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31 08:23:20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华6篇]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华6篇]

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学情分析:

  ai、ei、ui这课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复韵母,而且对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来说复韵母是个难点。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学生通过观察,积极开动脑筋,使抽象的复韵母直观形象地为学生掌握。

  教学准备:

  ai ei ui 的四声卡片、利用插图制作的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小博士要和我们一块儿学习,高兴吗?还有见面礼呢?(课件出示六个单韵母)

  2、指名大声读六个单韵母

  3、小朋友仔细听读音,看看老师的嘴巴大小有什么变化?(顺序为a o e i u ü )根据这个特点,我们给这6个兄弟排了个队,嘴巴最大的a叫老大,o叫老二……ü叫老六。

  过渡:小博士今天还要介绍三位新朋友给我们认识。先来认识第一位朋友,好吗?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复韵母ai

  (1)出示课件,你发现了什么?(姐弟俩背挨着背在比高矮)“挨”和“矮”都含有ai(出示ai。这就是第一位朋友)。师边述:小朋友,单韵母的本领可真大,有的可以自成音节,有的还可以和别的单韵母组成新的'韵母,这新的韵母就叫复韵母就像ai。

  (2)师范读,教给发音方法。

  师读ai,你发现了什么?(a读得响又长,i读得轻又短)

  学生练习发音(个别----开火车----全班),教师及时正音。

  (3)复韵母ai也有四顶小花帽,那该戴在谁的头上呢?

  出示标调规则:有ɑ在,把帽戴;ɑ要不在o e戴;要是i u一起来,谁在后面谁就戴。

  (4)巩固拼读bái cài和dài shǔ。

  2、学习复韵母ei

  过渡:认识了第一位朋友,第二位朋友等不及了,赶紧来认识吧!

  (1)出示图:你发现了什么?(生自由说)

  师边述:这位小朋友很用力拉长声音发出了ei的声音。这个声音短点儿就是我们的第二位朋友-----复韵母ei。

  (2)生练习发音,师及时正音。

  (3)先讨论帽子戴谁的头上,再练读ei的四声。

  (4)巩固拼读měi 人 yú和chá bēi 。

  3、学习复韵母ui

  过渡:咱们认识了前面两位朋友,赶紧把第三位请出来吧!

  (1)出示图:你发现了什么?(生自由说)

  (2) 生练习发音,师及时正音。

  (3)先讨论帽子戴谁的头上,再练读ui的四声.

  (4)巩固拼读向rì kuí和shuì le 。

  三、巩固练习

  游戏:

  “我会拼”出示声母卡片、韵母卡片,学生自由上台组合声母和韵母,大声拼读。(n--ǎi--nǎi、l--ái--lái、p—éi—péi、f—ēi—fēi、zh—uī—zhuī、ch--uí--chuí )

  四、指导书写

  1、师范写kāi、gěi、huí,生跟写。

  2、书写kāi、gěi、huí要求:

  (1)音节的几个字母要写得紧凑、匀称;

  (2)按顺序写完一个音节的所有字母后再标调号;

  (3)要看一个音节写一个音节,不要看一个字母写一个字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复韵母 ai、ei、ui及其四声。

  2、指生说标调规则。

  3、拼读音节nǎi 、lái 、péi、fēi 、zhuī、chuí 。

  二、激趣导入,学习句子

  1、演示课件:春天植树图

  师描述:春天来了,和风吹拂,空气湿润,万物生长。在这多彩的春天里,小朋友们带着工具,来到郊外植树……

  2、说一说:图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小姑娘在说什么?师随即出示带拼音的句子。

  3、拼一拼:这些音节你认识吗?同桌互相读一读------师生交流

  4、想一想:图下方的句子中,“你”、“我”、“他”指谁?

  5、练一练:学着他们的样子,在四人小组里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三、读儿歌,认字词

  1、看图:

  师: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忙植树,小白兔也不放过这大好时光,到草地上来活动活动。

  谁来说说小白兔可爱的样子?

  2、学儿歌:小白兔真实太可爱了,自己借助拼音宝宝读一读儿歌,并圈出学过的音节。

  3、谁能读读这首儿歌?(个人读,小组读,表演读,全班齐读)

  4、出示卡片,拼读生字(白、皮、子、在)

  5、说说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字?

  6、用生字组词,说句子

  7、熟读儿歌

  四、扩展活动

  1、戴帽子的游戏:学生看拼音和字,帮他们找到各自的帽子。

  2、猜谜语:(老师说,学生猜)

  (1)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洗衣服,都要请它来。

  (2)上去一阵烟,下来看不见,冷了又改变,变成玻璃片。

语文教案 篇2

  [预习提示]

  1、你能写出多少有关哭或笑的成语吗?(至少3个)

  2、文中“人类所有的表情”是指:哭、笑、 、 、 、 、 。

  [基础训练]

  一、用你喜欢的符号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一副( f’ f” ) 磨杖( m? m? ) 拽住( zhu?i zu?i )

  嘟囔( d‘ d?u ) 撒谎( s? s? ) 笑嘻嘻( x? x‰ )

  二、按要求写词语。

  1、ABCC式:可怜巴巴

  2、AABB式:笑嘻嘻

  3、AABB式:嘟嘟嚷嚷

  三、读课文,积累好词。

  1、摘抄描写动作的词:

  2、摘抄描写语气的词:

  四、不改变意思,将句子换一种说法。

  1、要是不会笑,怎么能过快乐的日子呢?

  2、你怎么能总是笑嘻嘻的呢?

  五、照样子写句子,用上带点的词。

  例: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童话按 顺序,先写 ;接着写小木偶因为 ,遇到了一系列挫折,最后写

  。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不可 。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一个儿童俱乐部的工作人员给孩子们上完网球课,回来后才发现少算了一个孩子,把她留在了网球场,赶快跑回球场寻找。那个孩子一个人留在网球场,大概吓坏了,哭得十分伤心,这时妈妈来接孩子回家,看到这一情景,一点儿都没有责怪工作人员,只是马上蹲下来安慰自己4岁的女儿:“没事,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她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个姐姐的脸颊,安慰她一下。”孩子乐意地照妈妈的话去做了,并轻轻安慰那个姐姐说:“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1、给文章放个合适的题目。

  2、给加点字注音。

  脸颊( ) 蹲下( )

  3、假如你是文中那个小朋友,妈妈的做法你赞成吗?为什么?

  4、从妈妈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呢?

  [拓展运用]

  有了表情后的小木偶,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继续编下去。(字数不少于250字)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读、理解、积累基本生字词。(预习、课堂朗读、随文赏析共同完成)。

  2)赏析细致入微,妙趣横生的棋人趣相图。

  3)品味诙谐生动的语言。

  2、技能目标:

  初读感知——再读欣赏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棋人棋趣,领悟作者寓于其中的争而有度、“平正通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 点 棋人趣相的精彩描写;诙谐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 点 通过棋人棋趣,领悟作者寓于其中的争而有度、“平正通达”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 析 学生对下棋比较感兴趣,但对场景的描写却不够细腻。本节课意在引导学生学会对人物的描写。 教学准 备 课件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预习检测:

  二、根据学习建议,学生自主学习:

  读书、批注、讨论、汇报,师生合作,赏析棋人趣相,完成教学重点

  同质交流,小组合作,展示质疑

  师生合作,拓展升华

  1、师生合作初读,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

  荐读1、2、3段,范读4段。(听读要求:圈点勾划,读不准的字、不太明白意思的词用“?”标出,有趣的`地方用 ----- 标出,观点态度不明白的地方用﹏﹏﹏﹏标出。

  2、自读、批注棋人趣相。将评赏要点批注在文旁空白处。

  3、分组交流批注结果。

  4、分组推荐代表,汇报批注及交流成果;教师适时适当点拨,师生共

  同完成棋人趣相的赏析。

  5、趣相仿写,深入赏析。

  引导:我对2段中作者对情态各异的下棋有争者进行描摹的7个“有”字句特别感兴趣,课前我不光赏了,还仿了,各位有没有兴趣听我用与同学们不同的方式把我的赏析展示出来?

  朗读仿句:有你死我活斗志斗勇者,有尔虞我诈不择手段者;有运筹帷幄演兵布阵者,有破釜沉舟越甲吞者;有驾轻就熟运斤如风者,有磕磕绊绊走走停停者;有雄韬伟略惊心动魄者,有瞻前顾后步步为营者;有宠辱不惊神态自若者,有物喜己悲患得患失者;有威加海内衣锦还乡者,有四面楚歌自刎乌江者;有一枰既毕情欢意悦者,有胸怀块垒懊恼不已者;有戚戚于失,汲汲于得者,有得失胜负平常事,尽欢尽兴而已者。

  光学不用可能会印象不深,流于浅薄,同学们若觉得老师这种赏析方法可取,课后可以用这种方式写一写吃相,喝相,哭相,笑相,握手相,排队相,理发相,谦让相,男人相,女人相,炸活鱼相等等,这些芸芸众生相,梁秋实都曾细细地描写过,我们不妨也来写写。作为一项课外作业吧。)

  6、有句话叫“人生如棋”,反过来,很多人也会用下棋来喻比人生。梁实秋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妙趣横生的棋人趣相图,作者自然也乐在其中,但我不知道,作者自己的棋趣跟他笔下的很多人有没有不同,如果有,那么不同在哪,作者下棋的情趣到底是什么?放眼人生,这下棋的琐事中寓含着什么人生道理,人生态度了吗?)

  适时板书:争而有度、平正通达。

  7、补充资料,了解作者,深入领悟文中寓含的人生态度。

  领悟到的争而有度、“平出通达”的人生态度

  三、教师小结

  四、当堂检测

  五、布置作业

  个人备课 小结: 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

  下 棋

  梁实秋

  板书。 弈—— 观

  趣:诙谐幽默

  理:争而有度 平正通达

语文教案 篇4

  一、 作家及作品简介

  蒲松龄(1640——1715),自留仙,号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博人。出身于半农半商家庭,后来逐渐贫困,薄产不足自给,本人又屡屡失意于科场,只得作幕宾、塾师为生。他生当明清易代之际,贫困和黑暗现实造就了他“孤愤”“狂痴”的性格,“人生大半不称意,放言岂必皆游戏”,因此,借鬼狐花妖以寄真情,变成为蒲松龄必生的事业。

  《聊斋志异》共收录短篇小说294篇,综合六朝志怪与唐传奇之长,借谈鬼说狐,曲折的反映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批判,表达理想,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顶峰。

  二、小说赏析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过“书痴”、“艺痴”,这篇《阿宝》写“情痴”,写“情痴”者,古已有之,唐有《离魂记》传奇,元人将此改编成杂剧《倩女离婚》,是元杂剧的名篇,明汤显祖的《牡丹亭》,堪称此类作品的极致。但这些作家都写的是“女痴”,蒲松龄独辟蹊径,以痴笔写痴人,塑造了孙子楚这样一个男痴的形象,别开生面,情深趣浓,意态直入化境。

  孙子楚之“痴”:

  “性迂讷,人狂之辄信以为真。或邻座有歌妓,则必遥望却走。获知其然,诱之来,使妓狎逼之,则赪言彻颈,汗珠珠下滴,因共为笑”

  寥寥数语,写尽老实人迂讷、痴憨的情态。乍看似乎随意写来,仔细玩味,文字简约、生动,意蕴细微传神:首先是开宗明义,点出“痴”字,突出了人物个性,其次说明孙生非放荡之徒,恰为下文所要描绘的孙生对阿宝的绵绵真情作张本。

  痴人自有凝志。孙生不仅对美好爱情大胆追求,而且感情热烈,态度执著。当别人挪揄的让他去向阿宝求婚,他不顾门第悬殊,遣媒作伐,行动果敢,这亦是一“痴”,不言而喻,孙生受到冷遇。不了作者在此处着以险笔,使文突起波澜:

  “媒媪将出,适遇宝。问之,以告。女戏曰:渠去其枝指,余当归之。”

  这里阿宝是戏言,及待孙生真的忍剧痛“以斧自断其指”阿宝不能不为之震惊:“女亦奇之,戏请再去其痴”作者两次用“戏”,第一次“戏”是写阿宝的单纯、真率,是真正的“戏”同时又以阿宝不无稚气的“戏”反衬孙生的执著和顽强,既“痴”至于第二次的“戏请再去其痴”就不完全是玩笑了,因为阿包庇精心有所动。

  从“会值清明”始作者集中写阿宝姿容之美及孙生魂依阿宝情形:

  ……遥见有女子憩树下,恶少年环如墙堵。……钟情颠倒,品头题足,纷纷若狂。

  再从孙子楚的眼中和行动看阿宝:

  生独蓦然,及众他适,回视,生犹痴立故所。众曳之曰:“魂随阿宝去耶?”

  亦不答。

  既写出孙生之“痴”亦衬托出阿宝之美,而且,为下文孙子楚云以阿宝伏下预示,文情之妙,令人拍案。作者关于“离魂”“化鸟”的描写是小说最精彩的.篇章,真挚的情感精微的细节描绘,读起来让人神驰魂摇:

  初,生见女去,竟不忍舍,觉身已从之行,渐傍其衿带间,人无呵者。逐从女归。坐卧依之,夜辄与狎,甚相得,然觉腹中奇馁,私欲一返家门,而迷不识路。

  身从之行,傍依衿带间的奇想,叫人叹为观之。孙子楚魂化鹦鹉,飞至阿宝居所,日夕依偎在所爱身边的一段描写,更是深情款款,感人至深:

  女喜而扑之,锁其肘,饲以麻子。大呼曰:“姐姐勿锁,我孙子楚也!女大骇,解其缚,亦不去。女祝曰:“深情已篆中心。今人禽异类,姻何可复圆?鸟云:得近芳泽,于愿已足。”他人饲之,不食;女子饲之,则食。女坐,则集其膝;卧,则依其床。

  写“痴情”到如此地步!

  当阿宝向鹦鹉祝曰:“君能复为人,当誓死相从。”

  鸟云:“诳我!”女乃自矢。鸟侧目若有所思。“鸟乎?人乎?分明是写人。此处妙在孙子楚一向笃诚敦实,一经妙笔点染,化鸟后竟平添出几分可爱的狡猾。曾强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

  阿宝之“痴”

  忽而离婚,忽而化鸟,不仅极写孙子楚之“痴”。同时也一层层细致的揭示阿宝渐入“痴情”的内心变化过程,既“生以痴感,女亦痴应”的过程。阿宝从“心异之”到“骇极”、“亦骇”、“大骇”、“心益异之”,直至向父母表示“矢不他”,经历了爱情从萌芽到成熟的细致过程。阿宝从自己“阴感其情之深”就已心属于孙,这是“痴情”之始。到她深感“深情已篆中心。今已人禽异类,姻好何可复圆?”这是希望,也是真诚剖白。爱恋逐深,“痴”亦甚。直至女又祝曰:“君能复为人,当誓死相从。”这是“痴”已极,最后则是“处蓬茅而甘藜藿,不怨也。”此乃“以痴报痴,至以身殉”(但明伦语)是两“痴”的果实。

  三、艺术特色

  1、 情节曲折,想象丰富

  2、 人我刻画,栩栩如生

  3、 蕴藉含蓄,富有哲理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淹没、澎湃、粘稠、推测、松脂”等词语;

  2、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3、初步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2、初步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课文

  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谁说说什么是琥珀?(琥珀是古代松树枝的化石,淡黄色,也有褐色或红色的,可以作装饰品。)

  快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块什么样的琥珀?

  二、检查预习

  1、读一读本课生字,组词,说说易错的字

  琥珀 蝇 脂 掸 拭 辣 渗 澎湃 黏 测

  注意:“脂”“渗”“湃”的读音;“拭”“黏”的书写。

  2、交流预习时弄懂的词语

  三、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琥珀形成过程的部分,作上记号,再给文章分段,并批注每段的主要内容

  1、指名读每部分,说说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12自然段)先叙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13~17自然段)接着叙述了琥珀的发现。

  第三部分(18自然段)最后描写了琥珀的形态,即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

  2、默读课文,思考画批: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3、小组讨论,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小结

  记住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下节课继续讨论,并回忆对比一下这篇课文在叙述顺序上和《黄河象》有哪些不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培养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培养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谁还记得《黄河象》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讲的?我们是怎么学习的?

  出示板书:

  黄河象

  按一定顺序写: 看 ── 想 ── 发现

  (骨架) (来历) (化石)

  化石的形成: 200年前 炎夏 河边 喝水陷入河 泥沙下变化石

  学法:先理清文章顺序,然后细读想象理解化石形成的过程和依据,最后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二、那么《琥珀》这课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呢?请你快速默读课文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琥珀》 想 ── 发现 ── 推理

  (形成) (化石) (价值)

  2、接着我们上节课的话题讨论: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⑴ 学生交流画批的结果,教师帮着梳理点拨

  松脂把两个小虫一起包裹在里面;积成松脂球;松脂球变成化石。(有语气地读一读相关的句段)

  ⑵ 出示学生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松脂球”才可能把两个小虫一起包裹在里头?

  学生归纳出:炎热的夏天;在松林里;非常巧合(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⑶ 这块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时间长,上万年;陆地下沉,海水上漫;松林被淹,松树慢慢腐烂;松脂球埋在沙下面,形成化石。

  ⑷ 请你有语气地读一读“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边读边想象琥珀形成的过程。(评读)然后谁来复述这个过程?

  ⑸ 这样想象的依据是什么?指名读最后一段,注意各句之间的关系。

  三、总结对比

  《黄河象》和《琥珀》在写法和内容上有何异同?(内容相似,但叙述顺序有所不同)

  顺序:

  《黄河象》 看 ── 想 ── 发现

  (骨架) (来历) (化石)

  《琥珀》 想 ── 发现 ── 推理

  (形成) (化石) (价值)

  化石形成:

  《黄河象》 200万年前 炎夏 河边 喝水陷入河 泥沙下变化石

  《琥珀》 一万年 夏天 树林 松脂裹小虫 泥沙下成化石(松脂球)

  四、有语气地读一读你喜欢的段落并评读

  板书设计

  琥珀

  顺序: 想 ── 发现 ── 推理

  (形成) (化石) (价值)

  化石形成: 一万年 夏天 树林 松脂裹小虫 泥沙下成化石(松脂球)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 认识8个生字和3个只识不写的字,学写新偏旁“风字旁”和生字“飘”。

  2 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初读指导,学习生字。

  一、古诗导入,创设情境。

  1.齐背《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江南的景色确实美!(用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师描述:江南的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树是那么的绿,人们的生活是那么的幸福。老师真想用一首诗来赞美它,想听吗?

  3.学生边看图边听课文的配乐朗读。

  过渡: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二、揭示课题,读好课题。

  1 歌歌颂、赞美水乡,所以题目是——水乡歌

  2 课题:21。水乡歌

  3 好课题

  过渡:你们也想用这首诗来赞美水乡吗?让我们一起读课文吧!

  三、指导初读,感知美文。

  1.整体感知课文

  (1)轻地自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通顺,并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一边不行可以多读几遍。

  (2)交流:课文有几个自然段?(3个)

  (3)实物投影课文内容,指名学生说说哪几个自然段。

  过渡:傅老师听说二(3)班的小朋友读书特别好,我来考考你们。

  2.初读第一自然段

  (1)读生字和只识不写的字

  a 师在课文中点出生字:连、荡

  b 出示生字卡片,读好生字。指名读,评价;学生领学生读(谁当小老师)

  (2)读容易读错的词语(大家来当啄木鸟医生)

  a 卡片出示容易读错的词语:水乡、什么、处处

  b 读好词语。指名读,评价;男女生比赛读,互相表扬。

  (3)读自然段

  a 指名读,评价。

  b 齐读。

  (4)小结学法:小朋友想一想老师刚才请大家先读了什么?(生字和只识不写的字)再读了什么?(几个容易读错的词语)最后呢?(把一段连起来读)

  过渡:老师觉得小朋友刚才读得很不错,我们还用这个方法来读第二段吧。

  3.初读第二自然段

  (1)读生字和只识不写的字

  a学生在生字表中找生字和只识不写的.字,在课文中加点,再读一读。

  b反馈:学生说,师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和只识不写的字,指名读,正音,齐读生字。

  (2)读容易读错的词语(大家来当啄木鸟医生)

  a学生找词,自读。

  b反馈:师在课文里画出,具体词语机动,指名读,齐读。

  (3)读自然段

  a自由练读

  b反馈:指名读,“打擂台”,齐读。

  过渡:刚才学第二自然段我们也用了先读生字,再读词语,最后读自然段的方法,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读第三自然段。老师想请大家分小组读,看看大家会不会合作。

  4.初读第三自然段

  (1)分四人小组练读,要求:按先读生字再读词语最后读自然段的顺序练读,读完后交流,可以全组展示,也可以推选代表展示。

  (2)反馈。推选朗读小能手和优胜小组。[因位能都读没平出]

  过渡: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认真又读得这么好,一定读懂课文了吧。

  四、说说课文大意

  1指名说说课文大意

  2板书:水多、船多、歌多

  五、学习生字

  1 齐读生字一遍。

  2 情景激励:课文中有许多的船,你要是学会一个生字,老师就让你在一条船上挂上你的帆,并在帆上写你的字,这条船就是你的了,你还可以给它取你喜欢的名字,比如“知识号”、“雏鹰号”等。

  3 学写“飘”(1)学习新偏旁(2)看书上的笔顺描红记笔顺,在田字格中描红。(3)用简便方法记一记。“换衣服”、“搭积木”等等。(4)容易写错的地方来提醒同学。(5)在习字册中把字写漂亮,描一遍、写两遍。(6)投影反馈(7)小结方法。

  4 同法学习其他字。

  5 把漂亮的字挂到船上

  六、课堂小结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12-12

语文《影子》教案06-13

语文《跳水》教案06-13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掌声》教案11-20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园地教案12-16

语文母鸡教案04-18

(精选)语文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