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教案

时间:2022-02-02 01:16:53 教案 我要投稿

环境教育教案模板汇编10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教育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境教育教案模板汇编10篇

环境教育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认识动物的变化,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了。这是你发现动物有什么变化?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活在线》学生自学课文讨论:你获得什么知识?

  小结:大雁南飞,队伍成一字形,飞行68—90千米。

  2、学习《追根求源》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动物为什么离开自己的家园?

  小结:

  (1)雁南飞

  (2)逆流而上的鲑鱼

  (3)白鹭南飞

  三、环保在行动为动物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四、总结

环境教育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水污染、水体污染、水体污染元的含义,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2、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过程及其防御措施

  3、了解水污染的防治原则及其含义

  重点难点:水污染的类型、水体富营养化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水污染概述

  1、概念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体的自净能力

  物理净化:混合、稀释、挥发、扩散、沉淀等

  化学净化: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凝聚等

  生物净化: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同化、氧化、分解等

  3、水体污染物水体污染源

  4、水污染的类型

  (1)化学性污染

  ①无机污染物质: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主要是污染使水体的PH之发生变化,阻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

  ②无机有毒物质:重金属中具有潜在长期危险的物质-汞、镉、铅、砷等元素

  ③有机有毒物质:化肥、农药、多环芳烃、芳香烃-人工合成,很难被分解

  ④需氧污染物质: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在微生物作用下能分解,但需要大量的氧。

  ⑤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中的含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农田排水中残余的氮磷物质。

  ⑥油类污染物质:主要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尤其是海洋采油和邮轮事故

  (2)物理性污染

  ①悬浮物质污染: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泡沫塑料。悬浮物质影响水体外观,妨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氧气的融入,对水生生物不利。

  ②热污染:来自工业的冷却水,没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可能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的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毒性增加等现象。

  ③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矿藏的开采、核试验和核电站的建立,使放射性废水、废物增加

  (3)生物性污染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后,往往带入一些病原体生物,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5、世界水日:1993年起,每年的3月22日6、水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7、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指水中含有较多的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氮和磷。植物主要是藻类等浮游水生植物,一旦氮磷达到一定的浓度,藻类就会疯长,他们聚集漂浮在水面上,在海水中叫赤潮,在淡水中叫水华赤潮不仅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也发生在温带甚至寒带地区,尤其是封闭的港湾更有利。

  水生植物疯长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只是水中的含氧量不足;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强,也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所以水中的浮游动物就因缺氧而死亡。

  8、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措施

  (1)防止营养成分进入水体;

  (2)控制水体中的藻类繁殖

  ①实施“禁磷”

  ②控制农田污染

  ③污水处理采用蒸馏、电渗析、离子交换等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控制污水中的氮、磷的排放量

  ④人工水体净化⑤植物净水

  二、水污染的防治

  1、水污染防治的原则:预防、治理和管理预防主要是指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治理是通过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确保污水在进入自然水体前,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管理就是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

  2、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

  3、清洁生产的特点

  (1)清洁生产提倡的是以预防为主

  (2)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集约型的增长方式

  (3)清洁生产体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4、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基本方法

环境教育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

  2、知道温室效应对人类的作用弊大于利;

  3、结合温室效应的成因学会缓解温室效应的途径。

  教学重点温室效应的危害

  教学难点减缓温室效应的途径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温室效应

  -介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地面起到了类似暖房的玻璃罩或塑料大棚的作用,提高了地表的温度,通常称为“温室效应”。(可用图示)

  -回忆:塑料玻大棚、璃暖房的作用。理解温室气体增多的主要原因:

  1、矿物燃料燃烧排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

  2、毁林,导致大自然消耗二氧化碳的量减少。

  二、温室效应的利与弊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资料,并尝试进行归纳、整理。对学生的结论加以肯定,再展示自己的结论:温室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有好处,但更有弊端,体现在:

  1、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城市和部分岛国的淹没;

  2、部分陆地气温过高,将带来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

  3、生态系统将失衡,部分物种会灭绝;

  4、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受到严重威胁。阅读资料,归纳、整理教材,并交流、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面对温室效应我们能做什么

  -介绍《京都议定书》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提供两条思路:

  1、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增加大自然对二氧化碳的消耗。

  -讨论美国拒签《京都议定书》的目的的危害,形成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热烈讨论缓解温室效应的可行性途径和实际操作。

  对应措施:

  四、教学反思:

  1、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垃圾能等;

  2、植树造林,从我做起。

环境教育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调查、统计,了解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

  2、通过谈话、讨论、听故事,了解摩托车、汽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3.从身边事入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什么是绿色出行

  教学难点:培养绿色出行意识

  教具准备:

  1、调查表

  2、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步行人的标记各二

  教学设计:

  一、以路人和家长为对象进行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出行方式。

  "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调查了人们出行时最常选择的方式,同学们都

  把它记录在调查表上了,现在,谁来告诉我你调查的结果是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二、说出自己调查的结果,并固定在相应的标记下面,分辨出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最少。

  1、"谁来告诉我,加上之前我们调查的和刚刚调查的.,你的结果又是哪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2、"我们来看一下,调查出来的结果中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出行方式,并阐述理由

  1、"同学们如果现在你要外出,你最喜欢哪种出行方式?"

  2、阐述理由。

  四、看课件故事,了解汽车、摩托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选择科学的出行方式。

  五、请进行第二次选择

  "如果你现在又要外出,你又会选择什么出行方式呢?为什么?"

  六、制作"绿色出行宣传单"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一起来做一回"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自己来制作"绿色出行宣传单",然后我们一起到社区向大家去宣传"绿色出行"的知识。

环境教育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世界资源环境问题。

  2.使学生知道不良饮食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3.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不良饮食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养成勤俭节约环保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一、引入

  当今和未来世界人类面临资源匮乏、河流污染、空气浑浊、垃圾成山等资源环境问题的威胁。其实,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加注意,一些良好的环保习惯就养成了。也许环保习惯可以从餐桌上开始,我们可以用"吃"来传达对地球的关爱。

  (板书课题:饮食与环保)

  二、学习新课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可见粮食对于人类是何等的重要。

  同学们想一想:

  1.你平时是否注意节约粮食?

  2.你身边有没有浪费粮食的现象?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畅所欲言

  1998年我国首次颁布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营养宝塔",提供了合理选择食物的.指南。

  想一想: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营养宝塔"告诉了我们什么?

  你的饮食是怎样安排的,你认为合理吗?

  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三、小结

  为了环保,我们要食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环境教育教案 篇6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工业的生产,人们都在充分地挖掘利用地球上的资源,以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但也给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危害为了人类,为了自已,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我们要从孩子抓起,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已。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小学起就有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美德.对小学生实施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具备环保意识与环保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有学生32人。他们掌握的.基本知识比较少,虽然可能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二、教学目的:

  1、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思想教育: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3、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

  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4、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四、教学内容:

  1、从我做起,保护绿色生命。

  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提高环保意识,激发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自觉投入到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之中去。

  教学重难点:

  充分认识保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其迫切性和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密切关系,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脏物,不践踏草坪,不随意摘花摘叶。

  2、节约用水。

  教学目标:

  学生知道水的分布,了解物质的简单分类,有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重点难点: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了解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我们周围的动植物,认识自然、亲近、热爱大自然的目的。

  重点难点:

  人 与动植物和谐相处,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4、收集废品,建立“绿色银行”。

  教学目标: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收集废纸、废报纸、饮料瓶等物品,建立“绿色银行”。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收集废纸、废报纸、饮料瓶等物品,建立“绿色银行”。

  五、具体的措施

  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六、问题研究与教学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环境教育教案 篇7

  主题来源: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中,环境对学生心理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有段古文这样写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短短数语,表明了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因为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的教室中度过的,所以教室环境的好坏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而从一个教室环境的布置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整体面貌。教室布置在教学情境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一环,它具有欣赏、教学及创作的功能,若能发挥得当,更能激励人心,鼓动、激励学生之功用。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教室里环境问题的种类,以及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

  2、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你身边的小事做起。

  3、通过各种活动,学生了解解决教室环境问题的方法,开展创建绿色教室行动。

  活动课时:2——3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一、引出话题

  师:学校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的教室中度过的,所以教室环境的好坏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而从一个教室环境的布置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整体面貌。你们知道我们教室里有没有环境问题?如果有,有哪些?

  学生小组讨论。

  二、确定活动内容

  根据学生讨论环境问题,同时结合《环境教育》六年级下册P29上图,启发学生归纳到以下几个主题:

  1、噪声问题

  2、光污染问题

  3、垃圾问题

  4、粉尘问题

  5、其它

  三、根据学生的讨论主题,结合自己的喜欢的情况进行分组。

  四、各小组根据自己的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师重点指导:(出示活动计划的表格)第一栏内填写组员分工情况,第二栏内写下小组成员讨论出的`活动步骤与策略,第三栏内确定活动所用的方法……

  小组活动

  活动主题:

  活动地点:

  活动方式:

  时间安排:

  小组分工:

  活动准备:

  第二阶段:

  1、各小组按各自的主题进行活动

  2、老师及时了解各组学生活动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第三阶段:

  1、各小组交流活动所得

  2、全班一起讨论如何解决教室里的环境污染,怎样创建绿色教室?你为创建绿色教室做了些什么?

  各组展示一些有特色的成果。

  3、说说活动后的体会。(先由说代替写,在说的基础上再过渡到写体会)

环境教育教案 篇8

  人口与环境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问关系的能力。

  3.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本课重点。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本课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我国资源国情资料,思考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

  学生:查阅资料。

  教学设计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地球一一她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亲;她是保护这些生命得以成长的本源;她蕴藏着一切现代文明;她象征着我们最本质的财富。地球一一她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希望,是我们世代延续的生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小结:要善待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二、教育活动

  活动一: 世界地球日 的来历

  板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们共同的家园

  你知道 世界地球日 的来历吗?你了解现在地球的处境吗?

  思考举例:

  (1)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乱采滥伐,破坏植被等;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4)根据前面提供的材料,地球的命运应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人类的觉醒,爱护地球,共同创造美好家园;一种是任现状恶化下去,最终使人类失去生存的空间。

  原因: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板书: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活动二:开动脑筋,描绘明天

  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呢?悲观主义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人们承认面临着严重危机,但是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板书: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其实质都是发展问题。在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人们的共识。

  板书: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出示材料: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请你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这次讨论会写出主题发言要点。

  小结:

  (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为实现人与自然相处和谐,就必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得经济的一时发展。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才能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那么,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一下,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我们共同的家园

  1.我国的资源国情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

环境教育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通过认识植物的变化,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离不开矿藏。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江河。离不开山岗,离不开森林。离不开草原,离不开土地。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活在线》学生自学课文讨论:你获得什么知识?

  小结2、学习《追根求源》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枫叶为什么红了?

  小结3、自学《二十四节气》

  三、环保在行动

  1、调查小麦、美化、玉米、大豆、白菜播种后时间、和收获时间。

  2、调查借助自然气候应当干旱、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措施

  3、考察一种作物的耕作时令并亲自种植。

  四、总结

环境教育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2、初步感受参与整洁漂亮的教室创设活动的乐趣,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设计:

  活动一: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整洁、漂亮的教室是怎么样的?

  2、我们的`教室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3、怎样使教室更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让学生关心自己的学习环境,提出我们可以具体做些什么,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认真做好每天的值日生工作。

  活动二:带领学生去参观其他班级,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的积极情感。

  活动三:分组讨论

  1、保持环境整洁,我能做到哪些?

  出示几张图片,对照图片,说说自己哪些做到了,做到的学生发一颗五角星以表示鼓励。

  2、还没有做到的,我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懂得,要创设一个既整洁又漂亮的教室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要从我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活动四:实际行动

  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打扫教室。

【环境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环境教育教案02-20

环境教育教案01-17

中班环境教育教案03-23

年级环境教育教案08-12

精选环境教育教案三篇01-30

环境教育教案五篇02-01

精选环境教育教案四篇02-01

环境教育教案(精选15篇)03-02

【精选】环境教育教案三篇02-14

环境教育教案15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