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物理优秀教案

物理优秀教案

时间:2023-02-22 11:24:11 教案 我要投稿

物理优秀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物理优秀教案

物理优秀教案1

  一、教学任务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是继直线运动后学习的第一个曲线运动,是对如何描述和研究比直线运动复杂的运动的拓展,是力与运动关系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也是以后学习其他更复杂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单摆的简谐振动等)的基础。

  学习匀速圆周运动需要以匀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为基础。

  从观察生活与实验中的现象入手,使学生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归纳认识到匀速圆周运动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圆周运动,体会建立理想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感受圆周运动快慢不同的情况,认识到需要引入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再通过与匀速直线运动的类比和多媒体动画的辅助,学习线速度与角速度的概念。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相互交流等方式 ,创设平台,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几个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学会合作与交流,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品质。

  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学习和研究圆周运动是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的.,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知道圆周运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3)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

  (4)会在实际问题中计算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并判断线速度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建立理想模型的物理方法。

  (2)通过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认识类比方法的运用。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从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的普遍性和研究圆周运动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的学习过程,懂得合作、交流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活动中乐于与人合作,尊重同学的见解,善于与人交流。

  三、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1)匀速圆周运动概念。

  (2)用线速度、角速度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

  难点:理解线速度方向是圆弧上各点的切线方向。

  四、教学资源

  1、器材:壁挂式钟,回力玩具小车,边缘带孔的旋转圆盘,玻璃板,建筑用黄沙,乒乓球,斜面,刻度尺,带有细绳连 接的小球。

  2、课件:flash课件—— 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所经过的弧长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半径所转过角度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3、录像:三环过山车运动过程。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包括物体做曲线 运动的条件、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与角速度三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录像和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得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出匀速圆周的特征;以情景激疑认识对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不同描述,引入线速度与角速度概念; 通过讨论、释疑、活动、交流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匀速圆周运动概念和线速度、角速度概念。方法是:通过对钟表指针和过山车两类圆周运动的观察对比,归纳出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设置地月对话的情景,引入对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再通过多媒体动画辅助,并与 匀速直线运动进行类比得出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和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线速度的方向。方法是:通过观察做圆周运动的小球沿切线飞出,以及由旋转转盘边缘飞出的红墨水在纸上的径迹分布这两个演示实验,直观显示得出。

  本设计强调以视频、实验、动画为线索,注重刺激学生的感官,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体现“建模”、“类比”等物理方法,学生的活动以讨论、交流、实验探究为主,涉及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强调对学习价值和意义的感悟。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流程图说明

  情境I 录像,演示,设问1

  播放录像:三环过山车,让学生看到物体的运动有直线和曲线。

  演示:让学生向正在做直线运动的乒乓球用力吹气,体验球在什么情况下将做曲线运动。

  设问1: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将做曲线运动?

  情境II 观察、对比,设问2

  观察、对比钟表指针和过山车这两类圆周运动。

  篇四:涡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涡流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涡流对我们的不利和有利的两个方面,以及如何防止和利用;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事例,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本节是选学的内容,它又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等、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讲,或者知道学生阅读、什么是涡流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涡流和自感一样,也有利和弊两个方面、教学中应该充分应用这些实例,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方案

  一、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可用事物或图片)

  提出问题:为什么它们的铁芯都不是整块金属,而是由许多相互绝缘的薄硅钢片叠合而成?

  引导学生看书回答,从而引出涡流的概念:什么是涡流?

  把块状金属放在变化的磁场中,或者让它在磁场中运动时,金属块内将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在金属块内自成闭合回路,很象水的旋涡,因此叫做涡流、

  整块金属的电阻很小,所以涡流常常很大、

  (使学生明确:涡流是整块导体发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同样遵守电磁感应定律、)

  二、涡流在实际中的意义是什么?

  ⑴为什么电机和变压器通常用相互绝缘的薄硅钢片叠合而成,就可以减少涡流在造成的损失?

  ⑵利用涡流原理制成的冶炼金属的高频感应炉有什么优点?

  电学测量仪表如何利用涡流原理,方便观察?

  提出上述问题后,让学生看书、讨论回答

  三、作业:让学生业余时间到物理实验室观察电度表如何利用涡流,写出小文章进行阐述、

物理优秀教案2

  【学习目标】

  1.知道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是具有竖直方向的初速度,并且在只受重力作用时所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g。

  2. 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重点、难点)

  3.会将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分解为匀减(加)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两个过程,并会求解有关的实际问题。

  预习案

  学法指导

  1、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和规律,在熟练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析运算的基础上,掌握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运动时间、位移和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及运算。

  2.在竖直上抛运动的运算过程中,可将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看成一个统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学生不易接受。同时,设定正方向,严格运用物理量正负号法则在运算中至关重要,是个难点。

  问题导学

  1、知识回顾:

  1)同一直线上的运动的合成,规定一个正方向可以: 求和;如抛体运动中的:① ②

  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运动的合成: 求和,方法:

  2、知识点一:

  1)竖直下抛运动: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o沿着竖直方向① 抛出,仅在② 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下抛运动。

  2)竖直下抛运动的特点:① ②

  3、知识点二

  1)竖直上抛运动: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o沿着竖直方向③ 抛出,仅在④ 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① ②

  预习自测

  1、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后又落回地面,则【 】

  A.上升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速度方向向上.

  B.下落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下,速度方向向下.

  C.在最高点,加速度大小为零,速度大小为零.

  D.到达最高点后,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将改变.

  2、关于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运动都是直线运动,它们不能再分解

  B、竖直上抛运动可以分解为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下抛不能再分解

  C、竖直上抛运动可以分解为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下抛运动可以分解为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探究案

  探究任务一:竖直下抛运动

  完成教材P10页中的讨论与交流一

  探究任务二:竖起上抛运动

  完成教材P10页中的讨论与交流二

  探究任务三:竖起上抛运动的分析方法

  1)分段分析法:

  (a)上升过程

  ⑴运动的性质:

  ⑵如果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运动的规律:

  ①速度公式:

  ②位移公式:

  (b)下落过程

  ⑴运动的性质:

  ⑵如果取向下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运动的规律:

  ①速度公式:

  ②位移公式:

  Ⅱ)整体分析法

  1)由于竖直上抛运动只受重力作用,则其加速度a= ,又由于加速度恒定不变故竖直上抛运动的性质: ,

  如果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则其加速度a= ,那么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为:

  ①速度公式:

  ②位移公式:

  探究任务四:规律应用

  完成:书本P11页例题1

  小结:几个推论:

  在竖起上抛运动中,物体运动的基本特征:

  (1)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2)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时间:

  竖直上抛运动的特殊规律对称性

  (3)下落过程是上升过程的 过程。

  (4)质点在通过同一位置时,上升速度与下落速度的关系为:V上 V下 。

  (5)物体在通过同一高度过程中,上升时间与下落时间的关系为:t上 t下 。

  探究任务五:思考在利用整体法处理竖起上抛运动时,位移S、速度V的所代表意义是什么?

  例题:从高楼上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问在1S末,4S末,5S末该物体的位移及路程各是多少?(其中g=10m/s2)

  小结:(1)S为正,表示质点在抛出点的 方,s为负表示在抛出点的 方;

  (2)v为正,表示质点向 运动,v为负表示质点向 运动。

  (3)由同一s求出的t、Vt可能有两个解,要注意分清其意义。

  知识整理:

  1)竖直下抛运动的性质:

  2)竖直下抛运动的规律:①速度公式:

  ②位移公式:

  3)竖直下抛运动可以看成: 和 的合运动。

  5)竖直上抛运动的性质:

  6)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①速度公式:

  ②位移公式:

  7)竖直上抛运动可以看成: 和 的合运动。

  课堂检测

  1. 从竖直上升的气球上掉下的石块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的石块相比,相等的量是【 】

  A.落地的时间 B.落地时的速度 C.加速度 D.落地的位移

  2. 某物体以初速v0=20m/s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向上为正方向),不计算空气阻力,当速度大小变为10m/s时,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 】

  A.1s B.2s C.3s D.4s

  3. 从地面以30m/s的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则球运动到距地面25m时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为【 】

  A.1s B. 2s C. 4s D. 5s

  4. 氢气球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40m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重物从断开到落地过程:(g=10m/s2)【 】

  A、落地速度为20 m/s B、下落时间为2 s

  C、下落时间为4s D、落地速度为30m/s

  5. 一物体作竖直上抛运动,不计阻力,从抛出时刻算起,上升过程中,设上升到最大高度一半所用时间为t1,速度减为初速度一半所用的时间为t2,则【 】

  A.t1t2 B.t1

  6. 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另一物体B自由落下,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率都是v,则【 】

  A.物体A上抛的初速度大小和物体B的末速度大小都是2v

  B.A与B在空中运动时间相等

  C.A能上升的高度和B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相同

  D.两物体在空中的相遇处一定是B物体下落高度的中点

物理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教学,使学生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和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对比实验,归纳推理能力(根据光传播的一些个别现象,推想光传播的一般规律),动手能力 (制作小孔成像实验装置)

  3 、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

  1、 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 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颜色、颜料之迷。

  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进行新课

  激发兴趣

  (一)光源

  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出示迷人夜景图),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

  观察课本32页“色彩斑斓的光现象”夜景图。

  引题

  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

  (板书):太阳、萤火虫、恒星、水母

  火柴、霓虹灯、蜡烛、电灯

  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

  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反馈练习1:

  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萤火虫。 C.水母。 D.霓虹灯。

  提出问题

  (二)光的传播

  手里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它可以发光,是一个光源。

  有一个问题:从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出去的?

  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设计实验

  让学生讨论回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到底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

  小组实验

  (合作)分析实验

  下面我们请各小组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请把你们通过实验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让各组学生展示不同的实验组合:

  A.光手电、水

  B.激光手电、汽水瓶

  C.激光手电、玻璃砖

  D.激光手电、白纸

  E.激光手电、平面镜

  让学生讨论、归纳后,老师启发、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板书:)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路线是弯的`。

  同学们,你们能够列举一些有关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吗?(让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影子、皮影戏、手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看齐、激光准直、瞄准射击。

  反馈练习2:开凿隧道时为什么要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呢?

  (三)光速

  同学们,喜庆节日放“响炮礼花”的时候,先看到礼花,还是先听到响声呢?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讨论回答)光速大于声速。

  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了哪些现象是属于光速大于声速的例子?

  关于光速究竟有多大呢?请自查课本。

  同学们,回想有关声的现象,想想两者之间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反馈练习3:下雨打雷时为什么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呢?

  思考、讨论 列举例子

  讨论、交流 反馈练习

  观察、思考 猜想假设

  猜想

  讨论、回答

  讨论、交流

  信息交流得出结论

  讨论、归纳 举例

  练习贴近生活

  讨论回答巩固

  观察生活

  阅读比较

  小组讨论反馈

  板书设计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的速度: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 c=3×108/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教学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作业设计

  1. 完成配套练习册中相应的内容。

  2. “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1、2、3、4题。

物理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在实验过程中,训练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

  3.通过实验,训练正确识记、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2.通过学生的亲自实验,培养他们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

  3.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生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2.通过同学们共同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索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得出恰当的结论.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电池组、小灯泡(带座)、开关、导线若干、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你熟悉的串联电路图.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选出较好的图,用投影仪放大.

  [师]同学们观察自己画出的串联电路图.

  思考:你已经了解了串联电路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生]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生]电流表工作的时候必须串联在电路中.

  [生]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也和电流一样,处处相等吗?(提出问题)

  二、进行新课

  [师]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你认为会是什么呢?

  [猜想或假设]

  [生]我认为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应该和电流的关系相同,也是处处相等.

  [生]我们认为电压应该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方向越来越小.因为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某种“力量”,力量会越用越小.

  [生]我们认为灯泡大的地方电压大,灯泡小的地方电压就小.

  [生]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的电压之和,串联电路各点的电压之和也应该等于两点间的总电压.

  …

  [师]同学们作出了各种猜想,各样假设,真实的结果到底是什么?请同学们用实验来求证.大家先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了解)

  [师]各组可以简单说明你们的设计方案.

  第一组:我们计划用三节电池,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分别测出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和两只灯的总电压进行比较.

  第二组:我们组选择两只不同的灯泡,选三块电压表,同时测量每只灯泡和两只灯泡的电压,比较结果.

  第三组:我们组选择三只差别较大的灯泡,分别测量每只灯泡的电压,每两只灯泡的电压和三只灯泡的'总电压.

  第四组:我们计划选四只灯泡,两只一组,先将两只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分别测每只灯泡的电压和两只灯泡总电压.然后再换上另外两只灯再次测量.(通过投影展示)这是我们的实验电路,这是我们设计的实验数据表格.

  第五组:我们想选择两只灯泡,一块电压表,像测电流那样分别测出A、B、C各点的电压,然后进行比较.

  [师]老师觉得同学们的设计都很好.不过要提醒大家一点,你的设计一定要有书面的内容,你要怎么做(同学们刚才已谈到的),你是怎么做的(要按电路图测量),你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要有实验记录).以便于自己检查和与别人交流做更好的改进.

  各组同学补充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数据表格.

  [师]电压表应该如何连接在电路中?

  [生]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压的两端.

  [生]我们知道了,测电压不能像测电流那样将电流表接在某一点,测该点电流.应将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点间,测出来的是“两”点间的电压.

  [师]很好!同学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后,可以进行实验.建议大家在实验中更换不同的小灯泡,进行重复测量,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同学们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特别是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量程要选择合适,读数时要弄清分度值,读数准确.原始数据的记录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不许随意改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记录下来,以便查找、分析原因.

  [分析和论证]

  [师]同学们认真分析你们测量出的数据.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你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和你原来的猜想一致吗?

  [生]我们用的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测出每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每只灯泡两端电压的和与测出的两只灯泡的总电压几乎相等.

  [生]我们用两只不同的灯泡串联,测出每只灯泡的电压不同,但两只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和等于电源电压.

  [生]我们用的是三只差别较大的小灯泡,测出来每只灯泡的电压都不同,但每两只灯泡电压的和都和直接测得的这两只灯泡的总电压相等,三只小灯泡电压的和几乎等于电源电压.

  [生]我们先用两只小灯泡测,然后又换了两只不同的小灯泡测.尽管测出的四只小灯泡的电压都不一样,但前一次测量的两只小灯泡电压的和与第二次测量的两只小灯泡电压的和几乎相等,且都差不多等于电源电压.

  [生]做完串联,我们还将两只小灯泡并联起来,分别测它们的电压,结果电压表指针指的是同一个位置.

  [生]我们也测并联了,相同的两只小灯泡电压相同,不同的两只小灯泡电压也相同.

  [生]我们从两只灯泡并联开始,一直增加到四只小灯泡并联,测出来的结果几乎不变.

  [生]我们在原来两只小灯泡串联的基础上给其中的一只灯泡并联了第三只小灯泡,结果并联的两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

  …

  [师]同学们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非常好,归纳大家的实验,可以得到一般结论吗?

  [生]不管怎样选择灯泡,不论如何进行测量,尽管测出的数据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同一个串联电路中各个灯泡两端电压的和等于这几个灯泡两端的总电压且等于电源电压.

  [生]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结论: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各支路电压相等.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伴的配合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祝贺同学们得到了一个正确的结论.不过,对同学们来讲获得结论的过程更重要.请大家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过程进行回顾,认真分析、思考在实验过程中真正明白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评估]

  [生]我开始将电压表连接错了.现在我知道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必须连接正确,否则一接通电源,指针反偏,并且速度很快,很容易将电压表指针打弯.

  [生]电压表的量程选择也很重要.如果选择的量程太大,指示值很小,几乎不能读数.如果选择的量程太小,指针偏出了刻度盘外.

  [生]我们连电压表的时候,先不接死,合上开关,迅速“试触”一下,大概估计好量程再连接,很省事,一次就差不多能选对.

  [生]读数也很重要.我第一次读数,读出一只小灯泡的电压值比电源电压还大,原来电压表接的是小量程,我是按大量程的刻度读出来的.

  [生]我将电压表接在了一根导线两端,结果灯都亮了,可是电压表读数是零,为什么呢?

  [生]我不小心将电压表串联在了电路中,灯全不亮,电压表却有指示值,和电源电压几乎一样大.

  [生]我们是将电路连接正确了,电压表也有指示,就是灯不亮,换了另外一个灯泡还是不亮.用手按住才亮起来.

  [生]我们组开始做时,有一只灯亮,另一只灯不亮,测电压时,亮着的灯有指示值,不亮的灯两端电压为零.

  …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说明大家一定是很认真地去做了.养成好的习惯要比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更重要,希望同学们以后继续努力.刚才提到的问题,请同学们互相讨论,看能不能找出问题的原因.

  (教师巡视并参加同学们的讨论)

  [生]电压表接在一根导线的两端,中间没有用电器,相当于“一”点,所以电压表示数为零.

  [生]将灯泡用手按着才能亮,我觉得是因为没有接触好,另外的问题我不知道.

  [师]同学们一定非常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那就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在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注意到许多同学都用了“几乎相等”这个词,而不是说“相等”,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们相差很小,但又不完全相等.

  [师]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吗?

  [生]因为读数或用表测量的过程中有一些偏(误)差.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现在需要同学们根据你们的探究过程写一份科学探究的小报告.

  (学生完成探究报告,教师巡视,选择完成较好的,利用投影和同学们交流、小结.)

  三、小结

  通过我们这次的探究活动,同学们了解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同学们一起总结)

  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通过实验同学们还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1.彩灯是串联的,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所以,根据题意有:36 Vn=220 V,n= =6.1.

  至少要串联6个这样的灯泡.

  建议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彩灯.如用36 V额定电压的灯泡,可以串联6个或7个,分别点亮比较它们的亮度,也可以用5个灯泡串联,但点亮时要注意安全.

  如果家里有用过的彩灯串,可以利用起来.再给你制作的彩灯串连接一个日光灯上用的起辉器,看看有什么效果.

  2.(1)可以用“试触”的方法来判断水果电池的极性.测量电压时,因水果电池电压不会很高,应注意选择电压表的小量程测量.

  (2)选择其他的水果可以用桔子、柚子、苹果等,土豆也可以.

  选择的金属还可以是锌片、铝丝等.

  五、板书设计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

  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

物理优秀教案5

  【学习目标】

  1.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4.认清时刻与时间的区别和联系。

  5.掌握位移和路程两个概念及他们的区别。

  6.知道什么是矢量和标量。

  【自主学习】

  1、质点:

  ⑴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 和 ,把它简化为一个 ,称为质点

  ⑵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客观并不存在。

  2、参考系:

  ⑴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 的物体。

  ⑵同一个运动,如果选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观察到的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例如:甲、乙两辆汽车由西向东沿同一直线,以相同的速度15m/s并列行驶着.若两车都以路旁的树木作参考系,则两车都是以15m/s速度向东行驶;若甲、乙两车互为参考系,则它们都是 的.

  ⑶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问题中,以研究问题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一般选取 为参考系。

  3.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 表示,时间间隔用 表示,时刻与物体的 相对应,表示某一瞬间;时间间隔与物体的 相对应,表示某一过程(即两个时刻的间隔)。

  注意区分时刻和时间:

  如:第4s末、第5s初(也为第4s末)等指的是4s内(0至第4s末)、第4s内(第3s末至4s末)、第2s至第4s内(第2s末至第4s末)等指的是 。

  4.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 ,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 的物理量,位移只与物体的 有关,而与质点在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 无关,物体的位移可以这样表示:从 到 作一条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 ,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 。

  注意区分位移和路程:

  5.矢量和标量 既有 又有 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 。矢量相加与标量相加遵守不同的法则,两个标量相加遵从 的法则,矢量相加的法则与此不同。

  知识点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思考与交流】

  A级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 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心的点没有区别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2.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

  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

  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3. 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参考系必须选取静止不动的物体B. 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联系在一起的

  C. 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D.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

  4.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B.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

  C.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

  5.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6.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

  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

  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

  7.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0度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至B点。

  (sin30=0.5)

  (1)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

  (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

  【总结与反思】

  知识点二:时间和位移

  【思考与交流】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学校每天7:30准时上课 B.每节课45 min

  C.物理考试9:40结束 D.周末文艺晚会18:40开始

  2.第5秒内表示的`是_____秒的时间,第5秒末和第6秒初表示的是__________时刻,5秒内和第5秒内表示的是___________的时间。

  3.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总是大小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位移只取决于始末位置,而路程还与实际运动的路线有关

  D.物体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大小也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相同。

  C、一个物体在某一方向运动中,其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

  D、如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5.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的运动方向

  B.路程是标量,路程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位移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6.下列关于矢量(位移)和标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这两个位移不一定相同

  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

  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

  【总结与反思】

  【基础训练】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的自转 B.研究旋转中的乒乓球

  C. 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 D. 研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体

  2.如图所示,一物体沿3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则沿哪条路径运动时的位移较大( )

  A.沿1较大

  B.沿2较大

  C.沿3较大

  D.都一样大

  3.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 )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B、三个中总有一人或两人是讲错的

  C、如果选择同一参照系,那么三人的说法就都对了

  D、如果各自选择自己的参照系,那么三人的说法就都对了

  4.对位移和路程的正确说法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作直线运动,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质点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5.关于时间与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息时间表上标出上午8:00开始上课,这里的8:00指的是时间

  B.上午第一节课从8:00到8:45,这里指的是时间

  C.电台报时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D.在有些情况下,时间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

  6、在研究下列哪些运动时,指定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 )

  A.从广州到北京运行中的火车 B.研究车轮自转情况时的车轮.

  C.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时的地球 D.研究地球自转运动时的地球

  7.从高为5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 m处被接住,则这一段过程中( )

  A.小球的位移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 m

  B.小球的位移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 m

  C.小球的位移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 m

  D.小球的位移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 m

物理优秀教案6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制定“滑动摩擦力”的教学设计方案。

  对于“滑动摩擦力产生的现象、机理及其应用”部分,主要是采用接受性学习(了解)的方式,具体思路是: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有关滑动摩擦力的例子,引出滑动摩擦力;接着介绍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再说明滑动摩擦力的特点(方向等);最后说明生活中的应用(利与弊)。

  对于“滑动摩擦力公式”部分,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学习的方式,具体设计思路是:把学生分成三组,自己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不同接触面性质、接触面积和接触面压力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然后一起分析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最后举例巩固一下。

  学习任务分析

  滑动摩擦力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物理1(必修)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是滑动摩擦力。该内容是学习了重力与重心和形变与弹力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摩擦力。其主要特点是实验探究学习“滑动摩擦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强化学生分析和论证的能力;强调滑动摩擦力的实际生活应用,为以后动力学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教学重点

  ○1 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并寻找其中规律,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公式;

  ○2加深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条件与方向);

  ○3正确理解滑动摩擦力的产生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1学会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

  ○2了解滑动摩擦力的产生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者分析

  学生是普通水平的高一学生。

  ○1已学习了重力与重心、形变与弹力;

  ○2 平时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但对知识的实际应用了解甚少,比如滑动摩擦力的日常应用(利与弊);

  ○3 学生对自己动手实验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利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滑动摩擦力;

  ○2 知道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寻找其中规律并导出滑动摩擦力的公式;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能联系实际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养成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道理与原理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3 通过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教学设备 砝码(若干个) 木板 贴有砂纸的木板 木板(长宽高不等)弹簧秤

  板书设计

  滑动摩擦力

  一 定义:滑动摩擦力是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和挤压,并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二 条件 接触 挤压 相对滑动

  方向 阻碍相对滑动-----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二 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压力大小(N) 接触面粗糙程度(μ)(将教学过程设计中的表格画在黑板上)

  三 公式:f=μ N (0<μ<1)

  四 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1) 复习弹力、导入新课

  复习弹力,联系实际说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的现象(例如:一个弹簧板上放着一个物体,当换放一个更重的物体时,弹簧板的形变量会增大,说明物体和弹簧板间的弹力变大;与此相对应的另外一种现象是,当我们用力推讲桌时,我们会感觉到好象有一种阻碍的力量(老师实验)。我们知道,这种力量决不是弹力,但它一定和弹力有关系,因为当我们推一个较小的物体时,我们就会觉得很轻松。那么,这种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力呢?)马拉雪橇在冰道上滑行却能拉很重的货物,在普通路面却不行。走路时在光滑的路面容易摔倒。这些是为什么?引入。

  师: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和挤压,并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板书)

  师:从定义中可以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提问。

  生1:条件是接触、挤压、相对滑动。

  生2:方向是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即与相对滑动的`力方向相反。

  (2) 探究思考

  师:那让我们实验探究一下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1:弹力。

  生2:接触面大小。

  师:很好!其实呢,老师认为还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那我们现在对其进行实验探究,分别对它们进行探究,看看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

  老师把学生分成甲乙丙三组,完成下表中的实验,并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要下来观看同学实验,并指导。)

  表一

  甲组 乙组 丙组

  探究内容 与接触面压力关系 与接触面面积关系 与接触面性质关系

  实验器材 弹簧秤、木板、

  木块、砝码, 弹簧秤、木板、

  木块 弹簧秤、木板、

  木块、贴有砂纸

  的的木板

  实验步骤 把木块放在水平木板

  上,用弹簧秤匀速

  拉木块,读出这

  时的拉力并记录

  。在木板上放上砝

  码,再次用弹簧

  秤匀速拉木块,读出

  这时的拉力和用

  弹簧秤测出的重力

  (压力)并记录。 把木块放在水平木

  板上,用弹簧秤

  匀速拉木块,读出

  这时的拉力并记

  录。再把木块另

  一侧面朝下,

  (这次侧面应与

  上次面积不同)

  用弹簧秤匀速拉

  木块,读出这时

  的拉力和用弹簧

  秤测出的重力

  (压力)并记录。 把木块放在水平

  木板上,用弹簧秤

  匀速拉木块,读

  出这时的拉力并

  记录。把木块放

  在贴有砂纸的木

  板上,用弹簧秤

  匀速拉木块,读

  出这时的拉力和

  用弹簧秤测出的

  重力(压力)并

  记录。

  结果 放砝码的物体受摩

  擦力大于不放砝

  码的物体受摩擦力。

  (由学生自行完成) 两次受摩擦力一样

  大(由学生自行完

  成) 木块放在贴有砂

  纸的木板上受的

  摩擦力大于在木

  板上受的摩擦力

  (由学生自行完成)

  结论 滑动摩擦力大小

  与接触面的压力有关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接触面的性质有关

  师:从上述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呢?

  生: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压力、接触面的性质有关,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老师板书)

  表二

  根据每组同学们测出的数据填入以下表格;

  压力N

  摩擦力f

  作出压力N与摩擦力f的图像,寻找其规律。并对实验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估和交流吧!

  师:好!那从图像中我们得出什么呢?

  生:压力与摩擦力成正比。

  师:对。其比例系数由接触面得材料决定,我们称之为动摩擦因数,记为μ。即有:μ=f/N。(板书)故f=μN。(补充说明: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从式子中可知μ没有单位并由大量的实验证明0<μ<1。)

  师:下面我们举几个题目巩固一下。

  题1.课本73页的例题。

  题2:课本77页作业的第一题。

  题3:一个橡皮绳,原长为l0,用它悬挂一本书,静止时测出橡皮绳的长度为l1。用橡皮绳沿水平方向拉书使书做匀速运动,测得橡皮绳的长度为l2。设橡皮绳伸长的长度要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求出书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l2-- l0)/( l1-- l0))

  师:下面谈谈滑动摩擦力的应用。运用我们今天课堂上学的知识,同学们可以提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吗?

  生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增大物体之间的压力。

  生2:减少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减少接触面得粗糙程度或减少物体之间的压力。

  师:生活的运用有:加润滑油,使用气垫;钉鞋,在轮胎上刻花纹等。

  (拓展:如果时间充足的话讲课本中的信息窗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作业:课本77页第二、四题。

  教学总结

  更为精确的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两个物体间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摩擦力与接触面面积大小和滑动的速度大小无关。如果f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N表示压力的大小,则有f=μN,其中μ表示滑动摩擦因数,它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及粗糙程度有关,是一个无单位的物理量,能直接影响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其取值范围是0<μ<1。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考虑到科学探究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基础上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师生共同探究。由学生小组自行进行探究,最后形成结论。实现学科核心向学生核心的

  转移,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具体事例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不会由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太多而不敢过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从而制约了学生的进步和创新。

  教学过程流程图

  教学设计后记

  1. 通过生活的例子引入滑动摩擦力,并了解其产生的条件和其方向;

  2. 通过互动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改变“以往以定论式的结论告诉学生”的教学,使学生对公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3. 探究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优秀教案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会使用线圈以及常见磁铁完成简单的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结果、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分析法、实验归纳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

  条形磁铁(两个),导体棒,示教电流表,线圈(粗、细各一个),学生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基本知识

  (一)知识准备

  ①磁通量

  定义:公式:?=BS 单位:符号:

  推导:B=?/S,磁感应强度又叫磁通密度,用Wb/ m2表示B的单位;

  计算:当B与S垂直时,或当B与S不垂直时,?的计算

  ②初中知识回顾: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由磁产生电的现象

  (二)新课讲解

  1、实验一: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在匀强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教材P6图4.2-1

  探究导线运动快慢与电流表示数大小的关系.

  实验二:向线圈中插入磁铁,或把磁铁从线圈中抽出,教材P6图4.2-2

  探究磁铁插入或抽出快慢与电流表示数大小的关系

  2、模仿法拉第的实验:通电线圈放入大线圈或从大线圈中拔出,

  或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大小(改变滑线变阻器的滑片位置),

  教材P7图4.2-3

  探究将小线圈从大线圈中抽出或放入快慢与电流表示数的

  关系

  3、分析论证:

  实验一:磁场强度不发生变化,但闭合线圈的面积发生变化;

  实验二:①磁铁插入线圈时,线圈的面积不变,但磁场由弱变强;

  ②磁铁从线圈中抽出时,线圈的面积也不改变,磁场由强变弱;

  实验三:①通电线圈插入大线圈时,大线圈的面积

  不变,但磁场由弱变强;

  ②通电线圈从大线圈中抽出时,大线圈的

  面积也不改变,但磁场由强变弱;

  ③当迅速移动滑线变阻器的滑片,小线圈

  中的电流迅速变化,电流产生的磁场也随

  之而变化,而大线圈的面积不发生变化,

  但穿过线圈的磁场强度发生了变化。

  4、归纳总结:

  在几种实验中,有的磁感应强度没有发生变化,面积发生了变化;而又有的线圈的面积没有变化,但穿过线圈的磁感应强度发生了变化。其共同点是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磁通量变化的快慢与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有关。

  结论: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5、课堂总结: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闭合;②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

  2、电磁感应现象: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3、感应电流:由磁场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6、例题分析

  例1、右图哪些回路中比会产生感应电流

  例2、如图,要使电流计G发生偏转可采用的方法是

  A、K闭合或断开的瞬间 B、K闭合,P上下滑动

  C、在A中插入铁芯 D、在B中插入铁芯

  7、练习与作业

  1、关于电磁感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相对磁场运动,导体内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B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导体内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C闭合电路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电路中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D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2、恒定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圆形闭合圆形线圈,线圈平面垂直于磁场方向,当线圈在此磁场中做下列哪种运动时,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

  A线圈沿自身所在的平面做匀速运动

  B线圈沿自身所在的平面做加速直线运动

  C线圈绕任意一条直径做匀速转动

  D线圈绕任意一条直径做变速转动

  3、如图,开始时距形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且一半在匀强磁场外,另一半在匀强磁场内,若要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以ab为轴转动

  B以oo/为轴转动

  C以ad为轴转动(转过的角度小于600)

  D以bc为轴转动(转过的角度小于600)

  4、如图,距形线圈abcd绕oo/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断减小

  B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断增大

  C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180?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

  D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360?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

  6、在无限长直线电流的磁场中,有一闭合的金属线框abcd,线框平面与直导线ef在同一平面内(如图),当线框做下列哪种运动时,线框中能产生感应电流

  A、水平向左运动B、竖直向下平动

  C、垂直纸面向外平动D、绕bc边转动

物理优秀教案8

  【教学反思】

  一、教案的“亮点”

  1、对于初中物理来说,欧姆定律是电学中重要的定律,贯穿于电学各类计算,因此欧姆定律是电学内容的核心、重点。必须让学生走好第一步,为使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欧姆定律,选择了有代表性、有针对性的题目,深浅适中,突出重点。

  2、为适应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根据教学的目的和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法有:启发、引导、实践、探究、分析与归纳等;采用的学法有观察、操作、讨论、思考、分析、归纳等。使学生真正理解欧姆定律。

  3、教学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难易不同的参与,注重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让学生通过练习知道学到了什么,加深对电阻、电压的理解,让全体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串、并联电路计算时,常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使用已知量时,常常张冠李戴,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2、习惯于套用公式直接得到答案,不能直达题目答案便不知所措。

  3、解题时思路混乱,弄不清题目已知条件,不能发现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内在联系,无从下手。

  附件:

  【课堂检测】

  1. 关于欧姆定律公式I=U/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2.如图所示为A、B两个导体的I-U图象,由图象可知( )

  A.RA>RB

  B.RA

  C.RA=RB

  D.无法确定

  3. 二氧化锡传感器能用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原理是其中的电阻随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将二氧化锡传感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则当二氧化锡传感器所处空间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发生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U变大,I变大

  B. U变小, I变小

  C. U变小, I变大

  D. U变大, I变小

  4. 一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则此导体的电阻为 Ω;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为 Ω。

  5.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R1=4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读数为2V,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阻R2的阻值为 Ω。

  答案: 1. C 2.B 3.A 4. 10 10 5.0.5 8

物理优秀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重、难点:

  1、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器材:可密封的玻璃瓶、酒精灯、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物质由_______转变为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物质由_____转变为_____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______热量。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的方法,是石油气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3、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4、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降低了人的体温;

  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赶走了人体周围的热空气。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雪是怎样形成的?学生猜想:〔 …… 〕

  进行新课:

  1、升华(吸热):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凝华(放热):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

  2、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结论:(1)、注意“直接”。(2)、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1 卫生球变小

  ○2 “干冰”的人工降雨和人造烟雾

  ○3 “冰花”的形成

  ○4 雪、霜、冰雹的形成

  ○5 雾松的形成

  ○6 灯泡用久了会变黑

  4、小结本章内容:液体气体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要分析一些常见的凝华、升华现象

物理优秀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功都不省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功的概念。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人新课:

  提问:平时,我们常用力去移动物体,使其位置改变。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做三个小实验。

  1.学生实验:用手匀速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和4本书分别提到桌面上。

  问:两次移动的距离怎样?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答:两次移动的距离相同,提书包“累”一些,因为提书包需较大的拉力。[移动相同的距离,需要的力越大越“累”]

  2.学生实验:用手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分别匀速提到凳子上和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答:提到桌面上“累”一些,因为移动的距离较大。 [用同样的力移动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越“累”。]

  3 .学生实验:用手将书包提5厘米左右和将4本书从地面提到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为什么?答:无法比较,因为两种情况需要的拉力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也不同。力的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不同,无法比较哪次更“累”。 [来源:数理化网]

  讲述:由此,人提物体“累”的程度,不能仅仅单独由力的大小或单独由移动的距离大小来比较或表示,所以我们引人一个新的物理量——机械功(简称功)。

  二、讲授新课:

  功这个物理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请同学们看图:课本104页图15.1-1:

  这两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或者共同的要素。

  答:都有力,物体都移动了一段距离。

  问: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何关系?

  答:是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讲述:在物理学中就说图中的力对物体做了功。

  请同学们看图:课本104页图15.1-2:

  甲:用力而未移动距离;

  乙: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但水平方向上却没有力。

  分析得出: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讲述:必要的意思就是一个都不能少,请同学们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演示1]手提着钩码在空中静止不动,问拉力是否对钧码做功?为什么?

  [演示2]手提着钩码匀速水平移动一段距离,问拉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为什么?

  [演示3]手提着钧码匀速上升,问拉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为什么?

  讲述: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出,物理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活中工作的意思不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工作包括一切消耗体力和脑力的劳动,但物理学中功的涵义要狭窄且严格得多,即做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必要因素。想一想上课起始同学们一起做的提书包和提书的实验中,我们所说的“累”的程度大小,这个“累”字体现的含义是什么?

  功的大小与力和距离这两个因素有何关系呢?

  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这个力的成效越显著,说明力所做的功越多。

  2.物理学中,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即功=力×距离用

  功的公式:W=FS。

  W-功-焦耳(J),F-力-牛顿(N),s-距离-米(m)。

  3.功的单位:焦耳(J)

  1焦耳=1牛顿o米1J=1Nom

  〔例题1〕一台拖拉机耕地时,牵引力是28500牛,前进了l00米,此拖拉机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例题2]马拉着重为19600牛的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了400米,做了3× 105焦耳的功。车受的重力有没有做功?马的水平拉力是多少牛?

  分析:因为马在水平路面上前进,竖直方向上没有通过的`距离,所以车受的重力不做功。求马的水平拉力,可从已知拉力做功和车前进的距离,由W=FoS公式求得。

  答:车受的重力没有做功,马的水平拉力是750牛。

  学生阅读课本106页,小结: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三、巩固检测:

  [例题3]回忆上课起始做的三个实验,若匀速提书包和4本书所需的力分别为30牛和5牛,课桌高80厘米,计算下面情况下拉力做功的大小:

  (1)把书包和4本书从地面提到桌面上,拉力分别做功多少?

  (2)把书包提高5厘米,把4本书从地面提到桌面上,拉力做功分别为多少?

  小结:功的大小是由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大小共同决定的,作用力大的做的功不一定多,距离长的过程做的功也不一定多。解题时要注意单位统一。

  [例题4]小刚把重为1000牛的箱子沿着水平地板推动1米,小刚对箱产做的功()

  A.1000焦B.1焦C.0焦D.无法确定

  引导学生分析物体受到几个力,画出力的示意图

  课后小结

  强调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W=F·S及单位1焦耳=1牛·米。

物理优秀教案11

  一、教学目的: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4.了解弹性势能.

  二、重点难点:

  1.重力势能以及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2.理解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三、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分析推理、讲授讨论.

  四、教具:

  轻重不同的重锤一个、木桩、沙箱、橡皮筋.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大家知道水力发电站是利用水来发电的,水是利用什么能来发电的呢?学习这节课后,我们将会了解这个问题。

  通过前面对功和能的关系的学习,我们知道怎样判断一个物体具有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演示重锤从高处落下,把木桩打进沙箱中,说明重锤对木桩做了功,举高的重锤具有能量。我们把重锤由于被学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本节课将学习重力势能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演示实验1:演示由质量不同的重锤从相同高度落下,木桩被打进沙箱的深度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质量越大的重锤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演示实验2:演示用同一重锤从不同高度落下,木桩被打进沙箱的深度不同,引导学生得出:重锤高度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怎样定量地表示重力势能呢?

  把一个物体举高,要克服重力做功,同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重力做功,同时重力势力能减小。可见重力势能跟重力做功有密切关系。

  如图1所示,设一个质量为的物体,从高度为h1的A点下落到高度为h2的B点,重力所做的功为:

  WG=gΔh=gh1-gh2

  我们可以看出WG等于gh这个量的变化。在物理学中就用这个物理量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用EP来表示。

  1.重力势能

  1定义: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2重力势能的计算式:EP=gh.

  即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高度的乘积。

  3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中 都是焦耳()

  2.对EP=gh的理解:

  1式中h应为物体重心的高度。

  2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是相对于选取的参考面而言的。因此在计算重力势能时,应该明确选取零势面。

  3重力势能可正可负,在零势面上方重力势能为正值,在零势面下方重力势能为负值。

  4选取不同的零势面,物体的势能值是不同的,但势能的变化量不会因零势面的不同而不同。

  例题1:边长为L,质量为的立方体物体静止放在地面,在其旁边有一高为H的水平桌面,如图2所示.

  1若选地面为零势点,立方体物体的重力势能为多少?

  2若选桌椅面为零势点,立方体物体的重力势能为多少?

  学生先做,老师再讲。

  解析:

  1EP=gL/2.

  2 EP= -g(H-L/2).

  3.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图1中,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了。重力势能的变化是否在任意情况下都等于重力所做的功?重力做功有什么特点?

  讨论1:物体从A点下落到B点过程中,如果受阻力作用,重力做的功与重力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物体下落受到阻力,只影响物体动能的变化,不影响重力的功,重力势能的变化只与A、B两点的高度差有关。

  WG=gh1-gh2=EP1-EP2.

  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所做的功,但由于要克服阻力做功,减少的重力势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动能。

  讨论2:若物体从A点下落到B点后,再平移到与B点等高的C点,重力做的功是多少?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如图3所示。

  物体由B到C过程中重力不做功,重力势能也不变化,因此物体由A运动到C点过程中,重力的功仍是WG=gh1-gh2=EP1-EP2. 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讨论3:若物体是从A点沿斜面滑到与B点等高的C点,上述关系是否成立?

  设AC之间长为S,且与水平方向成θ角。

  重力做功WG=Fssinθ=gh1-gh2

  由此发现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跟初末位置高度有关,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仍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讨论4:物体从B点分别匀速、加速、减速上升到A点,上述关系又是如何呢?

  无论物体从B点上升到A点是匀速、加速、减速,重力都做负功,且都等于物体重力与初末位置高度差的乘积。而重力势能都增加,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但这三种情况中,由于所受拉力不同,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合外力的功,动能变化量不相同。

  师生共同总结出重力势能变化只与重力做的功有关,两者关系如下:

  当物体由高处运动到低处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当物体由低处运动到高处时,重力做负功,即物体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引导学生总结出重力做功的特点:

  4.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所做的功只跟初始位置的高度和末位置的高度有关,跟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

  演示实验3:演示张紧的橡皮筋把纸团射出去,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够做功,因而具有能量------这种能量称为弹性势能。

  5.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时能够对外界做功,我们把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势能叫弹性势能。

  引导学生举些具有弹性势能物体的实例。如张紧的弓、卷紧的发条、位伸或压缩的弹簧、击球时的网球拍等都具有弹性势能。初步了解弹簧所具有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分析:弹簧被拉伸或压缩的长度越大,恢复原状时对外做的功就越多,弹簧的弹性势能就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不跟弹簧的劲度有关,被拉伸或压缩的长度相同时,劲度越大的弹簧弹性势能越大。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是由相互作用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的,所以势能又叫位能。今后还将学习其它形式的势能。

  例题2:沿着高度相同,坡度不同,粗糙程度也不同的斜面向上拉同一物体到顶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着坡度小、长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B.沿长度大、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C.沿长度大、粗糙程度小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D.上述几种情况重力做功同样多。

  学生先做,老师再评讲。正确答案为D。

  (三)、课堂小结:

  1.重力势能: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的计算式:EP=gh.,即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高度的乘积;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中都是焦耳。

  2. 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所做的功只跟初始位置的高度和末位置的高度有关,跟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

  3. 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时能够对外界做功,我们把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势能叫弹性势能。

  (四)、课外作业:

  1.复习归纳本节课内容。

  2.思考课本练习四第(1)、(3)题。

  3.把练习四第(2)、(4)、(5)题做在作业本上。

物理优秀教案12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光的反射。

  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了解虚像的的成因及与实像的区别。

  4.初步了解凸面镜、凹面镜及其应用。

  二、学法指导:本节主要学习了平面镜成像,通过学习我们应该了解平面镜 成像的特点,了解虚像是怎么形成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实验探究方面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替代法。初步了解凸面镜、凹面镜及其应用。

  三、激趣导入:右图中的小女孩把头贴在桌面上,便在桌面上出现了与小女孩一摸一样的像,与头部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生活中,我们站在平面镜前也能看到自己的像,通过观察,你能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吗?

  四、自主学习

  1.自己悟一悟:观察右图,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光的反射。通过平面镜成像原理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也可以理解成反射光线是由像点直接发出的。

  2.仔细读一读:课本43页之探究,重点记住实验操作过程。(课堂上注意观察,思考教师演示实验)

  3.自己做一做:查找资料,弄懂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温馨提示:平面镜的成像总是与物体等大的.。为什么我们离平面镜越远感觉所成的像越小?这是视觉造成的,就像我们站在路中间,越朝远处看路越窄一样。

  4.想想议一议:(1)看课本44页之虚像,对比小孔成像谈谈虚像与实像的区别:

  (2)课本43页之想想议议。

  5.仔细读一读:看课本244页科学世界初步了解凸面镜、凹面镜及其应用。

  五、当堂训练

  达标测试

  1.表面平的金镜子、玻璃板、表面抛光的金属板、平静的水面、大理石及透明塑料片等都能对光发生 反射而成像。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 相等;像和物体的 相等;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 的。

  3.一个人当他走面镜时,像与平面镜的距离 ,像的大小 。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米的空中飞行,它在湖中所成的像距该小鸟的距离是 米。

  4.利用凸面镜作为汽车观后镜是因为它可以 光线, 视野。

  5.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 面镜,它对光线有 作用。

  能力提升

  1.如图,岸边的树在地面上有影子;小桥在水中有倒影。前者是由 形成的,后者是由 形成的。

  2.在宾馆的长廊尽头的墙上安装了一块与墙壁等大的平面镜如图,这是利用了 原理给人一种走进无尽长廊的感觉。

  3.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如图所示,以为月

  4.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 题图 2题图 3题图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a)在桌面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1)要想研究玻璃成像的特点,关键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仔细想想,实验时具体的作法是: 。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 的科学方法。

  (2)实验中为了判断烛焰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所采取的措施是 。

  (3)某实验小组实验所记录的现象如图(B)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结论?为什么?

  (4)实验中某同学提出在玻璃的同一侧,通过玻璃扳看到了同一支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你可以如何验证你的猜想?

  (5)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面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进行.

物理优秀教案13

  一、 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重力是初三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的一个重点内容,重力 ——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案。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采用引导发现、直观演示、和讲解法,使学生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等知识。

  关键信息:

  1.教材的感性材料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初三学生的认知规律;

  2.书中的插图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及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三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初二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掌握压力和压强的有关知识,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③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

  2.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四、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教会他们自己探究想了解的知识;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社会价值,并能客观的、一分为二的看待某一问题。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教法:根据本节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探究”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了:

  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实验、模型、投影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观察实验,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现象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物理教案《重力 ——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案》。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给学生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将思维充分发散,揭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过程,并反馈了班级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五、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事物教具:重物、重垂线。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课的引入、学生探究等环节中得到应用,它们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充足的实验器材。使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

  六、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了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动画演示多媒体课件,在引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同学学习积极性之责。希望每小队含合作小组数目一样。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具体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来完成:

  第一板块: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弹簧秤的使用方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为学好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课本42页“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再利用“苹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

  【说明:1.让学生通过实验先感受橡皮不会飞走是因为受到“引力”作用,拉进了学生跟所学知识的距离。2.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力现象的体验,并且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插图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重物的落地是由于重物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这样引入新课很自然,体现了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

  第二板块: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说明:方法简单明了,并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第三板块: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实验方法是:先用弹簧秤分别称出质量为100克、200克、300克的钩码分别受到的重力,填入书中表格,然后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使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为9.8牛/千克,由此得出G=mg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并将数据整理画出图像。(正比例函数图像,利用事物投影展示。)

  此实验的关键是:①要选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②要正确使用弹簧秤。

  【说明:利用学生探究来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好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体现自主性原则;二是再次练习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四板块: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实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这个知识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垂线,它是建筑工人砌墙时用来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的。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要先易到学生观察图12.1-6,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现象后提问:如何用这个重垂线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么辅助器材?这是学生最难理解的地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测量人体身高的办法,并通过一些动作适当提示,最后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归纳:重垂线其实是应用了重力的方向,然后再解决水平问题。

  想想议议:看图12.1-7思考地球上几个地方的苹果都可以向“下”落,但从地球外面看,几个苹果下落的方向显然不同。那么,我们所说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

  【说明: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重垂线、水平仪是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对它们的学习,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第五板块: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个小实验(找刻度尺的重心),然后告诉学生,刻度尺上与手指接触的位置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做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并在黑板上画出这两种形状的物体图形,标出重心位置,作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说明: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了“重心”这个较难理解的物理模型,并应用于实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板块:布置作业

  1.作出质量为100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图示。

  2.完成课后练习

  七、课后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引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由于初三学生刚接触到力,对利用力的知识来研究常见力,所以本节课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完成教学,并获得了成功。

  3.通过实验探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提高了综合思维能力。

  重力 ——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案

物理优秀教案14

  整体设计

  高中学习的速度概念较之初中所学的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教学设计先通过说明如何用坐标和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质点的位置和位移,为速度概念的叙述作好准备。速度的矢量性问题,是本节的重点,特别是对瞬时速度的理解,体现了一种极限的思想,对此要求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不要急于求成。速度的定义是高中物理中第一次向学生 介绍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要求教师正确地加以引导,力求学生能理解。教学过程中,要多举实例,通过具体的例子从大小和方向两方面来强化对速度概念的认识,在实际情景中达到建立速度概念的目的。教学设计最后说明速度的应用,特别以“STS”形式从一个侧面说明速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速度的比值定义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

  速度矢量性的理解;瞬时速度的推导。

  时间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含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记住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计算公式,能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2、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含义,会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

  2、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

  为了推动我国田径事业的发展,四川省曾举办过一次100 m飞人挑战赛。有8名世界短跑名将参加角逐,其中包括我国的李雪梅和美国的琼斯,最终琼斯夺得冠军。我们知道百米赛跑分为起跑、途中跑和冲刺三个阶段,李雪梅的途中跑阶段比琼斯的起跑阶段跑得快,但我们都说琼斯比李雪梅跑得快,这是为什么?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就可以给出合理的评判标准。

  情景导入

  课件展示各种物体的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影片展示:大自然中,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天空中,日出日落;草原上,猎豹急驰;葡萄架上,蜗牛爬行。

  飞奔的猎豹、夜空的流星在运动;房屋、桥梁、树木,随着地球的自转、公转也在运动。天上的恒星,看起来好像不动,其实它们也在飞快地运动,速度至少在几十千米每秒以上,只是由于距离太远,在几十年、几百年的时间内肉眼看不出它们位置的变化。

  当高台跳雪运动员出现在赛道的顶端时,全场观众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运动员由高处急速滑下,在即将到达赛道底部时,他的速度已达到100 km/h。这时,他双膝弯曲,使劲一蹬,顺势滑向空中。然后,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他上身前倾,双臂后摆,整个身体就像一架飞机,向前滑翔。刺骨的寒风抽打着他的脸庞,两边的雪松飞快地向后掠过。最终,滑雪板稳稳地落在地面。

  在以上的各种运动现象中,都有关于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如何,要用一个新的物理量来描述,那就是速度。

  推进新课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复习旧知: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位移这一较为重 要的矢量。大家回忆一下,位移的定义是什么?

  学生积极思索并回答出位移的定义: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复习此知识点,旨在为速度的引入奠定知识基础,让学生知道位移大小的关键在于初末位置。由位置到位置坐标再到坐标的变化量,使学生的认知呈阶梯状上升)

  教师引导:既然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所以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位置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

  问题展示:在训练场上,一辆实习车沿规定好的场地行驶,教练员想在车旁记录汽车在各个时刻的位置情况,他该如何做?假设在每一秒汽车都在做单向直线运动。

  问题启发:对于物体位置的描述,我们往往需要建立坐标系。该教练员如何建立坐标系,才能方便地确定该车的位置?

  点评:通过设问,发挥教 师的引导作用,“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实现学生的“变学为思”“变学为悟”,达到“以诱达思”的目标。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并总结。

  小结: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其表示方式也最简单。如以出发点为起点,车行驶20 m,我们就很容易地确定车的位置。所以,应该建立直线坐标系来描述汽车的位置。

  课堂训练

  教练员以汽车的出发点为坐标原点,以汽车开始行驶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其对应时刻的位置如下表所示:

  时刻(s) 0 1 2 3 4

  位置坐标(m) 0 10 —8 —2 —14

  根据教练员记录的数据你能找出:

  (1)几秒内位移最大?

  (2)第几秒内的位移最大?

  解析:汽车在0时刻的坐标x0=0

  汽车在1 s时刻的坐标x1=10

  汽车在第1 s内的位置变 化为Δx=x1—x0=(10—0) m=10 m

  所以,汽车在第1 s内的位移为10 m。

  同理可求,汽车在1 s内、2 s内、3 s内、4 s内的位移分别为10 m、—8 m、—2 m、—14 m。汽车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的位移分别为10 m,—18 m,6 m,—12 m。

  所以,第2 s内的位移最大,4 s内的位移最大。

  答案:(1)4 s内 (2)第2 s内

  二、速度

  以下有四个运动物体,请同学们来比较一下它们运动的快慢程度。

  运动物体[来源:学*科*网Z*X*X*K] 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位置(m)

  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0 20 100

  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0 10 100

  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 500 30 1 250

  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 500 10 2 500

  如何比较A、B、C、D四个物体的运动快慢呢?

  比较1:对A和B,它们经过的位移相同(都是100 m),A用的时间长(20 s),B用的时间短(10 s)。在位移相等的情况下,时间短的运动得快,即汽车比自行车快。

  比较2:对B和D,它们所用的时间相等(10 s),B行驶了100 m,D飞行了200 m,B行驶的距离比D短,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位移大的运动得快,即飞机比汽车快。

  提出问题

  以上两种比较都是可行的。位移相等比较时间,时间相等比较位移。如何比较B和C的'快慢程度呢?它们的位移不相等,时间也不相等。

  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5分钟后提出比较意见。

  方法1:B和C的位移和时间都不相等,但可以计算它们每发生1 m的位移所用的时间,即用各自的时间t去除以位移Δx,数值大的运动得慢。

  方法2:B和C的位移和时间都不相等,但可以计算它们平均每秒钟位移的大小量,单位时间内位移大的运动得快。

  师生讨论: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方法2更能够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

  点评:问题由教师提出,明确猜想和探究的方向,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现象,鼓励大胆猜想讨论。通过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进一个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

  引子:大自然中,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天空,日出日落;草原,骏马奔驰;树丛,蜗牛爬行。仔细观察物体的运动,我们发现,在许多情况下,物体运动快慢各不相等且发生变化,在长期对运动的思索、探索过程中,为了比较准确地描述运动,人们逐步建立起速度的概念。

  提出问题

  如何对速度进行定义?

  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

  1、速度的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速度的定义式:v=

  3、速度的单位:m/s 常用单位:km/h,cm/s。

  提示:速度是矢量,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再次呈现:四个物体A、B、C、D快慢比较的表格,让学生分别计算它们的速度。

  A、5 m/s B。10 m/s

  C、25 m/s D。200 m/s

  对比以上A、B、C、D的速度就很容易比较它们的快慢程度了。

  课堂训练

  汽车以36 km/h的速度从甲地匀速运动到乙地用了2 h,如果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仍做匀速直线运动用了2。5 h,那么汽车返回时的速度为(设甲、乙两地在同一直线上)( )

  A。—8 m/s B。8 m/s

  C。—28。8 km/h D。28。8 km/h

  解析:速度和力、位移一样都是矢量,即速度有正方向、负方向,分别用“+”“—”号表示。当为正方向时,一般不带“+”号。速度的正方向可以根据具体问题自己规定。有时也隐含在题目之中。例如该题中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36 km/h,为正值,隐含着从甲地到乙的方向为正,所以返回速度为负值,故淘汰B、D。

  依据甲、乙两地距离为36×2 km=72 km,所以返回速度为 =—28。8 km/h=—28。8× m/s=—8 m/s。

  答案:A

  方法提炼:速度是一个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在我们选择了正方向以后,当速度为正值时,说明质点沿正方向运动,当速度为负值 时,说明质点沿负方向运动,在物理学上,对矢量而言“负号”也有意义,说明它的方向与所选正方向相反。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坐在汽车驾驶员的旁边,观察汽车上的速度计,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速度计指示的数值是时常变化的,如启动时,速度计的数值增大,刹车时速度计的数值减小。可见物体运动快慢程度是在变化的。这时我们说的汽车的“速度”是指什么?

  提出问题

  其实,我们日常所看到的直线运动,有许多都是变速运动。由于这种运动的快慢是时刻变化的,没有恒定的速度,我们怎么来描述它的快慢呢?

  课件展示:北京至香港的京九铁路,就像一条长长的直线,把祖国首都与香港连接起来。京九线全长2 400 km,特快列车从北京到香港只需30 h,那么列车在整个过程的运动快慢如何表示?

  学生解答:已知s=2 400 km,t=30 h,所以v=80 km/h

  问题追踪:计算出的结果是否表示列车单位时间的位移都是80 km呢?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此速度的平均效果。既然列车是做变速运动,那么怎么看列车的速度是80 km/h?

  学生总结:如果将列车的变速直线运动看作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 的话,列车平均每小时的位移是80 km。

  教师设疑:为了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程度,我们可以用一种平均的思考方式,即引入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应如何定义?

  师生总结: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2、定义式: =

  知识拓展:课件展示某些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概念理解。

  某些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ms—1)

  真空中的光速c 3、0×108 自行车行驶 约5

  太阳绕银河系中心运动 20×105 人步行 约1。3

  地球绕太阳运动 3。0×104 蜗牛爬行 约3×10—3

  子弹发射 9×102 大陆板块漂移 约10×10—9

  民航客机飞机 2。5×102

  例1斜面滚下时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1—3—1所示。可以从图中观察分析小球通过OA、OB、OC的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计算各段的平均速度。

  图1—3—1

  学生认真计算并公布结果: 段: =0。7 m/s, 段: =0。8 m/s。 段: =0。9 m/s。

  总结归纳:计算结果表明,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相等的。计算一个具体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段时间(或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教师点评:由于小球运动快慢是在不断变化的,平均速度不能具体地告诉我们小球在每一时刻的运动快慢。可见,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物体在一段运动过程中的总体快慢程度。

  教师设疑:那么,怎样来描述物体在各个时刻的运动快慢呢?

  学生通过课本预习知道,要精确地描述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必须引入瞬时速度这一物理量。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以知道: = ,对应的是一段位移和一段时间,如何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呢?瞬时速度对应的应该是某一位置和某一时刻。

  师生探究:我们 已经知道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为求瞬时速度我们可以采取无限取微、逐渐逼近的方法。

  方法介绍:以质点经过某点起在后面取一小段位移,求出质点在该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从该点起取到的位移越小,质点在该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就越小,即质点在该段时间内的运动越趋于匀速直线运动。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可以认为是匀速的,求得的平均速度就等于质点通过该点时的瞬时速度。

  教师演示:如图1—3—2所示,让滑块沿倾斜的气垫导轨做加速运动,利用挡光片的宽度Δx除以挡光的时间Δt,即可求得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

  图1—3—2

  将滑块放上不同宽度的遮光片,即Δx分别为1 cm、3 cm、5 cm、10 cm,若没有成品挡光片,可用硬纸片自制成需要的宽度。

  测出每 个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所用的一段时间间隔Δt。

  遮光片越窄、Δt越小时, 描述通过该位置的运动快慢越精确,当Δx小到一定程度,可认为 是瞬时速度。

  教师总结: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准确地讲,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 内的平均速度,是矢量,其大小反映了物体此时刻的运动快慢,它的方向就是物体此时刻的运动方向,即物体运动轨迹在该点的切线方向。

  四、速度和速率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平均速率: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例2如图1—3—3,一质点沿直线AB运动,先以速度v从A匀速运动到B, 接着以速度2v沿原路返回到A,已知A B间距为x,求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

  图1—3—3

  解析:整个过程位移为0,所以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0。

  整个过程通过的总路程为2x,所用的总时间为t= 。

  所以平均速率为 = = x。

  答案:0 x

  要点总结:1、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无论速度方向如何,瞬时速度的大小总等于该时刻的速率。

  3、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对应的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率是标量,没有方向。

  4、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的大小不等于平均速率。

  5、只有单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其他情况下,平均速度均小于速率,二者的关系类似于位移和路程。

  课堂小结

  定义 物理意义 注意问题

  速度 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描述物体的快慢程度和运动方向 v和s及t是对应关系。是矢量,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平均速度 物体在时间间隔Δt内运动的平均快慢 描述在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大小和所研究的时间间隔Δt有关;是矢量,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 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 描述物体在某时刻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精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矢量,方向沿物体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

  速率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是标量,只考虑其大小不考虑其方向

  布置作业

  1、教材第18页“问题与练习”,第1、2题。

  2、观察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快慢,选取一定的对象,测量它们的速度,并说明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并把测量的数据与同学交流讨论。

  板书设计

  3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活动与探究

  课题:用光电门测瞬时速度

  请你找老师配合,找齐所用仪器,根据说明书,自己亲自体验用光电门测瞬时速度,并写一实验报告。

  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目的

  1 根据查阅的资料,确定实验方案 介绍相关书籍资料 1。让学生了解光电门测瞬时速度的原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 解答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

  3 相互交流活动的感受 对优秀实验成果进行点评

  参考资料:

  瞬间无长短,位置无大小,除了用速度计外,还可以用光电门测瞬时速度。实验装置如图1—3—4所示,使一辆小车从一端垫高的木板上滑下,木板旁有光电门,其中A管发出光线,B管接收光线。当固定在车上的遮光板通过光电门时,光线被阻挡,记录仪上可以直接读出光线被阻挡的时间。这段时间就是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根据遮光板的宽度Δx和测出的时间Δt,就可以算出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 = 。由于遮光板的宽度Δx很小, 因此可以认为,这个平均速度就是小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图1—3—4

  习题详解

  1、解答:(1)1光年=365×24×3 600×3。0×108 m=9。5×1015 m。

  ( 2)需要时间为 s=4。2年。

  2、解答:(1)前1 s平均速度v1=9 m/s

  前2 s平均速度v2=8 m/s

  前3 s平均速度v3=7 m/s

  前4 s平均速度v4=6 m/s

  全程的平均速度v5=5 m/s

  v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v1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1 m/s,0

  说明:本题要求学生理解平均速度与所选取的一段时间有关,还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区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3、解答:(1)24。9 m/s (2)36。6 m/s (3)0

  说明:本题说的是平均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这不是教材说的平均速度,实际是平均速率。应该让学生明确教材说的平均速度是矢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平均速率是标量,日常用语中把平均速率说成平均速度。

  设计点评

  本节内容是在坐标和坐标的变化基础上,建立速度的概念。速度的建立采用了比值定义法,在教学中稍加说明,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有更加详细的介绍。对速度的引用,本设计采用了“单位时间的位移”与“单位位移的时间”进行对比,体会速度引入的方便性。以京九铁路为情景,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爱国之情。在瞬时速度的理解上,本设计利用了光电门的装置进行说明,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物理优秀教案15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

  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

  二、引入新课

  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三、力的平衡

  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学生叙述)

  四、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教师演示课本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

  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

  (演示)

  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演示)

  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

  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

  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

  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g=50千克×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

  六、总结

  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八、作业

  (四)说明

  本节课有三个重要环节.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给出什么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研究平衡力和二力平衡条件的重要意义有两方面,根据运动状态分析力的情况和根据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

  建议老师们突出这三个环节,使学生有非常清晰的思路,以免学生把平衡力和二力平衡的条件混为一谈.

【物理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物理优秀教案15篇02-22

高一物理优秀教案03-08

高一物理优秀教案9篇02-21

物理浮力教案02-19

物理弹力的教案03-08

初中物理教案02-09

电流物理教案12-12

《力》物理教案12-12

物理教案:力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