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3-11 08:09:1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不同的练习方法,锻炼幼儿跳跃能力,提高其身体素质。

  2、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好品质,激发幼儿的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

  竹筐20个(边筐高25厘米)、4张圆形大小不一的荷叶、纸皮(荷叶)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音乐游戏"小青蛙醒来了"。教师与幼儿随着音乐做各种动作,活动身体。

  2、幼儿每人选一张"荷叶",摆在地上,进行跳进跳出动作练习,(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起跳时先屈膝,落地要轻)

  二、基本活动练习一"勇敢的.小青蛙":训练幼儿跳过高25厘米的障碍物。

  老师:"今天天气真好,小青蛙们一起到野外去玩玩,好吗?路上会有一些小土坑和小土堆,我们可以跳进、跳出、跳上、跳下,可好玩了!"

  1、将竹筐平放,小青蛙跳进跳出小土坑。

  2、将竹筐倒扣放,小青蛙跳上跳下小土堆。

  练习二"互相帮助的小青蛙":训练幼儿平衡能力及为他人提供帮助。

  老师:"前面的路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桥,你们想不想玩惊险的"两人过桥"的游戏?"老师讲解游戏的方法,提示"小桥的桥面比较窄,小青蛙们过小桥的时候,要互相照顾、互相帮助,想一想怎样才能又快又稳的过桥。"将幼儿分成两组,各自站在两边的起跑线上,听口令同时过桥(竹筐倒扣,一个挨一个摆放成一座小桥)

  ①过直线型小桥:

  ②过型小桥:

  ③过型小桥④过间隔式小桥(在活动中,教师重点提示两人相遇时,要照顾到对方,保证不让自己,也不让别人掉下桥)练习三"团结友爱的小青蛙":让幼儿学会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老师:"小青蛙们都累了,请你们听指令,以最快的速度跳到指定的一张荷叶上,全都能坐下来休息,行吗?"

  1、听口令,全体坐在最大的荷叶上

  2、听口令,全体坐在较大的荷叶上(幼儿紧贴着坐)

  3、听口令,全体坐在中等大的荷叶上(幼儿拥挤着坐,个别需坐在别人腿上)

  4、听口令,全体坐在最小的荷叶上,教师启发幼儿如何能让大家都能坐下?如何提供帮助?(半数幼儿需重叠抱坐)(教师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团结合作,能在越来越小的荷叶上坐下来,从中体验到"分享"后的快乐)

  三、放松活动"小青蛙回家"老师:"小青蛙们,天快黑了,我们该回家了。"

  1、两人一组手拉手绕过障碍物(竹筐)

  2、四人一组手拉手以转圈的方式绕过障碍物四、活动结束。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英语日常用语互动并积极地参与游戏中。

  2、能边做动作边说出英语单词:daddy,mami,brother,sister,grandpa,grandma

  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英语卡片、英语律动碟片,百宝馕

  活动过程:

  一、问候

  师:“Good afternoon,students?”(Good afternoon,teather.)

  二、律动

  师:“Let’s do a warm up,Ok?”(Ok.)

  做英语韵律操(由做的好的学生带领做)

  三、游戏

  师:“Let’s play a game, ok?”(Ok.)

  1、通过集体游戏Turn around,复习英语单词daddy,mami,brother,sister,grandpa,grandma

  玩法:师:“Turn around??? stop!”(出示卡片),幼儿口说单词,身体做动作。

  (1)试两遍,幼儿熟悉游戏。

  (2)游戏中,谁第一个说出单词,给予礼物以激发幼儿兴趣。

  2、通过游戏“百宝馕”,引导幼儿复习英语单词daddy,mami,brother,sister,grandpa,grandma

  (1)先后假装让2位幼儿偷看百宝馕中的物品,并作“嘘”动作,幼儿开口之前口说:“不许说”,作出神秘状

  (2)让第三位幼儿取出卡片并说出单词,请其他幼儿判断。

  (3)也可以请幼儿表演,其他幼儿猜单词,请取卡片的.幼儿判断。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脚的主要部位和功能。

  2、通过操作活动,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小脚。

  活动准备:

  1、足球、沙包等各种玩具。

  2、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引发幼儿的兴趣

  1、我们每个小朋友身体上都有一双宝贝,它友爱带着我们到我们想去的任何地方,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猜不出来的小朋友,低头看一看就知道了。

  二、引导幼儿探索脚的结构

  1、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我们的小脚丫都有什么呀?脚背,脚趾头,脚指甲、脚后跟。

  2、小朋友,请把你们的小脚丫伸出来,挠挠脚心,有什么感觉。

  三、比较脚的.异同

  1、我们每个人的小脚丫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快和你旁边的好朋友比比看吧。

  通过观察讨论,了解脚的肤色、长短、宽窄、胖瘦等都有不一样的地方。

  四、游戏

  1、夹物走

  玩法:请幼儿用双脚夹小沙包,向前走,也可以跳跃,但是如果丢掉小沙包就视为犯规。

  2、小脚跳跳跳,玩法:小脚跳跳,然后伸出左脚来,再小脚跳跳跳,然后伸出右脚来。

  3、踢足球:幼儿每两人一个足球,互相踢球。。

  五、总结

  我们的小脚丫本领可真大,可是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我们的小脚丫呢?咱们的小脚这么重要,看来我们要快点穿上鞋袜,把它保护起来吧!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套圈》这个音乐活动是一个比较老的教材,在以往的活动中是由教师将套圈的方法告诉幼儿,然后幼儿学会进行游戏,在这个过程中缺乏幼儿的主体地位。对照新《纲要》的理念要求,我尝试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开放”的活动过程中自己去探索、发现套圈的方法,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让新的教学观成为“老教材”的领路人。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探索套圈的方法,学会三人协调地动作。

  2:乐意与每一个同伴合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已熟悉歌曲。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做些 什么游戏?”(孩子们热烈地说着自己爱做的游戏。)

  “今天我们又要做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我啊,先不告诉你们是什么游戏,等唱完一首歌,你们就知道了。”

  分析:游戏是小朋友爱完的,不管是谁,都能说出一堆自己喜欢的游戏,因此,孩子们的情绪表现得很热烈,接下来在介绍新游戏名称的时候,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而是婉转地通过一首歌来告知,既吊足了他们的胃口,又让幼儿一下子明了了。满足了幼儿好奇的心理。

 二、幼儿演唱歌曲。

  提问:(1) 今天我们做什么游戏?是几个人在一起做的?

  (2)你们觉得这个套圈游戏是怎样玩的?

  分析:通过提问,幼儿明确了游戏的名称以及玩的人数,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促进了自己的想象。

  三、师与两幼儿示范套圈。

  “现在老师来玩这个套圈游戏。”(幼儿十分认真地观看。)

  分析:幼儿很关心老师玩的套圈游戏是否和自己说的相同。

  四、幼儿探索套圈的方法。

  “请你们找两个好朋友,找一个空地方,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当孩子们发现老师玩的套圈游戏和他们所想象的都不一样,并且像变魔术似的用手套来套去,他们迫不及待地也玩起了套圈游戏。但他们都碰到了同样的问题,就是不能象老师一样顺利地把三个人都套完。)

  分析:这是因为他们一上来都是凭着自己的主观印象来玩这个游戏,结果你有你的想法,他有他的想法,没有相互配合,因此不能成功。

  (探索中,孩子们失败了,但并不气馁,依然积极地探索着。我发现有几组幼儿由一开始的各自以主观意识为主,渐渐地经过相互磨合,能试着去配合对方来拉手套圈。)

  分析:孩子们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可贵的是,他们没有放弃,还能对自己不成功的地方进行调整,这说明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他们是主动的、自由的、没有压力的,充分发挥了主体性。

  (终于,有一组幼儿成功了,他们兴奋地演示给我看,我适时地请他们上来演示并交流。)

  分析:在交流中,成功的孩子介绍了自己的成功经验,而没有成功的'幼儿有的带着一定的目的性从他们的演示中找到了成功的规律,有的从他们的介绍中得到了启发,不管是成功的还是不成功的,都有一定的收获。

  (幼儿继续探索,这一次,他们都成功了,不少幼儿喊着:我们成功了。欢笑溢于脸上。)

  分析: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是成功的喜悦。因为,这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五、创编第一段动作。

  “三个好朋友在一起做游戏真开心,那三个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些什么亲热的动作?”

  (幼儿做出了各种各样亲热的动作:有的象天线宝宝一样抱在一起,有的头碰头,有的手挽手。)

  分析:在快乐中,孩子们尽情地抒发着对朋友的情感,这是自然的流露,没有一丝做作。

  六、师请两幼儿完整游戏。

  “套圈真好玩,孙老师又想来玩了,谁和老师一起来?”

  完整表演后提问:我们套了几次圈?第二次和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在比较中,孩子们说出了两次套圈的特点。)

  分析:幼儿只要分清了两次套圈的特点,就能掌握第二次的套圈。

  七、幼儿完整游戏。

  “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听着音乐边唱边游戏。

  八、交换同伴,继续游戏。

  分析:在游戏中,幼儿感受到了游戏所带来的快乐,增进了同伴间的友谊,并且,这个游戏是通过大家一起努力探索完成的,自始自终,他们是愉悦的。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从多角度展开图形的联想(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训练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独创性。

  2.引导幼儿游戏分类,培养操作能力和精密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操作学具:图形标记的鱼卡片若干,钓鱼竿、分类箱、分类架、连线树“找朋友”,水果玩具、积木一篮。

  道具;小路,小河,各种图形联想事物卡若干。

  字卡:猫妈妈、兔姐姐各1张,小猫18张。

  三、活动过程与方法

  设置情景,激发联想思维的积极性、发散性。

  (1)情景表演:

  猫妈妈(老师扮):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钓鱼好吗?(猫妈妈和小猫一起走到小路旁)

  兔姐姐(一大班幼儿扮迎面而来):猫妈妈你们去哪儿呀?

  小猫:我们去钓鱼。

  兔姐姐;我也去。(说完先走到小路上做摔跤和叫的`动作)

  猫妈妈(扶起兔姐姐)兔姐姐你怎么了?

  兔姐姐:路上有许多坑,我摔跤了。

  老师:路上有这么坑,小猫们想什么办法让路没有坑呢?你们发现都是什么形状的呢?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利用蔬菜自然形状和特点,选择辅助材料进行造型制作。

  活动准备:各种蔬菜:青菜、胡萝卜、生姜;牙签、剪刀、抹布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带来了许多蔬菜,我们用蔬菜制作玩具。

  2、观察蔬菜造型制作:

  ——“海豚是用什么做的?”(茄子、番茄)

  “长颈鹿是用什么做的?”(蚕豆、牙签)

  3、观察想象:

  ——“挑选一种蔬菜后,先仔细看看它的外形想什么?”

  “还需要什么其他的蔬菜和材料和它组合在一起?”

  “怎样加工,是他更像我们想象的`玩具?”

  两颗蔬菜连接时要用牙签插,其他材料才可贴到蔬菜上。

  4、幼儿操作:

  观察蔬菜造型,发挥想象,幼儿自己操作玩具。

  教师帮助幼儿解决在接插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5、欣赏作品。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一、通过故事情节,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三段体的变化过程。

  二、能根据音乐节奏及乐曲变化大胆想象并创编健身动作。

  三、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知道肥胖会给人的活动带来不方便,我们应提倡合理饮食,运动健身。

  活动重点:通过故事情节,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三段体的变化过程。

  活动难点:能根据音乐节奏及乐曲变化大胆想象并创编健身动作。

  活动准备:音乐《瑞典狂想曲》片段、PPT图片、鸭妈妈头饰1个。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教师与幼儿随音乐学鸭子走路。

  二、说一说

  ㈠教师出示PPT图片,幼儿观察讲述。

  ㈡启发式提问:这位鸭子朋友是谁?他的身材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故事激趣,引入课题。

  ㈠探索A段动作

  故事:自从唐老鸭住进迪斯尼乐园以后,它就开始懒惰了。他每天就知道吃,又不做运动,结果就越来越胖,肚子也越来越大,你们听,它来了!集体听音乐探索表现胖唐老鸭的动作:慢慢走,慢慢走。

  ㈡探索B段音乐

  ⑴师:过两天唐老鸭要参加演出了,但是他胖得连门槛都挤不进去,他心里可着急了,应该怎么办呢?那它会做哪些运动呢?幼儿探索多种运动的动作。要求幼儿将唐老鸭可能采取的运动方式用动作表示出来。

  ⑵师:你的唐老鸭在做什么运动?他是怎样运动的?要求幼儿根据音乐联系自己的`想象单独表现。

  ⑶选择有创意的动作进行集体表演

  ⑷探索C段动作

  1.出示瘦鸭图,请幼儿观察唐老鸭减肥后的身材有什么变化。

  2.请幼儿欣赏C段音乐,探索表现减肥后唐老鸭的动作:快快走,快快走。

  3.鼓励幼儿用舞蹈动作和得冠后的激动表情表现乐曲的结尾。

  四、活动结束

  ㈠完整表演。

  ㈡提问:通过这个故事,你们知道肥胖有哪些危害吗?我们该怎样保持健康体形?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在自由活动的情况下,注意保持自己与别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挤在一起,也不相互碰撞。同时,注意观察和吸收他人的创造性表演动作。

  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用小鸭子赶路和看花等相应的动作分别表现A段的.欢快与B段的悠扬。

  欣赏B段音乐,学习划分B段乐句,并用创编花叶、花茎的各种造型的方式,表现B段各句的起、止和过程。

  活动准备

  师幼共同制作鸭妈妈和小鸭子的头饰。

  活动过程

  1.分配角色,听A段音乐做动作

  幼儿扮小鸭子,老师扮鸭妈妈,妈妈带孩子出去玩(随A段音乐做鸭子走)。引导幼儿快些走,跟着音乐的速度走,千万不能跟不上音乐的速度。

  2.划分B段乐句

  鸭妈妈带小鸭子看花,每一乐句前两小节,用手指在空中划一个大Iii,表示看到一朵大花;后两小节,做出一种叶子的造型。

  鼓励幼儿创造出各种花叶的造型,老师及时将各种造型反馈给全班小朋友,并反复欣赏B段,进行创编动作练习。

  (B段乐句中后半句的叶子造型的出现位置可早可迟,不做严格规定)

  3.完整欣赏音乐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跟随音乐表演,教师可提示。

  前奏:小鸭起床,伸伸懒腰,摆摆屁股。

  A段:小鸭出门了,要到很远的地方去看花。

  B段:小鸭看到许多花。

  A段:小鸭看完花回家休息啦!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特殊号码,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人们解决一些特殊问题。

  2、学习拨打特殊电话并正确的描述情境,初步积累在紧急情况下报警求救的经验。

  活动准备:

  课件;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的叫声和图片,与特殊号码有关的图片三张;电话一部。

  活动过程:

  一、以图片和声音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三张图片,并播放三段声音,引导幼儿讲述听到的声音与哪种车相配对。

  师:这是那一辆车发出的声音呢?(配对成功后,在播放一次声音。)2、提问:三种特殊车的求救号码是多少?(110,120,119)二、出示场景图片。

  引导语:看看这三张的图片,(出示房子着火、有人生病、众人打架的图片),你都看到了什么?如果发生了,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进行情景电话号码的配对。

  提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房子着火了该拨打哪个号码?有人生病该拨打哪个号码?有人打架要拨打哪个号码?

  2、出示房子着火的'图片,要求幼儿具体讲述求救的过程。

  邀请幼儿模拟拨打119,并报告具体情况。

  小结:拨打火警电话应该说清楚你是谁,你的具体地址是什么,有没有人受伤或者被困住等。

  3、出示有人病重的图片,要求幼儿具体讲述求救的过程。

  邀请幼儿模拟拨打120,并报告具体情况。

  小结:拨打120电话同样要说清楚你是谁,你的具体地址是什么,发生的具体事情。

  4、出示众人打架的图片,要求幼儿具体讲述求救的过程。

  请一个幼儿模拟拨打110,并报告具体情况。

  小结:拨打110电话同样要说清楚你是谁,你的具体地址是什么,发生了打架或者东西被偷了之类等。

  总之,拨打这三个特殊号码都一样,一定要清楚说你的姓名,你的具体地址,你的联系方式,发生了什么事件等。

  三、以情景模拟的形式,加深幼儿学习拨打特殊电话并正确的描述情境。

  1、羊村一师:一天呀,慢羊羊村长在实验室做实验。突然间,它眼前一黑晕倒了,刚好喜羊羊进来了。这时候喜羊羊该怎么做呢?

  老师扮演120急救中心,邀请幼儿扮演喜羊羊进行模拟报警求救的互动游戏。

  2、羊村二师:今天呢,暖羊羊邀请美羊羊去她家里做客。一不小心,房子着火了,暖羊羊跑了出来。只是呢,美羊羊被困在房子里。这时候,暖羊羊又该怎么做呢?

  老师扮演119报警中心,邀请幼儿扮演暖羊羊进行模拟报警求救的互动游戏。

  3、羊村三师:懒羊羊睡了一个大觉醒来后,伸伸懒腰,突然肚子"咕咕咕"叫了。于是,它准备去厨房大吃一餐。"啊!!!!"懒羊羊突然大叫了一声,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懒羊羊的食物都被偷走了。这时候,它要找谁帮忙啊?

  老师扮演110报警中心,邀请幼儿扮演懒羊羊进行模拟报警求救的互动游戏。

  四、引导幼儿围绕如何正确拨打特殊号码展开讨论。

  1、以小组单位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如何正确拨打特殊号码并描述正确的情境。

  2、小结:孩子如果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身边没有其他大人可以求救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拨打这些特殊号码进行求救。让幼儿了解不可随意拨打这些特殊号码,否则将影响接线员的工作,从而影响到他们对人们的帮助哦!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11-30

大班教案11-30

大班教案11-30

大班教案11-30

大班教案12-01

大班教案12-01