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时间:2022-11-07 10:59:43 教案 我要投稿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1

  一、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过

  一、复习

  1、出示准备题,用竖式计算。

  345+159 1328-579 426+98 2307-296

  (全班练习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口算 口算练习(1)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2、教学例1。

  (1)读题由学生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板书算式2.83+1.57

  ①2.87元和1.57元各是几角几分? ②竖式怎么列? 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3)师生一起计算出结果。

  (4)说一说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小数加法怎样计算?

  3、学习例2 计算。 15.64-3.9

  (1)全体学生试做。

  (2)集体评议。评议之后说说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

  4、试一试 10.84+2.6 3.05-2.85

  5、请学生观察例1和例2,大家来归纳小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填在书上。

  6、练一练

  书上第2页 1、4、5

  7、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三、作业

  书上第2页练一练 第2、3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的珠算( p.3,例3、例4)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珠算小数加减法,并能正确进行珠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3+0.4 1.5+0.5 2.4+1.2 4.5-0.9 5.3-4.8 8+2.5

  2、笔算(计算之后说说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7.65+2.13 3.14-2.09 0.96+4.68 8-7.56

  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用珠算计算,做好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珠算方法)。

  2、出示例3 用珠算计算。8.76+4.03

  (1)由全班学生用珠算计算.

  (2)计算之后,说说小数加法的珠算方法。

  3、出示例4 用珠算计算。 5.6-0.85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来解决此例题。)

  4、小结

  (1)讲解珠算小数加减法的拨珠方法。

  (2)请学生填好书上第3页的内容,并读一遍。

  5、练习

  (1)试一试 26.75+3.4 25.72-9.8

  (2)书上第4页2、4。

  三、布置作业

  p.4 1、3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2

  本单元把小数加法和减法合在一起教学,先教学笔算的方法,在掌握笔算的基础上,口算比较容易的小数加、减法。然后教学加法运算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在小数加、减法里仍然适用,并进行有关的简便计算。教材在编写方面,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不以既定的计算法则束缚学生,突出对计算方法的探索和理解。不求算法一步到位,适当展开了算法逐步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加强与整数加、减法的有机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包摄性更大的认知结构。

  第二,练习数量比较充足,练习形式活泼多样,避免机械、被动、乏味的计算训练。学生可能出现的计算错误,引起学生的注意;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较繁的加、减计算;利用验算提高正确率,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第三,注重计算知识的实际应用,除了解决购买物品时花钱和找钱的问题外,还有通过计算反映病人体温的变化情况、统计家庭里主要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计算水位高度、测量水的深度等内容,对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1. 因势利导,设计算法的探究过程;由表及里,促进算法的完善发展。

  学生在三年级曾经进行过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由于两个加数、被减数和减数都是一位小数,他们不自觉地做到了小数点对齐。虽然进行了小数加、减计算,并没有形成计算的法则。本单元的例1和“试一试”“练一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认知矛盾,因势利导,逐步构建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

  (1) 例1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列加法和减法的竖式,应该把小数点对齐。

  这道例题的教学安排是,先在小数加法中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问题,再向小数减法迁移。把小数点对齐不是教材和教师告诉学生的,而是学生联系已有经验,经过体会得到的。求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是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计算。教材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算,预计可能出现两种列法,一种是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着列,另一种是把两个加数的末位对齐着列。教材接着让学生研究“两种算法哪一种正确”。这里不是凭“小数点有没有对齐”来评判哪个竖式正确,而是联系已有的经验,分析和体会哪种算法正确。学生可以结合具体数量,4.75元是4元7角5分,3.4元是3元4角,4.75+3.4的竖式应该把表示“元”“角”“分”的数分别对齐着写,才便于相加。也可以从小数的意义进行分析,4.75是4个一、7个0.1和5个0.01,3.4是3个一、4个0.1,根据整数加法的经验,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对齐着列竖式,最便于计算。还可以通过估计作出判断,4元多加3元多要超过7元,所以得数是5.09的那个竖式肯定是错的。学生通过上面的思考和交流,形成共识:要把小数点对齐着算。

  在求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的计算中,还有一点也应引起学生注意:十分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个位进1。这一点可以从“10个0.1是1”得到解释。

  例1的第二个问题是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这个问题在教学内容上,从加法计算迁移到减法计算,是一步发展。在学生认知过程上,从理解方法到独立进行计算,可以内化算法。教学这个问题,只要突出一点,即竖式怎样写。

  (2) “试一试”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和或差的小数末尾如果有“0”,应该化简。

  求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和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都要列竖式计算。“试一试”的第一个教学任务是巩固“小数点对齐”这个必须遵循的写竖式的规则,让学生独立计算就能达到这一教学目的。第二个教学任务是化简计算结果。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7.40元,小芳比小明少用1.10元,和与差的小数末尾都有“0”。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材中曾经指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现在要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计算的结果。教学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计算的结果,如果小数末尾的“0”没有去掉,计算是正确的,不能仅以没有把小数化简而判定计算是错误的;第二,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小数性质,把得数里小数末尾的“0”去掉。去掉的方法是,在竖式上把这些小数末尾的“0”逐个划掉。

  (3) 引导学生反思算法,构建计算法则。

  在例1和“试一试”里,学生经历了两次小数加法计算和两次小数减法计算,初步知道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应该怎样算,还知道计算的结果要根据小数的性质化简。这些都是他们在探索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算法。“试一试”下面的两个问题,先引发学生回顾反思,再通过交流形成法则。这两个问题不是简单地回忆“是怎样”和“要怎样”,而是寻找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的相同点,从“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的高度认识“小数点对齐”,把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推广到小数加、减法,并进一步加强对整数加、减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至于“小数计算的结果,要根据小数性质进行化简”是小数计算的个性特点,与整数计算不同。教材再一次引起学生注意,作为小数加、减计算法则的补充内容。尽管教材里没有呈现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事实上法则已存在于学生的认知结构里了。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出这样的认识与方法,就是探索和创新。

  (4) 在“练一练”里帮助学生澄清一些认识。

  第1题让学生在已经列出的竖式上计算,有两处要引起学生注意,一是24加9.9是整数加小数,也应该把小数点对齐着算。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竖式是怎样列的?小数点对齐没有?为什么?二是7.56减4.56的差的小数部分是0,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差应该怎样化简?差是多少。第2题选择了学生初学小数加、减法时往往发生的错误,通过指出并改正错误,引起学生的重视。随着上面一些认识的澄清,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 集中力量解决计算中的难点问题,因人制宜,允许学生选择自己需要的方式。

  在计算小数减法时,如果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比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 学生往往发生错误。教材把这种情况视作计算中的难点问题,安排例2加以解决。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例2才开始,在前面已有铺垫。

  (1) 在教学计算法则时,已经出现了两个加数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同、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多的情况。

  例1计算4.75+3.4的竖式,百分位上怎样算?这一位上不是把“5”移下去,是算5+0=5,“0”是根据小数的性质,在3.4的末尾添上的。同样,4.75-3.4的百分位上是算5-0=5,也可以根据小数性质,在3.4的末尾添上“0”。这些可以添上的“0”只是没有写出来,把它想在脑里了。类似的情况在第48页“练一练”里和练习八第2题里也多次出现,如果教学时注意到这些,那么已经为例2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2) 在例2和“试一试”里集中力量突破难点。

  例2的竖式中,3.4的末尾有红色的“0”,并加了虚线框。这个“0”不是一开始就写出来的,是在计算情境中出现的。依据3.4-2.65写出的竖式,被减数百分位上空着。这一位上是几减几?由此联想小数的性质,可以在3.4的末尾添上一个“0”。写出了这个“0”,百分位上怎样算就清楚了。教材把“0”加红色,意在把精力集中到这个“0”上,着重解决两个问题:这个“0”是哪来的?这个“0”对计算有什么作用?把“0”套上虚线框的意思是,这个“0”一般不写出来,只要把它想在脑里。这是对多数学生的导向。至于部分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仍允许他们把这个“0”写出来,能防止算错。

  “试一试”计算8-2.65,这是整数减两位小数,计算难度比例2大一些。教材让学生独立计算,应用例2中学到的方法。在他们计算时,通过大卡通的提问给予适当启示。如果有些学生把被减数十分位、百分位上的“0”写出来,要指导他们先在被减数个位的右下方点上小数点,再在小数的末尾添“0”。

  教材要求“再选择两种物品,算出它们的单价相差多少元”扩大“试一试”的容量。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计算8-3.4、8-4.75、4.75-3.4等被减数与减数的小数位数不同的题,消化学习的新知识。

  “练一练”里大多数题的被减数小数位数比减数少,让学生巩固并掌握新知识。也有少量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减两位小数的题,有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融合起来,既把新学习的计算纳入已有的法则,又充实了计算的技能。

  练习八里的小数加、减法口算,是在初步掌握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些口算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本单元安排的小数加、减法口算题,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以后,进行的'计算能够和整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或两位数的口算相衔接。第5题对小数加、减计算进行验算,要把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迁移过来。加法的验算一般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减法的验算一般应用减数加差等于被减数这个关系。

  3. 把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向小数加法和减法扩展。

  在四年级(上册)教学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学生已经理解了这些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内容,并能应用于整数加、减计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对小数加、减法是不是适用?这是本单元例3和练习九第2题要解决的问题。

  “同样适用”包括两层意思: 同样存在和同样应用。例3让学生计算四个小数相加的和,列出算式以后,有些学生会按运算顺序依次相加,也会有学生调换加数的位置,另行组织相加的顺序。各种算法的最后得数相同,说明了两点:一是小数连加也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把加数结合相加,计算结果不会改变。即小数加法同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二是各种算法的简便程度不同,依次相加比较麻烦,需要列竖式笔算。应用运算律使算法简便,只要口算。这两点共同表明,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同时存在”和“同样应用”的认知方式不同,前者是发现、验证,后者是迁移。教材把这两点教学内容设计在一个载体里,通过计算四个小数相加的和,既验证了存在,又体会到原有的应用经验可以迁移过来。这些都是“练一练”的基础和知识基础。

  教学减法的运算性质也作了类似的安排。练习九第2题通过两组式子的算一算、比一比,发现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在小数减法里同样存在,因此,也可以用于小数减法的简便运算。

  4. 使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体会计算工具方便了计算。

  例4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教学过程大致分成两段: 第一段以0.8为例,让学生在操作计算器的活动中,学会往计算器里输入小数的方法,体会到输入小数的方法和输入整数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多按一个小数点的键;第二段是计算五种物品的总价和付出100元应找回的钱数。一方面熟练使用计算器的方法,另一方面感觉到用计算器算比笔算方便得多。

  “练一练”里都是小数加、减计算和混合运算。像这些比较繁的计算没有笔算要求,都可以用计算器算。练习九第8题算出各次收入或支出后的余额,计算量很大,而且比较繁。这些练习都能使学生体会使用计算器的好处。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3

  重点难点

  1、通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通过计算有关项目的合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3、通过此次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关注家庭收入情况,体贴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

  教学重点难点:

  支出和收入在计算时采取的方法

  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让学生提前收集:

  上月的电话缴费单,水电燃气三个月的缴费数据

  一、导入

  二、新授

  1、拿出你家上个月的电话缴费单,看看每个月的电话费包含哪几个部分。

  1、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你能写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吗?

  本月消费有很多,你怎样算本月消费的合计数。

  计算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呢?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话费,那么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算算。

  2、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个月的水电气消费的`数据填在书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计数,看看谁家的哪项费用最少?

  ①家庭支出较低者:

  ②家庭支出中等者:

  ③家庭支出较高者:

  再与你家庭的收入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哪些同学的家庭储蓄额最多,支出较多的同学考虑一下能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呢?

  通过这次的记帐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3、统计一下自己上周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

  你的收入是从哪儿来?

  你的支出合理吗?必要吗?

  你结余多少?你准备怎样处置你结余的钱?

  4、我们应当如何合理安排收入与支出?

  小组交流,分组汇报

  小组交流一下谁家的电话费最多,各自的余额又是多少呢?

  自由讨论发言

  教和学的过程

  五、课堂作业

  回去收集你家一周内生活费用的支出情况,并用计算器算出合计数。并对家庭支出的各种数据作出相应的判断,给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初步学会理财。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连自己小家都管理不好的人,更谈不上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具备了治理小家庭的能力,才能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小家治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已具备了初步料理家务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理财技巧,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我们也一定能治理好国家,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4

  内容分析:

  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即购物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发现并提出有关小数加、减计算的数学问题,产生新的计算要求。例题首先让学生探索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尝试计算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试一式”让学生继续解决例题创设的情境中的其他一些加、减计算问题,并突出计算结果的化简。最后通过对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比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逐步提高计算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练一练”和练习八第1-3题主要用来巩固所学习的小数加、减计算方法,并用以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并且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已掌握小数的意义,另外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积累了大量关于元角分的知识,这些都为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垫定了扎实有效的知识基础,并为互助学习提供了可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思,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3、在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策略:

  1、 教师只是学习任务的提出者,学习活动的辅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给学生创造实现自我的平台。

  2、 利用信息技术,采用不同的内容呈现形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本方案所要体现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 通过及时评价和总体评价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及相应的学习平台。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开路”

  在班级博客上,开辟栏目“预习导航”,下设自学提纲:

  1、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

  2、说一说4.75这个小数的意义,并说一说这个小数的组成。

  3、这是我们三年级学的小数计算题,你会列竖式计算吗?相信你一定行!

  5.2+3.4= 5.2-3.4=

  4、通过预习,你还知道了什么,有疑问吗?把你的疑问发表在“质疑问难”日志里。

  (设计意图: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刚认识小数的意义,这些都为学生预习、自学提供了认知的基础,相信学生也有这个预习的能力。教师事先通过班级博客及学生的回帖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预案,并适时对学困生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夯实旧知、了解新知,缩小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而进入课中学习。)

  二、课中:“研习筑路”

  (一)找准起点,导入新知。

  教师打开班级博客,点击学生提出的疑问。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但愿在结束这节课时,问题的主人都能收到满意的答案。

  (二)展开活动,研创新知。

  1、出示例1主题图,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你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击相对应的问题。)

  3、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先列式,教师有意识的板书列式:4.75+3.4 4.75-3.4 4.75+2.65 4.75-2.65 3.4+2.65 3.4-2.65

  4、师:观察这些算式,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揭题:小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问题从学生中来,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根据主题图提问,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就为学生对于接下来探讨问题的解决奠定了积极的情感因素。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

  5、研讨“4.75+3.4”的计算方法。

  (1)4.75+3.4,“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然后学习小组内交流组员的`计算方法及为什么这样算得理由,教师巡视,看是否有竖式错误的,及时将错例收集,等会儿全班一起“诊断病因”。

  (3)教师邀请某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列的竖式,并说一说他们组是如何列竖式计算的,及阐述列竖式计算的算理。然后其他组员补充,完善本小组的解题方案。(可以从小数的意义方面加以解释为什么数位对齐;或者还可以是用元角分的知识加以解释数位对齐)

  (4)如果其他学习小组还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做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预习及在班级博客中与大家的交流,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讲,他们是迫不及待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的,教师就适应这些学生的需求,给他们一个平台一吐为快。而且学生的讲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儿童化,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5)教师肯定学生的聪明才智。

  (6)师:你们说了这么多,请允许我对你们提几个问题,能接受挑战吗?

  A,这样列竖式可以吗?说说你的高见(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到的错例,可能是数位不对齐的,而是末尾对齐的;也可能是结果中没有点小数点的;还或者是竖式中没有写加号的等等)

  B、和是8.15,百分位上的5是怎么得来的?(不是把4.75百分位上的5落下来的,而是4.75百分位上的5与3.4百分位上的0相加得来的。)

  追问:3.4百分位上添0的依据。(依据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B、你认为小数加法应该怎么计算,能用简洁的话语总结一下吗?

  C:你是计算方面的专家,你来给大家说一说,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再次强调:1、数位对齐,2、从低位加起。

  温馨提醒:别忘了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

  (7)教师规范的书写整个计算过程,边述说边板书。

  (设计意图:即使学生的讲解都已经很到位了,但是教师的示范还是不能缺少的,规范的示范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

  (8)师: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我们完成了一次挑战,有信心和能力接受接下来的挑战吗?

  6、研讨“4.75-3.4”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还有困难可寻求组内成员的帮助。

  (2)教师邀请某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他们组解决方案,然后其他组员补充,完善本小组的意见。

  (3)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4)教师边说边板书规范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再次形成正确的认识。

  7、探讨“试一试”

  (1)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经历和经验,独立计算。

  (2)交流,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又是怎样想的。

  (3)指出:计算结果要化简,并说说化简后的结果和化简的依据。

  (设计意图:在4.75+3.4的学习交流活动中,学生对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已经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基于这点考虑,后面3个练习就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加以生生间的合作学习。)

  8、总结和归纳

  师:大家通过合作探索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首先恭喜你们。在这段探索的历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

  先小组交流,再整体交流。

  (设计意图:不求算法一步到位,适当展开算法逐步完善的过程,加强与整数加、减法的有机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更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设计练习,运用知识

  把练习题设计成“砸金蛋”的游戏活动,每个金蛋藏着不同层次的练习。

  层次一:教材第48练一练第1题

  (练习目的:(1)整数与小数相加,特别注意数位对齐(2)注意连续进位;(3)明确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层次二:(1)精灵诊所(即错例分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1题或者学生练习中的典型错例。

  练习要求:学生具体说明每一个竖式计算的错误原因,并改正。

  (2)温馨提醒(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注意点)

  (设计意图:学生好多都在玩奥比岛或摩尔庄园,精灵就是他们的宠物,它们很熟悉,很亲切,这样为枯燥的计算添加活跃因子)

  层次三:口算,即练习八第1 题。

  练习要求:当学生基本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后,要及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口算简单的小数加减算式。同时请口算既对又快的学生介绍口算的经验。

  层次四:解决实际问题,即练习八弟3题

  练习要求:(1)请学生读图,了解图上信息(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解题策略,优化方法。

  层次五:“挑战极限”。 在口里给竖式填上运算符号,然后再添上小数点,使小数加法或减法竖式成立

  3 43 564

  □802 □ 52 □26

  1102 482 304

  练习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可以寻求学习小组内成员的帮助,然后交流解题策略和方法。

  (设计意图:计算是比较枯燥的,如果练习没有新的呈现方式,学生是难以有积极性的。基于这点考虑,我把所有的练习按练习的层次以砸金蛋的方式呈现。学生说要砸几号金蛋,教师有意识的按练习难易层次砸蛋,展开练习活动,给课堂掀起又一次教学活动的高潮)

  (四)解答疑问。

  打开博客页面,出示学生预习疑问,可以解答的逐一解答,还不能解答的课后上班级博客继续交流、探讨。

  三、课后:“实习养路”

  师:别忘了这两位孤独的使者:3.4+2.65 3.4-2.65

  师:你会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吗?把你的计算方法上传至班级博客,并简单写上你的解题感受,说说与课堂中的练习题的异同点。我对你们十分有信心,期待在博客中的相会与交流。

  (设计意图:利用课后对所学知识加以延伸性的实习活动,增智培能,开阔视野。又涉及学生体悟生活、复习旧知、自学新知等下一节新课前的活动,开始新一轮递进式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板书设计:

  小数加法和减法

  4.75+3.4 4.75-3.4 4.75+2.65 4.75-2.65 3.4+2.65

  (列竖式) 3.4-2.65

  数位对齐

  从低位算起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5

  一、教学内容

  在三年级下册学生学习过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这里将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具体编排如下表: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三、总体感觉

  1、知识点编排集中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和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上;计算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简便。所以把小数加减法安排在同一例题中进行教学。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因此让学生充分利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应该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

  2、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多种策略的空间很大。

  如100页例3104页例4,教学时不必将教材中出现的各种方法事先呈现给学生,而应该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答后,通过交流,领会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实践与反思

  1、要灵活选择素材

  要选择近期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活动来学习小数加减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尝试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小数的加减法》中的主题图,雅典奥运会的情景,这个在当时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但是现在离这一届奥运会久远了些。他们那个时候还小,孩子们也不太熟悉,所以兴趣不是很浓厚。还有,以前是利用元角分的情景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更有利于让学生明白小数加减法的得算理。论坛上有人提问:这样的情景设置还有什么其它的编写意图吗?编者陶雪鹤老师:雅典奥运会的情景算运动员的得分,不涉及量的计算。现在的选用的情景体现的主要意图是小数的现实性。从教材试验过程看来,有利有弊,有利是更更突出了小数加减法的现实意义。不足则是没有借助突出算理。借助“元角分”进行教学小数加减法,实质是把小数加减法转换成了整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教学中,老师可对教材情景进行调整或重组,既能选择可以帮助理解小数加减法意义的素材,也可选择帮助理解算理的素材。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情境提供的算式不够典型,都是两位数小数加减两位小数,极易让学生造成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相同,只要把小数的'末位对齐即可的想法。这样不利于学生真正触及小数加减法的本质--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才能加减。应在例题中出现多种不同的情况:如19.45+6.9822.3-19.4525-21.6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小数加减法的本质。

  2、引导学生能灵活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小数加减法相对于本册其他单元的内容还算简单,但是由于课时安排比较紧凑,练习较少,学生计算错误还是很多。小数加减法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重视。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我们应该遵循以下的思路去研读教材:接纳--比较--质疑--完善--超越--斯苗儿

  研读,只是研究和理解,最后还是要接受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用事实来说话。最后特别提醒老师们包括我自己在实践中时刻谨记以下三点:

  1、别忘了数学自身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2、别忘了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

  3、别忘了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一个班有四、五十个孩子。

  感谢雷老师给我们创造了学习的机会,搭建了交流的平台。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6

  教材及学情分析: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学生在这册教材的第四单元刚学习完小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是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以表格、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使鲜活的体育活动和看似机械演练的小数运算融为一体,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究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沟通整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突破方法:

  通过理解小数的意义,只有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也就是在计算中,要把小数点对齐。

  教法和学法:

  “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观看过跳水比赛吗?跳水项目,一直是中国体育运动的强项,请看大屏。(课件出示中国跳水运动员劳丽诗和李婷跳水的视屏)中国队又赢了,这样一个值得骄傲的时刻,我提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庆祝一下祖国的胜利吧。

  在体育赛场上,不仅有激烈、好看的比赛,还蕴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同学们,你们想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吗?

  2、(课件出示跳水决赛统计图)依次出示中国队第一、二轮的得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

  3、引出课题:同学们看一看,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列出的算式都是小数加、减法的算式,小数加、减法的算式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提纲,明确自学任务。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教师明确自学任务:现在就让我们进入第一环节:自学我最棒。认真自学课本96页例1、97页例2,然后完成自学提纲上的'问题,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自学开始。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适时提醒:已经完成自学内容的同学就可以在组内进行两两交流。

  三、小组讨论,解疑答惑。

  1、师:同学们刚才的自学都非常的认真,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自学的成果和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入小组讨论环节。(课件出示小组讨论提纲)请小组长快速的上来领取你们小组的讨论提纲。让我们比比哪个小组的讨论最积极、最认真,小组讨论开始。

  2、巡视:提醒各小组交流要注意的地方。

  四、交流展示,教师点拨。

  1、师:刚才,老师看到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每个小组都表现得非常积极。接下来,就让各小组把你们的讨论成果与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一起进入下一环节:讨论成果大展示。(课件出示:讨论成果大展示)

  2、请第一个组作交流展示。(课件出示交流内容)

  3、请第二个组作交流展示。(课件出示交流内容)

  4、教师点拨:在刚才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列竖式的时候当相同数位对齐了,小数点有什么特点呀?(小数点对齐)所以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我们只要把小数点对齐,那么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板书:小数点对齐)

  5、师:那么小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请下一组同学来为我们作一个小结。

  6、请第三小组作交流展示。(边交流教师一边用课件出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7、齐读一遍。(课件一条一条出示,学生读。)

  五、巩固运用,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学会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了吗?敢不敢接受挑战呀?体育健儿们在赛场上争夺冠军,今天谁能成为我们班学习上的冠军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到今天的“学习成果大比拼”的比赛中去一决高下吧。(课件出示:学习成果大比拼)

  2、请同学们拿出技能训练题,为比赛做好准备

  3、第一关:聪明小法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名回答,同桌交换批改。(课件出示第一关:聪明小法官)

  4、第二关:细心计算我最棒。(课件出示第二关)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批改出每组做得最快的小选手,然后请他来当小老师,帮助批改本组其他同学的作业。

  5、第三关:改写小数我在行。(课件出示第三关)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自己批改。

  6、第四关:学以致用我能行。(课件出示第四关)小组合作完成后,请一个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说完后教师出示课件订正答案。

  7、教师小结:在解决刚才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我们的数学知识,它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统计一下自己的成绩。夺得本次比赛全部星星的同学请起立。站着的同学们就是我们班今天的冠军了,让老师为他们颁发奖杯。祝贺你们!(课件出示“奖杯”)我们一起为冠军送上热烈的掌声吧。其他没有夺得冠军的同学们可千万别灰心,今天你们也表现得很棒,继续努力,相信我们班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冠军。

  六、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那谁能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呀?

  板书设计: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同学们,大家都去过广润发吧?它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员会算得那么快呢,你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 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

  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试着求出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也方便我们检验了,你会检验吗?怎样判断你的计算是正确的呢?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

  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20xx 1002

  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

  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教后记

  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技巧,并正确地进行运算。

  技能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学习。

  情感价值观: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

  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克隆牛键键和壮壮今天老师又要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这位朋友的详细资料吗?快快拿到你的通行证吧!

  口算:

  (1)用口算卡片依次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指名学生说出口算结果。

  提问: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3.98-22-10 98-(22+10)。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每题的运算顺序。

  师: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板书:加减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同学们全部通过!快快认识新朋友吧:它就是克隆牛蓓蓓。蓓蓓是世界首例玻璃化超快速冷冻保存的体细胞克隆牛。 20xx年10月8日它也是在莱阳农学院诞生的。下面请看蓓蓓的详细资料。(出示情景图)看了蓓蓓的资料,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问,教师选择性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鼓励学生自己审题,先列算式,教师巡视)指名交流思路及算式:

  0.98-0.22=0.76(米) 0.76-0.1=0.66(米)

  0.98-(0.22+0.1) 0.98-0.22-0.1

  师: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算式,可是第二、三混合运算算式应该如何计算?现在咱们就来试一试,看谁能找到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我们已经知道,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没右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2)蓓蓓百天时比出生时每天多喝多少千克牛奶?

  让学生独立解决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

  1.引导学生列式

  2.计算(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算在课本上)

  3.反馈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追问:说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的?

  (2)做自主练习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要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

  (3)做自主练习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些什么?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怎样?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9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教材第47~51页(例1、例2和练习八)

  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和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52~55页(例3、例4和练习九)

  整理和复习与探索实践:教材第56~5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和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难点:自主地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

  课时安排:7课时

  (1)小数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p.47、48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学准备:在黑板上的板书。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1、课前在黑板上板书:

  钢笔8元

  笔记本3元4角

  讲义夹4元7角5分

  水笔2元6角5分

  问:我们平时说价钱习惯说成几元几角几分。现在请你把它们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名说一说:8.00元,3.40元,4.75元,2.65元

  这些小数哪些能化简?把它化简成最简小数。(8元,3.4元)

  2、看黑板上的四样商品的价钱,请你选择两件商品并算出总价。

  交流:(可能有的几种情况)

  (1)钢笔和笔记本一共多少钱?

  口答算式和结果,板书:8+3.4=11.4(元)

  问:这个“11”哪里来?为什么8加的是3而不是4?

  补充竖式说算理(略)强调:8是整数,3是整数部分的,要和它对齐。

  补充一个整数加法的竖式,说说整数加法在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特点:右边对齐。

  仔细观察小数加法:右边不对齐。

  追问:那该对齐什么?(小数点)

  补充:把8改写成8.0,体会小数点对齐。

  那你做这样的题时,会不会把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的0补出来?

  指出:没必要补,但要注意整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对齐,小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对齐。

  继续算一算:钢笔和讲义夹的总价,钢笔和水笔的总价。

  (2)讲义夹和水笔的总价:

  指名列式,板书竖式。观察竖式,体会“小数点对齐,就等于相同数位对齐”。

  算出结果:7.40

  指出:竖式上算出的结果是两位小数,写在横式上的时候要化简成7.4

  (3)笔记本和讲义夹的总价:

  列竖式计算,再次体会小数点对齐。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小数加法和以前学的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

  (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10进1。)

  要注意那些地方?

  (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竖式上正常计算,横式上要化简。)

  3、看黑板上的信息,问:笔记本比讲义夹便宜多少钱?

  指名列式,板书竖式(略)

  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完成后交流得数。

  注意最后题,竖式上的计算结果是3.00,如果有横式,只要写成3

  2、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再订正。

  第1题,小数点没对齐。第2题,得数的小数点没点上。第3题,只写了小数部分,整数部分要写0。

  3、口算第50页的第1题。

  指名读得数,注意能化简的要化简。

  4、完成第50页的第3题。

  看线段图,说说图意。看线段图分别提出加法、减法算的问题。再算一算。

  三、检查预习作业。

  四、学生作业:第2题

  (2)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小数减法

  教学内容:p.48、49的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4~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减法。

  2、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板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8+1.4,读,说说正确的计算方法。补充竖式,指出:小数点对齐后相加。

  二、学习新知:

  1、提前板书书上的4件商品的单价。

  问:昨天我们利用这些信息,学会了小数的加法和简单的小数减法。

  说说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后加减,化简)

  举例较简单的减法:(1)4.75-2.65;(2)4.75-3.4

  分别用竖式算出上面的减法,并比较不同:第2小题小数部分缺一个数位,可以补0,算5-0=5,也可以想5不用减,直接移下来。

  2、继续看4件商品的单价,提出较难计算的小数减法问题。

  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列式并板书:8-4.75

  竖式(略)。指竖式问:这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困难?怎么解决?

  (引导:被减数小数部分没有,要补0,变成8.00后算。8.00-4.75时,可以先不考虑小数点,当成是整数减法来算……)

  3、验算:这题比较难,我们还可以用小数加法来验算。

  补充加法验算的竖式。规范其书写格式。

  4、与“4.75-3.4”的竖式比较:为什么两题都出现了小数部分有缺位情况,一题可以直接算,另一题却要补0后再算?

  (指出:被减数有空位要补0,减数有空位可以不补0。)

  5、学生练习另几题较难的减法计算(做在书上)指名板书。讲评。

  3.4-2.65 8-2.65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1)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2)第3题,读出上的新,并依次回答两个问题。

  交流解法。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吗?

  2、完成练习八的部分题目:

  (1)第4题,强调做这类题的要求:对的要打“√”,不能空着;错的打“×”,然后在旁边空的.地方订正。

  再分别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2)第6题。读题后,学生把算式写在书上,再交流。

  四、检查预习作业。

  五、布置作业:

  p.49第2题,p.50第5题

  (3)小数加、减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p.51练习八第7~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2.6+8= 0.86-0.4=

  指名说说口算方法。提醒:竖式时可以把小数点对齐后加减,口算时更侧重整数部分和整数相加,一位小数和一位小数相加。要看清楚数位。

  2、笔算:3.6-1.28= 7.18-3.6=

  学生列竖式计算,比较两个计算。发现前面一题要补0后再减,后面一题可不用补0。

  3、小马虎在计算3.56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4.23。正确的结果应当是多少?

  教会学生用还原思想解决这类问题:4.23-3.56=0.67,3.56+6.7=10.26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

  1、直接写出得数

  0.83-0.5= 9.2-6= 2+2.8=

  3.4-3.1= 0.73-0.23= 3.6+2.4=

  学生完成后,指名交流得数。

  2、第9题。观察折线统计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人的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左右,这是位体温偏高的病人。……)

  分别计算:这一天,病人的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从中午12时到下午4时,病人的体温升高了多少摄氏度?

  这一天开始时与结束时,病人的体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要引导学生会看折线统计图:折线越陡说明变化越快;折线平说明变化慢。

  可按段数相差的格数,找到变化情况。

  相差不多的再通过算的方法来进一步确认。

  3、第10题。独立解答书上的问题,再交流。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注意提问的范围:提一些需要计算的问题,不要问如“哪个最贵?”之类的问题。

  4、思考题:小力用竖式计算5.1加上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2.76。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要求学生用刚才教的还原方法来解答。交流讲评。

  三、检查预习作业:

  对比练习:

  0.17+0.06= 0.79-0.04= 1.3+0.03=

  0.17+0.6= 0.79-0.4= 0.56+0.4=

  要求学生看清楚位数再加减。

  四、布置作业:(略)

  (4)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p.52的例3,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2、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例题的板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题组练习:4.3+7 4.3+0.7 4.3+0.07

  观察后说说:(1)这组题有什么联系?(2)通过这组题,你觉得做小数加法要注意什么?

  二、学习新知:

  1、课前板书:水彩笔8.9元,笔记本3.6元,钢笔6.4元,三角尺1.1元

  问:现在我要每件商品买一份,需要准备多少钱?

  指名列式:8.9+3.6+6.4+1.1

  (可能会有学生列式的时候就考虑了简便的问题,指出:列式的时候,我们一般要按照题中的顺序,这样可以不遗漏不重复。)

  观察这些加数有什么特点?你准备怎样算?

  (由于有预习,所以不少学生都会考虑简便的问题。)

  板书简便的过程:=(8.9+1.1)+(3.6+6.4)

  =10+10

  =20(元)

  问:为什么这里要用“( )”?

  说说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复习加法运算律:a+b=b+a,(a+b)+c=a+(b+c)

  找找例题中哪里运用了加法交换律?那里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指出:运用加法运算律,也可以使我们的小数加法变得更简便。

  整数简便计算一般是要把加数凑成整百整千数,而小数加法一般只要凑成整数就可以了。

  2、凑整练习:

  板书3.3,问:你能说一个小数和它凑成整数吗?

  (2.7,0.7,8.7……)

  问: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说得完么?指出:我们只要看小数部分,和0.3凑成整数的是0.7。为了统一,我们就用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来继续凑整。

  7.2,1.76,2.37,3.34,0.237,2.178

  (老师依次板书上面的数,学生依次说出另一个小数,老师继续板书)

  观察完整的板书问:

  要凑整,你发现了什么?

  (看位数,位数一样多的才能凑整;看末尾,末尾加起来是10,如果小数部分有多位的,最后一位加起来是10,前几位加起来是9。……)

  问:1.76和3.34,7.2和2.178能不能凑成整数?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2.78+0.8+0.2 0.37+1.79+0.63

  指名口答简便过程,并说说要注意的问题。

  2、五年级一班女子4×100米接力赛跑4位同学的成绩如下表。你能很快算出她们完成接力赛的总成绩是多少吗?

  问:你知道接力赛的总成绩是怎么算的?

  算一算,交流怎样算更简便?

  (一般学生都会用凑整的方法来计算,但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估算的角度来观察,发现通过移多补少,每一个成绩都正好可以看成18秒,也就是18×4=72秒)

  3、口算下面各题:(p.54第1题)

  学生完成后,校对得数。

  4、算一算,比一比。(p.54第2题)

  观察题组,说说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选你认为计算简便的那题算出结果。

  一起按顺序口算出另一题,比较两题结果是否相同,感受“简便”。

  补充板书:a-b-c=?

  (1)=a-(b+c)=a-c-b

  举例说说上面等式之间的联系。记住连减可以改写的形式。

  5、在一次跳远比赛中,小强跳了3.06米,小星比小强少跳0.18米,小宇比小星多跳0.32米。小宇跳了多少米?

  读题后,要求学生列出算式:3.06-0.18+0.32

  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师板书计算过程:=3.06-(0.18+0.32)=3.06-0.5

  说说这样算行不行?为什么?

  四、检查预习作业:

  4.52-(3.52+0.72) 4.9+0.1-4.9+0.1

  五、布置作业:

  第3题

  (5)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p.53的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5~9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体会小数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在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解决问题:

  1、(第5题)四五年级同学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了13.5千克,五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2.8千克。四五年级同学一共采集多少千克?

  读题后让学生列式,交流各种解答方法的不同思路:

  (1)13.5+(13.5-2.8)

  四年级是已知的,五年级的未知,先求出五年级再算出两个年级

  (2)13.5+1.35-2.8

  先假设五年级和四年级一样多,再把五年级少采集的减去。

  观察两个算式,哪个更简便?算出结果。

  2、(第6题)分别计算书上的4个问题。

  交流各个问题,注意有的学生会出现选错商品价格的现象。

  二、学习例4,用计算器计算并探索:

  1、课前板书:

  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元 金额/元

  铅笔 1支 0.80

  电池 4节 24.00

  铅笔盒 15.40 15.40

  书包 1个 44.70

  面包 3.00 6.00

  问:这是一张不完整的发票,说说“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算出空的格子。

  填写完整后,算出总金额。

  (可以用计算器算,也可以利用数据特点口算或笔算。)

  2、如果老师付出100元买这些商品,应找出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

  3、(第8题)小明家九月上旬的收支情况如下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并算出合计数。

  指导学生看懂该份表格,区分“收入”和“支出”,依次算出每一个空格。

  讨论:上月结余、合计收入、合计支出以及表中最后余额的关系。

  4、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找到不变的数:小数部分前面都是8,最后一位是9

  (2)找到变的数字及变的规律:整数部分是变的,它比最后一个小数的位数少1;它同时还是后面小数部分的8的个数。

  (3)按照发现的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

  5、两个小数的和是8,相差0.4,这两个小数分别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

  (1)画线段图(图略),发现如果把8减0.4,得到的是两个较小的数;或者把8加上0.4,得到的是两个较大的数。再除以2就可以了。

  (2)从平均数的角度考虑:平均数是4,要符合“相差0.4”,一个数要大0.2,另一个数小0.2

  (3)检验:两个条件都要符合“和是8”、“差是0.4”

  6、思考题:小华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数时,把被减数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把减数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你能算出错误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相差多少吗?

  指名说说思考方法。明确:被减数少算了,结果也少算了;减数多减了,结果也偏小。

  三、布置作业(略)

  (6) 整理与练习(一)

  教学内容:p.56、5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

  2、综合运用有关负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的广泛应用价值,拓展知识面,提高正确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口算:2.5+3.2 0.83-0.5 0.25+0.75

  9.8-4.8 1.7+0.4 1-0.6

  1.2-0.8 0.92-0.2 0.52+0.4

  要求学生注意小数部分的不同位数,选择这样的既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2、用竖式计算:(第2题)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做在本子上。做完后,可请平时多订正的学生说说得数,有问题的再讲具体的计算过程。

  3、简便计算:

  4.3+0.98+0.7 3.6+1.98+6.02

  7.5+4.9-6.5 5.27-3.9-0.1

  8.44-(5.44+2.8) 1.29+3.7+2.71+6.3

  学生独立做在本子上,后交流:

  (1)只有加法的,改变加数的位置凑整数加比较简便。(如第1、2、6题)

  (2)连减题,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后面的数再减前面的数,要根据具体的数来定。说说第4、5题的简便计算方法。

  (3)有加有减题。在改变运算顺序的时候要带符号“搬家”,举例:第3题。

  指出:简便计算的目的是要“简便”,但如果不按规定随意改变会出现错误的结果,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用不简便算一算的方法检查结果是否一样。

  二、解决问题练习:

  1、第4题,要求学生看懂图的意思,明白竹竿分成了几部分,然后再列式解答。

  2、第5题,读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其含义。

  依次回答书上的问题。

  3、第6题,简单介绍“警戒水位”及相关概念。

  说说表格中的各数据分别表示什么?

  指出:+和-如果用在某个数前,表示的是增加或减少的意思。

  如果用在算式里,是表示加或减的意思。

  依次加或减,算出结果,并对照警戒水位,说说哪几天的水位超过了。

  4、思考题:

  指导学生读懂题目的意思。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

  (1)分段算出每一秒的落地距离,再加起来。

  (2)简单介绍等差数列求和方法,并用该方法算出和

  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结果是否一致。

  三、布置作业:(略)

  ⑺ 整理与练习(二)

  教学内容:P58 7

  教学目标:1.通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通过计算有关项目的合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3.通过此次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关注家庭收入情况,体贴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支出和收入在计算时采取的方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提前收集:上月的电话缴费单,水电燃气三个月的缴费数据

  教学过程:

  1、 拿出你家上个月的电话缴费单,看看每个月的电话费包含哪几个部分。

  小组交流,分组汇报;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你能写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吗?

  本月消费有很多,你怎样算本月消费的合计数。

  计算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呢?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

  小组交流一下谁家的电话费最多,各自的余额又是多少呢?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话费,那么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算算。

  2、 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个月的水电气消费的数据填在书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计数,看看谁家的哪项费用最少?

  ①家庭支出较低者:

  ②家庭支出中等者:

  ③家庭支出较高者:

  再与你家庭的收入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哪些同学的家庭储蓄额最多,支出较多的同学考虑一下能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呢?

  通过这次的记帐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3、 统计一下自己上周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

  你的收入是从哪儿来?你的支出合理吗?必要吗?

  你结余多少?你准备怎样处置你结余的钱?

  4、 我们应当如何合理安排收入与支出?

  5、 围绕书上的三个方面的指标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举例说说自己在学习本单元中学得好的地方和学得不理想的地方,然后在小组内向组长汇报,自己给自己评几颗星。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连自己小家都管理不好的人,更谈不上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具备了治理小家庭的能力,才能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小家治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整理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已具备了初步料理家务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理财技巧,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我们也一定能治理好国家,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回去收集你家一周内生活费用的支出情况,并用计算器算出合计数。并对家庭支出的各种数据作出相应的判断,给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初步学会理财。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10

  一、教材内容分析

  1. 第95~ 97页例1、2

  2.计算方法。

  3.退位减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 培养计算能力。

  3、 培养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要注意结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

  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一般应包括学生的年级段、年龄特征、已有的基础、兴趣、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 复习引入 2、 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 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754+3826 2000-493

  由本单元主题图创设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二、 教授新课

  1、 创设情景: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 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3、 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4、 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组合作:

  (1)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

  (2) 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 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以故事形式动态呈现小数加减法。

  与以往教材编写加减法的顺序不同,本例题是先学减法,再学加法,是以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来编排的。由于要知道“第一轮动作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所以本例先安排小数减法的学习。接着,要知道“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是多少?”所以再学习小数加法。这样安排,合乎情理,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计算的兴趣。

  三、 复习巩固:

  四、 复习巩固:

  1、 口算下面各题: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

  2、 算一算:

  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

  3、 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4、 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五、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报:

  (1) 小数点对齐

  (2) 数位对齐

  (3) 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七、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 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 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2、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行探索,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 直接揭题: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都在上有关小数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知识,出示课题:

  2、 情境设置:同学们,我们经常要去超市购物吧,当你选好东西到付款机处付好款后,付款员阿姨还回给你一张小票(实物出示),这是许老师去超市购物得到的一张小票,你从上面可以看懂哪些信息?

  宁波三江购物俱乐部商场

  品名 单价 数量 金额

  保鲜膜 5.38 1 5.38

  立白洗洁精 4.79 1 4.79

  农夫果园饮料 3.30 1 3.30

  三笑牙刷 1.41 1 1.41

  ①学生畅所欲言

  ②师:那你根据我们今天上的.内容“”,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出哪些算式?

  生答师板书:5.38+4.79 3.30-1.41

  5.38+3.30 4.79-3.30

  4.79+1.41+5.38 5.38-4.79

  ……

  二、进入新课

  1、尝试解决:我们说出了这么多算式,现在请你选择其中几道试着列竖式做一做,有问题可以同桌讨论。

  2、你做了哪几道?你是怎么做的?能告诉大家吗?(生上台实物展示)

  ①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列?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这样列是对的?

  (可从元、角、分方面来说,也可从数位方面来说)

  ②还有谁做了其他不同的题目,上来展示,并介绍你自己的做法。

  3、深入

  师:大家仔细看,这4个小数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那你能不能举几个其他位数的小数相加减呢?(注意;整数部分不要超过3位,小数部分不要超过4位)

  4、小组活动:请你任意写两道小数加减法的算式,整数部分、小数部分位数都可以不一样,然后同桌交换做,做后再让出题的同学批,看哪组合作得又快又好。

  5、 反馈:实物展示,并让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①突出验算方法: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自己做对了呀?

  ②突破难点:我这里有这样两道题目:10-0.48 9.46+10.34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两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你有什么建议吗?

  6、 :那我们上到这儿谁能比较完整地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呢?(后实物投影展示“法则”)

  三、巩固练习:

  1、 专项练习。夺

  8.35+4.65= 21.37-8.37=

  16.74+5.238= 3.4-0.56=

  10-4.8= 6.42-4.2=

  2、 生活实践题。

  老师身高1.59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4米高处的光管吗?

  一群小动物在渡口过江,现有一大一小两只渡船,大船限载重0千克,小船限载重600千克,5只动物同时过渡口,该怎样乘船?

  老虎 狮子 大象 猴子 袋鼠

  408.26 532.5 1571.9 8.1 58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12

  教学内容:

  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加、减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灵活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具准备:

  课件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情境激趣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0.9

  9+0.1

  0.39+0.61

  5.12-4.12

  10-2.5

  20-19.8

  3.9+2.1

  0.09+1.01

  8.4+3 -0.6

  2-0.98

  3.8+12

  2、谈话引题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克隆牛健健和壮壮的情况。今天,我们要再来认识一头克隆牛蓓蓓,了解它的有关情况。

  (出示情境图)教师结合情境图简单介绍克隆牛蓓蓓出生前后的一些情况。

  二、自主探究 获取新知

  1、观察三幅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地进行板书,如:

  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蓓蓓满月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

  2、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这个问题,你能解答吗?(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的'情况。)

  3、学生交流算式:(注意引导学生尽量列出综合算式)

  (1)10.98―0.22=0.76(米)

  0.76―0.1=0.66(米)

  (2)20.98―0.22―0.1

  (3)30.98―(0.22+0.1)

  综合算式要说明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连减算式和先求两个数的和再减,这两个算式每一步的意义,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关于减法的有关运算律:

  a―b―c=a―(b+c)。

  4、上面的综合算式怎样进行计算呢?(学生自主进行计算,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5、全班交流计算情况。[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各种计算方法]

  脱式计算要关注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6、学习竖式连减的方法。

  如果用竖式来计算小数连减,要注意什么呢?

  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请学生来介绍竖式连减的方法:

  (1)注意探讨怎样对齐数位?(对齐了小数点也就对齐了数位。)

  (2)小数部分数位不同怎么办?(可以在末尾添0占位。)

  三、巩固练习 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1

  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计算

  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自主练习2

  (1)出示题目,从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2)季度指什么?每个季度包括哪几个月?

  (3)解决问题:3月份要编织多少万件才能完成第一季度的任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全班交流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你觉得自己学得如何?给自己一个评价。

  3、你还想跟老师和同学们说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a―b―c=a―(b+c)

  0.98-0.22=0.76(米) 0.98-0.22-0.1

  0.98-(0.22+0.1) 0.76-0.1=0.66(米)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答下面各题

  ① 2.5

  +3.3

  ————

  ②6.8

  -5.2

  —————

  ③2.4-1.8=

  ④3.2+1.3=

  ⑤0.7元-0.2元=( )元

  ⑥2.1元+2.9元=( )元

  第(6)小题追问结果用5.0表示还是用5表示。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情境图(例1课本图去掉钢笔、小芳)

  小明说:“我买一个讲义夹”,小芳说:“我买一个笔记本”

  (1)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学生提问,课件出示问题。

  (2)学生口头列算式,教师板书横式。

  (3)比较,揭示课题。

  2、小组合作探究。

  A、明确探究内容(学生自由选择一道加法或一道减法算式研究、小组统一意见)

  B、探究新知

  (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2)学生独立尝试练习。

  (3)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a、请任意一组加法(或减法)组汇报组内研究情况

  b、请其它小组同学补充

  c、让学生说说小数加减法怎么计算

  d、再请研究减法(或加法)小组汇报

  e、完成例1板书,师生交流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4、练习

  (1)9.3+6.98 (2)13.52-8.3

  (二)教学“试一试”:

  改情景图为“小明、小丽”的对话情境图

  ①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列出算式

  ②两名学生板演集体练习

  ③集体交流(计算结果末尾是“0”的化简)

  (三)全课

  让学生说一说,计算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的眼睛亮

  2、课堂作业(当堂批改)。

  0.63+1.5= 17.5-4.5=

  3.63+0.81= 5.46-0.6=

  3、数学游戏。

  在口里给竖式填上运算符号,然后再添上小数点,使小数加法或减法竖式成立

  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窍门。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小数加减法,可以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体验只需要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解释估算的过程。

  技能目标: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

  情感价值观:

  在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体会数的运算的广度,不仅在整数的领域中可以有加减法,在其它数的领域中同样适用。

  教学重点:

  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克隆技术吗?教师简介克隆技术。20xx年10月29日和31日双双和康康的自体繁殖后代,键键和壮壮 在我国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了。这是键键与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出示情景图和统计表)。对此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学生自主提问,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小数加减法问题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指名列出算式:0.77+0.03 = ?或0.03+0.77=?

  二、新知学习

  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师: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小数加法的算式。可是我们从来没学过两个小数相加,该如何计算?现在咱们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生1:

  0.77米=77厘米

  0.03米=3厘米

  77厘米+3厘米=80厘米

  也就是0.8米

  生2:

  0. 7 7

  + 0. 0 3

  0.8 0

  (4)指导看书。小组讨论:这几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答案是一样的吗?

  (5)现在请同学们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6)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因为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第一种算法的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这同样遵循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第二种算法,把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 ,小数末尾的0 在横式中可以省略。

  (7)师:刚才在练习小数加法的时候我发现大家都有检验的好习惯,而且还有同学会用减法检验。看来这减法老师不教,大家已会了。那老师可得考考大家是不是真会了?

  三、试一试:

  1.让学生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问题。(演算中用减法演算法)引导学生:

  1)计算。

  2)反馈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

  2.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键键长多少?

  1)审题。

  2)列式。

  3)计算。

  4)反馈。

  3.壮壮出生的管围比键键长多少?

  1.独立完成。

  (学生交流答案,师总结)

  2.相互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3.反省一下自己在计算时是否自觉将小数点对齐。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小数加减法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2、掌握先把小数点对齐,再从低位算起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提高推理和归纳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整数加减法的学习基础,而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识迁移类推,总结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课前调研,大部分同学不难掌握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的基本方法,但对于为什么这么算的道理,即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明晰算理,进而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第一阶段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创设情境

  出示四本图书的图片及价格信息。

  问:你能就这些信息,提出一个能一步解决的问题并列式解答吗?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4.17+3.92

  3.92+4.6

  2.13+4.17

  4.6-4.17

  ……

  2、引入课题

  问:请认真观察,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小数的加减法)

  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

  ①购买《百科全书》和《睡前故事》一共要花多少钱?

  ②购买《睡前故事》和《丁丁上学记》一共要花多少钱?

  ③购买《游戏力》和《百科全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④《丁丁上学记》比《百科全书》贵多少钱?

  ……

  学生观察发现:是关于小数的加、减法。

  白板课件

  二、第二阶段

  教学新课,探究新知

  1、整、小对比,初步体会。

  探究小数加法2.13+4.6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对比思考: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一样吗?

  2、对比分析,总结方法。

  探究小数加法3.92+4.6的计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在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将小数点对齐,才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板书: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1)利用反馈器做学情调查

  问:为什么要将小数点对齐,也就将相同数位对齐?

  利用反馈器反应此刻的想法:知道的选1,不知道或还不太清楚的选2。

  教师通过反馈情况和询问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作出有针对性的活动建议。

  (2)出示活动建议,开展小组探究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明晰算理:相同数位对齐是因为相同数位上的数的计数单位相同,而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4)在明晰算理的基础上,总结算法。

  问:在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怎么做呢?

  3、迁移类推,学习笔算小数的减法。

  要求:列竖式计算

  4.6-4.17 并验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指导。

  说明:为了计算方便,要将被减数补齐数位后,再计算。

  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4、总结归纳算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利用互动反馈器选择正确的解法。并说明解法①的错误原因:满十没有向前进一。

  学生回忆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个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思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笔算方法是否相同。

  学生利用互动反馈器选择正确的解法。不同意见双方说明各自的理由。

  学生利用互动反馈器反应自己对小数加减法算理的认知情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探究算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并在班内进行讨论。对不同的做法进行自评和互评。

  学生总结方法: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学生列竖式计算。

  2.13+4.17

  一名学生板演。

  学生列竖式计算。

  4.6-4.17

  并演算,一名学生板演。

  学生总结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结果要化简;为了计算方便要补齐数位;要善于演算……

  第三阶段

  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1、我会计算:(比比谁最厉害)

  12.44+24.36= 7.8-3.74=

  2、一串小银片的单价是4.85元,一个毛线球的单价是0.68元,买一串小银片和一个毛线球一共要花多少钱?买一串小银片比一个毛线球多多少钱?

  第四阶段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知识上的或学习方法上的收获)

  ……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相关文章:

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教案02-2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01-21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03-20

《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07-13

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11-09

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11-1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11-13

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12-28

《小数加法与减法》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