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生课教案

小学生课教案

时间:2023-03-11 12:06:03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生课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生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生课教案

小学生课教案1

  教材分析

  1.阅读教材的阅读材料,体会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感情,感受他们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2.通过各类活动,回顾小学的美好生活,学会感恩,学会运用各种语文形式,抒发内心的情感。

  3.通过给老师写感谢信、学写赠言、学写演讲稿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懂得语言运用要得体、精炼、优美。

  教学目标

  1.尝试合作筹划毕业联欢会,了解组织联欢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造才能。

  教学重点

  毕业联欢会的筹划。

  教学难点

  毕业联欢会的筹划。

  教学准备

  解班级同学的特长,各人自发准备节目。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热情

  同学们,毕业即将来临,对于毕业联欢会我们都非常期待。你想要一个怎样的毕业联欢会?

  对,我的联欢会我做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筹划我们的毕业联欢会,大家说,好不好?

  二、节目安排我做主

  (一)在课前,你们都准备了哪些节目?

  (二)出示同学们的节目名单,大家看一看,这么多的节目,我们该怎么安排?

  讨论:

  1.节目数量太多,时间不够,怎么办?

  (相同内容可以合并的就合并,比如唱歌同学特别多,就变部分独唱为二重唱或小组唱。多个个人快板也可变成一个多人快板和一个个人快板等。)

  2.这么多的节目,活动的时候,谁先谁后?该怎么决定?你的`理由是什么?

  (把节目按照内容分成四个活动板块:难忘师恩、足迹回眸、我行我秀、扬帆远航,按照这四个板块把全部节目串在一起,个别顺序共同协商敲定。)

  (三)排好了节目单,还缺少什么?接下来就给我们的联欢会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吧!

  1.学生自由取题。

  2.汇报交流,评议,选择大家最喜欢的一个题目。

  三、分工合作我能行

  (一)有了节目和主题,接下来我们要做些什么才能保证我们的联欢会顺利开展?讨论:有哪些任务?

  (二)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合适的任务。(小组讨论)

  (三)制定分工计划

  四、分头准备热情高

  课后,每位同学除了准备自己要表演的节目外,还要准备上述表格中分到的任务。看看哪些同学表现出色,会后我们评选最佳表演奖、最佳服务奖。

  ·总设计意图·

  “依依惜别”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中的第二板块内容,主要包括依依惜别母校、学写临别赠言、学习毕业演讲、策划毕业联欢会等。本组设计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着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情感交融的语文活动中,自然地激起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惜别祝福之情,学会用得体优美的语言自然地表达情感,同时发展思维,锻炼能力,陶冶情操。

  板书设计

  难忘师恩、

  足迹回眸、

  我行我秀、

  扬帆远航,

  作业设计

  (准备自己要表演的节目外,还要准备上述表格中分到的任务。

  教学反思

  “依依惜别”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中的第二板块内容,主要包括依依惜别母校、学写临别赠言、学习毕业演讲、策划毕业联欢会等。本组设计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着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情感交融的语文活动中,自然地激起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惜别祝福之情,学会用得体优美的语言自然地表达情感,同时发展思维,锻炼能力,陶冶情操。

小学生课教案2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一、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嘎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二、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三、能准确地、有感情的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

  二、学唱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

  1、初听音乐,可让学生随乐曲轻轻的拍着手。

  2、复听音乐时自编动作,随着音乐跳舞。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二、学唱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1、可结合介绍藏族的服饰、风俗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用高兴的心情、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尤其是衬词“嚓啦羊卓拉”,用微笑的感觉去唱,既连贯,又要唱足、唱满时值。

  3、尝试学跳藏舞的两个动作:踢踏步和三步一靠。大多数学生对藏舞的动作很难学做准确,重在感受和体验。

  4、选编两个动作,边唱歌边舞,感受藏族人民边歌边舞的气氛。

  三、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歌曲《雪莲献北京》。

  二、歌曲表演《我的家在日嘎则》。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雪莲献北京》。

  1、初听歌曲。

  提示: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

  提示:如果用动作表演,你选择哪一种?引导学生看图思考,选一种动作边听边跳。

  二、歌曲表演《我的家在日嘎则》。

  1、教师可结合地理知识,简单介绍日喀则。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演唱时情绪饱满,声音要轻快,不要拖拉。

  3、学会歌曲后,学生自选乐器为歌曲伴奏。

  双响筒、串铃和三角铁。提示:想一想三种乐器怎样敲击声音与唱歌合起来效果?

  5、分组伴奏,看那一组合作的。

  三、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小学生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韵母ou、ong,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能准确拼读韵母是ou、ong的音节。

  3、试着自己拼读儿歌,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相关的拼音卡片或者投影等。

  学生:《自主拼音本》或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抽读卡片a、o、i、u,问:它们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指名认读ao、ao,问:它们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二、学习ou、ong

  1、学习ou。

  (1)看图,读准“藕”。(2)出示ou,试读“ou”(由“藕”推测;依据复韵母发音方法拼读),范读,领读,齐读。(3)练读ou的四声,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抽卡片读。(4)总结学法:看图――读音节――想韵母的读音。

  2、学ong。

  (1)小组合作学ong。(2)分组汇报:你们所学的韵母由哪两部分组成?你推断出这个韵母念什么?你是怎样推断出来的?(3)教师指导正音,读准ong。(4)练读ong的四声。

  三、拼读练习

  1、练习拼读n、l与ou、ch、r与ong组成的音节。

  2、分组赛读拼音句子。

  (1)tài yang chū lái hóng tōng tōng,

  (2)dòu dou gēn bà qù wā ǒu,

  (3)lián ǒu pàng,lián ǒu duō,

  (4)wā huí xiān ǒu yí dà lǒu。

  A.老师把四部分内容印出来,分发给各小组。每一组员拼一两个音节词,再将拼读内容合起来。

  B.全班交流,把自己小组拼的内容教给大家。

  C.齐读儿歌。

  四、完成“试着读读连连”

小学生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救自护。

  2、能学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减少损失。

  【教学重难点】

  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救自护。能学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减少损失。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生活中都有哪些自然灾害?

  学生讨论、交流。

  如:地震、雷雨、冰雹、滑坡、泥石流、落水、火灾等。2、发生这些自然灾害时应该怎么做?

  学会小组先讨论发生地震时怎么办?

  交流:

  (1)不惊慌失措,不要去阳台或窗下躲避,不要拥向楼梯。(2)要迅速躲在桌、柜、床等家具下面或小房间里。

  (3)在学校要听从老师指挥,安全疏散。

  模拟演示。

  3、发生火灾时怎么办?

  (1)看火灾资料片。

  (2)讨论交流。

  (3)模拟演示练习

  4、发生其余的自然灾害时该怎么做?

  交流讨论。

  5、演小品,找错误。

  6、如何向家人或好朋友作宣传。

  7、小结:

  要学习自救互救知识,科学救人。

小学生课教案5

  教学课题:

  橡皮泥制作——花点心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认识橡皮泥的基本特性。

  2.认识具体的花点心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用橡皮泥捏制自己喜欢的花点心,并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动手能力和感恩意识。

  教学重点:

  1.掌握橡皮泥的制作方法。

  2.了解制作对象的具体特征。

  教学难点:

  1.掌握具体的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学会用橡皮泥捏制自己喜欢的花点心,并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动手能力。

  教学用具:

  教具:课件图片或泥塑实物。

  学具:橡皮泥、牙签、硬木板或纸板。

  【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

  橡皮泥制作——花点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橡皮泥的基本特性。

  2.认识花点心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激发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用橡皮泥捏制自己喜欢的花点心。

  2.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橡皮泥的制作方法。

  2.了解花点心的具体特征。

  教学难点:

  1.掌握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学会用橡皮泥捏制自己喜欢花点心并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及动手能力。教学用具:

  教具:

  课件图片或泥塑实物。

  学具:

  橡皮泥、牙签、硬木板或纸板。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猜谜语

  软了也不成,硬了也不成,不软不硬最好用。红黄蓝绿由你定,物品捏捏就得到。

  2.导入新课

  橡皮泥花点心的制作。

  一、讲授新课

  1.欣赏图片

  单色多色橡皮泥作品

  2制作橡皮泥作品的要点和步骤。

  首先定出要捏的主题和方案,其次选择捏揉橡皮泥的大概形状。再次调整完成作品。

  二、学生创做

  学生尝试,老师巡回指导,将有代表的作品让学生标上自己的代号上交展评。

  三、自评互评

  学生自评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学生互评。(首先从创意评,其次从制作的精致程度评。)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找机会用泥巴或橡皮泥捏制自己喜欢的各种花点心并能亲自为自己的父母制作礼物。

  【第二课时】

  教学课题:

  橡皮泥制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橡皮泥的`基本特性。

  2.认识花点心的制作特征和橡皮泥的表现技巧。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激发学生爱美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用橡皮泥捏制自己喜欢的花点心。

  2.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橡皮泥的制作方法。

  2.了解花点心的具体特征。

  教学难点:

  1.掌握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

  2.学会用橡皮泥捏制自己喜欢花点心并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及动手能力。教学用具:

  教具:课件图片或泥塑实物。

  学具:橡皮泥、牙签、硬木板或纸板。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为橡皮泥编谜语

  2.导入新课

  橡皮泥花点心的制作。

  二、讲授新课

  1.回顾制作橡皮泥作品的要点和步骤。

  首先定出要捏的主题和方案,其次选择捏揉橡皮泥花点心的大概形状。再次调整完成作品。

小学生课教案6

  一、设计理念: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3。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三、活动准备:

  1、课件(名言、图片、音乐等)。

  2、心理小测试题。心理专家的牌子夹

  3、学生带好笔。学生奖品

  4、相应材料(4*55)

  5、小花50朵,大花1朵

  四、活动过程:

  (一)快乐篇(学生绘画,背景音乐一)

  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学生拿起老师为他们各自准备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老师拿起花)

  师: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花是美丽的,你同样是美丽的。(老师放下花)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

  2、(点击课件,快乐篇):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要有花开过程的动感美)

  师(手指画面):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己。(点击课件,返回到主界面)

  师:人就像花儿一样,并非一路全是阳光和雨露,难免要经历“虫害”“风雨”,那如何让我们这一朵朵小花在风雨后绽放得更美丽呢?

  3、揭示主题: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教师口述课题,贴大花)

  师:把我们的心交给这句话,和老师一起慷慨激昂地说,……(教师手指课题)

小学生课教案7

  教材分析

  1.阅读教材的阅读材料,体会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感情,感受他们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2.通过各类活动,回顾小学的美好生活,学会感恩,学会运用各种语文形式,抒发内心的情感。

  3.通过给老师写感谢信、学写赠言、学写演讲稿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懂得语言运用要得体、精炼、优美。

  教学目标

  1.阅读《给老师的一封信》,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和老师对学生的爱。

  2.用书信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给老师写感谢信。

  教学难点

  给老师写感谢信。

  教学准备

  背景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制作精美的“恩师一览表”并发下。

  预设过程

  一、激请导入

  板书:依依惜别。

  同学们,这是我们本次综合性活动第二部分的内容,看到这四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是啊!古人云:“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的确,在这六年的美好时光里,是老师伴随我们走过每一天。在他们的谆谆教诲下,我们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学习,更学会了做人。在这毕业前夕,在即将告别母校的前夕,让我们再一次把目光集中到我们亲爱的老师身上。

  二、真情回眸

  同学们,六年啊,教过你的那些老师你还记得吗?让我们轻叩记忆之门,回首那些教过我们的老师吧!请拿出我们发下的那张“恩师一览表”。

  (一)填写表格,播放背景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四人小组共同回忆,以最美观的笔迹写下老师的名字,以便珍藏。

  (二)回忆往事:

  同学们,看着这一个个老师的名字,你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什么?也许你想起了某一位老师的笑容,也许你想起了某一位老师的眼神,也许你想起了你曾经和某一位老师之间的故事……请你说说印象最深的那个老师或者关于老师的某一件事情吧!

  三、真情阅读

  谈起老师,同学们真的有说不完的话啊!有一位露露同学,她把自己想对老师说的.那一肚子话写成了一封信,打动了很多很多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她写的《给老师的一封信》,看看她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的。

  (一)自由读文,想一想,她讲了哪几件事情?读后交流。

  (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开学那一天,是顾老师第一个把我领进门;第二件事是顾老师指导我们写。)

  (二)你觉得哪些句子深深打动了你?请你用波浪线划出来,并深情朗读。

  个别朗读交流后,全班齐读最后一节,感受抒情的方法。

  (三)这文章为什么会如此打动你?

  (讨论文章特色:情感真挚;抒情和事例相结合;语言优美,充满诗意。)

  四、真情倾吐

  (一)读了露露同学的信,我们也深深地被感动。用书信的方式,直接向我们的老师表达心中的敬爱,这是多么好的一种方式啊!让我们也试着用这样的方式向老师表达我们的深情吧!

  (二)讨论:

  1.在这封信里,我们可以写什么内容?请列出2-3个事例,我们来交流交流。

  2.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格式要正确;情感流露要自然;适当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三)学生独立。

  (四)交流书信。师生点评修改。

  五、课后活动

  把自己写的信誊抄在漂亮的信纸上送给老师

  板书设计

  情感真挚;抒情和事例相结合;语言优美,充满诗意。

  作业设计

  把自己写的信誊抄在漂亮的信纸上送给老师

小学生课教案8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一、两个三年级科学课案例

  案例一:“按步骤使用教师提供的器材进行探究活动!”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讨论身边的物质的沉浮情况:

  (1)、报纸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做一做,引出同样的报纸有时沉,有时浮的矛盾。

  (2)、瓶盖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

  做一做,引出同样的瓶盖有时沉,有时浮的矛盾。

  2、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物体会沉,什么情况下物体会浮?

  学生发表观点。

  3、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

  (1)、出示7种不同的物体,讨论哪些浮,哪些沉?

  (2)、学生进行实验;

  (3)、分析实验结果,设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什么有关?

  (4)、学生提出可能与大小、轻重、本身材料性质、中间有无空气、水有关。

  (5)、学生将7种物体按大小排列,观察发现沉浮与大小无关。

  (6)、学生将7种物体按轻重排列,观察发现沉浮与大小无关。

  (7)、出示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物体进行实验,发现和重量有关。

  (8)、出示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物体进行实验,发现和体积有关。

  4、总结,得出结论。

  案例二:“明确任务、确定对比标准再进行探究活动!”

  混合身边的物质

  1、水和油混合是否会发生变化:

  (1)、学生猜;

  (2)、教师演示混合;

  (3)、观察混合后的现象,得出没有发生变化。

  2、沙和豆混合是否发生变化:

  (1)、学生猜;

  (2)、教师出示问题:怎样判断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3)、学生讨论如何研究是否发生了变化;

  (4)、交流、归纳,得出必须要对比研究沙和豆子在混合前、混合中、分离后三个时间有无发生变化,才能确定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5)、学生进行小组研究;

  (6)、课堂交流有没有发生变化。

  ……

  二、讨论与分析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见到教师都带领学生经历了一个“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的探究设计方法,具有较为普遍的研讨价值。

  (一)、案例一

  在本案例中,学生经历了一个“猜测(物体沉浮相关因素)——实验(从无关到有关)——得出结论)”的过程,但在这一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自主性是十分有限的。在猜测、实验探究的外表下,学生并没有多少自主决策的机会和权力,整个探究活动的他主性、控制性很强,教师预设并牢牢地控制着教学的每一个步骤。学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作一些简单的推测,其实不管学生有多么丰富的设想,都不能改变沿着教师设计好的步骤进行下一环节活动的要求。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可能与大小、轻重、本身材料性质、中间有无空气、水有关,教师会改变下边的实验内容吗?

  当然,从引入到小结,教师都在努力创设一种有力度的思维碰撞,使得出知识的过程更具有价值。

  这种探究设计具有广泛的市场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有教师的严格控制和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很少会出现偏差,一般都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

  但是,这种他主性很强的科学探究活动,虽然有探究的一系列步骤和活动形式,可学生自主建构探究活动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究其原因,教师受价值目标和评价观的束缚,依然把完整顺利地得出结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第一追求,没有摆脱授受制的价值取向,只是一种具有探究形式和外壳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并没有抓住探究学习的核心与本质。

  (二)、案例二

  本案例伊始,教师同样安排了相关实验作为引路石进行铺垫,之后教师将重心放在了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判定混合后的沙和豆是否发生了变化的标准上,帮助学生建立了应从混合前、混合时、分离后三个时段进行对比判断的标准。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在操作步骤上进行多少指导性教学,由学生带着三个标准去实验,去观察,去总结。

  在这一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了自主建构探究活动的机会,探究步骤的安排、探究活动的开展、探究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主完成的。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所做的是帮助学生为探究任务确定了判断的标准,然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行为的自我建构,在任务和标准明确的情况下,学生探究效果是可以肯定的。

  不可视而不见的是,这种建构导致在学生探究操作行为上缺少可观性,学生的小组探究活动的可控性、计划性较弱,部分小组的操作有一些盲目。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教师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追求一种整齐划一的.判断标准,这也就导致在本探究任务中思维的原创性、独创性和多源性的丧失。

  三、反思

  1、什么是真正的探究?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活动,应该是由学生自主建构问题,自主设计探究方案,自主开展探究过程,自主完成探究结论,并且在亲历探究之后进行反思与总结的过程。

  从案例1可以看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因自主性的丢失而丧失了探究的灵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总是不自觉地,相方设法地用探究的理念去适应传统授受式的课堂实践,将新的理念加入到传统的框架之中。使得本应由学生自主建构的学习活动,变成了完全由教师控制的,严格执行教师方案与步骤,得出教师所需结论的曲解的、异化的探究活动。教师总是想着,总是急于将学生引入正确的做法中去。干预确实可以使课堂变得顺利和通畅,节约了时间,但同时也减少了学生从错误中、弯路中学习的机会,我们教师也不可能保证给予学生一生的指导与帮助。

  2、如何调和放手与指导的矛盾?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但教师放手之后的指导性如何来落实,这一矛盾摆在广大教师的面前,困惑着我们。探究式学习不是要教师找到一种传播知识的最佳教学方法,而是来自给学习者更好的机会去建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应该是通过教师的设计,给予学生一个可以探索、思考、表达并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空间。教师只有将这种空间和权力交给学生,才能使每个学生真正有能力有机会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形成一种自主建构的学习文化。

  在案例2中,我们见到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这种责任和义务,将探究过程的设计交还给了学生,但依然难以突破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可以(有权力)产生偏离的局限。因此在本例中,教师通过建立标准的方式将学生的探究活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中。我们有必要思考在探究中,放手到何种程度才真正适合小学科学探究的需要?教师教学的霸权的底线应该维持在哪里?学生是否有充分的权力和责任坚持自己的思想观点与行为体系?在规范学生行为与自主建构之间教师应该如何取舍与调和?这应该是《课程标准》既将科学探究定义为学习的方法,又将其定义为教学内容的本质所在。

  3、如何突破教材的局限?

  现实中的教师往往将自己定位在教材内容的执行者的角色上,教学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最佳的途径将教材蕴含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影响学生,同时还必须面对社会普遍标准的评价与批判,这就导致牺牲了学生真正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思考与实践的权力。

  一个理想化的探究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投身于研究之中的过程,教师只是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提升,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例如,在发现见不到阳光的豆苗是黄色时,学生提出在阳光晒多长时间它们会转变成绿色的问题,教师抓住这个一点,提出应该如何研究和设计方案的问题。各小组在讨论之后选择了将黄色豆苗置于阳光下,每过30分钟照一次像,每过30分钟与绿色色卡纸进行对比,每30分钟采集一次子叶做标本等方案。通过活动学生了解了阳光对对植物变绿的影响过程,并提交了观察记录作为证据。但在事后的讨论中,学生发现采集在标本中子叶颜色是不稳定的,并不能记录和反映事实的情况,促使学生进一步考虑到阳光的强烈程度,季节的不同等变量也会对研究的结果产生影响。

  从上例与案例2可见,科学探究中教师必须交给学生发现、设计、活动、表达、展示、反思的权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会遇到问题,会兜圈子,会走弯路和错路的准备。当摆脱了传统教材观、价值观、评价观的束缚之后,教师最大的挑战不是设计多么巧妙的实验过程,而是如何在不动声色中向学生呈现出一个个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拥有建构的权力,明确责任和角色。也许最终我们会说:我没有教他们,他们既然学得更加出色了。

  当然,教别人自己做,比教怎么做更难。但这是探究学习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学生课教案9

  教学目的:

  1.通过讨论、交流有关课间活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课间安全意识和课间礼仪意识。

  2.促进学生自觉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遵守课间礼仪,争做“课间礼仪之星”,共同创建和谐课间。1、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课间安全意识和课间礼仪意识,促进学生共同创建和谐课间。

  教学难点:

  促进学生共同创建和谐课间。

  课前准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渲染课间情境。

  2、引发思考,组织交流。

  3、情感共鸣,导入新课。

  创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校园,让我们也来为校园增添光彩,你、我、他,我们共同来创建一个安全、文明、快乐的和谐课间。

  (板书:共创和谐课间)

  二、深入交流

  1、谈身边故事,树立正确形象。

  (1)引导学生发现身边亮点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是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

  现在,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校园,在我们的`课间,就有许许多多活动有秩序、文明礼让的好孩子。他们是校园课间的文明之星、礼仪之星。

  下面,我想请大家说一说发生在课间的小故事,说说那些活动有序、文明礼让的好孩子在课间都是怎么做的?

  (2)组织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通过身边实例,明确课间应做些什么,怎么去做。

  如:①准备下节备品。

  ②有秩序上下楼。

  ③爱护公物,节约用水,去厕所不打闹。

  ④室内文明休息,不大声喧哗,不乱动他人物品。

  ⑤室外安全游戏,文明礼让,互帮互助。

  ⑥尊重他人劳动,保持校园卫生。

  ⑦极目远眺,保护视力。

  ……

  2、联系实际,选择适度礼仪

  (1)讲述礼仪现象

  (2)讨论、交流

  3、提高认识,商讨共创和谐课间。

  (1)师:我们都是校园的主人,课间的主人,和谐课间需要我们共同创建。要创建和谐课间,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独立思考)

  (2)共同商讨

  归纳共创和谐课间的措施,并促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措施,积极参与。

  如:①学习课间活动礼仪、童谣。

  ②编写我班《课间礼仪常规》。

  ③做课间活动宣传报。

  ④开展课间安全知识竞赛、礼仪知识竞赛。

  ⑤晨检时,讲一讲新发生的课间礼仪故事。

  ⑥做“小小课间监督员”。

  ⑦评“课间礼仪之星”。

  ……

  三、总结激励

  在这节课中,大家交流了许多共创和谐课间的想法,这多么令人欣喜!

  清脆的下课铃声马上就要响起,欢声笑语即将在校园飘荡。相信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努力,我们的课间一定会充满阳光。

  板书设计:

  活动有序

  注意安全

  共创和谐课间

  文明礼让

  互帮互助

  小学生文明礼仪之——语言文明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教学的参与过程,更多的了解语言文明知识及讲文明的重要性。

  2、通过此次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素养,加深对语言文明礼仪的认识。通过发现身边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语言文明是心灵美和讲文明、有教养的具体表现也是小学生所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但是,我们有许多同学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说话粗俗、傲慢等,严重的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心,给他人留下了恶劣的印象。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怎样使自己的语言文明,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1、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和校园礼貌用语

  学生对照教材自己学习,深刻领会这些礼貌用语,活学活用。

  2、知识问答

  要做到语言文明,首先要会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你会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吗?现在我们来做个问答竞赛,看谁说得又快又准。

  你想别人帮的忙,应该说什么?

  (请帮个忙)

  早上起床后见到别人说什么?

  (早上好)

  平时见到别人要说什么?

  (您好)

  晚上睡觉前对人要说什么?

  (晚安)

  分别应该说什么?

  (再见)

  别人送你时,你应说什么?

  (请留步)

  别人帮了你的忙时要说什么?

  (谢谢)

  不小心碰了别人或打扰了别人,应说什么?(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

  对方向你道歉时你应说什么?

  (别客气,没关系)

  对老年人应该怎样称呼?

  (老大爷、老奶奶)

  ……

  3、语言文明的注意事项

  要待人有礼,就要说话文雅,不用粗野庸俗甚到下流的词语。平时多用请求商量的口气说话,少用命令的语气说话。如“您请坐”、“请打开窗户”、“好吗”、“请你让开点”等。同学之间不要称“小姐、先生、哥们、姐们”。平时,我们对老师,家长以及对他人说话一定要和气,要做到热情而且有礼貌。以前,可能有些同学没有注意到说话要文雅,往往会出言不逊而得罪人,或者说话过程中时不时带些粗话、脏话。这些都是不文明的表现,要注意克服和纠正。

  4、课堂小结

  说话文明有礼是我们心灵美的表现,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它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讲话文明和礼貌待人,这也是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把这些要求融化在日常生活当中去。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小学生课教案10

  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一年学习,应掌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舞蹈课教案。

  2.通过严格VI练,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

  3.能够准确地讲解示范并具有答疑纠错的能力和因材施教组织实施教材的正确方法。

  学习内容

  地面训练

 一、上肢训练:

  1.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弯腰、疗腰、涮腰。

  二、下肢训练:

  1.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旋、向外族

  2.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

  3.够部:横叉、竖又、压又

  三、训练要求:

  主要解决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解放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为把科和中间的训练做好最重要的准备。

  扶把训练:(一年)

一、蹲:

  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

  2.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

  3.小涮腰、横拧组合

  4.各民族舞姿组合:大掖步、卧点、扑步

  5.丰富节奏。加强节奏变化

  二、擦地:

  1.一、五位、前旁后擦地

  2.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

  3.前后摆动并环动

  4.与争位、转头、压脚组合

  5.与五位并立转组合

  6.丰富、加强节奏变化

  三、小踢腿:

  l.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

  2.带点地小踢腿

  3.前后摆动、单腿变身

  4.节奏处理、加强准度

  四、单腿蹲:

  1.前、旁、后、带勾脚

  2.单腿带端掖腿

  3.带迈移、前旁后、摆动加半蹲

  4.与单腿变身组合

  五、腰:

  1.前后胸腰、前后、大腰

  2.疗腰、大技步、卧点

  3.双跪后腰、单腿后腰

  4.大涮腰探海辗转

  5.风火轮

  六、控制

  1.前、旁、后吸伸腿、半、全环动

  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

  3.搬前、旁、后腿

  七、大踢腿:

  1.前穷、后大踢腿

  2.前腿接后腿、后腿接前腿

  3.旁腿接拔腿

  4.踢腿接摆腿、接探海

  5.旁腿接立身射燕

  6.踢紫金冠

  7.片蹁、盖腿

  中间训练

一、腰:

  1.单跪下腰、单腿后腰

  2.慢、快涮腰

  3.卧云

  4.风火轮

  二、大踢腿:

  1.原地、踢前、旁、尼腿、进行式

  2.紫金冠

  3.中速行踢前、旁腿

  4.强调身法连接流畅

  三、控制:

  1.前旁后,吸伸抬、半环动

  2.大射燕、探海

  3.加强流畅感及身韵的连接

  四、五跳:

  1.一位、二位、变位跳、五位换脚跳

  2.小射燕跳

  3.变身跳250度腿探海跳

  五、中跳:

  1.一、二、五位跳

  2.变位跳、交叉跳

  六、大跳:

  1.错步级跳、错步射燕

  2.错步级跳、错步射燕

  3.错步撩跃、错步凌空

  4.变身跳

  技术技巧:

  一、转、

  1.平转2-3个

  2.斜线平转:8个

二、翻身类:

  1.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

  又点翻身3-5个

  教学方法与要求:

  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一、树立中国舞严谨、规范教学作风

  二、外部动作与内在意识谐调统一,注重身、腰、首、腿、步伐手、眼、身法的巧妙配合。

  三、准确地动作示范,清晰规范的语言表达。

  四、因材施教、集体授课与个另辅导相结合。

  五、制定教学计划,并根据教学对象及时进行调整

  1,重点在老师要会技巧,言传身教和经验积累。

  2,技巧的基础是练好倒立,而且开技巧前的起范儿很重要。

  比如手是扩指手型,手的方向(打侧手翻指尖对旁,前桥指尖向前),在走技巧的过程中,每个技巧的发力点是哪里,身体的哪个部位发力,肌肉一定要收紧。可以让孩子们多做些腹背肌的练习…单腿前桥和单腿后桥

  3,教前桥,首先要解决倒立,下腰的基础问题。

  先让学生练倒立,要求又轻又稳,崩腿崩脚尖,落到把杆上没有声音,教案《舞蹈课教案》。倒立熟练之后在进行前桥的练习。手落地手直,脚落地脚直,注意协调的圆;放轻松。关键在腰和肩,手要具备基本的支撑能力,在操作的时候头看前面,别看地面,让孩子准备做倒立,老师在旁边,当孩子做动作的时候老师用手顶一下孩子的腰,让他知道什么地方用劲。

  技巧主要是通过力度、幅度、速度来体现。我们要把情感与气韵融在一起,让动作的力度、幅度、速度都随感而变,顺情而化。加强力度,空中腿一定要180度然后在脚准备掂地时拉肩单脚掂地时要挑腰左脚最好是在腰起来后在放下!(这做单一的练习)熟练之后可串起来!

  老师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练习舞蹈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教的多了,有了一定的经验就好了。

  4,教侧翻时脚打直,注意最开始出去的是往你手的方向落地,空中整个身体要保持直立,臀部要收,低头。双手也要成一条直线。

  不是往外甩开的,手脚要在一条线上;也就是脚要往内收,就是手的方向。

  注意学生腿弯是因为心虚,或者习惯性弯腿等原因。先让孩子把侧手翻玩好。等手翻玩的直了顺了就能带上力量了,直接就告诉他们--蹬腿,摆腿,提腰,展手。

  5,教古典舞中点翻身时头保持一个点不动,侧腰和后腰要挑住。

  这个不能放松。其实点翻就是从左边侧腰画个圈在回到左边侧腰的一个动作。只要你找到了腰的感觉。就会感觉很顺。如果越翻上身下的就越低,以致于感觉主力腿的压力重,转的很难受,找不到别人转的很顺的感觉是因为右边的侧腰和后胸腰没有用力。

  6,教压腿时三种正确姿势

  (1).正压腿

  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比如高台、桌椅,双腿并拢站立,抬起左腿将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两手扶在左腿膝盖上。两腿伸直,挺腰,同时一定要收髋,这是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上体前屈,向前向下做振压腿的动作,逐渐加大力量,然后换腿做。根据柔韧性程度,可依次用肘部、前额甚至下颌去接触脚尖。

  (2).侧压腿

  身体侧对肋木等支撑物,右腿支撑,脚尖稍向外撇,左腿举起,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右臂上举,左掌放在右胸前。两腿伸直,立腰,开髋,上体向左侧振压。髋部和腰部在这个练习中将得到锻炼。

  做这个动作易出现两腿不直、身体向前弯曲。所以在练习中应注意,支撑腿的脚尖外展,被压腿尽量向身体正前顶髋,左臂向里掖肩,右臂向上举,向头后伸展。同时,将腿向肩后方振压。幅度逐渐加大,直到脚尖能接触到后脑勺。

  (3).后压腿

  背对肋木,并腿站立,两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体。右腿支撑,左腿提起,脚背搁在肋木上,脚面绷直。上体后屈,并做振压动作。左右腿交替进行。髋部、腰部和颈部可以得到练习。

  该动作要求双腿直膝,支撑脚要全脚着地,脚趾抓地,挺胸,展髋,腰后展。做这个练习时两腿容易弯曲,因此可请同伴帮忙顶起自己被压腿的膝盖,用一只手下压腰、髋,帮助把腰挺直。

  7,压腿的五大注意事项

  压腿时为了避免拉伤或者跌倒,一定要注意以下5要:

  (1).要稳--单腿站立时必须站稳,最好能有个扶手,避免摇晃失重跌倒;

  (2).要轻--压腿用力不能过猛,以免对腰腿肌肉骨骼造成损伤;

  (3).要缓--压腿的动作宜缓慢;

  (4).要短--每次3~5分钟即可;

  (5).要松---压腿之后不要马上就结束锻炼,还要做一些踢腿练习来放松调整。

  8,舞蹈基训中有数学--没有音乐伴奏时,我们就用数数字来代替节奏;表明各种舞姿中抬腿的高度,我们运用了45°,90°等等数学用语…。

  舞蹈基训中有物理--旋转时,势能转变为动能;跳跃时,人体在尽力克服地心吸力;抬腿时,身体各部分要保持平衡…。数学和物理都有定律,因而舞蹈基训也应有定律,现试举几例,不知可否成立。

  △单腿舞姿,当主力腿向下运动时(或从半脚尖成全脚,或从直腿变半蹲),动力腿应往相反方向用力上抬,以保持舞姿的完整性。同理,单腿落地的中跳或大跳,当着地腿有韧性地下蹲时,做舞姿的腿应渐

  渐向上,保持动作的延续性和轻快感。

  △旋转动作,立劲是基础,转劲是动力。练习旋转,先要打好基础--立得住、立得直、立得稳,这样才能转得好、转得多、转得漂亮。

  △旋转和跳跃,都要找身体--主要臀部以上的上身--向上的感觉,做到臀部上收,腰背上立,头部上钻。一个人大部分重量在上身,这一部分上去了,整个人就容易上去了。

  △小跳靠脚背,小跳练脚背。小跳小巧玲珑,快速多变,主要靠双脚或单脚推地绷脚的力量来跳.速度愈快愈如此。通过小跳的练习,则可培养出离地即绷脚、绷脚落地的好习惯。

  △中跳和大跳,要高中求远。有了高度,才能在空中形成舞姿,才能在空中完成动作的变化,才能给观众留下飞翔感。因此在中跳和大跳中,应首先想办法尽可能长时间地摆脱地球的吸力,至于远度,由于惯性的作用,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达到。在体育的田径运动中,跳远运动纪录是跳高纪录的三倍,就是最好的证明。

  舞蹈基训和一切事物一样,有一定的规律,如果我们把那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都找出来,并应用于实践中,那末它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小学生课教案11

  活动目标:

  1、组织进行一次深刻的有意义的宣传法律的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了解法规知识,加强同学们的法律观念,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的习惯。

  2、认识邪教的本质特征和危害性。

  3、学习用科学的眼光分析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主要内容:

  1、加强法纪教育,引导学生学法、守法,自觉遵守校规班纪。

  2、强化安全教育,防止发生踩挤、跳窗、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教育学生远离不良文化,远离诱惑,远离游戏厅歌舞厅网吧,远离邪教,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由此引发的违法犯罪。

  形式:采用讨论、交流方式。

  活动过程:

  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知识

  3、讨论怎样处理以下行为。

  有人跳窗入室盗窃,一人看见后悄悄走开。

  一毒品贩子正诱骗一群中学生吸烟。

  有的同学向同学强行借钱,不借就找人打。

  朋友被打了,其他人帮他打群架。

  4、班主任老师总结。

  愿同学们从小树立法律意识,让法制与我们永相随,让幸福快乐与我们永远相伴。

  5、首先我们通过一段录像来了解什么是邪教。(看录像)

  (1)、什么是邪教?

  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其它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封建迷信邪教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2)、邪教普遍具有哪些特征?

  ①所谓教主虽来自弱势群体,却有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思想,有强烈的统治欲和政治野心。

  ②宣传世界末日来临也是邪教惯用的手法。

  ③所谓教徒大多来自于弱势人群,教内对教徒进行强制性的灌输和精神控制,大搞神秘主义,追求神秘的心灵体验。

  ④邪教教主采用各种欺骗的手段骗取教徒的信任,要求教徒放弃物质享受,俭朴禁欲,交出私有财产。

  (3)、邪教是怎样骗人的?

  ①利用天堂地狱、鬼神;

  ②制造教主是神来进行欺骗;

  ③编造前世债孽来进行欺骗;

  ④以强身健体,治病救命进行欺骗;

  ⑤利用信仰需要,以传播福音骗人;

  ⑥制造新迷信。

  (4)、邪教的本质是什么?

  邪教的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

  (5)、邪教有什么危害?

  ①剥夺信众人权;

  ②泯灭亲情人性;

  ③骗取群众血汗钱;

  ④破坏生产、生活秩序;

  ⑤煽动闹事,扰乱社会治安;

  ⑥危害国家政

  7、邪教的危害

  邪教骗人时,假装关心你,让你觉得很亲近,不知不觉上了当

  案例:魏某因病做了手术,生活更加困难。一天,魏家来了两个神秘的人,对魏“安慰”一番,魏某很感激。这两人逐渐成了魏某的“知心朋友”。魏某受骗入了邪教,交了300元钱和600公斤小麦。魏某积极参加邪教活动,又欺骗他人,还跑到外地散发邪教传单。邪教被取缔后,魏某被绳之以法。他十分后悔。

  8、如何预防邪教(学生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

  ①良好行为健康保证

  ②思维清晰理性处事

  ③积极进取乐观处世

  9、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希望同学们树立科学的“三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歪理邪说的侵蚀,自觉抵制邪教、传播科学、弘扬文明,对邪教的宣传活动不听、不信,发现邪教违法犯罪行为后,要勇于揭露、举报,不断用先进的文化充实自己,健康。

  三、小结

  “邪教”是精神的鸦片,万恶的化身。它对人们进行精神控制,无休止地折磨着无知的人们。邪教残害生命、摧残青少年,就是对国家,对社会的犯罪,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不会漠然视之,都会坚决予以打击!邪教,也像一把犀利的剑,外表招摇而充满诱惑,一旦刺中人们的心,便无一生还。这把剑中带着诱骗的成份。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科学知识,不懂科学发展观,只知道企求上天和神佛的恩赐,贪图微薄的利益,那他就会很容易地被这把剑刺中心脏,在污浊中毁灭。还有的人头脑简单,轻信别人的话,那他也很容易被骗得神魂颠倒,晕头转向,迷失了方向后会一直朝着错误的方向往前走,不知悔改,他要把原本纯净的心灵染黑,也是如此的轻而易举。

  同学们,铲除邪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科学就是破除迷信、反对邪教最有力的武器。科学知识有助于人们消除无知和愚昧,从根本上来制止迷信的形成。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们,我们应该恪守下列四条法则:一是从我做起,不信邪教,抵制邪教;二是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不信邪教,拒绝邪教;三是发挥我们的知识优势、智力优势,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四是带头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自觉抵制邪教的歪理邪说,让邪教无地容身!

  (请同学谈谈自己上这节班会课的体会和认识。)

  今天的班会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小学生课教案12

  交通安全

  活动目的:

  1、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2、知道从事交通运输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

  1、交通运输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那些方便?

  2、如果没有交通运输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谈话: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重视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够,它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二)、学生汇报:

  1、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资料。

  ①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知识。

  ②播放视频“车中的危险”。

  2、学生介绍各种交通标志及相关法规。

  ①学生用课件或图片介绍各种交通标志。

  ②学生介绍相关的交通法规。

  3、学生介绍文明乘车方面的资料。

  ①学生表演小品“在公共汽车上”。

  ②学生讨论。

  4、学生介绍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请学生分析他们违反了法规中的那些条款。)

  5、交警介绍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6、学生介绍在街头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犯交通规则的情况。

  (三)、师生小结:

  提问:

  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忽视交通法规,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小学生课教案13

  学习目标:

  1、欣赏太阳花的外形特征,学习观察的方法。

  2、运用橡皮泥制作太阳花,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准备:

  1、图片、范例;

  2、颜料;棉签;橡皮泥;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向日葵代表阳光,给人清新养目的`感觉,让人充满力量,一起来制作一个橡皮泥向日葵吧!

  二、参观太阳花

  3、集中谈话,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4、让学习说说用橡皮泥制作太阳花的方法。

  ①师提问:“可以用什么方式把太阳花表现出来?”

  三、新课讲授:橡皮泥的制作方法。

  (示范教学)

  1、引导学生制作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制作活动。

  步骤:

  1:准备一块棕色橡皮泥,揉圆然后用手压成扁圆形,作为花魁的中心。

  2:准备一快黄色橡皮泥搓成条状,分成十来份,压扁,作为向日葵的黄色花叶。

  3:然后用黑色橡皮泥捏两个小黑点作为眼睛,一个小黑条作为嘴巴。

  4:把准备好的黄色花叶均匀粘于棕色花芯周边上,黑色眼睛、嘴巴粘在棕色花芯上成笑脸谱。

  5:再准备一条绿色枝杆和团装绿色橡皮泥花盆,然后把向日葵花插上去,完成如图这样就完成喽容易吧有橡皮泥的朋友赶快试试吧

  四、欣赏并评价学生橡皮泥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橡皮泥作品。

  2、橡皮泥作品展:评选作品。

小学生课教案14

  一、设计思想

  古诗词教学应该提倡“三要”:诗句要反复诵读;诗意要大致了解;诗篇需熟练背诵。首先,古诗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只有出声诵读才能领略到其中的妙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还有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其次,要阅历肤浅的现代儿童去深刻理解古代诗人在特定情境中表达的情感志趣,实在是勉为其难,所以了解大概诗意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再次,教材中选编的古诗都是古诗中的精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经典性。不仅需要熟练背诵,而且应该在以后任何时候都能脱口而出。基于以上“三要”,在古诗教学中,我把诵读贯穿始终,并且层层推进,第一个层次要求“会读”,第二个层次要求“读懂”第三个层次要求“吟诵”。在诵读中读熟诗句,在诵读中理解诗意,在诵读中体会诗韵,在诵读中感悟诗境。

  二、教材分析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静”是全诗的血脉,“独”是全诗的诗眼。诗中写了许多鸟高高地飞走了,单独漂浮在天空中的一片云彩,也悠闲的越飞越远。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相互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整首诗中流露出了诗人孤寂的心声。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

  《望洞庭》,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诗篇。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宁静的山水风貌。诗句充满了语言美和韵律美。但是对学生来说,诗中有些字词难免有些深奥,如“相和”、“白银盘”、“青螺”,对于一个阅历尚浅的小学生来讲,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诗句描写的意境、领悟诗句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就成了教学中的难点。

  《忆江南》是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诗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和“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春天的绚丽景色,最后用一个反问句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眷恋之情。然而,江南之春,无所不在,美不胜收。“江南好”,“好”在哪儿呢?并不是“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所能概括的。词中的一个“好”字,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也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个“好”字,才能欣赏到真正的江南之春。

  三、学情分析

  根据四年级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通过读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理解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能力。根据诗的描述进行想象,在脑海里浮现画面。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可能对古诗的意境感悟需要老师点拨,因为诗人写诗的心境生无法理解,这需要师适当介绍诗人当时的背景,朗读方面可能没真正把诗人的心情溶入情境中,可能交流时有的学困生被冷落,教师重要的是要生通过反复读,想像画面,体会意境。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生字“亭”“庭”“螺”“谙”“潭”等五个生字。,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五、重点难点

  重点:能通过想象和朗读理解古诗大意。

  难点:感悟古诗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古诗的教学最重要的是领悟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中应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的学习时间,感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然后在此基础上伙伴讨论、交流,最后大家将自读自悟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古诗的意境当中,并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通过交流表现出来,同时受到语言艺术的熏陶。

  七、课前准备

  1、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古诗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李白吗?(知道)那你能给我们来介绍一下李白吗?(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音律和谐多变。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师:李白的诗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了,谁来背一首?根据学生的背诵相机点拨。《望庐山瀑布》——寄情山水的诗人。《静夜思》——乡愁满怀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重情谊、珍友谊的李白

  评析:[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和学生聊李白,背诵李白的诗歌,让学生认识了一个丰富的,丰满的李白,同时也为学好新课打下了基础。]

  二、 会读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是古诗百花园中一朵清新、雅致的小花。谁来读一读题目?(生读)

  1、学写“亭”字

  师:这个“亭”字是我们今天要求写的字。看到过亭子吗?跟我们的这个字有没有联系呢?(生答)

  师边简笔画亭,边说“亭”字的一点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飞起的角象秃宝盖,所以写宽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下照着写一遍(生写)

  评析:[“亭”字是本课中唯一要求要写的字,这个字学生虽早已认识,但不一定了解该字的字理,教师采用字理识字法,既让学生牢牢地记住了该字,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表意作用。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堂同样不能少了语文基本功训练的时间。]

  2、介绍敬亭山

  师:知道敬亭山在哪儿吗?(生答)

  师:我们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郊。大诗人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宣州,多次登临过敬亭山。在李白之后,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等这些大诗人也都先后去过,并且在那里留下了大量的诗文,所以敬亭山后来被称为“江南诗山”。好,谁再来读题目?注意敬亭山前面还有“独坐”两个字。(生读)

  3、学读诗题

  师:知道题目的意思吗?这又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课件出示课文画面)这座山就是有“江南诗山”之称的敬亭山,山边的这个人肯定就是大诗人李白了。诗人如此观望着敬亭山。看着这幅画,请你再读一读课题

  (1)(生读,读得比较轻)教师可以说:“老师听出来了,你似乎已经感受到了诗歌带给你的那份静寂。”

  (2)(一生读,读得比较慢)教师可以说:“你把后面几个字拉地比较长,仿佛李白一个人在那儿已经坐了很久很久!”

  (3)齐读

  4、学读诗句

  (1)师范读古诗

  多好啊!咱们眼前似乎浮现出了一座敬亭山!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课件出示)古诗我们一定要吟诵,这不同于一般的读,先听老师吟一吟(师范读)

  (2)生读古诗

  同学们自己也轻声地吟诵两三遍,把它念到自己的心里去。(学生试读古诗)

  师:读得很流利!如果你能理解、体会诗的意境,那样你会读得更好。(再请一位学生读)

  师:静幽幽的,让这首诗听起来别有一番风味!(继续请一生读)

  师:听出来了,你已经对这首诗有了自己真实的体会。现在让我们把自己看作诗人,试着用这样的语气一起吟一吟!(师生齐读)

  评析:[刚才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读贯穿,要求学生“会读”全诗。教师范读以后,先是学生自己“轻轻地吟,要念到自己的心里,念上两三遍”;然后是指名学生诵读;最后是全班一起诵读。这一组诵读设计,时间不长,但学生连听带读有10遍之多,学生对这首古诗从陌生到熟悉,从不会读到会读,有效性应该是很高的。]

  三、 读懂

  1、这首诗一共20个字,古诗下面还有注解。借助注解,请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听听你的同桌对这首诗是怎么理解的?你说给他听,他说给你听。(生同桌交流)

  2、老师提几个问题好不好?如果都能回答出来,证明你真读懂了!第一个问题:“独坐”是什么意思?

  3、第二个问题:四句诗里面哪几个词也能看出李白他只有一个人?拿起笔,认真地一句一句地读,圈出能证明他只有一个人的词。(生边读边画)

  (1)从“众鸟高飞尽”中可以看出当时李白是一个人的。

  师: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生:很多的鸟都已经飞走了(板书:鸟飞尽)

  (2)从“孤云独去闲”这句话中看出来

  师:“孤云”是什么意思?(“一朵云”)“闲”呢?(悠闲)这句话连起来是什么意思呢?

  生:一朵白云飘地很悠闲。

  师:在解释这句话时我们应该调换一下语序,可以说成“一朵白云很悠闲地飘去。”(板书:云去闲“)

  4、山里的鸟群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连影子都看不到了,万里碧空没有一朵云彩,那该是怎样的景象?(安静的,寂寞的)

  带着这种静寂的感觉,谁来读一读这两句?(2生读)

  师:读得很寂静,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5、第三个问题“相看”是互相看的意思,就是你看着我,我也看着你。那么李白明明只有一个人了,他和谁在看呢?

  生:李白和敬亭山互相看着

  师:我们在解释这一句的时候可以说成:“李白静静地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静静地看着李白。”“厌”我们知道是“满足”的意思,那“不厌”是什么意思呢?

  生:“不厌”是不满足。

  师:“两不厌”可以说成是“彼此总是看不够”。“相看两不厌”我们连起来可以怎么说?

  生: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李白,彼此总是看不够

  6、第四个问题:“看”原本是人的动作,这里诗人想象成敬亭山也在看着诗人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呢?(拟人)

  师:是啊,此时此刻的敬亭山已经不再是一座山,而变成了诗人的一位……

  生:(好朋友)板书:(以山为伴)

  师:李白在敬亭山上静静地坐着,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怎么看也看不厌,就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谁来读三四句?(2生读)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在看着李白,人山相望,人山融合在一起。请再读!(2生读)

  四、诵读

  1、好一个“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呀,你一生游历了那么多名山大川,一座小小的敬亭山你也多次地去过,为什么现在要久久地坐着,为什么这么深情地看着敬亭山呢?

  他把敬亭山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向他来倾诉自己心中的……

  2、说得好。你又从哪些诗句感受到了李白的孤独呢?(板书:孤独)

  生:从“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中感受到的。

  师:在李白的眼里,那只无情的鸟儿飞了,弃他而去;在李白的眼里那些高傲的白云也……(离他而去)

  师:多么孤独的李白呀!来,再读前两句。(生读)

  师:鸟儿飞了,云儿去了,只有敬亭山。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在公元753年,那时离李白被罢官逐出京城长安已整整10年的时间了,在10年期间,李白一直过着流离失所、颠簸不定的生活,他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于是,某一天当他独自一人登上敬亭山时,心中就涌上了无尽的孤独和寂寞。谁再来读读前两句?(生读)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该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人看着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相看两不厌”——

  生:(齐)只有敬亭山。

  五、体验

  1、李白就这么久久地坐着,静静地看着,他是不是想对敬亭山说些什么呀?敬亭山呀敬亭山,你这样久久地、静静地陪伴着李白,是不是有些话想对李白说呢?拿出你的笔,把自己心中想说的写下来。

  课件出示: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生写感受,师巡视)

  2、李白呀李白,连鸟儿都飞走了,你怎么还不走啊?不用问,不用答,一切都在“相看——”

  师生:(齐)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敬亭山啊敬亭山,连云儿都飘走了,你怎么还在陪这李白啊?不用问,不用答,一切都在“相看——”

  六、积累

  1、《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李白他向我们委婉地道出了心中无可奈何的孤寂心声,现在我们再来补充一首,这首诗是《独坐敬亭山》的姊妹篇。这次我要求你们:我写完这首诗,你们就背下来,行不行?(师板书古诗,生背诵。)

  望木瓜山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2、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呢?谁能来读一读?

  3、刚才我们学的两首诗中,我们都能够感受到李白的孤独与哀愁,同学们你想安慰他吗?你想怎么对他说?

  3、背诵《静夜思》,李白你不要孤愁,你时刻想着家乡的亲人,家乡的亲人此时也正想着你。

  ▲背诵《赠汪沦》李白,不要孤愁,因为你拥有,你不忘故人,你的好朋友汪伦同样也念叨着你呢。

  ▲背诵《望庐山瀑布》李白,不要孤愁,因为你拥有,你一生游历了名山大川,此时庐山的瀑布也正想着你呀!

  ▲李白啊,李白,你永不孤愁,因为你拥有,时隔千载的今天我们仍在传承,仍在大声诵读你那不朽的诗篇。背诵《独坐敬亭山》

  (第二课时)《望洞庭》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桌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注:介绍刘禹锡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正所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熟读古诗,人人过关,是下步教学的良好开端。)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 和:和谐 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远望 )

  重点研讨(1)作者在什么时候望洞庭?(2)刘禹锡是在哪儿望洞庭呢?(3)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诗中这样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呢?(比喻)

  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注: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如诗如画,品诗赏画,古诗词文字精简,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了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了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三、总结:

  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第三课时)《忆江南》

  一、调起来

  1、 一说到春天,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然后用一两个词语来描绘。

  在音乐中回味、想象春天后,交流词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光明媚、春花烂漫、百花盛开、百鸟争鸣、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春意盎然……

  春天真是太美了!此时此刻,你还想起了哪些有关春天的诗词?生吟诵春天的诗词:《咏柳》、《春夜喜雨》、《春晓》、《江南春》……

  [评析]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是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特点。教例中,教师善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进入作者描述的意境之中,让学生回忆对春天的感受,并用词语、语句来描述,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激发了他们对春天的兴趣,调动了他们感受春天的欲望,学生的求知欲也就自然而然地调起来了。

  2、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家喻户晓的名篇《忆江南》,同时认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板书课题)通过你们的预习或搜集的资料,你对词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教师小结。(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关系,作者只是以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也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发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在。)

  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这首绝唱《忆江南》。

  4、教师范读录音机播放古筝曲。

  【意图:古诗词有其背景且古诗词的文字优美,语言精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古诗词教学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优美的导言和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愉悦之情,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的向往之中,进而有一中渴望要了解这首词的心情,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 】

  二、沉下去

  1、 学生 自由练读、读准字音,把词句读通顺、流畅。

  2、 指名读,指正读音。

  3、 全班齐读。

  【意图:读是感悟的基础,读得流利,读得有情有趣,感悟才能深入。】

  4、指导学法。回顾 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交流: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伙伴讨论交流,借助书中的注释等方法去了解诗的意思、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习古诗的这种方法来学习这首词,在学习和交流中去领略词中的景,感悟词中的情。

  5、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词意。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师多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6、分句理解诗句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你领略到了什么样的意境,能描述下吗。(这首词写得是江南清晨日出时的美景。初升的太阳很红,把江南的花映衬得更红艳,红得胜过了火,而江水绿得如蓝草染过一般,我怎能不怀念江南呢?)

  师:诗人白居易一开口就用这个通俗的“好”字来赞颂江南,这个“好”让你体会到了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旧曾谙”是什么意思?一个“旧曾谙”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1)我认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写得非常好。(这句用火焰与江南的红花作比较,写出了江花的红艳,用蓝草的蓝来形容江水的绿。太阳很红,原来花就是红的,在阳光的照射下,所以红花就更红了,胜过火。)

  师:江水又怎能绿如蓝啊?这个“蓝”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个“蓝”字感受到了这不是平常的绿,绿的很纯净,很美。)

  师:这“绿”在“红”的映衬下……你来说

  (由于江花是红的,太阳是红的,在红色的映衬下,江水就显得更绿了,如同蓝草染过一般。)

  师:于是就出现了─

  生:(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这是何等的一种境界啊?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生: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红花更红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

  师:好一个红得更红,绿得更绿啊!请你读出花红胜火,水绿如蓝的美!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

  8、回归整体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作者写法之妙。

  9、播放《忆江南》歌曲。(学生自由发挥,尽情抒情,展示自身独特的体会,和诗的情感产生共鸣,师生沉浸在忆江南的美好境界之中。)吟读成诵。

  【意图:古诗的教学最重要的是领悟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中应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的学习时间,感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然后在此基础上伙伴讨论、交流,最后大家将自读自悟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古诗的意境当中,在音乐和画面的伴随下让学生体会到诗的意境,并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通过交流表现出来,同时受到语言艺术的熏陶。】

  三、放出去

  1、白居易一共写了三首《忆江南》,赏读其它两首。再次深刻的感受诗人对江南无限的赞叹和思念。自学、感悟、诵读。

  《忆江南》之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忆江南》之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意图:课程标准建议小学阶段学生要背会古今优秀诗文160篇,除推荐的120篇外,其余可有教师补充推荐。一节课只读一首词这是不够的,要用一篇带多篇,增加学生古诗词的积累。在优美抒情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留下意犹未尽的诗意美!】

  九、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忆江南

  鸟飞尽 湖光秋月两相和, 江南好,

  云去闲 潭面无风镜未磨。 风景旧曾谙。

  相看两不厌, 遥望洞庭山水翠, 日出江花红胜火,

  只有敬亭山。 白银盘里一青螺。 春来江水绿如蓝。

  十、作业设计 能不忆江南?

  (一)《独坐敬亭山》作业

  1、抄写学过的古诗词一次,并默写一次。

  (二)《望洞庭》作业

  1、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2、词语积累

  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蒙蒙胧胧、宁静和谐

  3、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三)《忆江南》作业

  1、背诵《忆江南》,并能想象所描绘的景色。

  2、了解并尝试背诵白居易的另外两首《忆江南》。

  [问题研讨]

  1、 古诗词教学中,古诗的意思是否需要学生完整的背诵?

  2、 古诗教学中引领学生体会意境是否恰当?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这节课着重体现“以学定教”的思想。改变以往教师牵着学生演教案剧的现象,变硬性设计为软性设计,一切预设都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定,但教师绝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把握文章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及时给予引导。本课极力体现“美、新、实”的特点。美指教师的语言以及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美的愉悦;新指设计新颖,实指教学不能仅仅为了体现美而流于形式,要将学生的语言训练落到实处。同时,着眼于学生,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着重体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审美意识及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文中的插图基本反映了课文中描写的桂林山水的特点。作者以诗的语言,带着读者观赏了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

  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同时引起了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以激情的赞叹引出了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在点出特点之后,又具体描写了漓江的水怎样静,怎样清、怎样绿。这种以赞叹的语气写实,让读者和作者一样,犹如亲临漓江,荡舟观赏这一美景。接着,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以同样的笔法,描写了桂林山的特点:奇、险、秀。文中二、三自然段以抒情的语言写实,并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让读者切实地感受到漓江的水美,桂林的山美,《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语言更美!文章第四自然段,综合观赏印象。山水相映,云雾迷蒙,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点缀其间,构成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首尾呼应。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语言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 运用自制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四、重点难点

  理解桂林山水的独特美,对观察到的及合理的想象能流畅地表达出来。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展开丰富想象,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补充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学习方式:本课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真正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同时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进行充分的交流探讨。

  七、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桂林山水录像,自制课件

  2、 学生准备:搜集桂林山水资料

  八、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早在一百多年前,清代诗人金武祥曾这样写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样的好地方,你妈愿意去吗?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设计意图]“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人人皆知的古代名句,而对它的出处人们却知之甚少,点名出处,能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

  二、 观看录像,整体感知

  1、 播放《桂林山水》录像片,教师配乐朗读。

  2、 学生集中积累资料,初读感受

  三、 小组合作,自学交流

  1、 自由朗读课文

  2、 在桂林的山水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重点朗读,再声情并茂地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3、 小组内,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组内成员解决,组内解决不来的,拿到全班解决(教师巡视、参与)

  4、 小组内初步交流学习收获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话行为,放手让学生用各种方式 阅读,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获得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组内合作是为后面的组间交流做准备。

  四、 择其所好,全班交流

  师:刚才,小组内的同学已经自学了课文,谈出了初步的感受,现在,请各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小组针对其发言提出问题或补充意见。

  1、 如果有学生谈漓江水,就设计教学环节如下:

  (1)读出写漓江水的段落

  (2)谈收获,并提出组内解决不来的问题

  (3)梳理问题,集中讨论:既然是写漓江的水,作者为什么要拿大海和西湖做比较?这样写有审美好处?

  小结:这一段先同大海和西湖做比较,然后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目的是要突出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中心。通过大海和西湖的衬托,使人对漓江的水产生锦上添花的美感。

  [设计意图]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支离破碎的,甚至是经不起推敲的,教师既要放的开,又要收的拢,把问题集中到一个点上,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鉴赏。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漓江的“静、清、绿”,大海的波澜壮阔和西湖的水平如镜。(提示:朗读、简笔画、语言描述等方式。)

  (5)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排比句,其中“啊”的变音应重点强调。)

  (6)给画面做配音朗读。教师提出两点要求,第一,朗读内容要与画面内容一致,第二,朗读速度尽量与音乐节奏一致。(播放漓江水录像)

  (7)小结写法。这段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向我们展现了漓江水的平静、清澈、碧绿,真是名不虚传。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配音演员,是心、眼、口、耳多种感官并用的一种能力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如果有学生汇报桂林的山,设计教学环节如下:

  (1)朗读桂林的山这一段

  (2)谈自己学到的收获

  (3)朗读排比句

  A.对比读,有“啊”和没“啊’进行对比,体会啊表达的感情色彩(‘啊’能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B改换字词读,把“真”换成“多”字来读,体会真字的作用(“真”更能体现漓江山的特点)

  C教师引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体会每个分句的写法,先概括,后具体。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方式的读,使学生更能体会汉民族语言文字的魅力。师生合作读是一种美的展示,心的升华,将文章精妙尽情领悟。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体现桂林的山的特点

  A.学生依据课文中的语言描述,板画老人峰、象鼻山、骆驼山

  B.展示课外搜集的有关赞美桂林山的诗句

  (5)播放桂林的山的录像,学生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全体参与,把讲台变成学生展示才能、自主发展的舞台,使得黑板变成师生共同创造的美的世界。学生口、动脑、动手,调动诸多感官,将作品静态的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有声言语的形式形象化、动态化、审美化。

  六、引读学习最后文本

  师:从课文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桂林的水以它的“静、清、绿”闻名于世。桂林的山又以它的“奇、秀、险”闻名遐迩。重要的是山美得不孤独,水美得不寂寞,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依。正如课文最后一段所说的——(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听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感觉。

  七、 课外拓展,语言实践

  教师导引:近年来,桂林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成千山万名中外游客,相比之下,旅游人才紧缺,为此,桂林市旅游局像招聘导游,应聘的同学必须为桂林山水设计一段导游词

  (1)小组合作创编

  (2)作品展示,学生评价、鉴赏

  [设计意图]学做导游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培养学生凝练语言能力和审美意识。

  十、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甲 天 下:

  水──静、清、绿

  山──奇、秀、险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十一、作业设计

  1、 导游表演,训练口头表达呢你能力

  2、 仿照第2、3节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一个景物。

  3、 作业本练习

  【问题研讨】

  如何让方学生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而不只是所谓形式上的自主,如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人,做到真正的以学论教。

小学生课教案15

  主题:

  开学第一课

  时间:

  地点:

  六一教室

  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掌握安全知识,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2、充分认识好习惯早养成的重要性。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好习惯的养成。

  3、学生写下自己的新学期目标,大声说出自己的目标。

  重点:

  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一、导入: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又会在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同学们看到了新的老师。我希望我们在新学期里,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大家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大家在学习上、在生活上你追我赶,共同进步!

  1、班级学生统计:

  2、交流暑假中的趣事,感受充实暑假的快乐。

  二、进行安全工教育

  1、学生讨论: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3、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4、安全教育总结:

  “119”——火警“110”——报警

  “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

  (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三、学习好习惯有哪些:

  1、好习惯其一:专心听讲

  2、好习惯其二:做好课前准备

  3、好习惯其二:做好课后复习

  四、新学期新打算

  1、请几名学生说说自己新学期的新打算。

  2、教师总结:有了目标,就不会让我们在努力中失去方向,让我们沿着自己的目标每天进步一点吧!

  五、教师小结

【小学生课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生法制课教案11-06

小学生心理课教案03-27

小学生篮球课教案03-18

小学生课教案15篇03-12

小学生交通安全课教案11-23

小学生法制宣传课教案11-30

小学生安全教育课教案01-22

小学生安全班会课教案12-10

小学生安全教育课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