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桥教案

桥教案

时间:2022-06-05 09:18:1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桥教案模板集锦四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桥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品】桥教案模板集锦四篇

桥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7个字,会认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学习。感受桥的奇妙,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桥的奇妙,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学习新课

  1、游戏:听音找卡片。

  2、齐读生字。

  二、指导朗读,感悟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其实,除了木头、石头、水泥、钢铁能造桥外,玻璃、纸、盐也能造桥呢,不信就赶快读读课文2-4自然段吧。

  3、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分小组说一说,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那种桥。

  4、全班交流,重点指导说好第二自然段。

  (1)请喜欢玻璃桥的同学读第二自然段,并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2)你觉得玻璃桥最奇妙的地方在哪里?

  (3)看插图回答,为什么说走在玻璃桥上,似乎走进了童话世界?引导想象,体会玻璃桥的奇妙之处。齐读这一句。

  5、请喜欢三、四自然段的同学读课文,并介绍纸和盐做的桥的特点。

  结合课文及生活实际理解“断裂、通行无阻”的意思。教师随机用学生熟悉的地方之间距离来比较,体会到桥的长度,感受盐桥的奇妙。

  6、用多种形式练读三、四自然段。

  7、教师对照板书小结各种桥的特点,引出最后一自然段。指名说,齐读。

  三、拓展延伸,说说画画

  1、课前同学们画了用石头、木头、水泥和钢铁造的桥,这节课又认识了三种奇妙的桥,仔细想一想,你还想造什么样的桥呢?

  2、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生展现心中的桥,可以说一说,可以画一画,还可以上网查一查,动手做一做。

  4、课后作业,查找资料,了解一下还有哪些奇妙的桥?

桥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能学会唱《伦敦桥》

  2、 能与同学一起进行集体舞表演,从中感受合作的乐趣。

  能随着《加伏特舞曲》的音乐做出相应的.情绪表现与动作反应。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开始:

  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

  2、老师扮主持人,从后面走进和小朋友打招呼:嘿!小朋友们好,我是燕子姐姐,欢迎大家来到“音乐动画城”。(屏幕上出现“音乐动画城”字样)

  二、新课教授。

  1、 出示不同建筑风格的“桥”的录象或图片,如石拱桥、拉索桥等,并鼓励学生记住自己喜欢的桥的名字和形状。

  2、 “架桥”游戏

  学生可拿出随身带的一些物品,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架设一座“桥”,并给它取一个名字。

  3、 学唱歌曲

  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观赏各组的作品,一边有意识触摸学生摇晃的“桥”,一边教学生唱。

  4、 集体舞表演

  (1)将学生分成几个组,以十人为一组。每一组的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设计动作,进行排练。

  (2)举行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一组接一组地进行表演。

  (3)互相评一评哪个小组跳得最好。

  5、 听赏《加伏特舞曲》

  (1)听赏全曲,初步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边听音乐边随节奏口念节奏。

  (3)让学生手持铃鼓等乐器,第一小节摇铃鼓,第二小节拍铃鼓。

  (3)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律动。

  (4)复听音乐,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5)师: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呀,时间过得真快,这一期的音乐动画城节目

  (三)、结束活动。

  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桥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与一般规范的说明文不同,在列举一些具体的事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文章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本文生字词语,了解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学习说明中融合描写以使文章生动的表达方式。

  B、体会本文语言古朴典雅、优美生动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累有关桥的常识,审美的一般常识,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难点:学习说明中融合描写以使文章生动的表达方式。

  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掌握了说明文的一些知识,需要进一步熟练巩固。同时对描写抒情在解说过程中的作用要仔细领会。

  教法及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感情的朗读。搜集信息,筛选资料,积累。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各种桥的图片及资料。

  教师准备:录音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一)钢琴曲《秋日私语》为背景音乐。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我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那么桥的美都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著名画家吴冠中的《桥之美》。

  (二)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本文作者: 选自《 》 。

  2、给加点的字注音:

  点缀( ) 驻( )足 和谐( ) 煞( )它风景 前瞻( )后顾 险峻( )

  3、解释词语: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 史诗: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开始稍微差一点儿,而结果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及思路。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作者看来,桥的美在何处?你对此有何感想,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

  提示:作者并不着眼于从桥自身的结构来欣赏桥之美,更着迷于桥在不同环境中所起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启发是让学生生发开去,谈自己的看法。

  2、学生拿出准备的桥的照片,说一说自己所看到的'桥美在哪里。

  从你自身感觉到的角度,自由的表达。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重点段落——第四段,采用小组齐读、男女分读等形式,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本段为了说桥的构图之美,分别列举了哪些类型的桥梁?(鸟镇的石桥、江南乡间的石桥、横跨湖面的长桥、多孔桥、风雨桥。)2、本段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

  3、本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各种形式的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形式和作用。)

  (二)本文用了大量的描写以使文章生动,试分析下列描写的好处: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只舒畅的气。(其实,苇从不会“发闷”,也不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杨柳浮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反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中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3、无论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听桥之歌声,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旋律,这吸引着画家追寻着桥的身影。)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互相交流。选出代表,交流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四、质疑问难。

  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共同合作,分析,讨论,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有疑问的,可在全班级展开讨论。教师肯定鼓励,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必要时给予合理的点拨。

  五、拓展延伸。

  仿照本文的写法,介绍自己家乡的一处景致。本文以画家的眼光,以优美的笔调写出了桥的美,又在作者的笔下知道了桥的知识。请同学从具体的角度谈一下你学了本课的收获。学生五至六人发言交流。教师肯定学生的表现。

  六、课堂总结: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七、布置作业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扩展下面的句子,使其内容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原句:白云漂浮在天空。 扩展句:

  八、板书设计:

  桥之美

  吴冠中

  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 —— 不同的美学效果

  桥之美

  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 ——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

  九、课后反思:

桥教案 篇4

  内容:

  桥的变化

  目标:

  1、在比较过去和现在各种桥的过程中,感受到桥在功用、大小、美观上的变化,体会桥的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引起幼儿关心城市变化的兴趣,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而感到高兴。

  准备:

  各种桥的`图片

  过程:

  一、 关心城市的变化

  1、 都说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你们说说上海这座城市里什么在变?变得怎样了?

  2、 你喜欢这些变化吗?为什么?

  3、 小结:城市的变化让我们觉得生活越来越方便,越来越美好。

  二、 观察桥的变化

  1、 老师也发现一样东西在变,它就是桥。上海的桥越来越多了,你知道的哪几座桥的名字?它是怎样的?

  2、 出示现代的各种桥的图片,请幼儿指认杨浦大桥、南浦大桥。

  (1) 你从哪儿看出是杨浦大桥、南浦大桥?

  (2) 这两座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要造成斜拉桥的样子?

  (3) 这两座桥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南浦大桥的引桥要造成打圈的样子?

  3、 你知道上海最新的一座桥叫什么?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 你知道过去的桥是怎样的呢?

  5、 出示过去的桥的图片,比较现在和过去的桥。

  (1) 现在的桥和过去的桥相比,你更喜欢什么时候的桥?为什么?

  (2) 你觉得现代的桥哪里最漂亮了?

  (3) 如果把现在的桥换成过去的桥可以吗?为什么?

  小结:桥越变越漂亮、越变越牢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了。

  三、 特殊的桥

  1、你见过哪些特殊的桥?它特殊在哪?

  2、小结:天桥让道路更加通畅了。

  四、 延伸

  造桥

  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手工,请你们试试来造一座桥,想想怎样造得更牢固。

【桥教案】相关文章:

《桥》教案04-04

桥的教案03-10

《桥》的教案02-24

象鼻桥教案04-04

关于桥的教案04-04

神奇的桥教案04-08

《奇妙的桥》教案04-08

家乡的桥教案03-01

《家乡的桥》教案03-06

美丽的桥教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