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2-01-16 22:39:44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中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8篇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乐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中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8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游戏的方法,转化队形走成螺旋形

  2、喜欢玩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自制一个大炮竹,一张长方形的纸。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队列练习:四队击一一次圆走一一开花走——大圆走一-丁队一队走——成双圆走。

  2、活动部分

  (1)谈话:“过年了,人们喜欢放炮竹,那大炮竹是怎么做成的?"出示自制的`大炮竹,让幼儿观察大炮竹是如何“卷”起来的。教师用长方形的纸卷给幼儿看,并将旋转的纹路画在黑板上,帮助幼儿理酝解。

  (2)幼儿手拉手站成一个大圆圈,头尾不要连接,全体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走成螺旋陲矓形

  (3)歌曲结束时全体幼儿蹲下,老师用手指点某个幼儿,同时嘴里发“咝”的声音,表示点炮声一停,该幼儿站起叫“嘭”,接着全体幼儿站起向上跳,同时嘴里叫“啪”游戏结束,可再站在圆圈上重新开烙开始。

  3、结束部分。做放松整理动作,幼儿听音乐,边歌边舞。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突破了计划中我们预测的困难,在理解螺旋线特征的基础上,幼儿能够逐步完成卷炮仗的动作表现。如果说传统的单一的体育活动或音乐活动只是带给幼儿浅层的感官愉悦的话,那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却是让幼儿的愉悦带有一定的理性指导成分,即理解了卷炮仗游戏的真正玩法。正是在科学活动中对螺旋线的探索,才使得艺术活动中的卷炮仗游戏玩得更加丰富精彩。在教师的引领下,幼儿围绕螺旋线这个线索,在探究中游戏,在游戏中探究,凸显出科学与艺术、感性与理性结合的魅力。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激发对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兴趣。

  2、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和音乐的情节变化,并能大胆表现和创编乐曲中的游戏情境。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已感受过不同乐器的不同声音。

  物质准备:图谱、乐器图片、音乐CD、狐狸和小鸟的指偶。

  活动过程:

  一、以去森林引题,让幼儿初步感受旋律。

  1、提问: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一个很大很大的森林,现在先听一段音乐,听听看我们来到的是一片什么样的森林?

  2、初步感受音乐,引导幼儿说出乐器的`声音,引出“这是一片很热闹的森林”。

  二、出示图谱,在倾听中辨别笛子的音色。

  1、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发现图谱中有一张图片没有图案。

  2、出示四种乐器图片,鼓励幼儿猜测是哪种乐器的声音?

  3、完整倾听四种乐器的声音,从而分辨出笛子的声音。

  三、倾听表现乐曲内容,创编游戏情境。

  1、倾听第一乐句,引导幼儿从鼓和笛子音色的轻重并结合狐狸和小鸟的行走特点来判断猜测谁先来谁后来。

  2、理解第二乐句,启发幼儿发现狐狸与小鸟在商量做游戏。

  3、理解第三乐句,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狐狸与小鸟做游戏的情境。

  (1)提问:你觉得它们会玩什么游戏?

  (2)倾听乐句,启发幼儿从乐曲的特点中发现狐狸和小鸟在玩快快的游戏。

  (3)配合音乐玩游戏

  ①教师结合音乐,示范用手指进行游戏。

  ②引导幼儿议论狐狸小鸟从什么地方出来 。

  ③启发大胆创编,用不一样的动作表现。

  4、理解第四乐句并创编表现

  (1)师:狐狸小鸟玩了那么久,玩好游戏会做什么?那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2)根据幼儿说的答案进行第四乐句的配乐表演。

  5、完整欣赏乐曲,鼓励幼儿大胆地创编动作表演。

  四、引出小熊和猴子,并师幼互动,迁移游戏经验。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设计的意图:

  本活动紧紧围绕"用艺术润泽心灵,用生命感动生命"的办园核心理念,依托十一五苏州市级研究课题《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坚持以生态综合艺术教育为载体,以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游戏的方式为手段来设计。所选择游戏的《瑞典狂想曲》是一首轻快、活泼、充满天真情调的乐曲。由于整首曲子的篇幅较长,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截取了中间明显的旋律。通过引导幼儿想象音乐的意境,来感受音乐的速度快慢、高低的变化,能安静聆听音乐并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瑞典狂想曲》,能创编表现猴子特征的动作。

  2、借助图谱支架,随乐创编游戏动作,表现故事情境。

  3、激发关心帮助老人的情感,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故事情景准备。

  2、音乐《瑞典狂想曲》剪辑,图谱。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初步感受音乐。

  教师:我们猴子特别聪明能干,妈妈种的香蕉成熟了,你们愿意帮妈妈摘香蕉吗?

  2、分段熟悉音乐。

  (1)随乐练习小猴走路、远眺的动作。

  教师:我的猴子宝宝们动作可机灵了,谁上来给大家表演一下?

  (2)创编上树、摘香蕉、下树动作。

  教师:香蕉树好高呀,我们怎么上去呢?谁来表演一下。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摘吧。

  教师:摘了好多的香蕉,拿也拿不下,听听音乐中的猴宝宝是怎么做的?

  (3)创编擦汗回家动作。

  教师:好热啊,擦擦汗,把香蕉背回家吧。

  3、完整欣赏音乐。

  (1)看图谱随乐梳理游戏情节。

  (2)表演音乐游戏:小猴摘香蕉

  4、趣味表现音乐。

  (1)观看猴奶奶摘香蕉。

  教师:猴奶奶年纪大了,香蕉也摘不动了,怎么办呢?

  (2)完整表现音乐游戏。

  教师:乘猴奶奶回家休息,我们帮她把香蕉摘下来,送给她一个惊喜。

  活动延伸:

  创设继续帮助其他小动物情节,创编相应动作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学习歌唱乐曲《小毛驴》;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体验乐曲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4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学会这首歌,理解小毛驴的心情 用身体语言表现小毛驴主人被摔的样子

  活动准备

  1手工制作小毛驴一个

  2创设“小毛驴出去吃草”的游戏环境。

  3风琴 乐普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引题。

  “春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外面晒晒太阳,不信,你们看,小毛驴和他的主人正在草地上嗮太阳呢。

  二、熟悉歌词,学说歌词。

  1、教师念歌词,幼儿熟悉。 “现在就让我来说说小毛驴的故事吧!”

  2、幼儿集体跟念歌词。

  “我们小朋友也把小毛驴的故事学一学,说一说吧,听听谁说得最好听!”(幼儿跟说歌词2-3次,教师适时鼓励)

  三、熟悉旋律。

  1、“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2、“想学就和我一起来吧!”(幼儿慢唱旋律一遍)

  3、“我是只可爱的小毛驴,主人对我有意见,说我跑得太慢了,我觉得自己应该加油,看我现在跑得快吗?你们可以和我一起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快速哼唱旋律)

  4、“主人又说我跑得太快了,你们能不能帮帮我让我跑得不快也不慢,成为人人喜欢的小毛驴呢?”(中速哼唱旋律一次)

  四、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学唱歌曲。

  “真高兴,我现在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成为一只可爱的小毛驴的主人,我高兴的一边拿着皮鞭一边唱起歌来!”(教师清唱歌曲)。

  “草地上小毛驴真的啊,我哈哈一个人都忙不过来了,你们也来帮帮我吧,高兴吗?高兴就一边赶毛驴一边唱歌吧!”(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数次,教师适时鼓励,并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演唱)

  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出示毛驴操作:“听,见到发出什么声音,用小嘴巴来学学!”(啪嗒啪嗒) “我们一起来说说,啪嗒啪嗒……”

  教师慢速哼唱旋律,让幼儿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最后,结合我班的角色游戏,请幼儿自选道具,分角色表演。

  教学反思

  《小毛驴》是一首活泼的乐曲。我从作品本身的.意境出发,在引子引出的一段快节奏旋律时,让幼儿想象小毛驴的主人是怎么对它的,让幼儿感受到小毛驴在外面吃草的快乐。音乐牵动了他们的心,注入到幼儿的心田,使幼儿情不自禁地跟着快乐起来,兴奋起来。虽然小毛驴和他的主人都只有一个,形象不是很明显,但是音乐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心理共鸣,迸发了幼儿的快乐情绪。

  活动设计背景

  “春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外面晒晒太阳,不信,你们看,小毛驴和他的主人正在草地上嗮太阳呢。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加油干是一首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大家熟悉的劳动号子,歌曲简短有力度,很适合培养幼儿感知和表现歌曲速度和力度变化:曲调明快简单,易学易唱;节奏是四二拍子,强弱分明

  设计意图:

  “加油干”是一首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大家熟悉的劳动号子,歌曲简短有力度,很适合培养幼儿感知和表现歌曲速度和力度变化:曲调明快简单,易学易唱;节奏是四二拍子,强弱分明;气质风格上直爽、豪迈、热情、高昂;语言方面简单明了,富有节奏。非常适合中班幼儿尝试和表现。所以我设计了这节音乐课《加油干》,《加油干》的劳动场景来源于幼儿周围的生活,使本次歌唱教学活动因贴近生活变得更加亲切。如果活动中教师从感受歌曲的旋律入手;以图谱的辅助、教师的范唱让幼儿熟悉歌曲内容;通过倾听、动作和情绪的渲染,引导幼儿用热情、有力、欢快的声音演唱,表现歌曲中劳动号子的欢快、有力,让幼儿在主动、快乐的参与中体验歌唱的快乐。在幼儿学唱歌曲的同时结合手部动作,更加让幼儿体会到歌曲“加油干”的有力特点 ,运用打击乐器对该节奏乐活动进行演奏,不仅能充分体现雄壮有力形象的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精神振奋的愉悦情绪,还能让幼儿对打击乐的参与和创作性更深一步的加深。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感受歌曲中劳动号子欢快、有力的'旋律、节奏及风格风格。

  2.引导幼儿用热情、有力、欢快的声音歌唱,表现劳动者积极的情绪情感。

  3、初步认识图谱,学习看指挥用自然的声音进行演唱,并能表现“嗬嘿”的气势。

  4、喜欢参与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认识图谱并能看指挥进行演唱,并能表现“嗬嘿”的气势。

  活动准备

  1、课件:节奏图谱、《军民大生产—加油干》电影片段、

  2、音乐《加油干》。

  3、场地布置,幼儿座位呈马蹄形摆放,

  活动过程:

  一、 观看音乐伴奏的课件,感受乐曲,熟悉旋律,提问

  ( 1)、请宝贝们看一看,他们在干嘛?(劳动)看看人们在劳动时是怎样的,发出什么声音。

  ( 2)、请幼儿自由讨论看过电影后有什么感觉,最喜欢电影里的什么声音,当你劳动时你会用什么声音为伙伴加油?

  二、 学唱歌曲《加油干》

  1.师:加油干是一首劳动时加油的歌曲,每当听到这首歌曲,劳动起来会更有劲、更有精神。老师知道宝贝们都很爱劳动,我们也来学下这首为劳动加油的歌吧。放歌曲《加油干》。

  2.教师范唱。(无音乐伴奏)

  请幼儿说说老师唱了什么?现在老师来劳动,你们来为我加油。你们听老师劳动的时候,嘴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引出“嗨哟”)

  3.师:现在你们来劳动,老师为你们唱加油歌!(师幼齐练唱)

  幼儿跟着老师演唱。

  4.师生完整演唱。

  ①幼儿跟着教师哼唱,并随音乐有力地喊出“嗬嗨” 。

  ②教师与幼儿合作演唱,教师唱主体部分,幼儿唱象声词部分,其中在演唱“嗬嗨”时挥动拳头表示加油。

  ③幼儿完整学唱歌曲,表现劳动者有力、快乐的样子。

  5、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和力度。

  (1)鼓励幼儿用拍手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快慢节奏。

  (2)引导幼儿反思自己拍手的节奏。提问:音乐慢的地方,我们拍手的速度怎样?音乐快的地方呢?

  (3)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动作。

  (4)幼儿边听音乐边练习身体动作。

  6、用打击乐器打节奏

  (1)我们用手拍出来的声音太小,表现不出加油干的劲头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东西,它发出来声音可好听了(拿出打击乐器,让小朋友们自己摇摇敲敲打打)。

  (2)大家奏出来的声音很乱,不好听,来跟着老师有节奏的练习一下(1 2 1 2 1234 )。

  (3)跟着音乐演奏(老师打小鼓)。

  7、大家一起合作演唱加油干,动作自由表现。

  中班音乐活动设计《种瓜》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方法。

  2、使幼儿知道唱歌时应该用最优美的声音唱。

  3、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课件-歌曲《劳动最光荣》

  2、课件-图片:蜜蜂儿歌-《劳动最光荣》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律动:手挽花,要求幼儿用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

  2.歌曲-大雨小雨让幼儿用最好听的声音唱歌,注意唱大雨的声音时,应该声音大一点,唱小雨的声音时唱的声音小一点。

  二、展开

  1.幼儿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出示图片-蜜蜂提问:小蜜蜂是爱劳动的小动物吗?

  请小朋友说说小蜜蜂是怎样爱劳动的?

  教师:雄鸡一早就来唱歌,它特别的勤劳。小喜鹊在造新房,小蜜蜂在采蜜糖,他们都很勤劳。大家要向他们学习。

  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歌曲呢,你听一听歌曲里面唱的什么,听出来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

  2.教师完整的示范歌曲一遍

  3.教师引导幼儿按歌曲的节奏说歌词两遍幼儿听旋律,闭上眼睛轻轻的听,用身体的动作打节奏,直到幼儿熟悉。

  4.让幼儿把歌词填到旋律里面,教师重点示范:附点音符的地方,让幼儿多唱,熟悉。

  5.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表演歌曲

  三、结束

  音乐游戏:种葵花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学唱歌曲中小动物们劳动的部分。

  2.通过观察图片和多次倾听教师演唱,创编小动物们劳动的动作。

  3.通过了解小猫的变化,感受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并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幼儿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

  2.《劳动最光荣》的画面,上面有太阳照、雄鸡叫、花儿开、小鸟飞、喜鹊衔树枝、蜜蜂采蜜、小蝴蝶在天空中飞舞。

  3.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回忆故事《小猫钓鱼》,倾听歌曲《劳动最光荣》。

  1.教师与幼儿回忆故事《小猫钓鱼》中小猫的前后转变过程,创设“爱劳动”的情境。“你们还记得《小猫钓鱼》的故事吗?小猫先是怎样的,后来呢?

  2.教师轻唱歌曲《劳动最光荣》,幼儿倾听。问:你们知道小猫最后为什么能钓到鱼呢?是因为猫妈妈对小猫唱了首歌,让我们一起听听猫妈妈说了什么。

  (二)播放《劳动最光荣》的画面,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1.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动作?

  2.我们用歌曲中的话来唱出来。

  (三)幼儿根据图片暗示,学习演唱歌曲中小动物们做事的部分。

  1.教师放慢速度歌唱,幼儿为歌曲创编小动物们劳动的动作,教师可以唱两至三遍,满足幼儿创编的需要。

  2.幼儿尝试把小动物做的事情唱出来,并与幼儿讨论理解歌曲的含义。

  (四)幼儿迁移经验,发现班级中爱劳动的小朋友。

  幼儿讨论后,知道一心一意的劳动能获得成功,否则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教师:你们喜欢变化后的小猫吗?为什么?爱劳动是很光荣的事情,我们班有哪些小朋友爱劳动,他们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呢?

  (五)大家为爱劳动的小朋友表演唱这首歌。

  幼儿集体演唱,教师给爱劳动的小朋友发小红花,以示鼓励。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进行擦椅子,为自己服务,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家园共育:家长在家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学会帮助家人做一些己所能及的事情。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及结构,尝试随着乐曲做下雨、喝水长大、花开等动作。

  2.通过教师的语言启发,幼儿两两合作表演,尝试用眼神、体态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3.合作表演中,体验并愿意表现小雨和花之间相互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将幼儿座位排成半圆形。

  2.自制白板课件《小雨和花》。

  3.雨点,花朵头饰。

  活动过程:

  1.整体感受音乐,猜想音乐情节。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里面有什么?带给我们什么感觉?

  2.幼儿感受、听辨乐曲的结构和旋律。

  师:(播放课件)春风吹起,大地复苏,盼来了绵绵春雨。春雨滴答滴答地下,滋润着小花小草。小花在小雨温柔的呼唤下渐渐醒来,她轻轻抖动着花瓣,舒展着身姿,享受着雨露的.滋润。请小朋友们仔细再听一遍音乐,什么地方是小雨在下,什么地方是小花在喝水?

  师小结:音乐的第一段是小雨在滴答滴答地下,第二段是小花经过了干燥的冬天,口渴了,想要喝水长大。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跟随音乐有节奏地做下雨、喝水长大、开花的动作。

  (1)学习a段小雨动作。

  师:春风姑娘吹来,带来了滴答滴答的小雨,看,小雨落下来了(音乐起,幼儿观看课件中小雨下落的场景)师:小雨是怎样落下来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还有什么动作可以表示小雨在下?

  (2)学习b段小花动作。

  师:天空下起了滴答滴答的小雨,谁最开心?

  幼:小花师:瞧,小花在开心地喝水长大呢!(音乐起,幼儿观看课件中小花喝水长大的场景)师:小花是怎么喝水的?什么动作可以表示长大了?

  师:接下来,我扮演小雨,你们是小花,我飘到哪里,小花就凑到哪里喝水,比比看谁的小花开得最大最美。

  4.分角色表演。

  (1)连接a、b段动作,完整跟音乐表演。

  (2) 分角色表演

  师:所有的女孩子扮演美丽的花。请你们坐在小椅子上,等待小雨的到来。所有的男孩子扮演辛勤的小雨,请你们找一朵小花,站在她面前,准备好播撒春雨。(表演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通过眼神、动作交流,表达小雨和花之间的相互关爱之情)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连贯柔和、优美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歌曲。

  2、感受自然景色的美,并学习用歌声表达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学会歌唱和表演歌曲,对情感的体验。

  【活动过程】

  一、练声。

  1、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冬天)

  听!谁来了?

  2、练声曲《听》。

  二、新授歌曲。

  1、师:听!谁又来了?

  (教师清唱: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沙沙,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

  师:是谁来了呀?(小雪花)

  教师再唱一遍,问:你是第几句听到小雪花的?

  教师带领幼儿念:“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

  师:是谁在敲窗户啊?(小雪花)

  那么是谁听到小雪花在敲窗户?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沙沙”

  2、师:小雪花是从哪里来的`啊?(天上)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出示flash动画《雪花飘飘》。

  教师引导幼儿模仿雪花飘落的样子。

  师:你觉得小雪花从天上飘下来想说句什么话?请你和旁边小朋友讨论下。

  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小雪花说了什么。

  (教师清唱:我从天空中飘下来,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

  师:原来小雪花要告诉我们冬天来了。

  三、歌曲学唱。

  1、师:小雪花还唱着歌飘来了呢,请你仔细听!(教师完整范唱一遍。)

  师:小雪花唱的好听吗?你想学一学吗?

  2、教师带领幼儿跟琴声练唱数遍。

  3、引导幼儿有感情演唱。

  (1)师:第一句“是谁……沙沙沙”是小朋友唱的,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

  教师带领幼儿用疑问的语气练唱此句。

  (2)师:第二句“是我……小雪花”小雪花是什么心情?应该怎么唱?

  教师带领幼儿很开心的,脸上笑嘻嘻的唱。

  (3)师:第三句“我从天空中飘下来”感觉很美,应该怎么唱?

  教师带领幼儿用柔柔的、优美的声音练唱此句。

  (4)师:最后一句小雪花告诉我们一句话,应该怎么唱?

  教师带领用轻快的声音练唱此句。

  (5)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很有感情的唱一遍。

  4、加上动作表演唱。

  师:我们加上好看的动作,再用好听的声音表演就更好了,起立!我们一起表演下吧!

  5、分角色演唱。

  (1)师:老师来在屋里面的小朋友问,唱:“是谁……沙沙”

  你们做小雪花回答我,唱“是我……我从……冬天来到了”

  你们要脸上笑嘻嘻的,加上好看的动作,试试看!

  (2)师:请男孩子做屋子里德小朋友问,女孩子做小雪花回答,加上动作,试试看!

  (3)请男女生交换角色唱。

  四、游戏“堆雪人”。

  1、师:小雪花来过以后,世界都变了样,到处都是白白的雪,在雪地里,我们可以干什么?

  2、师:我们一起来“堆雪人”和“小雪人”一起做游戏吧!

  五、结束活动:

  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堆雪人吧!(唱着歌,做着游戏离开活动室)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6-22

中班音乐教案12-05

中班音乐奥尔夫音乐教案02-16

中班音乐教案:春天08-01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06-24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03-31

中班音乐教案:《买菜》02-12

中班音乐教案【精】01-10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01-11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