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2-01-07 21:43:4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中班教案范文合集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中班教案范文合集4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懂得故事中有趣的情节,能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2、知道不同的小动物的家也是不一样的,能帮助动物找到合适的家。

  二、活动准备:

  课件、小动物的图片,天空、森林、水的背景图片、头饰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图片(第一幅),看看是什么呀?

  幼:鸡蛋

  师:鸡蛋它怎么啦?

  幼:伤心流血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那为什么会伤心流血呢?(请三个孩子回答)

  教师小结:噼噼啪,小蛋壳裂开了,钻出一只毛茸茸的鸡宝宝,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去散步,刮风了,鸡妈妈张开大翅膀,鸡宝宝赶快钻进去,这就是它的新家呀。

  2、出示小蛋壳哭的图片

  师:小蛋壳怎么啦?

  幼、哭了

  师:它为什么哭了呢?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请三个孩子回答)

  教师小结:原来鸡宝宝离开小蛋壳了,它觉得很孤单,于是它决定再去找一个小宝宝做它的家。你觉得它能找到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它遇到了哪些小动物!”

  (二)、欣赏课件《小蛋壳》。

  1、师:小蛋壳来到了哪里?遇到了谁?(如果先说出小蜜蜂,可以请幼儿说在哪里遇到了小蜜蜂,请三个孩子回答)

  师:那小蛋壳会说什么呢?(两到三个孩子回答,不管小蛋壳说什么教师都要追问下去)教师小结:小蛋壳来到大树旁,看到一只蜜蜂在采花粉,小蛋壳说“蜜蜂宝宝,我做你的新家吧”小蜜蜂说“谢谢你,小蛋壳,我不是蜜蜂宝宝,我是蜜蜂阿姨,我的家在大树上,那个圆圆的蜂巢就是我的家”

  师:小蛋壳说了什么呀?谁来学一学?(请两三个孩子)小蜜蜂又是怎么回答的?(请三五个孩子)好,我们一起来说说:小蛋壳说“、、、”小蜜蜂说“、、、”

  2、师:小蜜蜂的家在蜂巢上,看来不能做小蛋壳的宝宝;出示ppt图片提问:(提示举手回答)你们看小蛋壳又遇到了谁?谁知道小蚂蚁的`家在哪里?那小朋友们想一想它们会说些什么呢?(1.说得出:小蛋壳说:“蚂蚁宝宝,我做你的新家吧。2.想想看小蛋壳会说什么呢?)“小蚂蚁会说什么呀?(说不出:小蚂蚁的家在哪里啊?(住在泥洞里的))

  教师小结:小蚂蚁说:“谢谢你,小蛋壳,我不是蚂蚁宝宝,我是蚂蚁姐姐,我的家在田埂上,那个小小的泥洞就是我的家。”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小蛋壳说“、、、”小蚂蚁说“、、、”(男孩子来做小蛋壳,女孩子来做小蚂蚁,男孩子站起来说)

  3、师:这会儿小蛋壳遇见了谁?他们会说什么呢?

  幼:小蛋壳说“、、、”

  师:那小青蛙说什么呢?(播放录音,请一两个孩子重复青蛙的话。(师幼对话:师做小蛋壳说:“、、、”孩子做小青蛙说:谢谢你,小蛋壳,我不是青蛙宝宝,我是青蛙哥哥,我的家在前面的小池塘里”)

  4、师:我们看一下小蛋壳又遇到了谁啊?

  幼:小蜗牛

  师:他们又是怎么说的?(小蜗牛说“小蛋壳,我有家呀,你看,我的家在背上呢”)(请你和旁边的小伙伴组成一组,一个做小蛋壳,一个做小蜗牛,轻声地学学他们怎么说的?(幼儿自由交流,师下去指导4~5对)

  师:好,坐神气了,有谁愿意上来表演的?(准备一个小蛋壳头饰,一个蜗牛头饰)

  四、游戏结束:小动物找家

  师:“我们都知道自己的家在那里,可是这里有群小动物迷路了,他们的家在哪里呢?”“这里有天空、草地和池塘,我们看看它们回哪个家呢?”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8的物体数量,认识数字8,理解它的实际意义。

  2、能够用8的物体数量进行活动操作,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3、能清楚地表述自己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8的兴趣。

  活动准备:

  制作PPT,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复习7的数量。

  师:春天到了,公园里的风景可美丽了,今天老师要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去公园里玩!(播放PPT)

  提问:

  (1)看,蝴蝶闻到花香飞过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朵花?(7)(引导幼儿完整地讲述。幼儿手口一致点数)

  (2)这时蝴蝶闻到花香飞过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只蝴蝶飞过来了?(7)

  小结:公园里有7朵花,有7只蝴蝶,它们的数量都是7,我们可以用数字7表示。

  二、播放PPT,引导幼儿感知8的数量,理解数字8的实际意义。

  提问:

  (1)公园里本来有几朵花,我们来看看?(提问幼儿)(手口一致点数)7朵花,可是又开了一朵花,现在公园里有几朵花?(幼儿回答)(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公园里总共有8朵花。

  (2)公园里本来有几只蝴蝶,我们来看看?(提问幼儿)(手口一致点数)7只蝴蝶,又飞来了一只蝴蝶,现在一个有几只蝴蝶?(幼儿回答)(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现在总共有8只蝴蝶。

  (3)我们小朋友在跟着吴老师到别的地方看看公园里还有什么好看的风景,看这边有好多蘑菇哦,我们一起来数数这里有几朵蘑菇?(7)再添上一朵蘑菇,现在是几朵蘑菇?

  小结:7只蝴蝶添上一只蝴蝶就是8只蝴蝶,7朵花添上一朵花就是8朵花,7朵蘑菇添上一朵蘑菇就是8朵蘑菇,7添上1就是8,这些都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出示数字),所以8可以表示数量为8的任何东西。

  三、认识数字8。

  引导幼儿认读数字“8”,观察想象8像什么?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看8像什么呀?(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8还像一个雪人。(播放PPT)

  四、以“小动物去公园玩”的形式,让幼儿操作,巩固对8的认识。

  1、提出操作方法

  师:公园里的风景吸引来了好多小动物们,可是我们的.小熊管理员(出示手偶)说今天公园有一个规定,小动物们必须结伴8个才可以进去公园玩,可是小动物们的同伴都不够8个,现在小动物们要请小朋友们来帮一个忙,帮小动物们找好8个同伴,摆在盘子上,它们才可以进去公园玩。(出示操作材料)

  2、幼儿分组操作

  教师巡回观察幼儿摆的是否都是数量7小动物?

  4、教师验证幼儿操作结果

  师:“请小朋友来说说你帮那种小动物找伙伴?”(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表述)

  5、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8,它表示的东西可多了,可以表示8只小松鼠、8只小狗、8只燕子、8只蜜蜂,还可以表示更多的东西,如8个兔子、8个盘子、8个小朋友等。我们再去找找数量为8的东西,下次再告诉老师,好吗?

  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PPT,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设置悬念,因而我设计了“春天来了”情景,幼儿通过“去公园玩,看到公园里的景色”提出问题情景,并围绕这一问题情景设置环节,通过问题情景的解决启发幼儿思考解决数学问题。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数字8,知道8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感知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十二生肖及其排列顺序引发幼对属相的兴趣。

  2、培养幼儿动脑思考及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十二生肖及其排列顺序

  活动准备

  课件、幻灯片、十二生肖卡片。

  幼儿知道自己的年龄及属相

  活动过程

  一、 手指谣组织幼儿

  二、 出示课件导入,了解十二生肖。

  幼儿听歌曲回答:你们从歌曲中都听到了哪些小动物呢?

  三、 认识十二生肖

  1、幼儿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贴到黑板上,并且数一数。

  2、教师小结;十二生肖中有哪些小动物。

  3、游戏:幼儿跟据动作或声音猜属相,说一说自己的妈妈属什么的。

  四、 看课件听故事

  1、 幼儿静听故事。

  2、 根据故事内容排列十二生肖顺序。

  3、 教师问题:小猫为什么没参加?

  五、 幼儿操作

  将十二生肖中的小动物送到相应的位置上。

  六、活动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课活动内容新颖,趣味性强,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幼儿学习探索的积极性高,但在第五环节中由于十二生肖的卡片较小,只有半数的幼儿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十二生肖的图片放到了相应的位置上,因此,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具的准备上一定要从幼儿的角度去考虑,让教具发挥更好的做用。

  小百科: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中班教案 篇4

  认知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发现桥的秘密。

  2、了解桥的不同用途,能根据不同的情境设计出适合的桥。

  3、能大胆的设计桥,体验制作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桥的用途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

  萌发对周围事物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人手一份木制蒙台梭利教具。

  活动过程:

  1、导入:故事《图图的麻烦》请小朋友想办法帮助图图过河。用幼儿喜欢的动画人物图图,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将幼儿想到的过河方法进行比较。当我提问时,有的幼儿说可以乘船、可以建桥、可以坐飞机、可以建索道。然后和幼儿进行讨论,比较。而后得出结论建桥是最长久、最实用、最便捷的方法。

  2、观看图片请幼儿欣赏各种不同结构的桥,让幼儿了解桥的基本结构。(1)图片一中的桥是由桥墩、桥架、桥面、护栏构成的。(2)图片二中的桥是由桥拱、桥柱、桥面构成的。

  用幼儿园门口的桥梁修建照片帮助幼儿分析桥的结构。后进行小结:告诉幼儿桥的概念:桥是架在河上连接两岸可供人们通行的建筑物。 在这环节我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电脑幻灯片,拓展幼儿的经验,激发幼儿对桥的兴趣。

  3、进行PowerPoint 制作给图图建一座桥。桥建成后,引导幼儿自己说出给图图桥的结构,目的是为帮助幼儿复习桥的'结构,再次激发幼儿对桥的兴趣。

  4、延伸活动:请幼儿用蒙氏教具给需要用桥的地方建一桥。

  场景:

  ①江上

  ②堵车的马路

  ③学校门口

  ④火车通行的地方先帮助幼儿从桥的用途方面对桥进行分析用途:

  公路桥、铁路桥、高架桥、立交桥。如果说前面两个环节是具体的直接感知,那么这里就要进入间接感知阶段,将要通过用蒙氏教具建桥的体现解决难点。

  指导思想:

  新《纲要》科学领域的内容与要求明确揭示了科学领域的指使用具有情境化、生活化、经验化的特点,尤其是对于认知活动这种抽象思维占主体的活动而言,更需要以一种幼儿熟悉的、真实的生活方式呈现。从孩子生活的实际出发选取有益的教材内容,让孩子感到知识并不遥远,知识就在身边变告诉为感悟和体验以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本次活动选取的教材桥是孩子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同时又是幼儿园门口重要的交通设施,正因为这样的教材是真正来自于孩子生活的,它可以使孩子们感到原来学习材料和生活是那么贴近,从而以我要学的心态进入学习状态,注意力和思维也更为主动。本次活动将桥的学习定位在了解桥的结构、用途、价值及与自身的关系方面,旨在通过游戏性、趣味性的学习,增强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兴趣与能力,为大班更为广阔的学习奠定基础。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中班教案02-11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樱花》03-31

中班《月亮》教案02-15

拓印中班教案02-16

中班教案《粘贴》03-10

中班夏天教案03-11

中班美食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