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2-06-27 12:05:0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班教案锦集8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小班教案锦集8篇

小班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刚接触数,对数数概念还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对数却很感兴趣,喜欢操作活动,为此选择了此次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既锻炼幼儿手脑协调发展,激发幼儿勇敢尝试活动的兴趣,而且还感受到了操作活动的快乐。让幼儿以操作为主,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到3,引导幼儿正确感知3以内的数量;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愿意参加操作活动。

  整个活动的重难点就是让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到3,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3以内的数量。在重难点环节主要是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和教师引导来完成的。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数与量对应的有趣的小动物课件。

  2、带数字2、3的火车头饰2个。

  3、爱心车票幼儿人手1个。

  4、小乐器3个。

  5、幼儿操作材料人手1份。

  知识准备:认识数字1、2、3。

  四、活动过程

  在活动的开始,以欢迎小动物为线索,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展开活动,出示小动物课件引起幼儿的兴趣,课件生动形象,配有声音,画面也很有动感,依次出现1个、2个、3个小动物的画面,让幼儿一一点数其数量,并引出数字1、2、3,幼儿即认识了数字,又感知了数量。

  在活动的基本部分,我以欢迎小动物为主线,运用了拍手游戏,让幼儿用动作表现感知了数与量的关系,由教师说出数字几,幼儿就拍几下手,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了3以内数与量的关系。接着又利用听觉游戏来感知3以内的数量,为了欢迎小动物,准备了小乐器,听小乐器是怎么叫的,教师敲乐器,幼儿通过听来说出是几下,进一步感知了数量,而且幼儿特别感兴趣。在下一环节就是让幼儿通过操作来感知3以 内的数量关系,在此环节中我为幼儿设计了三组不同难度、不同规则的'操作材料。一组是看数取物,利用小房子,房子上是几,里面就住几个小动物。第二组是看一定数量的点来取相应数量的小动物,情境是小动物坐在热球里,球上是几个点,里面就坐几个小动物。第三组是让幼儿通过数找出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并给小动物准 备相应数的食物。情境是草地上有数字几,就要有几个小动物。幼儿在操作中充分感知了3以内的数量关系。

  活动的结束部分,以小动物请小朋友去做客的游戏结束的。当有幼儿操作完,教师及时检验,其它两位教师分别带上印有3、2的火车头饰,完成操作的小朋友就领一张火车票,车票上是几个点,就坐上第几列火车。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3以内的数量关系。

  五、活动效果

  整个活动过程都以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为主,且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课件,因此幼儿参与积极,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手口一致地点数到3,正确感知3以内的物体,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效果良好。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喜欢运动,但运动的自控能力差,幼儿之间经常发生身体的碰撞,本来碰的也不疼,他们却总是委屈的哭着来告状:“某某小朋友碰着我了。”这使我想起我小时候玩的一个民间游戏“碰一碰”。我决定给他们上一节“碰一碰”的.游戏课。让他们在碰撞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找到友谊,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节奏并按其节奏运动。

  2、学会创作不同的动作方式达到与同伴“碰”起来的目的。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友好情感和愉快心情。

  活动重点:

  学会创作不同的有趣的“碰撞动作”,对听到的指令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

  活动准备:

  “碰一碰”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 、让小朋友们一起听歌曲“碰一碰”,熟悉音乐旋律。

  “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碰肩膀,碰肩膀。”

  2、讲解游戏规则

  当歌曲唱“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时,幼儿可根据音乐旋律走步或跑步,边走边找一个好朋友并肩站好。当歌曲唱“碰哪里?”时,小朋友要注意听老师指令。当歌曲唱到“碰肩膀,碰肩膀”时,幼儿要迅速做出动作。

  3、示范游戏动作。

  请一个小朋友们与老师一起做示范表演。边唱儿歌“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碰肩膀,碰肩膀。”边踏着节奏做动作。让幼儿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教游戏动作时,要求幼儿一定在乐曲的伴奏下合拍做动作。告诉幼儿老师说出碰的部位后,一定要迅速的做出动作,以锻炼幼儿反映的灵敏性。

  4、 鼓励幼儿大胆发明更有趣的动作,如屁股碰屁股,脸蛋碰脸蛋等。告诉幼儿“相碰”要亲切,用力有分寸,不要做过分或有危险和不友好的动作。

  5、 教育幼儿广泛与同伴交往,以促进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之间合作的能力。

  活动反思:

  上完这节游戏活动后,小朋友们不再为碰撞来告状了。他们都把碰撞作为游戏,并创新了很多有趣的动作,如鼻子碰鼻子,小手碰小手等。玩的不亦乐乎。但要经常提醒幼儿“相碰”要亲切,用力有分寸,不要做过分或有危险和不友好的动作。

小班教案 篇3

  游戏目标:

  1、感受一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温馨和快乐;

  2、设计大、中、小各式各样的毛巾。

  教学重点:设计大、中、小各式各样的毛巾。

  教学难点:设计大、中、小各式各样的毛巾。

  活动准备:

  阅读区:《念儿歌,读童谣》,娃娃家:大、中、小娃娃及与其相匹配的毛巾,碗筷等。手工区:制作好的大、中、小毛巾让幼儿进行装饰或其他大、中、小物品。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小朋友,今天上午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你们知道是哪首儿歌吗?(三条毛巾)

  儿歌里是怎么说的呢?(请幼儿说说儿歌的内容)小朋友都说到非常好,儿歌里都说了这三条毛巾分别是爸爸妈妈还有宝宝的.,那今天小朋友想想自己也来设计设计毛巾?(想)

  那你的毛巾你想送给谁呢?(我想送给爸爸,我想送给妈妈)

  二、介绍各个区域。

  1、娃娃家。

  今天娃娃家的小朋友按照大、中、小娃娃及与其相匹配的毛巾,碗筷等。

  2、图书区。

  今天老师在图书区投放了《念儿歌,读童谣》。

  3、动手区。

  手工区的小朋友你们一起制作好的大、中、小毛巾让幼儿进行装饰或其他大、中、小物品。

  三、组织幼儿进区区域。

  1、提出区域规则。

  在进区的时候,你先要想好来你要进什么区角。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小结小朋友进区观看的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幼儿,对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儿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够的地方。效果分析:

小班教案 篇4

  小班语言《云朵棉花糖》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能说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内容。

  2.有兴趣投入故事情节之中,初步感受故事中与朋友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

  2.插入材料:三只大小不同的老鼠、白云、幼儿熟悉的水果和动物等图像。

  3.实物:一团棉花、棉花糖。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出示棉花糖,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棉花糖看上去像什么呀?

  二.欣赏理解故事

  师:关于棉花糖啊,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1.出示三只老鼠,由教师讲述故事。

  2.回忆故事内容。

  (1)孩子们,你们还记得故事里三个老鼠叫什么名字吗?

  (2)最胖最大的老鼠叫什么呀?那那只最小最可爱的老鼠叫什么名字呀?那还有一只叫什么呀?他们住在一幢三层楼的`房子里,哎,一楼住的是谁呀?那最高的三楼住的是谁?那鼠老二住在几楼啊?

  (3)有一天啊,鼠小小趴在窗前看风景,一朵云飘了过来。鼠小小一把抱住白云,嗯,白云又轻又软。鼠小小抱着云朵给鼠老二看。

  哎,鼠老二想把白云做什么?那睡在白做的枕头上会感觉怎样?(学鼠老二说)

  (4)鼠小小和鼠老二抱着白云给鼠老大看。哎,鼠老大想把白云做什么呀?这是什么时候穿的衣服啊?冬天穿的衣服叫什么啊?那穿上白云做的棉袄感觉会怎么样?(学鼠老大说)

  (5)这个时候,鼠小小它想把云朵做成什么呀?(学鼠小小说)

  三.体验故事情节(出示操作材料)

  1.三只小老鼠他们把白云拿到了草地上,他们在云朵里啊加了好多的糖和许多水果,哎,它们会加些什么水果?

  “对呀,甜甜的苹果真好吃。香香的香蕉也很好吃。一个个葡萄可真甜呀。”

  2.哪些动物朋友闻到了云朵棉花糖的味道?边观察边说出他们的名称。

  师:小老鼠在白云里加了那么多的糖和水果,嗯,云朵棉花糖做好了。它散发出一阵一阵的香味。传到了树林里,小动物们都来了。喵喵喵,谁来了?(小猫)跳跳跳,谁来了?(小兔)“嗯,我最喜欢了,好香好香奥。”(小熊)香味呀,把树林里的小动物都引来了,来了许多许多的小动物。嗯,什么东西这么香啊,好香啊。嗯,是什么呀,原来是云朵棉花糖啊

  3.这么多的小动物朋友都来了,他们闻到了棉花糖的味道,他们都来想干嘛?他们都想吃棉花糖呀,那么,三只小老鼠会怎么做呢?

  4.幼儿操作:用棉花为大家模拟分棉花糖。

  师:小老鼠跟你们想的一样哎。小老鼠说:请大家一起吃吧。(老师示范请小动物吃棉花糖)于是呀,鼠小小拿着一块棉花糖,对小熊说:“小熊小熊,请你吃棉花糖。”“嗯,真好吃,谢谢你!”

  师:那我们小朋友谁愿意来帮小老鼠一起来分棉花糖啊?你跟小动物怎么说?

  5.共同发现三只小老鼠都只吃到一点棉花糖,谈论:他们怎么还是那么开心呀?

  师:那么大一块棉花糖,都分给了小动物们,三只小老鼠它们啊也只吃到了一点点,不过啊,小老鼠们还是很高兴。鼠小小说:“嗯,明天,我们还要做云朵棉花糖。”孩子们,三只小老鼠本来有那么大一块棉花糖,可是都分给了小动物们,它们啊也只吃到了一点点,它们为什么还是那么高兴啊?

  我们一起来问问它们好不好?“小老鼠,小老鼠,你们吃了一点点棉花糖,怎么还你们高兴啊?”“因为啊,和朋友们一起吃好吃的东西,是最高兴地事儿了。”你们觉得是不是啊?

  延伸

  我们也来一起分享棉花糖。

  云朵棉花糖

  树林里住着三只小老鼠,一只叫鼠老大、一只叫鼠老二,还有一只叫鼠小小。三只小老鼠啊住在一幢三层楼的房子里。鼠老大最胖最大,住在一楼,鼠老二住在二楼,鼠小小最小最可爱,住在三楼。

  有一天啊,鼠小小趴在窗前看风景,一朵云飘了过来。鼠小小一把抱住白云,恩,白云又轻又软。

  鼠小小抱着云朵给鼠老二看。鼠老二看了看说:“恩,做个白云枕头吧,睡上去肯定又软又舒服。”

  鼠小小和鼠老二抱着白云给鼠老大看。鼠老大看了看说:“做件白云棉袄吧,穿上去肯定又轻又暖和。”

  鼠小小说:“嗯,还是做云朵棉花糖吧,肯定很好吃。”大家都同意了。 三只小老鼠他们把白云拿到了草地上,他们在云朵里啊加了好多的糖和许多水果,嗯,云朵棉花糖做好了。它散发出一阵一阵的香味。传到了树林里,小动物们都来了。

  大家好馋呀,三只小老鼠 把云朵棉花糖分给大家,这个一朵,那个也一朵。大家吃得真开心

  分到最后,云朵棉花糖只剩一点点了。三只小老鼠你添一口,我添一口,添得真开心!

  第二天,大家都来等着云朵再飞进鼠小小的窗口,他们要做更多的云朵棉花糖。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理解中了解有关小兔乐乐的故事情节,愿意学说完整的句子。

  2、愿意关心帮助他人,体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大图书。

  活动过程:

  一、引趣

  (出示一个大萝卜)

  教师:这是什么?大萝卜,你们知道什么小动物最爱吃大萝卜吗?

  教师:小兔是怎么吃大萝卜的?

  教师:嘿,小兔小兔,咱们一起到大森林里去找大萝卜吧。

  (在音乐的伴随下,教师和幼儿一起找萝卜、吃萝卜。)

  二、说说讲讲

  画外音:哎哟,哎哟。好累啊,好累啊,哎哟,哎哟。(画面:小兔拔萝卜,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教师:是谁呀?

  教师:小兔在干吗?他怎么了?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我们一起对小兔说:“小兔小兔,我们来帮助你。”

  (画外音:好的,好的,谢谢你们,让我们一起来用力,加油吧!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噢……拔出来咯!拔出来咯!)

  (画面:小兔拔起T萝卜)

  (画外音:谢谢小明友,谢谢你们的帮忙,)

  教师引导:不用谢,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画外音:我日q乐乐,欢迎你们到我家来做客,再见了!)

  教师引导:小兔乐乐再见。

  三、阅读理解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大好事,帮助小兔拔出了大萝卜。

  教师:小兔乐乐可开心了,小兔乐乐扛着萝卜走在回家的路上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幼儿阅读大图书)

  教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教师:刚才小朋友说小兔乐乐又遇见了一只小兔,是真的.吗?让我来找找看好吗?

  (教师翻图书,出示小兔乐乐遇见小兔菲菲的图页)

  教师:小兔乐乐在干嘛?(理解云记号的意思)

  (出示第二幅图。)

  教师:瞧,小兔们在干嘛?

  教师:哇,他们吃得可真香,我们也来学学他们好吗?

  (师幼模仿游戏。)

  (画外音:轰隆隆,轰隆隆,)

  教师:发生什么事了?

  教师:我们去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好吗?

  教师:你从哪里看出来下雨了、打雷了?(认识雨和闪电的标记)

  教师:这可怎么办呀?

  (幼儿想办法,完整表述。)

  教师:刚才你们想了那么多好主意,真了不起,不知道小兔们想了什么办法呢?我们来看看好吗?

  教师:哇,他们这个办法也不错,我们也来试试看好吗?谁愿意来做小兔乐乐,谁愿意来做小兔菲菲?

  (师幼共同表演。)

  附故事 小兔乐乐

  有一天,小兔乐乐出门去玩,在路边发现了一个大萝卜,他欣喜万分,决定把萝卜带回家。

  小兔乐乐拉住大萝卜的叶子使劲拔呀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大萝卜拔出来。回家路上,小兔乐乐遏上了好朋友——小兔菲菲。小兔乐乐高兴地把大萝卜的事告诉了小兔菲菲,还请小兔菲菲一起品尝美味可口的大萝卜。正当他们大口大口地咬着大萝卜,吃得津津有味时,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大雨就要来临。小兔乐乐和小兔菲菲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们把吃剩下的一半大萝卜盖在头上,当成一把“萝卜伞”。大雨落下来了,小兔乐乐和小兔菲菲一点也不担心,豆大的雨点打在“萝卜伞”上噼噼啪啪作响,小兔乐乐和小兔菲菲开心极了。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无官,初步了解五官的主要作用。

  2.愿意跟着老师点点、说说五官,乐意参与与老师的互动。

  活动准备:

  1.自制图片一张(没有五官的小朋友)

  2.糖果若干;

  3.香水一瓶;

  4.音频几段:小动物的叫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没有五官的小朋友),教师引导幼儿初步认识五官。(当幼儿回答不出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看看旁边小朋友的脸)

  二、游戏“点五官”。

  教师用食指在自己脸上点五官,每点一处请幼儿说出五官名称。

  教师说出五官名称,请幼儿点出自己的五官。

  (此环节中教师点五官和说五官的速度可以由慢到快,让幼儿感受速度变化带来的快乐)

  三、了解五官的作用。

  想想说说五官的作用。

  1.“我们的眼睛有什么用?”(看)

  (准备一些小东西,提问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回答出来把东西送给小朋友)

  2.“我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吃、说)

  (准备糖果,让小朋友尝尝糖果,说说味道)

  3.“我们的鼻子有什么用?”(闻、呼吸)

  (准备香水,让小朋友闻一闻,了解鼻子的.作用)

  4.“我们的耳朵有什么用?”(听)

  (放几段音频,请小朋友听听,是什么动物的叫声,了解耳朵的作用)

  教师小结:我们的五官这么厉害,小朋友要好好爱护它们哦,不用脏手揉眼睛,不挖鼻孔,不掏耳朵,不把脏东西放到嘴巴里,不把小东西放在口、鼻、耳中。

  活动延伸:

  眼睛看看、找找教室里的小花,找到后贴到自己的身上;嘴巴有点渴了,我们找找小茶杯,喝喝水。(过渡到生活环节)

小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玩具是伴随幼儿成长的、幼儿最熟悉和喜爱的物品。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玩具,不仅有助于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也可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针对小班幼儿新入园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设计了 “幼儿园里玩具多” 的主题活动。通过教师组织的系列活动,让他们体验在幼儿园里玩玩具的快乐。

  一次自选活动中,几个孩子拿着小纸盒“开汽车”“发射火箭”,吸引了其他孩子和老师的目光。针对幼儿兴趣点,我和孩子们一起生成了“好玩的纸盒”这一活动。目的是通过玩纸盒,让幼儿识别大小、颜色、高矮等相关知识,引导幼儿进行一些基本动作的模仿,激发幼儿与同伴一起玩的兴趣,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

  《纲要》中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活动。纸盒是幼儿常见的物品,各种大小不一、形状、颜色各异的纸盒在小孩的手中和眼里,简直就是一个宝贝,它不仅有多种多样的玩法 ,还可以激起他们的想象及活动兴趣。“好玩的纸盒”从幼儿年龄及生活经验出发,针对新来园幼儿情绪不稳定的特点,活动过程中采用游戏法、操作法、练习法、语言提示法等,让幼儿在愉快的情景中“玩中学”并完成预设的目标。为更好地体现新《纲要》精神,我注意遵循:

  (一)整体性原则:注重各领域知识的整合、各种教育互相渗透;

  (二)活动性原则:注意挖掘材料的特性,让幼儿自己去操作、去模仿、去体验、去尝试;

  (三)主体性原则:充分体现以幼儿操作、练习为主,积极地与材料、与同伴、与教师互动。从而使幼儿在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中掌握相应的技能,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纸盒,让幼儿识别大小、颜色、高矮等相关知识,引导幼儿进行一些基本动作的模仿练习。

  2、学习听辨老师的提示并按指示去做,喜欢参加游戏,获得与同伴一起玩的快乐体验。

  活动准备:

  1、各类大小不一的纸盒、动物玩具若干、红绿灯、录音机等。

  2、课前参观超市丰富有关经验,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各类纸盒、主题环境创设。

  3、场地布置如图:

  公路与隧道 小小停车场

  小盒子的家 小玩具的家

  活动过程:

  一、玩小盒子

  1、幼儿自由选择一个或几个小盒子任意玩耍、搭建,激发他们的想象以及活动的兴趣。

  2、围坐在教师身边,启发幼儿说出手中的盒子是用来装什么的?进行一些模仿动作及生活卫生教育。如:牙膏盒模仿刷牙,香皂盒模仿洗澡等。

  上刷刷,下刷刷,我们一起来刷牙! 咕噜、咕噜, 用清水漱漱口

  擦好了香皂,再用清水洗洗 给自己擦点润肤霜吧!

  3、引导幼儿说出手中的盒子是什么颜色的?鼓励他们与同伴比一比哪个大、哪个小?哪个高、哪个矮?

  老师,我的盒子有蓝色和黄色。 我来和你比一比好吗?

  4、启发幼儿联想:说说手中的盒子象什么?如:飞机、火车、火箭……根据幼儿想象随音乐做模仿动作。

  小纸盒变飞机,真有趣! 注意,小飞机要降落了!

  嘟嘟!开汽车时要小心。 我们的火车开来啦!

  二、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变出红、黄、蓝色三个大小不一的盒子。

  1、引导幼儿说出盒子的颜色以及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游戏“找小凳”。教师说出某一种颜色,幼儿按指令找相应的“小凳”(纸盒)坐好。

  3、讨论:纸盒发生什么变化啦?为什么纸盒会扁?

  三、玩纸盒盖。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利用纸盒盖进行开汽车、青蛙跳、过小河、挡雨、扇凉、刮风等动作练习。

  握紧方向盘! 青蛙跳到荷叶上

  变成扇子扇一扇 下雨了,快挡起来!

  四、玩大纸盒

  游戏:“我是小司机”。幼儿当司机,纸盒做车厢。(用绳子系一头,可拖拉)

  1、 小司机开车行驶,根据警察(由教师扮演)“红绿灯”的指示改变动作(开或停)。

  红灯停! 绿灯行!

  2、 小司机请小动物乘座“汽车”,在规定的线路上运送小动物。

  小动物你们可要坐好啦!! 我们顺利通过“隧道”了!

  3、进行安全教育及小结。

  延伸活动建议:

  1、组织幼儿利用大型纸箱进行钻、爬、跳等基本动作的练习。

  2、利用小纸盒进行一些涂染、粘贴、装饰等美术活动。

  3、鼓励家长与孩子在家共同进行纸盒小制作活动。

  4、组织班级里的“我是创新小能手”的展示、观摩活动。

小班教案 篇8

  ⒈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虽然“早晨吃的点心”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但为了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为了能对班级孩子的整体认知水平有一个很好的了解,我利用空余的时间熟悉班级孩子,并和他们一起谈论“早晨吃什么”的话题,以帮助我顺利开展该活动。

  ⒉对教材的修改

  ⑴李老师已经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对歌词做了一定的修改。而我又再李老师的'基础上,又一次做出了修改。删去了歌词“三明治”“烧饼”,替换成“生煎包”“大饼”。因为城市孩子与乡镇孩子在知识经验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我们这里的生煎包非常好吃也很有名,孩子们都爱吃。对于歌词的改编,也体现了我们的乡土特色。

  ⑵歌曲最后结尾处的5 1,音比较低,听起来不优美,唱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歌曲由原来的C调变成了D调。幼儿在歌词中,能较好得把握这一音调,听上去也顺耳很多。

  ⒊活动过程的调整与修改

  李老师执教的活动优势在于有趣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有趣有余,却歌唱不足,导致该音乐活动失衡。而导致失衡的因素应该在早餐车上,因为教师多次推着早餐车进行范唱,幼儿的兴趣点都集中在了早餐车上,没有认真倾听歌曲,以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幼儿熟悉歌曲内容。所以我取其精华,弃其不足,早餐车只是在我入场的第一次范唱中使用。在幼儿已能歌唱的游戏环节,又再一次使用使用早餐车。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乐》03-15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教案03-24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