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文言文教案

文言文教案

时间:2022-06-06 11:01:18 教案 我要投稿

文言文教案模板汇编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教案模板汇编7篇

文言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 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大量的训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

  教学时数:共计8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判断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 了解判断句的特点。

  3、 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实施过程:

  一、文言句式的概述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3.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4.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被动句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被动句,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二、 被动句

  什么是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能不怨恨吗?)

  3.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4.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被动句总结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1、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省略句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省略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三、省略句

  1、 主语的省略

  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例如(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 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淆之战》)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 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 谓语的省略

  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

  (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狼》)

  4、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5、分句的省略。如: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

  省略句总结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宾语前置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宾语前置句,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四、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 《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 《柳毅传》李朝威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主语后置;固定句式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主语后置;固定句式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列子〉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虎丘记》袁宏道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五、固定句式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荀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逍遥游》〈庄子〉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

  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 《柳毅传》李朝威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⑴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

  ⑸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

  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⑹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固定句式总结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第七、八课时

  教学内容:特殊文言句式的判断及翻译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准确判定不同句式,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特殊文言句式的判断及翻译

  一、请翻译。

  判断句式

  1、有亭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4、臣本布衣。

  5、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6、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7、济北彀城下黄石即我也。

  文言文判断句式常见有3种

  1、①……者……也

  ②……者

  ③……也

  2、句中不用“者”,句末不用“也”。

  3、用“乃”“为”“则”“即”等词表判断

  三、请翻译

  省略句式

  1、(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以钱覆其口。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小惠未遍,民弗从(之)也。

  4、以(之)告富者。

  5、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归纳:

  1、补充省略成分,应结合上下文语境。

  2、省略句常见的几种类型

  ①主语省略 ②谓语省略

  ③宾语(包括介词“以”的宾语)省略 ④介词省略

  3、译成现代汉语时,为做到语句通顺,该补充的应补充。

  四、请翻译。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1、孔子曰:“苛政猛于虎。” 2、吾尝疑乎是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5、咨臣以当世之事

  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7、尝射于家圃

  归纳:

  介宾短语后置句:在古汉语中,介宾短语往往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它提到动词前面作状语。

  五、请翻译

  倒装句-----宾语前置句(提宾句)

  现代汉语一般都将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提宾式。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如:“何苦而不平?”(“何”是“苦”的宾语)1、子将安之 ?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何以战?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

  六、作业:

  自己总结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特点,并能够找出典型例子。

文言文教案 篇2

  一、说目标

  二、说考纲

  三、说考点

  (一)说考点

  (二)题型及分值试题内容比例文言文题型

  (三)以05年高考文言文试题为例逐题解析规定时间三分钟做题,练习以练习卷形式课前下发给学生;完成后以老师为主讲评,关键是点明做题思路,指点做题技巧,教案《对口高考高职语文文言文复习教案》。统计全作对的'人数,鼓励学生。

  四、说篇目十二篇文言文考过五篇:

  《鸿门宴》1999、《劝学》20xx、20xx、《邹忌讽齐王纳谏》20xx、《左忠毅公逸事》20xx、《师说》20xx。

  复习重点篇目七篇:

  《谋攻》、《察今》、《六国论》、《谏太宗十思疏》、《游褒禅山记》、《〈孟子〉两章》、《庖丁解牛》。

  五、课堂练习

  (一)重点阅读一篇目《察今》三则阅读

  (二)课堂练习两篇目《六国论》、《谏太宗十思疏》各一则阅读每则文言文阅读给学生三分钟做题,两分钟讲题,教师按座次随机选择某列或某行,让学生一人负责一小题的答案解析。每则文言文阅读讲解之后统计全作对的人数,板书相关数据。

  六、学法总结

  七、布置作业

  1、《复习指南》:P177《游褒禅山记》、P144《庄暴见孟子》、P145《庖丁解牛》。

  2、掌握《复习指南》P131通假字(共43个)。

  结束语:

  学过多年多篇文言文,想过为什么要学文言文吗?是为了学习、继承、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文言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 朗读背诵课文。

  2、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翻译课文。

  3、 理解作者是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后生勤奋学习的。

  4、 培养想象和情感体验能力。

  5、 通过情景练习,进入→角色扮演的学习方法,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创意说明:

  本文重在叙述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意在勉励马生专心学习,刻苦攻读,将来能有所成就。文章从容恳切,令人感动,教学中通过设置情境,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培养学生想像和情感体验能力,促使学生好学向上。

  学习步骤:

  一、新课导入: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文学常识介绍:

  1、 介绍作者,学生自读课文注释①和课后资料。

  2、 介绍本文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作为文章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者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而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方法。

  二、初读课文,疏通学问

  1、 师播放朗读磁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 生自由朗读课文。

  3、 生根据注释和词语试译课文。

  4、 四人小组直译课文,教学巡视。

  5、 师生弄清课文大意,师朗诵重要字词注释。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提问:

  ⑴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那么做。

  ⑵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其他学生的优越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

  ⑶本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为?

  2、 小组议论

  3、 课堂讨论

  明确:

  ① 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老师严厉、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②“同舍生……火华然者神人”。他们都没有成成学,由此可见,作者在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在优越条件下不能有所精,有所能,只能说其用心不专。

  ③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适当穿插描写,运用对比揭示道理,用切身经历使人感到真诚。

  四、情境练习

  1、 教师介绍情境练习的要求。

  A、 调动学生已有经验,紧密结合课文解读。

  B、 进行情感体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

  C、 动口、动眼、动手、动脑,进行活动。

  D、形式:①一定要紧密结合课文内容。

  ② 都以第一人称进行,可以加入合理的想像。

  ③ 六组练习中任选其一。

  ④ 可以说,可以写,可以表演。

  2、 出示情境话题。

  A、“我”是宋濂――当“我”少时刻苦求学时,“我”认真的说:

  ――当“我”老来功成名就时,“我”感慨地说:

文言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设想]

  1、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2、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要读出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核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在力,是暴秦的主要奠基人。

  2)项羽起兵及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北的教训。“时不”,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我战之罪也”。

  4)“鸿门宴”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楚汉之争概况简介: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二、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王(wang)关中”“说(shui)项羽”“美姬(ji)”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军霸上”、“王关中”;抓点同为名词作动饲用,读第四声。

  “成五采”、“为(We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骨‘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人“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古今异义:

  “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固不如也。”“固”,本来。

  通假字:

  “具以事告”,“具”通“俱” .

  “要项伯”,“要”,通“邀”

  “毋内诸侯”,“内”通“纳”

  “不敢倍德”,“倍”通“背”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词类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调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谁”介宾短语“为大王”作“为”的状语,“者”助词“的”。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三、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泊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2.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3.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文言文教案 篇5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 分析中考说明文言文阅读要求,让学生了解考点。

  2. 以中考考点为纲,带领学生复习两课要点。

  过程和方法:1、以四个板块为线,通过问答法、练习法、表格整理法对两课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

  2、明确文言文复习思路,培养学生依据考点自主复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古代明君贤臣为了国家大事敢于进谏、从谏如流的精神,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复习整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依据考点自主复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答法、练习法、表格整理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语:同学们已经复习了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四篇课文,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第六单元的两篇文言文——《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复习内容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明确考点和课堂环节

  文言文考点:文学常识、名句默写、实词虚词、节奏断句、语句翻译和内容理解。

  教学环节:背默板块——译释板块——整理板块——理解板块

  三、背默板块

  1.合上课本,齐答:《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邹忌诺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___。

  2.表格比较记忆:

  书 名 作 者 体 例 别 名 记事年代

  《左传》 (相传)左丘明 编年体 《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春秋时期

  《战国策》 刘向 国别体 《国策》 战国时期

  3.学生背诵《曹刿论战》。

  4.布置课下检查《邹忌讽齐王纳谏》。

  5.当堂默写课内名句。

  3.核对答案,订正错别字。

  四、译释板块

  1.指导翻译释词的方法。

  2.示范释译词句。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练习翻译。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五、整理板块

  1.整理课内通假字。

  通 假 读 音 词 义 例 句 出 处

  3. 动手整理课内古今异义词。

  4. 一词多义词整理复习。

  六、理解板块

  提出两课内容中重点问题,学生思考口答。如果有难度,可以展开讨论。

  (1)《曹刿论战》一文的文眼是“远谋”二字,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呢?

  (2)曹刿入见,问“何以战”,鲁庄公摆出三个条件,曹刿否定了前两条,肯定了最后一条,原因是什么?

  (3)邹忌劝谏齐威王的策略,高明在何处?

  七、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复习了文言文《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围绕中考考点,我们以四个板块复习了文学常识、课文背默、实词用法、文句翻译和内容分析。文言语句节奏的划分,重点虚词用法归纳,我们将在第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时进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更多的复习任务还要请各位同学课下完成,请同学们运用课堂上学的复习方法,课下有步骤地复习,力争让第一轮复习落到实处,夯实基础,减少中考中文言古诗部分丢分现象。

  八、作业

  1.以表格形式整理本册八课文言文中的17个通假字。

  2.记忆复习一词多义表格中涉及这两课的32个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以四个板块的步骤复习《愚公移山》。

  九、板书设计

  复习内容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释词原则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课堂板块 一、背诵默写 二、解释翻译 翻译原则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三、归纳整理 四、内容理解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书 名 作 者 体 例 别 名 记事年代

  《左传》 (相传)左丘明 编年体 《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战国时期

  《战国策》 刘向 国别体 《国策》 春秋时期

   实词 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一词多义

   通 假 读 音 词 义 例 句 出 处

   徧 遍

  biàn 遍及,普遍。 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

  十、课后反思

文言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A案,文言文两则,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言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伯牙鼓琴》。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文化艺术之美。

  教学重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句大意,感受艺术之美。

  教学过程

  一、纵情吟诵识知音

  1、读题解题

  (1)读好课题,强调“鼓”的读音。

  (2)齐读课题。

  (3)理解“鼓琴”“伯牙鼓琴”的意思,引导质疑。

  2、初读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读好语气词“哉”“乎”,初步体会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理解“复”“足”的意思,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

  (3)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三、高山流水遇知音

  1、感受语言。

  课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写出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呢?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理解句子意思,掌握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补充的古文阅读方法。

  (2)聚焦“鼓”的意思,感受“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

  (3)运用词语、诗句联想的方式丰富语言,丰满形象,指导朗读。在此过程中渗透“太山”“流水”的文化意味,感知这两个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

  ①读着这个“巍巍乎”,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太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②流水在古文里边特指江河。我们会想到长江与黄河,你的脑中又跳出了哪些词或者诗句?

  2、体验“知音”。

  (1)理解“善”和“志”,体味古今异义的语言现象。

  (2)聚焦“善哉”,循序渐进地感受、体会“知音”的内涵。

  ①理解锺子期与俞伯牙不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灵上的沟通和志向、情怀上的悦纳。

  ②补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

  ③练笔感受伯牙得遇子期,会有怎样的感慨。

  ④拓展阅读《列子·汤问》中伯牙的原话,理解后借助成语体会“知音”的境界。(3)师生配合朗读、同桌互读,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与快乐。在相互配合朗读的过程中直观感知文本前四句语言“对仗工整、琅琅上口、情感扶摇直上”的特点,为熟读成诵打下基础。

  三、破琴绝弦祭知音

  1、痛失知音。

  从“子期死”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2、想象补充。

  出示:“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想象补充,感受人物形象:这时候,你又仿佛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伯牙?

  3、纵情朗读。

  指导读出情感,读出形象。

  四、朗朗诵歌怀知音

  1、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的荡气回肠。从此,人们不断地在传说和吟诵它!

  2、熟读成诵。

  借助资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并诵读全文。

  五、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

  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第二课时

  一、欣赏名画,激趣导入。

  1、多媒体出示几幅名画:《清明上河图》《蒙娜丽莎》。

  2、学生欣赏,谈感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名画有关的`一则文言文《书戴嵩画牛》。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梳理学法,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伯牙鼓琴》的。

  一是要多读课文;二要结合注释理解句意;三要把句意串起来读懂全文;四要明白一个道理或意境。

  3、学生自学课文。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好: 所宝: 曝: 拊掌: 云: 奴: 婢:

  2、交流共议。

  ①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从这段话中你看出了什么?蜀中:四川。戴嵩牛:戴嵩画的牛。

  预设:四川有个姓杜的有德才的人收藏了几百种书画。

  这位杜处士收藏了戴嵩的名画《牛》,他特别喜欢,他用锦缎缝制了画套,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从课文哪两个地方能看出杜处士特别喜欢戴嵩的《牛》?

  补充讲解戴嵩和《斗牛图》,学生明确其地位和价值。

  ②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有什么反应?(拊掌大笑)一般人见了戴嵩画的牛会是什么表现?(惊叹,夸赞戴嵩画得好)

  牧童在笑什么?(他笑戴嵩画错了)

  牧童为什么认为戴嵩画错了?(牛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

  牧童怎么知道斗牛的样子?(因为牧童经常观察斗牛,熟悉斗牛的样子)

  你相信牧童的话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议论,引导学生深度分析牧童的话)

  听了牧童的话,杜处士有什么反应?先想象一下,再回答。(杜处士没有生气,他笑了,认为牧童的话有道理)

  指导:我们要学习杜处士,遇到问题不要急躁,冷静思考,认真分析。

  ③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这句话中的“奴”“婢”分别指什么样的人?(结合注释理解)

  句子的大意是“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并且说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

  故事已经结束了,作者为什么要写上这句话?(这是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他想把他的启示告诉我们,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四、再读课文,体会道理。

  1、朗诵课文,看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2、通过这篇古文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不要迷信权威;要勤于观察;要正确对待不同意见;遇到问题要冷静分析)

  五、作业超市。(自选三项完成)

  1、练习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你还知道与课文类似的事情吗?写给大家看。

  3、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看哪组理解得好。

  4、推荐几篇文言文自学,《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

【文言文教案】相关文章:

《文言文》教案02-12

文言文教案12-18

文言文教案03-25

文言文教案02-25

文言文口技教案09-15

狼文言文教案04-13

文言文学弈的教案02-26

文言文阅读教案02-16

文言文教案三篇01-28

文言文教案五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