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老虎》教案

《老虎》教案

时间:2023-03-28 16:34:58 教案 我要投稿

《老虎》教案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虎》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虎》教案15篇

《老虎》教案1

  一、设计意图

  幼儿期是形成健康行为的有利时期,此时幼儿对人体缺乏足够的认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需要成人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和保育,以使幼儿形成有益于终身的健康行为方式。健康活动《爱吃糖的老虎》内容生动有趣、寓意深刻,通过故事的形式教育幼儿爱护和保护牙齿。活动运用多媒体课件及游戏的方式,培养了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二、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针对幼儿的年龄及认知特点制定了以下目标:

  1、启发幼儿了解牙齿的功能和龋齿的危害;

  2、通过幼儿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探讨活动相结合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身体健康;

  3、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了解牙齿的功能和龋齿的危害。难点为教育幼儿如何保护牙齿。为使活动呈现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西瓜、(龋齿)汉字、牙齿模型、小镜子、牙刷、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兔子头饰一个

  三、教法学法

  本次活动的组织形式是以集体讨论为主,分组操作为辅。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我除了以可爱、亲切的兔子医生形象贯穿始终,用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还采用了视听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并以操作法、赏识激励法对活动加以整合,达到科学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使孩子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从中了解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我还运用体验法、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想一想、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促使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约2分钟)

  1、以吃西瓜的方式引起幼儿对牙齿的兴趣。老师扮兔医生说:“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为你们准备了甜甜的西瓜,请你们一边吃一边想,你是用什么把它咬碎的?”(牙齿)

  2、在幼儿回答后出示牙齿模型,让幼儿说说牙齿的样子及作用。使他们知道方方的牙齿可把食物切断、嚼碎,帮助我们吸收营养,使身体长的结实健康。

  (此环节幼儿通过亲自体验,进一步了解牙齿的作用。教师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

  (二)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危害(约15分钟)

  1、兔医生(师):“健康的牙齿使小朋友看起来更好看,健康的牙齿有时也会变的不健康,连威武的老虎也会得牙病,你想知道为什么吗?”请小朋友观看多媒体动画片《爱吃糖的大老虎》。

  (课件的演示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欲望,可以直观轻松的理解内容意义。)

  2、幼儿边看边思考回答问题

  观看动画(一)后进行提问:狐狸为什么害怕大老虎?(请幼儿自由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观看动画(二)后进行提问:狐狸是个狡猾的家伙,它一定会想办法对付大老虎,它想什么办法呢?(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回答)

  观看动画(三)后引出问题: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老虎的牙齿最后到底怎么样了?

  观看动画(四)后老师小结:小朋友们听的真仔细,说的也很好,它每天吃糖,还不刷牙,糖在口腔中变成了酸,把牙齿给腐蚀掉了,成了没有牙齿的老虎,狐狸不再害怕它了。

  (刚才看多媒体课件这一环节,依据《纲要》要求,给幼儿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充分挖掘幼儿的思维能力,教师起到了引导和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的作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龋齿的原因。)

  3、请小朋友用镜子看看自己的牙齿,和同伴们说说牙齿是什么颜色的?找找有没有小洞洞?并请个别幼儿谈谈蛀牙牙疼时的感受。同时丰富词汇:龋齿。

  (此环节设置为幼儿提供讨论谈话的机会,让幼儿结合实际谈谈亲身感受,进一步了解龋齿的危害。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练幼儿大胆发言,增强幼儿自信心。)

  (三)、教育幼儿保护牙齿(约10分钟)1

  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保护牙齿。

  小结: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甜的食物,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这样牙齿才会健康。

  2、操作游戏

  兔子医生:“现在我们在来和牙宝宝做个游戏,这里有张图片,有哭的牙齿宝宝和笑的牙齿宝宝,还有许多的食物和用品,你认为哪些食物和用品吃多了用多了对牙齿有帮助就和笑的牙齿宝宝连在一起;哪些食物和用品吃多了用多了对牙齿有坏处就和哭的牙齿宝宝连在一起。(幼儿操作、展示作品、随机讲述)

  (这一环节我设计游戏方式又一次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从而进一步了解保护牙齿的知识。此环节面向全体幼儿,给能力较差胆子较小的幼儿,有了尝试的机会,教师更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

  3、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约2分钟)

  先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是怎么刷牙的,及时进行纠错,并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

  (四)、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你们真棒!不但知道了龋齿的危害,还懂得了怎样保护牙齿,晚上回家请你把这些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活动延伸是为了让孩子再一次巩固所学到的本领,并给每个孩子都当小老师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五、效果预测

  在此活动中,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不断引导幼儿探讨回答问题,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思考,能积极主动发言,使幼儿进一步了解牙齿的作用及龋齿的危害,扩展了幼儿的知识面。在这时会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幼儿知道不敢说,有的幼儿想说却没有被叫到。因此,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幼儿,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表现自己,使幼儿从中得到真正的锻炼。

《老虎》教案2

  教材分析:

  大班幼儿对早期阅读非常感兴趣,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选择了东方娃娃的“小老鼠和大老虎”,幼儿都知道,老虎是强者,老鼠是弱者,这其中二者的矛盾冲突便出现了,书中通过人物中的对话,充分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但是结局又出人意料,用一个比较完美的结果对幼儿进行了品德方面的教育。育教娱乐,其乐无穷!

  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分角色朗读,表现自己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

  2、能根据书中画面的线索,讲述对故事后半部分内容的猜测。(根据自绘的亲子手册讲述)

  3、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帮互助不能以大欺小的道理。

  准备:

  1、头饰、小花、积木、面包圈、帽子

  2、幼儿用书、幼儿亲子小书

  3、实物投影仪

  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回忆书前半部分内容:

  “大老虎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念呢?”

  “小老鼠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念?”

  本环节我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中大老虎和小老鼠的性格特征,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并且做到图文对应。

  二、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线索,讲述猜测内容:

  1、讨论:“故事的后面发生了什么事?”

  2、请个别幼儿边看自己的.亲子手册边讲述内容。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拓展幼儿的思维,发挥幼儿的想象,让幼儿去自由地猜测结果。

  三、|看表演,引出故事的后半部分内容。

  表演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惫时,老师的表演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单纯的看书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一、和幼儿共同阅读图书

  “大老虎有什么样的变化?”

  “小老鼠有什么样的变化?”

  四、“你和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引导幼儿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

  在阅读活动中,我们不仅让幼儿感受故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在故事中让幼儿明白做人的道理。延伸:将相关的头饰放在活动去让幼儿尝试表演。

《老虎》教案3

  一、绘本导读

  很喜欢这个绘本,一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老鼠和一只大大的强悍威武的老虎居然成了好朋友,这对很不相称的好朋友之间因为一些小小的问题波澜迭起,这些小小的问题其实也是存在于小朋友的生活当中的,比如故意踢翻朋友的玩具、和朋友一起分享的时候自己可能会多留一点的小心眼,这些都会让孩子感觉到绘本故事的亲近,他们在阅读中可以经历着相同的情感变化。而小老鼠大胆地和大老虎绝交,大老虎想尽办法赢回小老鼠的友谊,最终获得小老鼠的谅解的比较完美的结局会让幼儿雀跃,从中也能学到和朋友友好相处的一些方法。我想这就是绘本的价值所在吧。

  整个绘本还采用对比的方式把喜剧气氛渲染到了极致,从玩游戏时投降的“小老鼠”到角色互换后投降的“大老虎”,从“小老鼠”身上的创口贴到“大老虎”身上的创口贴……富有趣味的设计,一种顽童的幽默跳跃在字里画间,让人自始至终忍俊不禁。

  二、活动设计

  针对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把整个绘本分成两部分进行学习,第一部分是精读,重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在阅读图片中了解小老鼠和大老虎两个好朋友之间出现的一些小问题,从中体验小老鼠的心理感受,并能够判断大老虎的行为对错。第二部分从两个好朋友分开,大老虎想挽回小老鼠的友谊开始,通过幼儿为大老虎提建议、自主选择图片讲述大老虎为小老鼠做的事,最后集体倾听故事的后半部分达到高潮,体验朋友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

  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以及情感的体验上我并没有特别的深入,只是适当的点到,社会性情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个故事、一本绘本就可以马上实现。基于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做出一些行为判断,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应该怎么做?就够了。

  活动目标:

  1、知道朋友相处时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2、懂得要友好地与同伴相处。

  活动准备:

  PPT《小老鼠和大老虎》 、绘本小书《小老鼠和大老虎》

  活动过程:

  1、以歌表演《拉拉勾》导入,谈话激发幼儿原有生活经验。

  幼儿两两结伴进行歌表演《拉拉勾》并说说自己的朋友

  2、播放PPT书的封面,教师提问:封面上的大老虎长得怎么样?小老鼠长得怎么样呢?

  小老鼠和大老虎是什么关系呢?你从哪看出来的?

  3、教师播放PPT讲述故事(到13页),师幼一起讨论:

  (1)大老虎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2)小老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小老鼠会怎么做?

  (3)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人像大老虎一样欺负你?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师播放PPT讲述故事(到19页),师幼一起讨论:

  请你猜一猜大老虎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大老虎你会怎么做?

  5、教师播放PPT讲述故事(到27页),师幼一起讨论:

  你认为小老鼠会和大老虎继续做朋友吗?他们在一起怎样玩才能继续做朋友?

  大老虎会一直这样让着小老鼠吗?为什么?你认为他们应该怎样做?

  6、观察图片,关注细节

  请小朋友拿出椅子后面的书,找一找小老鼠和大老虎家里的秘密,看看他们的照片是怎么挂的?(老虎的挂在上面,老鼠的挂在下面)看看封底他们的照片又是怎么挂的?(并排挂的)说明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关系平等了)

  活动延伸:

  出示PPT最后一页:小老鼠和大老虎的问题解决了,可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是什么呢?谁来了?(犀牛)在平时的生活中和比自己高大强壮的朋友在一起应该怎么相处呢?

  三、活动反思如下:

  1、过程紧凑,环节目标达成度高。

  首先,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小老鼠与大老虎之间的关系,引起孩子兴趣的同时也为后面的活动作铺垫。在这里我做了两手准备,一个是直接讲述,一个是通过回忆先描述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样子,再让孩子思考当小小的小老鼠碰到大大的大老虎时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在跟孩子们初步接触以后,我采取的'是第二个方案。

  其次,从阅读封面,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一对好朋友的亲密快乐。到聆听小老鼠的独白,猜测两个好朋友之间的问题来逐步展开,在四个小问题的呈现环节,分别采用先聆听后思考、先观察后表达、猜测等方法层层展开,重点通过观察小老鼠的表情、猜测小老鼠的心里,感受朋友之间的不友好带来的不愉快。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的倾听比较好,能够跟随着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

  最后,难点的突破,主要通过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为大老虎提建议、分组选择图片讲述以及后半部分的完整聆听,体验朋友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

  2、情感激发较好。

  情感是这个绘本发展的主线,因此在环节设计上,我牢牢抓住这一点来深入。在表达上用生动的语言带领孩子去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在细节关注上,设计了体验环节,让孩子们和朋友一起做做亲密的动作;自己扮作与朋友刚刚分开的小老鼠,让孩子们用语言和动作来安慰小老鼠进一步体验角色的感受,增进了孩子和我之间的感情。并在每一次的小结中注重情感的提升,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和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3、提问合理,回应有效。

  每一次的提问都能够针对画面意思的理解以及情感的体验来设计,尽量做到提问方式多样,回应不重复,注重回应中幼儿关键经验的提升。

  4、关注图片细节

  让孩子找一找、看一看之前小老鼠和大老虎的照片是怎样挂的?最后封底又是怎样挂的?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关系的变化。总的来说这节活动还是比较成功,因为这节活动在3月份举行的全县“社会领域优秀教学活动展示”中我曾上过,当时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听课教师的认可。

  不足:

  由于一些设备的关系,白板反光比较厉害,画面不是很清楚。虽然引导幼儿去关注画面的细节,但还不是很到位。

《老虎》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布老虎质朴可爱的外形和强烈的色彩对比。

  2、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进一步熟悉布老虎的外形。

  3、体会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

  活动准备

  1.自备实物布老虎数只

  2.挂图《母子虎》

  3.《美工》第16页

  4.语言磁带和CD

  活动过程

  一.玩玩实物布老虎。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玩具,大家看看都是什么?

  它们是用什么做的?你喜欢吗?你想怎么和它玩呢?(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与布老虎进行游戏)

  二.感受布老虎的模样

  1.教师;摸一摸它身上有哪些颜色?是怎样搭配的?你喜欢那些颜色搭配在一起?

  2.教师;摸一摸它身上的花纹有什么感觉(如布老虎身上的花纹是刺绣的,手感较明显)

  3.比较布老虎与真老虎,进一步感受它的形态。

  --教师;莫你见过真正的老虎吗?真老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与布老虎有什么不一样?(真老虎很凶猛,让人害怕,布老虎很可爱,很柔软,头大大的,身体圆圆的)

  三,看挂图,继续感受。

  1.教师(出示《母子虎》):这是一对怎样的老虎?它们在做什么?小老虎的手在做什么?妈妈的头是怎样歪着的?妈妈的尾巴是怎样的?弯下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如果是竖起来呢?它们的心情怎么样呢?(妈妈的头向前歪着,好像在听小老虎说话,又像想让小老虎摸它,脸上很慈祥、很开心、轻松的样子)。

  2.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师:看了这些布老虎,你心里有什么想法?你爱自己的妈妈吗?妈妈也爱你吗/

  活动延伸

  四.绘画活动

  1.在《美工》第16页给布老虎画上漂亮的花纹。

  2.听《布老虎的故事》,了解布老虎的来历。引导幼儿讨论:妈妈做布老虎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心情怎么样?宝宝拿着布老虎的时候,又会怎样想呢?

  活动提示:

  五、教师应尽量收集实物布老虎让幼儿充分地去感受。如果没有,可以欣赏幼儿用书上的图片。

  六、幼儿在理解《母子虎》这幅挂图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尽量让幼儿自主观察、自主谈论,同时教师也可以和幼儿一起用动作模仿的方式,让幼儿感受这幅图所传递的情感.

《老虎》教案5

  活动名称

  音乐游戏《老虎和猪》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音乐不同的旋律用身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内容。

  2.感受玩应变游戏的`快乐。

  3.体验与他人交流合作和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讲故事,让幼儿进行发音练习。

  基本部分: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第一遍感受歌曲。

  2、出现动画,教师再次演唱歌曲。

  3、教师逐句教唱歌去并和幼儿一起创编动作。

  4、进入游戏环节,教师扮演大老虎,讲解游戏规则。

  5、幼儿扮演老虎,开展游戏,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6、依次出现老虎,枪的图片,游戏难度升级,幼儿进行游戏。

  结束部分:

  教师扮演虎妈妈,幼儿扮演小老虎,一起爬出活动室。

《老虎》教案6

  目标要求

  1.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培养良好的用电习惯。

  2.能安全使用家用电器,在发生触电等事故时有自救和救人的能力。

  3.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确保用电安全。了解违规用电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和灾祸。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电的作用真大。

  ⑴谜语:看不见,听不着,吃不得,碰不得,各种电器需要它,生活生产作用大。(教师出示课件:“谜语”。)

  ⑵电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出示课件:“生活中的电”。)

  师:电是无形的,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生产中,它的作用更大。有了它,工厂里那么多的机器才能隆隆开动,吊车才能轻而易举地吊起几吨的重物,商场里的电梯、马路上的电车才能开动。我们的生产生活真是处处都离不开电呀!

  2.电的危险更大。

  师:让我们来看一段报道。(教师出示课件:“意外触电死亡报道”。)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惨剧呢?学生交流。

  师:电,来得比水还快,威力比火更大。瞬间就能让人残废,甚至夺走鲜活的生命,破坏幸福的家庭。电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为我们服务,但如果我们不摸透它的“脾气”,它就会成为一只发怒的老虎,给我们带来危险和灾难,所以电又被称为“电老虎”,可见它的厉害。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了解一些安全用电的知识,小心电老虎,不让电老虎发威。(出示:课题。)

  二、学习

  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⑴师:电流通过人体就会造成伤亡,那么怎样让电不通过人体呢?让我们先来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师:大家都知道,电线里面是铜丝,外面包着塑料,传电的是里面的铜,像铜丝那样能很好传导电流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导体;像塑料那样具有良好电绝缘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导体是用来输送电流的,如果没有导体,电流就无法输送了,那么人们就无法用电了。绝缘体是用来防止触电的,如果没有绝缘体,那么人们用电就很不安全了。所以绝缘体和导体对我们的生活都是不可缺少的。

  师:大家可知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各种金属和酸、碱、盐的水溶液以及电离气体、大地等都是导体。玻璃、电木、橡皮、石蜡、塑料等材料是绝缘体。)

  ⑵师:一个叫小明的孩子,碰到了一件怪事,想委托我请大家帮帮忙,你们愿意吗?(教师播放录音:“小明触电”。)

  小结:小明的木凳原来是放在浴室里的,浴室潮湿,凳子上有水,而水是导体,所以小明才会有触电的感觉。

  2.家庭用电安全常识。

  ⑴认识安全用电标志。(教师出示课件:“安全用电标志”。)红色标志表示禁止触摸,黄色表示注意安全。

  ⑵不要随意拆接电线。应该请专业的电工拆接,确保安全。

  ⑶用右手插插头。心脏在人体左侧,万一有危险,能减轻伤害。

  ⑷不要在同一插座上插多个电源插头。许多家用电器的启动电流很大,可能会使插座接点、引线均难以承受,导致起火或电击。

  ⑸打雷时,关闭家用电器的电源。

  3.学会看家电说明书,正确使用电器。

  (教师出示课件:“家用电器说明书”,点击出现电饭锅、空调、微波炉说明书。)学生快速浏览。

  小结:每一种电器都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在使用前一定要先充分了解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才能保证我们安全使用。

  4.找找身边的危险。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那么多有关安全用电的知识,现在老师就让大家来当当“用电安全小警长”,找找哪些小朋友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教师播放录像:“身边的危险”。)

  5.急救站。

  师:要是看到身边的人触电了,怎么办?让我们再来回顾刚才的.爸爸和妈妈分别是怎么救孩子的。(教师播放录像:“触电”。)

  师:你觉得谁的做法是正确的?(急救方法:切断电源、如果是高压线或不知道该怎么救,就直接拨打110,不要在没把握的情况下救人。)

  6.(教师出示课件:“用电安全儿歌”),学生齐读。

  三、拓展

  师:刚才我们聊了电,知道了电是人们生活中的好朋友,是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但同时,电又像一只凶猛的老虎,危险到我们的安全。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一个有关电的知识竞赛。(教师出示课件:“竞赛题”。)

  规则:

  1.每组分别有5题必答,共20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得分。

  2.各组同时必答10题。派代表亮题板,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

  3.各组同时必答4题。派代表亮题板,答对加20分,答错扣10分。

  小结:恭喜获胜的小组。最后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安全用电,千万别让电老虎发威。祝愿我们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能用好电,享受电带给我们的幸福

《老虎》教案7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了解老虎的外形特征和习性,知道老虎是森林中食肉的动物。

  2、使幼儿知道老虎是珍贵的野生动物,教育幼儿要保护它们。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老虎》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上的画面,认识老虎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提问:“这是什么?看起来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从整体及头、四肢、身体进行观察并讲述。有的小朋友见国真的老虎,请你说说你看见过的`老虎是什么样的?”“老虎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干什么?怎样活动?你听过老虎的叫声吗?”“老虎吃什么,它怎样捕食?为什么它能捕到小动物?

  2、引导幼儿讨论老虎在森林里的作用。

  提问:“老虎是生活在森林里的野生动物,你知道它们在森林中是怎样生活的吗?”“你害怕老虎吗?”(向幼儿介绍老虎的作用。)

  我国有珍贵的东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现在由于森林的减少,东北虎越来越少,我们要保护老虎。

  3、小结:“大自然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组成一个大家庭。缺少谁都不行。”

  活动延伸

  在美工活动中画老虎。

  活动反思

  科学教育对于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思维的启蒙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教育,可以使幼儿对周围世界中的事物有初步的正确认识。

  通过本次的教学活动,幼儿知道了野生动物老虎及其生活习性,初步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的情感,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图片的展示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老虎》教案8

  一、设计理念:

  在一次音乐活动后,孩子们饶有兴致地请我弹《两只老虎》的音乐,他们都高兴地唱着,这让我和他们共同生成了这个音乐游戏《两只老虎》。新《纲要》在艺术领域里也指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而歌曲《两只老虎》,歌词幽默诙谐,我将通过生动有趣地音乐游戏,让幼儿在宽松的活动氛围中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以仿编与表演相结合的形式,寓教于乐,使孩子们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能根据歌词大胆地表演,感受活动的快乐。

  2、尝试仿编歌词,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感受歌曲的幽默诙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尝试仿编歌词,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大胆地表演,感受活动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

  课件、幼儿已会唱歌曲《两只老虎》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利用课件,帮助幼儿复习歌曲《两只老虎》。

  二、利用课件,引导幼儿仿编歌词

  1、教师利用课件,帮助幼儿仿编歌词。

  今天,这两只小老虎在玩藏猫猫的.游戏,一只小老虎把自己的眼睛藏起来了,没有眼睛了;一只小老虎把自己的尾巴藏起来了,没有尾巴了。那我们也来想想,还可以把什么藏起来呢?

  2、教师演示课件,引导幼儿大胆演唱。

  三、表演游戏《两只老虎》

  如果你是这只奇怪的小老虎,你觉得小老虎身上可能会没有什么,那就请你用小手把它遮住。

  引导幼儿边说边做、边唱边跳,感受小老虎的有趣。

  四、延伸活动

  原来你们都是一只只奇怪又有趣地小老虎啊?我们去给小二班的小朋友看看我们这些可爱的小老虎吧!

  以“两只老虎在做游戏”引出活动,更能吸引幼儿。利用课件复习歌曲,为仿编活动作铺垫。

  通过课件中点击“小老虎的眼睛就缺眼睛”的形式来仿编歌词,既直观生动,又激发了幼儿的创编欲望,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再次给幼儿提供想象创编的机会,并通过变变、唱唱、跳跳的形式,使幼儿的思维更活跃,并能感受到音乐活动的乐趣,将活动推向又一高潮。

《老虎》教案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圆形进行组合想象,并添画成不同老虎形象。

  2、鼓励幼儿自由联想,大胆创作,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只勾线笔、活动的圆形、卡纸。

  【活动过程】

  一、以大大小小,三五成群的圆圈来激发幼儿的想象。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游戏,请小朋友闭上小眼睛,当老师数到数字3时,你们把小眼睛睁开来。

  “看,来了两个胖乎乎的圆圈宝宝,他们是双胞胎,身体紧紧地碰在一起,像什么?”双胞胎们玩累了,躺了下来,像什么呢?圆圈娃娃可调皮呢,一会儿跑到这,一会儿跑到那,玩的真开心,他们玩呀玩呀,碰到三个胖乎乎的.圆圈娃娃,他们是三胞胎,所以他们也紧紧地碰在一起,看看像什么?三胞胎可顽皮了,扭来扭去一会儿变成了这样?000像什么?扭来扭去又变成这样?还可以怎么变呢?今天圆圈娃娃真热闹,他们想和小朋友做游戏,他们有双胞胎,三胞胎,还有四胞胎呢,他们都紧紧地靠在一起,请小朋友把这些胖乎乎的圆圈娃娃一起做游戏,但双胞胎、三胞胎、四胞胎可不能挤在一起呢,一定要让他们分开一些,好让他们变魔术。

  二、以变魔术的方法,把圆圈娃娃变成老虎头。

  快来快来,圆圈娃娃要(大考吧幼儿教育 )变魔术了,变成了什么?

  三、帮助老虎找身体。

  小朋友亮亮的小眼睛有没有发现,这只老虎都少了什么呢?他们的身体在那儿呢?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三胞胎也想变呀,你想怎么变?

  四、幼儿创作。

  1、交代要求。

  这个小朋友真棒,帮老虎找到了身体,可小朋友的圆圈娃娃还没变成老虎呀?你们想不想变呢?我们帮圆圈娃娃变成一只只可爱的老虎,在变的时候,请小朋友想一想你的老虎在干什么,并且还要给老虎穿上花衣服,最后把它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创编故事《一群老虎》。

《老虎》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打击乐器描绘情境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表现力。

  2、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打击乐器描绘的《老虎磨牙》的音乐形象。

  3、运用体验、模仿、听辨等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森林之王的形象,并能简单表演。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聆听乐曲,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肢体动作,表现威风凛凛的大老虎。

  难点:听辨音乐所表现出来的老虎形象。

  教学准备:

  老虎图片,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了一个大朋友,看看是谁?

  生:老虎。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我们认识的.乐器,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都属于什么乐器?你想用哪种乐器来表现凶猛的大老虎?

  生:打击乐器,鼓。

  师:为什么呢?

  生:感觉很沉重。

  1、学生探索鼓的演奏方法

  2、用鼓表现老虎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鼓都有哪些演奏方法?在很多不同的部位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师:你想怎么样演奏来表现大老虎?

  生:老虎走路。

  师:如果我想你表现出老虎从远到近,你会怎么演奏?

  师:还有没有跟他不一样的演奏方式?你演奏的老虎在干什么?(老师补充可以试着探索在不同的部位演奏表现)

  生:老虎打滚,老虎吼叫……

  3、师演奏鼓表现老虎磨牙

  师:现在请你们听听我给你们演奏,我也有一种演奏方法,你猜猜老虎在干什么?

  生:在磨什么东西……

  师:我表现的老虎在磨牙,老师水平有限,可能表现得还不够生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演奏家们用很多种打击乐器一起合奏的乐曲《老虎磨牙》。它表现得将会是另一番景象,而且还有丰富的故事情节,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聆听。

  二、初听全曲

  师:请你们带上问题来听,首先听了全曲你有什么感觉,它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老虎先在睡觉,然后觅食,磨牙……

  师: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分段欣赏。

  三、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段

  师:一天早晨大雾蒙蒙,在一个深山老林里,你们觉得这时候老虎在干什么呢?

  生:老虎在睡觉,在休息……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因为,这段音乐很轻,表示很安静,表示四周静悄悄的。

  A、老师写出力度(弱)

  师:你听得真仔细,大老虎在睡觉,我们可不能吵醒他呀。假如你看见一只大老虎在睡觉,你会怎么样呢?

《老虎》教案1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舞蹈,激发幼儿对跳舞的兴趣。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学习基本动作“踵趾步”。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1、布置环境:小树林

  2、老虎头饰两个,音乐《两只老虎》。

  活动过程:

  一、幼儿学小鸟飞律动入室。

  二、练声曲:师生问好,要求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

  三、复习歌曲:小兔与狼,要求有表情地演唱,并大胆表演。

  四、幼儿学习舞蹈:两只老虎

  1、欣赏音乐,学唱歌曲。

  师:我们大家来听一首歌,看看你们有没有听过(播放歌曲)

  第一遍:幼儿听后,提问:这首歌里面唱到了谁?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

  第二遍:幼儿整首跟唱歌曲。

  2、以情景"两只老虎在树林里跳舞"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小树林)

  听说,这个树林里住着两只可爱的小老虎,我们来看看它们正在做什么?

  (1)播放音乐,"两只老虎"在跳舞、(由两名教师表演)

  (2)幼儿欣赏后,提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两只老虎在干什么呀?(它们在跳舞)它们是怎样跳的?(幼儿自由模仿动作)

  3、教师有表情地示范舞蹈。

  师:老师也来学一学小老虎跳舞,小朋友们先坐着看看伍老师学得像不像,好吗?

  4、引导幼儿学习舞蹈。

  师:小朋友,老师跳得像不像啊?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那你们要先学会一脚的本领,先看老师做一遍。

  (1)教师示范基本动作--踵趾步。

  (2)幼儿练习,重点指导幼儿左脚脚跟点地,右脚膝盖弯曲,上身挺直。

  (3)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完整跟跳舞蹈动作。

  (4)幼儿听音乐,有表情地完整跳一遍舞蹈。

  (5)分弟弟妹妹请幼儿表演舞蹈。

  (6)让幼儿邀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随音乐舞蹈。

  五、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律动出室。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开火车把老虎送回家吧!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老虎》教案12

  绘本《方格子老虎》,说的是一只小老虎为亲人和伙伴带来与众不同快乐的故事。应该说,书本原本就很好玩,只是如何才能让孩子体会“方格子”与众不同的乐趣呢?设计时,我想到了课改教参里“民间童谣”中的《跳房子》。于是,我这样设计大班阅读教学《方格子老虎》——

  第一环节:

  解读封面,了解虎纹特征。在动物真实认知的背景下,孩子对绘本老虎身上的方格子所引发的事件,越发期待。

  第二环节:

  欣赏画面,倾听事件冲突原由。在故事情节中,联想我们生活中的冲突和不愉快,激发解决矛盾感受愉快的愿望。

  第三环节:

  羡慕小虎,体验方格子所带来的与众不同的快乐。在小老虎的引导下,孩子在方格子上玩起了《跳房子》游戏,体会不同韵律下的不同玩耍乐趣。

  设计时,我将童谣“跳,跳,跳格子,跳好格子造房子,造好房子娶娘子,娶好娘子生儿子”改编为“跳格子,造房子,造好房子生儿子”,此举理由有二:一可免去民间习俗的解释,二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较快地记忆语言,在较少的4×4的16格子里,把玩游戏。

  果然,活动中当我念叨两遍之后,孩子迅速地在16格子中间,边跳格子边造房子。

  首轮玩耍之后,有的孩子造了13间“房”,有的造了8间“房”。怎么会呢?交流之后孩子发现,房间的多少与跳格子的节奏有关。于是,我激发:“8间不是最少,13间不是最多,怎么跳格子才是最少的?怎么跳格子才是最多的?”

  孩子在剧增的玩兴中,充分地发挥着自己的智慧。

  玩耍后的再次交流,最少的造房,从4间到近乎耍赖的1间,大家在“没有节奏?赖皮嘛?”哄笑中,体会挑战的乐趣。当然,把16格全造满的孩子,赢得了大家“哦——”的惊叹。

  玩耍最后,我激发想象:如果从方格子老虎身上再移下4块格子,你能玩起来吗?

  几个女孩说:“童谣念得慢,脚下跳得快??一个字跳两格。”

  一个男孩却说:“再加童谣!加结婚啦!”

  哦!民间的智慧。大家笑成一团。

  第四环节:领悟主题,萌发喜欢方格子老虎情感。认同故事“尽管小老虎身上没有了方格子,但在大家的心里,他依然是那只带给大家与众不同快乐的`方格子老虎”的主题。

  就这样,一个原本或看书或听故事的教学活动,在貌似插科打诨式的操作玩耍中,孩子既酣畅地玩,又专注地读,既学做了游戏,又完成了绘本阅读。如此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知道,人类起始文化是从游戏走来的。不仅孩子是需要玩耍的,成人内心也是潜藏着玩兴的,学前教育只有在尊重儿童生命特征的前提下,教育教学才会有效而有意义。

  所以,在实施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创设允许孩子“放下书本‘一会儿’、自由驰骋‘一会儿’、离开座位‘一会儿’、动手动脚‘一会儿’”的集体学习氛围,使我们的教学在积极主动富有生气中,提升儿童的学习情趣和教师的教学情趣,从而在师幼共享课堂中度过教与学的美妙时光。

《老虎》教案13

  【活动目标】

  1、在快乐中感受诗画,喜欢作画。

  2、学画老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兔妈妈头饰一个,兔宝宝头饰、白纸、水彩笔人手一份;轻快的音乐;请一位老师扮演大灰狼。

  【活动过程】

  一、情境演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用情景表演的形式引出课题: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兔妈妈带领兔宝宝随音乐在家做游戏,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兔妈妈:"孩子们,是谁敲门,让我来看一下!"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兔妈妈从门缝中看了一下,"呀!孩子们,门外有只大灰狼,嘴巴大呀舌头长!"大灰狼在门外喊:"我的肚子好饿,可爱的兔宝宝们,快开门让我美餐一顿吧!兔妈妈:"怎么办呢?宝宝们,快帮妈妈想想办法吧!"请兔宝宝们自己发表看法。

  二、基本部分1、总结兔宝宝的办法。兔妈妈想出好办法:画大老虎来将大灰狼吓跑!兔妈妈提出疑问:"哪位兔宝宝会画?""没关系,妈妈来教你们!兔宝宝们可要看好呀,不然一会不会画了,会来吃掉我们的!"2、教师通过诗画来示范大老虎的画法。

  先画一个大圆圈,上面写上一个"王"。圆圈里边画杯子,里面什么也不装。

  杯子上边画双眼,眼睛又圆又明亮。画上胡子和耳朵,耳朵不大胡子长。

  两条前腿画的棒,又短又直很粗壮。再画后腿和尾巴,画出了一个虎大王。

  3、幼儿动手绘画大老虎,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幼儿接受程度适时增加示范次数。

  等幼儿基本画完时,大灰狼在外面喊"快点,快点,我的肚子都扁了!"兔妈妈:"孩子们快点,等一会妈妈开门后你们将虎大王挡在小脸前面,并且要学虎大王的'叫声!"4、幼儿画完后带领幼儿将画好的虎大王挡在面部。

  为大灰狼开门,兔宝宝们学虎大王的叫声。大灰狼进门后吓得大叫:"吓死我了,吓死我了,怎么变成大老虎了!"大叫着逃走。

  三、结束部分:

  兔妈妈和兔宝宝一起高兴的欢呼,并高兴的随音乐跳舞。"宝宝们,大灰狼小跑了,高兴吗?兔宝宝们可真棒,我们一起跳舞吧!"

  【活动效果】

  本节活动课我将情景表演的故事和诗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用故事贯穿整个活动。我将较难的绘画用几句简单的诗画概况,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画老虎,孩子们特别喜欢,充满了趣味性。孩子们仿佛置身于游戏中,特别积极,真正实现了玩中学,学中玩,掌握的也特别好。

  【设计思想】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绘画,绘画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还锻炼了幼儿的耐心,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但是美术课往往没有新意,本次活动我打破了以往的模式,将故事和诗画和谐的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更加爱上绘画,充分展示诗画在绘画活动中的魅力。

《老虎》教案14

  活动目标:

  1、记住故事名称和故事中的角色。

  1、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懂得小山羊为什么不能和小老虎做朋友,自

  己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和人接触。

  2、学习词汇:玩耍、危险、挑。

  教学准备:

  小山羊、小老虎图片

  故事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出示小山羊和小老虎图片:小朋友看老师请来了谁呀?(小山羊和小老虎)

  2、小山羊长得怎么样?是怎么叫的?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小老虎的尾巴长得怎么样?它是怎么叫的呀?我们也一起来学一下。

  3、有一天小山羊和小老虎碰到一起,小朋友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猜想。)

  4、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来听个故事就知道了。今天老师要给

  小朋友讲的故事名字就叫《小山羊和小老虎》小朋友们认真听哦,听听故事里面都说了什么?

  二、老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然后提问。

  1、故事讲完了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谁能告诉老师故事里讲到了谁?

  3、故事里说小山羊和小老虎碰到一起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三、结合挂图,老师再次讲述故事一遍。然后提问:

  1、小山羊和老虎是怎么碰到一起的?它们一起做了什么事?

  2、小老虎回到家后对妈妈说了什么?它的妈妈对小老虎説了什么?小老虎又怎么说?(学习词语“玩耍”)

  3、小山羊回到家后对妈妈説了什么?妈妈又是怎么説的?(学习词语“玩耍“)

  4、小山羊听了妈妈的话怎么样?妈妈想到了办法吗?

  5、第二天小山羊去和小老虎玩了吗?小老虎想和小山羊玩吗?它是怎么找到小山羊家的?

  6、小老虎找到小山羊的家,小山羊开门了吗?它们说了些什么?

  7、最后,小赡养还是不开门,小老虎是怎么做的?

  8、小老虎闯进去,它们是怎么对付小老虎的?(帮助幼儿理解“挑”)

  四、讨论:

  1、小山羊能不能和小老虎做朋友?为什么?

  2、平时,我们小朋友要注意什么样的人不能跟他说话,不能吃他们给的`东西,更不能跟他走?

  四、活动总结:

  表扬上课认真,积极举手发言的小朋友。

  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中利用头饰及教学挂图进行教学,孩子倾听故事的兴趣还是很浓。在活动开始,我就抛出问题:“你们觉得小山羊和小老虎能不能做朋友,”他们都觉得不能,我就让他们带着“能不能做朋友”这个悬念倾听故事。在倾听了两遍故事后的提问中,帮助幼儿理解了故事内容,其中幼儿还是理解不了“挑”,我解释了,不知到他们能否领会。最后,孩子认识到了老虎和山羊是不能做朋友的,也联系到自己不能随便和陌生人交流,做朋友。

《老虎》教案15

  教案目标:

  1、通过演唱分析歌曲的词结构,帮助幼儿初步熟悉创编的方法和形式。

  2、引导幼儿由浅入深逐句的进行歌词的创编,激发幼儿的创编兴趣和激情。

  3、培养幼儿用图画的形式表达所要创编的内容,丰富幼儿的创作经验。

  教案准备:

  课前丰富幼儿的语言和生活经验。

  图片三幅、(两只老虎)歌词四句、幼儿人手一份作画工具

  教案过程:

  一、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很奇怪的画,一起来看看。(出示图一)

  2、画上有什么?它们真奇怪,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

  3、集体演唱歌曲(两只老虎)提醒幼儿演唱时可幽默一些。

  4、(出示歌词),这首歌共有几句歌词?分析歌词结构。

  二、激发兴趣,创编教案。

  (一)创编第一句歌词

  1、除了老虎,还有什么动物是跑的快的?(幼儿自由说说)

  2、我们来把这首歌的第一句改成别的跑的'快的动物来唱唱吗?(幼儿唱一句,老师唱后面的歌词)肯定幼儿的创编,鼓励幼儿唱和编。

  (二)创编歌词第二句

  1、想一想,跑得慢的动物有哪些?(提醒幼儿自己说一说,改掉歌词唱一唱。)

  2、请幼儿上来唱给大家听。(老师把幼儿创编的歌词用图画下来)

  (三)创编第三、四句这首歌很有意思,小朋友想想小动物没有眼睛、没有鼻子会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把三、四两句歌词该掉唱一唱。

  (四)进一步深入创编教案

  1、老师总结:小朋友象个作词家一样,真能干。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许多的东西都可以用来编歌词的。

  2、老师师范自己的创编作品"两朵菊花""两个小朋友"(出示图片,边唱一遍)

  3、小朋友也可以把自己创编的歌词画下来的。

  三、深入创编,绘画表达幼儿想好歌词,可边画边唱。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游戏,我发现小朋友能达到四肢的锻炼,对《两只老虎》这首儿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老虎》教案】相关文章:

《老虎》的教案03-28

《老虎》教案04-12

老虎来了教案02-19

老虎拔牙教案03-03

认识老虎教案04-02

老虎来了教案04-11

《老虎拔牙》教案04-15

大班教案《老虎来了》04-28

老虎来了大班教案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