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文言文教案

文言文教案

时间:2022-05-02 10:39:45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文言文教案五篇

  上学期间,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文言文教案五篇

文言文教案 篇1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在“阅读与鉴赏”中也要求“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琵琶行》把琵琶女的身世,诗人自己被贬的遭遇,以及琵琶艺人精湛的弹奏技艺很好地柔合在一起,采用情景交融、递相咏叹的艺术手法,塑造出两个感情相互交融的人物形象,成功地抒发了诗人忧郁悲愤的主观感情。教学本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入情景,体验人物情感,理解诗歌意蕴,结合语境,感悟诗中描写音乐语句的艺术魅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⑴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⑵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⑶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师:一位盲人將要离开人世间时,对别人说 “ 我多想看看阳光及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啊! ” 人们请来了莫扎特用小提琴拉了首曲子,盲人留下热泪说:“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看见了阳光、鲜花、小鸟、河流”,盲人带着喜悦满足地离开了人间;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后,老泪纵横地说:“我触摸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美妙的音乐能引起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的共鸣。《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精妙的演奏就使一代诗人白居易潸然泪下。现在就请同学体会文中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欣赏作者化动听琴声为美妙诗句的非凡本领,探究作者泪湿青衫的原因。

  (引用故事,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学习文言诗文的热情。)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 、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读思考题

  (1)字词正音 :

  湓 pén( 江名 ) 贾 g ǔ ( 商人 ) 思 sì( 名词,思绪 ) 嘈 cáo( 声音粗重 )

  舫 f ǎ ng( 船 ) 虾蟆 hámó 钿 diàn( 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 ) 篦 bì( 用竹子做成的梳头用具 ) 呕哑 ōuyā( 象声词,乐声嘈杂 ) 嘲哳 zhāozhā( 象声词,声音细碎 )

  (2)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3)小序已经较清楚地讲述了琵琶女和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写诗合可以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4)概括诗人在这首长篇叙事诗当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 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闻听琵琶女弹奏琵琶、讲述身世,并为她作了这首《琵琶行》。这首诗讲述的就是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的故事。 )

  (5) 理清诗歌思路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琵琶女弹了琵琶曲之后,诗人白居易为她翻作《琵琶行》。)

  诗人的情感有什么变化?(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两个。诗人、琵琶女。)

  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 、课堂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3 、教师小结。

  (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借用注释、工具书等,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和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

  三、品味鉴赏,体景悟情

  1 、赏“景”

  有感情朗读课文,划出叙述景物环境的句子,讨论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清晰如画的意境,又由于声律与情韵的配合,令人顿感受秋凉袭不断,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 别时茫茫江浸月 ” 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月色中无不弥漫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忧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再次出现做好了准备。其它如:“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明月江水寒”、“黄芦苦竹绕宅生”等。)

  2 、品“声”

  (1)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邀相见,再闻琵琶诉沦落,三闻琵琶湿青衫。)

  (2)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如此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①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

  (虽未明写,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 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分层导读,达到背诵)

  a 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

  b 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c 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 .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

  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请同学们用曲线图来表示音乐的发展变化。(旋律变化,心潮起伏。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

  ③三闻琵琶,为何诗人“泪湿青衫”?

  (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相通,心灵相融。)

  3 、悟“情”

  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那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

  (1)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

  (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主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无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据课文,学生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

  (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漠和孤独。)

  4 、识“知音”

  (1)学生讨论: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

  (2)交流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多向“对话”交流,不仅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品味文言文意蕴的阅读鉴赏能力。)

  四、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能够为我们创造和展示一个神奇而美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会涌现出许多美妙的想象,再呈儿时编织过的金色的梦,你会忘却生活中的种种不快,任凭温柔的微风抚弄;你会一改往昔的沉静,只觉得热血在沸腾……如果你细心地寻觅,你会惊讶地发现,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物质”竟然如此简单,它只是几个最普通的符号。这些简单而又神奇的符号,就是音乐世界。

  古今中外,有关音乐的佳话不胜枚举,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本诗中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请你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对音乐的理解来个性化地解读《十面埋伏》等琵琶名曲,运用课文中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写一篇听后感,在全班交流。

  (用富有启发性的引言,激励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地鉴赏音乐,让学生带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生活阅历来感悟音乐,运用课文中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起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色:

  1 、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本教学设计中,安排了两次阅读活动,一是初读课文,让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思考有关问题,并尝试概述课文情节,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在引导学生赏析课文,品味鉴赏课文中的环境美、用语言描述的音乐美、人物的情感美时,在教师示范赏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深层次地研读课文。这样安排,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阅读实践中去,用学生的阅读代替教师的讲解,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教给学生文言诗文的学习方法,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本教学设计中,一是安排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等掌握字词,疏通文意,通过概述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二是通过师生的平等交流对话,让学生初步领悟如何赏析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并以教师的鉴赏方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和表达。三是在学生自主欣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评论,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生交流评议的过程,既是相互取长补短,共享学习资源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提高文文欣赏能力的过程。

  3 、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本教学设计中安排学生赏析《十面埋伏》等琵琶名曲,写听后感,既让学生将课文中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加以迁移运用,举一反三,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文言文教案 篇2

  一、导入

  作者及题解

  二朗读训练,

  理解字词

  1.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完后师生共同正音正节奏。

  2.自由读一遍,

  要求:读得流利,注意初步体会其中的感情。

  3.朗读接龙,每生读一句。要求:大声地读,读准字音、节奏,读得流利。

  4.速读,

  理解字词,

  学生质疑,

  师生释疑。同时在下一个环节中随时发现字词的问题并解决。

  三

  理解内容,

  把握主题

  1.方仲永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得知的?请说出你的结论及依据。.

  讨论,中间及时引导全面理解方仲永的特点、经历及结果。

  2.一个天生聪明的人最后沦落为“泯然众人矣”,你认为谁应该为他的沦落负责?

  讨论,中间及时引导全面理解方仲永的悲剧决不只是他父亲一个人造成的。

  3.你从方仲永的遭遇中懂得了什么?或者你从方仲永的遭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那么,文章作者写作本文想表达一个怎样的看法呢?让我们读第三段,并联系文章标题“伤仲永”,讨论并概括作者在这些议论里所表达的'观点。

  四小结拓展,

  思维训练

  1.小结课文.

  2.先天的天资与后天的努力究竟哪一点对学习的影响更大?(训练思维的发散性,言之成理即可)

  五巩固字词,熟读课文.

文言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 学习常用实词和虚词“顾”“稍”“置”“去”“归”等的用法。

  2 学习文言文中词类现象(名词作状语)的一般规律。

  3 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的感慨。

  4 分析归有光散文的一般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归有光散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方法:

  文言文教学三读法

  第一课时

  目标:

  解题,介绍作者,认读课文,讲解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本课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佳作。作者在写景叙事中,把“喜”和“悲”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感人至深。

  二.介绍作者:

  归有光(1507~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由于为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和地方豪绅同流合污,3年后明升实降为顺德通判,专管马政,颇受委屈。后由大学士高拱保荐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上任一年后,病故。在文学上,因作者仕途多舛,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上造诣很深,是明代杰出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归有光与王填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以神味见长,尤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项脊轩》《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本单元的《登泰山记》(姚鼐)与本文有很多相似之处。

  三.解题:

  项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所居之处;轩,小屋,作者将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四.听录音,正音正句读:

  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渗漉(shenlu) 栏楯(shun)

文言文教案 篇4

  从容说课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文言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的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加深对文言文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的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考点说明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二、知能图谱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三、 方法指导

  确定节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

  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 “然”、“则” “然则”、“岂”、“岂若”、“宜”、“诚宜”、 何尝、其等。

  关联词:且、虽、因、“惟”、 “故”等。

  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如:

  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②可/以一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例①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例②中“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 来”的意思。例③中的“中间”,“中”是“中间”,“间”是“夹杂”。

  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臣卑鄙”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能读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永之人/争/奔走焉。“争”是“奔走”的状语,应该分开读。

  ③佳木/秀而繁阴。

  ④问/今是何世

  ⑤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例③中“佳木”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例④⑤中的动词“问”、“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

  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

  ②山行/六七里

  例①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词“坐”,译为“像狗一样”;例②中的“山”修饰中心语“行”,“山行”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

  5、“而”字后应该停顿。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么就不能停顿,也就是说,“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词语分开读,应该连读。

  ①“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形容词(或副词)与动词,即“形容词(副词)+而+动词”,这时前边的形容词或副词充当状语,起修饰后面的动词的作用,不能分开读。

  ②“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两个动词,即“动词+而+动词”,那么尔表示顺接,也就是说,前面一个动作发生了,后面的动作紧接着就发生了,这时“而”后面就不能停顿,应和后面的动词连读。

  ③“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个词语(即两个名词、两个动词、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这时“而”后不应该停顿。例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④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⑤⑥

  6、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如:

  ①望晚/日照/城郭(句中“望晚”是“向晚”意,即接近黄昏之时,原句是主谓结构,如读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读出了另一种理解。)

  ②瞻余马首/可也。如果读成“瞻余马首可/也”,那么就歪解了原意。因为原句是主谓结构,在“可”后停顿,就改变了原意。

  ③“问/今是何世”,原句是动宾结构,宾语是一个主谓短语,如读成“问今/是何世”,读成了主谓句,就读破了。

  ④“两三点雨/山前”,若读成“两三点/雨山前”就读破了,原句是倒装句。

  7、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不能读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如:

  作亭者谁,卢陵/欧阳修也。卢陵是地名,后面应该停顿。

  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

  余闻之也/久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也”不是谓语前的副词状语,不能读成“余闻之/也久”,“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0、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例①意思是“医生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作为功劳 ”,这样,读时就可以分别

  把“医之好治不病”和“以为功”读在一起,即“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例②的意思是“处在朝庭的高位上,就为它的人民担忧”这样,句中的停顿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1、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按音节停顿。如: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天门/中断/楚江/开

  也可以按意义单位停顿,如上面的两句可读为“几处早莺/争暖树”、“天门中断/楚江开”。

  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及古代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古诗文的朗读停顿知识,并诵读一定量的文言文,就能培养提高自己的语感,熟练地处理文言文的朗读停顿。

  四、技巧突破

  1、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

  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如:

  (1) 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 )故 / 天将降大任于是 / 人也

  ( B )所以 /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 不能

  ( C )人恒 / 过,然后 / 能改

  ( D )出 /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 恒亡

  (2) 划分下边句子朗读的节奏,每个分句只划一处(用“ / ”表示)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 予 / 尝求 / 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4) 率 / 妻子 / 邑人 / 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2、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 ),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

  (5) 盖 / 一岁之犯死者 / 二焉 (《捕蛇者说》)

  (6) 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

  (7) 医之 / 好治不病 / 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

  四、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如:

  (8) 若 /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

  (9) 而 /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10) 然则 / 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11) 故 / 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五、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其一 / 犬坐于前。

  对下面这个类型句子的节奏划分也要遵循逻辑意义:然 / 得而腊之 / 以为饵 (《捕蛇者说》)。

  其实,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远不止这五种方法,而这五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附:例( 1 )的答案选 D ;例( 2 )的朗读节奏正确划分为:故 / 君子有不战,战 / 必胜矣。

【文言文教案】相关文章:

《文言文》教案02-12

文言文教案12-18

文言文教案03-25

文言文教案02-25

文言文口技教案09-15

狼文言文教案04-13

文言文学弈的教案02-26

文言文阅读教案02-16

文言文教案三篇01-28

文言文教案五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