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桥教案

桥教案

时间:2022-01-29 16:59:16 教案 我要投稿

桥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桥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桥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德育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知识点: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能力点: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周密的特点;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及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异。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

  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能把事物说明白;而说明方法则是为说明事物的特点而选择的。在本文中,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举典型实例,它在课文中占的比重大,说明作用显著,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本质特点,因此,应把对实例的分析放到重要位置,把实例与事物本质特征的关系讲明白。

  学习说明文语言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语言来完成,也可以与略讲其他说明方法(如打比方)和学习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结合进行。

  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检查预习,解题。

  1.注音:弧形、拱桥、陡坡、和谐、饮涧、匀称、桥墩、郦道元

  2.解释词义和字义:惟妙惟肖、和谐、匀称、古朴、巧妙绝伦

  以上两项可利用多媒体出示小或利用投影显示。

  3.讨论课题。

  (1)分析“中国石拱桥”的短语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

  中心词—“桥”

  几个定语—“中国”(的)、“石”材(的)、“拱”形(的)

  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2)“拱”字释义。

  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

  ――“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环绕”、“弧形”。“拱桥”,也是这样。

  4.解题: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

  请问:桥有哪几类?

  ――首先应明确分类标准。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建材分,有石材的木材的、钢材的;按形状分,有平形的、拱形的。这篇课文用三个定语对”桥”做了明确的限制。那么,这种“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个特点介绍给大家的,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搞清的两个重要问题。

  三、点拨阅读

  (一)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说明文特别讲究说明的顺序,这一点,我们在初一学《大自然的语言》等课文时已有了一些了解。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用三分钟时间找出各段讲的是什么事物,读时要用笔在课本上标注。

  教师归纳。板书:

  石拱桥:(1-2)中国石拱桥:古代状况(3-9)中国石拱桥:当代发展(10)

  1.石拱桥的特点。

  找一位同学朗读第1、2段,其他同学找出说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教师归纳。板书:

  出现—较早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作者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可组织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点明,视时间而定)

  —神话把虹比作桥,诗人把桥比作虹。桥虹互比,既说明了桥的形状,也说明了桥的优美。打比方是为了说明,有赞美之意,但语言简洁,适度得体。

  “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既说明了石拱桥出现较早,更说明它结构坚固。

  第1段说明石拱桥形式优美,第2段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体现了从外到内的写作顺序。“不但……而且……”递进关系,准确体现并强调了这一点。

  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3段开始说明中国石拱桥。同学们划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看看,上两段提到的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中国石拱桥是不是也有,中国石拱桥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教师归纳。板书:

  悠久的历史—历史悠久

  几乎到处都有—多而广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多样杰出

  从时间来看,中国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居领先地位。根据:(一)“悠久”更强调了时间早;(二)“旅人桥”“可能是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从形式、结构上看怎么样呢?这一段中对中国石拱桥用“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做了肯定,而且表明我们的石拱桥是“惊人”的桥中之杰。除此之处,我们中国的石拱桥还有数量多、分布广,有的宏大,有的小巧,形式多姿多彩的独到之处。可见,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州桥和卢沟桥就是这惊人杰作的代表。作者通过对这两座桥的介绍更好的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中国石拱桥的杰作之—赵州桥。

  文章在4、5两段对赵州桥做了介绍。在阅读中标注有关语句,看看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看看哪些是石拱桥共有的,哪些是赵州桥独具的杰出之处?

  教师归纳。板书: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是中国石拱桥中惊人的杰作一,它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对这一点,文章在第4段中先做了总体介绍。“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说明了出现早,“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说明了它的坚固及美观。同时,赵州桥又有它独具的特色,的确不愧为惊人的杰作。

  第5段桥的长、宽数据,表明它惊人的雄伟。接着指出它设计科学,技术巧妙,这是从总体上介绍赵州桥杰出的原因。下面从四个方面具体说明它的科学与巧妙。同学们应注意,每个方面都不只介绍了特点,而且说明了这样设计施工的原理。这正是说明文的特点:就事物及其道理做解说。

  ①一个“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当时世界之最的大拱,怎么保证交通便利?

  —赵州桥的设计者打破常规,将桥洞做成弓形,桥面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可以说的确巧妙。

  ②这样一座大桥,又是独拱桥,用石材多,对两岸桥基压力会很大,怎么办?

  —汛期河水暴涨,会对桥身猛烈冲击,怎么办?设计者创造性设计,拱上加拱,不但一举两得,而且收到了美观的奇效,不愧巧妙绝伦。

  ③桥如此长,如此宽,怎样保证它的坚固?怎样便于施工?

  —设计者匠心独运,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弧形桥洞,真是制造奇特。

  ④除了结构奇巧之外,赵州桥的形式也匀称美观,同四周的景色配合和谐,艺术价值也是不朽的。

  值得注意的,还有:作者前引张嘉贞的话说明桥的构造奇特,后引张鷟的话说明桥的形式美观,最后点明赵州桥是以李春为代表的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先总后分再总,把赵州桥的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

  四、课堂小结

  赵州桥独具的特点有力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是位于洨河上的独拱石桥,接下来,文章又举出了永定河上的多拱石桥卢沟桥,这就印证了中国石拱桥数量多、分布广,形式多样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1.思考:赵州桥的独具特点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什么关系?

  2.完成练习一、二(其中卢沟桥的一部分作为预习,先不填入表格,但要在课文上标注。)

  3.预习、思考三、四、五。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说说赵州桥的独具特点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之间的关系。

  2.说说卢沟桥的特点。

  二、导读新课

  1、中国石拱桥的又一杰作――卢沟桥。

  卢沟桥是中国石拱桥又一个惊人的杰作,已经请同学们做了预习,现在我们讨论一下,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

  —地点,在永定河上,永定河是比洨河更宽的大河。

  —时间,比赵州桥晚些,但距今也已八百多年,称得上历史悠久。

  —桥比赵州桥长得多,略窄。桥面更平坦。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它是靠石砌桥墩联成整体抵御洪水的。

  —它也很美观,尤其是柱头上千态万状的石狮子别具特色。

  —卢沟桥在中外都享有盛誉,并且是抗日战争的纪念地。

  归纳、板书:

  上节课我们总结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除了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出现较早,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之外,还只有历史悠久,数量多、分布广、多样杰出的更突出的特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典型实例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些特点。其中,文章介绍得最充分的是它们的杰出:巧妙、奇特和精美,因为这方面最能说明中国石拱桥在结构坚固、形式优美方面的突出成就。说明事物时如何选择实例,如何运用实例,这篇课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2、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指名朗读第9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标注、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

  —原因有三:首先,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赵州桥、卢沟桥正是杰出代表);再其次,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民的勤劳智慧,才可能利用丰富的石料,才可能发扬优良的传统。

  3、中国石拱桥现代的发展。

  齐读第10段。思考: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呢?

  —长虹大桥,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拱长一百一十二点五米,是赵州桥的三倍。双曲拱桥,世界上仅有,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最长一孔一百五十米。这种钢筋混凝土拱桥继承发展了石拱桥的传统。

  这种新发展,新成就,是因为一条新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

  4、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严密。

  讨论课后练习,教师归纳。

  这篇说明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把中国石拱桥介绍得清清楚楚,是和它出色的运用了说明文语言分不开的。有四个方面值得同学们体会学习。

  (1)语言平实简洁,描写有度。

  这篇课文与《辞海》条目属同一文体,只是进一步说明了卢沟桥这种结构的原因。这篇课文也有描写,但是很适度。例如第1段把桥比作虹,是为了说明桥的弧形形状,赞美之情暗蓄其中。

  说明卢沟桥的`石狮,做了描写,体现了感情,但并没有纵情写下去,而是适度收止。说到卢沟桥是抗战圣地只有三句话:一句说明纪念意义,一句说明战争发生时间、性质,一句说明反侵略战争的领导者和它的结果,言简意赅。

  (2)运用说明方法,目的明确。

  文章为了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往往要用各种说明方法。同学们要注意体会,运用哪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介绍有关知识,说明事物特点。

  引用古籍—“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知其所以为’。”

  列举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使用比喻—“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加以描述—“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进行解说—“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正是这些平实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达到了说而明的效果。

  (3)精心推敲词语,讲究分寸。

  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如列举的时间、数据,又如对某些时间、程度的限制;有些词语则表示着一种估计。无论哪一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依据只有一个:符合实际。

  例如,说到“旅人桥”,在“石拱桥”前用了“可能”(表示估计)“有记载”(做了限定)“最早”(在估计、限定后对时间做了肯定的限定)三个定语,说明得一清二楚。又如,对赵州桥的说明用了这样两个定语:“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其中第二个定语说明了赵州桥历史悠久,但它只有在第一个定语限定之下才是准确的。“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到处都有”体现“数量多、分布广”,但只有在“几乎”的限定之下才符合实际,才准确。卢沟桥“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是核实了十一个石拱长度之后的结论。曾有学生就此事向茅以升询问,茅以升回信一一列举了十一个石拱的长度,的确无一相同。看似平易的一句话,却体现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说明文语言这方面的要求,在这篇课文中特别体现在定语、状语和补语的运用上,同学们可注意体会。

  4.注意词句顺序,周密合理。

  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并列的。“不但……而且……”,体现着一个合理的顺序,不能删掉,它联结的内容次序也不能颠倒。

  肩上小拱是赵州桥首创的主要特点,最能说明赵州桥的巧妙奇特,而拱圈也见于其他拱桥,比起肩上小拱相对是次要的。

  先总说赵州桥外形和设计施工的特点,再分四点具体说明,先总后分,给人清晰印象。又如,说明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用“首先”“其次”“再其次”,表示分项说明,由人到物,由主到次,顺序合理,标示清晰。

  三、课堂小结

  在同学们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1.本文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和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2.本文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特点,并分析了原因,介绍了发展状况。

  3.本文在说明语言的运用上非常出色:简洁、平实、准确、周密。语言风格与记叙文不同。

  四、布置作业

  1.请理清关于赵州桥、卢沟桥的文字的说明顺序。

  2.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3.揣摩语言。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

  —不能互换。因为课文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所以第一句紧扣题目,使用“石拱桥”的概念。远古时候,人们只能以神话的形式认识世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这里只能用“桥”,才能跟“神话”相照应。至于“把拱桥比作虹”则紧扣“拱桥”桥洞呈弧形的特点。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③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④《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粗的词能否去掉?)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⑤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⑥(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⑦A.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B.卢沟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学生朗读句子,思考、体会,同桌之间交流。教师点化: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综观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

  学生找语言准确、严密的例子在班上交流。

  附: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出现-较早

  石拱桥的特点 形式-优美

  中国石拱桥 结构-坚固

  的特点 多而广、历史悠久 、多样杰出(赵州桥、卢沟桥等)

  说明文语言特点:

  (1)语言平实简洁,描写有度

  (2)运用说明方法,目的明确

  (3)精心推敲词语,讲究分寸

  ●活动与探究

  1、课后写练

  (1)我们的生活,桥梁无处不在。你走过的一些桥,也许只是“步石”桥、独木桥,也可能是高大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桥,可能已经有些年头,也可能新修建不久。不管怎样,它们都各有作用,在构造及建筑材料上各有特色,请仔细观察它们,并了解、搜集有关它们的修建情况等资料,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介绍性文字,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一座熟悉的桥梁。

  提示:要求写成说明性的文章,不要在有关桥的故事、对桥的感情的抒发上多费笔墨,语言应简明、准确。

  (2)请以“我家乡的××桥”为题,写两篇不同体裁的文章:一篇写成记叙文,一篇写成说明文。

  (3)“桥”可能是联系我和你,你和他,他和我的纽带,也可能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请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继往开来

  (1)设想未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画出来,先分组交流,然后每组推选一位代表面向全班汇报。

桥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六课《桥》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人教版第十册第四组,本组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学习本组课文重点是抓住那些感动人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桥》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选择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抓住重点词句透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特色语言,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播放洪水录象,再现危急情势。

  二、整体感知,探究人物

  1、谈话导入:此时,全村一百多人生命危在旦夕。在这生死关头,谁出现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的人生抉择。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大段,边读边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划出文令你感动的句子,在句子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板书:老汉)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成果。

  三、互动生成,品读感悟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1)结合山的画面,感受山的特征。(高大、雄伟、稳、有安全感……)

  (2)抓住“乱哄哄”一词,想象当时情景.

  (3)对比在山洪暴发时老汉与村民的表现,感受老汉的威严、冷静。体会“他像一座山”这个比喻的丰富内涵。体会老汉的临危不惧,在山洪暴发时老汉是村民的`主心骨,对稳定村民情绪起重要作用。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1)想想老汉为什么这么说?作为村支书他想到了什么?

  (2)急着逃生的人们有没有听从他的指挥?从文中找出依据。感受老汉的威严与冷静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老汉说的两句话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引导学生找出体现“老汉凶得像只豹子”的词。(突然、冲、揪)

  (2)引导体会这时老汉为什么要揪出小伙子?如果不这么做,会是什么后果?体会老汉在危急时刻把小伙子党员揪出来,严格要求党员把生的希望让给村民们,把死的危险党员扛起来,避免再次陷入慌乱。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引导学生把这句话与上句话进行对比,发现老汉的“矛盾”之举,体会老汉的父爱如山。

  5、反复咏叹,感受亲情

  (1)引导学生把 “儿子”这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到文章中去,再次深情地朗诵14-23自然段,进一步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

  (2)想象:如果时间就此定格,老汉会对儿子喊什么?

  6、小结: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读写结合,运用语言

  1、出示文章结局,师配乐朗读。

  2、请生怀着沉痛之情,有感情地朗读。

  3、启发学生想象前来祭奠的村民会说些什么?

  4、小练笔:

  英雄远离了我们,他们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长跪不起。同学们,洪水无情人有情。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拿起手中的笔,用饱含深情的语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对英雄的哀思,或对英雄家人的宽慰吧!

  生写话,师巡视,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交流。

  5、师小结:

  是的,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忠于职守,无私无畏,勇于献身,他是无愧的;做为一个父亲,他和天下父母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在生死关头,他做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他的身上充满着崇高的人格魅力,闪耀着灿烂的人性光辉。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汉的形象,为什么却用“桥”为题?

  (洪水吞没了那座窄窄的木桥,但在老太太的心里,在全村一百多号村民的心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又架起了一座桥,这座桥就是老汉。请同学们深情地再读课题。)

  板书设计:

  16 桥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根据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促悟”这一要求,在教学设计中我尝试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充分地读,层层深入地读。让学生围绕“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群众?如何对待党员?如何对待儿子?”细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之后与同学交流自己对老汉的认识,感受他在危急时刻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将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精神与人格。然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自己的感动,从而升华对老汉的理解和认识。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的吸收,写是理解的表达。在本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对英雄的哀思,或对英雄家人的宽慰,以期对老汉精神的感悟更深一层。最后我结合板书,形象的简笔画--桥,引导学生明白题目“桥”指的就是老汉,所以文章以“桥”为题,突破教学的难点。

桥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江南水乡优美景致。

  2、积累语言,体会作者爱桥、怀乡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谈话:你都知道哪些有名的桥?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破题质疑:

  这节课,请大家跟随作家王申浩到他的家乡江南去看看那里的桥。请看老师写课题。板书:12*家乡的桥

  质疑: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呢?

  预设:家乡的桥什么样子?家乡有多少座桥?桥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写桥?……

  你们可真是爱提问的孩子!这节课,我们重点带着这两个问题——家乡的桥有什么特点、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来学习课文。

  2、请看自学提示:出示提示,指名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画出相关语句,圈出重点词语,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掌握学情

  二解疑合探

  (一):初步感知情况检查

  1、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认为那些自然段最不好读?谁有勇气来把它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的是否正确流利?

  评议,随机把出错的地方强化(读的好,请你当小老师把段中带音节的词语领读一下;读不好,评议,请你当小老师把段中带音节的词语领读一下)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家乡的桥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这两个问题你们读懂了吗?下面我们来交流。

  (二):家乡的桥有什么特点?

  1、总体汇报:家乡的桥都有那些特点,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数量多造型美名称美) 能告诉大家你是采用什么好方法把它们又快又准确地找出来的,——抓总领句。对,在阅读课文时,注意抓每一段的总领句。抓住总领句,就抓住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2、分别感悟:

  特点一 数量多

  我们来看第一个特点——桥多,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桥的多?指名读评价,(听起来,怎么不够多。据说在一座水乡小镇上,竟有287座各式各样的小桥,谁能读的更多?)再指名读。

  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家乡的桥可真多呀!

  特点二 造型美

  (1)作者是怎样介绍桥的造型美的?谁有不同的看法?(千姿百态 过户桥和单拱桥)过户桥有什么特点,谁能有一个词语概括一下?那个字最能体现过户桥简单?出示图片。一个“搁”字不仅连起了两户人家,还连起了两户人家的什么?(看似不经意的一个 “搁”字,却充分展示了过户桥的简约美,作者用词真是妙呀!)

  (2)欣赏了过户桥的简单之美,我们来看看单拱桥有什么特点?单拱桥有什么特点,谁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出示图文,指名朗读。他读出桥的漂亮气派了吗,谁再来读一读?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读好的?多美的桥啊,真是令人向往!

  特点三 名称美

  江南的.桥不仅数量多,而且造型妙,然而最令作者倾心的却是家乡桥的第三个特点——名称美

  (1)出示“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

  来读读这些桥的名字吧,最好是边读边想象。读着这些桥名,你想到了什么,具体地说一种桥?

  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一个桥名就有一个美丽的故事,难怪作者说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呢!我们一起来享受一下这种美,千岁桥……开始读。

  (2)桥的名称美美除了富有诗意、蕴含故事、形状独特,还体现在哪个方面?(桥名书写)

  出示字体:看到这些不同的字体,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龙飞凤舞 行云流水 秀丽端庄 苍劲有力)

  在交流中理解“飘逸潇洒、刚劲雄健”

  正因为这样,所以作者说字体与桥名相映相衬,平添了几分情趣。谁能通过朗读读出这份情趣?出示句子,指名读,评价,再读。

  过渡:家乡的桥,它记载着家乡的历史,传承着家乡的文化!那么作者写家乡的桥想表达怎样的感情呢?请看课文最后一段,我们来交流这个问题。

  (三)作者为什么写家乡的桥

  1、恋桥,文中体现在哪儿?

  2、家乡的桥就是我们的乐园,根据这段内容,可以用课文中的话,可以用自己的话填一填:

  一想起家乡的桥,我就想起_______________;就想起__________________;就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乡的桥的确是孩子们的乐园,令作者魂牵梦绕!

  这句话你认为该怎样读?出示句子:那凉悠悠的风,轻轻荡漾的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指名读;谁还有不同的见解?指名读?

  3、几十年了,儿时的一幕幕仍然浮现于眼前,铭记于心头,那作者仅仅是对家乡桥的留恋吗?这其中还有什么情感?

  带着恋桥、思乡情齐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在我的故乡江南,弯弯绕绕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读出感情。

  三质疑再探

  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我们读懂了家乡的桥具有数量多、造型妙、名称的特点,时时勾起作者对桥的留恋,对家乡的思念。请浏览课文,看看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预设:王维的诗句什么意思?桥还有哪些故事?

  四运用拓展

  1、盘点收获:学到这里,回顾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课文内容、写法、读书方法)

  2、我的作业我做主:平时都是老师给大家设计作业,这节课老师请大家当小老师,给自己设计作业。先想一想,然后写下来。

  提示:可以积累词语;可以搜集桥名的传说,可以想象石桥的故事;也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3、学生编题,典型题展示:仿照课文2——5段总分的写法写一段话

  4、结束:这节课,我们领略了江南石桥的无限风光,感悟了作者浓浓的恋乡意,款款的思乡情!

桥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能听懂并会说Hi/Hello,I’m×××.Hi/Hello,×××.

  2、并掌握单词:UncleBooky,Ken,Ann,Mocky.

  3、用刚学过的句子学会自我介绍,要求模仿正确,语调自然。

  4、听懂课堂用语Standup,please.Sitdown,please,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二、教学重点:学会句型Hi,I’m×××.Hello,×××.

  三、教学难点:学习用句子Hi,I’m×××.Hello,×××.进行自我介绍和打招呼。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教师面带笑容走进教室,先作自我介绍,用英语说I’m×××(教师自己的名字)然后用中文说我是×××。接着再说一遍英文。教师再说,从今天起我给

  你们上英语课,我们大家一起学。

  2、学习课堂用语Standup,please.Sitdown,please。

  教师说Standup,please.然后伸出双手,掌心向上摆动,示意学生起立。教师再说Sitdown,please.掌心向下摆动,示意学生坐下。教师走到学生当中,边说边示意。全班学生做,小组做,最后抽查个别学生做。

  接着,教师又站回讲台前,再慢速而准确地说一遍,让学生注意教师发音的'口型。

  3、学习单词Uncle

  学习用句型Hi,I’m×××.Hello,×××.进行对话。

  (1)教师在讲台前作示范,带表情和手势。要求学生注意看教师发音的口型和表情。

  (2)教师再说I’m×××(教师自己的名字)。注意夸大口型发出I’m的音给学生听。让学生模仿发音。告诉学生意思是“我是”。让学生在后面接上自己的姓和名,表示“我是×××。”

  (3)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I’m的发音。在基本掌握后,再带领学生操练这

  个句型,让学生在I’m后面说出自己的名字。练习两遍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Hi,I’m??这个句型,再教学生读Hi,告诉他们是“喂”的意思。

  (4)学生自由练习句型,教师巡视指导。练习完后,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表演一下。

  4、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5、布置学生在课后多练习刚学完的这个句型。

桥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幼儿初步懂得与人相处应谦让的道理。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初步的为他人着想的品德。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小白羊和小黑羊的头饰和指偶、平衡木。

  教学重难点:

  让同学们懂得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学会谦让。

  教学过程:

  一、引题。

  二、看一看。

  1、设疑,出示观看课件《小羊过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羊过桥》,今天,它们都要走过这独木桥,去看各自的姥姥和爷爷。小白羊和小黑羊是怎么过桥的呢?他们过桥了没有呢?小朋友们看完就知道了。

  2、回答疑问。

  (1)小白羊和小黑羊过桥去做什么?

  (2)他们过桥了吗?为什么?

  (3)他们各不相让,结果怎样?

  3、教师小结:两只小羊都想自己先过桥,谁也不谦让谁,结果都掉到河里去了。

  过渡:过个桥就这么难吗?让我们看看小白兔是怎样过桥的吧。

  三、比一比:儿歌《小白兔过桥》。

  1、提问:

  (1)儿歌中讲的是谁过桥?他们过桥了吗?

  (2)小白兔是怎么过的'桥?

  (3)“为什么河水会哗哗笑,小鱼会蹦蹦跳”?

  2、教师小结:河水哗哗笑,小鱼蹦蹦跳,那是在夸奖小白兔,小白兔懂得礼貌,知道谦让。在好处、方便面前能够做到不抢先、能让人,就是讲谦让的表现。

  四、想一想:小白兔能过桥,两只小羊为什么过不了桥?两只小羊怎么才能安全的走过独木桥?

  1、指名幼儿回答。

  2、教师用指偶演示过不了桥的情景。

桥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意思;能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二)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

  谁还记得《南京长江大桥》这篇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座大桥的?指名说说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特点。

  (南京长江大桥有9个大桥墩,22孔引桥,大桥分两层。底层是铁路,铺双轨。上层是公路,两侧是人行道。)

  这座现代化的桥梁是1968年建成通车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介绍我国古代的石桥,名叫赵州桥。

  板书:赵州桥

  2.指导预习。

  (1)读课题。注童读准zhàozhōu这两个翘舌音。

  (2)轻声读课文。拼读生字音节,联系上下文想想新词的意思。(3)用部首查字法查“创、固、慧、遣”等字。

  3检查预习。

  (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词语意思。(2)指名回答结果。(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4.指导学习第l自然段。

  (1)阅读本单元“学习提示”,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在图上指出赵州桥的位置。

  (3)课文是围绕哪个重点词语来叙述的?(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4)说说“世界闻名”的章思。跟这个重点词语有关的词语还有哪些?(“隋朝”“已经有1300多年了”)

  小结:以上这些词语是赵州桥“世界闻名”的原因之一。

  5.练习作业。

  (1)抄写生字。重点指导“减、慧”书写的间架结构。注意“减”字的偏旁是两点,“慧”字上面部分中间不要加竖。

  (2)完成作业本1、2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知道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二)教学过程

  1.复习生字。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3指导阅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中的重点词句是什么?(“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

  (2)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5句话)第1句写了什么?(桥面又长又宽);第1句写了什么?(全都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第3句写什么?(写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第4句写什么?{这一句揭示了“这种设计”的作用};第5句写什么?(点明了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是一个创举”)

  教师小结:因为“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是世界建桥史上从未有过的,所以说它“是一个创举”。

  4.完成作业本第5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并成-句话。

  3.知道赶州桥世界闻名,它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而自豪。

  (二)教学过程

  1.听写生字词语,写好后同桌同学互批.有错误的进行订正。

  2.读第3自然段.让学生划出这段的重点词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3句话)第1句写了什么,这一句起了什么作用?(这一句是承上启下,引出了赵州桥建筑的又一特点:美观)第2、3句写了什么?(第2、第3句是以“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具体说明它的“美观”)第2句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列举了一些龙的'图案,具体说明桥的“美观”。

  启发学生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的意思来写的.怎样写出桥的美观。根据重点词句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的主要童思。

  3.读第4自然段。

  板书:宝贵的历史遗产

  讨论:联系上面3个自然段,说说什么地方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才干,哪里告诉我们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设计独特,坚固、美观,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建桥年代久远,至今已有1300多年。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4.重点指导“不但......而且......”关联词语的运用。

  5.教师总结:赵州桥不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且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6,完成《作业本》3、4、6题。

  《卢沟桥》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卢沟桥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桥梁,历史久远,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同时,它是著名的“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本文作者通过朴实的语言,具体形象地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充满着骄傲和自豪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不仅是在介绍卢沟桥,赞美卢沟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赞美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

  【设计理念】

  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层层深入,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有机结合,把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感悟、品味结合起来,把发展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2、有关卢沟桥的图片、录象或光盘等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围绕课题,初步感知。

  1、揭示课题,板书:26卢沟桥

  2、展示、交流:你知道的有关卢沟桥的知识有多少?

  3、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3)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四、读词写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书写练习。

  2、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卢沟桥郊区反抗平坦纪念馆完好无损姿态各异。

  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二、合作学习,读懂课文。

  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

  2、小组交流讨论,形成最佳答案。

  3、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细读思考:

  (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画出课文中的具体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3)这一段(第二自然段)段首的一句“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与后面讲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2、交流、品读。

  (1)写卢沟桥设计科学,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和举例说明的方法,体现了卢沟桥气魄的雄伟,设计的合理科学;

  (2)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写出了狮子形态之多之美,排比句后的“……”号,又说明了狮子的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愧是“美的奇观”。

  (3)“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概括了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是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它们是总分关系。

  四、感情朗读,指导背诵。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根据课后“指南针”中的提示,收集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

桥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3.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爱乡、怀乡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小桥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怀。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领略作者对家乡的桥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推荐诵读王维的《归崇山作》一诗,了解诗意。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启发,引出课题

  读《忆江南》。小桥流水人家,青山绿水环绕,这就是美丽的江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课文走进江南,去领略迷人的江南景致,尤其是那令作者无比留念的家乡的桥。(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生字、词;想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三、品读课文,了解特点

  1.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家乡的桥。

  2.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小桥多、桥形独特、桥名美。

  3.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地方,读出美感。重点指导:

  (1)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那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2)夜里,你撑条小船穿过去,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夜里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会听到什么?要求读出夜的宁静、和谐,体会情境美。

  (3)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课件演示草、篆、隶、楷字体,体会“飘逸潇洒”“刚劲雄健”等词的意思,并通过给各种桥配不同字体的桥名体会“相衬相映”。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四、探究体验,感悟桥趣

  家乡的小桥不仅造型千姿百态,而且桥的名字也非常美,让人领略到江南水乡的特色,真令人向往!在这么美的地方一定留下了我们愉快的童年生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5段,思考:

  (1)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说说桥乡孩子可以参加哪些活动?想象一下他们在各项活动中的乐趣。

  2.指名反馈。 引导学生读好重点句,说说体会。 “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悠悠的风,轻轻荡漾的波,转眼就把我们送入了梦乡……”

  3.小结:家乡的桥真是我们的乐园!有感情地朗读第5段。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作者忘不了家乡的桥是因为(),(),()……是啊,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回忆,令人向往。难怪作者爱乡的情怀如此浓烈,难怪他一直最恋的还是家乡的桥。

  2.读了课文,也说说我们的家乡。家乡的什么地方是你的乐园?说给大家听听。

桥教案 篇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下是“桥教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 设计意图:

  上学期的汽车主题结束后,孩子们一直对其中的公路搭建很感兴趣,并且一直延伸到搭建立交桥,为此我们考虑延伸主题。

  有一天早晨,孩子们搭建起了“汽车游乐城”,里面是一个立交桥,我问:“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桥?”,孩子们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

  韩永州说他见过拱形的桥;王景远说他见过木板桥、竹桥;孙涛说他见过吊着的桥;卢冠军说他爸爸去上海见过会活动的桥;尚小琳说她见过栈桥;迟艺璇说我们幼儿园还有浮桥……可见,孩子们对“桥”有了初步的感知经验,并具有浓厚的兴趣。同时, 我们认为桥是美与力的统一,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关于桥的资料、图片也比较丰富,于是,关于“桥”的主题就这样产生了。

  二、总目标:

  1、了解桥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及我国桥的发展历史,初步了解桥的建构原理。

  2、能积极地收集、积累资料,大胆进行桥的原理实验、创造性的进行桥的设计与建构。

  3、感受桥的多样及桥的外观美,体验与同伴合作实验、创造的乐趣。

  三、典型案例:

  活动一:我的“积累本”

  (一)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桥的名称、外形等粗浅的知识,学习建立积累本的`方法。

  2、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关于桥的资料,并能用汉字、符号、图画等方式进行表征、记录。

  3、幼儿体验积累知识及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和父母一起收集关于桥的资料、制作积累本、装饰积累本

  (三)活动过程:

  1、实地参观,收集资料。

  当确定主题后,我们便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先带幼儿参观了平度比较有特色的荷花桥、现河桥、公园里的拱形桥和吊桥,幼儿兴趣很高涨。他们用自己的语言交流着对桥的认识。在红旗路的现河桥和人民路的现河桥中间,孩子们兴奋的说:“老师,这座桥比那座桥长。”“老师,这座桥有两个桥洞。”“刚才看见的那座有三个桥洞,还有小桥洞。”……但是当我们让孩子回家收集关于桥的书籍、图片时,却没有一个孩子带来关于桥的书籍,这主题活动可怎么进行?收集资料失败了,却要求我们去开辟一条更适合主题发展的路子。

【桥教案】相关文章:

《桥》教案04-04

桥的教案03-10

《桥》的教案02-24

奇怪的桥教案03-21

神奇的桥教案04-08

《奇妙的桥》教案04-08

象鼻桥教案04-04

关于桥的教案04-04

大班桥教案03-31

小学桥的教案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