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时间:2023-02-18 18:05:17 教案 我要投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5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

  【教学内容 】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正确认、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 .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 .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了解人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有关知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表达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分数几分之一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 建构起几分之一的表象,正确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直尺、米尺

  学具准备:

  每位学生一支彩笔、一个学具袋,分别装有: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分数初步认识操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谈话:夏天热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吃西瓜吧?

  一天小明和小亮的妈妈给弟兄俩留了块西瓜,让他俩分着吃,你觉得怎么分最公平。 预设:分开,

  追问:怎么分,生预设;分成两块,追问:大小如何?生:一样大

  像这样分西瓜的情景,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吗?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熟悉的生活环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初步体会把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为学习新知准备】

  二、学习新课,探究新知

  1 .观胎儿图,引出一半

  谈话引入:看课本的情境图,猜猜那个最小?

  这个最小的叫胎儿,你看有什么特点?

  预设:头大,很小…….

  2.引入一半

  提问:( 1)你估计胎儿的头长约占整个身长的多少?

  预设:1.胎儿的头长约占整个身长的一半多一点。

  2.胎儿的头长约占整个身长的一半少一点。

  3.胎儿的头长约占整个身长的一半。

  小结:当胎儿生长 8周时,他的头长约占身长的一半。

  提问:怎么样是一半,你能举个例子吗?

  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你能找到它的一半吗,来试一试?(出示苹果)

  学生边操作,边讲解。教师帮助补充

  提示:把苹果分成的这两半,大小怎么样?生回答预设:一样大小

  像这样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也就是平均分成了两份,一份就是一半

  3 .发挥想象,创造符号 先动手创造一半

  刚才大家找的很高,那么一半怎么表示出来呢?你想怎样表示,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一下?可以画图,也可以用符号。

  ( 1)学生自由想象,进行创造。可以小组交流。

  ( 2)反馈交流、说明创意。

  【设计意图: 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符号感,引发对分数意义的探索。】

  4 .引出分数

  过渡谈话:大家非常善于思考,相处了这么多的方法,在数学上统一用1/2来表示,像这样的数叫做分数,也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从胎儿图中发现:胎儿身长平均分成 2份,每一半都是两份当中的 1份,用 1/2来表示。

  演示分数的`写法,

  教师边示范边解读:“——”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2”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表示总份数,叫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写一次,齐读。 二、多种形式,认识分数

  (一)操作学具,认识分数 1/2

  1 .动手折,拿出圆形纸片折一折,找到它的1/2,可以简单地涂一下表示。

  2 .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交流:

  3.你能找出长方形的1/2吗?

  (可能出现的情况)

  情况一:横着对折

  情况二:竖着对折

  情况三:沿对角线折

  注意:在交流过程中,不要漏掉“平均分”三个字。

  3 .深入思考:

  把一张圆形或长方形纸,同一张纸,尽管折法不同,但都是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一份都可以用 1/2表示。

  (二)判断对错,巩固 1/2,引出 1/3

  明确要求:现在老师要变个魔术,魔术当中会出现几个图形, 如果涂颜色的部分能用 1/2来表示就说对,不能的就说错。

  魔术一:平均分成两份的圆形

  魔术二:平均分成两份的长方形

  魔术三:没有平均分成两份的三角形

  学生阐述理由,进一步感悟平均分在分数中的重要性。

  魔术四:平均分成 3份的正方形。

  让学生说一下原因,由此分析,可以用什么表示。为什么?

  这个图形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度,力求学生在辩论中获得对 1/3的理解。

  【设计意图:将学生喜闻乐见的“魔术”引入了课堂,希望激发学生的兴趣,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惊讶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旧知,主动参与到研究 1/3的状态中。希望这一别出心裁的设计,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与内在的动力,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观察图片,自主认识 1/4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胎儿的头长约占身长的 1/2,那么婴儿的头长约占身长的几分之一呢?(看第二幅婴儿图)

  ( 1)学生估计

  ( 2)你怎么看出来的?谁来说一下

  ( 3)概括提炼:

  如果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可以用 1/2表示;如果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 3份,每一份可以用 1/3表示;以此类推,如果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 4份,每一份就可以用 1/4表示;如果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 n份,每一份就可以用 1/n表示。

  (四)利用材料,探索其他分数

  1 .初步感知:除了 1/2、 1/3、 1/4,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分数是无穷无尽的。

  [ 预计板书: 1/51/61/71/8?? ] 2 .明确探究问题:这些分数,自己利用材料来学习,可以吗?

  ( 1).涂一涂,创造几分之一

  拿出正方形纸片,折一折,或者画一画,把其中的一份用彩笔涂上颜色,然创造出你喜欢的是几分之一。

  ( 2)作品展示,反馈交流

  渗透:1.通过交流体会不同的大小的正方形表示的分数可能相同,大小可能不同。

  2.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图片,分的份数越少,一份就越大。

  小结:不同的图形也能表示相同的分数,但表示的大小可能不同。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从材料入手,为学生创设了探索新知识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学生能看得见、摸的着的现实东西,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将知识的思考与材料的操作结合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建立概念,以动促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作品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体会分数大小的比较。】

  (六)巩固分数

  练习:

  读写分数:

  1.1/2 1/41/5 1/8 读一读说说各部分名称。

  2.出事自主练习1题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的设计有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 ,通过与电脑比赛这一游戏形式,将学生的参与热情推到极点,学生的知识被启发,思维被激活,不仅复习了所学的知识,也将本节课的内容得以升华。】

  三、回归生活,找出分数

  1 .联系生活,寻找分数

  师:你还见过那些分数,你会用今天学到的分数表示一些,用像1、2、3、4、5这些整数表示不出来的东西吗?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体会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能够应用,也是对优秀生的提高。】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课后继续寻找生活中对分数的应用。

  2.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啊?

  【板书设计】

  分 数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2

  教材分析:

  1、 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而且只是较为抽象。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学好本单元内容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我们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的。

  2、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几分之一即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分数,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简单应用等几部分。教学内容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1、 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和几分之几,并且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和各部分名称以

  及分数的大小。

  2、 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 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一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地对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

  2、为学生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不同形状、大小的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中秋节到了,妈妈打算把买来的月饼与邻居张奶奶一家共同分享。课件出示:

  1、把4块凤梨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2、把2块蛋黄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3、把1块豆沙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二、探究新知。

  1、认识 。

  (1)教师明确: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

  (2)教师提问:另一份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3)学生交流。

  动手操作:任意拿出一张纸,折出它的 。

  学生汇报:把得到 的贴在黑板上。

  (4) 教师提问:折出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它的 ?

  (5) 教师演示:拿起一张长方形纸任意撕成两半,举起其中一半问:“这是长方形的 吗?为什么?

  2、认识 。

  教师出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

  学生汇报: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三分之一,写作 。

  学生互动:互相说一说 表示的意义。

  教师明确:像 、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认识 。

  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正方形纸表示出它的 ,在图上标出,并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得到 的。

  分组汇报,并把学生得到的 贴到黑板上。

  教师提问:(1)折出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正方形的 呢?

  (2)你能说这个 表示的意义吗?

  教师明确:要想得到谁的几分之一,就必须把谁平均分,同时得到的分数就是对谁而说的。

  老师提问:你能再任意说一个分数吗?你们所说的分数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老师边明确边板书:分数中,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作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作分母。

  1 ……分子

  — ……分数线

  4 ……分母

  4、 比一比。

  出示教材第91页的例3.

  小组讨论:观察这两组分数,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 > 。

  生2:我发现 > 。

  生3:我知道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少。

  生4: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

  三、课堂作业。

  1、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分数。

  2、邻居家的奇奇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涂满了颜色,请你想一想,每种颜色各占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3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并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 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数学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认识二分之一

  师:同学们,瞧,这是谁?你们认识吗?

  师:今天,喜羊羊和美羊羊两个好朋友来到了我们的数学课堂,它们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

  师:你们看,它们带来了4个苹果,谁来帮它们分一分?

  根据学生回答,副板书1、3或2、2或3、1.

  师:你们最喜欢哪种分法呢?为什么?

  引导孩子说出平均分的慨念,板书

  师:你们看,他们俩还带来了什么?

  师:这下又该怎么分呢?

  师:可是现在月饼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吗?每人又会分得多少?

  预设:每人分到一半

  师:一半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

  预设:(1)用二分之一 (2)用0.5

  师:二分之一你会写吗?

  指名学生板演,订正。

  师:通常情况下,我们先写一短横,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2,叫分母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写上面的1,叫分子表示这样的1份。读作:二分之一。

  师:(指另一份)那这一份呢?可以怎么表示?请在你的本子上再写一次,指名学生板演。

  师:你们看,他写对了吗?在数学上,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它为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 同学们跟着老师读一遍,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直观认识,教学新课

  1.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

  师:现在谁能结合刚才分月饼的过程再来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示范,再跟同桌互相说一说。

  请2名同学说一说。

  师:如果老师把这个圆片当作这个月饼(教师板演分月饼),将它平均分成2份,这一份我们就可以用来表示。

  (1)体会实际意义

  师:刚才我们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它的,那么它还可以表示谁的?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

  预设:把橡皮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把水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你们看,老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2)动手操作活动一

  师:其实,我们的数学图形里面也藏着很多二分之一,你们想把它找出来吗?

  学习任务:请看大屏幕,一起来读一读红色的字。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长方形纸片,按要求操作,限时1分钟。

  预设反馈:展示不同图形。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这几个同学找的二分之一对吗?

  关键问题:这些长方形为什么折法不同,而且涂色的形状也不同,都能表示出二分之一?

  2.判断二分之一,引出四分之一

  师:没错,只要将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带来的图形涂色部分是不是它们的二分之一?

  师:想一想,如果老师给你一个正方形纸片,你能找出它的四分之一吗?(能)

  学习任务:请看大屏幕,一起来读一读红色的字。( ....... )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正方形纸片,按要求操作。

  预设反馈:展示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关键问题:同学们,这些正方形的大小都不一样,涂色部分也不一样,为什么每份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

  师:那你们会写四分之一吗?伸出你的手指我们一起写一写。

  【特殊】师:看到同学们的方法,老师也想来试一试。你们看,老师的这种分法这样的一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吗?

  是的,这个方法非常的特殊,请看大屏幕 课件演示

  只要这两条线段经过正方形的中心点,就可以把他平均分成4份。

  【小知识卡】你们看,这是多少你们认识吗?没错,在我国古代,人们分东西时候经常出现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就渐渐有了分数,最初是用算筹表示的。后来,印度人发明了数字,就出现和我国相似的方法来表示。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就有了现在的分数。

  3.猜想几分之一,创造几分之一

  师: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们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学习任务:那么,你们能把你们说的'这些分数表示出来吗?请拿出信封中的纸片,按要求操作。完成后小组成员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预设反馈:有目的地挑选比较好观察的几分之一。

  关键问题:老师特别挑了一些图形,请你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

  预设反馈:图形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只要把它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4.相同的图形,比较分数大小

  师:你们看,这两个同学都是把圆形进行平均分,一个是平均分成2份,另一个是平均分成4份,你们从中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说出,分得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三、巩固练习

  师:看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我们的村长慢羊羊也来到我们的现场,想来考考大家,请大家拿出我们的巩固练习单,花3分钟时间来做一做。

  师:时间到,我们一起来校对一下.

  练习1:一两个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这个分数来表示。

  练习2:你是怎么知道的?

  练习3: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师:你们都做对了吗?全对的同学请在你的练习单上打一个五角星。

  四、课外延伸

  同学们,你们看,如果老师把这个长方形用1来表示,那么请你估一估这个涂色部分可以用几来表示呢?空白部分呢?

  如果老师继续往下分的话,还会出现很多很多的分数。像这样的我们称它为分数墙。请大家观察这面分数墙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分得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五、课堂小结

  师:看来同学们学的都非常认真,那么现在请你问一问自己,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下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4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设计思考:像教自然数那样教分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分数的产生过程,知道分物、测量时,如果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可以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初步学会读、写分数。

  3、使学生知道把1个月饼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几分之一个,知道吧1米(1厘米、1千克等)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是几分之一米(厘米、千克等)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用分数表示分物,测量的结果(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时)。

  教学难点:知道几分之一米,几分之一千克等数量的具体含义。

  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你们班级有几个学生(40个),有几个男生,几个女生?(23个男生,17个女生)

  师:像40、23、17这样的数,我们以前学过,教自然数,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分数,你认为什么叫分数。

  一、导入

  1、口答:把9个月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个月饼,还剩()个。

  生:把9个月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4个月饼,还剩1个。

  师:是这样吗?课件出示。

  2、口答:把9个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个月饼,还剩()个。

  生:把9个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2个月饼,还剩1个。

  师课件出示。生活中分物体时经常有分剩下的情况吗?生:有

  师:如果把剩下的这个月饼继续分呢?

  二、展开

  1、提出要求

  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个月饼。

  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个月饼。

  师:出示一个圆片,这代表一个月饼,贴黑板上,并出示三种分好的情况

  第一种,分成两份,没有平均分第二种平均分成两份第三种平均分成四份

  师:平均分给两人,你选哪种?师把图形移上去,平均分成四份呢?又移上去。

  独立想一想:怎么分,每人分到的这一份是几个月饼?同桌交流

  生1:半个月饼生2:两个月饼

  师:半个月饼,可以吗?可以,两个月饼呢?两个月饼是多少,师指两个圆片,显然不对哦。

  生3:二分之一

  师:读一读生:二分之一

  师:错,这个读一分之二,那二分之一怎么写?

  生3自己要求改成,

  师:那可以拿掉了,师又指平均分成4份的那个月饼,那这个一份怎么写,会写吗?

  生板书:(生先写分子在写分母)

  师:小建议,先写下面的,再写上面的。再图中能找到4吗?生:4就是平均分成4份

  师:能找到1吗?生:1就是这个圆

  师:他说1就是这个圆,同意吗?

  生:指一份

  师:(指图)可以这份吗?可以这份吗?这份呢?……

  师再指刚才那个没有平均分的圆片,这一份可以用吗?生:不可以,没有平均分。

  2、专项练习

  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个月饼。

  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得()个月饼。

  学生纸上独立书写后汇报

  生: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个月饼。

  师:不错,第一个就讲对了,第二题呢?

  生: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得个月饼。

  师:对吗?两个都对的举手。

  3、比较

  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3份、4份、5份得到、、、,这四个分数那个最大,那个最小?

  生1:最小,最大

  生2:最大,最小

  生3:最大,最小,因为图上……(生的语言很繁琐)

  师:图上可以看出和,大,那么和呢?生讨论。

  1:最小,最大

  4、整理揭示分数线、分母、分子的名称。

  三、展开

  1、任务一

  朱老师给聪聪和明明一人一根1米的绳子,谁剪下的长?

  聪聪说:我剪下绳子的米明明说:我剪下绳子的米

  生:聪聪长一些?

  师:你们都这样认为?(是)那么米怎么剪,米又怎么剪?同桌交流

  师:有想法了吗?(一位孩子上来)想说还是想做(想说)

  生1:剪三刀,一段就是米

  生2:中间剪一刀,再中间剪一刀

  师:我把他说的做一做,绳子对折,剪一次,再对折剪一次。

  生:对折两次,剪一刀

  师:谁可以简单一些

  生:折一次剪一刀,折一次剪一刀

  师:把1米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米(课件演示)

  师:米有多长?绳子比划。米有多长,再对折后比划。有印象了吗?

  2、任务二

  朱老师有1千克糖果分给聪聪和明明,谁分得多?

  聪聪说:我分到千克明明说:我分到千克

  师:谁比较贪心?你有办法表示出千克和千克吗?让别人一看就明白,作业纸的反面表示出来吧!

  呈现探究任务(3个孩子作品)

  师:这三位同学表示的`千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平均分)

  师:不同的呢?

  生:形状不同

  师:其实都表示了什么?把1千克的糖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千克。

  师:千克,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吗?

  生:把1千克的糖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千克。

  师:谁说的最好?谁能像他那样说?

  师:千克和千克那个重点呢?

  师:你知道千克到底有多重吗?(师收集六本数学书)这六本数学书就是1千克,一本数学书几千克?生不明白

  师:6本数学书1千克,把这1千克平均分成6份,一份是?千克

  师:千克比千克重还是轻,比千克呢?

  四、回顾

  师:分数怎么来的呢?生各种回答

  师:米和千克有什么不同?课件上图形比较得出。第一段表示1米,第二段表示1千克。

  五、应用:谁大约喝了杯水?

  爸爸妈妈和明明每人都喝了水

  爸爸杯子一半水,一半空

  妈妈杯子三分之一空,三分之二水

  明明杯子三分之一水,三分之二空

  学生充分发言后师小结:看来分数的分子不一定是1的,也可以是2,还有可能是3,今天的课全部学完了,下课吧!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认识简单分数的过程。

  2、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几分之几表示的意义,认识分母、分子和分数线。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习分数的兴趣。

  教具准备:每生准备几张圆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谈话。提出观察教材中的(1)题中的两个示意图,让学生说出哪个是平均分,哪个不是平均分。指出哪部分表示这个圆的1/2。

  二、新授:

  1、提出(2)题中的活动要求并呈现示意图。师生一起边涂色边读、写分数。重点让学生理解2份是这个圆的三分之二,2/3里面有2个1/3。

  2、提出(3)题中的活动要求,教学仿照(2)进行,也可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分、涂色,读写分数。

  三、议一议:

  先在小组内进行,给每名学生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再进行全班讨论。

  四:认识分数:

  教师说明什么是分数。以3/4为例,介绍3是分子,4是分母,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然后写出一个分数,让学生说出这个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五、试一试:交流时,给学生表达个性化结果的机会,以便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六、练一练:第一、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评判。第三题,完成书上的问题后,再让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如,每人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两人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六、知识窗:介绍有关分数的知识。

  七:小结:说说本节的收获及教法、学法。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6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七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三、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四、教学难点:

  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五、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过程:

  1、遇困求知、导出分数

  (1)把4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

  (2)把2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

  (3)把1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

  设计意图:这一阶段的教学,复习平均分,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1)(2)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3)题对学生发出了挑战,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自主创造,探究分数

  (1)这半块饼怎样表示?请大家想一个办法。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创造)(指名学生汇报所想符号,并说出意思)

  这个问题的设计意在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来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原来学的数不能表示这半个,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数-分数。(出示课题)

  (3)你想知道分数的哪些情况?

  (4)你准备怎样学习?

  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课题和遇到的新的数学问题,提出所想知道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和问题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就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

  (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重点筛选以下三个问题作为本课目标:1、分数表示什么?2、怎样读?3、怎样写?)

  (5)现在就请同学们借助于学具和课本自主探索。

  设计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不局限于课本上的正方形和线段,引导学生与其它同学争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自抒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通过学具的折叠、涂色、不仅自己学会了什么是,什么样的结果是。在学习过程中,借助于讨论、交流,还能把分数的意义向完整的整体均分推进,体现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6)教学。

  ①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在横线下面写2,要表示这样的一份,在横线上面写1,读作二分之一。

  ②有了分数,我们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这块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得这块饼的( )

  这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得这块饼的( )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适当总结,促使学生经厉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过程。

  3、自主探索,扩展认识

  (1)请同学们自己说几个分数,再想办法表示。

  (2)小组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集体辨论。

  (4)练习运用。练习的1、2、3

  设计意图:本阶段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讲解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在这里让学生想办法表示分数。学生去进行自主创造、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学生的办法也许五花八门,但只要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就应该给予肯定。在这里,难点得以突破,教学的各项目标得以集中实现。

  4、形成概念,明确认识。

  (1)像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读写分数。练习的4、5题。

  设计意图:这一阶段的教学让学生明确认识,形成分数的完整的概念。

  5、实践探讨

  妈妈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怎么吃呢?方方说:妈妈吃一块,我吃一块,奶奶吃2块。他们各吃了这个西瓜的多少呢?

  6、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的?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7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组同学的一半

  (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8

  一、教学内容

  1.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几分之一分数、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2.分数的简单计算

  二、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三、编排特点

  1.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认识分数。

  使学生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如让学生用纸折出1/4。用涂色的方法来比较分数大小。

  四、具体编排

  (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1.主题图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因此要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分数。

  教材上提供了一个学生和教师在公园里玩耍、野餐的情境图,图中有许多分数的例子,如苹果一人一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块,一个月饼平分成了两块,有几个小朋友在折纸,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喂鸽子的器皿平分成三格或四格,远处小朋友在搭积木,也有许多平均分的原型。通过以上素材,可以使学生看到生活中把一个物体平分成若干份的现象到处存在,认识到产生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这个主题图时,可以作为引入,等学生学会了分数的表示法以后,可以回过头来让学生表示一下图中的各种分数。

  2.例1(认识几分之一)

  把主题图中的平分月饼的情境图抽取出来,结合直观图,先出现学生用生活语言描述的“这块月饼我们一人一半”,小精灵把这种生活语言数学化,直接提出分数的意义:一半就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读法),并给出写法。使学生明白二分之一中的“二”和“一”的含义。接下来,把这块月饼进一步平分,平分成四块,让学生根据1/2的意义进行迁移类推,自己说出1/4的意义。

  然后教材直接说明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这儿并没有对分数进行文字性的定义。教学时不要拔高要求。

  在本例中,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一份可用分数表示。教学时要强调平均分。

  3.例2(用不同的方式表示1/4,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

  (1)要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明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分数1/4,虽然正方形纸的折法不同,每一份的形状不同,但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分数的意义相同),所以可以用同一分数表示。

  (2)要利用折法多样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除了教材上的三种,还可以有很多种折法。

  4.例3(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

  (1)比较大小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借助直观图让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这里的整体1是相同的'。然后,通过小精灵的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两个几分之一比较大小时,分的份数越多,每份越小,它所代表的分数越小。这也是为以后学习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作铺垫的。

  5.例4(认识几分之几)

  可看成是例2活动的延伸,学生已经理解了几分之一中分子和分母的含义,再认识几分之几就比较容易了。教材中给出了2/4的含义,3/4和4/4让学生通过类推的方式自己写出来。

  6.例5(十分之几的认识)

  在学习了一般的几分之几以后,再出现一条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让学生自行写出其中的若干份所表示的分数。本单元的分数分母一般都在10以内,这儿出现十分之几主要是为以后学习小数的认识作铺垫的。

  接下来,教材直接说明像几分之几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7.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数各部分名称所表示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8.例6(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1)在这儿,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目的也是为了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1)在这儿还不是抽象地比较两个分数大小,而是通过涂色,利用直观图形的大小比较来比较分数大小。然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的方法: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大。

  (2)第2小题出现6/6,也是为后面学习1减去几分之几做准备的。

  9.练习二十二

  第1题,涂法不唯一。

  第2题,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本质是平均分。

  第7题,要引导学生发现涂色部分与未涂色部分的两个分数的关系,为后面的分数加减法作铺垫。

  第9题,通过三个1/4相加与3/4大小的比较,为分数加法作铺垫。

  第11题,答案多样,可以是4/16,也可以是1/4。

  (二)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分数加减法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正式学习分数加减法做必要的准备。

  1.例1(分数加法)

  (1)通过主题图中吃西瓜的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意义,答案让学生自行填出。

  (2)通过直观和抽象两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

  A.通过直观图看到两块西瓜和一块西瓜合在一起是三块西瓜,分别用三个分数来表示,得到分数加法算式。(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B.用说理的方式表示。

  2.例2(分数减法)

  编排特点同例1,只是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探索。

  3.例3(1减去几分之几)

  前面相关练习中已有了一些铺垫,只要把1转化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划归为已学过的分数减法,学生学习起来不会太困难。

  4.练习二十三

  第5题,把钟面的刻度和分数联系起来,如果学生的层次较高,可以在教材习题的基础上增加60分之几的练习。最后一题,可以写出6/12,也可以看成1/2。

  第7、8题,从图上都不能直观地看出剩下的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要求学生抽象地运用分数的意义进行计算。第8题,计算时可以连减,也可以先把红色和蓝色加起来,再减。

  第9(2)题,要引导学生把两次对折转化为把绳子平均分成四份。

  五、教学建议

  要把握好教学要求。这儿只是初步认识分数,对于分数的定义,分数表示的确切含义,教材都不要求掌握。在学习分数的认识、大小比较和加减法时,都要借助于直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也不是为了学习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方法本身,而是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9

  教学内容:新课程人教版数学第五册教材122页(总复习)11、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够比较熟练的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能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难点:分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吗?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同学们想一想,到底谁吃的多或少

  呢?它与哪一部分知识有关呢?

  生:悟空吃得多,八戒吃得少;与分数的知识有关。师:你们说的很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回顾分数的有关知识。同学们,乐不乐意?板书:分数的初步知识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喜欢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分数的`探究欲望。)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师在黑板上画出如下方格:

  师:谁能看着这幅图说出一个分数?

  生:师:你能自己到讲台上用阴影部分标出这个分数吗?

  ……

  师:为什么这些阴影部分都能用表示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从平均分的8份中取出两分,所以都用表示。

  师:你还能在这个图中找到别的分数吗?又怎么用阴影部分来表示你找到的分数呢?

  生:……

  师:同学们真不错。写出了这么多的分数,结合下图,谁还能说出涂红色(蓝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一个同学说分数,另一个同学说出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初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义的充分感知和体验,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积累感性经验。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

  2、引导学生把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平均分。

  (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

  (2)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瓶?

  (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二、展开

  (一)认识1/2

  1、讨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应该怎样分?

  2、思考: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一半,它就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3、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

  4、讨论:右面的这一份能不能用1/2来表示?为什么?

  5、得出结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6、拓展: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平均分,表示出它的1/2?

  (1)请学生从老师课前提供的学具中任选一种,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

  (2)自己想一个物品,说一说怎样可以得到它的1/2。

  (二)认识几分之一

  1、启发: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那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3份、4份、5份,……又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

  2、小组里议一议: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它的几分之几?

  3、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

  5、拓展:请学生自选一样物品,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6、辨析:有几个小朋友是这样表示1/4的,对不对?为什么?(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的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议一议,再作出判断并说明道理。)

  (三)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观察比较: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1/2、1/3、1/6、1/8、……,它们都是分数。观察这些数,它们都由几部分组成?

  2、结合具体的例子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举例说一说。

  (四)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1、猜一猜:有两块同样大的月饼(课件出示两个圆),小明吃了其中一块的.1/2,小丽吃了另一块的1/4,谁吃的多?(

  2、交流猜的结果,借助图形验证猜测。

  3、继续猜一猜:有三块同样的巧克力,三个小朋友分别吃了一块巧克力的一部分,大约是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一?

  4、比一比: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应用

  1、介绍生活中的分数: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与分数有关。

  2、观察黑板报(“想想做做”第六题中的图):说说这些栏目分别大约是这块黑板的几分之一?

  3、向课外延伸: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做一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1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新课程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也是这一单元的核心,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体验平均分;初步认识并理解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重点: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教学过程:

  [片断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师: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个西瓜的一半

  (3)一个苹果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6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西瓜的一半、一个苹果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它来表示。

  4、收集生活中的分数,如医生嘱咐每次吃1/2的药片和1/4包的药, 让学生说说1/2、1/4怎么读、表示什么意思?懂得意思才能正确吃药,不至于吃错药而影响身体健康。

  5.折一折:在长方形纸或圆片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

  [片断二]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师: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4.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类比联想,抽象概括

  [片断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师: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3.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2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

  1)、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

  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并写上。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1)(2)(3)(4)

  1、认识1/4

  1)要得到一个苹果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份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认识其他分数

  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

  2、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等2题。

  (五)作业

  完成第9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教学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91、9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比较、判断等能力。

  3.促进学生提高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

   月饼实物图、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诱趣激学

  导语:“同学们,孙老师早就知道我们学校的学生个个聪明机智,反应很快。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个小比赛:比比谁的手势快。”(听问题出手势。)

  师说问题。

  1.有6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块?手势表示。

  2.把两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分几块呢?手势表示。

  3.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多少呢?手势表示。

  [第3个问题学生可能知道,但在用手势表示时可能不知所措。]

  引导:我看到大家的手势有点乱,有的同学可能知道,但不能用手式表示出来,是不是这样呀?好,别急,先用语言告诉我每人分多少?

  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这块月饼的一半。

  [如果学生表述不清楚,教师进行引导]

  板书:一块月饼 一半

  引导:那我们先来看看这块月饼的一半是怎么得来的?

  课件演示:将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

  问:是这样分吧?谁能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分的,得到的是这块月饼的一半呢?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关键是认识“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引导:把这块月饼平均分,也就是使分得的两块大小相等,这样就得到这块月饼的一半。那这块月饼的一半还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

  学生会回答:不能。

  引导:像这样的“一半”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表示了,这就是刚才同学们不能用手式表示的原因。有谁知道这个数怎么表示吗?

  学生能答出:二分之一。

  板书:二分之一。

  引导:二分之一,用数字可以怎样写呢?老师在黑板上写,看和你想得一样吗?

  教师板演。

  问:谁看清了老师是怎样写的?指导学生书写,适当指导。

  引导:知道这是什么数吗?(生:分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情境教学,在复习“平均分”的基础上,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前两个问题是为了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后一个问题对学生发出了挑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所以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物体的“一半”。]

  二、凸现主体,顺思导学

   1.认识图形的。

  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表示。(出示一个圆形)老师这有一个圆形,谁能表示出它的呢?

  指名尝试,用阴影表示其中的,并写在圆上。

  引导这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得到圆的的,加深学生的认识。

  2.创造图形的。

  引导:在同学们的桌上有一个长方形,请你想办法表示出它的。

  学生自主尝试。

  指名汇报、展示不同的折法,强化认识。

  引导:同学们想一想,虽然我们折的方法不同,得到的每一份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能用表示呢?

  重点理解: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

  问:在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过程中,有一个词是很重要的,谁听出来了?

  随学生回答重点标注“平均分”。

  问:为什么这个词最重要呢?说说你的想法。

  重点强调:只有平均分才能得到分数。

  3.判断:下面图形中涂色部分用表示对吗?

  注重学生说理的指导。

  [设计意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顺应学生的思维,回味并理解的意思,进而引导学生由对具体月饼的认知过渡到对图形的的认知,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这样安排既遵从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也适合儿童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把知识的教学以恰当的活动形式作为载体,形象直观,一举多得。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习新知,在学习新知中锻炼了能力。以游戏自创的形式折出不同形状图形的,建立的表象。巩固了对所学分数的进一步认识,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

  三、迁移类推,引导探学

   1.认识。

  引导:刚才把一个月饼、一个圆平均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出示一个圆,通过对折平均分成4份,贴到黑板上)像这样,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给其中一份涂色)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呢?

  学生能答出。

  指导学生叙述完整: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板书:四分之一。)

  问:写成数字形式谁会写?(指名板书。)

  问:谁能上来指一指哪里也是这个圆的呢?(学生上前指。)

  2.探究。

  引导:同学们现在又认识了,如果让你们自己表示出一个图形的,能不能做到?老师有两个要求,一是从纸袋中任选一种图形,表示出它的;二是折完后可以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在小组交流。

  指名代表小组汇报、展示。

  重点理解:只要是把图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迁移类推。应用刚才的得来,推导得到。这一环节可以说教师顺思而导,学生顺思而学,既引导学生学会“思”,再顺着学生的“思”进行指导、点拨,让学生的“思”得到升华和提高,从而使知识得以解决。通过学生的“思”而发挥学生的学,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只靠观察和思考是不够的,往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领会书本上的概念、公式、意义和法则。学生的实践操作安排,其最大的特点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手脑并用的活动中去,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广阔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本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让他们的创造性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四、自主探究,应用促学

  1.判断分数。

  师:(指黑板上的分数)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那你们能不能判断下图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如果能是多少?

  2.写分数。

  下图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3.看分数涂色。

  4.找分数。

  同学们不仅认识了分数,还会判断分数。现在我们去游乐园,看看在那里能不能找到分数。(课件出示主体图,指明学说,其他学生评判。)

  你还能再说出这样的一个分数吗?

  5.创分数。

  引导:拿出长方形纸,先想一想你能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然后试一试。

  6.动脑筋。图中的各涂色部分分别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情况。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信息为主要内容。练习形式由简到难,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生活性、研究型和参与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让学生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全课总结,疏理评学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通过这节课,疏理一下自己在知识、能力方面都有哪些提高。

  [设计意图:总结部分好比一幕话剧的结尾,其意义与序幕、高潮一样,画龙点睛更是丝毫不能忽视。让学生疏理一下在知识、能力方面有哪些提高和收获。把课堂内容和课堂总结融为一体,使课堂的开始引人入胜,总结扣人心弦,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协调完美。]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4

  目标确立

  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会写简单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直观演示、观察、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难点是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

  突破难点的.策略:

  为突破理解分数含义这一难点,我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使孩子们明确分数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产生的。在认识二分之一的基础上,让孩子们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实践活动,深化对1/2的感性认知,继而辨析图中的1/2 ,寻找生活中的1/2,使学生对1/2的认识立体化,多维度了。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了情景教学、演示、观察发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

  环节安排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体验分数的产生。

  在故事情景中,由每只小兔得到了一个苹果的一半,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数。

  (二)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1、深层理解二分之一

  通过课件演示平均分一个苹果,理解图中的几份数和一份数的含义。

  2、知识迁移认识四分之一

  学生通过4人一组平分一个书签,直观演示认识四分之一。

  3、知识扩展探索几分之一的大小

  (三)自我感受成功

  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认识了几分之一,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感受到了探究的乐趣。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5

  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教材91—93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学会借助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通过数学活动,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学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用具:

  长方形、正方形、小圆形纸片、大圆形纸片若干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学具。

  二、探索研究几分之一

  1、说一说

  说一说大圆片是怎么分的?介绍分数的读法、写法。

  2、折一折

  (1)从刚才分的学具中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折一折,找出它的1/2,涂上颜色。并想一想,你是怎么折的?

  (2)学生汇报交流

  3、想一想

  (1)你认为在1/2里,“—”、“2”、“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1/2”又表示什么意思?

  (2)学生汇报交流(3)练一练

  4、试一试

  (1)学生试着说出几个像1/2这样的几分之一的分数。(2)学生试着折出一张纸片的1/4,并涂色,说一说是怎样折的?

  5、做一做

  6、找一找

  找一找生活中的几分之一的分数。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课件出示情景图,观察、猜测,学生汇报交流。

  2、课件出示表示1/2、1/3、1/6的圆片,比较大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练习

  四、巩固提高

  说出涂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09-19

《分数初步认识》教案03-12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02-16

分数初步认识的教案03-16

《分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09-12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5篇)02-20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5篇02-26

分数初步认识的教案15篇03-16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