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时间:2022-04-12 16:14:30 教案 我要投稿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精选1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精选18篇)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九年级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一学期P62-63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2),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会用厘米方格来表示图形的面积,知道占几格就是几平方厘米。

  2、在活动中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和类推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尝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成功的乐趣。

  细化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来探究测量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激发活动兴趣,培养活动意识。

  (2)在测量活动中找寻长方形长、宽厘米数与行数、列数之间的关系,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倾听、愿意交流的习惯和不怕困难的探究意识,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3)在计算活动中培养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掌握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讨论研究等学习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

  1cm2的正方形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落实教学目标)

  1、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2、认识面积单位cm2

  3、揭示课题

  二、活动探究

  1、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测量出长方形的面积。(落实细化目标)

  (1)指名汇报

  (2)小结并板书:总个数=每行的个数×行数

  2、再次测量第3个长方形的面积(落实细化目标)

  (1)指名汇报

  (2)小结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9×5=45(cm2)

  3、小结:我们在测量并计算长方形面积时,先用小正方形铺满整个长方形,接着只把小正方形放满一行和一列,最后还想出了用尺直接量。谁来说说这三种方法有什么感受?

  三、巩固练习

  1、看图计算出下列长方形的面积(落实细化目标3)

  (1)交流核对

  (2)小结并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2、选择(机动)

  (1)你的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大小约是()

  A、1cm2B、5cm2C、10cm2D、1cm

  (2)一张电影票的长是6cm,宽是5cm,面积是()?

  A、30cmB、11cmC、30cm2D、11cm2

  (3)一条纸带长1dm,宽3cm,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3B、30C、4D、14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谁对你的帮助最大?

  五、面积公式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

  平方厘米cm2总个数=每行的个数×行数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9×5=45(cm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3×3=9(cm2)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2

  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并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计算有关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主体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探索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探索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带领学生参观奥林匹克公园,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美化环境教育,另 一方面加深对“面积”的理解,同时对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搭桥铺路,为自主探索做准备。

  1、出示一张课桌。

  师:这是一张课桌,我们非常熟悉,每天都在桌上学习。凭你们的经验看看课桌面的面积是多大?(估算答案不唯一)

  看来我们有必要动手量一量它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用哪个面积单位量比较好?具体说一说多大是1平方分米。 量一量?

  2、电脑显示。

  师:这是一个示意图 老师按照同学们的意思用“1平方分米”量这张桌面的面积。

  请问:它的面积多大?你是怎么想的?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共含多少个单位面积,它的面积就是多少。

  对于长方形桌面用每排面积单位个数乘几排就求出它的 面积。

  (板书: 长方形面积=每排面积单位个数×排数 )

  二、自主探索。

  1、感知

  师:前几天,我们做了一次关于自家长方形客厅长、宽和占地面积的调查,谁愿意把你 调查的'结果讲听听。(板书:客厅长、宽、面积)

  师:你是怎么知道你家客厅占地面积是20平方米?30平方米 ?24平方米?

  生:有的是爸爸告诉的、有的是妈妈告诉的、有的是自己看书得到的等等,通过这些途径,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板书:长方形面积=长 × 宽)

  2、探索

  师:引导学生质疑。

  关于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师:好学的孩子遇事总爱问为什么。

  师:引入探索。

  (1)、在探索这个问题之前你们有什么猜测吗?

  每排摆的面积单位数和长有关系?

  2、摆的排数和宽有关系?)

  (2)、好现在就给你们一次探索的机会。小组合作。

  可以用18个“1平方厘米”或18个“1平方分米”摆长方形也可以用面积单位摆摆量量手中的长方形。

  思考:1、每排摆的面积单位数和长有什么关系?

  2、摆的排数和宽有什么关系?

  3、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和长与宽的积有什么关系?

  3、主动汇报。

  谁愿意代表你们组跟大家说说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研究 的?发现了什么?

  (边说边演示)

  4、电脑显示每排的单位个数和长;排数和宽。

  :长是几每排就能摆几个面积单位,宽是几就能摆这样的几 排。

  因为:长× 宽的积表示长方形共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所以: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5、巩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引导学生思考:要想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6、字母表示公式。

  如果长方形的面积用S表示,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

  那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可以怎么用字母表示?

  (板书:S=a×b)

  三、巩固新知。

  1、基本练习。

  现在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算,我家客厅长6米,宽5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研究正方形的面积 (电脑显示:)

  (1)用算式表示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分米)

  师:通过实践你又发现了什么?

  怎么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评析:发挥电脑的直观特点,很自然的由长方形面积引出正方 形面积,从而出正方形面积公式。

  (2)字母表示公式。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用S表示,边长用a表示,

  那么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可以怎么用字母公式表示?

  (板书:S=a×a)

  :通过同学们摆、画、讲我们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非常好。

  (3)练一练:

  现在请同学们再帮老师算一算,我家客厅铺的边长为6分米的方砖面积是多少平 方分米?

  (4)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长方形纸

  这是一个正方形纸

  请你认选一个图形求它的面积?需要什么数据自己测。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看书质疑:56页----58页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五、综合练习,深化拓展。

  为了美化环境,东菜园小区要重铺大门外侧长12米,宽8米的一段人行道。请你参谋选择下列哪一种型号的方砖好?

  边长4分米的砖。

  边长6分米的砖。

  边长7分米的砖。

  并算一算大约买多少块?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能够解决祥光的实际问题。

  以单位面积为参考,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提高估算能力。

  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通过计算求解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案、PPT、若干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有一天,乌龟又遇到了兔子,并向兔子提出挑战,这次进行粉刷墙面的比赛,看谁能赢。

  课件出示:兔子粉刷一个长方形的墙面,乌龟粉刷一个正方形的墙面,它们同时开始。

  教师引导:怎样才能比较出谁赢了?(要想比较出谁赢了,就要知道它们粉刷墙面的面积到底哪个大些)

  揭示课题。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物体的面积用单位面积去量既不方便,又不符合实际,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计算面积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自主探究——长方形面积公式

  课件出示教材53页长方形①。提出问题:长方形①的面积是多少?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

  小组合作,在长方形里摆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生1:我正好摆了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生2:每行摆3个,正好摆了2行,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2=6(平方厘米)。

  教师总结:第二名同学的方法不用密铺,只要用面积单位分别摆满长和宽,就能算出摆满长方形所需的面积单位的个数。所以我们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5.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验证。

  (1)课件出示长方形②和长方形③,要求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一名同学记录,其他同学摆,边操作边填表。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3)师小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积公式

  1.大家看一看最后一个长方形有什么特点。(这样的长方形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正方形)

  2.引导学生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类推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分别需要知道什么。

  (四)巩固新知

  1.解决课前的龟兔粉刷墙比赛的问题。

  2.练习课后第1题和第2题

  (五)课堂小结

  1.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1)学会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学会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新目标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我采取了“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探究方法法人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让学生能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计算公式、会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自己探索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感悟到“长×宽”的算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设计了两次不同目的的操作体验,力求通过让学生“做”数学,逐步达成使学生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要在大脑中建立起为什么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和“边长×边长”的表象,较好地获得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标准》中“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具体目标要求为“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因此,本节课在引导学生探索研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同时,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引导学生尝试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进行估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在有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的在长方形的表面摆满1平方厘米的方格;有的是沿着长、宽各摆一行些方法在学生的合作中都有体现,如果能让多一些学生利用投影仪分别演示一遍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2、在教学时为了避免学生把面积和周长的概念混淆,课上没有强调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反而造成了学生的一个误区,学生在探索正方形周长的公式时有的学生就认为求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边长与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边长×4混淆了,导致部分学生对求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还是模棱两可。

  总而言之,这节课上学生对概念的掌握还是较清楚,并能够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达到了预想的教学目的。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面积”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听说过。但是,他们的认识仅仅是“物化式”的感性认识。因此,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思考、交流和应用等等,从实物中的面积——图形中的面积——生活中的面积,来引导学生实现“面积”的知识建构,实现从实物——抽象的认识过渡,建立起“面积”的空间观念,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并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能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思路】:

  首先让学生认识“面”,例举我们周围的一些物体的面;由于物体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积的定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接着让学生举例说明比较生活中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其次让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总结出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再次让学生运用观察法、重叠法及测量法来比较出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最后让学生区分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这儿有一幅画,漂亮吗?为了使这幅画长时间保持整洁漂亮,我想给它封上一层塑料膜,那我需要考虑这幅画的什么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二、认识物体表面面积的含义

  1、认识“面”

  (1)摸一摸

  我们周围许多的物体都有面,出示一本数学书,这是数学书的封面,你能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吗?指名摸

  (师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摸法,张开手掌,认真的慢慢的摸这个面的全部,静静的感受它的大小,自己动手摸摸看。)

  摸一摸自己的课桌面,再摸一摸铅笔盒盖的面。

  说明: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 (板书:物体表面)

  (2)比一比

  那刚才摸的铅笔盒盖的面和课桌面比,哪一个面大,哪一个面小?引导学生说完整。

  看看前面的黑板,想一想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2、初次感受面积的含义

  通过观察、比较物体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那么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桌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积。(师可边指板书边引导学生说)

  你还能举例说说吗?同桌互说、指名说。

  在我们今天的教室里还有很多物体比如说桌子、凳子、练习本,三角尺等等,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两个物体的面,先用手摸一摸它们的面,再说说什么叫他们的面积,(要把它们的面摸完整)最后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三、认识平面图形面积的含义

  1、请小朋友们看这里的一些物体,都认识吧。(红领巾、钟面、小正方体、树叶、直尺)这些物体中,它们的的表面是什么样儿的呢?

  2、现在我将这些物体的表面描画下来(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不规则图形、长方形)这些图形都叫做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这些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我们把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叫什么呢?(板书: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平面图形的面积)

  四、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1、那在这些平面图形中,你觉得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2、咱们今天一起认识了面积的含义,其实面积的用途相当广泛。比如说到我们祖国的国土面积就居世界第三位。看!这就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今天老师从其中描出了江苏、安徽、四川、湖南四个省份。观察一下,你想说些什么吗?(多媒体出示)

  生:我看出四川省的面积最大,江苏省的面积最小。

  师:说的很好。这几个图形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出它们谁大谁小。(板书:观察)

  3、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目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多媒体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

  (例2),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生:看出来的。

  师:我知道你们都是直接看出了它们的大小,但老师要提醒大家,有时直接观察大小不太可靠,所以老师今天更想知道除了用直接看的方法,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动手操作,几个要求:你可以用老师提供的透明方格纸、小纸条等等,如果觉得有用就用,老师更欣赏你能用自己身边的材料来比较。如果你暂时还不会可以看看周围同学的操作,相信你会得到启发。(播放音乐)

  生1:重叠

  师:同不同意,和他一样的举手。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重叠法,老师想了解一下有没有同学使用了老师提供了透明方格纸。……

  小结:物体表面的面积和平面图形的面积都是有大小的,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如:观察、重叠、数格子等。

  五、练习反馈,应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3题

  刚才同学们运用了自己的方法都能比较出一些平面图形的大小,老师还想来考一考大家、,看这四个图形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呢?想一想:有没有更好办法来比较呢?(数格子,出示方格)自己数一数、再比一比。(集体交流)这个图形你是怎么数的啊?(交流半格的数法)

  2、想想做做第4题。

  你们今天学习得真棒!咱们的数学课真有意思啊!我们的课本上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些有趣的图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4题。

  提问:同学们刚才描出来的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周长)那老师想将它涂成红色,涂色的部分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呢?(面积)

  周长和面积是好朋友,不过好朋友有时也要分清楚。

  3、想想做做第4题。

  最后咱们一起去一所漂亮的小学去看看,(课件出示)这是这所小学的平面图,你觉得这所小学建的怎么样?你最喜欢这里面的什么地方?你觉得这个地方的面积怎么样了?

  对于有些面积相近的图形,只要学生说出差不多就可以了。

  4、实践运用:选择教材77页的动脑筋作为一个实践活动。

  五、总结全课:

  你们今天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3—124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八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师准备卷尺,生准备一张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2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一说面积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2、让学生说一说学过的面积单位,并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

  二、新课。

  1、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让生拿出准备好的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一下它的面积。生摆完后问:一共摆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沿长边摆几个正方形?沿短边摆几个正方形?

  根据生的回答,是在黑板上画出图形(画长方形时用1分米表示1厘米):

  师问: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几厘米?沿长边一排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是几平方厘米?每排正方形的个数与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几厘米?沿宽边摆里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排数与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一共摆了多少个正方形?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答,师小结并板书:5times;3=15times;宽=面积

  2、练习。“做一做”的题目,让生先量出它的长和宽,再计算它的面积。

  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八的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厘米,再计算。

  2、做练习二十八的第2题。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做练习二十八的第3题。

  先让一生与老师共同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再让生计算。

  三、作业

  练习二十八的第4、5题。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推导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道思考题.如果我们要测量学校的操场面积,用一平方米的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地拼摆,可行吗?(不可行)

  那有没有什么可行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科学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学习新课.

  1.动手操作,弄清基本关系:

  每排个数、排数与总个数的关系.

  请同学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上面的`长方形想:一排摆了多少个小正方形?一共摆了几排?(学生操作时,老师把表格画在黑板上)

  (一排摆几个小正方形、摆了几排、一共摆了多少个小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老师依次在表格中板书出来)

  请同学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上面这个长方形.

  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一共有多少个?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每排个数×排数=总个数)

  前面讲过有多少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多少.所以可以用“面积”代替“总个数”,在表格图“总个数”下面写上“面积”(平方厘米).

  下面就用简便方法计算长方形面积.

  2.想象操作,弄清过渡关系:

  长与每排个数、宽与排数的关系.

  投影出示:C

  思考:这个长方形长4厘米,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不用动手摆,脑子里想一想.如果长方形长5厘米、10厘米……一排可以摆几个呢?

  那么,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长几厘米,每排就摆几个.

  师:那么就是说,长可以代替“每排个数”.老师在表格中“每排个数”下面写出“长”(厘米).

  再看,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沿着宽可以摆这样的几排呢?同学们不用动手摆,怎么知道可以摆3排呢?能不能说出宽与排数的关系?

  生:宽是几厘米,就可以摆成这样的几排.

  师:那么,也就是说用“宽”可以代替“排数”.(老师在表格中的“排数”下面写上“宽”(厘米).

  请同学们很快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3.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投影出示:D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求出来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对照表格,请仔细观察,再回忆一下,刚才的图A、图B、图C、图D.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最简单的)谁能概括出来?

  学生总结归纳出:

  长方形面积=长×宽(老师板书)

  回顾一下,对照表格进行验证.

  出示例题: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它的面积是多少?

  师: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请同学们自己解这道题.做完后,互相交换检查一下.

  订正时,老师板书:

  5×3=15(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看书,质疑.

  三、巩固反馈.

  1.填表.(学生口答)

  2.选择正确答案.

  (1)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面积是( ).

  A.18厘米 B.18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周长是( )

  A.24分米 B.32平方分米

  3.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48平方米.问:它的长和宽分别可以是多少米?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要想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长和宽)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面积)计算长方形面积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长和宽的单位名称要先统一)

  五、课后作业.

  1.一台电视机的外壳,一个面的长是44厘米,宽是3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量出教室里黑板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分米.算出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选择一块长方形的地,沿着地边量出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再算出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7

  设计说明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重视直观教学,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通过生动有趣的课件,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基于以上几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引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入多媒体技术创设不同的实验任务,通过多媒体演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在联系,类推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最后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课堂训练,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巩固已掌握的知识,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创设了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探究的过程中,通过猜测把所学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然有一些学生不知从何入手,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过组内同学的帮助,很快理解了其他同学的想法,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3.重视知识的探究和方法的指导。

  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和统计表格,发现长方形的面积正好是所有小正方形的面积和,从而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充分体现了“知识固然重要,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教学价值观。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直尺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彩纸

  学生准备 直尺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彩纸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长方形的面积(一)

  ⊙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有一天,乌龟又遇到了兔子,并向兔子提出挑战,这次进行粉刷墙面的比赛,看谁能赢。

  1.课件出示:兔子粉刷一个长方形的墙面,乌龟粉刷一个正方形的墙面,它们同时开始,同时完工。

  2.学生会出现争议,教师引导:怎样才能比较出谁赢了?(要想比较出谁赢了,就要知道它们粉刷墙面的面积到底哪个大些)

  3.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物体的面积用单位面积去量既不方便,又不符合实际,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计算面积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境,能迅速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开展教学作铺垫。

  观察发现

  1.课件出示教材53页长方形①。

  提出问题:长方形①的面积是多少?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

  2.小组合作,在长方形里摆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师:能说一说你们摆的结果吗?

  预设

  生1:我正好摆了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生2:每行摆3个,正好摆了2行,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2=6(平方厘米)。

  师:第二名同学的方法不用密铺,只要用面积单位分别摆满长和宽,就能算出摆满长方形所需的面积单位的个数。所以我们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七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材分析】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会用面积单位六接录面积的摹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学习其他平面图形而积计算的基础。教材注重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找出长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让学生自己总结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安排。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如何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与如何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本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己经学习了面积的概念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并且会用面积单位直接I.m.平而图形的面积。但用这种方法比较麻烦。而且有时会行不通。这些都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因此他们迫切需要探求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那么如何去探求—即学生体验、经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就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以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动手操作等形式经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及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每组一个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学具:分组实验单、每生1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及一张无格长方形彩纸(长、宽均为整厘米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游戏:看谁涂得快。

  准备:每组一个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规则:

  (1)每小组可以任选一正方形为其涂色。

  (2)以先涂完色的为胜。

  2.学生操作完后。问:

  你们获胜的秘密是什么?或问:你们组为什么选涂小正方形?

  总结出:图形的而积也有大小之分。

  那么。怎样知道一个图形的具体面积呢(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独立思考。猜测设疑:

  (1)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你能验证一下吗(出示学具中的长方形彩纸)?

  (学生可能用I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去录。也可能直接估计,这些都是可以的。)

  (2)出示学校长方形花坛的平面图。问:要知道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有多大。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办法)?

  是否有一个更简捷的度最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吧。

  2.小组合作

  (1)操作初探:

  (拼摆:让学生用准备好的而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用几个拼都可以。并完成分组实验单。

  (2)讨论:观察实验单。你们能发现什么?

  (3)交流:分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交流。学生的发现可能有:

  ①每行摆的个数与长方形长边的厘米数相等;

  ②摆的'行数与长方形宽边的厘米数相等;

  ③所用的小正方形的总个数与长方形面积的平方厘米数相等。

  3.验证总结:

  (1)出示图形:你能准确说出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吗?为什么(每格1平方厘米)?

  (2)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实际验证。

  (3)出示“猜测设疑”中的长方形彩纸:

  问: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实际测量并求出面积。

  (4)归纳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板书)

  三、分层练习。实践应用

  1.基本练习: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一台电视机外壳的一个面长是44厘米。宽是34厘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发展练习:

  一块长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它的长和宽可能是多少?

  3.综合练习:

  让学生任选身边的长方形平面。测录并求出它们的面积。

  四、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在“非典”的防治工作中。学校要求每班都要出相关内容的黑板报。请你设计一下黑板报的格式。要求必须有长方形的“宣传画”及长方形的‘,留言板”板块,其他可以自由发挥。看谁的设计最美观、最合理,并算出相应板块的面积。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拼摆、观察、合作,经历整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循序渐进地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突出体现“做数学”的思想,突出了数学的应用性。不足的是“导课”和“猜测设疑”用的时间过长,整个教学节奏把握不够紧凑,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操作推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教法:

  引导探究法。

  五、教学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师:前面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分别是怎么规定的?用手比划一下。

  2、你想用什么单位度量你的课桌?为什么?为什么不用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呢?

  3、咱们学校的`大操场用什么度量呢?还能用摆正方形的方法吗?看来摆正方形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有一个通用的计算公式那就方便多了。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节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如果你有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把他们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呢?

  (1)生独立思考,用拼、画等方式完成。

  (2)小组内交流方法。

  (3)讨论:你们拼出形状各异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

  (4)汇报结果:

  A、因为都是12个小正方形拼出的,所以是12平方厘米。

  B、数出来的。

  C、用长乘宽的办法

  2、探究长乘宽的方法。

  (1)先让第三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2)先观察你们拼的长方形中,长的方向上有几块小正方形?长是几厘米,宽的方向上有几块小正方形?宽是几厘米?再说说长方形中所含平方厘米数是多少。把结果填写在课本77页。

  (3)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每行的块数乘行数等于总块数,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每行的块数等于(长),行数等于(宽)所以得到:长乘宽等于面积。

  3、验证与应用

  再画一画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怎样求面积?口述如何摆。

  (三)及时联系,巩固新知。

  1、联系二十九第2题。

  2、78页做一做。测量时取整数。

  (四)交流收获,小结全课。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在计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运用今天的知识,你能解决身边一些物体的面积吗?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在学习和研究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3、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物体的课件)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回顾旧知:图中的物体都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你能估一下这个长方形和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2、估一估:你们都有哪些办法能够估计出它们的面积?

  3、引入新课:你能从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发现面积计算的方法吗?我们今天来研究一下。(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一)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教师出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

  2、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图形,合作探究出图形的面积。

  3、学生以组为单位,汇报交流方法

  4、总结提炼方法:

  5、做一做:

  先估计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是多少,再计算封面的面积。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能过小组交流总结出方法,再进行实际的操作。

  (二)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并比较一下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

  2、交流总结: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

  3、师: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

  4、生汇报:因为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实践应用:

  出示课本70页主题图:

  1、黑板的长是4米,宽是1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教室前面的墙壁,长是6米,宽是3米,面积是多少?

  3、你还能在图中找出哪些长方形和正方形,请你估计一下它们的面积,再计算一下。

  (学生通过长方形与正方形公式进行计算物体与图形的面积。)

  四、课后拓展:

  老师想在办公桌上放一块与桌面大小相等的玻璃,办公桌的长是80分米,宽是30分米,你们帮老师算一算它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同时,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公顷、平方千米的意义及与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过程:

  1. 做93页第4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应先求什么,再怎么办?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

  2. 做 94页第7题。引导学生思考:要求这个问题,应知道什么?

  如果把每4平方米植1棵树改为每平方米植4棵树该怎样做?

  引导学生加以区别。

  3. 补充练习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一定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形的花坛的面积是48平方米。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3、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折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分别是24平方厘米和25平方厘米,求这根铁丝的长和折成长方形的各边长。

  4、用总长为24米的一段篱笆在一堵墙边圈起一块长方形菜地,这快菜地的面积最大可以是多少?

  课后反思:

  通过综合练习,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公顷、平方千米的意义及与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采用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直接计量学生卡的面积,预测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会有不同的计量方法。有的用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满卡片;有的用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沿卡片的长、宽各摆一排;有的直接用尺量卡片的长、宽,算长乘宽的积。对于学生的各种计量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比较,特别是第三种方法,为什么可以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要请学生讲算理和原因,并通过实验验证、举例说明其正确性和运用价值,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长方形面积,学会用字母表示。至于正方形面积公式,学生是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迁移形成的。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得出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体验面积公式形成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你能说一说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请你估计一下我们学生卡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学生交流估计答案并说明估计方法。

  3.同学们估计出了很多答案,到底学生卡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动手测量来验证一下。

  二、实践探究,发现方法

  1.动手操作。

  同桌合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学生卡的实际面积。

  2.反馈交流。

  问: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得到的呢?

  学生交流:

  办法一:用学具盒里的透明方格纸盖在卡片上面,然后数一数,每排有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共6排,所以卡片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

  办法二:用我们自己做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满整个卡片,每排8个,一排一排数,6排一共48个,所以卡片面积48平方厘米。

  办法三:我们也是用摆的方法,用学具盒里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摆,每行可以摆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每列可以摆6个,说明可以摆这样的6行,所以8乘6就是4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3.同样是用1平方厘米正方形摆的方法,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

  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办法四:我们是用尺量的,一人量长,一人量宽,量出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乘一下面积就是48平方厘米。

  请你们说说你们的想法。

  (长8厘米就是沿长可以摆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一排8个;宽6厘米就是沿宽可以摆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6排,所以面积48平方厘米。)

  问:他们的解释你们满意吗?看来,先用尺量出卡片的长和宽,然后乘一下计算出卡片的面积是可以的,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长方形是否也适用呢?我们可以怎么办?(想办法检验。)

  三、动手实验、验证方法

  同学们可以利用学具盒的学具摆长方形,也可以自己画整厘米的长方形,还可以利用身边的长方形,想办法验证一下。四人小组合作来试一试。

  1.学生分组实验。

  2.交流汇报。

  组1:(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我们从学具盒里拿了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了一个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6乘2面积12平方厘米;又摆了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4乘3面积12平方厘米;还摆了一个长1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12乘1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我们认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

  组2:(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我们组每人画了一个长方形。我画了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3乘2等于6平方厘米;他画了长7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7乘5等于35平方厘米;她画了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10乘8等于80平方厘米。我们用方格纸验证一下都是对的。

  组3:(在课桌上演示)我们组量了课桌的长是5分米,宽是4分米,5乘4等于20平方分米,然后我们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验证是对的。

  四、归纳评价,总结方法

  通过刚才实验验证,现在我们可以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算?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如果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面积用s表示,你会表达长方形面积公式吗?板书:s=ab

  五、灵活应用,迁移方法

  1、口答下面图形的面积。

  (1)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2)问:图(3)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从而你能得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能用字母表示公式吗?

  板书:s=aa

  六、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估估、量量、算算,你们身边的某一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3

  教学内容:教科书51页。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学会区分、比较周长和面积。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周长和面积的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体验周长和面积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区分、比较周长和面积。

  教学过程:

  一、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本节练习。

  二、练习

  1、比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是否也相等。

  这道题可以先让学生猜想,然后再通过计算来验证。从而得到: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不一定相等。还可以进行拓展训练,如果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是否相等。

  2、第5题

  先让学生交流一下怎样包书皮,亲自动手包一包、试一试,然后再出示该题让学生思考。得到:长方形纸的宽应比书本的长长一些,长要比书本宽的2倍多些。从而判断用这张纸来包书皮是完全可以的。

  3、“聪明小屋”

  可以先求出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再算6个长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如果学生还有其他算法,只要有道理,教师都要加以肯定,予以表扬。周长36厘米,面积12平方厘米。在计算周长时,如果学生用(12+6)×2一定要让他说说是怎样想的,并要给与充分的肯定。

  4、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加一些练习题。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发现的过程。

  2、 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4、向学生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

  多媒体课件、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是面积?

  计算和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请看大屏幕。

  二、新课导引

  1、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你怎么数得这样快?你是怎么数的?同学们已经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求长方形的面积了。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求一个较大图形或物体的面积(如操场),你会感到怎样?今天我们研究一种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新方法。(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新课

  (一)实验,猜想

  请小朋友们拿出1号纸,量一量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再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学生反馈:利用面积计、长乘宽……

  猜想: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是长乘宽呢?

  (二)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些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A、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出你喜欢的长方形。

  B、说出你所摆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C、组长把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反馈拼图情况。

  探究提示: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根据你们小组摆的长方形,你有没有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我们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跟( )有关系,有( )关系。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反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哪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指名学生说一说。

  (三)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把长方形的长缩短3厘米,求这个图形的面积。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的时候,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正方形的面积应该等于什么呢?你可以借助刚刚的小正形摆一摆。(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由此我们发现,只要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同样只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能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

  试一试:

  小明家的方桌宽9分米,小明爸爸想给方桌划一块玻璃,请问要划多大的一块玻璃呢?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

  本节课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想一想,这部分知识能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它也是求其它平面图形面积的基础。通过它我们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许多图形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5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教学活动。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确的表象。教材还特别安排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以免混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积计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里教材内容包括单位间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学好这个内容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每个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而且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公顷、平方千米。这一内容主要是介绍教大的面积单位,它常用测量土地面积,我们有时称它为“地积单位”。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对以后的生活 、生产劳动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正确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解答,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增强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正确的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位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

  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第三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78页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自学反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教师点拨,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指导: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课件出示:例2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三、知识的迁移

  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2、完成课本第78做一做。

  3、完成课本第79页1、2、3、4题。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等与长乘宽,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应该注意的是计算面积单位一定要用面积单位,不要与长度单位混淆。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硬纸片或薄塑料板,1张电话卡或其他类似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提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的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谈话: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这说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那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小组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别填写在自己的课本第82页的表格里。

  (2)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彼此交流,各自填表。

  (3)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左图)

  谈话:要求你们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的.面积。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量?量面积用什么量?怎样量?

  学生各自测量课本上的例2左图。

  谈话: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在小组内交流。

  (2)(出示例2右图)

  谈话:这幅图你打算怎样测量它的面积?每人各自在书上测量,如果面积单位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与同学商量。

  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面积的?

  3、教学第82页“试一试”。

  谈话: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它的长和宽,你能利用刚才量长方形面积的经验,想象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量并说出它的面积吗?

  4、交流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根据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这个公式是S=a×b

  (板书:S=a×b)在这个公式里,S表示什么?a表示什么?b呢?

  5、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提问: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你认为用什么公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更合适?

  (2)学生讨论后提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提问: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

  (板书:S=a×a)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几个条件?什么条件?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订正时注意是不是正确使用面积单位。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一说估计方法和结果,以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3、做第83页“试一试”的两道题。

  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全班共同订正,注意算式和答语中的单位名称。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各自用手中的电话卡或其他卡片测量数学书封面各有几个电话卡那么大,并计算书本封面的面积。

  (3)指名说出测量方法和计算结果。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7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三年级下册中的学习内容,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初步练习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首先预测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会有不同的计量方法。在这堂课中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解决“为什么长乘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让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举例说明其正确性和运用价值,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长方形面积,并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迁移得到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法

  学生先猜猜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再分小组活动:用学具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拼成后图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并作好记录。小组汇报拼摆结果,观察统计的数据,小组讨论:通过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小组合作进行操作,验证发现,讨论小结出长方形面计算的公式,在此基础上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在“猜想、操作、发现、验证、应用”的学习过程中经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经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事物之间都是有内在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3、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内在规律的探索,来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得出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尺子、课件等。

  教学设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提问: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课件出示面积概念和常用的面积单位)

  2、课件出示下图,并提问: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大多少?(先估计)你们有什么办法比较吗?(生: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3、提问:要想知道黑板、教室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生:用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去测量。)要想游泳池、菜地、森林、操场、知道中国土地的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使学生悟出: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摆、去测量的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

  4、教师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同时,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

  用面积单位去量的方法太不现实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这节课,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解决问题。

  (一)、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

  (二)、学生操作发现规律。

  1、分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

  (1)组长主持活动,活动中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2)用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个数可以不同),并照表做好记录。

  (3)思考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2、活动反馈。

  操作完毕,反馈活动情况。结合反馈结果师板书黑板上的表格:

  3、抽象概括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得出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师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验证与拓展

  1、验证: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出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2、观察讨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解答。

  思考: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反馈:对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嘛!只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我们习惯上把正方形的长和宽叫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边长 (板书)

  三、巩固应用。

  1、计算78页“做一做”

  2、我们探究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长方形存在着,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可以运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来计算的,想不想试一试啊?计算数学书本封面和学生卡、黑板的面积。先估计再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取整厘米数)问:你首先做了什么?

  3、告诉茶几面积,猜长和宽(出示课件)

  4、已知正方形的边长,对折一次后是什么图形,面积是多少?(备用)

  四、课堂小结

  收获是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问题?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能通过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交流以及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运用公式计算面积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教学资源:

  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八第6题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

  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和计算的。

  3、全班组织交流评议

  二、做练习八第7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仔细看图。

  2、提问: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3、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做练习八第8题

  1、先让学生猜一猜。

  2、再让学生动手拼一拼。

  3、学生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4、集体评议。

  四、做练习八第9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2、同桌合作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全班交流,巩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做练习八第10题。

  1、学生准备好《少年报》的报纸。

  2、讨论计算面积必须已知什么条件。

  3、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后反馈交流。

  4、小组讨论尝试解决第二个问题。

  (1)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测量

  (2)尝试计算出结果。

  六、全课: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有何收获?

  2、作业:完成练习册。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相关文章: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教案02-23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02-07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03-26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06-25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03-11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08-05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01-17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07-19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