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邓稼先教案

邓稼先教案

时间:2022-02-12 19:09:0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邓稼先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邓稼先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邓稼先教案四篇

邓稼先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在行文顺序、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

  3、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

  学习重点:

  体会文中洋溢的对中华民族,对挚友的一片深情及文中所表现出的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学习难点:

  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让学生通过上网、看书查资料的方式,查找有关邓稼先、杨振宁的资料,准备在上课时交流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放一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录相,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学生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在班上交流关于邓稼先、杨振宁的资料。

  三、速读训练:快速浏览课文一遍,归纳六个部分的内容

  根据以下段意划出段落起止:

  1、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

  2、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播放相关视频。

  3、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

  4、作者为邓稼先成功的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成功感到骄傲。

  5、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6、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

  四、思考:

  这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五、总结: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六、文中表现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深情,对有着50年友谊的老朋友的`深情,请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如:第二部分的9、10节,第五部分的52节

  第二课时

  一、思考:

  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二、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研制“两弹”的过程和巨大贡献上,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地介绍?

  三、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四、第四部分最后说:“我热泪满眶,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五、为什么作者说,如果拍《邓稼先传》,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六、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含义深刻的特点。

  七、个性化备课

  八、教学反思

邓稼先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清作者思路 , 理解思想内容;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学习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 , 学习他的伟大精神;理清作者的思路 , 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朗读课文 , 整体感知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 , 学生听读 。 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

  多媒体显示:

  1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 彷徨 鲜为人知 锋芒毕选聘 元勋鞠躬尽瘁 妇孺皆知 殷红宰割 筹划

  2 )解释词语并造句 。 仰慕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当之无愧 马革裹尸 鞠躬尽瘁

  3.学生自主交流阅读感受, 并集体评议 。 教师归纳讨论意见 。 明确: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 , 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心情 。 深层探究 , 理解课文

   思读课文 , 理清全文思路 , 理解文章六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 , 把握全文思路 。 多媒体显示:

  ( 1 )概括文章六个部分的大意 , 并想想全文六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

  ( 2 )文章六个部分的小标题拟得怎么样?介绍自己最欣赏的一个小标题 , 并说说理由 。 这些小标题给你怎样的启示?

  ( 3 )在写邓稼先之前 , 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文章第四部分为什么写 “ 我 ” ?

  ( 4 )课文有没有详细介绍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

  悟读课文 , 对文章进行深层探究 , 突出重点 , 化解难点 。

  ( 1 )师生共同研读文章第三部分 , 教师设计相关题目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

  个人备课小结: 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

  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质朴气质”。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反思与重建:

  一、课前检测题:

  热泪盈眶 可歌可泣

  鞠躬尽瘁 彷 徨

  殷红 鲜红

  殷切 鲜为人知

  二、课堂检测题:

  1、下面句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老师接连问了三个问题。

  ②重要的问题在于领导是否重视。

  ③这个问题连爸爸也答不出。

  ④这种药治胃病很解决问题。

  ⑤那台机器出了问题。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③④

  2.仿写下列句子。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三、作业设置:

  必做:同步训练 基础知识部分.

  选做:积累邓稼先生平事迹.

邓稼先教案 篇3

  【教学创意】

  此课的教学创意是:发现阅读。

  发现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课文中自己认为很精妙贴切的美点,然后用自己的话按照一定的表达句式把它表达出来的一种阅读方法。它要求学生在较为充分的预习和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用审美的眼光阅读审视课文,从中提取精美的词、句、段、修辞等内容,然后用“我发现……用得好(精美、贴切、美妙等),它好在(精美、美妙在于,写出了)……”的句式品评出这些内容的精妙之处,以达到深刻领会课文的阅读目的。

  ?对学生进行发现阅读训练,既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以教师的指导、点拨为辅,双边活动热烈。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探索态度,体验发现的乐趣,培养创新精神。它要求教师全面占有材料,精心备课,指导、点拨要有步骤,有层次,力争达到少而精。“发现阅读”教学方式一般适用于课文内容较为浅显、文质优美、情感丰富的一类课文的教学。

  【平台展示】

  下面请看根据此创意而设计的《邓稼先》的主要教学过程。

  1.教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先把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用小圆圈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准备精彩发言。

  同学们阅读课文,然后发言讨论,教师补充完善,归纳出下列词语的妙处:

  任人宰割:我发现“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伤心,更为当时中国的处境担忧。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

  2.教师:请同学们运用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准备再次闪亮登场发言。归纳学生发言:

  ①我发现“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这一句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句话在本部分的末尾,显得突出、醒目。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上,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把邓稼先的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指明了核心人物,突出了写作的中心,开启下文。

  ②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③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段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两句话分两段陈述,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读完这两句,不由得使人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④我发现“——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自己走过的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这一段写得特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段话作者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对邓稼先进行高度的评价。邓稼先把献身祖国的国防事业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彷徨、没有矛盾过,至死不渝,无怨无悔,他执著追求、竭力奋斗的辉煌的一生将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永不磨灭。这样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他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3.教师:同学们肯定还有许多发现,诸如在修辞手法上、标点符号上、结构安排上、描写方法上等,请仿照上述句式,用形象的语言陈述出来。

  学生发现文中的对比、排比等修辞方法和细节描写等,并争先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出下列内容:

  ①本文在语言运用上颇具特色。排比的运用,节奏感鲜明,增强了语言气势;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长短句的结合,又使文气活跃,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

  ②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

  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用的是发现阅读法,它也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写读书笔记的一种模式。阅读散文、小说等形象性的文学作品会经常用到它,它能让我们体验到阅读发现的乐趣,培养我们的阅读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多加实践。

邓稼先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 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理解文中两个古诗文小段。

  2、 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3、 学习邓稼先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

  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

  1、 第一部分写百年屈辱史的`用意;

  2、 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作比较的好处。

  教具准备:

  《祖国》录音带、小黑板(写六种方式、《祖国》歌词)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激情入景:

  二(4)班的同学们给老师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首届艺术节中,我班荣获了第一名……这节课,希望同学们有好的表现。

  2、 材料分析:

  (1) 1842年8月,中英代表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其中有这样一条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 1860年,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并烧毁了称作“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邓稼先教案】相关文章:

邓稼先教案03-14

精选邓稼先教案3篇01-17

邓稼先教案四篇02-01

邓稼先教案6篇01-11

精选邓稼先教案三篇02-09

邓稼先教案八篇01-27

邓稼先教案六篇01-28

《邓稼先》语文教案01-26

【精选】邓稼先教案四篇02-05

邓稼先教案9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