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教案:小猫吃鱼

小学教案:小猫吃鱼

时间:2022-03-20 17:10:0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教案:小猫吃鱼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案:小猫吃鱼,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案:小猫吃鱼

小学教案:小猫吃鱼1

  教学目标

  1.通过给小明过生日这个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性趣.

  2.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得数是零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造情境

  (一)出示图片:生日图1

  教师谈话:今天是10月12日,是小明的生日,很多小朋友都给他过生日来了,小明不仅准备了生日蛋糕,还准备了小朋友们爱吃的东西.他知道小朋友们最爱吃的是鱼,于是,他就去河里钓了一兜鱼,(出示图片:生日图2)回到家中,把鱼倒进了盆里.(出示图片:生日图3).

  二、活动二:观察思考学习新知识

  (一)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们猜想到什么?

  (二)根据盆里鱼的条数和小猫吃的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个组列的算式多,并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三)小结:我们通过猜想画面的意思列出了这么多的算式,那么这些算式都是减法算式,利用减法我们解决了还剩下多少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思考问题的结果.

  (四)教师:每一组同学都有-=0这个算式,这个算式表示盆里没有一条鱼了.这时,小明又急又气,只好让爸爸、妈妈到超市再买几条鱼.(出示图片:生日图4)

  (五)教师谈话:这时小明和小朋友们下楼做游戏去了.(出示图片:套圈图)

  (出示图片:吹泡泡)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在这些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我们在玩游戏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活动三:结合实际巩固启发思维

  (一)小朋友们正玩的高兴的时候,这时爸爸妈妈把美味餐准备好了,招呼小朋友们上楼吃饭.

  (二)老师:我们为小明唱一首生日快乐歌吧!(出示图片:数学故事)

  从这幅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四、本课总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你们一样高兴,因为通过给小明过生日,我们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能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紧密结合学生熟悉实际生活的特点,大胆构思,重新创设课件。创设了给小明过生日生活情节,巧妙地将小猫吃鱼这个课题加入这一情节中,从而形成了这一完整的数学故事情境。让学生通过这个情境,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教学时采取紧密结合画面,让学生观察、猜想、推理、探索的方法,并采用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的方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探究活动

  鸡毛信

  游戏目的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竞争意识及集体观念.

  游戏材料

  45封鸡毛信.

  制作方法

  在45张硬纸卡片上分别写上5以内所有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并在左边画片鸡毛.

  游戏过程

  1.将鸡毛信平均分发给参加游戏的学生.

  2.出示六个信箱,英文字母为信箱代号.

  3.学生按要求投送信件:

  (1)把得数是5的信投入A;

  (2)把得数是4的信投入B;

  (3)把得数是3的信投入C;

  (4)把得数是2的信投入D;

  (5)把得数是1的信投入E;

  (6)把得数是0的信投入F.

小学教案:小猫吃鱼2

  教学内容:

  小猫吃鱼p28

  教学要求:

  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初步渗透涵数的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开放题的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小猫吃鱼”的图。

  2、独立观察,想一想每幅图的意思。

  二、教学新课

  1、发现问题。说说“小猫吃鱼”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

  2、提出问题。看了图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尝试解决问题。

  (1)同桌讨论自己想到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尝试列式,互相说说我为什么这么列?

  (3)集体反馈,说说你跟同桌一起讨论出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4、套圈游戏

  (1)预测可能会套上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上。

  (2)实践套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还有哪些可能?同桌讨论并写出算式。

  5、看吹泡泡的连环画做题

  (1)生独立做题。

  (2)说说4幅图的意思,理解被减数是怎样在变化的。

  三、练习巩固

  1、计算。学生独立完成,说说“5-5”表示的意思。

  2、算一算。先指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开放题。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讲述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小学教案:小猫吃鱼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

  2.进一步感知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3.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教学,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由于减法的意义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如何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变为学生能够体会的事物呢?我是这样设想的,从具体情境图形抽象数字抽象。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可以理解的小猫吃鱼具体情境出发,自己列式计算,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其次,通过圆形图让学生从抽象过渡到图形,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再次,通过数学计算(找规律、摘星星)等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通过(套圈)练习体会加法与减法意义的联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属城镇学校,位于城乡结合处。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生活经验也较丰富,对小猫吃鱼小鸡吃食吹泡泡等有自身的经验。利用这些具体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相对而言,我们的学生抽象思维是弱项,因此,要注重对这方面层次递进,以培养他们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猫吃鱼图。

  1.师:小猫可喜欢吃鱼了,老师为小猫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示小猫吃鱼片段1)。数一数,老师为小猫准备了几条鱼?

  生:老师为小猫准备了3条鱼(显示:盘里有3条鱼)。

  师:小猫原来有3条鱼,请你们认真看,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呢?瞧:小猫来了!

  生看课件(小猫吃鱼片段2,3,4)。

  2.师:你们喜欢小猫吃鱼这个故事吗?请你们同桌互相讲讲。(课件重放)

  生同桌交流后教师指生交流。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合作交流,感受减法意义。

  (1)师:从小猫吃鱼的故事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先自主思考再小组交流,

  最后全班交流。

  生可能问

  小猫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又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再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以上一一在小猫吃鱼课件片段2,3,4上出示。

  (2)师: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想一想,怎样列式,在小组中说说。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巡视,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着重说明减号前后各写几,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①3-1=23-2=13-3=0

  ②3-1=22-1=11-1=0

  全班交流,并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3)看图列式。

  ○○○○-1=()

  ○○○○()-2=()

  ○○○○\()-()=()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并重点提问。

  ①这三道题的4各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4个圆。)

  ②画掉的圆是从几个圆里画掉的?(从原来的4个圆里画掉的。)

  ③算式减号前面要写几?(写4。)

  2.探索思考,进一步感悟减法意义。

  (1)课件出示第28页试一试(套圈)。

  1+3=44-()=()

  师:你能根据图和所给的加法算式,列一道减法算式吗?

  生尝试练习后小组交流,并说明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全班交流,生可能出现

  4-1=34-3=1

  (2)课件出示,说一说(吹泡泡)。

  师:你们玩过吹泡泡游戏吗?看来,大家都喜欢吹泡泡,淘气又在吹泡泡了。

  请你们认真观察这幅图,并完成填空。

  生填空后,小组交流,并说说这样写的原因。

  全班交流,师对生不同答案予以评析。

  (3)请你画一画,算一算。

  4-3=()○○○○

  4+1=()○○○○●

  5-4=()○○○○○

  3+2=()○○○

  5-1=()○○○○○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

  (三)应用拓展

  1.摘星星。请你说出★下面是几,说正确的就能摘下一颗小星星。

  2+3=★3+1=★3+2=★5-3=★2+2=★5-2=★4+1=★1+3=★1+4=★5-4=★5-1=★4-2=★

  2.算一算,做第29页(课件出示)第2题。

  让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以学生表述为主。)

  3.讲数学故事。(要求学生根据图意,简明地讲数学故事,并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先在小组内进行,再在全班交流。)

  (1)第29页差几个杯子。

  (2)第29页小鸡吃米。(根据5只小鸡分组吃米的不同情况,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算式,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发现,这一教学设计为学生体会较抽象的减法意义提供了较好的梯子,使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但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来说,形式较单一,还应积极探求新方法。

  案例点评: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这节课主要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经历具体情境图形抽象数字抽象的过程,使学生逐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教学中通过小猫吃鱼这一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然后通过圆形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最后再由数字计算和规律探求加深理解。这样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注重了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差几个杯子)并利用套圈小鸡吃食等材料进行讲故事、讨论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与合作交流能力。

【小学教案:小猫吃鱼】相关文章:

《小猫吃鱼》教案03-18

小班健康小猫吃鱼教案02-20

小班健康小猫吃鱼教案03-24

吃鱼小学作文07-08

中班健康教案《吃鱼》04-13

吃鱼要小心教案02-25

中班健康吃鱼教案04-02

中班健康教案宝宝吃鱼06-09

吃鱼小学作文13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