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角的度量》教案

《角的度量》教案

时间:2024-04-13 07:16:16 教案 我要投稿

《角的度量》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角的度量》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角的度量》教案

《角的度量》教案1

  教学内容: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教材第122-125页的内容,练习二十八4-10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2.通过动手操作、度量,认识常见的几种角,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角的分类。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你能迅速判断下面的哪个角大吗?(投影出示)

  第①组∠2比∠1大,能迅速看出。第①组跟第②组比,学生的答案会不一致,其实①∠1=②∠2;②∠1=①∠2,因为摆的方向不同,边画的长短不同,学生是不能迅速看出的,由此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1.教学角的度量。

  (1)刚才我们看出第①组中∠2>∠1,究竟大多少呢?还有第②组是∠1大还是∠2大?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对角进行度量。(揭示课题:角的度量)

  (2)度量角的工具是量角器。(老师投影实物,有机玻璃量角器)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3)学生观察量角器,认识量角器。

  ①量角器是什么形状?(半圆形的)

  ②找到半圆的圆心,也就是0刻度线正中间的一点,(老师在投影仪上指出),这一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

  ③以半圆的圆心为中心,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记作1°,也就是半圆边上的一小格。(在投影仪上指出)

  ④从0刻度线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往上数,标有10°、20°、30°......180°,这些刻度标在内圈,就是量角器的内刻度。内刻度的零度所在的刻度线就是内刻度的零刻度线,就是在量角器右边的零刻度线。(在投影仪上指出)

  ⑤在量角器左边的`零刻度线就是外刻度的零刻度线,顺时针方向在外圈的刻度就是外刻度。(顺时针方向指给大家看)

  (4)怎样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呢?打开教材第123页自学。再回答老师的问题:

  ①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要注意两个“重合”,是哪两个重合?(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怎样重合?学生在学具卡上练习量∠1,老师在投影仪上操作,同桌互相检查,是否遵循了两个重合。

  ③怎样读数?角的另一条边上有两个刻度读哪个刻度呢?(学生讨论)

  (5)如果用了内刻度的零度线,就读内刻度的度数;如果是用的外刻度的零度线就读外刻度的度数。

  (6)看你们量的∠1,用的哪个零刻度线,读出度数。

  (7)回顾一下怎样量一个角的度数。

  (8)自己动手量教材第123页两个角的度数,比较它们的大小,老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提示:另一条边指不到刻度上怎么读数呢?角的边可不可以延长?

  (9)从刚才的度量可知两个角一样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的长度有没有关系?与什么有关?(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10)做教材第123页的“做一做”,学生自己量,老师巡视辅导。

  (11)做练习二十八的第5题,量出三角板各角的度数,并记住各角的度数。

  2.教学角的分类。

  (1)同学们看你的学具卡上有各种各样的角。角有大有小,下面我们学习角的分类。

  (2)拿出你们的长方形的纸,和老师一起折,折成的角是什么角?用量角器量一量,折成的直角是多少度?(一个直角是90°)

  (3)用活动角展示一个直角。

  (4)你在哪见过直角?

  (5)把纸折出的直角展开。这是不是一个角?角的顶点、边在哪?它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两条边成一条直线)

  (6)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样的角叫做平角。

  (7)平角有多少度?不量可不可以知道?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1平角=2直角)

  (8)用活动角展示一个平角。

  (9)量一量学具卡上∠2、∠3的度数。这些角比直角大还是小?

  (10)像这种小于90°的角叫锐角。

  (11)用活动角演示一个锐角。指出三角板上的锐角。

  (12)量∠4、∠5的度数。这些角比直角大还是小?比平角呢?

  (13)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14)用活动角演示钝角。三角板中有没有钝角?

  (15)指出还有一种角是周角,有360°,大家只要知道,我们不研究它。

  (16)完成教材125页上面“做一做”的第2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八的第8题。

  拿出三角板观察,每个三角板都是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以后判断是不是直角就可以借助三角板来判断。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①90°的角就是直角。()

  ②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③小于90°的角叫锐角,大于90°的角叫钝角。()

  3.做练习二十八的第6、9题。

  四、课堂小结

  1.怎样度量角的大小?(注意两个重合,怎样读数)

  2.哪些角的度数是固定的?怎样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八的第4、7、10题。

《角的度量》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教学几何初步知识,不单纯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前几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时,已经注意通过一些操作和作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但是限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操作和作图都比较简单,在本册适当提高一些要求,通过教学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知识,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以及操作和作图的技能。在备课时,我曾经想过把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的知识安排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但发现课堂容量非常大,学生学得不扎实。在本次教学中,我把教学内容适当进行了调整,在一节课内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后再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操作探索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懂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而与角的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

  2、能力目标:进行观察对比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三、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达到目标,形成能力,就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力量,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法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本节课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直观演示,旧知过度,设疑引入,感受新知。教学角的概念.通过师生的操作,利用动态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较,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进行间接比较角的大小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观察,初步认识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

  第三部分,教学角的度量.在学生认识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单位、符号的基础上,再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测量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开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本节课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口答,判断选择,实际操作等),围绕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重点,达到巩固和运用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角的度量》教案3

  1、能熟记直角、钝角、锐角的大小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认识平角和周角。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能熟练区分其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

  重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周角的认识

  教具

  学具

  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活动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情促思

  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

  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

  师打开一个口袋,里面是各种角:

  师: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些角,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分类)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

  板书:平角:等于180°直角:等于90°周角:等于360°

  2.师: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

  师:你们量了吗?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三类角中,哪一类角比较特殊?

  3.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

  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怎么画的?

  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平角、一个周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板书:目测、量、比三角板)

  5.小结:以90°的直角为标准,来判断平角、周角,所以直角很重要。

  6.教学例2

  利用手中的学具,小组内讨论完成

  大小比较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周角=平角=直角

  三、练习巩固、培养理趣

  P46第12题

  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角的分类)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2、当堂检测。

  学生汇报:角的知识

  学生回答角的概念

  学生观察汇报

  分类

  学生小结

  绕端点旋转半周的是平角,旋转一周的是周角

  学生画直角,并说明算法。

  三角板、量角器、折,借助有直角的物品画。

  打开书P42,自学例2.

  学生自由汇报后

  看书自学

  动手操作折出平角、周角。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

  画角

  课型

  新授

  执教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

  内容

  P43页例3

  教材

  分析

  教材说明了画角的三个步骤,使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去画,初步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角的度量》教案4

  一、教学内容:角的度量教材第26~28页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认识内刻度线、外刻度线、0刻度线和中心点。知道角的计数单位“度”及相关知识。

  2、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四、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五、过程:

  (一)导入

  教师:昨天我们根据角的边张开的大小认识了几种角,你们还记得吗?

  学生说后,请他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大家会比较角的大小吗?

  教师出示两个大小相近的角,问同学:∠a和∠b谁大谁小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a和∠b究竟谁大呢?那大多少呢?大一点?这一点又代表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相信学过这节课后,你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通过以问题的形式引出量角器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究中学习。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量角器

  教师:为了使测量更准确,描述更清楚,就产生了标准的测量角的工具——量角器。(板书:量角器)

  出示一个量角器。教师边说边演示: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板书:度1°

  提问:你知道一个周角是多少度吗?(360度)

  一个平角是多少度呢?(180度)

  介绍: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它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

  2、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指导

  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小结:量角器上有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线和外刻度线。

  3、量一量。

  教师:我们了解了量角器上有什么,究竟怎么使用它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1)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出示教材第27页“试一试”,写出∠a和∠b的度数再读一读。

  教师:通过观察以上两组角,我们会读角的度数了,那该怎样量角呢?请你与同学交流量角的`方法。

  学生交流完之后,请两位学生到前面演示说明。

  通过学生的演示度量,老师组织学生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

  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教师:我们可以把这三句话概括为四个字“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板书:两合一看)

《角的度量》教案5

  一、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0-41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的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而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希望学生能在操作活动中实现由静止的课本知识向动态的学生探索活动转变。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在二年级上册,是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在二年级下册,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有了前面两个阶段的学习基础,学生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因此在认识量角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充分估计学生学习的起点,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本节课我力图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简易量角器”测量方法的不足,使学生在直观感受、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获取角的度量方法,形成自己独有的数学体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度角的表象。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构成,以及一度角的由来,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量角器的构造,会使用量角器正确量角。

  2.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知道什么时候看内圈,什么时候看外圈。

  五、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角 量角器

  顶点 重合 中心点

  一条边 重合 0度刻度线

  另一条边读 指向的刻度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隐藏内容

  (1)视频引入

  ①播放《愤怒的小鸟》视频

  ②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游戏吗?喜欢玩吗?

  ③出示3张弹弓图片,哪个弹弓更好玩呢?为什么?

  (2)复习角的知识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如果要制作一个2号弹弓,我们需要知道角的什么信息?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师:看到标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角怎么度量,用什么量呢?

  (3)复习长度的测量

  播放微课视频

  长度的测量是由直尺上的小线段去量长的的线段,那我们可不可以用小角去量大角呢?

  (二)探究新知隐藏内容

  1.活动一:弹弓2角的大小

  (1)用老师给的小角量一量、比一比,老师给的小角是10度

  ①小组合作:用给定的小角量大角

  ②汇报交流:说一说怎么量的?量的结果是怎样的?

  用小角量大角,当角度不够时怎么办?进一步把角细化成1度

  ③质疑:我们用三角尺也不能准确地知道角2到底有多大,怎么办?

  生:测量出角的大小,角2有5个小角那么大,及时上传学生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对于正确和错误的进行点评,用班级授课大师分组给学生加分。

  (2)介绍1度角

  ①谈话:对,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角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人们将半圆平均分成18份,每份是10度,是一个小角,再将小角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度。

  ③直观感受1度角有多大。

  2.创作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个中心点,两圈刻度,分别从0度到180度;,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10度,有两条0度刻度线等。

  (2)指名读给定角的度数,学生辨析。

  (3)猜一猜,让学生猜出给定角的度数,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用量角器量角──教学例1

  (1)出示例1:怎样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数?

  (2)学生独立尝试量角,小组交流量角方法。

  (3)教师展示学生量角的过程,学生辨析。(用101教育PPT拍视频展示在屏幕上)

  (4)小组长汇报量角的步骤。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小结量角的方法

  (三)巩固深化

  完成活动三,量出给定角的度数,教师巡视拍照,将图片和量角视频传到屏幕上。

  (1)学生独立完成(3分钟)

  (2)教师评价量角的方法。

  (3)教师揭晓:为什么2号角最适合做弹弓。

  教师提问:你觉得这个角熟悉吗?在哪里见过啊?弹弓2的角的度数是50度,教师向学生讲解弹弓原理。

  (四)总结与课后拓展

  (1)出示拓展题,让孩子上台操作量角器量角,布置课后拓展作业,画一个五角星。

  (2)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小组评价: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

《角的度量》教案6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能在量角器上找到相应度数的角,进一步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加深对角的意义的理解。

  2.在独立探索和与同伴交流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画角的方法,能正确地量角和画角,体会度量的本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画角和量角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内外圈刻度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

  量角器、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迁移,引出问题

  1.回顾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

  结论:准备好测量工具直尺,用直尺的零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这条线段的长度。

  2.引出问题。

  如何测量角的大小呢?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问题:如何测量角的大小呢?

  1.认识量角器

  (1)请学生仔细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后汇报。

  ①量角器上有两排刻度,分别叫做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

  ②量角器上有一个中心点,中心点两边各有一条零刻度线,分别是内圈零刻度线和外圈零刻度线。

  ③量角器是一个半圆形,这个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个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一度角,记作“1°”。度是角的计量单位,记作“°”。

  2.找角

  (1)自主探究:你能在量角器上出50°和140°的角吗?

  (2)组织学生交流:如何找到50°和140°的角?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

  3.量角

  课件出示教材26页∠1和∠2,这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呢?

  (1)估一估,说说你是怎样估的?

  (2)量一量,说说你是怎样度量的?

  (3)组织交流。

  (4)师生小结角的度量方法:

  量角时要做到两个重合,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读度数时,如果用的是内圈的零刻度线,就读内圈刻度的度数;如果用的是外圈的零刻度线,就读外圈刻度的度数。

  4.画角

  (1)学生尝试利用量角器画一个60度的角。

  (2)学生交流画角的方法,提出画角时遇到的问题。

  (3)师生小结。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1.先估一估下图中角的度数,然后量一量,你估得准吗?

  2.画一个115°的角。

  四、总结全课,分享收获。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角的度量》教案7

  一、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7----38页的内容。教学几何初步知识,不单纯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角,学习了直线和线段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的内容总结起来有三多:1、数学概念多(如:1度角的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等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2、知识盲点多(几乎涵盖了本单元所有的数学概念和角的度量方法)3、操作程序多(度量角是一次关于手和脑是否协调的挑战)针对教材的这些情况,我尝试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解决概念问题,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解决操作问题。

  二、目标预设

  1、

  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度量出角的度数。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的方法,能正确度量出角的度数。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达到目标,形成能力,就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力量,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法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

  五、教具、学具

  量角器、三角板、投影仪、课件。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呈现生动、直观的画面,以及动听悦耳的音响创造氛围,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六、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为:引入课题

  ------认识量角器------合作探究量角方法------拓展应用等几个环节。

  (一)、猜测导入新课

  1、提问:昨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什么是角?

  2、同桌同学每人画一个角,比一比谁的角大。

  3、课件出示3个角,让学生猜谁最小,并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学生纷纷猜测,引起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主动、快速地进入到教学中。

  师问:你知道用什么来量角的大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从角的概念引入,使学生感到过渡自然,通过猜一猜角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量角器

  (1)教师讲述:同学们都知道,度量线段的长度常用的工具是直尺,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是量角器。

  课件出示量角器

  (2)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用你的语言进行描绘。

  学生1:上面有一个中心点。

  学生2:有许多刻度线。

  学生3:有两圈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地用课件显示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通过课件显示,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认识量角器上的内容。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亲自把自己的发现通过小组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学生的各种学习动力被激活,认知情感得到同步发展。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量角器的中心、两条零刻度线。看一看内刻度和外刻度。

  2、教学角的计量单位

  (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计量线段的长短的常用的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等,计量角的大小用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板书:单位

  度

  符号“°”

  (2)教师:多大的角是1度的角呢?把量角器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叫做1度角。

  课件出示:“什么是1度角?”以及实践活动要求。利用多媒体形象地显示1度角,并用颜色鲜艳的线条显示出来,同时在实践活动中配以动听的音乐,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知识,锻炼了能力。

  本环节的设计: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使这几个特殊的角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

  (3)实践:

  从内刻度找:55°

  70°

  130°

  180°

  从外刻度找:80°

  15°

  180°

  (4)质疑

  师:为什么要设计内外刻度?

  学生进行小组观察、思考、交流。

  教师:每一中工具都有其巧妙之处,今后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从而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解决问题。

  3、学习角的度量方法

  (1)教师:你们会用量角器量角吗?

  (2)各小组尝试量角

  投影出示和

  (3)每组选代表到投影仪前演示量角过程,边量边叙述量的过程。

  (4)归纳方法

  课件演示量角的方法,并编成儿歌让学生记忆,通过多媒体的互动性,演示量角的过程,使量角的方法具体化,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这个量角过程,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体现人人参与,人人是学习的小主人,再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观察与思考,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两个60度的角,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的度数越大,叉开的越大,角的度数越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课件,可以很快地发现规律。

  提问:角的大小为什么与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

  学生: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射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本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问题,使学生的印象深刻,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猜一猜

  课件出示:让学生猜测角的度数。

  利用课件中色彩鲜亮的图形吸引学生,后用课件的互动性,将学生的回答与课件演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创造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互相交流一下。

  通过课堂小结,一方面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教案8

  教学内容:P:18--19

  教学目标:

  1、知道量角器是统一量角的工具,会正确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2、知道三角板上三个角的具体度数,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

  3、锻炼学生的动手测量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量角器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正确读懂内圈和外圈的数据

  教学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的课上我们又认识了角,知道角按大小分,可以分成哪几类?

  (直角、锐角、钝角)

  结合画角,再提醒:角的边是射线

  (先画一条边,在把尺放上去的时候,引导学生发现:如果向不同的方向画,可以分别得到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画另一条边,成一个钝角)

  这个钝角有多大?谁能说一说。

  (估计学生会说到它比直角大,或者说成它是一个直角加一个锐角……)

  指出:这种说法只能是大概地说出了这个角的大小,那我要比较精确地知道它的大小,应该怎么做呢?

  二、认识量角器

  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1、它是一个半圆

  2、有很多的数。数一数:0、10、20、30……180

  有几个0~180?再指着数一数。

  指出:有2个0~180,一个在外面,叫外圈,还有一个在里面,叫内圈

  3、下面有一条平的线

  指出:这条平的线,它分别都指着0,叫0刻度线

  最中间的是一条竖的线与0刻度线相交,那个点叫中心点

  4、在这个半圆上,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刻度

  指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因为数据太多了,不能全部标出来,所以只标了整十数,每一小格就表示其中的1小份,即1o

  “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o”表示。

  5、看书,了解1度的角是怎么量出来的,有多大。

  6、在量角器上,从右边起,依次找出0 o、20 o、90 o、135 o、180 o的刻度线。再从左边起,依次找出这些度数的刻度线。

  三、学习用量角器

  1、照样子用量角器量出下面角的度数

  注意看懂量的方法:中心点对准顶点,一条边对准0刻度线;要看清楚0在内还是在外,然后顺着看下去,看另一条边对准的刻度是多少

  自己用量角器量一量,量完之后再转个角度试一试

  两种方法测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测量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一条边对准0刻度线,再看另一条边。

  所不同的是,一个看的是外圈另一个看的是内圈。)

  如果有学生内外圈看错了,导致结果是100多度的话,可以问:谁有办法证明他的测量有问题?

  (图上画的是一个锐角,应该小于90度。)

  四、练习:

  1、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注意巡视,指导一些有困难的学生。

  还要引导学生养成习惯,把测量的结果与估计的.结果比一比,以防止内外圈看错的现象。

  也可以量还之后,再换一个角度再量,以数量测量的方法

  2、用量角器量出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

  可以引导学生先量一量其中直角的度数,记住直角是90 o

  再依次量剩下的角。

  在量第二块三角板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另两个角大小一样吗?再量得以验证。

  全部数据出来之后,让学生算一算:每块三角板上的三个角加起来,和是多少?

  你发现了什么?

  3、(习题3)下面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先估计一下,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你发现了什么?

  (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只和边*开的大小有关系)

  五、全课总结

  说说你这课的收获,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课前反思:

  角的测量向来是老师觉得很简单,学生有时困难重重。

  本课从复习角的分类开始,让学生估计角有多大,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认识测量角的量角器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教学时要让每个学生都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知道量角器上的形状是半圆,圆上的内外刻度,分别数一数,内圈和外圈的刻度和数时的顺序。半圆的中心点、半圆上的那条水平直线。测量角是本课的难点,由于角的大小,边的长短,角的方向都不尽相同,所以教学时除了讲解一般的角的量法,还要采用变式,测量不同样子的角。个别学生必须采用“手把手”的方法教。

  教后反思:

  本课主要是教授学生怎样来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度数。我想让学生观察量角器,了解量角器的基本构造。让学生先自己试着来测量角的度数,出现了许多问题,之后再针对问题讲解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但,从作业中还是反映出学生还有一部分人未真正掌握方法,特别是测量的度数不是整度数。

  教后反思:

  量角器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而运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度数确实难度不小,教学中我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角让学生到黑板上测量,着重训练量角四步曲:(1)顶点和中心点重合,(2)角的一条边和0刻度线重合,(3)从0度开始数一数,看另一边在什么刻度上。(4)确认自己所量出的角是否符合实际(看一看属于直角、锐角、还是钝角)

  本课问题出在:测量书本上的角,学生有时无法将量角器放平;测量三角形等图形上的角,由于不是水平位置,部分学生显得不知所措。(3)我们使用学具盒中量角器,刻度较模糊尤其不是整刻度的角,学生不知如何判断。

  教后反思:

  角的度量看似简单,其实学生并不容易掌握,一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二是学生缺乏耐心。量角的三步,学生往往顾此失彼。注意了中心点又望记0刻度,个别学生量角器在所量角的外面。总之第一教时不懂的学生有一片。

《角的度量》教案9

  教学内容:课本。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度量角的具体步骤,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并把量得的结果用符号"。"表示。

  2.使学生认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计量角的常用单位"度"组织引导:

  教学重点:掌握量角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角的.度量。

  教学过程:

  (一)直观演示,感受新知: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画一个30°的角。

  2.请学生上来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3.请学生上来用可旋转的教具表示一个比黑板上的角还大一些的角。

  为什么这个同学表示的角比黑板上的角要大呢?

  (因为两条边叉得大)

  4.到底大多少呢?靠肉眼能判断出来吗?

  看来只能依靠工具才行。

  (二)度量角度,树立印象:

  1.认识度量工具。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测量角度的工具——量角器。

  2.观察教师的木制量角器,观察上面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3.量角器应怎样放在角上,才能正确测量呢?请讨论……

  A.顶点对中心。

  B.一边对0刻度。

  (一边不对0刻度可以吗?稍后的实际测量中可以点一点,以示它的方便与快捷)

  4.现在量角器放在角上(教师黑板上演示),现在角的两边看不见了,该怎么办?

  A.拿小一点的量角器。(这儿合适吗?)

  B.延长角的两边。(可以吗?为什么?)

  5.读出这只角的度数。(两个数中应读哪一个数呢?为什么?)

  角1是30度记作30。

  即角1=30。

  教师说明"°"的表示方法。

  1.看书本P53看这个角是几度,填在书本上。

  测量以后请想一想:说明什么问题?

  (三)实践操作,形成经验:

  1.测量P54的试一试题中的两个角是几度。

  2.测量P54第1题展开阅读全文

  A.看一看,哪几只角是直角?

  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直角都是90度)

  B.再量一量角3与角4。

  填空:P54第2题

  3.第54页第3、4题

  (四)小结:

  角的测量方法。

《角的度量》教案10

  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过程与方法:

  1、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2、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单元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直线、射线和角

  第2课时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2.认识直角、平角、钝角、锐角和周角.

  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各种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演示课件“角的度量”。

  提问:这些角你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他们排一下队吗?

  教师指出左端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角。

  提问:你知道他们相差多少吗?

  2.教师谈话: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每个角的大小,以上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

  二、探索新知。

  (一)角的度量。

  1.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出示量角器的图片。

  讲解: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因为它的形状是一个半圆,所以又叫半圆仪.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 °”表示,结合图片,认识半圆仪中心,0刻度线和内外圆刻度。

  2.(1)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1°角的概念”。

  (2)出示几个不同的角,并估算角的度数。

  (教师:要想知道所估算的是否准确,还要通过测量。)

  3.量角的方法。

  (1)自学教材第123页第一、二自然段。

  (2)由学生汇报度量角的方法.结合黑板上的角,边度量边介绍。

  (3)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量角方法”。

  (4)尝试测量角的度数(尽量使角的开口方向不同),巡视中注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5)教师举出几种学生常见的错误:

  错误类型一:学生量角时,量角器中心点和角的顶点没重合。

  错误类型二:量角器0°刻度线与边没对齐。

  错误类型三:看错了刻度,应看里圈,却看外圈刻度了,或者应看外圈却看里圈刻度了。

  (6)讨论:怎样避免前面的错误,正确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数呢?

  (0°在哪个圈上,就在哪个圈上找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刻度)

  (7)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角的大小比较”。

  (播放前先请同学用估算的`方法判断,播放后教师进行总结)

  (二)角的分类

  1.自学教材第124页《角的分类》.(可按书中内容边学习边操作)

  2.小组讨论:

  (1)角可以分哪几类?每类角的特征是什么?

  (2)直角、平角、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3)平角和直线一样吗?

  3.利用活动角,按老师要求摆角。

  (直角、钝角、平角、锐角……)

  三、巩固练习.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中各个角的度数。

  2.完成教材第126页第7题。

  说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量出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

  提问:不用度量你能知道每个时刻分针与时针的夹角吗?

  3.利用活动角的量角器摆出下面各角。

  (1)直角

  (2)平角

  (3)120°

  (4)30°

  (5)77°

  四、质疑总结.

  1.这节课都学会了什么?

  (角的度量和分类.量角时要对齐顶点和0刻度线,如何确定看哪一圈刻度)

  2.教师整理成顺口溜助记。

  量角器量角很简单,角可分为五大类。

  中心重合角的顶点,直、平、周角最特殊,一条边对齐0刻度,锐角小于九十度,角的度数看另一边.钝角介于直、平间。

  3.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127页第9题。

  把下面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圈里。

  12° 92° 179°

  34°

  89° 160° 58° 100°

  五、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比谁猜的准

  活动目的:

  学生在量角时往往出现不知看哪一圈的刻度,如果结合角的分类和估测能够避免这一问题,依据先判断角的种类.再估测角的大小,最后进行实际测量,不仅能避免错误,提高学生估测能力,还能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活动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两、三人即可)进行比赛。

  活动过程:

  1.轮流画出一个任意角,先共同判断属于哪一类角.达成共识后,组员各自估测此角的度数大约是多少,然后组员共同用量角器测量其准确值。

  2.比一比看谁的估测值与准确值最接近,五局三胜,选出组冠军。

《角的度量》教案12

  学习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课前准备:

  量角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角的图片∠A∠B,让学生比较大小

  2、、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观察法、重合法

  3、自学课文,并动手做一做:剪出∠1,用∠1分别度量

  ∠A∠B的'大小。

  4、想一想

  认识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角的单位“度”,用“。”表示

  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一认

  (1)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看书自学刚才没发现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线)

  (3)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

  (4)说说

  1、和平角、

  2、试一试,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数

  (1)自学试一试,说说∠A∠B各是几度,是怎么量的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第二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2)量一量练一练的第二题的∠1∠2:

  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看的,再指名演示

  三、练一练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

  2、谁说得正确?(练一练1)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可先估计是锐角(小于90度)还是钝角(大于90度)

  3、量一量练一练2的∠3∠4

  4、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5、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得出度量的方法:点对点,边对边,读准度数。

  四、数学游戏、

  1、读懂游戏规

  2、同桌比赛

《角的度量》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通过生活实际中对角的认识来掌握角的两种概念

  2.使学生了解角的形成,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各种表示法;

  3.使学生掌握度、分、秒的进位制,会作度、分、秒间的单位互化

  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采用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三种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度、分、秒的进位制, ,会作度、分、秒间的单位互化

  教学手段:

  教具: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量角器 .

  学具:

  量角器需测量的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建立角的概念

  (一)引入角(利用课件演示)

  1、从生活中引入;

  提问:

  A、以前我们曾经认识过角,那你们能从这两个图形中指出哪些地方是角吗?

  B、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一起看一看。谁能从这些常用的物品中找出角?

  2、从射线引入

  提问:

  A.我们认识了射线,想从一点可以引出多少条射线?

  B.如果从一点出发任意取两条射线,那出现的是什么图形?

  (二)认识角,总结角的定义

  3、 过渡:角是怎么形成的呢?一起看

  (1)、演示:老师在这画上一个点,现在从这点出发引出一条射线,再从这点出发引出第二条射线。

  提问:观察从这点引出了几条射线?此时所组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怎样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总结: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要明确组成角的两个条件:

  (1)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叫角的边;

  (2)两条射线有公共端点,这点叫角的顶点.

  从我们想象圆规两脚张开形成角的过程得到另一个定义:

  角的第二定义:角也可以看做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如下图中的角,可以看做射线OA绕端点0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OB所形成的.我们把OA叫做角的始边,OB叫做角的终边.

  4.平角、周角的概念

  由于小学已学过平角与周角,所以教师用教具演示到平角及周角时,提问学生答出两种平角定义: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B和起始位置OA成一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平角.

  注意直线与平角的区别在于平角要有一个顶点O,还可以从起始位置向终止的位置画一个带箭头的弧线.

  在讲周角的定义后,说明画图时为了表明是一个周角,可以由起始位置向终止位置画一个带箭头的弧线,并写A、B两个字母表示是两条射线,

  5、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顶点、边的作用

  (1)观看角的图形提问:这个点叫什么?这两条射线叫什么(学生边说师边标名称)

  (2)角可以画在本上、黑板上,那角的位置是由谁决定的?

  (3)顶点可以确定角的位置,从顶点引出的两条边可以组成一个角。

  6、学会用符号表示角

  提问:那么,角的符号是什么?该怎么写,怎么读的呢?(电脑显示)

  (1)可以标上三个大写字母,写作:ABC或CBA,读作:角ABC或角CBA.

  (观察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特点?(字母B都在中间))

  (2)所以,在只有一个角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写作: B,读作:角B

  (3)为了方便,有时我们还可以标上数字,写作1,读作:角1

  注:区别 “”和“”的不同。请同学们指着用学具折出的一个角,训练一下这4种读法。

  强调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二、 角的'度量

  1、学习角的度量:

  (1)教学生认识量角器

  (2)认识了量角器,那怎样使用它去测量角的度数呢?这部分知识请同学们合作学习。

  提出要求:小组合作边学习测量方法边尝试测量

  第一个角,想想有几种方法?

  1、要求合作学习探究、测量。

  2、反馈汇报:学生边演示边复述过程

  3、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正确的操作过程,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4、归纳概括测量方法(两重合一对)

  (1)用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2)零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可与内零度刻度线重合;也可与外零度刻度线重合)

  (3)另一条边所对的角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5、小结:同一个角无论是用内刻度量角,还是用外刻度量角,结果都一样。应这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三、度、分、秒的进位制及这些单位间的互化

  在测量角时,为了更精细地度量角,有时以度作单位精度还不够,我们引入更的角度单位:分、秒.把1的角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分记作1;把1的角再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

  1=60,1=60;

  1=( ),1=( ).

  例1 将48.32用度、分、秒表示.

  解:先把0.32化为分, 0.32=600.32=19.2.

  再把0.2化为秒, 0.2=600.2=12.

  所以 48.32=481912.

  例2 把30936用度表示.

  解:先把36化为分, 36=( )36=0.6

  9+0.6=9.6.

  再把9.6化为度,

  9.6=( )9.6=0.16 所以 30936=30.16.

  例3 计算;180-(4517+5257)

  四、巩固应用,形成技能

  课后练习节选

  五、回顾反思,拓展问题:

  请大家回忆一下,今天都学了那些知识,通过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六、作业

《角的度量》教案14

  章节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

  课题:

  角的度量

  计划学时:1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出示角的图片∠A和 ∠B,让学生比较大小。

  指名到前面操作

  本节课设计了一个活动使学生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

  2、你知道这两个角相差多少吗?

  师谈话:如果我们度两出每个角的大小,以上问题就解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究竟相差多少呢?

  (揭示课题)

  探究

  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 

  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通过观察量角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认一认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通过自主动手、合作讨论、总结方法,理解了怎样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同时培养了自主探索问题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1)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2)看书自学刚才没发现的。

  (如:度,中心,零刻度线)

  (3)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

  (4)说说1°和平角。

  2。试一试,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数。

  (1)自学试一试,说说∠A∠B各是几度,是怎么量的?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第二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2)量一量

  练一练的第二题的∠1∠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看的,再指名演示。

  巩固与拓展

  三、练一练 

  在量角前,先让学生估一估所量的角是什么角,大约是多少度,这有助于学生对角的大小的感知

  进一步巩固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并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

  2、谁说得正确?(练一练1)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

  3、 量一量练一练2的∠3∠4

  四、数学游戏

  1、 读懂游戏规

  2、 同桌比赛

  总结

  总结测量方法:强调“点与点的重合,边与边的重合”的测量方法。

  学生互相补充

  作业

  练一练 2、3

  板书:

  角的度量

  测量角的单位:度

  测量角的方法

《角的度量》教案15

  教学内容:角的大小、角的计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课文第37-38页的内容,“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 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准备: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

  (1) 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

  (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

  (3) 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因为没有标角的度数,所以学生读不出)。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数(P39、3)。(突出第二个角的边不够长可以延长边来量,要问学生为什么可以延长边来量的道理)。

  四、比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P38例1)

  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总结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开的大小,*开得越大,角越大。

  五、巩固练习: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个角的度数,然后验证。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

  75° 105° 120° 135° 150° 180°

  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角的度量》教案】相关文章:

《角的度量》教案01-27

角的度量教案01-29

角的度量的教案02-25

角的度量教案02-21

《角的度量》教案范文03-09

《角的度量》教案优秀04-03

角的度量教案优秀10-25

《角的度量》教案15篇01-28

《角的度量》教案(15篇)01-28

角的度量教案15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