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22 08:44:5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懂得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难点:懂得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挂图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学习上或生活中有过失败的经历吗?面对失败,你当时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呢?

  (请学生说略)

  是啊!世界上没有人一生从不失败,从来不会遇到困境。(板书:面对困境)

  面对困境,有的人怀着一种忧伤,把失望和气馁刻在了人生的底片上,而有的人接纳失败却像捧起一本书,倾注一种自信和智慧的目光去阅读,而后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

  二、自选短文,初谈感受。

  同学们手上拿着的一首古诗、三篇短文,都告诉了我们同样的道理,老师每读一次,都会被里面的故事所震憾、所感动。我想,这么好的故事应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课前这几篇短文大家都读过了,现在就请你选择一篇你感受最深的文章,再把它读一读,特别是那些感动你的话,多读几遍。读好后请你谈谈你的感受或理解。

  (学生交流,从学生的答案中板书。)如:自信、不气馁、乐观、接纳失败、积极面对人生、靠自己、不向逆境低头等等。

  说得真是太好了!同学们,面对困境我们是应该(学生读——板书。)

  听了大家刚才的交流,谈的大多是自己对三篇短文的理解,而老师在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恰恰是《别董大》这首诗给我的感受最深。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别董大》这首诗,看看在这首诗中,到底是什么感动了老师,或许你读着读着,你也被深深地感动。

  (出示古诗:《别董大》)

  (学生读)

  三、简介背景,研读“雁”字。

  通过刚才的读,大家已经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谁在哪里送别谁?(高适在塞外送别董大)

  高适?高适是谁?(学生讲:高适是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tiǎo)(今天的河北省景县)人。因为官至散骑常侍,所以又称高常侍。他的诗大多反映边塞生活,诗情奔放。作品集为《高常侍集》。)

  董大?多奇怪的名字啊?你能说说吗?

  (学生说: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我记得这样的称呼在王维的一首古诗中也出现过?(见机点拔:那首诗是“渭城朝雨浥轻尘……”)

  对,是——《送元二使安西》,这里的“元二”就是?(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他为——元二。)

  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读了诗以后,你了解到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分别的?(板书:( )的环境)。

  (请学生说)你读得可真仔细。

  后两句是高适在临行前对董大说的赠言。你能从诗中找到根据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是高适对董大说的?

  (学生说:是从“君”字中看出的,因为“君”在诗中就是您,指董大。)

  现在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古诗的前两句,读一读。(请学生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

  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这两句诗中涉及到的一些景物。你能来把它划出来吗?

  (学生划)——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黄云?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你读读诗,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见机点拔,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

  你能把这句诗读一下吗?

  (学生读)——你读得黄云还不够多,只是一片黄云。(突出“千里”。)

  谁能再读一下?——你读得黄云还不够浓。谁愿意再来试试?(突出“曛”。)个别试读,男生试读,女生试读,全班试读。

  读得真不错!第二句谁来读一下?学生读——见机点拔:你读的“北风”能再猛一些吗?你读的雪能再大一些吗?(学生读)

  连起来读。(小组读、个别读)

  读好后——(画雁)……?

  同学们,在这样( )的环境中,你注意到这只大雁了吗?

  大雁在这样的环境中奋力高飞(读重音),它会怎么想,对自己会怎么说?请你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说说。(出示句子)

  1、大雁对北风说: 。

  2、大雁对飞雪说: 。

  3、大雁对自己说: 。

  4、我想对大雁说: 。

  四、由雁及人,感悟诗情。

  诗人高适也看到了这只雁,他又有什么想法,又有什么感触呢?(学生说)

  (从学生的回答中见机引导)从哪里可以看出,高适他没有放弃,没有气馁。

  (读古诗——找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怎么说?(指出高适这不仅仅是在对董大说,也是在对他自己说。)

  是啊!这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它不仅仅是在对董大说,其实也在对自己说。

  同学们,要知道诗人怀才不遇,将近有30年啊,直到50岁才得了一个“有道科”的官衔。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我想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吧!

  愿意再来把这首诗读一遍吗?

  (学生读——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再全班读)

  五、结合生活,提升境界。

  同学们,明年的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在学习中,生活中一定会遇到更多的挫折,遭遇更多的失败。我相信同学们在困境面前一定会:(学生说)

语文教案 篇2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心灵。

  二、教学过程

  出示图画——剪纸,让生欣赏

  师:看了以后,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太精致了!

  生2:技术也太高了!

  生3:太漂亮了!

  ……

  师:那么课文中又是如何说的呢?读一读,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生读书,师出示文中的话

  生:我觉得姥姥心灵手巧,技术很高

  师:这里有个“神”字,能将他读出来吗?

  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师:李姥姥的剪纸还真是这样神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喜鹊登枝”,不是去看图,而是用心灵去感受一下字里行间中是如何写的?(学会用批注的方法)

  生默默地读课文

  生1:从这里我感受到姥姥的剪纸真的没话说了,绝了!

  生2:技艺真的很高超,竟然不看也能剪得有模有样的!

  师出示图文,让学生朗读,看能否读出作者的感受,尤其是这个字——嗬!

  生1:佩服

  生2:赞叹

  生3:敬佩

  生齐读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呢?

  生:蒙住了双眼都剪得那么好,真是熟能生巧啊!

  师总结:课文用了两个地方夸赞了姥姥的技艺——别人的夸赞、我的一次蒙眼。但课文还有一处最吸引人,那就是老牛和兔子的画面。(出示“碧云多雨的夏天……”)

  生读

  师:有一个字——“拴”能读出来什么来吗?

  生:不让我出去,担心着我。

  师:到底是什么吸引着我呢?找出来读读。生读书。

  生1:关爱作者,也启发了作者的思维。

  生2:疼爱我,看得出 的感情很深。

  生3:亲密无间的情感

  生4:对我的期待,希望我早点回来。

  生5:期望很高。

  生6:写出了他们之间的情感

  ……

  师:作者长大了,剪纸还能拴住他吗?出示文字,范读,期待着什么?我们来讨论一下,待会交流!

  生1:早点回来。

  生2:完成学业,合家团聚。

  生3:看看她的剪纸。

  生4:自食其力,让他有所作为。

  生5:有所成就回来,团圆,陪陪姥姥。

  ……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部分。生读

  师:出示图画——老牛与小兔子的那一幅:“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开阔的草地。”能给它加个题目吗?

  生1:远行的兔子

  生2:期待

  生3:希望

  生4:目光

  生配乐朗读最后一段

  师配乐朗读补充内容,(三年后,作者回来了,看到姥姥已病榻在床的情景……)渲染气氛,让学生写一写此时最想说的话!

  生1:姥姥,我回来了,你的最疼爱的`孙子回来了,我们分开也有三年了,这三年里,我一直牵挂着您啊,您给我剪的老牛与兔子我一直带在身边。。。。

  生2:您起来啊,再做个小兔子和老牛给孙子我吧!

  生3:我这一走就是三年啊,正如《游子吟》所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放心吧!姥姥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

  三、作业:

  师:出示一段话,让生填写。

  幼年时,姥姥用剪纸拴住了我,

  长大后, 拴住了我的心。

  生1:怀念

  生2:思念

  生3:无私的爱

  生4:牵挂

  ……

  师:是啊,能拴住作者的是一种亲情,是一种割舍不掉思念,是一种无私的爱,让我们记住这深深地祖孙情吧,记住最后两节,记住最后的文字!

语文教案 篇3

  如何设计导语呢?我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的经验总结下了以下几点:

  一、情境导入法。

  教《社戏》一课时,我首先运用浓郁的抒情语调朗诵了一首小诗:

  树

  如果我是一棵树

  妈妈再不会责骂我弄脏了衣服

  小麻雀会柔顺的在我臂上

  挂一串音符

  顽皮的蝴蝶啊

  悄悄滑一线尘土

  松鼠则在我身上左右跳跃

  编一网树荫

  嘻!还有可恶的啄木鸟

  用他的尖嘴阁阁向我搔痒

  是啊,我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鲁迅笔下平桥村的孩子们又是怎样度过美好愉快的童年生活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鲁迅的《社戏》。这样导入就激发起学生的感情和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解题导入法。

  从分析标题入手,引导学生接触教材的中心内容。例如教学《变色龙》一文时,我对学生说:“变色龙是一种动物,这篇课文是写变色龙这种动物吗?”学生回答说这篇课文是写人的。“既然是写人的,为什么要用‘虫’来命题呢?这个问题不太好办。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这篇课文。”解题导入法,可以迅速牵住文章的主线,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设置悬念导入法。

  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这篇课文时,一开始便设置了悬念。她说,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篇小说的,几乎没有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孔乙已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我们仔细读这篇文章之后,就可以得到回答。于漪老师针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巧设问题,造成悬念,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往下讲述效果自然会好。

  四、讲述故事导入法。

  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声中,把学生们引入新的教学情境。

  五、新旧知识联系导入法。

  在教学《陋室铭》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回顾了刘禹锡的唐诗《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达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尤其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更能表达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而《陋室铭》一文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和节操?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导入语的方法有很多,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导入语。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学习和研讨,一定能设计出好的导语。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理解它所组成的词。

  2、 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体会比喻句。

  4、 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

  课时布置: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2、 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想知道更多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

  (2) 感知主要内容的.

  (2) 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

  (3)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发明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同学不良的学习习惯,协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发明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读这些词语.

  (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容

  1 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局部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2 同学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局部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身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异的景象呢?

  2.讲读.

  3 比较:“奇异”在不在句子中的异同。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示在哪些地方? 用

  5 自身的`话说一说.

  6 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的意思。

  7 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 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8“发明”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9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10最后两行在第一局部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1.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发明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2、将第一局部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3、 指名读, 生评议.

  14 、齐读.

  五.安排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 蜿蜒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

  3、学习生字“棋”,读准音、认清形。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懂得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在黑板上板书“其”,认识这个字吗?给它找找朋友

  2、现在老师来变个魔术——在“其”旁边加个“木”,你认识这个字吗?齐读。

  (1)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字?(期、欺、旗、淇、琪)

  (2)你了解什么棋?说给大家听一听。

  简单介绍围棋——围棋是我国传统的棋种,围棋在战国时就有了,它分白子和黑子,后来围棋又传人日本和欧洲,现在呀,它已列人体育运动竞赛项目了,很多人都爱好它。

  3、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学棋。(教师指导书写“棋”)

  4、过渡: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质疑)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习策略

  1、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二类字,并做标记。

  2、小组内交流。

  展示交流

  (小组进行交流一类字、课后词)

  A生:一类字(出示生词卡片,帮助学生学习。)

  棋qí 艺yì 围wéi 棋qí 能néng 手shǒu 专zhuān 心xīn 致zhì 志zhì

  另lìnɡ 一yí 个ɡè 天tiān 鹅é 弓gōng 箭jiàn 动dònɡ 作zuò

  B生:交流一类生字

  C生:交流课后词语

  D生:交流词语意思

  ①围棋:棋类运动的一种,棋盘上纵横各十九道线,交错成三百六十一个位,双方用黑白棋子对着(zhāo),互相围攻,吃去对方的棋子。以占据位数多的为胜。

  ②能手:本文指对下围棋很有研究,棋艺高超的人。

  ③远近闻名:很有名,远处的人、近处的.人都知道。

  ④走了神儿:精力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过渡:同学们学的真认真,认识了课文中的字词,了不起,那现在让我们比一比读课文,看看那个组读的声音洪亮,有感情。

  任务二: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步骤

  1、同桌对读课文,一人读一段,相互纠正字音;

  2、想想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秋学习( ),一个( ),结果( );另一个( ),结果( )。

  展示交流

  小组进行读课文

  (随文识字:“能”“致”“鹅”)1、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向谁学棋?板书:秋、一个学生、另一个学生2、秋是个什么人?你从哪儿知道的?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的话说说秋是个什么样的人?(下围棋的能手、棋艺远近闻名)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词语:闻名遐迩举世无双独一无二

  (2)你还知道谁是哪方面的能手,说给大家听听,如:姚明是打篮球的能手。

  (3)小结:正是因为秋是下围棋的能手,所以他的棋艺——远近闻名。

  3、齐读第一段。

  4、秋的棋艺是这样的高超,跟他学下棋会学得怎么样呢?谁来说说看。(一定也能学到高超的棋艺)这两个学生学的结果怎么样呢?出示最后一段,指名读。

  板书:出色的棋手

  任务三: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学习步骤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进行描红;

  2、在练习本上仿写两个。

  3、在小组里说说自学这几个生字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4、老师进行重点字的指导。

  致:左边的最后一笔是提,右边是四笔“反文”。

  鹅:学习新部首“鸟字旁”,表义。

  左半部分请你自己看书中的笔顺表,练习写一写。

  5、在生字本上写这些生字的字头,老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12-12

语文教案(精选)09-23

语文园地教案04-10

语文母鸡教案04-18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影子》教案06-13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语文《跳水》教案06-13

语文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