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2-06-27 06:46:00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大班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大班教案合集7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今年是狗年,在一次户外体育活动中,我发现他们对小狗特别的感兴趣,喜欢学小狗叫,喜欢玩小狗的玩具,喜欢学小狗的动作。针对孩子的兴趣点和发展特点,特设计此次亲子游戏活动“聪明的小狗。”旨在让孩子通过活动感受和父母、老师、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尝试听信号进行变速、变向走、爬,并能掌握简单的文明礼貌用语:“你好”、“再见”。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游戏活动,增进母子间的感情。

  2、学习听信号的变化,变速和变换方向爬行。

  3、能熟练地运用简单的文明礼貌用语“你好”、“再见”。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小鼓、肉骨头、地垫、独木桥、钻洞,在小椅子上贴小猫、小狗、小鸡的图片做小动物的家,小狗头饰。

  2、知识经验:幼儿已对钻、爬有了一定的基础,较为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动作技能。

  3、家长工作: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发出“邀请函”,让家长了解来园参与活动的目的,以及需要配合的地方。

  活动过程:

  1、问候时光

  ①“邀请舞”,幼儿自己找同伴跳舞,鼓励他们和别人打招呼。

  ②“点名游戏”、与教师围成圆圈站好,逐个介绍自己:“大家好,我叫┅┅,今年┅岁了。”

  ③出示小狗的家,请幼儿说说这是谁?并模仿小狗的叫声和动作。

  ④游戏“狗妈妈来做游戏”,教师放音乐,请家长们出场。

  2、运动时光

  狗妈妈(家长)和小狗们一起念儿歌做小狗的模仿操。

  3、快乐时光

  ①游戏:“到小动物家做客”,通过让幼儿到小猫、小兔、小鸡的家去做客,学习向指定方向爬行、听信号变换方向。

  ②调整活动量:请小狗们晒晒太阳,休息一下,伸伸四肢。

  ③亲子游戏:“小狗找骨头”,教师交代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4、温馨时光

  律动“小狗洗澡”。孩子和父母随音乐自由做活动,跳舞。

  家庭延伸:

  平时在户外活动时,可适当给孩子增加一点难度,让孩子听信号进行跑;在家中,可和孩子一起进行爬行比赛,如果孩子表现的很好,可适当给他一点小奖励。

  活动资源:

  1、儿歌:“小小狗”

  我有一只小小狗,聪明可爱又淘气。

  你想知道它的名,它的名字叫汪汪。

  小狗小狗点点头,向你说声早上好。

  小狗小狗弯弯腰,锻炼身体可真好。

  小狗小狗蹲下来,啃啃我的小骨头。

  小狗小狗蹦一蹦,我的`名字叫汪汪。

  小狗小狗你真棒,我们和你做朋友。

  2、亲子游戏:“狗妈妈做游戏”

  游戏玩法:家长们都带上小狗的面具,听音乐做小狗的动作出场。

  请孩子去找自己的妈妈,只要正确找到的小朋友,就给一个小奖励。

  游戏规则:喂找到的小朋友,和妈妈共同表演一个节目。

  3、游戏;“到小动物家做客”

  游戏玩法:听音乐,根据自己头上带的头饰,通过爬行、钻等各种技能,越过障碍,到相应的小动物家做客。

  游戏规则:必须自己完成任务,不能让爸爸、妈妈帮忙。

  4、亲子游戏:“小狗找骨头”

  游戏玩法:妈妈和孩子共同扮演“小狗”,骨头分别放在篓子里,音乐响起,共同出发。到达红线外,妈妈用筷子夹,幼儿用小篓装,音乐声一停,看谁小篓里的骨头多。

  游戏规则:

  (1)妈妈不能用手,只能用筷子。

  (2)音乐停,游戏就必须停止。

  5、歌曲:“邀请舞”

  1═C2/4

  533∣422∣1234∣555∣

  拍拍手拍拍手鞠躬弯腰问声好

  533∣422∣1234∣555∣

  拍拍手拍拍手我想请你跳个舞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和记忆歌词内容,用游戏的方式学唱歌曲。

  2.发展倾听、推理、猜测的能力。

  3.感受民间歌曲的魅力。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十二生肖的PPT课件,活动前让幼儿熟悉十二生肖的名称、排列等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玩“点将翻图”游戏,初步感知歌曲

  1.翻图感知整首歌曲。

  师:我们来玩一个“点将翻图”的游戏,老师一边唱歌一边按节奏点你们的肩膀,唱完歌曲的最后一个字时,我点到谁,谁就可以来点开PPT中的两张图,看看里面藏了什么动物。

  2.引出课题。

  师:一共有几种动物?你觉得这些动物之间有联系吗?今天我们学唱的歌就叫做《十二生肖歌》。

  二、玩‘魔语翻图’游戏,分段理解记忆歌词。

  1.学习歌曲第一段。

  (1)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教师演唱歌曲第一段。

  问题一:第一段歌曲里有四种动物,你觉得应该是哪四种动物?问题二:歌曲里是怎么称呼这四种动物的?(听完教师演唱,请幼儿验证和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2)理解、记忆第一段歌词,并学唱第一段。

  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教师第二次演唱。问题:这四种动物在歌曲里做了什么事情?这很重要哦,否则我们的游戏将会无法进行。

  A.幼儿闭上眼睛听教师演唱,教师在演唱的过程中将小老鼠图标隐藏起来。演唱结束,幼儿睁开眼睛,找找谁不见了。

  教师:怎么才能让小老鼠重新回来呢?得用“魔语”呼唤它,“魔语”唱对了,它就回来,唱错了,它就回不来了。“魔语”就是刚才歌曲里关于小老鼠的那句歌词。

  幼儿先讨论关于小老鼠的“魔语”,再用“魔语”来呼唤小老鼠。如果幼儿能够准确地唱出小老鼠的那句歌词,教师快速地把小老鼠图标翻回来;如果幼儿不能唱出,教师可以再次演唱第一段,但是绝对不能直接告诉幼儿“魔语”。

  B.教师再次演唱歌曲第一段,将另外三种动物也随机隐藏一种,并用“魔语”将藏起来的动物找回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2用相同的游戏方法让幼儿理解和记忆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学唱歌曲,可以根据幼儿的游戏水平一下子藏起两个或更多的动物。

  三、完整学唱歌曲

  1.将PP中部分动物藏起来.幼儿唱屏幕显示的'生肖歌词,教师唱藏起来的生肖歌词。

  2.教师唱屏幕显示的生肖歌词,幼儿唱藏起来的生肖歌词。

  3.男女生分别演唱藏起来的生肖和屏幕显示的生肖歌词。

  4.根据图标的隐和显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如小组对唱、幼儿和听课的教师对唱。可根据幼儿演唱的情况随机调整藏起来的生肖数量。

  5.挑战将所有的生肖图隐藏,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揭秘和挑战的游戏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发展水平,这样的游戏也深受他们喜爱。在歌唱教学中合理使用揭秘和富有挑战的游戏,能使教学更加有效。

  整个活动流程分三步:“魔语”→说歌词;“新魔语”→唱歌曲;挑战隐藏图标的数量→多种方式演唱。三个阶段都利用了“翻图”游戏,随着游戏目标和游戏方式的层层推进,孩子们在接受游戏升级挑战的同时自然学会了演唱歌曲,整个活动顺利而流畅。

  小百科: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有关动物的主题是每个年龄阶段幼儿都非常喜爱的内容,但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要把握的主题要点是不同的,对于中班幼儿则侧重于感知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及与人的关系等等。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按以往的经验,教师可能会教给幼儿许多关于动物的歌曲,通过歌唱的方式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了解。但如果只是单纯的歌唱似乎又忽略了音乐自身特有的知识语汇和本体功能。那么在主题进行中,如何使音乐既起到纽带作用,让幼儿在其特有的愉悦感中逐步推进主题的进展,同时又不失音乐所蕴涵的技能要素,使幼儿获得音乐素质的训练与提高?在动物主题中,青蛙和其他动物叫声是动物的特征之一,模仿青蛙和其他动物叫声是幼儿的兴趣点,而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是中班幼儿应获得的知识点,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于是,我设计了以下集体活动"青蛙唱歌"。

  活动目标:

  1、区分音乐的高低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

  2、能用不同的语言节奏大胆想象、表现青蛙的叫声。

  活动准备:

  大荷叶一张(能容纳活动中的幼儿)

  活动过程:

  一、合作游戏"荷叶和风",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

  1、出示荷叶:--"小朋友,你们看,这会是什么?我们一起把它打开吧!"--"荷叶长在什么地方?如果一阵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

  2、倾听高音区轻柔缓慢的音乐,体验游戏"小风和荷叶"--"听!风来了,你觉得这是一阵怎样的风呢?"--"当轻轻的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呢?"

  3、倾听低音区强烈快速的音乐,体验游戏"大风和荷叶"--"又有一阵风吹来了,听!这又是一阵怎样的风呢?"--"当大风吹来时,荷叶又会怎么样呢?"

  4、交替进行高低不同的音乐,愉快游戏"会变的风和荷叶"--"风会变吗?仔细听音乐里的风是怎么变的?"--"风停了,荷叶怎么样了?"

  二、体验音乐的高低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

  1、出示荷叶上的青蛙。

  --"谁最喜欢荷叶?"(青蛙)--"小青蛙们,我们一起跳到荷叶上吧!"(幼儿轻轻跳上荷叶)

  2、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想象青蛙的叫声。

  --"青蛙在荷叶上喜欢干什么?它是怎么叫的呢?"(幼儿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想象表现)--"原来青蛙有那么多不同的.叫声,它就像我们人一样,不一样的节奏就好像在说不一样的话。""呱呱!呱呱!"(你好!你好!)"呱呱呱呱呱呱呱!"(今天我呀真高兴!)"呱呱呱!呱呱呱!"(真热啊!真热啊!)……

  3、试着用高低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

  说明:当幼儿对青蛙的叫声产生浓厚兴趣时,教师可对幼儿的兴趣进行迁移,借助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的叫声来提升幼儿对音乐高低变化的认识。"来来,我是一颗菠菜,菜菜菜菜菜菜……"这首歌曲幼儿非常熟悉、喜爱,它的旋律很具诙谐幽默的感染力,体现老青蛙和小青蛙歌唱时的愉快心情,更重要的是它的音域跨度也很适宜大班幼儿的嗓音特点。因此,将这首歌曲根据活动内容进行改编翻唱,并借助指偶表演一定能引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4、初步尝试同声合唱。

  --"你喜欢小青蛙还是老青蛙的歌声呢?为什么?"(幼儿自由选择演唱)--"虽然老青蛙和小青蛙的声音不同,一个尖,一个粗,但它们很喜欢在一起唱,因为它们觉得那样很快乐,你们想试试吗?"(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尝试同声合唱)

  说明:在熟悉的歌曲、音乐的高低变化、自主选择的叫声这三者的融合中,幼儿不仅获得了音乐的要素,更体验到了歌唱的快乐!

  三、音乐游戏:青蛙下水--歌曲《数蛤蟆》是幼儿熟悉的歌曲,将歌曲中的"蛤蟆"改编成青蛙,引导幼儿做出青蛙跳水的动作,在游戏中结束音乐活动。

大班教案 篇4

  目的:练习数的不同组合形式为学习10以内的计算做

  准备材料:扑克牌一副

  要点:以"8"为例

  过程:

  (1)家长与孩子一起把扑克牌中的红桃、方块、梅花、黑桃,四花色中的每种1-7牌取出来,共28张。

  (2)家长用一张白纸写上数字8摆在一边,交待今天的玩法是凑8。

  (3)将28(1-7各4张)张牌洗好,然后从中任意抽出一张扣放在8的标志旁边。两人协商好先后开始抓牌。

  (4)各自将手中的牌进行整理,从中选出可以组合成8的牌,抽出放在自己的前面。

  (5)数手中所剩牌的数量,谁剩的牌多谁先出牌。

  (6)抽取对方的`一张牌,再在自己手中的牌中找一找,是否有与所抽取的牌合起来是8的,如有就取出放在前面。

  (7)轮流抽牌,谁手中的牌先被抽完,谁为胜利者。

  反思:

  此次活动,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抓住幼儿好动的天性,巧妙地创设数学王国这一情境。在活动中,提高幼儿主动参与性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知识,使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有次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看到窗户上的蜂巢,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我们住的房子是平房、楼房,小动物们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呢?依据《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内容必须与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我设计了省编教材(大班)主题五中的一节语言活动《小松鼠造新房》。

  教材分析:故事《小松鼠造新房》讲述的是小松鼠在设计、建造自己的房子的过程中细心观察、虚心学习、博采众长,做事认真、细心,但它忽略了只有适合自己的房子,才是最棒的房子。最后在山羊公公的帮助下,小松鼠认识到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终于造出了森林里最棒的房子。这个故事主要向孩子们介绍小动物房子的特点与它们生活习性的关系。让幼儿明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道理。针对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2、通过游戏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认知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动物房子的特点及与它们生活习性的关系。

  2、明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理

  活动准备:1、小松鼠造新房的故事课件、(缝纫鸟、蚂蚁、蜜蜂、松鼠、鸟、燕子、寄居蟹)的房子课件、

  2、正六边形若干、小松鼠手偶

  活动重点:了解小动物房子的特点及与它们生活习性的关系。

  活动难点:明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理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四面方方四面墙,里面有人也有床,一家全在里面住,早上关灯晚上亮。(房子)

  二、房子的用途小结: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冬天不会冷。

  三、欣赏故事《小松鼠造新房》,播放ppt师:我们人类有房子住,小动物有没有房子呢?他们又是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呢?让我们在故事里找答案吧。

  1、听完故事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在造房子?

  2)它们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2、详细了解动物的房子特点(播放ppt)

  1)缝纫鸟是怎样造房子的?它们把房子造在了哪里?为什么要这样造?

  小结:缝纫鸟造房的方式很独特,它们用唱的草先编出个窝的形状来,再把一些牛毛、羊毛铺在里面,洒上水用脚踩结实,这样的房子里面特别柔软,住着特别舒服,从外面看向一个灯笼或者葫芦。它们把房子造在树枝上,是为了防止毒蛇的偷袭。

  2)蚂蚁把房子造在了哪里?为什么要这样造?

  小结:蚂蚁的房子是建在地下的,洞口很小,既能通风又能防止敌人入侵,里面却很宽敞,能储存很多事物。

  3)蜜蜂是把房子造在了哪里?为什么要这样造?

  小结:它们一般把房子建在大树上或者屋檐下,外形也像个灯笼,由多个正六边形的巢组成,这样的房子既节省材料又特别牢固。

  4)小松鼠最后把房子造在了哪里?为什么要这样造?

  小结:松鼠一般把房子建在松树杈上,这样方便它吃迟到新鲜的松子。有的小松鼠还会占用鸟类的巢或者找个树洞住在里面。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结:不要盲目的去学别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四、了解其他的动物房子

  1、鸟窝:小鸟都会把窝建在高高的.树上,它们用树枝搭成窝,再铺上柔软的羽毛,这样既安全又利于飞翔。

  2、燕子窝:它们一般用泥巴造窝,把窝建在住宅的屋檐下,这样能为它们遮风挡雨。

  3、寄居蟹:常吃掉带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将壳占为己有,并随着身体的长大不断更换房子。

  五、动手环节,设置情景帮助小松鼠解决难题小松鼠好朋友蜜蜂的房子被熊魔法师施了魔法,困在房子里出不来了,需要小朋友造出和图片上一样的蜂房才能解救小蜜蜂。

  六、提出问题,结束活动请小朋友回家继续搜集小动物的房子。

  活动延伸:将搜集的动物和房子做成卡片放在区域里,供孩子配对、学习。

  活动反思:整节课我以房子为主线,展示了不同的动物有着自己独特的房子,通过课件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动手环节既锻炼了孩子的小手又培养了它们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最后再对幼儿提出更深的要求,让幼儿通过上网查资料不断的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整节课动静交替,适合打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上是我的课,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了解自己、家人、同伴的生肖属相,初步知道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2、 对十二生肖感兴趣,知道十二生肖是我国特有的传统。

  活动准备:

  1、《十二生肖》故事视频。

  2、十二生肖图片与头饰。

  活动过程:

  1、 说说自己知道的属相。

  (1) 提问:你们都是大班的小朋友,对吗?你们几岁了?你的属相是什么?

  (2) 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属相又是什么?

  请幼儿模仿生肖动物的动作或叫声,其他小朋友猜猜是哪个属相。(教师同时摆放生肖图片)。

  (3) 引导幼儿发现属相都是动物。

  (教师指着摆放出来的图片)提问:不仅我们小朋友有属相,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有自己的属相,你们发现这些属相都是什么呀?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相,每个属相都是一种动物。

  (4) 提问:过新年,我们都会长大一岁,属相会变吗?

  小结:每个人只有一种属相,属相不会变。

  (5) 提问:别的国家有属相吗?

  小结:十二生肖只有中国才有,别的国家是没有的。

  2、 看《十二生肖》的故事视频。

  提问:猫为什么没有在十二生肖里?老鼠为什么排在第一位?

  3、游戏:开火车。

  (1)幼儿熟悉自己的属相头饰,明确属相的位置。

  (2)由教师发出开车令,幼儿按生肖顺序进行游戏。

  玩法:师:“我的.火车就要开”。

  幼:“谁来开?”

  师:“鼠来开。”(戴老鼠头饰的幼儿跑上来排在老师的身后)

  戴老鼠头饰的幼儿说:“我的火车就要开”。

  幼:“谁来开?”

  戴老鼠头饰的幼儿说:“牛来开。”(戴牛头饰的幼儿跑上来排在老鼠的身后)......

  12种生肖顺序排好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绕教师开火车,并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我们现在开展的主题是《我是中国人》,就在前几天我们也过了一个节日——国庆节。节日上来,孩子们纷纷来告诉我们节日里看到了什么去了哪里玩很开心,而在之前的环境布置上,孩子们也常常好奇的问我,为什么要在教室里挂灯笼……等等。发现孩子们对此兴趣十分的浓厚,而区角活动中也有挂灯笼这个活动,但是孩子们的操作情况一般,很多幼儿对5以内的加法还是比较陌生。因此结合《我是中国人》中“欢腾的国庆节”这一站点,利用孩子们的兴趣点,渗透5的加法,设计了这一活动——挂灯笼。

  活动目标:

  1、通过挂灯笼庆国庆的活动,比较灯笼的不同特征,探索5的分合,了解5的加法,发展幼儿思维的正确性。

  2、乐意参与活动,感受中国的传统风俗,体验庆祝国庆节的欢乐情绪。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4以内数的组成经验

  2、活动墙、PPT、分合图4副、试题卡、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体验国庆节的愉快

  1、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国庆节,大家是怎样庆祝国庆?——挂彩旗、彩灯、气球、灯笼等

  小结:国庆节是我们祖国妈妈的节日,大家一起张灯结彩,快乐的给祖国妈妈过生日。

  二、比一比——探索5的分合并与题目配对

  1、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挂灯笼好吗!出示PPT

  1)一共有几盏灯笼?用数字几表示?——一共5盏,用数字5表示

  2)这些灯笼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大小、形状等

  3)现在要请你们帮帮忙,听清楚要求:

  a、请你们分成三组,每组5个人

  b、使用1号材料,互相商量一下尝试把这些灯笼分家家,能有几种分法,并记录。

  4)幼儿交流,教师总结,出示PPT

  a、你们是怎么分的?(追问如:1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或那你把5分成了几和几?……)——边讲边出示

  b、看看5可以分成几和几?

  c、那现在看看5一共有几种分法?——四种

  这四种分法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如:原来2和3、3和2数字一样,位置交换了一下,看到2和3

  你就马上想到——3和2。

  小结:5有4种分法,我们只要记住2种就把4种分法都记住了。

  2、出示试题卡,请个别幼儿将题目与5的分成找朋友。

  追问:为什么?——如:因为2和3合起来就是5,所以2+3=5。

  小结:原来这些加法题目就是这样变出来的`!

  三、点一点——了解5的加法

  1、看!屋檐上的灯笼要亮起来了,请你们一起来帮忙点灯,好吗?

  2、交代任务

  点的时候请你们仔细观察上面的加法题目找到相应答案的蜡烛,点错了,

  灯可就不亮啦!

  3、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将完成的幼儿作品摆放到活动墙。

  讨论:看看灯笼都点亮了吗?

  小结:我们的灯笼都点亮啦!让我们把这份喜庆带回到教室给其他的伙伴吧!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06-08

《我上大班了》大班教案05-28

大班教案《游泳》09-29

大班感恩教案11-20

大班笔的教案12-22

桃教案大班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