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特别营救教案

特别营救教案

时间:2022-02-16 09:51:54 教案 我要投稿

特别营救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别营救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特别营救教案

特别营救教案1

  这个单元主要训练学生跟踪式阅读的能力。在处理教材与课外材料的关系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充分挖掘其价值,并由此归纳出跟踪阅读的方法。这样再迁移到课外广阔的天地,学生就不会觉得无以适从了。

  处理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课文由三个部分组成:一系列的新闻报道、一篇解说词和相关的辅助阅读资料(诸如图表、小资料、旁批等)。这就提示我们在进行跟踪式阅读时,可以有意识地寻找不同文体、不同方式的材料。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比较来挖掘所给材料的价值,使跟踪式阅读更有效果。

  所以,我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立足于对文本本身的挖掘,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了解新闻的特点、解说词的特点、辅助性资料的作用等,然后通过比较,体会到这一主题事件的意义,尝到跟踪阅读的甜头。然后再归纳出跟踪阅读的方法,并做了很具体的要求,这样,再让学生将目光投射到广阔的课外天地中,去寻找他们自己所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跟踪式阅读的训练。

  当学生真正学会了跟踪式阅读的方法后,他们的阅读视野和阅读效能将放到最大,其意义将不言而喻。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跟踪阅读的意识,学习跟踪阅读的方法。

  2.学习收集、整理、归纳信息,解读文本。

  3.在阅读过程当中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在阅读中成长。

  [教学重难点]

  掌握跟踪阅读的方法并自主向课外迁移。

  [教学安排]六课时

  1.了解新闻的特点。

  2.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3.比较新闻和解说词的异同。

  4.归纳跟踪阅读的方法。

  5.自主进行跟踪式阅读,课内向课外迁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通读八则新闻

  1.学生认真阅读前八则新闻,初晓大意。

  2.用一句话概括整个新闻事件。

  八则新闻报道了小金丝猴从遇险得救到不治身亡的全过程。

  3.小组讨论:这八则新闻的标题有哪些特点?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标题的特点:有单行标题。也有双行标题;简练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旬式整齐,讲究匀称等。标题之间的联系:按时间顺序写出了事件的始末。

  4.归纳:新闻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主标题旨在提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内容提要等。

  (新闻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但如何更有效地阅读新闻,学生并非很清楚。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自己看这一浅层次上,而有必要教给学生阅读新闻的方法。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发现新闻标题的特点和作用,这样,在跟踪阅读新闻报道时,学生可以通过新闻标题很快理清事件脉络,提高阅读效率。)

  二、细读八则新闻

  1.仔细阅读八则新闻的第l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与标题的联系、与后文的联系。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看法。

  (在交流中,学生可能会发现这l自然段在内容上是对标题的扩充,对新闻内容的浓缩;在形式上各则新闻的第1自然段都差不多。这时,教师便可出示新闻导语的概念。)

  2.归纳新闻导语的特点。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其特点是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

  (在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中,除简洁明了的标题外,导语便是对新闻主要内容的概括了。学生掌握了导语的特点,便可有效地加快阅读新闻的速度。)

  3.介绍新闻的其他组成部分:主体、背景、结尾。

  主体: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结果、原因等要素。

  背景:与事件相关的背景资料。

  结尾:是整个新闻消息的结束语,它用于提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新闻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在此教师要加以小结,让学生有完全清晰的印象。)

  4.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则新闻,划出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

  (了解了新闻的组成部分,再进行当堂练习加以巩固。特别要对学生指出的是,这五个组成部分是一般新闻所具有的,但有些新闻可能没有背景部分,有的新闻的结尾就包含在正文中,没有单独成段。)

  第二课时

  一、列时间表理清事件过程

  1.学生阅读课本第160页的时间表及旁批,在前三则新闻报道中,找出与表内各项内容相符之处,作上记号。

  (此步骤意在让学生体会运用表格的好处:直观清晰,很快就理清了事件的发展脉络。为后面的自制表格作基础。)

  2.依照时间表的样式,学生勾画出后五则新闻中的时间及事件,完成整个事件的时间表。

  (提醒学生注意:除正文外,不要漏掉课文中所提供的资料图表。)

  3.各小组合作完成一份时间表,并与其他小组相互交流。

  教师点评。

  (此步骤则是让学生学会利用表格理清脉络,依照时间顺序,将事件的过程一一列在表格中,还训练了学生的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二、初步交流跟踪阅读的感受

  1.在小组内交流:在所列时间表里,你最关注或最感兴趣的是哪些事件?为什么会对此关注或产生兴趣?你认为这个事件有哪些“特别”之处?

  参考:①营救对象特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的“国宝”野生小金丝猴。②营救规模特别:除饲养员外,各界人士都投入了营救行动中,新闻媒体、环保志愿者、儿科教授,甚至是产妇、小学生、普通市民等都积极参与了营救。③营救方式特别:产妇授乳,枕巾当尿布,住恒温箱,儿科主任会诊等。④营救意义特别:体现了人类对弱小生命的关爱,引发我们对生态平衡的思考等。

  (跟踪阅读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能对整个事件有自己的理解、感受和评论,通过前面的步骤,学生已经了解了事件全过程,在此。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事件的意义及带给人的'感受。)

  2.假如你只看到了你所关注或感兴趣的那则报道,你由此还想知道哪些情况?你会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情况、获得信息呢?

  (此环节的设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有目的有条理地搜集跟踪阅读的资料。对同一主题的新闻报道往往是大量的,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清晰的思路,搜集资料就会变得杂乱。)

  3.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阅读《生命的救助》

  1.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解说词《生命的救助》,感受字里行间的深情。

  2.在这篇解说词中,着重描写了这一事件中的哪些过程?

  ①发现垂危小金丝猴的过程。

  ②转送护理的过程。

  ③“楚楚”得名的过程。

  ④“楚楚”生病,专家抢救的过程。

  ⑤“楚楚”离去后,科学家们使之“再生”的过程。

  3.各小组任选一处细节,想象拍摄情景,并分工配音朗读。

  4.全班评比,比一比哪一组最棒。

  (解说词是配合拍摄画面的文字,所以,应该让学生尝试用想象去拍摄,进入角色去朗读解说,这样才能体会到解说词的特点。)

  二、比较新闻和解说词的异同点

  将这几处细节与新闻报道中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对这一事件过程的描述。

  不同点:新闻报道语言平实客观,没有过多的渲染,旨在报道事实,而且新闻报道来得快。而解说词描写细腻,渲染烘托,画面感很强。突出人类对这个弱小生命的关爱,还触发了我们的参与、感受和思考等。一般都在事件已经结束后,时效性不及新闻强。

  (对于同一事件,新闻报道和解说词各有所长。通过比较能让学生明白这两种方式的特点,而且还让学生在跟踪阅读中去搜集不同文体、不同方式的资料进行对比阅读。)

  第四课时

  归纳跟踪阅读的方法:

  1.根据某一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可将各种文体、各种形式的资料都收集起来。

  2.资料分类。

  一般可分为三类:事件发展过程的资料;介绍相关知识的背景资料;人们对此事件的感受和评价类的资料。

  3.将分类的资料分别进行整合,制作读书卡片。

  ①主线——列出时间表,清晰展现事件全过程。

  ②背景线——提炼出关键词或拟出简短标题,做成资料卡,以备查询。

  ③评价线——整理人们的各种观点的要点,制成评价卡。

  4.自选一个角度或一个主题,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可制作“感想卡”,也可写“读后感”之类的文章,还可鼓励学生以此事件为话题,写成作文。

  5.各小组分工合作,将读书卡片和自创作品装订成“跟踪阅读成果报告”。

  (这节课的内容是关键。掌握跟踪式阅读的方法,才能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极大扩充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在跟踪式阅读中得到最大的收获。时间卡、资料卡、评价卡、感想卡的设置,既可独立完成,也可分工完成,给学生以极大的发挥空间。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五、第六课时

  迁移阅读,当堂训练,巩固方法。各小组交流成果报告,教师指导并评价。

  方式(仅供参考、选择):

  1.教师发放一组跟踪式阅读材料(如《“勇气号”登陆火星》《伊朗大地震》《新时代的英雄——杨利伟》等相关主题资料),让学生当堂训练,并完成跟踪阅读成果报告。

  2.各小组自选跟踪阅读的主题,列出计划,进行跟踪阅读训练,最后形成跟踪阅读成果报告。阅读主题可以是大家所关注的事件,也可以是大家感兴趣的作家作品。

  (对于语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建议采用第一种方式,即教师找好某一主题的一系列材料,当然以新闻报道为主,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进行阅读训练,在此过程当中,教师也便于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步骤进行指导。对于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建议采用第二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他们自己选定主题,列好小组学习计划,进行跟踪式阅读训练。教师则可帮助各小组选择合适的主题,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搜集相关的材料,共同完成阅读报告。)

特别营救教案2

  [三维目标]

  1、学习在阅读中充分利用有效信息解读文本。学习跟踪阅读的方法,并在学习中参与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在阅读过程中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实现在阅读中成长。培养跟踪阅读的意识,在阅读中培养社会责任感。

  [预习导引]

  1、目标点击

  (1)学习在阅读中充分利用有效信息解读文本。学习跟踪阅读的方法,并在学习中参与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在阅读过程中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实现在阅读中成长。

  (3)培养跟踪阅读的意识,在阅读中培养社会责任感。

  2、学法指导

  (1)阅读前,可以先读课文前后的两段文字,领会编者的意图,从而摆正自己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确定学习的深度和拓展的广度。

  (2)立足于文本,按照书本的提示去读书,可以采用列表、勾要点等方式使事件始末渐渐浮出水面,便于整体把握文本。

  (3)充分利用文本留出的空白自己设问置疑,或做旁批。

  (4)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与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

  (5)学完本课后,可以寻找报刊杂志上追踪报道某事件的新闻来阅读,在实践中养成追踪探究、深入思考的好习惯,学会追踪阅读。

  [作者简介]

  本篇文章的作者是《武汉晚报》记者刘伟等。最后一篇文章则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解说词。

  [背景资料]

  20xx年3月12日,在湖北省巴东县原始森林里,一只刚出生两天的小金丝猴,因为意外摔伤而生命垂危。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科考队员将它带回了营地,为了抢救这只濒临死亡的小国宝,人们伸出了无私援助之手,提供了一切尽可能提供的帮助。有人妈妈的乳汁,有救护中心饲养员的呵护,有动物学家的救助,有医务人员的照料,有孩子们的牵挂,还有数不清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关心……虽然人们尽了一切努力,但最后小金丝猴还是不治身亡,面对小金丝猴的标本,人们盼望着它能得到永生,更企盼着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实现“地球家园”的美好理想。

  [题目解说]

  本文由八篇新闻报道和一篇节目解说词组成,新闻报道和解说词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报道了这一则新闻。“特别营救”指的是人们用特别的方法营救一个特别的生命。

  [文体知识]

  消息,又称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新闻指报刊的新闻栏里,广播、电视的新闻时间里经常使用的一大类文章体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二、教学过程:

  (一)字词基础

  1、字音认读

  栖(qī)濒(bīn)嗷(áo)

  潸(shān)孱(chán)噩(è)

  忱(chén)

  2、字形辨识

  3、词语补注

  呵护:爱护;保护。

  孱弱:身体瘦弱。

  热忱:热情。

  不忍释手:不忍心放手。

  潸然泪下:泪流满面的样子。

  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

  楚楚可怜:娇柔可怜的样子。

  (二)课文内容讲解

  1、结构图示:

  2、内容讲解:

  本文由八篇新闻报道和一篇节目解说词组成,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报道了同一件事。在巴东县沿渡河镇小溪村附近,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里,一只刚出生两天的金丝猴,因为意外摔伤而生命垂危,又失去了母亲的照顾。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科考队员将它带回了营地。为了抢救这只濒临死亡的小国宝,人们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提供一切尽可能提供的帮助。有产妇乳汁的滋养,有救护中心饲养员的呵护,有动物学家的救助,有医务人员的照料,有孩子们的牵挂,还有数不清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关心……虽然人们尽了一切努力,但最后小金丝猴还是不治身亡。面对小金丝猴的标本,人们盼望着它能得到永生,更企盼着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实现“地球家园”的美好理想。

  这八篇新闻报道按时间顺序报道了小金丝猴从遇险得救到不治身亡的全过程,以时间顺序排列。第一则《救救这只金丝猴》(315)叙述了遇险的小金丝猴经两名妇女的人乳喂养,野生动物救护人员的精心呵护,安全抵达武汉九峰山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第二则《5位临时“妈妈”24小时监护》(316)叙述了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为小金丝猴成立了紧急救护专班。第三则《救护“国宝婴儿”有几难请献乳汁请支援育婴箱》(317)叙述了为救国宝,晚报公布热线电话向全社会求救。第四则《小金丝猴住进恒温箱》(318)叙述了武汉市六医院为小金丝猴提供了育婴箱,小金丝猴安全了。第五则《“猴王”来救小金丝猴》(319)叙述了一个专家小组已经组成并为小金丝猴拟定了生活方案。第六则《请给小金丝猴取个名》(320)叙述了小金丝猴在精心照料下生活状况良好,并委托广大市民为金丝猴取名。第七则《小金丝猴“楚楚”不幸夭折》(331)叙述了小金丝猴偶感风寒,治疗中渐渐好转时突然出现厌食症状,突然休克,不治而亡。第八则《“楚楚”在科学中永生》叙述了“楚楚”离去后带给人们的悲痛,它被制作成标本,永生在爱它的人们心中。八篇新闻报道清晰地展现了事件的全过程,前后仅19天的时间,却紧紧地牵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新闻的主要职责是报道事实,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叙述这件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其间借助报纸这一媒体向社会求助,得到了多方回应。报纸成了一座互动平台。这一系列报道不仅仅是一个事件的跟踪报道,更是一串串跳动的、火热的心在燃烧。人类为生存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弱小动物献出的爱心,无疑成为了一串串电波,沟通着每一个生命的心灵。特别是“楚楚”标本的造型含义——“我爱你”昭示着在同一座地球家园里,生命间的互相关爱成为了人类的美好理想。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专门就这件事作了详细的采访并做了一期节目,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就是选用的这期节目的解说词。这份解说词类似于事件通讯,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触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始末,字里行间倾注着人类对生命的关爱。它的叙述方式与前面几篇新闻完全不一样,除了交代事件的经过之外,这里着重描写了几个环节:发现垂危的小金丝猴的过程,转送护理的过程,“楚楚”得名的过程,“楚楚”生病专家们抢救的过程,“楚楚”离去后科学家们使之“再生”的过程。每一处都注意突出人类对这一弱小生命的关爱,这也正是这篇解说词的核心所在。正是这样一些细致的描写,深深地打动着读者。解说词的最后提出了这一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在“楚楚”有限的生命中,我们看到了人类通过反思,正在加倍努力地去追求与野生动物、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应该说,这篇解说词以另一种视角、另一种表述方式感动着读者,引发读者的思考。如果说,在前面的新闻报道里我们看到了事件发展过程中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画面,那么在这篇解说词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事件本身的发展,还感受到了由这件事所引发的思考。

  3、写作特色:

  (1)课文的两个部分从不同角度展现同一事件,新闻报道的组合脉络清晰,便于读者把握事件始末。解说词以情动人,提升了事件的社会意义。从编者的意图来看是要让学生学会跟踪阅读的学习方式,那么前八篇新闻报道完全可以完成这一任务。首先,新闻标题格外抢眼,不仅概括了事情的发展,而且带有强烈的感情倾向。如:“救救这只金丝猴”,“救护‘国宝婴儿’有几难请献乳汁请支援育婴箱”,不仅告诉了我们金丝猴垂危的情况,而且向读者发出了求救信号,呼吁大家的关注。再如:“‘楚楚’在科学中永生”不仅告诉了我们“楚楚”的不幸离去,而且传达出人们对“楚楚”的怀念之情。其次,每篇新闻的导语都清晰地告诉了我们事件发展的概况。读者在细读之前已经能大致把握事件梗概,紧张关注的心情得以缓解。再者,八篇新闻之间依时间顺序形成自然连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读新闻的同时,读者自然形成了对事件发展的关注。每读一篇,读者都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一篇的内容,自然形成了阅读的期待。还有,新闻报道运用了它自身的媒体优势,在报纸上公布电话号码,呼吁寻找育婴箱,请大家为小金丝猴取名等等,自然激起了读者的参与兴趣,事实上当时确实有很多人通过阅读报道,参与了救助行动,阅读带动了人们的行动,激发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东方时空》的解说词再次叙述了事件的始末,但我们决不可以把它看作是简单的重复。这篇文章叙述事情经过时,画面感很强。每读一段,你的眼前就会出现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特别是有几个重要的场面,更是催人泪下。作为解说词,它应当与画面共生存,成为画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这一系列画面的铺陈中,我们逐渐被事件本身饱含的人文关怀所感动。特别是结尾处,着墨不多的点染更使这一事件的意义凸现出来,它留给我们的思考韵味无穷,绵远悠长。

  应该说,两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同一事件。因为各自不同的目的,他们有着不同的表述方式,不同的呈现方式,达到了不同的表达效果。

  (2)辅助资料的提供为读者理解文本提供了方便。课文中有几处重要资料的展示,为理解文本提供了条件。如:金丝猴的简单介绍让读者懂得为什么要用如此大的力气去救助这只小小的猴子;金丝猴的健康指数表让我们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抢救国宝五天五夜的列表让我们把握了事件梗概。这些资料都能帮助我们理解文本。它以最简捷的方式回答了我们心中的疑问。再者,文本中穿插的图片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当读者看到裹在襁褓中孱弱的小金丝猴那无助的眼神时,谁会忍心弃之不顾?当读者看到小金丝猴吮吸奶瓶的憨态,谁都会忍不住向它投去爱怜的目光,谁都想为它做点什么。看到这些照片人们自然会关注小金丝猴的命运,也会自然地投入到这个事件中去。

  3、文本旁边的提示及提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文本旁边加灰色块的批注为读者做了一些提示,帮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学习文本。如“我能否查找一些有关人、猴基因的资料,并将它摘抄或剪贴在这里。”“阅读有时需要借助相关资料。”“列出这样一个时间表很有意义。”“可以用卡片或表格的形式将它们的异同点列出来。”这些重要提示能引导学生在关键位置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再比如:“国宝金丝猴怎么了?怎么能用人奶喂养它呢?我们能救活它吗?”“金丝猴能够渡过难关吗?你的推测呢?”“你现在关注的是什么呢?”这些问题自然形成了“阅读期待”的提示,引领读者带着疑问继续往下读。再如“看到这个求助电话号码……你打算做些什么?”“人们会给小金丝猴取一个什么名字呢?你有什么创意?”这样的问题又自然鼓励着读者参与到事件中,激发着读者的社会责任感。再如:“你能体会设计者的匠心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了救助行动,他们的报道和以上报道会是一样的吗?”“我是否想象得出配合解说词摄制的电视画面?”这样的问题又能将读者引入对文本创作意图特色的探讨上。这些提问还能给咱们形成一种示范,向咱们暗示:课外进行类似的追踪阅读时,也可以像这样进行。

  4、句段品鉴:

  (1)3月18日中午12时30分,市六医院党委谭书记一行带着运行正常的恒温箱和消毒用的紫光灯赶到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时,小金丝猴正躺在纸箱内沐浴阳光。加水、通电、消毒……六医院妇产科病房护士反复向在场的野生动物救护人员演示恒温箱使用的整个过程。小金丝猴的临时“妈妈”——工程师级饲养员杨国祥则用笔一一记下。

  品析:这一自然段充分体现了我们人类关爱生命。从医院领导到职工,以及饲养员的关心,都表现出了人类对生命的关爱。

  (2)在“楚楚”有限的生命中,我们看到了人类通过反思,正在加倍努力地去追求与野生动物、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

  品析:“楚楚”虽然只活了19天,但在这19天里,人们为救助它的生命付出了辛劳与智慧,由此可以看出,人们正在反思过去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的关系,正在努力地改变这种现状。此段说明了我们人类正在正视自己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5、难点探究:

  8则新闻报道与解说词之间的关系:

  两部分以不同的呈现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同一事件,没有简单地重复,收到了不同的表达效果。解说词在叙述事情经过时,画面感很强。每读一段,读者的眼前就会出现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特别是几个重要的场面,更是催人泪下。在这一系列画面的铺陈中,我们逐渐被事件本身具备的人文关怀所感动。特别是结尾处,作者提出了这一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在“楚楚”有限的生命中,我们看到人类通过反思,正在加倍努力地去追求与野生动物、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这着墨不多的点染使事件的意义更加鲜明地凸现出来,留给我们绵远悠长的思考。

  如果说,在前面的新闻报道里我们看到事件发展过程中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画面,那么在解说词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事件本身的发展,我们还感受到了由这件事所引发的思考。

【特别营救教案】相关文章:

鄂教版教案《特别营救》02-26

营救小动物教案03-27

迷宫《营救小白兔》游戏教案01-21

《特别作业》教案08-04

我很特别教案03-09

中班游戏公开课营救小动物教案及反思04-05

《谁的房子最特别》教案04-15

小班《这样的蔬菜特别香》健康教案03-19

大班语言教案:特别的我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