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力的教案

力的教案

时间:2022-02-06 00:07:04 教案 我要投稿

力的教案模板集锦6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力的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力的教案模板集锦6篇

力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

  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

  2、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是本章的难点;

  教法建议

  一、共点力概念讲解的教法建议

  关于共点力的概念讲解时需要强调不仅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的力是共点力,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也叫共点力.注意平行力于共点力的区分(关于平行力的合成请参考扩展资料中的“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师讲解示例中要避开这例问题.

  二、关于矢量合成讲解的教法建议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矢量的运算方法,在讲解中需要从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的日常现象和规律出发,理解合力的概念,从实验现象总结出力的合成规律,由于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因此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规范性,但是不必操之过急,通过一定数量的题目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认识.

  由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首先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前面力的知识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单个力的分析过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做好规范演示.

  三、关于作图法求解几个共点力合力的教法建议

  1、在讲解用作图法求解共点力合力时,可以在复习力的图示法基础上,让学生加深矢量概念的理解,同时掌握矢量的计算法则.

  2、注意图示画法的规范性,在本节可以配合学生自主实验进行教学.

  第四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

  2、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总结,并引出新课内容.

  二、新课引入:

  1、通过对初中学过的单个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引出共点力、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同时出示教学图片,如:两个人抬水、拉纤或拔河的图片.(图片可以参见多媒体素材中的图形图像)

  2、提问1:已知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50N、80N,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教师讲解时注意强调:‘描述力的时候,要同时说明大小和方向,体现力的矢量性’)

  3、提问2、进一步在问题1的基础上提问,若F1、F2的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答案后,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

  物体受几个力共同作用,我们可以用一个力代替这几个力共同作用,其效果完全相同,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已知几个力,求它们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指明: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力方向相同.

  4、提问3、若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又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

  教师出示投影和图片:两个学生抬水对比一个同学抬水,让学生考虑:一个力的效果与两个力的效果相同,考虑一下是否“合力总比分力大”?

  5、教师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演示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演示实验可以参考多媒体素材中的视频文件);

  演示1:将橡皮筋固定在A点,演示用两个力F1、F2拉动橡皮筋到O点,再演示用F力将橡皮筋拉到O点,对比两次演示结果,运用力的图示法将力的大小方向表示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获得和理解力的平行四边性法则,在实验前,教师可以设计F1、F2的大小为3N和4N,两个力的`夹角为90度,这样数学计算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会发现F1、F2和F的关系满足勾股定理,进而得到力的平行四边性定则,教师总结: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作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

  6、学生可以通过分组实验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性定则(可以参考多媒体资料中的视频试验):

  试验器具:一块方木板,八开白纸两张,大头钉若干,弹簧秤两个,橡皮筋一个,细线若干,直尺两个,

  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组装好试验设备,进行试验验证.

  强调:需要记录的数据(弹簧秤的示数)和要作的标记(橡皮筋两次拉到的同一位置和两个分力的方向)

  7、教师总结:经过人们多次的、精细的试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对角线与合力重合,力和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8、让学生根据书中的提示自己推倒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式.

  三、课堂小结

  探究活动

  关于“滑轮”问题的研究

  题目

  关于“滑轮”问题的研究

  内容

  在初中学习的有关滑轮问题后,对“定”、“动”滑轮作用的理解,尤其是动滑轮的使用时,是否一定省力?研究一下初中的物理课本,在什么条件下,应用动滑轮省力最多?观察生活中应用滑轮的实例,说出自己的心得,或以书面形式写出相关内容以及研究结果。

力的教案 篇2

  教案示例·力的测量

  课时:1课时.

  教学要求: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2.知道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教具:拉力器,弹簧测力计.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5分钟)

  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到讲台前,分别拉拉力器.要求其他同学观察,然后回答: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本节学习力的测量.

  板书:二、力的测量

  二、力的单位(5分钟)

  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为纪念牛顿而命名.

  板书:1.力的单位;牛顿.

  拿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提起质量为1kg的物体的力约为10N.

  举起20kg的'小孩的力约为200N.

  三、弹簧测力计(10分钟)

  说明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根据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制成.

  让学生拿起弹簧测力计,观察它的构造:弹簧、指针、外壳、刻度、挂环、挂钩.

  介绍使用方法:

  1.观察刻度、零点——不用力拉秤钩时,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量程多大?分度值代表多少牛顿?

  2.使用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量程.

  3.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板书:2.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四、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20分钟)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分度值:

  水平拉木块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块的力:

  拉断头发的力:

  五、小结.

  教案示例·力的测量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力的教案 篇3

  课程学习目标目标解读

  1.理解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能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3.深刻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意义,能熟练应用相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三种力的认识是本章的基础,物体的受力分析必须准确,再利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来解决问题。

  课程导学建议重点难点掌握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特点,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本章复习课建议用1节课的课时,关键仍然在对基础问题的复习上,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及对其大小、方向的认识,并能够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现阶段受力分析也只分析物体受力个数比较少、简单的情况,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课前

  准备本章知识学生的'掌握情况可能有比较大的差异,要了解大多数学生处于什么状况。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收集学生提出来问题,注意一题多解的准备。

  导学过程设计

  程序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媒体运用

  预习过程梳理知识确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回顾本单元内容,可以查阅教材和以前的学案,对本章内容的知识体系和重点难点有所了解。PPT演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完成学案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学生填写学案的情况。尽可能多得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至少完成单元体系构建的内容。

  结对交流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交流,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效果情况。就学案中有疑惑的内容与结对学习的同学交流。

  课堂探究

  小组讨论

  小组展示

  补充质疑

  教师点评主题1: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总结弹力、摩擦力的特点,如何判断弹力、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1)分析甲、乙两位同学谁对谁错,为什么。

  (2)说说对于发生微小形变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以及静摩擦力,我们该采用什么方法判断。

  (3)说说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口头表述

  主题2:受力分析

  总结受力分析的步骤,介绍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择。(1)画出各图中物体的受力情况。

  (2)结合第一问中所画的受力分析,思考一下画受力分析的步骤。

  (3)说说受力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口头表述、板书

  主题3:将已知力F分解成两个分力F1、F2的情况

  让学生掌握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特点。依次分析下列问题:

  (1)已知两个分力F1、F2的方向,求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能分成几组情况的分力?

  (2)已知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大小,求F2的大小和方向,能分成几组情况的分力?

  (3)已知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分力F2的大小,求分力F1的大小和分力F2的方向,能分成几组情况的分力?口头表述

  讲练结合独立分析思考根据具体情况与部分同学(特别是各小组组长)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侧重受力分析和力的合成与分解。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全,小组同学都完成后可交流讨论。

  拓展一、对弹力的理解

  拓展二、对摩擦力的理解

  拓展三、物体受力分析常用的方法

  拓展四、力的合成与分解PPT

  拓展技能检测视学生基础和课堂时间、教学进度决定是否作要求教师未提出要求的情况下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主完成PPT

  记录要点教师可在学生完成后作点评学生在相应的位置作笔记。PPT

  总结反思知识总结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有没有必要总结或部分点评一下。学生就本节所学做一个自我总结,之后可小组交流讨论。PPT

  感悟收获注意有代表性的收集一些学生的体会,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根据自己的感受如实填写

  根据自己的思考找出解决方案

  课外拓展无

  板书设计课时2.7《力》整合与评价

力的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愿意跟读儿歌,能与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2、知道上幼儿园是很快乐的,小朋友在一起很开心。

  3、幼儿能积极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一课时:

  一、活动准备:

  1、幼儿园的背景图课件

  2、儿歌中的动物图片

  3、字卡

  二、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生谈话

  1、小朋友们喜欢幼儿园吗?

  2、表扬班上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引出儿歌中的小动物。

  (二)、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儿歌,幼儿欣赏。

  1、看看有谁来上幼儿园了?

  2、它们来幼儿园的时候怎么样?

  3、小朋友来幼儿园的时候脸上怎么样呢?

  (三)、看字卡和图标,逐句理解儿歌内容。

  1、看字卡、图标学念儿歌。

  2、边念儿歌边表演。

  (四)、总结:幼儿园真好,有许多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戏,很开心。

  (五)、识字游戏

  三、活动建议: 动物课件要做得形象、美观。

  四、活动评价:

  1、让幼儿有喜爱上幼儿园的情绪。

  2、让幼儿会独立地念儿歌。

  第二课时:

  一、活动准备:教学课件、幼儿用书、故事字卡

  二、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操作幼儿用书,感受、复述故事 ,幼儿练习翻书、定位

  (二)提问:

  1、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引导孩子能以小象的口吻自我介绍“我是一只??这是我的好朋友??”)

  2、请你摸一摸。(让孩子逐一摸图中的'小狗、小猫、小兔、小鸟)

  3、用“我是??”句式,以小动物的口吻自我介绍。

  4、瞧!这些玩具朋友变成小页码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在后面找到他们吗?

  (让孩子找一找小狗、小猫、小兔、小鸟所在的页) 教师带领幼儿边指图边复述

  (三)提问:

  1、翻书:谁来上幼儿园了?他们怎么来幼儿园的?

  2、小鸡在幼儿园里做什么?

  3、小朋友在幼儿园做什么?他们开心吗?

  4、你在幼儿园过得开心吗?

  (四)、识字游戏,复习巩固关键字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倾听的同时,感受到语言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

  以培养他们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附儿歌:

   大家来上幼儿园

  小猫来上幼儿园, 看见老师笑眯眯。 小狗来上幼儿园, 排队走路一二一。小鸡来上幼儿园,

  我也来上幼儿园,唱歌跳舞做游戏。朋友多呀真开心,真开心!

力的教案 篇5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教你学一招,要求学生和别人交流自己拿手的本领。

  一、教学前,详细布置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道具、作品或展示的材料。

  二、创设互教互学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交际兴趣。

  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绝招,如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

  2、说说自己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本领,再说说自己的招好在哪里,有哪些独到之处。

  三、示范交际。

  1、一个同学教,一个同学学;

  2、扮演记者,对某个学生进行采访;

  3、然后引导学生对示范交际活动进行评议,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心内容;

  4、你准备教别人哪一招?这一招好在哪里,是怎么练成的;

  5、提醒学生交际时要注意的问题:不但要讲述清楚怎么做,还要解决学本领的同学提出来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四、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组合,互教互学。

  五、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和表演,大家共同评议,谁说得最清楚,谁的本领最拿手。

  六、建议学生把自己学到的本领或窍门向家人或朋友介绍、演示,以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

  【习作】

  一、引导学生回忆,和同桌说一说自己都会哪些本领。

  二、教师巡视,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当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积极好学的'精神,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

  三、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习作提示,并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学会的本领清楚地告诉别人。提醒学生注意这次习作的要点:要说明白自己学的是什么本领,要写清楚自己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题目可以用我学会了,也可以自拟。

  四、学生构思后进行自主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并巡视,以便做到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心中有数,然后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习作(如,过程写不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六、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誊抄。

  【我的发现】

  这个栏目,共有10组词语,每个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的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组两个词语中带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左边词语里带点的字都是右边词语里带点的字的声旁。这是很多形声字的共同规律。

  一、学生自读,自主发现

  二、积累词语。

  三、引导学生用带点的字扩词,以加深理解,巩固运用;

  四、启发学生再写出一两组有相同规律的词,如,羊群海洋,弯曲海湾,青山清晨。

  【日积月累】

  一、我会填

  1、根据已有的语言感受自主填写。

  2、同桌交流。

  3、根据汇报情况,引导渗透的地得的使用,让学生通过练习丰富语言,形成语感。

  4、补充练习,让学生在感知大量的语言现象中发现规律,获得感性认识。

  光彩夺目的(焰火)(宝石)

  清澈见底的(小溪)(池塘)(湖水)

  弯弯曲曲地(流淌)(伸展)(流向远方)

  和颜悦色地(说)(讲)(批评)(点点头)(看着我)

  鲜花开得(很美)(正艳)(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织锦)

  时间过得(太快了)(真慢)(像闪电一样)

  三、读读背背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把这些成语放在语言环境中,让学生通过读句子体会成语的含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大致了解成语的意思。

  3、积累与应用。

  【趣味语文】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

  2、根据画面以及自己的成语积累,猜出谜底: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

  3、汇集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或编制此类谜语,开展猜谜活动。

  4、如,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画蛇添足,掩耳盗铃,狐假虎威

  5、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带数字的或带大小的成语。如,五彩缤纷,三头六臂,九牛一毛,千钧一发,万紫千红;大同小异,小巫见大巫,小心翼翼,大快人心,大风大浪,大吃一惊,大吹大擂,大摇大摆,大失所望。

力的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2.了解学习-些保护视力的有关常识,逐步养成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提供一本可供教师讲故事用的大图书《倒霉的大近视限》

  2.提供做游戏用的眼罩。

  3.“幼儿看电视时间”记录卡。

  4.与幼儿共同制作保护视力安全图或“公约”图。

  提供有关材料:现成的可剪剪贴贴的画片、作底版用的旧挂历(反面)胶水、剪刀、彩色笔。水粉颜料等等。

  活动流程

  感知讨论 操作实践 强化巩固

  1.引导幼儿感知、讨论有关“近视眼”的问题。

  建议教师根据班级实际,循序渐进地开展以下-些活动。

  活动-:在图书区内摆放一本自制的大图书《倒霉的大近视眼》,并提供录音,供幼儿阅读。

  活动二:启发幼儿观察、了解周围一些“近视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哪些不方便,有哪些困难,以及形成“近视眼”的原因。

  活动三:带领幼儿共同访问几位“近视患者”,或请他们来到幼儿园,讲讲自己的“苦恼”。

  活动四:择时开展讨论活动:

  设问:你周围有哪些人也是“倒霉的近视眼”?他们在生活、工作、学习时有哪些不方便?碰到过哪些不愉快的事?遇到哪些困难?“近视眼”不能干哪些工作,为什么?他们怎么会变成“近视眼”的?“近视眼”能不能从小预防?怎样预防?

  2.以集体或分组的形式,开展操作实践活动。

  活动一:《学学、做做》

  结合-些用眼要求较高的活动,向幼儿介绍一些看书、写字、绘画剪纸等活动中保护视力的常识,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实践。看书、书写或绘画时,要有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眼睛离视物30厘米左右。(可让幼儿坐在桌前学学、做做棗将胳膊肘撑在桌上,将小臂和手掌伸直,中指点到鼻尖或额头,即距离30厘米左右)。

  不在过强、过弱的光线下看书、绘画或制作手工作品。(可与幼儿共同看一看、找一找,活动室的哪些部位光线过强。过弱,不宜开展上述活动)。

  看书、书写及绘画等活动的时间,每次约30~45分钟,进行这些活动后,最好能向远处望一会儿。(教幼儿学习用定时器。闹钟,或看时钟来控制时间)。

  不躺着、走着,或者在动荡的车厢里看书。(可演个小小哑剧)。

  活动:《看电视和玩游戏机》。

  在组织幼儿看电视、玩儿童电脑游戏机前介绍保护视力的常识,鼓励幼儿积极实践。尽可能坐在电视机的正前方,距离不小于2米。

【力的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力的教案02-10

力的教案范文02-20

神奇的力教案05-09

力的图示教案02-15

《神奇的力》教案04-03

神奇的力教案02-25

精选力的教案八篇01-16

《摩擦力》教案02-17

《二力平衡》教案06-12

神奇的力活动教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