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时间:2023-03-10 18:27:18 教案 我要投稿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通用15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

  选题思想及思路设计:

  学生自接触文言文以来就形成了一种心理压力——文言文难懂。每当看到文言文时,第一感觉是坏了,我一定做不好的心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文言文不大符合我们现代社会的语言运用,字面上又给人一种古怪深奥、难以理解的视觉压力;一是学习不得法,没有深入到文章的深处,体味不出其中的乐趣。因而形成文言文不易学的观念。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章,学习的顺利与否,关系着今后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发展问题,因此显得格外重要。本篇文章属于先秦叙事散文范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突出鲜明,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因此本课时主要介绍一下有关文学常识,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较深入的理解把握,激发学生进一步地探究文章内容地热情。

  创新特点:

  化深奥难懂的字面形象为形象生动的以人物刻画为中心的故事情节,在解读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掌握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目标:

  1、 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 概括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4、 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5、 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学习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学习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设想:

  1、 文言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应该利用文言文本身的特点使学生有一种文言文不难学的感觉。本文故事情节性较强,人物形象突出,易于理解。因此在学习中加强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

  2、 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有关《左传》的内容

  2、 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文章内容。

  3、 分析第一自然段。

  学习重点:

  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学习步骤:

  一、 导入: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否?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站?”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但见那些戏风正炽的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请问这个军官是谁?

  (生齐声: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

  师: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板书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1、 了解《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 了解先秦散文概貌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如《史记》、《汉书》等。

  3、《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 研习新课。

  1、 分析标题。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脸面,文章所蕴涵的各种思想内容都会在标题上现露出来,因此我们读一篇文章,首先要看其标题。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本篇文章的标题。告诉我你能从中预测到多少的内容。(学生陈述对标题的认识:人物、事件)浏览一下课文,看自己猜测到多少内容。时间四分钟。

  2、了解文章内容。

  学生根据课后练习一,再读课文,要求先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故事情节复述给组员听,选出讲的最好的一个,与其他组的佼佼者竞争。(学生深入地研习课文,小组内讲故事比赛。通过讲故事这一环节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兴趣的基础。)(找两个小组的优胜者讲故事,并对其表现表示赞扬。

  3、 分析第一段。

  学生自读第一段,教师范读之。(读时注意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两句的断句。)学生自译第一段,点出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对于本段的字面意思我们已经没有了问题,但其深层意义方面你能看出多少来?(学生小组内讨论有关看法。)(提示:第一句话点明了郑国形势的危急;战争爆发的两个原因,点明此次战争与秦国关系不大,补充晋公子重耳过郑、城濮之战的历史典故;两国军队分地驻扎,为郑国瓦解其联盟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先秦的历史散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初步接触了课文内容,知道郑国的国家命运危在旦夕,郑国到底能不能化险为夷,脱离险境呢?我们下节课再细分解。

  四、练习。

  1、 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2、 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五、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 编年体 《春秋》三传 《公羊传》 国别体

  《谷梁传》 纪传体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学习目标】

  1、欣赏烛之武精彩的论辩艺术。

  2、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学习重难点】学会适当运用论辩技巧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奇迹导入(设计理念:激发阅读兴趣,了解人物身份。)

  两个大国围困一个弱小的国家,合理的结果是什么?——当然是效果城破国灭啦!可是一夜之间,奇迹发生了——一个人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不仅挽救了自己的国家,还差点让两个强敌反目成仇。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谋略的正确运用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刘勰的《文心雕龙》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百万之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复习检测(设计理念:只有解决字词的障碍,文字背后的情感、形象才能纷纷站立起来。)

  上节课我们已经对一些重点的词句做了疏通,接下来检测大家对课文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件展示)

  1—3解释加点词,4—6翻译句子。

  1、行李之往来古今异义,外交使节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

  3、共其乏困缺乏的物资

  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5、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6、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呢?

  三、整体感知(设计理念:掌握情节,理清思路。以活动增趣味,也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1、《左传》叙事非常利落,本文四个段落就结束了故事。请大家也学一学这种简练的风格,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课件展示)

  围郑→受命→退秦→撤围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撤围

  2、易中天品三国,今天我们也来个图说三国。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先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事实,然后我们研究一下三国的位置。

  排兵布阵,运筹帷幄,需要一图在手,高明的军事家都是如此。(课件展示)

  这是晋秦围郑形势图,不过三国位置不明,你能根据第三段的某些句子迅速判断三国的确切位置吗?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晋隔开秦郑两国,居于中。

  (2)“若(秦)舍郑以为东道主,(秦)行李之往来,(郑)共其乏困。”——秦在西,郑在东。

  (3)(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晋居中,东边是郑国,西边是秦国。(课件展示)

  3、交代秦晋围郑的形势有何作用?

  (晋师出有名,“以其无理于晋”(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郑贰于楚”(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同时从这两句话就能发现秦国与郑国并无什么矛盾,所以折也是见的是“秦伯”而非晋侯的原因。秦既是友情出演,也为图霸业,没有共同利益的联盟,自然是同床异梦。)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埋下了伏笔。

  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兵临城下,为人物出场铺垫。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分驻两地,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的成功劝说分化伏笔。

  4、我们再来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核心人物是烛之武: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课件展示)

  (3)如果在“退”前加上一个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巧施反间计、三寸之舌、妙语、说......

  烛之武(说)退秦师(板书题目,重点“说”)

  四、互动探究

  1、烛之武是怎样劝说秦伯退兵的呢?(诵读第三段,注意语气。)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开头一句“夜,缒而出。”为何“夜出”?何为“缒而出”?为何缒而出?(课件展示)

  “夜出”躲开晋军耳目。“缒而出”指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这三个字让我们感受到当时郑国面临重病围困,岌岌可危。烛之武在这种形势下去劝说秦伯,真可谓敢说。(板书:敢说)

  (2)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

  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包含了五层意思,①郑既知亡。(语气沉着真挚。)欲扬先抑,以退为进;②亡郑利晋。(语气平稳、严正。)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究竟什么意思?你懂的!秦晋之间,几代联姻,非常友好,留下了“秦晋之好”的佳话,这两个邻国的友好关系,在烛之武眼里却成了“邻之厚,君之薄也。”真是赤裸裸的离间,中伤秦晋之好,但也有先见之明,预见了秦晋之争。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③存郑利秦。(语气高亢、诚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都为“利”。烛之武抓住了秦伯谋利的心理,口吻比较诚恳。)④回顾过去,晋不讲信用。(语气慷慨激烈。)引史为例,挑拨秦晋;⑤展望未来,晋必将攻秦。劝秦谨慎。(语气慷慨激烈。)

  他的一番说词(8“君”,6“郑”),(表面看来)处处为秦着想,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理由充分,其实呢,句句与郑无关,句句关郑兴亡。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这体现了烛之武以“利”抓秦伯心理,体现他会说。(板书:会说)

  但是如果烛之武这么说的话会不会达成此行的目的?“您来打我们郑国真是太不聪明了,我们郑国灭亡了对你有什么好处?不要傻乎乎被人家利用了,做出这么蠢的事。如果你不灭掉郑国,我们郑国会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你就行行好,放过我们郑国吧。”所以烛之武之所以能够说退秦师,不仅是因为说清了灭郑、存郑对秦国的利弊得失,更因为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简单品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郑亡(言于秦)

  亡郑(害于秦)处处言秦,处处为郑

  舍郑(利于秦)晓以利害

  赐晋(负于秦)明则为秦,暗则图晋

  肆晋(阙于秦)

  真可谓: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板书:巧说)

  古人对烛之武说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魏禧《左传经世钞》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文心雕龙》

  (3)如此精彩的论辩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心得、体会呢?(同桌之间讨论)

  (1)说话要讲究技巧,委婉含蓄

  (2)语言要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抓住对方的心理。

  (4)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小结】

  烛之武出色的“说”理艺术对于古人和今人的处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更要懂得说理的艺术。1、邹忌与齐威王(正面)邹忌将自身受蒙蔽的事情和国家大事用类比和联想的方式联系起来,规劝君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从而齐王接受了皱忌的进谏。2、触龙与赵太后(正面)触龙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二)对于现代人来说,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平时与人沟通要做到敢说、会说、巧说,这样才能说好。

  2、烛之武开始还闹点小情绪,后来才接受任务,这是否有损于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瑕疵?

  恰恰相反。一直不被器重,怀才不遇,闹点情绪更显真性情,人物形象更显真实。临危受命,更显示出他不计前嫌,以大局为重,是位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不避艰险,为国家利义无反顾,是知难而上的勇士;在秦伯面前口若悬河,最终劝说成功,他更是巧言善辩的辩士。

  五、当堂反馈

  1、有一项关于家庭教育的调查表明,许多家长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针对这三句话,请你也写三句话来劝说这些家长以改变他们的看法。

  让你的孩子在自我探索中享受独立的乐趣,让你的孩子在全面发展中提高综合素养,

  让你的孩子在正面激励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

  郑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知错能改。

  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有充分洞察力和预见性(侧面写烛之武)

  秦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政治手腕了得。

  晋侯——以利为重,以”不仁”为借口,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

  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一个为纾国难挺身而出的忠臣,一个远见卓识的杰出的外交家,一个晓理动情的天才式演说家,一个善用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的政治家,一个审时度势的出色的心理分析大师)

  志士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勇士

  辩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思考: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2、郑伯作为当权者做得如何?从中要汲取怎样的教训?

  3、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他自己为什么不去说秦而举荐了烛之武呢?他对

  烛之武是很了解的,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板书】

  敢说会说

  \/

  烛之武(说)退秦师

  /\

  巧说说好

  围郑→受命→退秦→撤围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撤围

  补充:

  1、《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传》描写人物生动细致,人物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叙写战争时以记叙战前准备、战后论战为主,略写战争经过,记录了不少外交辞令、议论、谏说,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2、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

  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3、背景材料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裂痕。

  (3)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4)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3

  [学习重点]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

  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文习赏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出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文章中的中心人物烛之武,不计前嫌,受命于危难中,义无反顾奔赴敌营。在大国国君面前,不卑不亢,抓住秦晋间互争霸权,权利不一致的基本矛盾侃侃而谈,句句打动对方。终于说服秦君,解除国难,烛之武的言行,体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思想。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四段:第一段写秦、晋国围郑;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第3段写烛之武智退秦师;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本文主要写烛之武说退秦师,因此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是本文记叙的重点,从而塑造了烛之武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后的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的了如指掌,,使他的形象跃然纸上。至于其他方面就写得较为简略。文章波澜起伏,亦张亦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叙事中注意伏笔与照应,从而使结构严谨。

  [课文重点存储]

  要重视积累,对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要寓词于句,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透彻理解,应牢记:积累是运用的前提。

  词类活用

  一、字

  1、字音:

  ①汜,fà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

  ②缒,zhuì,字的左边为“绞丝旁”,故其义与绳索、丝绸相关。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

  ③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gōng。

  ④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quē,意即门户受损。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áng。

  2、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词

  1、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⑤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⑥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⑦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⑧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今异义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①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

  ②行李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如:共其乏困

  ③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夫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4

  [教学目标]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案。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设计]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可让学生回忆

  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案》。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二,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

  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能力目标

  1.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答法。教学过程中,多设题,巧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3.探究拓展法。适当补充《读本》中或《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学生扩展阅读的材料,巩固所学知识,开拓视野。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卡片、录音机、《烛之武退秦师》朗读磁带、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利用工具书,自行排除生字词。

  2.反复阅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

  [教学要点]

  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反复朗读课文,正音。整体感知、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当我们在电视中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自豪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经文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

  但这丝毫无损《左传》的光辉,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放录音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

  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zhuì)秦军汜南(sì) 函陵(hán)

  B.共其乏困(ɡnɡ)逢孙(pánɡ) 朝济而夕设版焉(zhāo)

  C.失其所与(yù) 不知(zhì)若不阙秦(jué)

  D.夫战,勇气也(f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ū)

  答案:D

  此题重点考查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A项“秦军汜南”的“汜”应读作“fàn”,“汜南”是地名,读“sì”时,应是“汜水”。B项“共其乏困”的“共”通“供”,应读作(ɡōnɡ),即读作“通”字的读音。C项“失其所与”的“与”在此有结交、亲附之意,“所与”是“结交的”“亲附的”,所以应读作“yǔ”。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明确:秦军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事实

  多媒体显示:

  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雍。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记叙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多媒体显示: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混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郤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五、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因此同学们要勤于读,认真读,非常投入地、研究性地读。那么,如何才能读好文言文呢?

  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关于停顿。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朗读中的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为“、”<“,”“;”,“:”<“。”,“?”“!”<“……”,这个长短的确定也不是绝对的,应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适当掌握和处理。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朗读骈体文或诗歌,要注意节奏停顿,节奏停顿连而不断,与“、”停顿稍有区别。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这些将在具体的语段中提示)。

  关于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关于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重读的词语为“军”;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也要重读。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太后盛气而揖之”中重读的词语应为“面”“盛气”;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如“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中重读的词语应为“亿丈”“不测”;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要重读,如“却匈奴七百余里”“非抗于九国之师”,其中“七百余里”“九国之师”应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如“当此之时……”“此四君者”中“此”要重读。除以上五种外,句子中某些需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常也需重读,这是因不同的语境而定的,故放在具体篇目中指导。

  关于语气、语调。古汉语中的语气同现代汉语一样,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应读出句子的特有语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这些内容同样适用于其他篇目的朗读指导,故后面将不再赘述)

  (再次放录音,提醒学生要认真听。听完录音,学生齐读,教师指导。速度较现代文要慢,句读要清)

  六、指导学生诵读,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晋侯、秦伯围郑”要用中速读,要读出大兵压境的那种压抑感。“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的关键句,语速要缓慢、语调要稳重,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晋”“秦”两个词在句中充当主语。两句中的“军”要重读,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读后,请一个学生翻译此段)

  提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则道出了什么?请结合所提供的相关史实回答。

  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应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道出了晋国攻郑的原因,是本段的关键之处。

  提问:本段很短,仅25个字,却道出了很多内容,除了“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一原因外,还有什么?

  明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在旦夕。郑国的危急形势,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板书: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学生再次齐读第一自然段,尝试背诵)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语文读本》中《晋公子重耳之亡》一文“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一段,进一步了解相关史实。

  2.反复诵读课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其写作特色。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用法。

  3、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及说服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1、古文中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文言句式。

  2、烛之武说服的技巧以及《左传》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钱学森吗?对,他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1950年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就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在这,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个人,他可不止抵得上5个师呢,他凭着自己的一张巧嘴不仅瓦解了国家的危机,还能化敌为友,这人是谁呢?对了,他就是烛之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板书)(1分20秒)

  2、《左传》的介绍及文体常识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86页。我们看到注释1,课文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何为“编年史”呢?就是指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大家看到里面有僖公三十年,就说明了烛之武退秦师这件事发生在僖公三十年。比如我们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选自《左传、鲁庄公十年》。另外还有国别体,是按不同国家来编写的。如《国语》、《战国策》大家翻到92页,我们在初中也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大家看注释1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说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件事发生在齐国。还有一个是纪传体,大家看到88页,里面列举了24部纪传体史书。纪传体主要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大家联系一下初中学的《陈涉世家》便会明白。其实书本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信息,同学们要学会发现和联系。(1分50秒)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主要记载的是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一些事件。擅长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间接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我们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后大家对于《左传》的写作特色会有更深刻的理解。(1分)

  3、朗读课文:

  现在就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全文。晋侯秦伯围郑预备读。(生读)(1分30秒)

  需要注意的字音:

  氾(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越国以鄙(bí)远亡郑以陪(péì)邻共(gōng)其乏困朝(zhāo)济而夕设版焉阙(jué)秦秦伯说(yuè)杞(qǐ)子逢(páng)孙

  4、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老师想问一下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应该怎么停顿?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样停顿?军是驻扎的意思,是个动词,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很好,说明大家预习了。我们回过来看。晋侯、秦伯围攻郑国,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是因为的意思,其是个代词,代郑国。无礼于晋是个倒装句,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晋文公。这里的无礼是指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晋文公当初因为国内的政治原因逃亡在外,路经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贰是从属二主的意思。大家看地形图。当时,春秋诸侯国争霸,郑国继从郑庄公死后,国势江河日下。然而,它正处在中原地区的中心位置,一旦晋国、楚国动起手来,倒霉的往往是郑国。因为两头受气,郑国就练圆滑的夹缝生存技巧。就如两年前的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战争前期,楚国实力明显优于晋国,郑国原先是出兵帮助楚国。但后来晋国使用了谋略最终取得了决定性优势,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九次出使晋国,与晋国结盟,但是晋国还是心怀芥蒂,同时也是为了争夺霸权,在两年后再次向郑国发动了战争。(2分50秒)

  这一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事情?

  生:晋秦围郑,以及围郑原因和围郑的局势。(板书:晋秦围郑)

  “春秋无义战”从课文我们得知秦国与郑国并无直接的矛盾和冲突,秦国之所以与晋国联盟就是想从中获利。而且他们并不驻扎在一块,这就为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君埋下了伏笔。郑国士大夫佚之狐也看出了其中的猫腻,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我们接着看第二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二段,注意节奏和情感。(1分)(生读)(20秒)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

  生:三个。佚之狐、郑伯、烛之武

  佚之狐他说了什么?他的话起到了什么作用?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大家注意言于郑伯曰,与上一段无礼于晋一样是个介词结构后置,对郑伯说。若是假如的意思。国家危急,佚之狐向郑伯献上献上计谋,可以看出佚之狐什么性格特点?有知人之明和爱国精神。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可见他对烛之武非常了解,同时也表现了佚之狐对时事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板书:佚之狐慧眼识才)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从是听从的意思。那烛之武有何反应?辞曰,辞是推辞的意思。烛之武为什么要推辞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谁来翻译一下这句话

  生: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比不上人家,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很好,大家注意,也和已都是语气词,这里是两个语气词连用。已同矣。烛之武真是比不上人家吗啊?如果真是这样,佚之狐还敢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吗?不是,据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yǔ)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一个人才长期被淹没,国家危急了才想起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你说烛之武会没有怨言吗?有。对此,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呢?(2分30秒)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我不能早些任用您,现在情况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啊。

  大家注意,这里的是,是个代词,代替前面所说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这是一个判断句式。我们现代汉语中也有判断句,比如说“我是中国人”,常用一个系词“是”来连接。但是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不用系词,大家可能会误以为“是寡人之过也”这里的“是”就是系词,不对,实际上这里的“是”是个代词。那什么是判断句呢?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里的“为”很像现代汉语的的系词“是”,但在古代汉语里面“为”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动词。因此这不是判断句。2、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这主要在于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古代,判断句的句式有1、……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者,……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3、是……也。“是寡人之过也”

  可能同学们一时难以明白,没关系,大家做下笔记,以后我们接触文言文多了,有了语感就能理解了。面对一个小小的养马官的抱怨,作为一国之君的郑伯,他首先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一方面,国家危难,确实需要烛之武出马,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郑伯胸襟开阔,敢于认错。(板书:郑伯勇于认错)同时,他站在烛之武的角度说,国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呀。其实,烛之武已经七十多岁了,郑国灭亡也不会真对烛之武有什么致命的害处,然而烛之武还是冒着生命危险答应了下来。这也看出了烛之武艺高人胆大。(板书)其实,牢骚归牢骚,国难当前,爱国之人都不会退缩的。另一方面,作者这样安排剧情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同时,也造成了波澜起伏的效果,引人入胜。这一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板书)(2分20秒)

  结语:国难当前,烛之武又是如何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化解国家危机的呢?课后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三段,试着给烛之武说的话分层次,并且拟个小标题。好,今天的课到这。同学们再见!

  5、板书设计:

  一、晋秦围郑人物形象:佚之狐慧眼识人才

  二、临危受命(主板书)郑伯勇于认错

  烛之武艺高人胆大

  第二课时

  1、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板书)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文章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同学们都知道当时郑国被晋国、秦国围攻,郑国危在旦夕。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烛之武被推到了拯救国家的风口浪尖上,身负使命的烛之武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化解国家危机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2、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大家看到第三段,夜缒而出,缒是指把人用绳子绑上,从高处放下放。烛之武要去见秦君,得乘着夜色偷偷地让人从城门把他掉下来,说明了什么?

  生:形势很危急

  对,也从侧面写出了烛之武为了国家做出的英勇表现。四个字写出了事情经过,点出氛围,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这样凝练的手法是《左传》特色之一。

  烛之武见到秦伯说,秦晋围郑,郑既之亡矣。既是已经的意思。秦国、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就要灭亡了。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若,假如。以,是介词,拿、用,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执事是对对方的尊称,这句话是说,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的话,就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哪位同学翻译一下。

  生:越国别的国家来把远方的土地当作边邑,您也知道这样很难。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很好,课文的注释也很详细。大家注意,这里的以是连词,表目的。鄙,本来是名词,边邑,现在活用为动词,把……当作边邑。亡是一个使动用法,使……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大家注意,这里有几个古今异义词。以为,古意是把……作为,是两个词,以之为。现代汉语则是一个词组,以为。东道主在这里的意思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任,现在泛指主人。行李,大家看注释23,是指出使的人,现代汉语指出门所带的包裹。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您也没有什么坏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而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起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这里的晋君是晋惠公。这句话是个双宾语句。为晋君赐,给晋君恩赐。大家学英语也接触过,双宾语是指由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组成。一般是间接宾语紧接在谓语动词后,如晋君就是间接宾语。朝、夕是极言晋惠公言而无信之快。谁来翻译一下: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生:晋国,何时才能满足的呢?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邑,又想往西扩大边邑。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就会受益,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何厌之有是个倒装句,大家以前也见过,应该是有何厌。是宾语前置,之不用翻译,是用来提宾的。东和西都是方位名词做状语。封,原本是名词,疆界,这里用做动词,成为……疆界。肆是扩张的意思。阙,使动用法,使……削弱。图是考虑的意思。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通“悦”高兴。还,撤退。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在课后认真思考怎么给烛之武的十句话划分层次,不知道大家都认真思考过了吗?现在我们集体朗读烛之武的说辞,从秦晋围郑到唯君图之。秦晋围郑,预备读。(生读)好,现在分为两个小组,讨论一下烛之武对秦君所说的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并且拟个小标题?很好,其实同学们都划分得不错。这段话也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话,秦晋围郑到敢以烦执事。说的是“坦言亡郑”(板书),第二层越国以鄙远到邻之厚,君之薄也。表明“亡郑有害”(板书),第三层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摆明“舍郑有益”(板书),第四段从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到君之所知也,这是“援引历史”(板书),剩下的是最后一层,“推测未来”(板书)我们现在就来看看烛之武说辞的精妙之处。

  第一层是“坦言亡郑”。烛之武刚一见面就说这样的话,有什么好处呢?

  生:使秦君高兴

  对,烛之武就是要第一时间消除对方的戒备。大家注意关键字“秦晋”大家看到第一段,课文在描述事情时说的是“晋侯、秦伯围郑”这是因为这场战争确实是晋国挑起的,秦国只是从中协助。但是烛之武却有意把秦国放在了第一位,意在凸显秦国的优势,表明郑国的生死大权全在您秦君手里了。烛之武这一份尊重和恭维实在让秦君心里很受用,也就给了烛之武往下说的条件。其实,这句话还有更深一层作用。大家想文中共涉及了几个国家?三个,晋、秦、郑。春秋之战就是利益之战,郑国坦言亡郑,就表明了我已无力与你争夺什么,现在关键的是您秦君要考虑的是如何从亡郑中比晋国夺得更多的利益。烛之武一句话就将秦国的矛头从郑国身上转移到了晋国身上。这是“以退为进”(板书)

  就在秦君心里不由地开始活动时,烛之武不失时机地抛出了土地问题。大家看示意图。秦国要想占有郑国,得跨过晋国,这很不利于管理,如果放弃,那辛苦打下的江山就只能拱手相让,秦君会乐意吗?况且,土地就如西瓜,就只有那么大,别人占得多了,你相对就少了。这是“先示其害”(板书)

  听到这,估计秦君心里也在琢磨着。先示其害后,烛之武接着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您灭了我们郑国不仅无利还有害,不如留下我们还可以为您出使的人提供住宿和物资。(板书:诱之以利)

  秦君动摇得更加厉害了,烛之武引出了历史上晋国对秦国言而无信的例子。(板书:晋不可信)到最后劈头直说:“夫晋,何厌之有”并且推测晋国灭了郑国后为了扩大土地必定转而对付秦国。(板书:晋无所厌)

  短短125个字,烛之武层层深入,从不同角度说服秦君。烛之武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从而打动了秦君,最后使秦君不仅放弃了攻打郑国还与郑国建立了联盟关系。这是本文的高潮部分,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板书)

  秦国原本是与晋国结盟攻打郑国的,突然转了方向,晋国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呢?我们接着看最后一段。同学们齐声朗读最后一段。子犯请击子,预备读(生读)

  谁来翻译一下这一段

  生:子犯请求攻打秦国,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大家注意,微,是表否定的假设。如果没有。因:依靠。武是指在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如现在的成语“胜之不武”。去,是离开的意思。现代汉语往、到。比如说我们去外婆家。

  晋国军队终于撤离(板书)

  结语:这件事情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整个课文我们也学习完了。在课后同学们试着将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一些词类活用找出来,写在作业本上交上了。大部分都在课堂上说过,不会很困难。我们下节课再进行总结。

  3、板书设计:

  坦言亡郑——以退为进一、晋秦围郑

  亡郑有害——先示其害二、临危受命

  舍郑有益——诱之以利三、说退秦师

  援引历史——晋不可信四、晋师撤离

  推测未来——晋无所厌

  第三课时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疏通了字词,理清了文章脉络,还着重学习了烛之武巧妙地说辞,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左传》的写作特点。

  2、学习《左传》写作特点

  ㈠.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㈡.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㈢.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对左传的艺术特色有更深的理解。

  现在我们来总结文中一些重要的字词句。从同学们交上了的作业看,同学们都做得不错,(看实际的具体情况)现在我们就一起总结一下。

  3、总结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句式以及重要的虚词

  1、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2、通假字

  ①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3、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

  4、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⑤(烛之武)辞曰省略句

  ⑥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

  ⑦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句

  ⑧(晋)许君焦、瑕省略句

  ⑨子亦有(何)不利焉省略句

  5、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的)

  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7

  总课时数

  第 节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并把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借助语境来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学习文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参考

  语文教学参考书 鼎尖教案

  授课方法

  学讲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无

  专用教室

  无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一、 朗读课文

  学生诵读指定的片段,看看谁的诵读最能准确表达感情。诵读时注意句子的整散和长短,内容的层次和逻辑关系。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对秦伯说的一段话。

  二、 讨论: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

  人物 性格 事件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义) ↓

  烛之武 夜缒而出(勇) 秦军乃还

  智说秦伯(智) ↓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明确:

  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两方交战,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他的.义无反顾的精神展示了其“勇士”性格;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在揭露了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后,又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最终与郑国结盟。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

  可见,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更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2、秦伯

  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1、课前5分钟演讲

  2、分析人物形象。

  小组讨论

  个别展示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3、郑伯

  (1)善于纳谏----“公从之”

  (2)勇于自责------“是寡人之过也”

  (3)长于言辩-------“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4、晋文公

  贪婪,但理智,能够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具有雄才大略。

  三、把握文意 拓展阅读

  问题6、解释成语大意,并用以下成语来概括《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内容。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解说:秦晋联军大兵压境,弱小的郑国孤立无援而危于累卵,正像佚之狐所言“国危矣”。

  【从谏如流】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解说:郑伯在国家亡危急存亡的时候,没有开门投降,没有匆忙地发布迎战命令,而是听取佚之狐的建议,与名不见经传的烛之武坦诚相见,以自己的诚意打动烛之武,让他去说服秦伯。

  【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解说:在国家需要自己时,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欣然受命,表现出了顾全大局的精神和面对强敌的大智大勇。

  【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解说:秦晋两国虽世代互为婚姻,但是两国之间却貌合神离,尤其是秦伯的狐疑两端,这些都让烛之武看得一清二楚。

  【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解说:在了解秦伯具有狂妄自大、利令智昏、动摇不定等心理的前提下,烛之武先向秦伯示弱,满足其虚荣心,解除了他的戒备心理,为自己的成功说服扫除了障碍。

  【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

  解说:烛之武知己知彼,因势利导,以利害关系说动了秦伯。秦伯的单方面退兵,使秦晋联盟分崩离析,郑国的倒悬之危终于在烛之武一番细针密线的论说中迎刃而解。

  四、 【小结】

  在郑国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郑伯从谏如流,委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临危受命的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洞若观火,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终于说退秦师,化险为夷。

  五、 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

  3、分析成语,学会用成语概括文中的内容。

  4、将这些成语串成一段话,概括文章内容。

  课外作业

  教 学 小 结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8

  【学习目标】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颂,并把握文言文的特殊性。

  2、同时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如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平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平先把课文诵读一遍。

  三、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习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1、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

  2、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

  3、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4、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

  四、让学生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

  1、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习惯,这对让学生逐渐习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3、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五、课后练习

  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9

  教学目标:通过研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烛之武辞令之妙,让学生感悟他语言的力量及其语言背后的那颗爱国忧国之心,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材料拓宽写作思路。

  教学重点:烛之武辞令之妙,爱国之深。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运用所学材料,学以致用,以一当十。

  教学方法:互动研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烛之武退秦师靠的不是千军万马,也不是张飞的一声大吼,更不是杨六郎的一杆长枪,而是靠他的三寸之舌处处为秦着想却使郑国转危为安。他是如何站在秦的立场上为秦着想却使郑国转危为安的呢?

  二、齐读课文第三段,思考烛之武的一番话是站在郑国的立场上吗?为什么?

  1、学生回答

  2、老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语言现场,感悟烛之武辞令之妙

  把第三段还原成烛之武和秦伯的对话,走进语言现场。

  烛之武:“郑既知亡矣。”

  秦伯:“那你来干什么?”

  烛之武:“为了您呀!”

  秦伯:“此话怎讲?”

  烛之武:“我忧心如焚,我寝食难安,因为亡郑对您不利呀!”

  秦伯:“请讲。”

  烛之武:“秦晋两国相距很远,晋国和郑国才是近邻,越国以鄙远,您该知道管理它的难度,实际上是增加了邻国的土地,邻之厚,是不是越发显得君之薄呀?这不会是您此行的目的吧?”

  秦伯:“当然不是,我该怎么做呢?”

  烛之武:“存郑倒是对您有利呀,您可以把郑国作为东道主,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物资,累了可以在郑国歇歇脚,渴了可以在郑国喝口水,这样不好吗?”

  秦伯:“是呀,我——”

  烛之武:“您也许还记得,应该也不会忘记,晋国曾经做过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事吧?”

  秦伯:“可不是,想想我都来气,背信弃义的家伙!”

  烛之武:“像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家伙,又那么贪得无厌,您说,他灭郑后,能善罢甘休吗?东灭郑,西呢?西呢?该进犯秦国了吧,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吗?”

  秦伯:“先生您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呀!否则,我还蒙在鼓里呢!来人,退兵!”

  秦晋围郑为利而来,烛之武退秦为利而来,秦伯退兵为利而退,晋侯退兵为利而退,利是目的,退是手段。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烛之武为郑而来却为秦着想,利也;存郑亡郑想的还是利;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说的都是利。烛之武用他的三寸之舌,用他的智慧和胆识,巧用一利字让郑国转危为安。

  3、假设谈话方式,让学生比较

  假如烛之武一开始就挑拨离间,结果会如何?假如烛之武直接求秦退兵,结果又如何?

  4、小结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示之以弊诱之以利

  回顾过去晋不可信展望未来晋不可靠

  5、教师小结:明明为郑而来,却处处替秦着想,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也是语言产生的力量;当时机成熟时再行挑拨离间之计,更容易彰显语言的力量,退秦也更易成功。危如累卵的郑国转危为安,一场危机就这样在烛之武的三寸之舌下化解了,没有动一兵一卒,不战而屈人之兵,语言的技巧语言的魅力呀!

  三、烛之武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成竹在胸,这份自信来自哪里?

  1、学生回答

  2、师生小结

  有勇有谋有胆有识审时度势辩才十足爱国忧国不计得失

  正是: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

  单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国虎狼兵

  四、如果把这则材料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可从哪些角度来运用呢?

  1、学生回答

  2、出示课件给学生更多运用角度

  语言的力量口才与成功

  爱国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

  机遇与准备才能与机会发现人才伯乐和千里马

  选择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大我与小我

  手段与目的隐忍不发知错能改双赢

  有志不在年高天生我材必有用如何应对逆境

  ……

  3、出示例文,给学生更好的写作指导

  伯乐不来,我自荐之

  毛遂自荐说服楚王,解了邯郸之围,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才华;邹忌主动拜见齐威王,以自身的体悟劝齐威王广开言路,使齐国不必用兵就可战胜敌国;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抓住战机一鼓作气,打败强大的齐国。此三者都是主动推销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华,利国利民利己。而郑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皆不得重用,虽有满腹经纶却不懂得毛遂自荐,不懂得给自己寻找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若没有佚之狐的慧眼识英雄,恐怕要永远湮没在历史风尘中了。伯乐不来,我自荐之。只有主动推销自我,主动表现自我,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

  机遇与成功

  当机遇没有来临时,仍要积极准备,完善自己,把自己磨砺成金子,机会一旦来临,便会闪耀于史册。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这使得他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惊人的毅力来砥砺自己,饱读经书,关心时事,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为自己人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烛之武用自己毕生精力、一生的才能等待这样一个机会,当这个机会出现时,他毅然把握住这个机遇,不仅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战役和生灵涂炭的悲剧,还为自己的人生挥洒了精彩的一笔,还让自己成为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由此观之,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唯有胸中有竹才能把握机遇,创造成功。

  有志不在年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烛之武就是一匹蓄势待发的老骥。也许他也曾因人生虚掷而悲哀过感伤过,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国家与人民安危的关心。我们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像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焦急地渴盼着能从王宫中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如果没有对国家朴实的爱与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效力的心,一个小小的“弼马温”,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怎么能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怎么能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可见,即使烈士暮年,他依然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从没有放弃过济天下苍生的理想。只要国家需要,只要自己一息尚存,不管命运对自己如何不公,仍会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感悟的是语言的力量,传承的是爱国精神,运用的是语言文字,学到的是说话的艺术,愿我们都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六、作业:

  利用比干、韩愈和魏征、邹忌、触龙等相关事例,写一篇以“忠言不逆耳”为题的文章。

  七、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以退为进

  示之以弊退秦利秦退

  诱之以利

  挑之以史围郑晋退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0

  【设计说明】

  1、指导思想:

  ⑴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并且应当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所以,在新课程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

  ⑵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设疑、答疑,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对文本的解读与知识的落实。

  2、主要特点:

  本篇教学设计,力求准、稳、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将老师的“教”转化为“导”,通过情境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探究,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之间形成积极互动的局面,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产生活跃的心理状态和兴奋的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

  作为文言文教学,加强诵读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把握人物的重要方法,因此,本篇设计注重诵读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古代有句话: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明口才的重要性。无独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把握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复述故事情节:

  让学生根据图片提示复述课文情节(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顺序如下)

  三、研习课文

  第一步,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听清句读。

  2、学生自读课文,读清节奏,读清句读。对照注释,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画词句疑难点。针对疑难,四人一组,分组讨论。

  第二步,精度课文,质疑探究,解决疑难字词。

  1、小组内质疑,组内自行解答。

  2、组长质疑,学生或教师解答。

  3、教师质疑,学生解答。(教师质疑重点落在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并注重向课外迁移。)

  重点实词: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

  重点虚词:之、以

  重点句式:

  ⑴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⑵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第三步,内容研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连全文,并适时的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文章。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加强讨论与交流,把握课文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2、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关于《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左传》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不是。

  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纠正字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àn) 佚(yì) 缒(zhuì) 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3、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4、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三、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 ——秦晋围郑

  2、秦晋为何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②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重点讲解:①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状语后置句

  ②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③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④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4、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2、重点讲解: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②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句末语气助词。

  ③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⑤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佚之狐:关心国事的大臣,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

  烛之武:满腹的牢骚与埋怨

  郑 伯:一位敢于自责的国君,情真意切,有风度

  4、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三)、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②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③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2、“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3、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秦 晋

  郑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肆其西封 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3、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4、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5、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假字,通“倍 ”; 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四)、讲解第四段。——晋师撤离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②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a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b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③ 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2、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4、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知:通假字,通“智 ”。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一)、第一个人物——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二)、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慧眼识才的伯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补充: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

  (三)、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五、写作特点。

  1、情节波澜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平稳发展的呢?

  ——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伏笔和照应。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

  ——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六、课后习题第2题。

  七、有时间的话,分角色朗读。

  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

  附1:文言字词

  1. 词类活用

  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C.判断句

  3.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附2:归纳基础知识

  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译文

  九月甲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经没有用应有的礼仪来接待他,并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墙上放下去,去拜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即将要灭亡了。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国(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件事是困难的,为什么要使郑国灭亡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放弃灭郑,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节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到晋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后,又想往西扩大疆域。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怎么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撤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注释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

  (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4)然:然而。

  (15)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6)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17)既:已经。

  (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9)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作动词,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边邑。

  (20)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焉,哪里,怎么。以:来。陪:使增加。

  (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增加。

  (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倘若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

  (23)行李:也作“行吏”,外交使节。

  (24)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共,同“供”。

  (25)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

  (26)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

  (27)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济,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防御攻势。朝,在早晨。

  (28)厌:通“餍”,满足。

  (29)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界。

  (30)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

  (31)阙:使...减损。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

  (3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夫,fú,音同“服”,放于句首表语气,不翻译;放在句中解释为“那”;微,假如没有。

  (3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人道的。因:依靠。敝,损害。

  (34)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明智。

  (35)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调。

  (36)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37)去之:离开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2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以、而、焉”等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味本文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文中出现的“以、而、焉”等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难点: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

  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自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秦伯说(yuè)

  (三)题解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

  二、合作探究

  (一)研读第一段

  1、理解以下文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2、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

  1、诵读,体会和把握人物性格和心理:

  “国危矣”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重点体会以下词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无能为也已

  是寡人之过也

  3、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三)研读第三段

  1、学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品味烛的形象及其高超的游说技巧,)

  2、分析理解本段。

  (1)“夜……秦伯”:

  (2)烛之武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请找出原文相对应的句子: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3、“秦……乃还”表现了秦王怎样的形象。

  4、探究烛之武游说艺术。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

  1、重点品位下列词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取蔽之”

  2、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三、交流展示

  (一)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二)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三)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烛之武退秦师》答案

  二、合作探究

  (一)研读第一段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3、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

  1、“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

  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3、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三)研读第三段

  1、“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之武不畏危险。

  2、烛之武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3、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探究“三巧”游说艺术。

  (1)以“利”巧攻心理。(2)以“害”巧析形势。(3)以“史”巧施离间。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

  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

  1、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2、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明确: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三、交流展示

  (一)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答: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二)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答: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三)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答: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文章预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解决办法

  1.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生活动

  1.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2.了解背景知识,作家、作品。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通读全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3)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讨论题:

  (1)烛之武不拘形象从哪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2)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看《左传》文学的价值。

  关于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在第二部分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流露出他满腹的'委曲和牢骚。这一情节的描写,使在郑国危于旦夕之际,郑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看到的一线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用自责化解了烛之武的不满,使他只身卦秦。文章在有张有弛,曲折有致中显示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再有,在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第三部分中,说理透辟,文章的主旨,决定了文章必须着意描写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陈辞先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再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第三部分,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谈。然后一面说明秦国灭郑则无益而有害,舍郑则有益而无害。一面举出事例,说明晋国不可信赖,秦国不应与晋国共事,晋国得到郑国,必将进而损害秦国。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说得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郑防御晋。

  第四部分,晋师撤离郑国。

  当晋国的监军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毅然撤军。说帮伯而退晋师正是烛之武所要达到的目的。

  三、总结、扩展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利用秦、晋矛盾,说退秦国围郑之师,瓦解秦、晋联盟,保住了郑国的历史事实。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议论的文字影响甚大。

  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在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中,把握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把握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特点。

  二、整体感知

  本文情节充满了波澜,起伏跌宕。虽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毫无呆板之意。人物就是在这样的情节中展示不同的性格,外交辞令,叙事描写各尽其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述故事情节

  2.导入新课

  (1)从初中已经学习的《曹刿论战》引发拓展,明确《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提出本课要求,对《左传》的语言特点要有所了解。

  (2)作家、作品介绍。

  (3)时代背景介绍。

  (4)进入课文内容的讨论。

  提问:

  全文中心写了件什么事?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参考答案)

  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全文故事情节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秦、晋围郑,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烛之武临危受命。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进而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秦晋的矛盾,指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与郑订阅盟约不助郑的危险。终于达到秦郑为盟有的结果。

  烛之武奉命说秦,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但在说辞中表现的则是处处为秦国着想。使秦君易于接受。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强大国家的君主,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语言分寸,恰到好处,可见语言艺术达到的水平。

  关于从本文的写作特点,看《左传》的文学价值。

  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有二。其一,波澜起伏跌宕有序的情节展示。其二,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左传》较高的文学价值。左传写了400多次军事行动,著名的大战如城濮之战、殽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都写得非常出色。《左传》写战争,是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来展开的,把描写的重点放在战争的性质和起因、战前的策划和战后的影响等上,对战场的正面交锋则采用略写。这样写既写出了某种历史的必然,也有利于刻画人物。《左传》写战争也非常注意谋篇布局,情节曲折细致,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有时在紧张的气氛中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使文气优游不迫,摇曳多姿。

  《左传》是编年体的史书,但在文学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它善于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如郑庄公的阴险虚伪、老谋深算。而且随着历史事件的进展,也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如晋文公的成长就是。《左传》中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善良正直或险恶邪僻,无不惟妙惟肖,宛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语言生动活泼,简洁精妙,达到着墨少而寓意繁的效果。《左传》作为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既写了各国之间的交兵,也写了各国之间的外事来往。在写外事交往中,人物极擅外交辞令。《殽之战》弦高巧遇秦军的那段讲话,名为犒师,实为警告,迫使秦军不敢轻举妄动;孟明归国前明明是表示改日必将兴师报仇,却说“将报君赐”。有理有节、机智横生,往往使敌国折服。它语言简洁,叙事生动,而又变化万千。这一切,都显示了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无论对后代的史学或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史学上,司马迁继承并发展了《左传》的优良传统,写成了文史兼优的《史记》。司马光以《左传》为法,写出了著名的《资治通鉴》等。在文学上,《左传》对后代散文影响尤大,很多散文家都把《左传》视为文章的楷模。尤其唐宋以后,古文家取法先秦,多摹《左传》。小说家、戏剧家都从《左传》吸收营养,并从中吸取创作的素材。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总结全文,归纳文言知识,扩展知识。

  二、整体感知文从秦、晋联合出兵围郑起,到秦、晋分别撤军离郑止,情节紧凑完整、波澜起伏,记叙简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学习本文,就要着重领会以下几点: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

  2.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设计。

  3.有关古汉语常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以训练式,分类归纳有关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封(疆界,名词)

  之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烛(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郑国,代同)

  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因,介词)

  4.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向西面。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总结、扩展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重点词语、词组、文言特殊句式。

  2.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三、教学方法:采用研讨点拨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运用数字媒体全方位展示。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媒体:投影仪、多媒体、PPT课件、音频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以及背景介绍

  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师: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一篇名叫《曹刿论战》的文章,请问大家还记得他的出处么?是了,正是出自《左传》。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左传》当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不过在此之前,老师想先问问大家对于《左传》一书了解多少?)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相关拓展:

  《春秋》,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孔丘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工整理修订而成);

  《左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事详明的编年史(相传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

  《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编年体通史(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

  课文的背景、人物故事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yu)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烛之武,——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相关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了解“城濮之战”。

  (二)朗读并大体感知文意

  播放朗读带,同学们跟读,结合注释,注意字音、字义。

  【字音】

  汜,fàn缒,zhuì,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阙, qu,意即门户受损。 逢, páng。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 “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 “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 “智”,明智,聪明。读zhì)

  问题:主要人物?故事梗概?

  (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根据故事梗概,理清故事层次。

  【结构层次】

  晋、秦围郑(1段)

  烛之武临危受命(2段)

  烛之武说退秦师(3段)

  ————烛之武的话有四层意思:

  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说明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若亡郑有益于君……君之薄也)

  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指责晋国过河拆桥、贪得无厌,挑拨秦晋关系(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唯君图之)

  晋师撤离郑国(4段)

  就疑难句式、字词进行讨论和解析。

  5、分角色扮演。

  (三)小结,布置复习、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前一课时内容:

  (二)解析课文:

  【 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疏通文意】

  1)、 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形势((“晋侯、秦伯围郑”)。

  战争的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2)、 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

  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离,间秦晋联盟。)

  4) 、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分析课文特点】

  伏笔与照应得当。

  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叙事详略得当。六参考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三)文言知识积累:

  1、【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今异义】

  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乏困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如:共其乏困

  今义:疲劳。

  夫人

  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3、【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4、【一词多义】(详见课件)

  (四)、总结并讨论:

  1、总结人物形象:

  烛之武: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2、总结行文特色: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3、讨论:假如我是烛之武…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概括能力和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2、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3、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4、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课文内容。

  2、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3、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2、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导读法、朗读教学法、圈点勾画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课文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古代的记叙文,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历史长河里,史传散文是颗非常璀璨的明珠,初中我们学习过《曹刿论战》,还记得选自哪部史书吗?(《左传》),关于《左传》还记得多少知识呢?(请同学们回顾),同学们,“传”是什么意思?是“注解、注释”,《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都是为了解释《春秋》而作,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还是先秦优秀的散文著作,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树立典范,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大家来看标题。

  2、标题释义

  “烛之武退秦师”中“师”的.意思是什么?“军队”,意思是“烛之武试秦军退兵”。假如只是一份报纸的标题,同学们脑海中会想到哪些问题?

  预设:

  (1)为什么要退兵

  (2)怎么退

  (3)谁是烛之武

  (4)结局怎样

  大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课前已经布置预习了,通过课文来了解这整体的事件,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语感。

  3、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三句话交代。

  秦晋围郑,郑伯让烛之武劝退,烛之武做到了吗?烛之武智退秦师,化解战火。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读遍课文。

  (2)、秦晋为什么要围郑?从文中找一个句子回答。

  “以其无礼于晋”这其中将了一个什么故事?什么叫“且贰于楚也”?

  重耳(晋文公)逃亡的过程中,郑国国君没有礼遇他。在城濮之战的时候,郑国先想出兵帮助楚国,后有想归附晋国,这叫“贰于楚也”。

  (3)、郑国得罪了晋国,那秦国为什么也要出兵呢?从文中找到依据。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暇,朝济而夕设版焉”

  ①秦晋之好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春秋无义战

  4、段落掌握和释义

  (1)第一段

  ①请大家齐读第一段,短短25个字,交代了什么内容。

  ②两国分兵驻扎,有何用意?

  ③重点词语:“军”作动词“驻军”,虚词“于”当“对”之意。

  (2)第二段

  ①重点词语和句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是什么句式?

  “子”为尊称

  “辞”为“推辞”

  ②请同学概括第二段主要内容。

  ③为什么先写烛之武推辞,而不是一开始就“许之”,这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

  (补充)《东周列国志》介绍烛之武

  A、到70岁才被举荐,心理没有抱怨,这样更显人物真实。

  B、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放下心中抱怨,体现烛之武身上深明大义的美德。

  (3)第三段

  ①请同学朗读,本段重点写烛之武的外交辞令。

  ②重点词语和句式:“夜”名词作状语、“亡”使动用法、“敢”为谦词

  ③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国,秦国为什么能够接受他的建议,他用了哪些事实和事例使得秦心悦诚服地退军了。

  “邻之厚,君之薄也”

  从地理角度

  “舍郑益秦”

  从历史角度晋而无信

  从逻辑角度晋贪而无厌

  ④烛之武从三个角度、四个层面来说服秦伯,秦国所以接受,除了思路之外,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技巧?

  (4)第四段

  为什么要交代这段内容,对故事发展有什么作用?

  5、文章特点

  这篇文章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波澜、详略得当、精炼)

  6、探究思考

  (1)由本文及《曹刿论战》的写作特点看《左传》的叙事艺术。

  (2)以今天的理念来审视“烛之武退秦师”这一历史事件,你从中得到的哪些启示?

  7、课后作业

  (1)归纳整理文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和文言句式。

  (2)拓展阅读《重耳之亡》和《殽之战》

  【板书设计】

  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夜缒而出秦军乃还

  智说秦军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相关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08-25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03-09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02-20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02-26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04-2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01-26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02-28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02-09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03-31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