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集合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劝学》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劝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劝学(教师中心稿)教案。
(二)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二、难点、重点分析
(二)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楔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劝学(教师中心稿)教案》。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二)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 “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
《劝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荀子》;掌握文言基本知识点。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语】
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刘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这都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荀子介绍】
荀子:名况,又名卿,人称荀卿或孙卿,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子主张性恶论,并且认为自然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朴素的唯物思想。治理天下既要“礼治”,又要“法制”。
荀子与孟子的'差异:“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而不轻利;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梁启雄《荀子简释》)
【《荀子》介绍】
《荀子》:荀子所著,共32篇,其中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其文笔雄辩,说理透彻,气势浑厚,多用排比,又善比喻,有独特风格。
【字词、文言知识点和内容】
1、同学们,荀子特别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就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请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学不可以已。
2、荀子从哪三个方面说明学习不可以停止?
明确: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态度。
3、文章通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怎样论证的?
明确:论证方法——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比喻论证)、作比较、作诠释、列图表、分类别等。本文通篇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板书见后)
【艺术特征】
1、比喻论证的方法: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
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2、富有音韵美的语言:本文的语言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韵律美。文中的比喻大都采用对偶、排比的句式,整齐和谐,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也使文章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多用偶句,兼用散句,既整齐对称,又参差错落,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表现力。还用了一些排比句,读起来语气畅达,有气势。
【板书】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分论点比喻句
学习的意义:提高、改变自己①②③④⑤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①②③④⑤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积累①②③④
坚持⑤⑥⑦⑧
专一⑨⑩
《劝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跂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5)虽有槁暴()()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君子生非异也()
明确:(1)kuǐ(2)qì(3)lu(4)zhng(5)y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1、检查背诵
2、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4、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
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5、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教案点评: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学习本课首先要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再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最后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劝学》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获得良好教养的途径。
2. 了解本文比喻论证的写法。
3. 掌握积累课文中文言虚实词、古今字和通假字。
教学重点
探究词义,学习比喻论证等的方法
教学难点
第1段。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纲,其起句学不可以已似易而难,因为全篇论述皆发源于此;其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反对儒家生而知之这一先验论的立场,联
系荀子的基本哲学思想才能获得比较透彻的理解。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同学们,也许我们有的同学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也许我们有的同学整天或冥思苦想,或埋头看书,但效果不佳,因而苦愁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荀子的《劝学》,它将告诉我们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鉴。
2. 解题
(1)《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为什么要劝学?
(2)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人性恶之说,是作者劝学之因,学而知之,完善自我。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获得良好教养的途径。
3. 整体感知
课前同学们通过自读、查找相关资料、研讨和交流等途径,已经基本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我们来大声齐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朗读要求:读音准确、断句正确、感情充沛。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评价。
4.质疑,讨论,分析
从朗读这个角度看,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当然,尽管如此,我们还不能说我们已经读懂了荀子的这篇文章。可能我们还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下面请各小组把你们讨论交流后把难以解决的字、词、句方面的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生质疑。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1) 实词:劝、已、中、就、励、疾、彰、假、致、绝、兴、功、舍、一、躁;虚词:于、而、焉
(2) 通假字:揉、知、暴、有、生
(3) 词类活用:日、水、上、下、高
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形容词作名词:登高而招
(4) 古今译义:博学、用心、爪牙、寄托
(5) 句式:
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倒装句: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介宾短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5.问题探究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学不可以已。
2) 荀子在文章中是从哪几个方面阐明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的?
明确:①从学习的意义方面。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人如果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②从学习的作用方面。荀子用了5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弥补后天不足,并得到结论:君子的天赋本性和其他人并无异样,而君子只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假于物,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处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③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方面。荀子用了十个比喻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学习要平时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用心专一。
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3)《劝学》全篇人文性很浓,从开篇到结尾始终讲述人要怎样。对此你怎么认识?
明确:全篇写了两种人:一种是君子,一种是吾。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善假于物,结果知明而行无过。
吾:吾尝终日而思,跂而望得出不如须臾之所学。登高之博见,得出假物的好处,两者相比,君子比吾高一个境界。
4)《劝学》这部古代作品为什么到今天还能有生命力?
明确:《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著述,至今读起来,仍觉得很有道理。虽然时代变了,学习的条件和环境都大大地变了,可是我们可以看出,荀子论述的基本规律,对今天的学习仍然有指导意义。而正因为它已经为两千多年的实践所验证,所以更具有权威性。
5)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是什么?
明确:A.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B.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C.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6)同学们学过了这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后,你对文章中哪些观点比较认同,你不赞同哪些,谈一谈感想。
7.课堂小结
同学们,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在《劝学》全文中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论述了环境能够影响人的道理。我们大家要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分清善恶,选择环境,以利于自身发展。但是,我们还必须有超越荀子的想法和胆量,也就是通过学习,还要改变环境。
《劝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⑵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⑶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2、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德育目标:
⑴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⑵ 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方法】
1、提纲式教学法。
2、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T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二、荀子简介
学生读注释,教师补充 多媒体显示: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齐读课文或听录音。
2、注意下列字词读音: 多媒体显示:
1、第一组,通假字:
⑴ 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⑵ 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2、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òng) 砺(lì) 参(cān) 省(xǐng) 跂(qì)
臾(yú) 螯(áo)
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研习第1段:
中心论点:君子⑴曰:学不可以已⑵。
⑴ 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⑵ 已:停止。
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研习第2段:
⑴ 学生齐读第2段:
⑵ 讲解第2段:
青①,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③,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① 青:靛青,一种染料。
② 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③ 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④ 輮:使…弯曲。
⑤ 规:测圆之器。
虽①有②槁暴③,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 虽:即使。
② 有:通“又”。
③ 槁暴:槁,枯。暴,通“曝”,晒。
④ 挺:直。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 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 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③ 就:动词,靠近,接近。
④ 砺:磨刀石。
君子博学而日参①省②乎③己,则知④明而行无过⑤矣。
① 参:验,检查。
② 省:省察。
③ 乎:相当于“于”。
④ 知:通“智”,智慧。
⑤ 过:过错。
⑶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明确:
青─→蓝 冰─→水
胜于 寒于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輮 绳 砺
⑷ 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他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
① 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 ② 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3、研习第3段:
⑴ 学生齐读第3段。
⑵ 讲解第3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吾尝跂②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④也,而闻者彰⑤。
① 须臾:片刻。
② 跂:提起脚后跟。
③ 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④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⑤ 彰:明显,显著。
假①舆②马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君子生⑦非异也,善假于物⑧也。
① 假:借助,利用。 ② 舆:车。
③ 利足:脚步快。
④ 致:达到。
⑤ 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⑥ 绝:渡。
⑦ 生:通“性”,资质,禀赋。
⑧ 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⑶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⑷ 提问:作者选哪些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1、2、3题。
《劝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是完善自我,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
2、了解比喻、对比在表达中的具体作用。
3、在理解文意,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准确背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辩证认识学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具体理解比喻和对比手法在语境中的作用。
3、了解文中“于”“之”“而”以及“绝”“劝”“日”“知”的意义及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
1、阅读题注,明确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荀况,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系荀子和门人共同编著。
2、补充介绍
(1)稷下:古地名,故址在今山东临淄附近,是战国齐都临淄西边南首门,一称稷门。因地近稷山,设馆其下,故名稷下。为战国各学派荟萃的中心。荀子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
(2)兰陵令:春申君任命荀子为兰陵令,开始了他一生中短暂的仕途生涯。兰陵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原为鲁地,鲁灭亡后归于楚。荀子在兰陵一边做官,一边著述,同时收徒讲学,进入学术创造的一个高潮。
(3)孙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荀子为孙卿。
三、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l、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2、给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结合练习,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五、研读第一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輮/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
“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
(不同。“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
“虽”——这个“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
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不同)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相同)
“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2、学生练习背诵。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3、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观点的'。)
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补充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博”——要“博”则“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分三组: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
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再追问: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
①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习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
②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一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这一重大作用。
③“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被省略的“锯”“磨”二字,都表示持续的动作,又包含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
最后板书此段文理示意图,帮助学生记诵。
4.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
六、当堂背诵第一段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
2.鼓励学生在大致能背的时候勇敢的尝试背诵。
3.找出背诵过程中暴露的共同问题想出巧妙的背书方法。
七、课堂训练
八、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二、研讨第二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用“/”表示)。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后解释词语:
“终日而思”和“跂而望”——属于“对举”,结构相同,“而”表示修饰关系。用现代语表述,依次为“整天地想”和“跃起脚跟向远处看”,前者加“地”,后者不加。
“彰”——就是“明”的意思。从“彡”,从“章”,“章”亦声,光彩夺目之意。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致”——或以为同“至”,非是。“致”与“绝”对应,都表示动作结果,课本注为“达到”是正确的。
“能水”——今南方亦有“会水”一词,指游泳而言。
2、学生练习背诵。方式同前。
3、文理分析。
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①“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揖”可“绝江河”。)
追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②承上句“登高”一语,作解释,说明“登高”的效果。③与“登高”一喻对举,说明“顺风”的效果。④⑤的作用亦与此相同。)
再追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哪些语句说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舟楫”“舆马”)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不是。②③中所假之物“高(山)”“风”,都是自然物;④⑤中所假之物“舆马”“舟楫”,是人的发明创造之物,二者有层次高低之分。)
小结:①喻属起句;②③④⑤喻属结句。
主导问: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请归纳本段大意:能学习才能善假于物(板书)。
4、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方式同前。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行文方式:“登高”“顺风”中已含有“假物”之意,但未明白点出“假”字;至“舆马…“舟楫”二喻,才明白点出;最后再说“善假于物”,给人的印象就深了。了解这种行文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记诵。
三、当堂背诵第二段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
2、组织背诵竞赛,比速度,比正确率。
四、讨论第三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后解释下列词语: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2、划分层次,然后练习背诵。
第一层(首句、以句号为标志、下同)说明积善而后圣心备的道理。
第二层(第2—4句)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
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
提示学生:此段较长,可按上述层次,一层一层地练习背诵,最后连贯地背诵全段。
3、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主旨是:学习知识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
五、当堂背诵第三段
1、理清层次结构来帮助背诵。
2、集体背诵。
3、理解性背诵。
六、课文的逻辑结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一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二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阐述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可见先秦荀子散文达到极高的理性思维水平。
七、课堂训练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文言知识
3、完成课后强化作业
《劝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2.掌握课文出现的“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成诵的能力,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的能力。
三、德育教育目标:
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 zhòng 砺 lì 参 cān省 xǐng 跂 qì 臾 yú 螯 áo
2.给本课 12 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于
(1)介词,从。虽然,受地于先王,终原守之。/ 青,取之于蓝。
(2)介词,比。苛政猛于虎也。/ 而青于蓝。
(3)介词,向。告之于帝。/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1)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2)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
(1)连词:并列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 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 “绝”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形容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练习”二、三。
3.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鉴赏本文的语言。
二、整体感知
课文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的,但这篇课文却形象清新、脸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就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因此,分析比喻中寄寓的道理就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请同学背诵课文
2.组织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论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课文有哪几个分论点?
三个分论点。一、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二、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 “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4)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
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5)“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6)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3.背诵课文,体味课文的语言风格。比较本单元已学过的三篇课文的语言特色。
《季氏将伐颛臾》:在言行记录中绘声绘色刻出人物神态、气质,善用反诘句加强语势。
《寡人之于国也》:整齐的排偶句式,生动形象的比喻,从容不迫的语言,具有雄辩的气势。
《劝学》:善于使用比喻说理,正面设喻与反面设喻结合,设喻与说理结合灵活,善于运用排比句,文章富有气势。
四、总结、扩展
《劝学》这篇文章是以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道德品行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他特别重视学习。在课文中,他强调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下面一段文字是《劝学》中课文未选的另一段文字,说说用了几个比喻?论述了什么观点?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
这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习要有好的环境。这正是荀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五、布置作业
学习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写一篇有关学习或加强修养的短文。
板书设计:
提高自己 青出于蓝
中 学习的重要性 冰寒于水 木受绳则直 知明而行无过矣
心(正面设喻) 改变自己:輮木为轮 金就砺则利
论 学习的作用:弥补自 登高博见
点 己不足(反复设喻)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善假于物也
↓ 假舆马 假舟揖
学 要积累 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不 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可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要坚持不懈 骐骥 驽马
以 (正反对照设喻) 朽木 金石
已 要专一 蚓——用心一 (积的保证缺一不可)
蟹——用心躁
【背景材料】
一、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 313—公元前 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现在山东省临淄县西门)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现在山东省枣庄市东南)令。公元前 238 年失官家后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荀子》一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成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
二、《劝学》原文与课文相关的内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三、补充注释
[君子]开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的“君子”,是作者用虚拟法发表议论,用以增强观点的权威性,加强观点的说服力。后文的“君子”,如“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君子生非异也”则是泛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学不可以已] “已”,废止,停止。
[揉]一作“煣”,用火烤,使竹、木弯曲。
[日参省乎己]“参”,也解作“叁”,读sān,同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泛指多次。
四、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酉,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劝学》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三、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
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理解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原因),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可以已”。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三个侧面证明只要善于学习,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习、利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处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习要靠积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习必须不断积累。)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专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8.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2、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1、检查:
(1)学生口头回答词义,教师讲释小结。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于,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知明而行无过矣。(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而,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 (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 (通假字)
(2)背诵课文:教师指名让学生分别背诵24段,讲评记分。
2、总结: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论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小结: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3.布置作业 :
(1)作文(任选一题)
谈学习
试论“锲而不舍”
(2)预习《秋水》。
【《劝学》教案】相关文章:
《劝学》教案02-16
《劝学》 教案03-10
劝学的教案03-24
《劝学》的教案02-25
《劝学》教案11-17
劝学的教案02-18
《孙权劝学》教案06-17
《孙权劝学》教案12-01
劝学优秀教案02-03
《劝学》教案范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