步尝试跟随教师做身体模仿动作,体验动作与音乐(情绪、结构)的和谐。

  3、在分段随乐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动作表达的可能性。

  1)教师讲述故事,导入游戏情境。

  2)幼儿随A段音乐,在圈上玩“手指跳动游戏”,探索手指在身体其他部位跳动的可能性。

  3)幼儿随B段音乐,散点结伴玩“牵引游戏”,探索自己手指与同伴手指相互牵引移动的可能性。

  4)幼儿随C段音乐,再次散点结伴玩“牵引游戏”,探索自己与同伴运用身体其他部位相互牵引移动的可能性。

  4、完整随乐律动游戏。

  5、与客人老师合作游戏。

大班韵律教案13

  设计意图: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果实累累,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田野里,有金黄的稻穗沉甸甸的弯下了腰。秋风一吹,翻起金色的海洋。周末放假的时候,有些小朋友回到乡下都看见农民伯伯开始收割稻子了。这丰收的情景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个韵律活动“秋收乐”,让幼儿迁移生活看到的收割的饿情景进行创编动作,在欢快的音乐中来模仿农民伯伯收割稻子的样子。通过与朋友一起欢乐的韵律,体验丰收带来的喜悦。

  一研后调整与反思:

  1、在活动中幼儿能迁移生活中看到的情景,并创编出一些比较形象的动作来进行表演,表演中很投入,很高兴。

  2、在场地布置上要进行调整,椅子可以围成一个大圆并靠后。在前面空余的地方贴上红、黄、蓝、绿四条线条作为表演割稻时的田埂,让幼儿有一定的起点,这样可以避免拥挤。

  3、图谱的利用率不高,可以去掉。

  4、在动作表演的时候不仅要动作尽量作到有节奏优美,而且在表情、姿态上也可进行一些引导,这样表演会更加的生动,更能体现丰收的喜悦。因此第二条目标改为:尝试运用表情、动作、姿态表现稻田丰收的喜悦。

  5、在完整欣赏的时候,可以用配乐陈述性的语言来有感情的讲述,在这样的语言提示下有利于幼儿更好的感受、理解音乐。

  6、可收集一些稻田的图片制作成幻灯,在幼儿表演的时候根据情节的变化出示相应的画面。

  二研后调整与反思:

  1、有了上一次的场地改进,在活动中幼儿的拥挤情况有所好转,并且有了场地的情景暗示,幼儿在活动中幼儿好象真正的到了稻田里,表演起来就更加的投入了。

  2、韵律最后要把收割下来的稻子运到一起,幼儿容易把稻子运到自己的座位上,于是讨论后决定,是否可以在场地的中间贴一个圆形作为粮仓。让幼儿运的时候更加的有目的性,运完后可以引导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进行庆祝。

  3、在完整欣赏的`时候,加入了语言情景讲述,使得幼儿对音乐有了较好的理解。考虑后觉得,是否可以在完整欣赏讲述的时候加上动作,这样可为接下来的完整表演打下基础。

  4、四条田埂太多,可去掉两条,这样往前“割稻”的时候场地会比较大。

  附:三研课例: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活泼,在“稻田丰收”的情景中创编割稻、捆稻、运稻的动作。

  2、尝试运用表情、动作、姿态表现稻田丰收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1、课前有欣赏收割稻田的经验,初步知道收稻的步骤。

  2、场地布置

  3、稻田的不同景象的图片。

  4、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回忆生活中收割稻的经验

  (二)在创设的情景下,讨论并学习动作的表演。(出示相应的图片)

  1、割稻

  2、捆稻

  3、运稻

  (三)完整欣赏音乐,边讲述劳动的情景

  (四)有表情的完整表演。

  (五)交流劳动的感受,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幸福。

  三、活动反思:

  1、活动中能从幼儿的已有经验中来提升动作,并且音乐和动作也匹配的比较完美。

  2、运用了情景策略,包括场地的布置、幻灯的画面、老师的语言等,好象把幼儿带入了一个丰收的田野中,让幼儿在田野里欢乐的进行收割,体验丰收的快乐。

  3、在韵律的环节中能根据环节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引入方法。在割稻、捆稻的环节中动作从幼儿中来,老师进行提升,在运稻的环节中,我们充分的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背、扛、挑、推等)来进行表现,并从表演的好的幼儿中提升出要用力、脸部的微笑等,从和同伴的互动中帮助幼儿来提升动作。

  4、但在活动中发现,由于现在在我们这边收割稻子时,经常会用机器来进行收割,因此有许多幼儿对手挥镰刀收割的情景还是感知的比较少,虽然通过一些视频进行了了解,但毕竟有限。而且自己来提升生活中的动作,在美感上也还不够,因此觉得是否可以把韵律活动变为舞蹈欣赏,这样可能对幼儿来说有不一样的感受。

大班韵律教案14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结构与节奏,掌握“跳、蹦”的基本动作。

  2、能合着音乐节奏运动。

  3、享受游戏情景营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兔子头饰若干

  2、兔子舞音乐

  3、图谱

  4、皇冠

  活动过程:

  韵律活动:兔子音乐舞会

  1、复诉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以“好消息”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兔宝宝们,你们一起把儿歌“小白兔白又白”说给妈妈听下好么?”

  (幼儿一起讲诉儿歌)“宝宝们真的很棒,妈妈要告诉你们个好消息,想听么?(想)今天森林里将举行一场音乐舞会,在舞会上将会选出跳的最棒的'舞者,为他戴上最美丽的皇冠。”

  2、让幼儿了解“舞会”

  师:“宝贝们,你们想不想戴上这个皇冠?”(想)“恩,我也想戴皇冠哦,那你们知道在舞会上要干什么了?”(幼儿自由回答)“对的,宝贝们你们是真的很聪明的哦,在舞会上要跳舞、唱歌、还有蛋糕吃哦,那你们想不想去参加了?”(想)“那我们一起参加去参加吧,但是,我们还不会,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学一学吧。”

  3、出示图谱,教师示范

  师:“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小脚、小手)“对的,那有小手的地方我们就拍拍小手。小脚的地方就跺跺小脚,清楚了么?下面你们先看妈妈做一遍”(按照图谱,教师示范)“下面,你们就一起跟着妈妈后面一起来做一做吧!”

  反复练习几次,加深幼儿对节奏的兴趣。

  师“你们真的很棒,这么快就学会了,拍手的地方我们也可以拍拍肩是吧。下面,我们跟着音乐后面跳一跳吧。”

  合着音乐反复练习,加强对音乐的节奏

  4、音乐舞会开始,再次加深对音乐节奏的认识

  师“宝贝们真棒,你们累不累啊,(累)那我们休息一下吧,等音乐会的开始吧!”

  配班:“亲爱的小朋友们,准备好了么?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尽情地跳起来,动起来来吧。”

  音乐响起,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共舞。

大班韵律教案15

  设计思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欣赏到由一群中学生表演的竹子民间舞蹈——《蕲竹舞》,既吸收了传统艺术元素,又整合了现代舞蹈、音乐、灯光等时尚元素,妙趣横生,我被这个舞蹈所深深吸引。让幼儿从小接触优秀的民间舞蹈作品,并由此领略其中蕴含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核心思想,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追求的目标之一,于是我们有了设计这个音乐活动的想法。

  我们对音乐作品《蕲竹舞》进行了一定的改编(见附后乐谱),将作品改编为AB结构,使AB两段乐曲具有鲜明的对比效果:A段旋律活泼欢快,表现敲击身体的动作;B段旋律强烈、富有震撼力,音乐的乐句为a+b结构.并以对答句的形式呈现,前半乐句a有旋律,此部分创编造型动作,后半乐句b仅由排鼓按|×××××××××× ×|的节奏型演奏,此部分创编敲击动作,随乐表演时让幼儿轮换选择a部分或b部分进行表演,使幼儿有比较充分的思考反应时间。整个活动设计为三个层次,循序渐进,让幼儿在每一次的音乐学习中都能获得快乐体验。

  活动一敲敲多变的鼓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用手敲击身体和敲击鼓面等相应动作表现A段的欢快与B段的强烈。

  2.体验与同伴合作造型、敲击,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切好的音乐,观看过各种各样鼓的造型,幻灯片。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玩敲鼓,我们要来敲各种各样有力量的鼓,敲鼓前我们先来敲敲身体做做热身运动。

  2.感受A段乐曲,并随A段音乐敲击身体的某个部位做热身准备。

  师:我们可以用手敲身体的哪里呢?(根据幼儿的回答,随A段音乐敲击身体的一个部位)

  3.感受B段乐曲,尝试用一只手掌当鼓面造型,另一只手敲击鼓面来表现B段乐曲应答的句式。

  (1)出示一个鼓面的幻灯片,以够用为原则探索一个鼓面不同方位的造型动作。

  师:热身运动做好了,我们先来敲一个在上面的鼓,我们的手上没有鼓,怎么办呢?我们用一只手掌来变鼓面,仔细看我是怎么变的。(教师示范变鼓动作,幼儿模仿)

  师:鼓除了在上面还可以在哪里呢? (全体幼儿根据回答做出用手掌向下、向左、向右的造型动作)

  (2)欣赏教师随乐表演变一个鼓面的造型动作。

  师:现在我来变鼓,看看我变了几次?(四次)每次变得一样吗?(不一样)

  (3)幼儿跟随教师表现一个鼓面的造型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变一变,注意在“准备、一二”的时候做好准备,在变的时候马上变出来。(幼儿模仿练习一遍)

  第四次和前面变的有什么不一样?第四次是变了很长时间才停住的,前三次是变出来马上停住的.。(教师分别哼唱第四句和前三句,幼儿随乐表现变鼓动作)

  (4)跟随B段乐曲(慢速)进行一个鼓面的造型、敲击动作。

  (5)跟随B殴乐曲(原速)进行一个鼓面的造型、敲击动作。

  4.随乐表现A、B两段乐曲的敲击动作。

  师:现在我们将敲身体和敲鼓连起来玩一遍。

  5.尝试用两只手掌表现鼓面的造型动作,两两合作敲击。

  (1)出示两个鼓面的幻灯片,尝试用两只手掌表现两个鼓面的造型动作。

  师:除了可以敲一个鼓,还可以怎么敲?(敲两个鼓)这两个鼓怎么变? (幼儿表现幻灯上两个鼓面的造型动作)

  两个鼓除了这样变,还可以怎么变? (幼儿创编动作,教师积极模仿幼儿的动作)

  (2)幼儿表现两个鼓面的造型动作,教师用手敲击。

  师:你们的两只手都当鼓了,谁来敲呢?

  我来当鼓手,你们一定要变出让我敲得到的鼓,注意这一次我不用动作提醒,你们可要自己变出各种各样有力量的鼓。(幼儿随乐变鼓,教师敲击鼓面,并发出“嘿嘿”的声音)

  (3)幼儿一边发出“嘿嘿”声,一边表现鼓手敲击动作。

  师:你们变出了那么多有力量的鼓,我也想来变鼓,你们来当鼓手“嘿嘿”敲一敲。(幼儿随乐练习空手敲击一遍)

  (4)教师表现两个鼓面的造型动作,幼儿敲击。

  (5)幼儿两两合作表现两个鼓面的造型、敲击动作。

  师:现在请你们和好朋友一起来合作敲一敲,先商量好谁来当鼓,谁当鼓手。(幼儿在位置上随乐两两合作造型、敲击第一遍)

  合作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现在请你们交换角色,再来玩一遍。(幼儿在位置上随乐两两合作造型、敲击第二遍)

  师:现在请你们和好朋友找个空位置商量好谁来当鼓,谁当鼓手,这一次我们要连起来玩两遍,中间我们直接换角色。(幼儿找空位置,两两合作表现乐曲两遍)

  6.尝试合作表现一套鼓的造型、敲击动作。

  (1)出示并引导幼儿观察一套鼓的幻灯片。

  师:这一次我们要来敲一套鼓,这套鼓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在前有的在后,有的在左有的在右……

  (2)请几位幼儿合作表现一套鼓的造型动作,教师进行敲击表演。

  师:谁来挑战变一套鼓呢?现在我来做鼓手,你们在变鼓的时候,马上合作变出鼓来。(师幼随乐表现,教师要尽可能敲击到每一位幼儿变出的鼓面)

  (3)幼儿分成三组,与客人老师合作表现一套鼓的造型动作,客人老师表现即兴的敲击动作。

  活动二竹儿响咚咚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跟随乐曲表现竹棍敲击身体和敲击竹棍的动作。

  2.在敲击竹棍的比赛情境中,尝试探索用一根竹棍进行造型、用竹棍敲击竹棍动作来表现B段乐曲的应答句式。

  3.合作时能用眼神与同伴进行交流,体验使用竹棍进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根竹棍。

  2.幼儿学过竹棍操,并探索使用竹棍进行各种造型。

  活动过程

  1.复习敲鼓动作。

  (1)师幼随乐进行左右手互动敲鼓动作。

  (2)两两合作进行变鼓造型、敲击动作。

  2.尝试探索用一根竹棍进行造型、敲击的动作表现B段乐曲应答的句式。

  (1)交代比赛内容。

  师:今天在这里要举行一场敲击比赛,会是什么呢?变变变,变出了一根什么?(竹棍)今天在这里要举行一场用竹棍进行造型、敲击的比赛。

  (2)探索用一根竹棍进行造型的各种动作。

  (3)创编用竹棍敲击竹棍的节奏型:①|×一×一|②|××××|③|××××××|。

  (4)幼儿自选敲击节奏型,两两合作,跟随B段音乐进行竹棍的造型和敲击动作。

  3.两两合作随A、B两段乐曲进行竹棍敲击动作。

  A段音乐,幼儿使用竹棍敲击身体部位;B段音乐,轮换进行使用竹棍造型、敲击动作。

  4.将幼儿平均分成两组进行敲击比赛,每组中一位幼儿当敲击手用竹棍进行敲击,其余幼儿用竹棍合作造型。

  活动三快乐竹棍舞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跟随乐曲表现两根竹棍敲击身体和敲击竹棍的动作。

  2.创编用两根竹棍进行造型、竹棍和竹棍相互敲击的各种动作来表现B段乐曲的应答句式。

  3.初步感受竹棍舞的特点,体验随乐跳舞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对小竹棍,每人一顶竹叶头饰。

  2.了解竹棍舞的特点,幼儿观看过舞蹈《竹棍舞》VCD。

  活动过程

  1.复习使用一根竹棍进行造型、敲击动作。

  (1)幼儿随乐进行左、右手互动敲鼓动作。

  (2)两两合作进行一根竹棍造型、敲击动作。

  2.尝试探索用两根竹棍进行造型,用竹棍敲击竹棍动作表现B段乐曲应答的句式。

  (1)尝试探索两根竹棍的各种造型动作。

  师:刚才我们进行了一根竹棍的造型敲击,现在我们要挑战两根竹棍的造型敲击,两根竹棍可以怎么造型呢?(启发幼儿创编各种使用两根竹棍进行造型的动作,并请几位幼儿上来展示,教师进行积极评价)

  (2)幼儿随乐创编两根竹棍造型动作,教师进行竹棍和竹棍的敲击动作。

  (3)尝试探索各种竹棍敲击竹棍动作。

  师:刚才我们创编出了各种各样用两根竹棍造型的动作,那竹棍和竹棍可以怎么敲呢?(启发幼儿根据他们的回答,摆弄竹棍做出不同的敲击动作)

  (4)教师随乐创编竹棍造型动作,幼儿随乐创编敲击动作。

  (5)合着音乐轮换完整创编B段用两根竹棍造型和敲击的各种动作。

  教师请喜欢进行造型和喜欢敲击的幼儿分别站成两排,随乐完整创编B段两根竹棍造型和敲击的各种动作。

  (6)幼儿两两合作,跟随B段音乐进行两根竹棍造型和敲击的动作。

  3.两两合作,随A、B两段乐曲进行竹棍敲击动作。

  A段音乐,幼儿使用两根竹棍敲击身体部位;B段音乐,两两合作进行使用两根竹棍造型、敲击的动作。

  4.游戏:竹棍乐。

  师幼戴上竹叶头饰。A段音乐,幼儿一边自由走动一边用两根竹棍敲击身体的不同部位,到句尾找到自己喜欢的队(造型队在左边,敲击队在右边);B段音乐,造型队和敲击队轮换进行两根竹棍的造型和敲击动作。

  音乐重复第二遍。A段音乐,幼儿一边自由走动一边用两根竹棍敲击身体的不同部位,到句尾找到自己喜欢的朋友;B段音乐,两两合作进行两根竹棍的造型和敲击动作。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当幼儿对音乐和敲击竹棍高度熟练后,尝试加长音乐,再编排队形,完成成品的竹棍舞。

  活动反思

  韵律活动((敲敲乐》的开展,使我深刻体会到,在幼儿韵律活动中,要激发幼儿学习韵律的内在动机,提高韵律活动的积极性,除了对幼儿进行积极正确的评价外,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适合幼儿认知特点的音乐材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韵律活动的设计首先是对音乐材料的选择,教师既要考虑作品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又要考虑幼儿感知、理解音乐的实际水平。要为幼儿选择节奏清晰、结构工整、形象鲜明的音乐。如果材料是器乐曲,还要考虑结构单纯、长度适中。《敲敲乐》的音乐选自竹子民间舞蹈《蕲竹舞》,在对这个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原作无论在长度、速度还是结构上都不太适合幼儿,因此我们对原作品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这样的调整不仅能让幼儿非常明显地区分A、B两段乐曲,并且能够较明显地听出B段有旋律部分为造型,排鼓节奏型演奏为敲击。这样的音乐材料为幼儿的表达表现提供了自由空间和秩序的保证。

  设计循序渐进的活动环节是活动成功的保证。《敲敲乐》活动设计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动作的设计符合幼儿身体发展的特征,遵循从上肢到下肢,同时兼顾动作的动静交替。并且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给幼儿适宜的认知挑战,让幼儿融验成长快乐,增强自信心。如在“敲敲多变鼓”活动中,首先请幼儿探索一个鼓面不同方位的造型动作,通过观察、模仿学习澄清动作模型,完成左右手的互动。接着让孩子迁移经验,创编两个鼓面的造型动作,并创设问题情境:“两只手当鼓面,谁来敲?”完成两两合作造型敲击。最后让孩子挑战合作变一套鼓。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深切体会到每进一步都会产生不同的美好经验,激发他们投入全部的热情。

  给予幼儿明确的任务是完成教学预设的保障。活动过程中我不断地澄清动作模型,让幼儿清楚动作的任务标准,很好地完成动作。如在“敲敲多变鼓”活动中,我通过提问来帮助幼儿明确:教师一共造型四次;教师每次的造型都不一样;前三次动作变化的频率快,第四次慢。这样,在幼儿观察、模仿学习动作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抽象出动作的模型,并澄清动作的标准。

  适时提供高级榜样将困难化解于无形之中。当幼儿认为他们有能力学习与执行榜样所示范的行为时,他们就会注意榜样,并认为“如果他们能做到,我也能做到”。如在“敲敲多变鼓”活动中,教师以“够用”为原则让幼儿探索一个鼓面不同方位的造型动作后,提取了上、下、左、右四个方位的动作进行合乐示范,为幼儿提供了高级榜样,让幼儿清楚如何合乐表现一个鼓的造型动作。在两两合作造型、敲击环节,教师请一位幼儿来当变形金刚鼓,自己当鼓手,进行合作敲击,为幼儿如何进行两两合作提供了高级榜样。探索合作表现一套鼓的造型动作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这个环节教师请了几位幼儿合作表现一套鼓,教师表现鼓手,为幼儿提供了高级榜样,使幼儿相信自己能够接受挑战表现一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