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2-06-26 04:31:53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大班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大班教案三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民间节日的名称及含义。

  2、能用连贯的语言围绕主题谈话。

  3、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了解自己知道的民间节日。

  2、师幼一起筹集各个民间节日的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活动前,幼儿已对民间节日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知道我们所在生活环境中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端午节、七月七、财神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对于这些节日的名称、时间、由来及所蕴含的寓意,在大家相互交流中已有所感知。利用晚上时间,让幼儿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父母把自己知道的民间节日告知幼儿,幼儿向父母讲述自己喜欢的民间节日,并提出讲述要求:说清节日的名字、时间及喜欢的原因。讲述中家长随时做好记录,幼儿还可根据自己的讲述内容画出图画,可谓“图文并茂”。

  一、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

  1、1月1日是什么节?人们是怎样庆祝的'?

  2、你喜欢哪个节日?为什么?

  3、你还知道什么节日?它有趣吗?为什么?

  二、引导幼儿围绕“有趣的民间节日”话题自由交谈。

  1、听录音,节日的由来。

  2、幼儿进行讲述。(有的幼儿讲了节日由来的故事“年的故事”、“牛郎织女”等,有的讲了节日中有趣的事:打秋千、碰鸡蛋、猜灯谜、放鞭炮和烟花等。)

  三、小结谈话内容:

  我们知道的民间节日有元旦、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端午节、七月七、中秋节、重阳节、财神节等,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寓意和特点,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

大班教案 篇2

  目标:

  1、用愉快昂扬的声音唱出好儿童的自豪感。

  2、体验长大真快乐。

  重点: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难点:用愉快昂扬的声音唱出好儿童的自豪感。

  准备:歌曲录音磁带。

  过程:

  1、听歌曲录音磁带,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旋律:

  (1)完整听歌曲一遍。

  (2)教师出示图片再听歌曲一遍。

  (3)教师提问,幼儿回答交流:“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2、听唱结合,初步学唱歌曲:

  (1)教师弹唱歌曲两遍,幼儿倾听。

  (2)幼儿轻声跟唱,教师告诉幼儿歌曲处理的地方:如,唱到第二、三句,情绪要愉快、昂扬。

  (3)幼儿跟着歌曲录音一起唱,教师及时纠正不足之处:

  “说说喜欢歌曲里小朋友的理由。”

  3、幼儿表演唱:

  (1)请愿意唱给大家听的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并演唱。

  (2)教师即兴把幼儿说的事编到歌曲里去唱给大家听。

大班教案 篇3

  教学意图:

  我们平时看到的双簧作品多数面向成人,离幼儿的生活经验较远,加之双簧表演对演员的基本功和相互之间的配合要求比较高,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基本不涉及这方面内容。根据大班孩子模仿力强的特点,选择既贴近幼儿生活又适合双簧表演的内容。让幼儿感受到了双簧表演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自由探索,逐步完成双簧人行走、转向、传球、捡球、推车等动作,发展身体的协调性。

  2.能自主结伴,分工合作,培养幼儿间合作游戏的能力。

  3.感受双簧游戏的诙谐与幽默,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纸团若干,推车3辆,饮料瓶8个(里面灌满水)。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场,进行队列训练。

  2.师幼一起做准备操“动一动”。

  二、基本部分

  (一)自由探索双簧人游戏。

  1.初步尝试练习双簧人动作。

  (1)每两人为一组结合成双簧人,四散于场地上,自由探索练习双簧人动作:即两人一前一后,前者双臂反背于腰间,后者伸手从腋下至前者的胸前,形成双簧人组合,尝试练习不同动作。

  (2)请有创意的幼儿示范表演。

  (3)交换伙伴再次练习双簧人动作(要求双簧人完成行走、转向、与其他双簧人握手道别等有趣动作)。

  2.增加活动器械,进一步尝试双簧人动作。

  (二)分工合作,完成双簧人合作。

  1.双簧人接力运球比赛。

  (1)分成两组,合作游戏“接力运球”活动规则。

  (2)探索“接力运球”的方法。

  (3)对幼儿在竞赛中的表现加以肯定和鼓励。

  2.双簧人推小车运球比赛。

  (1)双簧人自主设计运球路线并初步尝试。

  (2)两组进行运球竞赛。

  (3)幼儿在竞赛中的表现加以肯定和鼓励。

  三、结束部分

  1.放松运动:《找朋友》

  2.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开展合作游戏:如双簧人互喂饼干,互相给水喝等。

  2、开展表演游戏:“双簧”,促进相互间的配合。

  相关信息:

  双簧

  双簧为一种民间艺术,源于北京的一种曲艺名字,曲艺的一种。一人表演动作,一人藏在身后说或唱,互相配合。比喻双方串通的活动,由一方出面,另一方背后操纵互相配合,好像前面的演员在自演自唱一样。“双簧”作为一种节目,出现于清朝末年,据说是由慈禧太后定名的。如今,双簧仍然活动在艺术舞台中,多用于相声。此外,在双簧前,演员一般需要穿上大褂等服饰,在前面的演员需要梳理一个向上的辫子。

  教学反思:

  活动过程中,教师控制比较多,幼儿自主表达、交流的.机会较少。应该让幼儿在表达、交流中更清晰地理解双簧表演的特点。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的学习内容,可以促使幼儿更加主动地参与活动。

  双簧是一种曲艺形式,也是一门舞台艺术。因此,在幼儿表演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幼儿相互间的配合,还要提升幼儿的表演技能,让幼儿在欣赏、练习和表演中初步感受到演员传达给观众的艺术严谨性、审美性。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06-08

《我上大班了》大班教案05-28

大班教案《游泳》09-29

大班感恩教案11-20

大班笔的教案12-22

桃教案大班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