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文言文教案

文言文教案

时间:2022-02-20 15:44:34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文言文教案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文言文教案10篇

文言文教案 篇1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第一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第二段写屠户惧狼,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贪婪凶恶,这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故事的转折之处,屠户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双方形成相持局面。第四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很清楚。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方法阐释

  1、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能加深理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2、疏通文义是必要的,但切忌烦琐的讲解,也不必字字句句求确解。主要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行领悟,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或简要的讲解。

  3、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可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

  4、理解本文的主旨主要抓住两点:一是故事之奇,一是作者的议论。抓住这两点,也就抓住了故事和寓意的关系。

  5、进行比较阅读,使所学知识内化,在超本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目标定位 知识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能力 1、进一步提高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 学会勇敢机智的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重点难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教学辅助工具 电脑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 方法流程

  1、朗读课文。(去掉标点。)

  2、知名示范朗读

  3、点评。

  4、自由朗读。

  5、划分句中节奏

  6、理清结构。

  7、为每一段加小标题。

  8、找出主旨句

  三、小组交流,翻译课文

  1、小组交流预习翻译课文情况,重点解决疑难,串译课文。

  2、课堂交流,质疑答疑。

  3、课堂练习,翻译句子。

  4、完成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5、学生自批。

  6、自批反馈。

  7、巩固记忆。

  四、深入研读课文

  1、本文异在哪里,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回答?

  2、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狼的狡猾?

  五、拓展延伸

  1、阅读《狼三则》之三。

  2、说说本文异在哪里。

  3、完成练习。

  六、总结

  1、用蒲松龄《狼三则》最后的一句话作结。

  2、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

  3、小结。

  七、作业

  1、收集有关狼的'成语。

  2、好书推荐:姜戎的《小狼小狼》《狼图腾》。

  学生记忆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完成后交流

  学生翻译理解

  指名回答 意在分清文章节奏,为理解文章内容打下基础。

  明确文章的基本内容,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成翻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质疑答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通过知识卡片的建立,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建网,形成体系。

  通过深入研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通过拓展延伸,使所学知识内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别切通过想换内容的比较学习,进一步加强理解。

  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情感。

  拓展延伸,使语文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 案例评价:

  本文是一篇情节比较简单故事有趣的课文;串译课文比较简单,但常用实词、虚词较多,在教学中通过朗读课文,尤其是对文章节奏的训练、课文结构、主要内容的理解等环节设计,为突破本文教学重难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文言文积累卡片的建立,又将所学知识进行了建网,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同时也为将来运用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狼三则》之三的阅读,又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运用知识提供了一个平台。本课授课效果良好。

文言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五十岁时向师襄学琴,勤学苦练,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故事,表现了孔子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文章语言朴实简练,人物形象鲜明,以孔子学琴为主线展开故事,凸显孔子顽强进取、追求卓越的艺术形象。全文既有对孔子学琴的正面描写,又有从师襄的眼睛看孔子学琴的侧面描写,还有师襄神态的不断变化。课文先描述师襄对孔子学琴的表现不解,再写师襄看到孔子弹琴后的诚恳评价与肯定,接着写师襄愉悦地欣赏孔子弹琴,最后写师襄惊异于孔子琴艺的高超,由衷地佩服孔子。通过师襄对孔子学琴过程的看、问、听、赏的动作与语言的描写,读者感受到孔子刻苦练习,技艺不断提高,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过程。

  全文线索明晰,层次清楚。按照时间的顺序,写了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即学会曲谱——掌握技巧——弹出思想——曲中识人,情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使故事既连贯又紧凑。让读者在阅读故事中感受到孔子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与进取的精神,从而产生深深的敬意,受到感染与教育。

  围绕课文的主要情节,课文配有一幅插图,表现的是孔子专心弹琴,师襄陶醉于琴声之中的情景。观看插图,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搜集并选择、整理有关孔子的资料,扫除阅读障碍,逐步养成运用工具书及背景资料进行独立阅读的习惯。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尝试归纳默读的方法,交流默读的经验,提高默读的效率。在默读中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及作用,达到读懂课文的目的。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孔子刻苦学习的态度及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从中受到启发与教育。

  4、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学习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刻苦练习,琴艺逐步达到最高境界的过程。

  教具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故事、言辞等资料。

  教师制作介绍孔子生平、思想成就、历史地位、国际影响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成果。

  (1)读生字。

  (2)读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精读感悟,读说结合。

  学习第1自然段,初步了解孔子:

  1、默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了解了什么,从中感悟到什么。

  学情预设:

  (1)学生可以从课文中获得信息,在大家的补充中可以全面把握内容,但对关键词语的作用难以体会,需要教师给予点拨,引导学生注意"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感受写作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到的信息有:课文概括地介绍孔子不但是思想家、教育家,还是音乐的行家,多才多艺;孔子对古代的乐器样样都会,尤其弹一手好琴;从不自满,还拜师学艺,表现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

  2、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

  3、探讨问题:"尤其"什么意思?去掉这个词行不行?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一句呢?这个词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的意思。去掉这个词,句子就不通了。作者强调并引用这个词,目的是突出了"弹得一手好琴"这句话。这个词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它不仅说明孔子琴弹得好,而且彰显孔子从不自满、虚心好学的精神,还起到引出下文、照应题目、贯通文意的作用。这句话中"弹得一手好琴"与下文"怎样练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

  三、深入学习,品味感悟

  1、默读"孔子学琴"的部分。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归纳出孔子学琴的几个阶段。

  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

  (1)"一晃十天过去了"——孔子学会了曲谱;

  (2)"过了几天"——孔子掌握了弹奏的技巧;

  (3)"又过了些时候"——孔子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弹出了感情;

  (4)"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孔子从音乐中知道了作者。

  2、朗读课文,全班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1)交流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的划分结果。

  (2)结合自己的音乐常识以及学习音乐的实践思考:这四个阶段的内容、难度有什么不同?孔子依次达到的目的说明了什么?从这四个阶段中,你体会出什么?(第一阶段是学会曲谱,第二阶段掌握技巧,第三阶段是弹出感情、感动别人,第四阶段是曲中识人。这四个阶段难度越来越大,我们从中体会出孔子学而不厌、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孔子是怎样不断追求,逐步达到理想的境界的?

  3、边读书边标注,练习使用记录符号,并且要把自己的体会用简洁的词语标注在书上的空白处。可依次思考以下问题:

  (1)找出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思考:从这些词语中你理解了什么?体会了孔子什么优秀品质?

  (2)找出孔子说的话。思考:从这些词语中你理解了什么?体会到孔子什么优秀品质?

  (3)找出师襄看孔子弹琴时神情的变化以及对孔子琴艺的四次评价。思考:从这些词语中你理解了什么?这些侧面描写表现了孔子是怎样的人?

  5、学生交流:孔子是怎样弹琴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出什么?

  6、师生交流。

  在学生的交流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说出找到的词语、句子,而且要说出词语、句子的意思,并且说出从这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读孔子的名言,不理解的字查字典: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

  有朋友远方来,不亦说乎?

  四、质疑、释疑。

  1、周文王何许人?

  周文王姬昌是西周的奠定者。姓姬,名昌。姬昌是在其父季历死后担任周族首领的。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关心民间疾苦,勤于政事,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他以仁德为本,宽厚待人,保持质朴的美德,深得人心。这样,周族逐渐兴盛起来。为了使自己更有实力,他重视人才,礼贤下士,一大批仁人志士前来投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姜尚,即姜子牙。姬昌在位时,商王朝还十分强大,所以,他在表面上仍臣服于商,但暗中加紧发展经济扩充军队。纣王听了崇侯虎的告发,把他抓了起来,关在羑里。他镇定自若,潜心研究八卦,创制了《周易》,后在臣子的营救下,被释放回到了周。这时,他的决心已下,一定要攻灭商朝,报仇雪耻。他整顿内部,认真做了准备工作。为了扩大政治影响,他不断对外用兵。姬昌晚年时,已经取得了当时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为攻灭商朝奠定了基础。

  周文王体恤百姓、胸怀博大、任人唯贤等品质被后人颂扬。

  2、"炉火纯青"的本意是道家炼丹时的火候,有什么故事或典故吗?

  老师讲述《炉火纯青》的成语故事。

  五、指导书写。

  一、写生字词,把字写正确、规范:

  1、"抑"字容易写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右边不要多一横或多一点。比较"印"与"卬"的不同,要把字写正确。"抑"字要注意结构特点,左高右低,左窄右宽。

  2、"倦""纯""溢"这三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书写时注意搭配,左右两边的笔画既有谦让又有穿插,使字成为一体。"倦""溢"两个字点画比较多,要注意点的方向以及摆放的位置,努力把字写得左右匀称、字形饱满。

  六、限时作业。

  辨一辨,再组词:

  抑()纯()倦()溢()浸()谱()

  迎()吨()卷()益()侵()普()

  板书设计

  孔子学琴

  学会曲谱——→练习技巧——→领会内容——→体会作者——→炉火纯青

文言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3、通过本文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了解学习应持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

  1、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教学用具:

  PPT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高中阶段,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至于对学习所应持的态度和方法,相信同学们也都了解很多。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人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对学习所应持有的态度及方法进行了阐述,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荀子,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感知他的观点。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孟子强调施仁政、行王道,强调以礼治国、民贵君轻;荀子强调“法后王”,主张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他承认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实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三、文本研讨:

  1、这是一篇议论文,课文既然是“劝学”,也就是劝勉人去学习,那么,你觉得文中哪句话可以作为课文的中心论点呢?

  明确:“学不可以已”。已就是停止的意思,这里的“可以”和今天的“可以”有所不同,这里是两个词,“可”即相当于今天所讲的“可以、能够”,“以”仅作为起舒缓作用的语气助词。

  2、那么,作者是如何来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呢?我们首先来看第一段。课文大家都预先翻译过了,下面同学们可以把这一段翻译时遇到的疑难之处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明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介词,第一个相当于“从”;第二个相当于“比”。

  木直中绳。中:符合的`意思。

  輮以为轮。“輮”同“煣”,通假字。这也是一个省略句,“以为”中省略了宾语“之”。

  虽有槁暴。“有”同“又”,通假字。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判断句的标志。

  金就砺则利。“金”,古今异义词。这里指“金属做成的刀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每日。“乎”同“于”,相当于“对”。介宾短语后置句。“而”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已。“知”同“智”,“而”连词,表递进。

  3、这一段讲的是学习的意义,那么,作者讲到了学习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呢?其中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式呢?

  明确:比喻论证。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 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学习可以提高一个人。

  总结:知明而行无过矣。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荀子的生平经历,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学习了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了解了第一段的论证方法。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来感学习后两段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荀子的生平经历,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学习了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了解了第一段的论证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的后两段。

  二、文本研析:

  1、还是按照上节课的程序,同学们首先将第二段自己在翻译时遇到的疑难之处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明确:吾尝终日而思矣。“而”是表示修饰的连词。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所学”是“所字结构”,是一个名词性结构。

  登高而招。“而”表修饰的连词。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而”表示转折的连词。

  非利足也。“利”为使动结构,“使……锐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借助。“水”名作动,游泳。

文言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文言的倒装句式

  2、能将含有倒装句式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判断文言倒装句的类型

  2、掌握翻译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生课前练习,文言文翻译教案。

  1、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2、有人于此,指其过而告之则喜,何如?

  3、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4、命召公主入营,立之阶下,不之视。

  二、翻译文本内的倒装句并总结归纳其特点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其倒装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分析正常的句式应是"汝之不惠甚矣!"

  (2)冤哉,亨也!

  2、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谓语的后面,译成现代汉语时,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何不试之以足?

  分析"以足"介宾短语做"试"的状语。

  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教案《文言文翻译教案》。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分析此句为"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构成的定语后置。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分析此句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构成的。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1)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对于这类句子,有两种形式需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例:宁信度,无自信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在这类句子中,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例:沛公安在?

  分析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⑶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义。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分析"句读"为"不知"的前置宾语,"句读之不知"的"之"字,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三、翻译课内语句.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6.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四、翻译课外语段

  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选自《明史》)?

  (1)诚然,卿不朕欺。_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1)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_

文言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翻译常见误区

  2、学习文言文翻译要求和翻译方法。

  学习重点:1、2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能理解并翻译浅易的文言文中的句子。

  这是文言文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尽管我们平时很重视文言文翻译的训练,但同学们翻译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与“信、达、雅”的标准相对照尚有很大差距。从句意理解上看,或者整个句子理解错误,或者个别词语认识有误,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整篇旨意的准确把握。从翻译方法上看,许多学生不能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致使译文只反映原文大意却破坏了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如何实现“信、达、雅”的目标?除了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之外,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考点阐释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首先,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全文中理解句子。要整体把握全文,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充分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来理解句意。

  ③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点句子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理枝叶;或抓住关联词语,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④调动已有的教材知识,进行比较推断,帮助理解。

  ★文言文翻译要求:信、达、雅

  1. “信”是指译文的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即译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2.“达”是指译文的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畅,没有语病。

  3.“雅”是指译文的`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优美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在具体翻译时,对文言文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达,还应该用意译作为辅助方法,使句意尽量达到畅达、完美。

  三、翻译常见误区

  错译。主要表现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运用方面。

  译错词义。混淆实词的古今意义和词类活用规律,忽视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熟悉词的通假现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识,都会导致错译实词。例如:沛公军霸上 译成:沛公刘邦的军队在霸上

文言文教案 篇6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的看法各不相同。唐朝诗人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英国作家培根认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强调了读书的好处很多。那么,清朝文学家袁枚对读书的看法又是怎么的呢?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文章《黄生借书说》,和他一起探讨有关读书的问题。

  二、解题目

  1 . 内容: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奋发向学。

  2 .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作者简介

  袁枚 ( 1716 - 1798 ) ,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清朝钱塘 ( 今浙江杭州 ) 人,著名诗人。辞官后居住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生活华奢。他的诗风格清新灵巧,大都描写日常生活。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

  四、 掌握字词

  惴惴 zhuìzhuì 摩mó 俟sì 辄zhé 俸fèng 庋guǐ 夫 fú 俟sì,

  五、翻译文章

  本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翻译文章,并点出每段需要重点记忆理解的语段

  书非借不能读: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夫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强假,勉强借来。

  惴惴焉摩玩之不巳: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摩玩,摩挲 ( suō ) 玩弄,抚弄。

  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起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庋,音guǐ,置放;收藏。

  姑俟异日观:姑且等到日后再来看吧。姑,姑且、且等候、等待。异日,日后、将来。

  故有所览辄省记: ( 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 ) 所以 ( 凡是 ) 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有所览,有看到的。辄,就。省记,记在心里。省,音xǐng,明白。

  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 ( 屋里 ) 到处都堆放满了。落落,堆集的样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

  素镡灰丝时蒙卷轴:白色的蠹鱼和虫丝常常沾满了书卷。素镡,指书里的蠹虫。灰丝,指虫丝。

  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 ( 以前 ) 一样贫穷。类,似,像。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是我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同别人共用,这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 ( 不借给别人 ) 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公,动词,同别人共用。吝书,舍不得 ( 把 ) 书 ( 借给别人 ) 。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 ( 这样的吝啬鬼 ) 。然而,既然这样,那么……。固,本来、诚然、实在。

  六 . 从写作方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个中心论点的 ?

  课文第二段从几个角度论证“书非借不能读”这个论点 ?

  从两个角度论证:藏书多者,“读书者有几” ? 无书而借书读者,“非夫人之物而强假要,必虑人副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两个角度一正一反地对中心进行论证,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

  明确并板书,对比论证。

  文中的对比论证还有几处 ? 这几处的对比意在分析哪几方面的问题 ? 作用是什么 ?

  归纳: ( 1 ) 天子、富贵家藏书之多与“余”幼时和黄生无书作对比; ( 2 ) 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 ( 3 ) 藏书者有书不读与“余”和黄生无书可读作对比; ( 4 )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5 )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心理作对比。 ( 6 ) “余”幼时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7 ) “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对比; ( 8 ) “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的对比。这些对比集中起来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藏书者往往不读书;二是唯借书方能读书。作者正是在这两方面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断的。对比论证的作用是作者的使观点更为鲜明,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七、背诵全文

文言文教案 篇7

  1.将下面文言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已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①乌在其为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好苦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泰然谓美莫己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犹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已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

  ①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卿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卿曰:“不然。臣之所闻,古之道,凡战,用兵之术,在于一民,弓矢不调,羿不能以中征,六马不和,造父不能以御远;士民不亲附,汤武不能以胜。故善兵者,务在于善附民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面的文言文中划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选自《吕氏春秋疑似》

  (1)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已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刘向《新序杂事第一》)

  [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1]驾君车者罪至刖[2]。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3]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注释:[1]窃,私下,[2]刖,砍掉双脚的酷刑。[3]矫,假传君命。

  (1)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忘其口而念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答案

  四、(15分)16.(5分)①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2分) ②这(镜子)使我好痛苦(或:难受)。(1分)③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或: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像自己漂亮的了)。(2分)

  四、(15分)16.(5分)①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别人是错的,(这)是世俗之人(或一般人)共同的毛病。②比自己有才能的人,嫉妒他们因而不愿向他们请教;不如自己的人,轻视他们因而不屑于问他们。第①句翻译中注意,“是”和“非”的意义和该句的判断语气,二者缺一,扣1分;第②句翻译中注意“于”“忌”“轻”的含义,未译出各扣1分。)

  16.人民不亲近依附君主,商汤王和周武王不能取得胜利。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必须善于团结人民。

  17.(1)城里有一个去集市喝醉了酒回家的老人。(2分)

  (2)我是你的父亲,对你难道不慈爱吗?我醉了,你却在路上捉弄(折磨)我,这是什么道理?(3分)

  17.(1)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三个分句,每句1分)

  (2)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两句话,每句1分)译文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21.(5分)

  (1)弥子吃桃感到特别甜(译为"弥子吃到特别甘甜的`桃子"也可以)。没吃完就把它献给卫君(译为"舍不得吃完而把它献给卫君"也可以)。

  (2)不顾自己口味的满足却想着我(译为"因为一心想着我,竟忘记桃子已被自己咬过"也可以)。

  文言翻译练习(2)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文中划线句(5分)

  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1]。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2]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缙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

  注:[1]亢:过甚。 [2] 裒:póu,聚集、收集。

  ⑴君既没,而海内之缙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 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夏四月,皇太孙自北边南还,执政皆迎于上都之北。伊实特穆尔谓晋王噶玛拉曰:“宫车晏驾,已逾三月,王为宗盟之长,奚俟而不言?”噶玛拉遽曰:“皇帝践阼,当北面事之。”甲午,皇太孙即位于太安阁。巴延握剑立殿陛,述所以立皇太孙之意,辞色俱厉,诸王股栗,趋殿下拜。

  ——摘自《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元纪九

  ①宫车晏驾,已逾三月,王为宗盟之长,奚俟而不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巴延握剑立殿陛,述所以立皇太孙之意,辞色俱厉,诸王股栗,趋殿下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

  ①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2分)

  译文:

  ②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3分)

  译文:

  5.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5分)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3分)

  译文:

  (2)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2分)

  译文:

  答 案

  1.(1)先生逝世以后,国内的官吏直到今天谈起先生,没有一个不鼻子发酸而流下眼泪的。(“既”1分,其他1分)

  (2)那足以叫奸臣胆寒,使边陲战士的战马飞驰。(“其”1分,使动用法1分,“塞垣”1分)

  2.接触到它之后,才能了解它;[亲自]实践之后,[才]知道[什么是]艰难。

  翻阅五岳图,认为了解了山,还不如砍柴的人[迈出去]一步[了解得多]。

  3.(1)皇帝逝世,已超过三个月了,晋王您是宗族盟长,还等什么而不说句话呢?

  (2)巴延握剑站在宫殿台阶上,讲述立皇太孙为皇帝的原因,语气表情都非常严厉,各位王爷吓得腿打颤,急忙到殿下叩拜(新皇)。

  4.(1)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有道德的人的行为。”(“或”,解对1分;“是非”,解对1分)

  (2)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礼义,就应该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一句1分,第一句重在“其非义”,第二句重在“速已”,第三句重在反问句式解释出来)

  5.17.

  (1)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三个分句,每句1分)

  (2)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两句话,每句1分)

  参考译文: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文言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本学期学习的文言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领悟其中的道理,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外收集喜欢的文言文,准备交流。

  2、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激趣

  1、师谈话: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用之于政治,可以治国安邦;用之于军事,可以百战百胜;用之于艺术,可以美轮美奂;用之于个人,可以修身养性……我们从小就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2、(屏幕显示:诗词等)这个学期,我们在语文课上学到了哪些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呢?

  二、温故知新,复习课内文言文

  1、谈谈对文言文的认识:

  师小结:文言文,言简意赅,琅琅上口,便于传诵,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回顾本学期学习了哪些文言文。

  4、小组合作,复习文言文。师提示:朗读,释义,明理,背诵

  5、小组汇报。注意生生互动,读得充分,入情,有韵味。形式多样

  三、归纳学习方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

  四、拓展延伸,交流课外文言文。

  1、文言文充满哲理,饱含人生经验的语言,能使我们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同学们在课外收集了不少文言文,我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各小组交流课外收集的文言文。)

  2、各小组上台,幻灯展示收集的文言文,汇报自学收获。

  小结:同学们收集到的文言文真是美轮美奂。因为时间关系,还有很多妙文我们来不及看,同学们可以下课后继续交流。

  五、总结。

  板书设计:(略)

文言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学奕》是一篇叙事明理的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讲述了围棋高手弈秋教两个学生学下围棋,因两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同,二人学习结果也迥异不同的故事。告诉人们,并不是他们的智力有别,而是后者不用心学习,三心二意,自然学不好知识。故事告诫人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课文文辞凝练,寓意深刻,是孟子的传世名篇。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的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学情分析】

  《文言文两则》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也是小学生第三次接触文言文。尽管学生以前接触了两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学习方法已有了接触和了解,但前两篇相比本文来说比较浅显。因为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因此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从理解课文内容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句把句子读通顺。

  【教学目标】

  1.学习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节奏停顿得当、讲究抑扬顿挫。

  3.理解重点词句,能从课文中领悟道理。

  4.对文言文产生一定兴趣,并尝试在课外读一些文言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教法学法】

  范读示范法、朗读指导法、点拨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2.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引读“单元导读”。

  1.了解单元学习重点。

  2.提示学期学习重点。

  二、简介孟子,导入新课。

  1.出示名言,指名朗读。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问:大家知道这些句子出自何处吗?(《孟子》)

  你对孟子这个人又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经典之作——《学弈》。(板书课题)

  “弈”字是什么意思?“学弈”呢?

  三、范读引领,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个别难度的句子,对照译文多读几遍。同时圈出难理解的词语,在相应的地方标上注释或记号。

  2.解决生字词。

  ì hóng hú zhuó fú ǐ

  学 奕 鸿 鹄 弓 缴 弗 若 之 矣

  3.教师范读。要求:边听边想老师在读这篇文言文时与平时读课文有什么不同?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同?

  总结:老师读的速度比较慢;在句中的停顿比较多;读出了不同句式的语气。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通过指名读、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练读,解决学生学习文言文难度通顺的困难。

  四、研读探究,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2.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等。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讲故事内容。

  五、再读课文,体会道理。

  1.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想一想两个人各是怎样学下棋的?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2.学得结果怎么样?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3.学习的结果不同是智力的问题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六、再读课文,总结学法。

  1.自由读课文,试着背诵。

  2.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学习这篇课文的?

  总结:多朗读----看注释----懂句意----释全文----明道理

  七、作业超市。

  自选其二:

  1.抄写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2.分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本剧。

  3.选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的'文言成语故事,并尝试用学过的方法学习。

  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 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一人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第二课时

  一、品读名句,激趣导入。

  1.出示孔子名句:“三人行,必的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孔子)

  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孔子名丘,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教过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贤者七十二人,可谓学识渊博,可他也曾被难住过,想不想知道是谁,用什么问题把他难住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中的第二则文言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梳理学法,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多读课文;二要结合注释理解句意;三要把句意串起来读懂全文;四要明白一个道理或意境。

  3.学生自学课文。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 其: 为: 也: 如: 此: 乎: 始出: 小儿:

  2.交流共议。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东游:向东游学。 辩斗:辩论,争论。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师追问:关于这句话,你还了解什么?

  预设生答:全文总起句,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出场人物有三个:孔子和两个小孩

  孔子虚心,不耻下问;两小儿的辩论很精彩,连孔子都吸引了。

  指导朗读:你想怎样读这句话?指两生读,评价,自读。

  ②一儿曰:我已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以:认为。 去:离。 日中:中午。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中午时候远。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而中午的时候近。

  引领学生理清两个小儿的观点。相机板书:

  日始出 日中

  一儿 近 远

  一儿 远 近

  ③一儿曰:日出处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近者大而远者小乎?

  一儿曰:日出处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则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及:到。 盘盂:盛东西用的器皿。 为:原因。 探汤:把手伸进热水里。

  理清两个小孩各自的理由,教师完善板书:

  日始出 日中

  一儿 近 (大:如车盖) 远 (小:盘盂)

  一儿 远 (冷:苍苍凉凉) 近 (热:如探汤)

  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说的?(视觉和感觉)一个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近,一个认为初升时离人远。同样的事物太阳,两个小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看来,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④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决:判断。 孰:谁。 汝:你。 知:知识。

  整句话的意思说,孔子不能判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多呀?

  师:孔子被尊称为圣人,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形象何其高大,可是面对两个小儿关于太阳远近的辩论,竟然不能决也。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从“两千多年前,人们的科学还不够发达,对于宇宙的探索还不够深入,不知道情有可原。”“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很了不起。”“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就是渊博与孔子,也一定有自己不知的知识。)

  四、再读课文,体会道理。

  1.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2.通过这篇古文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结果就不一样。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五、作业超市。(自选三项完成)

  1.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2.你赞同哪一个小儿的观点,请你用科学知识说明你的观点。课后查一查相关资料吧。

  3.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

  4.推荐几篇文言文自学,《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日始出 日中

  一儿 近 (大:如车盖) 远 (小:盘盂)

  一儿 远 (冷:苍苍凉凉) 近 (热:如探汤)

文言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记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端正学习态度。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难点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手记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

  一、检查作业。

  二、诵读第3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

  3.教师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问: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5.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1)“圣人无常师”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板书】三、举例宣扬从师的好风气 (例证、引证、因果论证)

  (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6.齐诵一遍。

  背诵线索提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三、总结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官学)任教。当时的社会是怎样一副样子呢?门阀制度下,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的很直白: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古语有云:“经师易寻,人师难觅。”所以说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文章正是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让我们千百年后依然能通过文字发现“百代宗师”韩愈那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

  明确:文中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影响。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

  (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

  (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

  (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

  ⊙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连用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有如“连珠“。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从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四.练习巩固——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如一写马的对联: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又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专门技艺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姓——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学习、效法——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或师焉,或不焉

  以……为师,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

  如: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为耻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五、总结课文: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对于这些,应适当指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作业布置

  ⒈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⒉熟练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 学 问 题 集 锦 解 决 问 题 措 施 及 实 践 结 果

  问 题 原 因 分 析 刘振伟

  《师说》课堂实录3

  师: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师说》。哪位同学说说,“师说”这两个字怎么解释。

  生:关于老师的说法。

  生:关于老师的观点。

  师:都不准确。这两个字,课文下面没有给出注释。正确的解释应当是——论从师。说,是一种论述文体;师,是从师的意思。

  请记住,这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遇到的第一个“师”字。这篇文章中“师”字多次出现,讲法不尽相同。我们要注意区别。

  师:请一位同学再解释一下作者。

  生:韩愈,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师:他是什么朝代的人?哪里的人?

  生:唐代,河南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县西)人。

  师:老师再补充一下,韩愈,是我们韩家的骄傲(学生笑),他是司马迁之后的又一个散文大家,他的文章“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雄奇奔放而又曲折变化,可说是汪洋恣肆,苏洵曾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

  下面请一个同学把“标题”和“作者”均板书到黑板上。今天,老师有点“犯懒”,不想板书,请同学们自己在笔记上,按照老师往常板书的样子,整理一个像样的板书。看看哪位同学整理得有条有理。

  (一个同学黑板上板书“师说”、“韩愈”。)

  师:下面我试试,给同学们背诵一遍课文,看看能不能背诵过全篇。

  (学生鼓掌)

  (师背诵完课文之后,学生热烈鼓掌)

  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开头出现了两个“师”字。这句怎么翻译?

  生:古代学习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两个师,都是名词,是老师的意思。

  师:是不是这样更好——老师,是承担传播思想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这句是讲老师的什么方面?

  生:是讲老师的作用。

  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请自译一下。

  生: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而不去从师,那些成为疑惑的东西,最终得不到解决。

  师:这里出现了第四个“师”字,怎么讲?

  生:名词,老师的意思。

  师:有一个“其”字,大家要留心一下。怎么讲?你说一下。

  生:其,在这里当“那些”讲。

  师:是什么词性?

  生:代词。

  师:哪种代词?

  生:指示代词。

  师:这两句讲的什么?

  生:应当是从师的必要性。

  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生:出生在我前边的人,他们懂得道理本来先于我,我跟从他学习,拜他为师。出生在吾后边,他懂得道理如果也先于我,我也跟从学习并拜他为师。

  师:这里又出现了两个“师”字,各怎么讲?

  生:都当“拜师”讲。

  师:你联系“师之”这两个字解释一下。

  生:之,当“他”讲。拜他为师的意思。

  师:即,以之为师的意思。具体说说,这是什么语法现象?

  生:是意动用法。

  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到此,你们总结一下“师”字共有几种用法了?

  生:三种:动词,当“从师”讲;名词,当“教师”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师:其,有几种用法了?

  生:两种:指示代词,那些;人称代词,他们。

  师:很好!接着翻译。

  师:我从师的原则是,哪里去了解他的出生年月先于我,还是后于我呢?因此,无论他身份高贵,还是身份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年龄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生:吾师道也——一句翻译的不对。应该是,我学习的是道理。师,是动词,学习的意思。

  师:谁的翻译准确?

  生:后面的翻译准确。

  师:这是“师”的第几个用法?

  生:第四个用法。

  师:对,活用为一般动词,当“学习”讲。

  师:“道”的内容在当时具体指什么?

  生:儒道吧?

  师:具体说应当是儒家的“六艺经传”,是《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几句讲的是什么?

  生:从师的标准。

  生:从师的原则。

  师:从师的原则。哪句话凝炼地表达了从师的原则?

  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也就是说,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龄大小,谁懂得道理,谁懂得的道理多,就拜谁为师。

  师:注意,又出现了一个“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这个“其”怎么讲?

  生:他的。

  师:回头总结一下,这段的思路是什么?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生:由教师的作用说起,再讲从师的必要性,最后讲从师的原则。

  师:好,把这个思路在纸上设计成板书。

  (学生大都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教师的作用

  从师的必要

  从师的原则

  师:把“师”字和“其”字的用法在纸上归纳一下。

  (学生大都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师:1)动词,从师

  2)名词,教师

  3)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4)动词,学习

  其:1)指示代词,那些

  2)人称代词,他们

  师:很漂亮!下面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大家把第一段背诵下来。

  (同学们开始琅琅背诵。五分钟后,教师让全班齐背诵)

  (教师提示学生,背诵出语势,要把韩愈文章的汪洋恣肆之气背诵出来。)

  接下来,请一位同学把第二段快速口译一遍。

  生:(开始口译。有不少译错的地方)

  师:他译错了哪些地方?请给他纠正。

  生:“师道之不传”的.“师道”应该译作“从师的风尚”。

  师:也就是说,“道”——在这里怎么讲?

  生:当“风尚”讲。

  师:这是“道”的第二种用法,上文的“道”作“道理”、“知识”讲,要注意。

  师:对了!注意,还有一个“耻”——“而耻师焉”怎么讲?

  生:以从师为耻。

  师:都是意动用法。

  我们再注意几个“其”的用法。譬如,“其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其可怪也欤”。

  生:“其皆出于此乎”,“其”是“大概”的意思。这句翻译错,大概原因就出在这里吧。

  师:我补充一点,这里是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

  生:“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中,第一个“其”当“其中”讲,第二个“其”当“那些”讲,第三个也是当“那些”讲。

  师:这里的第一个是特指代词,“其中”的意思。

  生:“其可怪也欤”中的“其”,当“难道”讲。

  师:也是语气副词,表示什么语气?表示反问。也就是说,其,在这里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用法。自己再总结一下:

  (学生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其:3)语气副词,表示揣测或表示反问。

  4)特指代词,其中。

  师:“彼与彼年相似也,道相似也”,这里的“道”怎么讲?

  生:道理。

  师:当“道理”讲,讲得过去,但是勉强。从语气上推断一下,是“他们所懂得的道理”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也就是“道德学问”的意思。注意,这是“道”的第三种讲法。

  生:老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中的“书”怎么讲?

  师:哪位同学知道?

  生:是读书吗?

  师:是“文字”的意思。

  师:字词与翻译就到这里。下面我们看一看,这段讲了几组对比。

  生:一组对比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

  师:怎么对比的?

  生: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的人很远,还尚且从师;现在的众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

  师:这是一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与“今众人耻师”对比。

  谁还能找出一组对比?

  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师:“一般人相师”和“士大夫耻师”。

  是否还有对比?

  生:“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爱其子择师”和“于其身耻师”。一共是几组对比?

  生:3组。

  师:下面我们再系统地总结一下。请大家自己归纳成板书的样子。

  (学生都组合成下面的样子)

  古圣人从师 今众人耻师

  爱其子择师 与自身耻师

  一般人相师 士大夫耻师

  师:大家再看看3组对比,各是什么类型?

  生:第一组是纵比。第三组是横比。

  师:第二组呢?

  生:自身矛盾,自身比。

  师:我提一个问题,“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这里的“君子”怎么解释?联系我们刚学过的《劝学》中的“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比较一下。

  生:差不多。

  生:都是有地位的尊贵的人。

  师:注意,这两篇文章出自不同朝代的作者,年代遥遥相隔,理解应当完全不一样。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西周、春秋时期,君子指的是“达官贵族”,春秋末年时的“君子”指的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而韩愈本篇中“君子”,仍然大体沿用了最早的意义,即“世禄之家”、“达官贵族”。

  师:回头把前面两段放在一起,总起来看,分别是从怎样的角度来论证核心观点的?

  生:第一段应该是理论阐述,第二段应当是结合现实进行阐述。

  生:第一段主要着眼于古代,第二段着眼于作者所处的当代。

  师:对,首段从古说起,重点是理论阐述,着眼于正面倡导从师风气;次段着眼于作者所处的当今,结合现实,反面指责不从师的不良风气。

  拿出几分钟来,看看谁背诵得快。

  (学生琅琅背书,之后齐声背诵,之后又检查个别学生单独背诵。)

  师:进入到第三段和第四段,文字并不难,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口译一遍。(一生译)

  师:第三段又出现了一个“师”字,应当怎么讲?刚才这位同学已经翻译得非常准确了。“师”是什么用法呢?意动用法。

  刚才大家是否注意到了“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不耻相师”当中的“耻”,怎么翻译的?“以拜师为耻”、“不以相互学习为耻”,本段中的“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的“师”也是“孔子把后面的三人认做老师”。这个表意动的名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再举例,譬如“稍稍宾客其父”、“登齐鲁而小天下”,其中哪些词属于意动用法?

  生:宾客其父,把他的父亲看成宾客;小天下,觉得或者认为天下变小了。

  师:好的。本段又提出了一个论点。

  生:“圣人无常师”。

  师:论据呢?

  生:两个,一个是“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一个是“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师:一个行,一个言。最后得出结论,也就是最后一句。从全文看,本段的作用又是什么?

  生:让人们学习孔子的榜样。

  生:从正面阐述哪些人可以为师。

  师:从正面举出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从师的范例,让大家思考,学习他。我们再用两分钟左右时间背诵本段。

  (于是响起背诵声音,然后是齐声背诵。之后个别检查。)

  师:最后一段,与课文无关紧要,我觉得可以删掉,大家同意吗?刚才讲到孔子的范例之后,且又得出一个结论,正好回应首段,非常圆满。

  生:不同意。最后是又交待一个现实的从师的范例。因为刚才上文已经批评了现在人们不从师的风气,而现在却还有逆风而行的人。

  生:另外也是交待写作缘由。

  师:而且这个李蟠才17岁,就“能行古道”,让读者感叹。

  回看全文,论点是层层推论,论证过程是正反对比论证,有条有理,非常严整。

  快速整理一下手中的板书设计,立即背诵最后两段。

  师:下节课,我们要重点检查单个的同学背诵。

  学生整理的板书:

  从师的作用

  理应从师 从师的必要 正面提论点

  从师的原则

  古圣人从师 今众人耻师

  今不从师 爱其子择师 于自身耻师

  反面论证(对比)

  一般人相师 士大夫耻师

  孔子从师

  从师范例 古之楷模

  孔子之言

  正面论证(两部分)

  写作缘由 李蟠行古道 今之榜样

  论点:层层推论;论证:正反论证

【文言文教案】相关文章:

《文言文》教案02-12

文言文教案02-25

文言文教案03-25

文言文教案12-18

文言文阅读教案02-16

文言文学弈的教案02-26

文言文口技教案09-15

狼文言文教案04-13

文言文教案八篇01-24

【精选】文言文教案4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